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购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采购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一、风险管理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最早见于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的代表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他在该书中首次将风险分析的思想引入企业经营研究中,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从此之后,国外学者对风险管理展开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1、国外风险管理基本发展。20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美国企业开始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风险转移机制来保护资本。1929~1933年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促进了风险的发展。20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产生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思。1931年美国设立企业经营者协会(AMA),开展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和咨询活动。风险管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1950年加拉格尔的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
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风险管理问题。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出版的《企业的风险管理》及1964年威廉斯和汉斯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来研究风险管理,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了科学。1980年美国成立了风险分析协会,这标志着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九十年代后,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在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得比较广泛和深入,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中。这些风险分析模型将风险识别与评价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期当中,体现了动态风险分析的特点,是风险分析观念上的一大飞跃。
2、风险的分类
(1)损失不确定说。美国学者George E Rejda在《保险原理》中指出:风险是关于损失的不确定性。
(2)损失可能说。美国学者海尼斯指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某种
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负担。
(3)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变动说。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时期内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变动。威廉姆斯和汉斯提出:风险是在给定条件下,特定时间内所可能发生的可能结果的变动。变动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4)风险主观说。米歇尔·科罗赫等人强调的是“损失”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风险是主观的、个人心理上的一种观念,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认识。认为风险的定义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估计,不能以客观的尺度予以衡量。
(二)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段开龄教授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努力推动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应用,1985年6月发表了《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教育》的专题报告。1988年在上海财经大学系统讲授风险管理及保险学课程,努力将这门课程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之后,便有更多的学者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并有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1、风险的概念及特点。卢有杰、卢家仪对风险的定义是: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
刘均通过对前人有关风险的概念和含义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以下有关风险的特征:风险具有客观性,风险具有个体上的偶然性和总体上的必然性,风险具有损失性,风险具有普遍性,风险具有可变性。
2、风险管理体系。许苹认为风险预警体系应包括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预警模型和预警界限。
张克友指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信息系统、预测系统、预测指标体系、预测准则、预测对策系统构成。
廖颖林从管理工作流程的角度认为风险体系由风险信息来源、风险信息指标体系、风险组织体系和风险预警法规体系四部分组成。
杨乃定教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为风险体系结构应该由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系统方法及企业风险信息有机结合而成。
3、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概率以及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的评价的研究,它是在风险因素以及风险
指标体系被确立以后又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国内外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灰色理论、修正Z值风险模型、主成分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综合功效系数法等等,这些方法也被大量地运用到了风险的评价当中。
黄崇福等、徐颖、沈国柱分别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进行了评评价。
鲁耀武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采购供应商的选择进行了评价。
王福秋通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供应商风险因素进行评价。
肖美丹利用多层灰色理论对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风险进行了评估。
二、采购风险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外采购风险研究现状。早在1980年,Spekman和Hill 基于当时产业与经济发展状况,建议企业管理者应该采取一套有效的策略经营模式以应对采购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1982年,Valla指出,企业在采购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风险,采购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会因供应商和采购商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互动必定会影响到彼此长期的合作关系。
为了提升企业的采购管理能力并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Leenders和Fraron提出了五项主要的采购策略:供应的保证、供应的维持、成本的减少、环境的变迁及竞争的优势。
Alberto Sardinha(2008)基于2007年采购的挑战,设计了用于长期柔性合同的粘结力的供应链环境下,对为均衡风险的混合采购行为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彼得·贝利提出了采购风险管理的宏观方法:明确采购目的、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建立保证金制度、建立采购监督管理制度。
(二)国内采购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采购风险的识别。张明霞将对风险的研究带入企业物资采购中,并指出了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分为外因型风险和内因型风险。外因型风险包括意外风险、价格风险、采购质量风险、技术
进步风险。内因型风险包括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存量风险、责任风险。刘彬、万薇薇识别出采购风险主要分为采购内部风险(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库存风险、责任风险)和采购外部风险(合同欺诈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技术进步风险、意外风险)。
吴新宇认为采购风险可以分为采购提前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外汇汇率波动风险、采购合同风险。应做好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供应商战略合作、采购数量分配、利用VaR方法做好汇率变化的走势预测,规范采购合同文本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黄荣文认为采购风险可以分为国家性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合同欺诈风险、运输欺诈风险等,需要利用相应的预测和评估国际贸易风险的方法来降低风险。
詹正华、刘诗宇指出非金融企业主要面临六类风险:环境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危害性风险。
谢玉文研究了油田风险的识别,指出了风险识别的重要性和原则,以及风险识别的四种方法:风险清单分析法、风险源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财务报表分析法。
2、采购风险评估。佘廉对企业采购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从交货风险、市场风险、供应商资信风险、人员素质风险及财务风险五个角度入手建立了企业采购风险指标体系。
侯丽英在分析原料采购价格风险的基础上,介绍了金融风险评价工具中的VaR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企业采购中价格波动风险的定量分析,为科学地规避材料价格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万晓、闫琳提出了将风险值VaR方法引入采购风险测量过程,利用VaR方法中的Risk Metrics模型对价格收益率序列方差进行拟合,建立采购风险度量模型。
陈艳提出了用VaR模型对国际采购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并引入期货合约以降低国际采购风险,为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决策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
蒋望东提出了使用CVaR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采购过程中的基于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行量化,为有效控制采购风险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