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判断推理“假言命题”必背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就来对逻辑推理的常见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表达对事物直接判断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花不是白色的”等。
1、直言命题的种类分为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 P)、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P)、单称肯定命题(某个 S 是 P)、单称否定命题(某个 S 不是 P)。
2、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矛盾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都不是P”与“有的 S 是P”。
这两对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2)反对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所有 S 都不是P”。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
(3)下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
(4)从属关系: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二、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
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1、逻辑形式:A 且 B2、真假判定:A、B 都为真时,“A 且B”为真;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假,“A 且B”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A 或 B。
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真,“A 或B”就为真;A、B 都为假时,“A 或B”为假。
2、不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要么 A,要么 B。
A、B 中只有一个为真时,“要么 A,要么B”为真;A、B 都为真或都为假时,“要么 A,要么B”为假。
四、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反映条件关系的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如果 A,那么 B(A→B)。
A 为真且 B 为假时,“A→B”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只有 A,才 B(B→A)。
A 为假且 B 为真时,“B→A”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题之假言命题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想快速回答好判断推理题,有些命题推理不得不知。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题之假言命题。
一、假言命题推理规则
形式是A→B,意思是有A必有B,但是没有A未必有B,其推理规则有下述几条:
(1) A→B,则非B能推出非A;(逆否命题)
(2) A→B,则A且非B不成立;(矛盾命题)
(3) A→B,则非A不一定推出B;
(4) A→B,则B不一定推出A。
当然,这里还要明确几点,什么是A,什么是B:
前→后:如果……那么……;只要……就……;要想……必须……。
后→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
二、例题精选
【例题】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
”
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A.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
B.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
C.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
D.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解析】B。
“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
”为真,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形式的否
定后件式,可以推出“是好汉,所以,到过长城。
”“如果……那么”关系属于充分条件,
只能由前项推出后项,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A、D两项属于无效形式,故选B。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借
鉴!。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假言命题知识点储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假言命题知识点储备一、假言命题的概念及分类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亦称条件命题。
根据肢命题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所谓A 是B的充分条件是指一种“充足但不必需”的条件,即由A这个条件就能得出B结论;但没有这个条件却不一定得不出这个结论。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是“如果……那么……”;“如果”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前件;“那么”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后件。
其他常用的还有“只要……,就……、一……,就……、若……,则……、……必须……”。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所谓“C 是D的必要条件”含义就是:“C是D的必需但不充足的条件,C与其他条件一起才能得到D,没有C就一定得不到D”。
“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
其他常用的还有“不……,不……、除非……,否则不……、没有……,没有……”。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逻辑联结词通常为“当且仅当”。
日常词项中通常还用:“只要而且只有……,才……、若……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则……”。
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充足且必需”的意思。
“E是F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E是F的充足且必需的条件”。
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转化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就是: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q就是p 的必要条件;如果p是q的必要条件,那么q就是p的充分条件。
所以,“如果p,那么q”等值于“只有q,才p”;“只有p,才q”等值于“如果q,那么p”。
例如,“如果小红不吃饭,那么小明吃饭”等值于“只有小明吃饭,小红才不吃饭”。
“小红不吃饭”是“小明吃饭”的充分条件,同时,“小明吃饭”是“小红不吃饭”的必要条件。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

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假⾔命题1.如果那么(前推后):肯前肯后,否后否前2.只有才(后推前):肯前肯后,否后否前⼆、联⾔命题1. A且B为真,则AB均为真2. A且B为假,则AB⾄少⼀个为假三、选⾔命题1. A或B为真,则AB⾄少⼀个为真2. A或B为假,则AB均为假3.不相容选⾔命题:要么A真B假,要么A假B真四、三个定理1.逆否定理:A推B è -B 推 –A2.摩根定理:1) - (A或B) = -A 且 -B2) - (A且B) = -A 或 –B3.鲁滨逊定理: - (A 推 B) = A 且 -B五、集合推理1.四个基本1)所有A都是B 》A推B2)所有A都不是B 》A推-B3)有的A是B 》有的A推B4)有的A不是B 》有的A推-B2.三个换位1)所有A都是B 》有的B是A2)所有A都不是B 》所有B都不是A3)有的A是B 》有的B是A4)有的A不是B 》不能换位3.两个推出1)所有A都是B 》某个A是B 》有的A是B2)所有A都不是B 》某个A不是B 》有的A不是B4.⼀个递推1) A 推 B ,所有B 推 C 》A推C六、模态命题1.并⾮可能 = 必然不2.并⾮所有 = 有的不3.移动否定词,所有变有的,有的变所有,可能变必然,必然变可能七、真假推理1.⽭盾关系1)某个是和某个不是2)所有的A都是B和有的A不是B3)所有的A都不是B和有的A是B4) A推B和A且-B5) A且B和-A或-B6) A或B和-A且-B2.反对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和所有的A都是B2)有的A是B和有的A不是B3.包容关系所有都是(不是)》某个是(不是)》有些是(不是)A且B 》 A(B)》 A或B⼋、四个原则1.话题⼀致原则2.整体优先原则3.可能优先原则4.敏感词汇原则九、七种逻辑关系1.对应关系2.条件关系3.属性关系4.全同关系5.并列关系6.包容关系7.交叉关系更多精彩,关注秋风!。
2020年国考逻辑判断高频考点—假言命题.doc

2020年国考逻辑判断高频考点—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是国考逻辑判断中必考的题型,需要广大考生重点掌握相关的翻译推理原则,尤其是翻译,是保证后续推理正确的前提,另外需要掌握递推公式,否定肯定式等基本知识点。
假言命题:如果A,那么B 翻译为:A 只有A,才B 翻译为:B A。
递推公式:已知A B,B C,则可推出:A B C
【例】有人说,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将重要事务放在主要位置,重要事务是必要条件,关系着一件事情成功与否,重要的事务没做好,一定不成功,但是,细节也是很重要的,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同样也与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相关,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协调好重要事务与细节的关系的。
由此中以推出( )。
A.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
B.如果不成功则说明重要事务没有做好
C.成功的前提条件即要做好重要事务,又要处理好细节
D.虽然处理好了细节,但没做好重要事务,也不一定成功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翻译为:成功重要事件重要事件,细节成功,根据递推公式,可总结翻译为:细节成功重要事件。
A项:根据题干第二个翻译式,肯后无必然,因此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正确。
B项:选项可翻译为:成功重要事务,与题干第一个翻译式不一致,因此排除。
C项:选项可翻译为:成功重要事务且细节,根据题干翻译可知,成功的前提条件是重要事务,而不是重要细节,因此排除。
D项:根据题干第一个翻译式,否后比否前,可知重要事务没做好,一定不成功,而选项说的是不一定成功,因此排除。
公务员逻辑推理知识点速学

公务员逻辑推理知识点速学在公务员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不仅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还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来为大家梳理一下公务员逻辑推理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大家快速学习。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础的部分。
它表达的是关于某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甜的”“有的学生是优秀的”等。
直言命题有四种形式: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 P)、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 P)。
在解题时,我们要注意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即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和从属关系。
二、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几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通常用“并且”“而且”等关联词连接。
比如“他聪明并且勤奋”。
而选言命题则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用“或者”连接,几个命题可以同时为真;不相容选言命题用“要么……要么……”连接,几个命题只能有一个为真。
对于联言命题,只有当所有支命题都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对于选言命题,相容选言命题只要有一个支命题为真,整个命题就为真;不相容选言命题则只有一个支命题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
三、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它是一种条件关系的命题,包括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如果……那么……”,其逻辑关系是“有前件就有后件,无前件未必无后件”。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只有……才……”,其逻辑关系是“无前件就无后件,有前件未必有后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当且仅当”,其逻辑关系是“前件和后件同真同假”。
在解题时,我们要学会通过逆否命题来进行推理,还要注意区分不同条件关系的命题。
四、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一、常见关联词及关键词的推理形式假言命题常常涉及一些关联词或者关键词,当出现了这些关联词或关键词的时候,我们要去找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样才能写出一个正确的推理形式来。
1.关联词(1)如果A,那么B;若A,则B;只要A,就B;要想A,就必须B(AB)(2)只有A,才B(BA)(3)除非A,否则B(非BA;非AB)2.关键词A是B的充分条件(AB)B的充分条件是A(AB)A是B的必要条件(BA)B的必要条件是A(BA)A是B的前提(重要条件、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缺一不可的)(BA)二、假言命题中涉及真假话问题当假言命题涉及真假话问题的时候,要去找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假言命题(AB)的矛盾命题写成(A且非B)。
矛盾是一真一假,根据矛盾的这个特性去解决真假话问题。
【例题】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C.矿工1的断定为真D.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将四人说的话,用简单的逻辑形式表示出来:值班主任:操作问题矿工1:违反安全规程且非操作问题矿工2:操作问题违反安全规程安全员:操作问题且非违反安全规程由此可知,矿工2和安全员所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
由于题干说“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因此值班主任和矿工1的话均为假话。
值班主任的话为假,可以推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矿工1的话为假,可以得出“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由于安全员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它要为真必须两个联言肢都为真,因此安全员的话为假。
那么矿工2的断定就为真。
公考中判断推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公考中判断推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一、必然性推理(一)命题1.直言命题:表达一个意思、一个判断的命题。
共有六种形式:(1)所有是:所有的女孩都是爱漂亮的。
凡是毛主席说的都是对的。
(2)所有非:所有的女孩都不喜欢刘亦菲。
(3)有些是:有些同学考试及格了。
(4)有些非: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
(5)某个是:张三是公务员。
(6)某个非:张三不是公务员。
2.模态命题:表示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命题。
代表词:必然(肯定、一定,表示所有情况都如此)和可能(也许、或许,表示有些情况如此)。
四种形式:(1)必然P:张三必然考上公务员。
(张三考上公务员的概率是100%)(2)必然非P:张三必然考不上公务员。
(张三考不上公务员的概率是100%)(3)可能P:张三可能考上公务员。
(张三考上公务员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0%)(4)可能非P:张三可能考不上公务员。
(张三考不上公务员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0%)3.联言命题——同时成立如:(1)小王长得很帅,而且很有钱。
(2)今天不仅很晴朗,还很凉爽。
(3)我家有床,但是没有沙发。
(4)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演唱会取消了。
4.选言命题——选择性成立两种形式(1)可兼容——或,或者:他或者是个诗人,或者是个歌唱家。
(2)不可兼容——要么……要么:他要么是个老人,要么是个小孩。
5.假言命题——假设、假如日常语言逻辑形式等价命题如果A,那么B;只要A,那么BBA?非B?非A只有A,才B B?A非A?非B除非A,否则B非A?B(1)非B?A注意:假设命题A→B为真,只有其矛盾命题(A且非B)肯定为假,其他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成立:①A且B;②非A且B③非A且非B。
(二)矛盾关系1. 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为A 、B 两种情况,且A 、B 不交叉,我们称A 和B 是矛盾关系。
即是A 就不是B ,是B 就不是A;不是A 一定是B ,不是B 一定是A 。
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永远一真一假。
2. 命题形式矛盾命题直言命题有些非所有是有些是所有非某个非某个是模态命题可能非P 必然P 可能P必然非P联言命题 A 且B非A 或非B选言命题兼容:A 或B不兼容:要么A ,要么B 兼容:非A 且非B不兼容:非A 且非B 或 A 且B 假言命题A →BA 且非B3.典型习题(1)班里的玻璃晚上为打碎了,调查得知是班里的甲、乙、丙、丁中的一人所为。
行测逻辑判断必考知识点总结

行测逻辑判断必考知识点总结在对联考逻辑判断部分真题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的考查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必考知识点一:假言命题的推理必然性推理部分必然考查的是假言命题的推理,除了比较明显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之外,部分直言命题也可以转化为假言命题进行推理,因此一定要牢牢掌握相关的推理规则。
创新预测1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没有杀戮,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一项陈述一定为真?A.只要有杀戮,就一定有买卖B.只要禁止了买卖,人与自然就会和谐相处C.只有禁止了买卖,人与自然才会和谐相处D.人与自然之所以没能和谐相处,是因为存在杀戮解析:题干命题可转化为:①没有买卖→没有杀戮;②没有杀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A项正确;由①②推不出B、C两项;由②只能得到“如果有杀戮,人与自然就不能和谐相处”,D项表述错误。
因此答案为A。
必考知识点二:削弱程度最弱历年真题中一般会出现要求选择最能削弱或加强题干论证的选项,但是也有可能出现要求选择削弱程度最弱的题目。
当然,这两种问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要进行削弱或加强程度的比较。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首先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选最强的一项;其次按照选项比较原则进行比较。
创新预测2缺少睡眠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一大隐患。
交通部的调查显示,有37%的人说他们曾在方向盘后面打盹或睡着了。
因疲劳驾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大约是酒后驾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的1.5倍。
因此,我们今天需要做的不是加重对酒后驾车的惩罚力度,而是制定与驾驶者睡眠相关的法律。
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对上述论证的削弱程度最小?A.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制定了与驾驶者睡眠相关的法律B.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能够判定疲劳驾驶的科学标准和法定标准C.酒后驾车导致的死亡人数与疲劳驾驶导致的死亡人数几乎持平D.加重对酒后驾车的惩罚与制定关于驾驶者睡眠的法律同等重要解析:注意,此题要求选择对题干论证削弱程度最小的。
公务员行测之逻辑判断推理技巧

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推可能,肯后推可能】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逻辑词前推后)(1)如果……那么……例:如果我考上了公务员,那么我肯定通过了笔试。
(考上了公务员→通过了笔试)(2)只要(倘若)……就(则)……例:只要(倘若)你考上了公务员,我就嫁给你.(考上公务员→嫁给你)(3)凡是……都……/所有的……都……例:凡是我不认识的字都不是字。
(我不认识的字→不是字)【这里要注意一点,做这种题不要考虑题本身是否正确,就像上面这个例子,本身是错的,但这里只要根据逻辑词去推断结果就好。
】(4)为了(想要)……一定要(必须)……例:为了老婆以后能穿迪奥,女儿能吃奥利奥,自己能开奥迪,我现在一定要努力.(老婆穿奥迪,女儿吃……→努力)(5)……离不开……例:鱼离不开水.(鱼→水)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逻辑词后推前)(1)只有……才……例:只有老婆不生气,才有幸福小生活。
(幸福生活→老婆不生气)(2)不……不……例: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知道柴米油盐贵→在当家)(3)除非……否则不……(注:题干中如果没有“不",在转换答题时需自己把“不”添加上)例:除非今天发工资,否则不能买海鲜。
(买海鲜→今天发工资/不买海鲜→没法工资) (4)……是……必不可少的例:奶粉是提高婴儿营养必不可少的.(婴儿有营养→有奶粉)(5)……是……的基础例:乐观的心态是生活幸福的基础。
(生活幸福→乐观的心态)(6)……是……的前提/关键例:类似于上面一个(7)没有……没有……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中国→共产党)二、递推公式【A→B,B→C,即A→C】例:如果给老婆买包,老婆就不生气了,老婆不生气,我就不用跪搓衣板. (买包→不生气,不生气→不跪,即:买包→不跪)三、联言命题(推理题)1。
“且”关系:表并列A且B,A、B需同时满足或存在;A且B为真,则A、B必须都为真;A且B为假,则A、B中至少一个为假就为假命题。
行测技巧: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必背15条公式

行测技巧: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必背15条公式假言命题类题目的做题步骤基本分为三步:第一步看题问,判断题目是要求以真求真还是以真求假,一般考察以真求真居多;第二步写出题干推理形式,确定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正确书写推出关系;第三步写出选项推理形式并选出正确答案。
那么如何快又准的写出推理形式呢?只需要熟记以下“公式”。
5个前→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志词):如果……那么(就)……;只要……就……;若……就(则)……;要想……必须……;一……就……;4个后→前(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志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是……的基础(必要的);不……就不……;3个否一推一:除非……否则……;……除非……:……否则……:2大命题: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以真求真):A→B的逆否命题是非B→非A。
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以真求假):A→B的矛盾命题是A且非B。
1个连锁推理:A→B→C→D→E记住了上述公式,写推理形式是不需要费脑筋思考的,直接根据标志词判断推理形式然后迅速解题。
【例1】由于近期世界范围内各种传染病疫情多发,我国必须在今后五年的时间里增加5%的财政投入用于疫苗研制和卫生防疫工作否则就无法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出现的情况。
事实上,从目前我国医疗科研现状来看,如果能增加5%的财政投入,那么我国疫苗研制就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此可以推出:()A.未来五年内如果不能增加5%的财政投入用于疫苗研制和卫生防疫工作,我国就无法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的出现B.未来五年内疫苗研制如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就不会暴发大面积疫情C.如果世界各国不暴发传染病疫情,我国就不需要增加医疗投入以应对大面积疫情D.未来五年内如果增加5%的财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我国的医疗科研水平【解析】:答案:A;第一步判断出本题是要求我们以真求真,考察的是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第二步书写题干推理形式:抓住标志词“……否则……”,“如果……那么……”题干第一句话的推理形式是否一推一,即能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增加5%的财政投入。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模块解读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定推理模块解读又是一年备考时,多年来教学进程中发觉,很多同学在备考进程中抓不住重点,不知道怎样才能高效的复习。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判定推理模块解读,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定推理模块解读一、逻辑判定(一) 必定性推理必定性推理重点考察真谎话问题、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朴素逻辑1. 真谎话问题:真谎话问题主要思路是①找矛盾关系;②没矛盾关系,找反对关系;③既没矛盾关系,也没反对关系,需要进行假定法去做。
真谎话问题是逻辑判定中比较基础的题型,期望同学们一定要多加掌控。
2. 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假言命题推理规则的题目一直是省考、国考考察的重点,需要考生们不仅要掌控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A→B为真,若A真,则B真;若B假,则A假)。
还需要把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的相干知识点进行掌控,使考生们能够镇定的应对综合推理的题型。
3. 朴素逻辑:朴素逻辑是近几年考试中比较重点考察的题型,作答朴素逻辑的题目,关键要找好题目的突破口,包括肯定项和关联项。
同时要结合解题的方法,排除法、假定法等。
需要考生们多加练习,保证做题效率和做题正确率。
(二) 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包括了5种题型,削弱型、加强型、说明型、评判型、结论型。
其中削弱型和加强型一直是考察的重点1. 削弱型题目:削弱型题目需要考生们掌控一样削弱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加上一个条件使结论不成立,如果同时显现几个选项同时能削弱的情形下,需要结协力度比较去做。
2.加强型题目:加强型题目需要考生们掌控一样加强型和隐含假定型题目的做题方法:加上一个条件使题干结论成立,如果同时显现几个选项同时都能加强的情形下,需要结协力度比较去做。
另外的三种题型:说明型,评判型和结论型题目比较简单,大家只要分析好题目,掌控好答题方法就可以有很好的准确率。
二、定义判定:1.题型类别:主要考核单定义和多定义为主2.知识点考核:考核法律、经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考生对于学科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知道能力。
公考【学霸笔记】判断推理

1、有的A是B
有的-A不是B 大多数A是B
推不出 少数A是B
某个A是B
2、有的A是B = 有的B是A
有的A → B:只等价换位,不能逆否
举例
【有的迟到的学生】【不是党员】=【有的不 是党员的】是【迟到的学生】
第一节 形式逻辑
考点5:模 态命题
必然/可能
不必然=可能不,-必然A=可能-A 不可能=必然不,-可能A=必然-A
1、方法
考加强 考削弱
直接肯定原有论点 解释原因再说论点成立 直接否定原有论点 解释原因再说论点不成立
(1)论点是被证明被支持的观点结论
多用结论词、观点词总结引导 多是“总句”
(对论点不起作用)
2、拓展 (2)与论点无关,不加强不削弱
如何判断无关?
主语对象改变 语意话题改变
(3)与论点越直接越接近,越有力度
不必然失败=可能不失败 不可能成功=必然不成功
1、-所有A = 有的-A
2、-有的A = 所有-A
一、基础
3、-必然A = 可能-A 4、-可能A = 必然-A
5、-(A或B)= -A且-B
6、-(A且B)= -A或-B
混合命题否命题分析
二、秒杀思维
否定词+混合 命题,等价于
1、先找到否定词,看其后被否定 的对象,
举个例子
【满18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
2、只有锻炼,才能减肥
【锻炼】是【减肥】的必要条件;【减肥】是【锻炼】的充分条件 减肥→锻炼
①只有A,才B B → A
②A,才B B → A
B→A
3、逻辑词
③没有A,就没有B/无A,无B
如:无风不起浪
【起浪】的【必要条件】是【有风】 起浪→有风
公务员考试必考常识(精华版)15判断推理

翟建强行职内部讲义二·判断推理练习:(1)香港“廉政公署”自1974年成立以来,强力肃贪,共调查2 200多件贪污、行贿案件,监控涉案不法政府官员1 355人。
以香港弹丸之地,调查案件如此之多,涉及人员如此之众,但并未阻碍香港的经济发展与繁荣。
可见:()A.反腐败斗争会影响经济建设B.反腐败斗争本身是不会影响经济建设的C.香港的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D.香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有一支廉政高效的公务员队伍(2)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毛泽东1939年曾写了这样一段话: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大多数史学家大都深信:近代以前的中国已具有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因此:()A.毛泽东“发明”了中国早期已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B.关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只不过是“御用史学”的产物C.毛泽东并没有“发明”出这种观点,而是采用了大多数史学家的共同看法D.毛泽东的观点非常正确(3)女青年小刘去商店买衬衫,售货员问她喜欢什么颜色的。
她幽默地说:“我不像讨厌蓝色那样讨厌黑色,我不像讨厌白色那样讨厌黄色,我对红色不如对粉色那样喜欢。
”请问:小刘到底最喜欢哪种颜色的衬衫?()A.蓝色与黑色B.红色C.白色与黄色D.粉色(4)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已有1 200多个,每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还要下发100多个新的政策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和文件,已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果它们都真正得到了切实的贯彻执行,就会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地发展。
因此:()A.应该继续制定更多的法规、政策B.应该采取措施切实地贯彻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C.应该减少新法律的制定D.应该加强法律工作(5)对于工作了一天,很劳累的人来说,看一些通俗的消遣类的书籍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干一个正在求学的大学生来说,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专业书籍的阅读上来,这就意味着:()A.正在求学的大学生不能阅读消遣类的书籍B.一些通俗的消遣类书籍也有存在的必要性C.人们购买书籍时,应以专业书籍为主,消遣书籍为辅D.专业书籍不适合有工作的人阅读,只适合求学的学生阅读(6)小王、小李、小张在一起,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八大必考点及秒杀技巧

例2(2016---国考)
人类与疟疾已经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斗争,但一直是“治标不治 本”——无法阻断疟疾传染源。日前研究者培育出一种经过基 因改造的蚊子,它具备了不再感染疟疾的能力,并且能妨碍野 生蚊子繁衍,从而有效切断人与蚊子的疟疾传播途径,假以时 日,就能根绝疟疾这个顽症。
【例1】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据此,我
们可以推知:
翻译题干: 杀人犯
在现场
A. 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肯后
推不出必然性结论
B. 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否前
推不出必然性结论
C. 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否后
D. 许六不在案发现场,所以许六是杀人犯
A.转基因蚊子的体质比野生蚊子差,一旦被放到野外很容易死亡
B.转基因蚊子只在疟疾存在时才有生存优势,当生存环境中没有 疟疾时,它们和野生蚊子的存活率是相同的
C.转基因蚊子的生殖能力在繁衍了9代后显著增加,可能带来野生 蚊子种群的灭亡
D 转基因蚊子与野生蚊子交配产下的后代并不都具有抗疟疾基因, 但在基因层面上都会产生突变,形成新型蚊子
必否前
➢必考点五 逻辑判断之加强支持
例1(2011---国考)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的头几个月接触杀虫剂较 多,那么出生的婴儿在智力上可能较差。他们认为,妇女怀孕 后不久胚胎大脑便开始发育,因此怀孕前期是婴儿大脑发育的 关键时期,接触杀虫剂较多可能改变孕妇体内正在发育的胚胎 大脑周围的环境。
翻译:考上公务员 →通过笔试 口诀:只有才,后推前
逆否命题推理
如果你考上了公务员,那么一定通过了笔试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口诀秒杀

【判断推理知识点】
1、逻辑真假推理口诀
特征:每人两句话,只猜对1半;
Eg:张是教师、李是医生
张是医生、李是律师
张是律师、陈是教师
以上每句话错一半对一半
秒杀口诀:描述对象“321”或“2211”,
秒杀“1”次主体
2、三段论秒杀口诀
特征:三段论,保证论述成立
原理:有的A是B,有的A是C,补充
所有A是B
秒杀口诀:①两个有的一个所有;
②去同存异;
③前在前后在后
【判断推理知识点】
3、假言命题选人秒杀口诀
Eg:如果李和张没考上,则陈考上。
如保证张一定考上的前提是李和陈都没考上秒杀口诀:秒杀口诀阴暗——别人挂了
4、逻辑混合多少秒杀口诀
特征:题干中有多少比较
Eg:考试不及格多余及格,男生多余女生则可推出考试不及格男生多余及格女生
秒杀口诀:多多>少少
5、逻辑混合最多、最少口诀
特征:人群多类多维度,问最多和最少秒杀口诀:维度加和为最多,维度最大
为最小
【判断推理知识点】
6、以下哪项为真秒杀口诀
特征:
题干假言命题,以下哪项为真
Eg:如果A那么B
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故此出现两真两假
则A可能为真,B不可能为假
秒杀口诀:前不为真,后不为假
7、矛盾命题秒杀口诀
特征:
有的是A,有的不是A—必有一真所有的是A,所有不是A—必有一假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判断。
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必背15条公式

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必背15条公式假言命题类题目的做题步骤基本分为三步:第一步看题问,判断题目是要求以真求真还是以真求假,一般考察以真求真居多;第二步写出题干推理形式,确定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正确书写推出关系;第三步写出选项推理形式并选出正确答案。
那么如何快又准的写出推理形式呢?只需要熟记以下“公式”。
5个前→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志词):如果……那么(就)……;只要……就……;若……就(则)……;要想……必须……;一……就……;4个后→前(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志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是……的基础(必要的);不……就不……;3个否一推一:除非……否则……;……除非……:……否则……:2大命题: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以真求真):A→B 的逆否命题是非B→非A。
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以真求假):A→B的矛盾命题是A且非B。
1个连锁推理:A→B→C→D→E记住了上述公式,写推理形式是不需要费脑筋思考的,直接根据标志词判断推理形式然后迅速解题。
【例1】由于近期世界范围内各种传染病疫情多发,我国必须在今后五年的时间里增加5%的财政投入用于疫苗研制和卫生防疫工作否则就无法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出现的情况。
事实上,从目前我国医疗科研现状来看,如果能增加5%的财政投入,那么我国疫苗研制就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此可以推出:A.未来五年内如果不能增加5%的财政投入用于疫苗研制和卫生防疫工作,我国就无法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的出现B.未来五年内疫苗研制如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就不会暴发大面积疫情C.如果世界各国不暴发传染病疫情,我国就不需要增加医疗投入以应对大面积疫情D.未来五年内如果增加5%的财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我国的医疗科研水平【解析】:答案:A;第一步判断出本题是要求我们以真求真,考察的是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第二步书写题干推理形式:抓住标志词“……否则……”,“如果……那么……”题干第一句话的推理形式是否一推一,即能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增加5%的财政投入。
公考逻辑推理口诀

公考逻辑推理口诀一、假言推理法假言推理法是一种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主要用于根据假言命题(即条件命题)进行推理。
在公考逻辑推理中,假言推理法常用于解决涉及条件关系的题目。
口诀:前真后必真,前假后真假不定;后真前真假不定,后假前真才必定。
解释:如果前件(即条件)为真,则后件(即结果)必真;如果前件为假,则后件真假不定。
如果后件为真,则前件真假不定;如果后件为假,则前件一定为真。
二、集合方法集合方法是逻辑推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问题中的元素集合起来,进行分析和推理。
在公考逻辑推理中,集合方法常用于解决涉及分类和集合的题目。
口诀:元素不重复,集合才互斥。
解释:在集合中,元素不能重复出现,集合中的元素是互斥的。
因此,在分析集合问题时,需要注意集合元素的唯一性和互斥性。
三、矛盾关系法矛盾关系法是逻辑推理中处理矛盾关系的一种方法。
在公考逻辑推理中,矛盾关系法常用于解决涉及矛盾关系的题目。
口诀: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假设某一为真,则另一必为假。
解释:在矛盾关系中,两个命题必然一真一假,如果假设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则另一个命题必然为假。
因此,在处理矛盾关系时,可以通过假设某一命题为真来进行推理。
四、真假推理法真假推理法是逻辑推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命题的真假情况来进行推理。
在公考逻辑推理中,真假推理法常用于解决涉及真假判断的题目。
口诀:假设某一命题为真或假,根据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断其他命题的真假情况。
解释:在真假推理中,通常假设某一命题为真或假,然后根据该命题与其他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断其他命题的真假情况。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准确掌握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假言命题在行测中是重点考察的知识点之一,对于这样的考点,初学者会觉得推来推去,不仅难,还浪费很多时间,以至于很多考生在笔试的时候会直接放弃。
其实这是完全不对的,假言命题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反而非常简单,是我们必须做对的送分题!
何为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中的“假”,并非“真假”之意,而是“假设”之意,通俗来讲,即为假设的一种命题,比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前后两个命题之间是一种假设关系。
假言命题定义为:判定命题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这里有三个关键词需要知道↓↓↓
一是“判定”,假言命题起到判定、判断的作用;
二是“命题间”,判定两个命题间的关系;
三是“条件关系”,判定命题间是否为条件关系。
也就是说,假言命题主要判定命题之间具备条件关系的一种命题,这三个关键词中重点的是“条件关系”,清楚了何为条件关系,也就理解了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类题目的做题步骤基本分为三步:
第一步看题问,判断题目是要求以真求真还是以真求假,一般考察以真求真居多;
第二步写出题干推理形式,确定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正确书写推出关系;
第三步写出选项推理形式并选出正确答案。
如何快又准的写出推理形式呢?下面燃妹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假言命题的相关解题方法。
熟记以下“公式”,考试帮你省几分钟!
5个前→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志词):
如果……那么(就)……;
只要……就……;
若……就(则)……;
要想……必须……;
一……就……;
4个后→前(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志词):
只有……才……;
除非……否则不……;
……是……的基础(必要的);
不……就不……;
3个否一推一:
除非……否则……;
……除非……:
……否则……:
2大命题:
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以真求真):A→B 的逆否命题是非B→非A。
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以真求假):A→B的矛盾命题是A且非B。
1个连锁推理:A→B→C→D→E
记住了上述公式,写推理形式是不需要费脑筋思考的,直接根据标志词判断推理形式然后迅速解题。
例题练习
有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歌词的逻辑推论( )
A.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B.若经历风雨,则能看见彩虹
C.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看见彩虹
D.凡看见彩虹的都应该是经历过风雨的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想表达的意思是,没有经历风雨是不行的,是必要条件,那么必要和充分是不能进行混淆的。
而B项则表示了,经历风雨是一个充分条件,显然是不对的。
父亲对儿子说:“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重点大学。
”
后来发生的情况是:
Ⅰ儿子努力了,没有考上重点大学。
Ⅱ儿子没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
III儿子没努力,没有考上重点大学。
Ⅳ儿子努力了,考上了重点大学。
发生哪几种情况时,父亲说的话没有错误?
A. 仅Ⅳ
B.仅Ⅲ和Ⅳ
C.仅Ⅱ、Ⅳ
D.仅Ⅰ、Ⅲ和Ⅳ
【答案】D。
【解析】题干是“只有…才…”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父亲的话是“考上重点大学→努力了。
”只有矛盾命题才说明父亲说的是错的,即考上重点大学且没有努力。
排除错误的,剩下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故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