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初中教材必背篇原文及理解性默写之陋室铭

初中教材必背篇原文及理解性默写之陋室铭

初中教材必背篇原文及理解性默写之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

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模拟实战练习
1.(2017·全国卷Ⅱ)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2.《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3.《陋室铭》中,“ 谈笑有鸿儒”一句表明与之交往的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4.《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完整版)《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附答案)

(完整版)《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附答案)

3.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五、内容理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1)对偶、比喻、起兴、类比。(2)以虚衬实,以比喻起兴,用类比的方法以
次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仙”和“龙”比喻什么?最能概括文意的语句是什么?
类比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沉,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
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8.以孔子的话作结尾用意何在?
以反问作结尾,引人深思,呼应上文的“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总结全文,隐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
9.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诸葛亮深居茅庐,但才高德昭,杨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作者用这两
《陋室铭》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 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2.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陋室”室名,意思为简陋。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特征:一般都用韵。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 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
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理解性默写练习
(六)《陋室铭》刘禹锡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陋室铭》
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陋室铭》中描写了陋室幽静淡雅的景色,居室环境的句子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再次证明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填《陋室铭》中的句子)
5、《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019-陋室铭的理解性默写-精选word文档 (5页)

2019-陋室铭的理解性默写-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陋室铭的理解性默写篇一:《马说》《陋室铭》理解性默写《马说》理解默写12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3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5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能尽其材,鸣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之而不能通其意。

67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 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9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 11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2篇二:《陋室铭》《游山西村》理解性默写《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1.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刘禹锡
直接默写
1.,往来无白Jo
2.无丝竹之乱耳,o
理解默写
3.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o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两句描写居室周围宁静、雅致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寄寓了作者恬淡自在、自守高洁的人生态度。

5.《陋室铭》中表现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句子是,
6,体现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优雅的句子是
7.《陋室铭》中表达出摆脱了世俗生活干扰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是
8.在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 运用默写
9.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客厅高朋满座,它是读书人的雅集,也是各种
情趣碰撞的聚会,正如《陋室铭》所说的,
10.人以德立身。

无论身处何境,只要德行美好,人格魅力便会“香远益清”,正如《陋室铭》中所云,O
难写易错字默写
11.—是一室,惟吾德—。

12.谈笑有,往来无白丁。

13.无丝竹之乱耳,无_____ 之劳形。

答案:
1.谈笑有鸿儒
2.无案牍之劳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孔子云何陋之有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1.斯陋馨12.鸿儒13.案牍。

(完整版)《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推荐文档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一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有《刘宾客集》。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ing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鸿儒.(rú)案牍.(dú)2、解释加点的字。

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3、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名词用作动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名词用作动词)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名词用作形容词)无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形容词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动词是动用法)不蔓不枝(生长枝蔓,生长枝节名词用作动词)4、“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臵的标志,不译三、整体把握。

1、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3、《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

刘禹锡《陋室铭》理解性默写(28题,含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理解性默写(28题,含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理解性默写(28题,含答案)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陋室铭》中描写了陋室幽静淡雅的景色,居室环境的句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证明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填《陋室铭》中的句子)11.《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居室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 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陋室铭是东晋文学家刘义庆所写的一篇散文,正式名称为《陋室铭》。

“铭”一词表示铭刻,是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纪念方法,用来表达对某些人或事件的敬意。

这篇文章是一篇记载自己生活环境的文章,同时也表达着作者对于一些社会制度的不满。

文章写出了作者的生活环境——他居住在一间陋室之中。

但是尽管居住环境不佳,作者仍不灰心丧气。

他写道:“何必论高下之臣乎!贵贱之客,亦可使为东南之虎。

”这句话表达出了作者对于人的价值观念:人的价值并不只是来自于自己的地位和名声,而且也与自己的人格、品德等个人素质有关。

作者接着写出了他自己的心境——一颗宁静自若的心。

他说:“白发垂顿,形容枯槁,陋室寒犬,小房弥缝,昼眠夜兴,此事一然。

”这句话表达出了作者的豁达坦然之心,他不为物质所困扰,只顾自己的蒲扇和书札,给自己带来一份宁静,即使生活再贫穷也不为所动,这样的品行,很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从自己的陋室说起,引申到了时代和政治乱象,抨击封建主义制度的黑暗。

他写道:“汲井漱之,乾涸竭之;蹈厉制之,宽则生悖;矫刻势之,因数阻之;固穷于陋而蔽于泥,何获于致哉!”这句话中的“汲井漱之”“蹈厉制之”“矫刻势之”,是对于当时的奢侈浪费现象、专制政治、丧失人性等的揭示。

作者认为那些不合理的制度、陋习和糟糕的社会风气都是阻碍社会改良的主要因素。

最后,作者提出了改良的方案。

他写道:“过则勿惮改,改即大机宜。

”这句话意味着改良社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不同的人齐心协力,通过改良来发展社会,为人民谋福利。

综上所述,经过对《陋室铭》的理解和默写,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地方文学,同时也是一篇政治文学。

在表述自己生活状况的同时,刘义庆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的不满,并提出了改良的方案,这样的写作手法,彰显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学造诣。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按原文填空。

1、斯是陋室,。

2、,草色入帘青。

3、,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

5、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7、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8、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9、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10、《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11、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1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按原文填空。

1、斯是陋室,。

2、,草色入帘青。

3、,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

5、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7、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8、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9、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10、《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11、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1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按原文填空。

1、斯是陋室,。

2、,草色入帘青。

3、,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

5、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7、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8、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9、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10、《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11、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1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陋室铭》理解性默写1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人物不俗)的句子是:1.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

子是:(),()。

(),()。

17.《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8.形容交往的朋友不俗时,可以引用《陋室铭》中的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两句:(),()。

(),()。

(),()。

19.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4.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

(),(),()。

20.文中从正面写室中之事的句子是:(),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6.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21.文中表现主人高雅脱俗情致的句子是: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

22.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情趣高雅)的句子是:7.《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

(),()。

语句是:(),()。

23.《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8.陋室不陋,因为作者有高尚品德散发芬芳,刘禹锡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在《陋室铭》中写道: “(),()”。

(),()。

9.文中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的核心句是:24.文中展示陋室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

贵。

”的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10.文中()一句提挈了全篇大意。

(),()。

1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环境优美)的句子是:25.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

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26.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句子“(),(),()。

()”,表现了他超然物外、心静体闲的生活。

1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7.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1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
心灵的宁静。

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十则》中谆谆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因此,我们只有虚心广泛地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5、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6、《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
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优质解答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1.“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

(),()。

4.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

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6.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7.《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8.陋室不陋,因为作者有高尚品德散发芬芳,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

9.文中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的核心句是:(),()。

10.文中()一句提挈了全篇大意。

1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1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1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1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1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17.《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18.形容交往的朋友不俗时,可以引用《陋室铭》中的两句:(),()。

19.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20.文中从正面写室中之事的句子是:(),()。

21.文中表现主人高雅脱俗情致的句子是:(),()。

22.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23.《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24.文中展示陋室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的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

425.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答案

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答案

《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答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陋室铭》理解性默写(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__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_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正面实写突出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反面虚写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的句子___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出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7)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小石潭记》1.《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写潭中景物中树木藤蔓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1、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浮光跃金2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静影沉璧3. 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4. 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 概括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的句子:增其旧制8. 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9. 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陋室铭》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陋室铭》

⾼考语⽂古诗理解性默写:《陋室铭》1.【2017年课标Ⅱ卷】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来借指⾃⼰的陋室,抒发⾃⼰仰慕前贤、安贫乐道情怀。

2.⽂中写陋室主⼈⽇常⽣活⾼雅脱俗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经。

3.⽂中暗⽰虽陋室⽽不陋,点明⽂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是:惟吾德馨。

5.⽂中为突出主旨⽽引⽤孔⼦的⼀句话是:孔⼦云:何陋之有?
6.⽂中与“时⼈莫⼩池中⽔,浅处⽆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是:⽔不在深,有龙则灵。

7.⽂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赏⼼悦⽬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8.⽂中⽤对偶句描写陋室⾊调淡雅、⽣机盎然美丽景⾊,证明陋室⼀点也不简陋的两句是: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9.⽂中表现陋室主⼈交往之雅的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10.⽂中直接说明陋室主⼈所结交之⼈⾮平庸之辈,⽽是有修养的饱学之⼠的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11.⽂中写出了居室主⼈摆脱官场俗务后的轻松⾃在,两⽿清静,⼜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的⾝体的两句是:⽆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12.⽂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况的思想境界,暗⽰陋室不陋的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13.作者在结尾以其来借指⾃⼰的陋室,与古代贤⼠相⽐,抒发⾃⼰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的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1.“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

(),()。

4.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

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6.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7.《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8.陋室不陋,因为作者有高尚品德散发芬芳,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

9.文中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的核心句是:(),()。

10.文中()一句提挈了全篇大意。

1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1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1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1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1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17.《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18.形容交往的朋友不俗时,可以引用《陋室铭》中的两句:(),()。

19.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20.文中从正面写室中之事的句子是:(),()。

21.文中表现主人高雅脱俗情致的句子是:(),()。

22.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23.《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24.文中展示陋室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的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

25.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26.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句子“(),()”,表现了他超然物外、心静体闲的生活。

27.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28.《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主人因闲逸、清净而自得其乐的满足心态的句子是:(),()。

29.《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
厌气的句子是:(),()。

30.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31.《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32.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33.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3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
3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3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37.古时不少有志之士虽不能“兼济天下”,但常常能“独善其身”: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追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抒写“(),()”的自我欣赏,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展现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潇洒情怀,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表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归隐心愿。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

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陋室不陋,因为作者有高尚品德散发芬芳,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文中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的核心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0.文中(惟吾德馨)一句提挈了全篇大意。

1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环境优美)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人物不俗)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7.《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8.形容交往的朋友不俗时,可以引用《陋室铭》中的两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9.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0.文中从正面写室中之事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1.文中表现主人高雅脱俗情致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

22.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情趣高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3.《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4.文中展示陋室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的精神风貌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5.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6.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了他超然物外、心静体闲的生活。

27.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8.《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主人因闲逸、清净而自得其乐的满足心态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9.《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气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0.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1.《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2.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3.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3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3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37.古时不少有志之士虽不能“兼济天下”,但常常能“独善其身”: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追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抒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自我欣赏,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展现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潇洒情怀,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表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归隐心愿。

二、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为: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喻、比兴、类比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拟人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对偶、借代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
5.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反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