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合集下载

传染病知识试题库附答案大全

传染病知识试题库附答案大全

传染病知识试题库附答案大全传染病学问试题库附答案大全1、(单选)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头实施日期是()。

2004年12月1日()2004年1月1日1989年2月21日1989年3月21日2、(单选)有权增加或削减乙类传染病病种的部门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3、(单选)下列传染病中依据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是:()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肺炭疽()甲型H1N1流感4、(单选)疾病预防把握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义务责任()重要兼职5、(单选)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赐予警告,情节严峻的,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6个月以上1年以下()2个月5个月1年以上2年以下6、(单选)任何单位和个人发觉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有瞒报、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和传染病疫情状况时,应向当地()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公安机关政府部门7、(单选)甲类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

城镇农村均2小时()城镇2小时.农村12小时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8、(单选)除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内进行网络报告。

12小时24小时()6小时9、(单选)医疗机构发觉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准时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亲热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和实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医学观看()医学检查隔离观看隔离检查10、(单选)疾病预防把握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在乡镇和社区发觉法定传染病时,由当地()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调查的专业人员填写报告卡,按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县级卫生院个体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院11、(单选)一个病人同时发生3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晋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A.1999年10月1日B. 2004年12月1日C.2007年12月29D.1998年12月29日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围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围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围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7、下列说确的是()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风疹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公卫相关法律法规及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诊断上报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公卫相关法律法规及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诊断上报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公卫相关法律法规及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诊断上报知识培训考核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4分)1、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O制度。

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2、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应当在O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1小时B.2小时C.12小时D.24小时3、对传染病采取做法错误的是OoA.早发现、早报告B.早隔离、早治疗C.切断传播途径D.隐瞒信息4、下列不是乙类传染病中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O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炭疽中的肺炭疽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霍乱5、下列各项中,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艾滋病、手足口病B.包虫病、梅毒C.疟疾、包虫病D.狂犬病、麻疹{6、下列传染病病例分类不能勾选急慢性的是OA.梅毒(1B.乙肝C.确诊丙肝D.血吸虫7、下列传染病分型可分为4类的是OA.炭疽B.病毒性肝炎C.梅毒D.肺结核8、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紧急状态下疫情报告OA.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B.某种传染病就诊人数突然减少时;U)C.发现历史上未曾出现或本地罕见的传染病D.急性传染病病例死亡时9、传染病报告实行O.A.首诊医生负责制卜:确答案)B.门诊医生负责制C.住院医生负责制D.上级急诊负责制10、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分类O.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11.乙肝传染病报告卡附卡,需要确定HBSAg阳性时间是否超过()个月。

A.3B.6C.9D.1212.丙肝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依据不包括OoA.有流行病学史B.肝功能异常C.血清抗-HCV阳性D.丙肝病毒RNA阳性13.肺结核进行传染病报告时,其传染病病种的分类不包括O oA.不耐药肺结核1B.利福平耐药肺结核C.病原学阴性肺结核D.病原学阳性肺结核E.无病原学结果肺结核14 .非耐药型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周期,一般不超过OeA.半年B.1年C.1.5年D.2年15 .发现食源性疾病应该O小时内报告。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培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甲类传染病有:A、霍乱、鼠疫(正确答案)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2、病源携带者是指: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正确答案)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3、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A、个人检讨B、批评教育C、依照刑法处理(正确答案)D、向受害人道歉4、传染病分几类:A、2B、3(正确答案)C、45、以下哪些方式不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A、56%:30分钟以上C30分钟以上C30分钟以上B、75%乙醐C、过氧乙酸D氯已定(正确答案)6、解除隔离和出院的标准为:A、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B、肺部影像学显示症状明显吸收。

C、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D、必须全部满足以上条件(正确答案)7、对下列哪个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艾滋病B、脊髓灰质炎C、炭痘中的肺炭(正确答案)D、伤寒和副伤寒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的:A、全国人大B、国务院(正确答案)C、卫生部D、省人民政府9、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正确答案)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10'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A、急救中心(∏0)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正确答案)C、当地人民政府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是非题(每题5分,共50分)1、患甲类传染病、炭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完整版)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单项选择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 )oA.1989年2月21日B. 2004年12月1日C. 1989年3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 )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C )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o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 A类、B类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B )种。

A 35 B. 39 C. 406.流行性感冒属于(C )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 )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A.鼠疫、霍乱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0.( 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11.( B )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C.疑似传染病病人12.( C )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季节性D. 免疫性答案:C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血液传播D. 情绪传播答案:D3.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A. 流感B. 痢疾C. 乙肝D. 艾滋病答案:A4.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隔离患者B. 接种疫苗C. 服用抗生素D. 改善环境卫生5. 下列哪种微生物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原体?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寄生虫答案:C6.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治疗方法答案:D7.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哪项是最重要的?A. 个人卫生B. 环境卫生C. 健康教育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下列哪种疫苗是活疫苗?A. 乙肝疫苗B. 流感疫苗C. 麻疹疫苗D. 卡介苗答案:D9.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性传播疾病?B. 梅毒C. 乙肝D. 艾滋病答案:C10. 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控制传染病的措施?A. 隔离患者B. 消毒环境C. 服用抗生素D. 健康监测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科。

答案:正黏病毒科4.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环节。

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5.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提高人群的免疫力6.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食物传播、_________和_________。

2021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考试试题 (1)

2021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考试试题 (1)

2021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考试试题1. 我国传染病法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 )A、1998年,2003年B、1989年,2003年C、1998年,2004年D、1989年,2004年(正确答案)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A、两类,39种B、三类,35种C、三类,37种D、三类,40种(正确答案)3. 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霍乱(正确答案)B、猩红热、淋病C、艾滋病、鼠疫D、霍乱、登革热4.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下列哪一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正确答案)C、丙类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5. 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对甲类传染病应就地实行何种管理:( )A、强制管理(正确答案)B、严格管理C、监督管理D、加强管理6. 病原携带者是指:( )A、急性期传染病病人B、恢复期传染病病人C、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正确答案)7. 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疫点”是指:( )A、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正确答案)B、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C、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D、传染病首发病例8. 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病媒生物”是指:( )A、患病的生物B、感染了病原体的生物C、疾病的传染源D、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正确答案)9.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的管理制度是:( )A、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正确答案)B、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统一管理C、国家统一管理D、卫生部门统一管理10.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 )A.传染源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正确答案)C.传染源、传染途径E、传染源、易感人群11.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晋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A.1999年10月1日B. 2004年12月1日C.2007年12月29D.1998年12月29日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风疹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单项选择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 )。

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 )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3.《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 C )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4.《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 )。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5.《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 B )种。

A 35 B. 39 C. 406.流行性感冒属于(C )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 B )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A.鼠疫、霍乱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 )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0.(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国领域的一切单位和个人11.(B )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C.疑似传染病病人12、(C )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A.本单位B.责任区域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14、(A )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传染病知识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知识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D. 所有以上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传染病的传播途径?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遗传传播答案:D3.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接种疫苗B. 隔离患者C. 避免接触传染源D. 增加营养摄入答案:D4.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 流感B. 麻疹C. 结核病D. 艾滋病答案:C5.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A. 病原体进入体内到出现症状的时间B. 病原体繁殖到足够数量的时间C. 病原体排出体外的时间D. 病原体被免疫系统清除的时间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答案:错误7.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答案:正确8. 疫苗可以治疗传染病。

()答案:错误9. 隔离患者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手段。

()答案:正确10. 传染病的传播必须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答案:正确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2.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________和保护________。

答案: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3.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________、传播和________。

答案:病原体侵入、发病14. 传染病的潜伏期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到________的时间。

答案:出现症状15.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空气传播、接触传播、________传播和垂直传播等。

答案:食物或水源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简述传染病的分类。

答案:传染病可以根据传播途径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接触性传染病等。

也可以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等。

2024年传染病相关知识试题

2024年传染病相关知识试题

2024年传染病相关知识试题选择题(单选题共10题,每题5分,合计50分)1.手足口病发病后()内传染性最强. [单选题]A.1周(正确答案)B.2周C. 3周D.4周2.手足口病潜伏期为()天。

[单选题]A.2-10天(正确答案)B.12天C.15天D.20天3.霍乱未经及时治疗,重型霍乱患者可在发病()小时内死亡 [单选题]A .6小时(正确答案)B.12小时C.18小时D.24小时4.在腹泻病人中,()%有轮状病毒引起。

[单选题]A.40-60%(正确答案)B.50-60%C.40%D.60%5.我国每年()季节是婴儿腹泻发生高峰。

[单选题]A.秋冬(正确答案)B.春夏C.秋D.冬6.轮状病毒胃肠炎(RVGE)住院者多为()婴幼儿。

[单选题]A.<1岁B.<2岁(正确答案)C.<岁3D.<4岁7.()是诺如病毒感染腹泻主要死因。

[单选题]A.脱水(正确答案)B.消化不良C.呕吐D.便秘8.诺如病毒感染主要症状()[单选题]A.脱水B.消化不良C.呕吐(正确答案)D.便秘9.()是全球<5岁儿童重度胃肠炎及死亡主要病原。

[单选题]A.A组轮状病毒(RV)(正确答案)B.诺如病毒C.轮状病毒胃肠炎(RVGE)10.百日咳密切接触者定义:指与百日咳病例在发病前() 有共同居住、学习、工作、生活等近距离接触者。

[单选题]A.1周内B.2周后C.3周后D.1周至发病后3周内(正确答案)二、选择题(多选题共10题,每题5分,合计50分)1.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A. 消化道(正确答案)B.呼吸道(正确答案)C.分泌物密切接触(正确答案)D.其他2.手足口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分型(期)包括( ) 。

A.手足口出疹期(正确答案)B.神经系统受累期(正确答案)C.心肺功能衰竭前期(正确答案)D.心肺功能衰竭期(正确答案)E.恢复期(正确答案)3.符合手足口病典型症状:()A.斑丘疹(正确答案)C.皮疹恢复不结痂(正确答案)D.淤斑4.符合手足口病不典型症状:A.皮疹小(正确答案)B.厚(正确答案)C.硬(正确答案)D.可见淤点(正确答案)5.诺如病毒感染特点传播途径:()A.粪-口传播(正确答案)B.食源性传播(正确答案)C.经水传播(正确答案)D.其他6.人感染高致病性流感临床特征()A.呼吸道症状轻微(正确答案)B.全身中毒症状比较重:(正确答案)C.发热,发冷,疲劳,流涕;(正确答案)喉咙痛,头疼,身体疼痛等(正确答案)7.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哪种蚊子叮咬传播()埃及伊蚊(正确答案)B.白纹伊蚊(正确答案)C.库蚊8.妊娠期霍乱增加()风险。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峨眉山东区医院传染病防治竞赛题姓名:得分:一、填空题(50分)1、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 结合,管理,依靠,依靠。

2、传染病分为类类和类,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

3、对乙类传染病中、和,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工作和责任区域内工作。

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培训。

二、选择题(共50分)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接触传播D、蚊虫传播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A、脑膜炎双球菌B、肺炎双球菌C、流感嗜血杆菌D、结核杆菌3、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 )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4、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在缝合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5、甲类传染病有:()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6、传染病流行是指:()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7、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8、病源携带者是指:()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9、传染病爆发是指:()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10、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精选合集)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精选合集)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精选合集)第一篇: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2、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3、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4、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可以采取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的临时控制措施。

()5、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6、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8、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10、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48小时内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11、依照本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12、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13、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臵。

()14、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15、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臵工作。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哪几类?A. 两类B. 三类C. 四类D. 五类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依靠科学C. 强制隔离D. 依靠群众答案:C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A. 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播途径B. 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C. 停工、停业、停课D. 以上都是答案:D4. 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拒绝接受隔离治疗,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其法律后果是什么?A.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B. 予以警告C. 强制隔离D. 罚款答案:A5. 根据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什么措施?A. 立即隔离治疗B. 报告疫情C.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A. 霍乱B. 鼠疫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 艾滋病答案:A、B7.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包括哪些?A. 隔离B. 疫苗接种C. 药物治疗D. 健康教育答案:A、B、C、D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A. 隐瞒疫情B. 编造虚假疫情C. 阻碍传染病防治工作D. 非法采集血液答案:A、B、C、D三、判断题9. 所有传染病患者都必须进行强制隔离治疗。

()答案:错误。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甲类传染病患者中的某些病种需要进行强制隔离治疗。

10.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配合传染病防治工作。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11. 简述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流程。

答案:传染病信息报告流程通常包括: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发现传染病病例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报告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报告信息进行核实、分析,并报告给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要时,相关信息还需报告给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人民政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A.1999年10月1日B. 2004年12月1日C.2007年12月29D.1998年12月29日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风疹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其时间规定为()A.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B.最迟不得超过8小时C.最迟不得超过16小时D.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13、对甲类传染病,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的时间是()A.城镇最迟不得超过6小时,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B.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C.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D.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14、那些人群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A.传染病病人治愈前B.病原携带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C.疑似传染病病人排除传染病嫌疑前D.以上都是15、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确定的依据是( )A.医学检查结果。

B.病原携带者未出现临床症状C.病人病情好转D.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16、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的机构是( )。

A.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 各级医疗机构C.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D. 各级地方政府1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于()发布并施行。

A. 2003年5月4日B. 1998年7月1日C. 2009年10月1日D. 2003年5月13日18、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与()互相通报疫情。

A. 农、林部门B. 地方政府C. 公安部门D. 新闻媒体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下列属于传染病的菌(毒)种的为().A. 天花病毒B. 双歧杆菌C. 粪肠球菌D.鲍曼不动杆菌20、除(),患有下列疾病的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直至医疗保健机构证明其不具有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工作:A. 流行性腮腺炎B.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C. 带状疱疹D.梅毒;21、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消毒后,必须将()厚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

A. 5厘米B. 10厘米C. 20厘米D. 30厘米22、()负责对犬类狂犬病的疫情进行监测和负责进出口犬类的检疫、免疫及管理。

A. 公安部门B. 卫生部门C. 畜牧兽医部门D. 乡(镇)政府23、传染病防治实行原则?()A. 防治结合B. 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D.依靠群众E. 以上均是24、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决定并予以公布?A. 国务院公安部门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 国务院畜牧兽医部门D. 国务院办公厅25、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 炭疽中的肺炭疽C.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 以上均是26、在医疗机构不具备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相应救治能力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A.交公安部门处理B.交地方政府部门C. 交卫生行政部门D.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27、哪些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A. 交通行政部门B. 铁路行政部门C. 民用航空行政部门 D.以上均是28、哪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A.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 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C.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29、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如何处理?( )A. 行政罚款B.行政警告C. 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D.法律诉讼30、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哪些部门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B.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二、是非判断题1、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2、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新闻媒体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可以收取相应费用()。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5、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可收取费用。

()6、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7、非医疗单位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时,不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8、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要时可以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尸体进行解剖查验。

()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是由卫生部通过、公布并施行的。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11、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不属于责任疫情报告人。

()13、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在诊治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应当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

()14、因患鼠疫、霍乱和炭疽病死亡的病人尸体,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负责消毒处理,处理后应当立即火化。

()15、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卫生部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

()16. 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向有关部门报告。

()17、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医疗机构的初诊地点不要求在相对隔离的分诊点。

()三、简答题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2、什么叫医院感染?3、简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时,应当立即采取的控制措施?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 D3、C4、C5、 A6、B7、 A8、B9、B 10、 D11、C 12、 D 13、 A 14、D 15、A16、A 17、D 18、 A 19、 A 20、 C21、 B 22、C 23、E 24、B 25、D26、D 27、 D 28、C 29、C 30、A二、是非判断题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16、√ 17、×三、简答题1、答: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2、答: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答:(一)及时到达现场, 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二)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三)对医疗机构外被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卫生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