电磁干扰的预防措施
电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电磁辐射的强度与国家标准通信基站越建越多,手机信号覆盖加强,人们疑虑通信基站发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由电磁辐射概念可知,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用来表量其强度大小的单位主要有:◆功率:辐射功率越大,辐射出来的电、磁场强度越高,反之那么小,单位是瓦〔W〕。
◆功率密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所接收或发射的高频电磁能量,单位是瓦/米2〔W/m2〕,在高频电磁辐射环境评估时功率密度常用mW/cm2表示。
◆电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间隔带电体近的地方电场强,远的地方电场弱。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米〔V/m〕,在输电线和高压电器设备附近的工频电场强度通常用kV/m表示。
◆磁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磁场的强弱与方向的物理量,单位是安/米〔A/m〕。
◆磁感应强度:表示单位体积、面积里的磁通量,用于描绘磁场的能量的强度,单位是特斯拉或高斯〔T或Gs〕。
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电磁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我们先来理解一下“SAR〞这个名词,SAR的中文意思是“比吸收率〞,SAR定义为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计量率,它的单位是W/kg。
SAR的测定:SAR值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机械臂等组成。
测量时,在人体模型内部倒入专用测试液体,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一致;将发射源紧贴模型放置,设置好发射源的发射功率,由机械臂带动探针在液体内运动,自动测量场强E,由以下公式可计算出SAR的值:SAR=E2〔δ/p〕其中,E为场强,δ为介电常数,p为液体密度。
为了确定入射电磁场是否平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SAR的平安电平时多少?国际上,FCC、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IEEE等机构先后制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衡量技术标准。
目前通用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欧洲使用的2W/kg,另一个是美国使用的1.6W/kg。
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探讨
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探讨随着现代汽车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电磁波干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电磁波干扰会导致汽车电子设备工作不正常甚至故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处理和预防汽车电磁波干扰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处理方法1.1 找出干扰源首先需要找出导致汽车电磁波干扰的具体源头。
可能的干扰源包括无线电、雷达、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及一些电磁辐射较强的工业设备和通讯设施。
一旦确定了具体的干扰源,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2 屏蔽干扰针对干扰源,可以采用屏蔽措施来减少电磁波干扰。
在汽车电子设备周围安装金属屏蔽罩,或者使用屏蔽材料包覆敏感的电子元件,以阻挡干扰源的电磁波传播,降低对汽车电子设备的影响。
1.3 地线处理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电磁波干扰。
在处理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时,需要检查和加强车辆的地线连接,确保接地系统的完好,减少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降低电磁波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1.4 滤波器安装在汽车电子系统中安装滤波器,可以有效滤除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干扰。
滤波器能够对高频电磁波进行有效过滤,从而保护汽车电子设备不受干扰影响,保证其正常运行。
1.5 转移干扰有些干扰源无法完全消除,可以考虑将其转移。
比如在设计汽车电子系统时,可以考虑将敏感的电子设备远离干扰源,或者采用屏蔽隔离等措施,减少干扰源对电子设备的直接影响。
二、汽车电磁波干扰预防措施2.1 设计阶段考虑在汽车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电磁波干扰的问题,选择和布局汽车电子设备时要注意避开电磁波干扰源,采取合理的布线和屏蔽措施,尽可能减少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2.3 选用抗干扰电子元件在汽车电子设备的选材过程中,应选择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元件。
这些电子元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部电磁波的干扰,保证汽车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2.4 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汽车电子系统进行维护检查,注意清洁和维护敏感的电子元件和连接部件,确保汽车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电磁波干扰问题。
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处理与预防
汽车维修2019.2故障可能性很小;“变速器挡程传感器”信号在检测仪上能读出挡位,则其故障可能性小;“阀体零部件”若有故障,则各挡位均应有异常现象,因为1、2挡能正常工作,则其故障可能性小;当“直接挡离合器”故障时,3、4挡均不能正常工作,这与实际相符,可初步判断为“直接挡离合器故障”。
(2)故障排除举升车辆放出自动变速器油,拆下油底壳进一步检查,发现有块状金属脱落物,这与直接挡离合器中的摩擦片吻合;由此,可进一步判断为“直接挡离合器故障”。
故障论证:变速器2挡升3挡失败,就不会有3挡升4挡,在故障区域中,只有“直接挡离合器故障”时,1挡、2挡才会工作正常,挂2挡可变换挡位,3、4挡不工作;手动换挡试验时,AT 处于3挡,当车速较低时,直接挡离合器在低负荷下还可以勉强工作,当车速在40km/h 时加油,转速升高,负荷加大,离合器打滑不能正常工作,此时发动机空转,车速上不去。
由此可判断为“直接挡离合器故障”。
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减轻客户的经济负担,公司征求客户同意,决定解体AT 总成进行检查和维修。
当维修技师将AT 总成解体完毕,发现直接挡离合器已损坏,其摩擦片发黑,有块状脱落物。
经更换摩擦片,按照维修手册要求装复AT 总成,然后再将AT 总成安装上车,重新加注新自动变速器油后,进行试车,车辆能够正常换挡,经DTC 故障确认程序确认,故障排除。
电话回访车主,该故障没有再现,车辆使用正常。
五、维修总结该案例是变速器2挡升3挡失败,为什么会产生故障码P0752,显示换挡电磁阀-A (No.1)在接通位置卡死呢?对其进行分析不难得知:当换挡电磁阀-A (No.1)在接通位置卡死时,结合功能表可知,不能换到3挡或4挡;当换挡电磁阀未卡死时,TCM 接收到指令是第3挡时它处于关闭状态,同时直接挡离合器结合,若直接挡离合器有故障,导致半离合或不能结合等故障,此时输出轴转速传感器将不能检测到3挡应该输出的转速,即升3挡失败,这时TCM 监控不到直接挡离合器故障,只能默认为换挡电磁阀-A (No.1)在接通位置卡死的故障。
工程机械中电磁干扰的预防(2篇)
工程机械中电磁干扰的预防工程机械中的电磁干扰是指在工程机械运行过程中,由于电磁信号的辐射或电磁场的干扰,导致机械设备本身或周围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的现象。
电磁干扰不仅可能对工程机械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会对附近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造成干扰,因此对于工程机械中的电磁干扰进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工程机械中电磁干扰的预防方法。
1. 引入屏蔽技术屏蔽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预防电磁干扰的方法。
可以通过采用金属外壳、金属屏蔽罩等措施将工程机械的电子设备进行屏蔽,阻止外界电磁波的干扰。
金属外壳和屏蔽罩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降低电磁波对其他设备的干扰程度。
此外,还可以使用屏蔽隔板和屏蔽墙等方法,将不同的电子设备和信号线路进行隔离,减少彼此之间的电磁干扰。
2. 优化机械布局结构合理的机械布局结构可以降低电磁干扰的发生概率。
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将敏感的电子设备与干扰源放置在靠近的位置,特别是不同频率的电子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地设置地线、电源线和信号线的走向和布局,减少信号的干扰和串音现象。
3. 选择适合的电子元器件和材料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和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电磁干扰。
一方面,应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电子元器件,如抗电磁辐射、抗高频干扰的器件。
另一方面,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要选择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如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果的金属材料和导电性能良好的陶瓷材料。
4.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电磁干扰的发生。
包括对设备的电缆进行检查与维修,保证电缆的绝缘性能良好;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排除积尘等维护工作,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环境;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测试,如电磁辐射水平的测试、电测跳跃或康复测试等,以保证设备的性能和质量。
5. 提高工作人员的电磁干扰意识工作人员的电磁干扰意识非常重要。
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工程机械中电磁干扰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并且根据规范和操作指引进行操作,遵守操作要求,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的可能性。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电磁辐射来源于各种电子设备、通信设备以及电力设备等,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电磁辐射的危害,并提供一些防护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产生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可见光等能量可以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较高水平的电磁辐射下可能导致以下健康问题:1. 癌症风险增加:一些研究显示,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更为敏感。
2. 生殖问题:电磁辐射被发现与男性精子活力和女性生育能力下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3. 睡眠干扰:电磁辐射可能干扰人体的自然生物钟,导致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
4. 神经系统问题: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问题。
二、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减少接触:尽量减少接触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等辐射强度较高的器具。
例如,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尽量减少使用微波炉等电器。
2. 增加距离: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减少辐射强度。
例如,使用耳机代替直接将手机靠近耳朵。
3. 防护用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防护用具,如抗辐射眼镜、防辐射衣等,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4. 定期休息:适当安排时间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辐射源附近。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锻炼、充足睡眠等,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总之,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一定的危害,但并不是说电磁辐射就完全是致命的。
我们应该保持适当的预防意识,并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健康的潜在风险。
同时,科学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更全面地了解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影响。
只有通过科学地防护和管理,我们才能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如何在家庭布线中预防电磁干扰
如何在家庭布线中预防电磁干扰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家庭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从电视、冰箱、空调到电脑、手机、平板等等。
这些设备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不仅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
因此,在家庭布线中预防电磁干扰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使电子设备或系统性能下降,或者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不良影响的电磁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干扰,导致其不能正常工作。
那么,电磁干扰是如何产生的呢?常见的原因有电流变化、磁场变化、电磁波辐射等。
比如,当我们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时,电流的急剧变化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又如,手机、无线路由器等设备在工作时会发射电磁波,如果这些电磁波与其他设备的频率相近,就可能造成干扰。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家庭布线中预防电磁干扰的具体措施。
合理规划布线路径是第一步。
在进行家庭布线时,应尽量避免强电线路(如电源线)和弱电线路(如网线、电话线)平行铺设。
如果无法避免平行,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电磁耦合。
一般来说,强电线路和弱电线路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 30 厘米。
此外,布线时应尽量减少线路的弯曲和交叉,以降低信号的衰减和干扰。
选择合适的线缆也非常关键。
对于电源线,应选择质量好、屏蔽性能强的线缆。
屏蔽线缆可以有效地阻挡外界的电磁干扰,同时也能减少自身产生的电磁辐射。
对于弱电线路,如网线、电话线等,应选择符合标准的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
双绞线可以通过自身的绞合结构来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
正确的接地是预防电磁干扰的重要手段。
家庭中的电气设备都应该有良好的接地。
接地可以将设备产生的静电和电磁辐射导入大地,从而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在进行接地时,要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一般不大于 4 欧姆。
在插座和开关的选择上,也需要注意。
应选择质量可靠、具有滤波功能的插座和开关。
电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电磁辐射的强度与国家标准1.7.1电磁辐射的强度通信基站越建越多,手机信号覆盖加强,人们疑虑通信基站发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由电磁辐射概念可知,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用来表量其强度大小的单位主要有:◆功率:辐射功率越大,辐射出来的电、磁场强度越高,反之则小,单位是瓦(W)。
◆功率密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所接收或发射的高频电磁能量,单位是瓦/米2(W/m2),在高频电磁辐射环境评估时功率密度常用mW/cm2表示。
◆电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距离带电体近的地方电场强,远的地方电场弱。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米(V/m),在输电线和高压电器设备附近的工频电场强度通常用kV/m表示。
◆磁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磁场的强弱与方向的物理量,单位是安/米(A/m)。
◆磁感应强度:表示单位体积、面积里的磁通量,用于描述磁场的能量的强度,单位是特斯拉或高斯(T或Gs)。
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电磁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SAR”这个名词,SAR的中文意思是“比吸收率”,SAR定义为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计量率,它的单位是W/kg。
SAR的测定:SAR值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机械臂等组成。
测量时,在人体模型内部倒入专用测试液体,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一致;将发射源紧贴模型放置,设置好发射源的发射功率,由机械臂带动探针在液体内运动,自动测量场强E,由以下公式可计算出SAR的值:SAR=E2(δ/p)其中,E为场强,δ为介电常数,p为液体密度。
1.7.2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为了确定入射电磁场是否安全,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SAR的安全电平时多少?国际上,FCC、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IEEE等机构先后制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衡量技术标准。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和新技术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和新技术1402032026孙小飞环境工程(2)班一.电磁辐射防护的目的电磁辐射防护的出发点就是要减低电磁辐射对人们的正常生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减少其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电磁辐射在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广泛宣传和普及辐射防护知识,使人们正确认识辐射和它的来源与危害,不断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和保健,已是当务之急。
二.个人防护电磁辐射的措施1.良好的习惯(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
如:对配有应用手册的电器,应严格按指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2)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
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3)各种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
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1小时离开一次,采用清洗脸部、远眺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所受电磁辐射影响和眼睛疲劳程度。
(4)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5)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 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6)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条件的应配备专业的电磁辐射防护服装,并佩戴电磁辐射防护卡或电磁辐射防护眼镜,将电磁辐射最大限度地阻挡在身体之外。
(7)、灰尘是电磁辐射的重要载体,带有显示器的电器最好经常擦拭,清除灰尘的同时,也就把滞留在里面的电磁辐射一并清除掉了,可以有效地防止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2.注意饮食习惯减轻电磁辐射影响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每天喝2至3杯绿茶。
电控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措施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利 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如FFT、FIR等,对信号 进行滤波、降噪等处理。
智能控制技术:利用人 工智能算法,如神经网 络、模糊控制等,实现 对干扰的智能识别和自
适应控制。
集成电路技术:通过集 成电路设计,实现抗干 扰功能的集成,提高系 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A
B
C
软件抗干扰 设计:采用 软件滤波、 数字信号处 理等技术, 提高系统的 抗干扰能力。
电控抗干扰的效 果评估
测试方法:采用模拟干扰源,测 试系统在干扰条件下的性能
测试环境:需要模拟实际工作环 境,包括温度、湿度、电磁环境
等
A
B
C
D
测试指标:包括抗干扰能力、误 码率、传输速率等
测试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 分析抗干扰措施的有效性和局限
D
自适应抗干扰技术:根 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抗
干扰策略
智能滤波技术:利用人 工智能算法进行滤波,
提高抗干扰性能
智能预测技术:预测干 扰信号,提前采取措施
避免干扰
智能控制技术:利用人 工智能算法进行控制, 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01
02
03
04
绿色抗干扰技 术:采用环保 材料和工艺, 降低对环境的 影响
射频干扰:由射频信号产生的 干扰,如手机信号、无线电信 号等
电源干扰:由电源电压波动或 噪声产生的干扰,如电源线噪 声、电源电压波动等
接地干扰:由接地不良或接地 环路产生的干扰,如接地电阻 过大、接地环路等
电控干扰的传播
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线、电路 板等物理介质传播的干扰信号。
传导干扰的来源包括电源线、 信号线、地线等。
01
02
什么是电磁干扰如何避免它对电路的影响
什么是电磁干扰如何避免它对电路的影响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是指电磁波在工作环境中相互干扰,造成电路或设备正常运行的干扰现象。
它会导致电路信号的失真、传输错误以及设备的故障或性能下降。
为了避免电磁干扰对电路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屏蔽技术屏蔽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
通过在电路周围添加金属屏蔽罩或屏蔽壳,可以有效地阻隔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同时,在电路布局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敏感元件与干扰源之间的距离,避免信号受到干扰。
2. 地线设计良好的地线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
在电路设计中,应首先确保地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提供最短的信号回路和最低的接地电阻。
同时,应避免地线回路与其他信号回路的交叉,减少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3. 滤波器滤波器是一种通过筛选电磁波频率,抑制不同频率干扰的装置。
可以根据不同的干扰频带,选择合适的滤波器进行安装。
滤波器可以将干扰信号滤除,使电路仅接收需要的信号。
4. 接地和屏蔽电缆使用符合标准的接地电缆和屏蔽电缆是减少电磁干扰的有效手段。
接地电缆能够将干扰信号引至地面,屏蔽电缆则能够在传输信号的同时阻挡外部干扰信号的进入。
5. 合理布局在电路设计中,合理布局是避免电磁干扰的关键。
应将敏感元件与干扰源、高功率元件相互隔离,避免它们之间互相干扰。
同时,尽量减少布线长度,缩短信号传输路径,可有效降低干扰的可能性。
6. 使用屏蔽材料在电路设计中使用屏蔽材料,如铁氧体、铜箔等,能够有效地吸收、反射或屏蔽外部电磁波,减少干扰的传输。
7. 电磁兼容测试在电路设计完成后,应进行电磁兼容测试。
通过测试和评估电路系统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可以发现潜在的干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对电路中的关键元件和主要干扰源进行监测和分析,有助于提前预防和识别干扰问题。
综上所述,电磁干扰对电路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合理设计布局、使用屏蔽技术和滤波器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电磁干扰对电路的影响,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电梯检验中电磁干扰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梯检验中电磁干扰的分析及预防措施电梯作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与运行稳定性备受关注。
尤其在电梯检验过程中,电磁干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安全事故。
因此,本文将从电梯检验的角度出发,对电磁干扰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确保电梯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电磁干扰的原因及表现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电梯维保人员的操作失误、线路老化等问题。
在电梯检验中,最常见的电磁干扰问题是由于测试仪器的电磁辐射。
电梯检验仪器包括特检仪、牵引机电流测试仪等,这些仪器都是通过电线和电缆进行连接的,并且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频率。
因此,它们会带来较强的电磁干扰,对电梯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电磁干扰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梯故障电梯检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很有可能是因为电磁干扰产生了隐患。
例如,电梯制动器失灵、电梯停电等问题,都与电磁干扰有关系。
2.电梯噪音电梯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可能会使用类似打弓手的电子仪器,在测试的过程中,仪器会发出嘈杂的声音,这些声音同样会对电梯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3.电梯的信号响应不稳定电梯各种信号在传输中,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导致信号响应不稳定,甚至信号传输中断,从而导致电梯出现一系列隐患问题。
4.电梯维护难度增加电梯运行中遇到各种隐患问题,都需要进行维修,一旦电磁干扰产生,会增加维护的难度与复杂度。
为了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必须对这些干扰进行合理的预防措施。
电磁干扰的评价方法电磁干扰的大小是由电磁场的强度和频谱分布决定的。
因此,对于电磁干扰的评价应该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估。
1.电磁场的强度电磁场的强度是衡量电磁波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
电磁波强度高,就意味着电磁波比较强,干扰信号比较严重。
因此,在电梯检验的时候,应该采用合适的仪器来测量电磁场的强度,以评估干扰的严重程度。
2.频谱分布频谱分布是指电磁波在频率上的分布情况。
对于电磁干扰而言,需要关注的是是否在电梯的工作频段产生影响。
如何在医疗环境中预防电磁干扰事故
如何在医疗环境中预防电磁干扰事故在当今高度科技化的医疗环境中,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系统广泛应用,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然而,伴随着这些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
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医疗设备故障、数据错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如何在医疗环境中预防电磁干扰事故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使电子设备或系统性能下降,或者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不良影响的电磁现象。
在医疗环境中,电磁干扰源众多,如移动电话、无线对讲机、微波炉、电子监控设备等。
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会发射电磁波,如果它们的频率与医疗设备的工作频率相近或相同,就可能会对医疗设备造成干扰。
为了有效预防电磁干扰事故,医疗设备的合理选型和布局至关重要。
在采购医疗设备时,应选择具有良好电磁兼容性的产品。
这些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例如屏蔽、滤波和接地等。
同时,在设备安装时,要充分考虑其与其他设备的距离和位置关系。
对于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敏感设备,如心脏起搏器监测设备、脑电图仪等,应尽量远离可能的干扰源。
其次,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性能稳定,工作在正常的电磁环境下。
对于一些老旧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新或升级,以提高其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同时,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记录。
另外,规范医疗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源的使用也是预防电磁干扰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医院内,应明确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无线通信设备,如个人手机、无线对讲机等。
对于必须使用的无线设备,如医院内部的通信系统,应确保其工作频率与医疗设备的频率相互错开,并且其发射功率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微波炉、电子监控设备等也应按照规定进行安装和使用,避免对医疗设备造成干扰。
人员培训也是预防电磁干扰事故的关键环节。
汽车维修中的电磁干扰及预防措施
汽车维修中的电磁干扰(EMI)及预防措施1.电磁干扰产生的根源及危害性有试验表明,在大气中断开电路时,如果被断开的电源电压超过12~20V,电流超过0.25~1.0A,会在触头间隙产生电火花(电弧)。
电火花实质上是一种电磁波,会对其他电器设备产生干扰。
汽车上,电磁干扰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⑴在电器系统工作过程中,当电器的开关接通或断开、负载的电流和电压变化以及磁场发生变化时,都容易产生高频干扰信号。
⑵电感性负载在切换时,在电路中产生高频振荡,振荡的峰值电压可以达到200V左右,特别是绝缘性能不良的点火线圈、分缸高压线会产生高电压、强磁场。
任何因素激发出的振荡都会通过导线等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势必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因此,点火系统、交流发电机、电动机、喇叭、电磁离合器等都是电磁干扰源。
⑶各个电子系统的工作制式不同,它们之间会以不同的方式彼此干扰。
例如电子防盗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无线电信号,会干扰组合仪表上的里程表、充电指示灯等的正常工作。
一辆桑塔纳2000GLi轿车怠速不稳,怠速时里程表一阵一阵跳跃,充电指示灯一阵一阵闪烁,检查结果就是由于电磁干扰的缘故,此时应当对电子防盗器进行检修。
检测电磁干扰的通常方法是,将示波器连接在电源线或搭铁线上,可以检测到是否存在电磁干扰。
对于电控汽车来说,电磁干扰的危害性在于,在一定的条件下,电磁干扰能够改变由传感器发送给ECU的信号以及ECU发送给执行器的信号,使车载微型计算机失常,这将导致电控汽车的运转性能不稳定。
虽然电磁干扰持续的时间很短(300μs左右),一般不会引起电子元件损坏,但是对于具有高频响应的电子控制系统(例如EFI等),往往会引起误动作。
因此,汽车维修人员对于电磁干扰应当有足够的认识。
2.确保发电机工作正常发电机是重要的电磁干扰源,所以要注意检查发电机的输出波形是否正常。
无论交流发电机还是直流发电机,都可以在其输出端安装一个电容器来抑制电磁干扰。
抗干扰措施方案
抗干扰措施方案导语: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和各种电子设备。
然而,随之而来的干扰问题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抗干扰的措施,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干扰困扰。
一、保持网络环境稳定为了避免网络干扰,我们需要确保网络环境的稳定。
这包括使用高质量的路由器和网络设备,定期维护和升级硬件以及优化网络设置。
另外,避免与其他无线电设备共享频段,可以有效减少无线干扰。
二、使用屏蔽设备和滤波器我们可以使用屏蔽设备和滤波器来抵御外部干扰。
例如,在电脑、手机等设备的连接线上安装屏蔽罩,可以有效地阻隔外部电磁干扰。
此外,使用滤波器可以减少电源线和通信线路上的干扰信号,提高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三、合理布局设备和线缆在安装设备和布置线缆时,我们应该注意合理布局,避免线缆相互交叉和靠近高干扰设备。
同时,要尽量使用屏蔽线缆和金属屏蔽箱,以减少干扰的传播和扩散。
四、加强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
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以及屏蔽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设备之间的干扰。
五、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和抵御干扰的重要步骤。
定期进行设备测试,及时修复和更换故障部件,可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人为干扰的防范除了外部干扰,人为干扰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对干扰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此外,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限制和监控对设备的访问,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干扰的发生。
结语:通过以上抗干扰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干扰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网络的稳定连接。
在今后的数字化时代,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干扰问题的研究和防范,为人类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环境。
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探讨
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探讨随着汽车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使用,汽车电磁波干扰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电磁波干扰不仅会影响汽车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针对汽车电磁波干扰的故障处理和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汽车电磁波干扰的来源及影响汽车电磁波干扰是指由发动机、点火系统、线路等产生的电磁波干扰信号,对车载电子设备如电脑、广播、GPS等产生影响的现象。
主要来源包括点火系统、发电机、电动马达、火花塞等。
这些电磁波干扰信号会干扰到车载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导致电子设备出现故障,甚至影响车辆的驾驶安全。
汽车电磁波干扰会对车辆的电子设备产生直接影响,例如电磁干扰会导致车载广播接收信号不清晰、车载GPS定位不准确、发动机控制系统出现故障等现象。
在严重的情况下,电磁波干扰还可能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驾驶过程中突然熄火等严重后果,对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威胁。
二、汽车电磁波干扰的处理方法针对汽车电磁波干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 优化发动机和点火系统:通过对汽车发动机和点火系统进行优化,减小电磁波干扰的辐射和传播。
可以采取更换抗干扰性能更好的火花塞、使用抗干扰能力更强的点火线圈等措施,来减小电磁波干扰的程度。
2. 使用电磁波屏蔽材料:在车辆的电子设备周围设置电磁波屏蔽材料,减少外界电磁波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通过在电子设备和电磁波源之间设置屏蔽体,可以有效减小电磁波的干扰程度,保护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3. 设计合理的线路布局:在汽车的电气线路设计上,合理规划线路布局,避免电磁波干扰源和受影响的电子设备之间的直接接触。
通过优化线路布局,减少电磁波的传播和影响范围,确保车辆的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四、结语汽车电磁波干扰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汽车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车辆的安全和稳定性,我们需要重视汽车电磁波干扰的处理和预防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小电磁波干扰对车辆电子设备的影响。
电磁兼容整改措施
电磁兼容整改措施
电磁兼容整改措施是指针对电磁兼容性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和预防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磁兼容整改措施:
1. 设备屏蔽:通过在设备外壳内部添加金属屏蔽层,阻挡电磁波的传播,减少干扰源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2. 地线设计:合理设计和布置设备的地线,确保设备的接地电阻低,减少电磁波的回流和干扰。
3. 电源滤波器:在电源输入端添加滤波器,可以过滤电源中的高频噪声,减少电源对设备的干扰。
4. 信号线屏蔽:对于容易受到干扰的信号线,可以采用屏蔽线材或者在信号线上添加屏蔽层,减少外界电磁波的干扰。
5. 设备间隔离:对于容易相互干扰的设备,可以通过增加设备之间的间隔或者隔离屏蔽来减少干扰。
6. 接地和屏蔽检测:对设备的接地和屏蔽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良好的接地和屏蔽性能。
7. 电磁兼容测试:在设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进行电磁兼容测试,确保设备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要求。
8. 电磁兼容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电磁兼容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电磁兼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磁兼容整改措施,具体的整改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
继电保护的电磁干扰及防护措施
继电保护的电磁干扰及防护措施摘要:本文简单的阐述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干扰源。
并针对干扰源提出了几点抗电磁干扰的防护方法,望给从事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管理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干扰;防护措施各个变电站的兴建,均装配了许多先进的设备,其中继电保护装置即为其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能够保变电站内的各项设备的安全运行,出现故障后也能够准确的定位,迅速的切断电源,防止故障扩大,属于较为敏感的电子设备。
但是变电站中存在各种电气、电子设备等装置,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能。
电磁能的干扰其他周边设备的方式为过传导和辐射。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时产生的电磁会影响到其他的设备,其自身也会受到其他设备的产生的电磁能干扰,影响运行,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继电保护装置的干扰来源根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干扰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型,即自身运行时产生的干扰及外部环境造成的干扰。
继电保护装置的电磁继电器线圈,其磁场属于突变磁场,其与许多设备的电子线路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干扰,包括触点电弧、微机保护装置等。
继电保护装置的干扰源有几下方面:(1)步话机辐射干扰。
步话机使用的过程中,其周边会出现产强烈的辐射电场或者磁场,变化的磁场通过耦合的方式传导至周围的某些电气设备的线路中,如弱电子设备等,其电路会反应其属于高频电压,从而形成假信号源,继电保护装置会根据该错误的信号做出反应误;(2)隔离开关操作。
隔离开关法人操作较慢,在操作的过程中,其两个触点之间会构成电弧闪络,并带来操作过电压,产生高频电流。
该高频电流通过母线时,会出现严重的电场个磁场,辐射到周围,对二次回路及或者二次设备产生干扰作用。
当高频电流通过接地电容设备后,进入地网,地电位会升高;(3)断开直流回路。
电感线圈在断开直流回路时,线圈聚集了大量的磁能,无法完全释放出来,磁能与杂散电容会产生一定的作用,而构成串联高频谐振回路,最后演变为高频过电压;(4)雷击。
简析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及防范措施
简析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及防范措施当电力电子设备被干扰信号进入之后,不仅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还会使设备出现误动作,造成各种各样的损失,因此,如何能够有效预防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结合了电磁干扰的介绍来对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以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
标签:电力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滤波器屏蔽一、引言在干扰信号通过一些途径进入到电力电子设备当中的时候,不仅会让设备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有时候还会使设备出现误动作。
在电力电子设备的维修保养过程当中,有些维修人员由于不重视干扰造成的影响,经常会因为导线和元器件的安装不当使得电力电子设备在维修过后性能反而不如之前。
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要非常重视干扰与抗干扰问题,在使用和维护的过程当中也要重视。
二、电磁干扰的来源(1)内部干扰内部干扰是指电力电子设备内部各个元件之间互相产生的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设备内部的线路在工作电源通过的时候,绝缘电阻以及分布电容等漏电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具体与工作频率有关;第二,电源、地线以及传输导线的阻抗容易与信号产生互相耦合,导线之间也会有相互干扰的情况发生;第三,在电力电子设备运行的时候,由于某些元件的发热会对自身和其它元件造成影响,形成干扰;第四,一些电压较高且功率较大的部件会产生电场和磁场,受到耦合的影响会对其它部件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干扰。
(2)外部干扰外部干扰主要是指设备、线路受到电子设备以外的因素影響而产生的干扰,主要包括有:第一,外部电源和高压通过绝缘时会有漏电的现象产生,从而对线路以及设备产生一定的干扰;第二,一些功率比较大的设备会因为较大的磁场而在互感耦合的作用之下干扰到设备和电子线路;第三,空间电磁波的也会对电子设备以及电子线路造成干扰;第四,设备所在的工作环境的稳定性也会对电子设备和线路的内部元器件造成影响,改变它们的参数,从而干扰到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如何有效抑制电磁干扰(1)屏蔽技术静电屏蔽。
电磁场与环境污染问题,如何防止电磁污染?
电磁场与环境污染问题,如何防止电磁污染?关键词:电磁场;污染源;危害;防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也迅速展开,人类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生存需要合适的物理环境。
但是,随着社会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磁充斥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如微波炉、电脑、手机等产品的广泛应用,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人类的健康,这些已经引起人们的警惕。
本文运用所学知识,简单阐述一下电磁场与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如何防止电磁污染,以增强人们防范意识、远离污染、减小危害。
一、电磁场:1、电磁场定义: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电场和磁场的统一体的总称。
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两者互为因果,形成电磁场。
电磁场可由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引起,也可由强弱变化的电流引起,不论原因如何,电磁场总是以光速向四周传播,形成电磁波。
电磁场是电磁作用的媒递物,具有能量和动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电磁场的性质、特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确定。
2、电磁场分类:(1)似稳电磁场:时变场中不同于静态场的上述一些现象,其显著程度都与频率的高低及设备的尺寸紧密相关。
按照实际需要,在容许的近似范围内,对时变场的部分过程可以当作恒定场处理,称之为似稳电磁场或准静态场。
这种方法使分析工作大为简化,在电工技术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已为人们所广泛采用。
(2)交变电磁场与瞬变电磁场:时变电磁场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周期变化的交变电磁场及非周期性变化的瞬变电磁场。
对它们的研究在目的上和方法上有一些各自的特点。
交变电磁场在单一频率的正弦式变化下,可采用复数表示以化简计算,在电力技术及连续波分析中应用甚多。
瞬变电磁场又称脉冲电磁场,覆盖的频率很宽,介质或传输系统呈现出色散特性,往往需要采取频域、或时序展开等方法进行分析。
二、电磁场与环境污染:1 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不断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会形成一个向空间传播的电磁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语
电磁干扰的种类较多,传播方式、干扰途径不尽相’同,对静态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运行危害极大,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虽然电磁干扰看不见,模不着,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我们应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装置的元器件、电路、印制板、机箱、配线等等的选用和设计都给予充分的考虑,在各个可能引入干扰的回路,设置各种滤波,隔离措施,对干扰信号进行有效的衰减、分离,直至减弱和消除其影响,
由于快速瞬变脉冲的特点,其干扰传播方式虽以传导为主,但由于其频谱带宽所致利用分布电容锅台也是其重要传播方式之一,另外也有一部分通过空间辐射进行干扰,这就要求我们对装置进行全面考虑,整体防护o
1、元器件选用:元器件选择的要求、方法很多,就继电保护装置而言,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CPU最好选择自带队RAM、EPROM、E’PROM,不用扩展,使地址总线、数据数总线都不出芯片。CPU如不带 E’PROM,存放定值可选用I’C总线的E’PROM芯片,A/D转换最好选用模数隔离的芯片,或用V/F转换后用光耦进行隔离,CPU的 I/O口线都用要光电锅台器进行隔离,CPU回路要单独供电,并用DC/DC电源模块进行隔离。以保证外部进来的干扰与CPU回路最大限度的隔离o
2、印制板和电路布局
多层印制板的选用是抑制干扰的一个很好手段,其电源回路具有很大的板间电容,可抑制电源上的各种干扰脉冲,器件间的布线也更简洁、短少、方便,可大大减少各回路间的串扰耦合。
如选用双面板进行布线,则更要对整个电路进行仔细推敲,精心布置,其主要原则是易引进干扰的器件和布线,一定要远离易受干扰的器件和布线,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器件的进线和出线要分开。如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和输出的布线一定要尽可能的分开,继电器线圈和接点的布线也要远离,PT、CT的进出线更要严格分离”
三、辐射电磁场干扰的防护
辐射电磁场干扰的防护相对来说要轻松一些,特别是有金属外壳的微机型产品更容易通过,其防护要点就是屏蔽接地。只要静电放电和快速瞬变干扰能够通过,辐射电磁场干扰就很少出问题,如果静电放电和快速瞬变干扰不能通过,说明装置本身对电磁干扰十分敏感,常常在辐射电磁场干扰检验中也会有问题所以抗干扰设计的重点是抗速瞬变干扰和静电放电干扰。抗辐射电磁干扰所要做的就是选择金属机箱,保证机箱整体电气连结良好并可靠接地。装置面板上的开孔不能够太大。机箱上的散热孔应开成圆形小孔(圆孔比长孔屏蔽效果好)这样才能使机箱起到应有的屏蔽效果。
许多开关电源中的输入回路、输出回路与接地线间都接有抗干扰电容,其中输出回路的对地电容有时可能会对装置的抗干扰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为接地线并非“纯净??,输入回路上的干扰信号会通过输入对地电容进入地线,再经过输出电容进入输出回路。从而引入干扰,必要时可拆除输出回路的对地电容,使内部电路与“地”彻底隔离,真正浮起来o
5、滤波器的选用:
有的滤波器对快速瞬变干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是提高装置抗干扰水平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滤波器的最终效果与滤波器的选用和安装关系密切。一个好的滤波器很可能因为安装不当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滤波器应直接安装在装置上,并按滤波器的使用要求进行安装布线,这样才能使滤波器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只能将滤波器安装在屏架上,则需设计人员和安装人员认真安排,精心施工,滤波器的输入线和输出线一定要分开,输出线和其它可能产生干扰的回路一定要远离,输出线越短越好,防止在外暴露过长,重新接收或锅台干扰,滤波器的外壳要良好接地,以保证其滤波效果。另一方面,前面提到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是输入、输出回路特别多,常常捆扎在一起,任一回路防护不当都有可能使干扰窜入装置内部,所以在滤波器的选择上应选用有较多回路的组合滤波器对众多回路同时进行防护,也可通过试验只对一些敏感回路进行滤波防护。当然如能通过元器件的选用,印制板电路、元器件的布局,各个接地回路的安排处理,以及软件上的各种措施等,使装置的各个回路对干扰都不敏感。我们也就无需使用外挂滤波器,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最好的结局。在这次抽查检验中就有一些这样的产品,可见,电磁干扰也并非十分神秘可怕,只要我们认真、细心,对电磁干扰的特性、传播方式和途径有所了解,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各种干扰给予充分考虑,我们还是能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衰减、分离、隔断,使装置最终不受或少受其影响。
2、装置采用整体式金属面板,比插件式金属面板要好。整体面板,容易可靠接地(有许多厂家采用了整体金届面板,但没有设计专门的接地线,仅仅依靠金属面板的固定螺钉或面板与机箱的金属铰链实现接地,这样很不可靠,很容易在静电放电干扰过程中出问题,希望各个厂家能够引起注意),金属面板上要有专门的接地螺钉或其它措施通过专用接地线实现可靠接地。插件式面板、接地困难,常常只能够靠面板背面与机箱框架的接触实现接地连结,面板上喷漆的漆膜或铝型材的氧化膜都不导电,且很难清除。无法保证面板与金属机箱框架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接触。如果通过插件印制板布排专门的面板接地线,往往是得不偿失,很可能把静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直接引入到印制板上一一形成“干扰地线”,使装置抗静电放电干扰的能力更加脆弱。同时该地线还有可能对一些导电回路的绝缘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o
一、抗静电放电干扰
静电放电干扰试验,主要是模拟人体带静电以后,操作继电保护装置时,将产生静电放电现象,对保护装置造成影响和破坏,其防护措施简述如下:
1、面板上尽量不放置或少放置开关、拨盘、防护较差的信号灯、按钮等。面板上的液晶显示屏一定要有较好的软、硬件防护措施。这些器件都有可能将静电放电干扰引入到装置内部,引起装置内部电路元器件的失效和损坏。面板上如必须放置这些器件一定要注意两点:a.面板和器件都要可靠接地,使静电放电电流有一个良好的接地通道n(注意,如果装置脆弱的话,静电放电过程中放电火花产生的高频辐射干扰,仍有可能引起装置的混乱和误动) b.器件内部电路与金属外壳的电气间隙要足够大。使高压静电不至于由于间隙过小产生击穿现象,进入器件的内部电路o
在产品设计阶段同时进行综合的抗干扰设计,在相同的抗干扰水平下,可以做到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可谓事半功倍,如有一些疏漏,补救起来也容易的多,如果在设计阶段没有进行抗干扰设计或对其考虑的很少,产品完成后发现问题时再进行补救,就困难的多,效果也很差。
电磁干扰的形式和种类很多,抗电磁干扰的方法和手段也很多。许多厂家通过实践有更多、更好的高招妙计,上面所谈都是在试验2户所遇到的一些常见措施和方法,会有许多不当之处,仅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大家能够把更多、更好的抗电磁干扰的方法和手段彼此互相交流讨论,加深我们对电磁干扰的认识,以及对抗电磁干扰的方法和手段的理解,提高全行业继电保护装置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为电力系统提供优质、安全、可靠的继电保护产品。
4、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对电源回路的干扰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但开关电源的进出线一定要分开布线,有的装置装有电源开关,并把电源开关布置在面板上,对这样的设计一定要小心安排,首先开关连线要取在电源滤波器(开关电源的内部滤波器)的后面即弓1向面板开关的线一定要相对“干净”一些,最好选用屏蔽线,其次,开关引线不能+5V、+-15V、+24V面板指示灯线捆扎或布排在一起,以减少输入/输出间的干扰耦合,
3、对整体面板最好能实行整体面膜覆盖。对整体面板实行面膜覆盖,可将面板上的显示器、信号灯、按键等等都保护起采,只要面膜的强度足够高(一般的绝缘面膜都能满足要求),当把静电高压施加到面膜上时,根本就没有放电现象发生,也就不会有静电放电干扰了。
二、快速瞬变干扰的防护
快速瞬变干扰脉冲的主要特点是幅值高,前沿陡,脉冲尖,重复率高。干扰脉冲的前沿特别陡,只有5个纳秒,半峰宽度只有50纳秒,其频谱分布非常宽,理论计算达70MHz(要用200MHz以上的示波器才能很好的观测)。且脉冲的幅值很高,国家标准规定3级为2KV,4级为4KVo对频谱这样宽幅值又很高的干扰进行抑制并非易事,在我们这次抽查检验中,四项干扰试验,不能满足快速瞬变干扰要求的最多,这个结果与我们平时的试验结果也是一致的。可见线和布线
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是有大量的输入、输出回路,,如电源回路、电压回路、电流回路,开入回路、开出回路等,由于整屏布线时很难把他们一一分开,分别布置,它们常常都是捆扎在一起,由电缆通过各种沟、槽通道连到各个取样点或控制点,因此,通过分布电容的锅台,各个输入、输出回路,都可能会引入干扰。对这样的输入、输出线,在装置内部的布线一定要精心安排,进入装置后要尽快进入隔离器件,如 PT、CT、开关电源、光耦等,布线越短越好,不能与装置内插件间的连线捆扎在一起或混排交叉。对装置内一些必需的软引线也应采取措施,如各个回路采用单独紧密绞合——双较线。正确的布线也是—种很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它能大大降低干扰,不需增加工.序和成本,却可收到满意的抗干扰效果,希望大家能够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o
电磁干扰的预防措施
类别:电源技术 阅读:1014
电磁兼容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社会话题,继电保护装置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提高,更是我们全行业非常关注的目标。许多前辈和同行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试验方法。在抗电磁干扰方面,也有许多专著和文章,见著于众多的书刊之上。他们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许多提高产品抗电磁干扰能力的真知灼见,一些厂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做出了许多抗干扰能力很强的产品。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和继电保护装置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次行业抽查,将四项抗电磁干扰检验列为检测项目,其中静电放电干扰、‘快速瞬变干扰和辐射电磁场干扰是首次作为行检项目。通过检验,发现我们的一些产品不能满足上述电磁干扰的检验要求,有些产品对电磁干扰还非常敏感,拒动、误动、死机、改变定值等现象都有发生。因此,电磁干扰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全行业继电保护装置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提高,仍然任重道远,还需我们艰苦努力。以下是根据在电磁干扰中的试验情况,针对上述电磁干扰,我们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