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论语_解读_为政篇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9-11

作者简介:文克成,湖南中华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统战文化、传统文化。邮编410001

《论语》解读(为政篇)

文克成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用道德来行使政令,执政者就象北极星一样,呆在那里不动,其它星星都会围绕在它四周,拥戴它。”

儒家主张王道德政。所谓为政以德,有两个含义:一是执政者本身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能为老百姓做表率,这样才能服众;二是重教化而不重刑罚,用道德去引导和规范老百姓的言行,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然则君子之风盛于世,国之大治也。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本篇所论是“为政”,第一章即说“为政以德”,为何第二章突然转移论题,一下子扯到《诗经》来了?其用意有三:

中国自古便是诗的国度,不独文人好诗,老百姓也喜欢诗。《诗经》里的“风”便是各地的民歌。为政者不读《诗经》,怎么能够了解其所反映的民情呢?

中国自古以来,很多大政治家同时也是诗人,诸如屈原、曹操、王安石、范仲淹、苏轼、毛泽东等,他们以诗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政治主张、兴致情怀。文以载道,诗以抒怀,诗文皆可以为教。诗教,就是用诗去教化老百姓,这与“为政以德”有何区别呢?

孔子在此似乎是在提醒执政者: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思想问题,要使老百姓象《诗经》那样“思无邪”。

2・3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政令去治理,用刑罚去整顿,老百姓可以免于罪过,但他们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去引导,用礼法去规范,老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懂得规矩,遵守法纪。”

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治”,儒法之争从两千多年前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文革时的“批孔”就是抑儒扬

法,以扼杀民主,崇尚专制。其实,孔子并不反对法治,本章不也肯定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使老百姓可以免于罪过吗?他只是觉得单用政法治理不完善,还得用道德礼节去引导,以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是非观念,使老百姓自觉的遵纪守法。如此看来,儒法本无争,后人所争者位也,权也,利也。人为的“儒法之争”从此可以休矣!

2・4子曰:

“吾十有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做人就站得住脚,四十岁明白事理不会被迷惑,五十岁知晓天命,六十岁听话听得明白,七十岁即使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规矩。”

这是孔子七十岁时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活了72岁),令人不懂的是,这与“为政”有何联系?度之再三,似有所悟———

孔子的这个总结,强调了学习对人的一生十分重要。其所以能“立”、“不惑”、“耳顺”、“不逾矩”,皆得益于“志于学”。执政者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一要自己好学,提高本身的道德修养,以为表率,二要引导老百姓学习,以知书识礼,“有耻且格”。

孔子把人的一生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目标和特点。执政者应当针对这一规律,分别引导和对待老百姓,切不可老幼不分一刀切。

2・5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

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向我问孝道,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樊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生时,按照规定的礼节服侍他们;去世了,按照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2006年第6期

(总第34期)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OURNALOFHUNANINSTITUTEOFSOCIALISM

!"

文克成《论语》解读(为政篇)

孔子很会说话,对孟懿子说的和对樊迟说的都有一语双关之妙。

孔子回答孟懿子的话很模糊,实际上“不违”不仅指不违背孝道,还劝诫孟不要享用超越自己身份、地位的礼仪。因为,当时鲁国“三家”大夫(包括孟懿子)权倾一时,僭越享用了国君的礼仪。

孔子回答樊迟的话也有两个意思:一是解释孝道,指出孝道首先是要在父母生前好好服侍他们;二是以此喻彼,告诫学生及所有想当官或已当官的人,做人也好,做官也好,要安分守纪,多为老百姓办实事。

顺便说一下,樊迟实在是一个好学生,他忠心耿耿为孔子驾车,跟随老师周游列国,一路上虚心好学,问孝、问政、问知、问爱。但孔子在听到他要“学稼”、“学圃”时,竟然斥责他:“小人哉,樊须也!”这实在有违孔子自己提倡的中庸之道,有失公允,也反映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有所局限。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父母只是为儿女的疾病担忧。”

孔子的教育方法很巧妙,表面看来对孟武伯是答非所问,实际上是“曲答”和“妙答”。

所谓曲答,是指不正面直接回答,而是拐了一个弯,以问作答,给提问者以启发,让其自己去想答案。这是“跳起来摘苹果”的极佳教育方法。

所谓妙答,是指孔子不是从儿子方面而是从父母方面去谈孝道:父母别的都不担心,唯一担心的是儿子的疾病,爱子胜过一切。儿子要讲孝道,最重要的是爱惜自己,不生病,不闯祸,不犯法,平平安安,不使父母担忧。

执政者应象孝顺父母一样去对待老百姓,让他们对你放心、满意。孔子在“为政”篇里大谈孝道的用意岂不在于此乎?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孝道,孔子说:“今天的所谓孝,就是说的能养活父母,然而,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恭敬,那又用什么来区别养活父母和养活犬马呢?”

你瞧,孔子的批驳多么有力,真是一针见血!他抓住问题的实质,巧妙地运用类比归谬法,先假设“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的观点是对的,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比较和引申,得出了养活父母与养活犬马没有区别的荒谬可笑的结论。

孔子在这里极其深刻地论证了孝道:要从内心深处关心父母、孝敬父母,而不是仅仅养活他们,“养心”重于“养身”。由此及彼,执政者应自觉地、诚挚地爱民,而不仅仅是使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爱民重于“养民”。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孝道,孔子说:“子女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是很难做到的。有事情,年纪轻的去负担劳动;有吃喝,让年长的先享

用,难道这就认为是孝吗?”

孔子对孝道的解释,由“无违”、“父母唯其忧”、“不敬”到“色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色难”恐怕是检验真孝与否的一种最简单适用的尺度了。

俗话说,言为心声,如果无言的话,又怎能见出“心声”呢?还有一个办法:观颜察色。故此,也可以说“色为心态”。《礼记》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看来,和气、愉色、婉容,有着互为因果的必然联系,装是装不出来的。因此,是否真孝,观其“色”可立判矣。

这只是在说孝道吗?“色难”论,除了能够检验孝道,还可以检验“政道”。执政者尽管能给老百姓办一些实事,创造一些政绩,但如果“色难”,摆架子,脱离群众,不亲民爱民,老百姓也是会敬而远之甚或畏而远之。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和颜回说了一整天,他没提不同意见和疑问,象一个傻子。他退下去后,我察看他的言行,他对我说的还能够有所发挥。颜回呀,并不傻。”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尊敬师长,谦虚好学,不畏困苦,品学兼优。孔子曾大声称赞他:“贤哉,回也!”颜渊死了,孔子悲天怆地喊道:“天丧予!天丧予(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这样的师生关系非同寻常,试想,如果政界的上下级关系也如同这样,那该多好啊,什么奉承拍马、送礼拜官,拉邦结派等等丑恶现象就会消泯。孔子是在借颜回而言政,阐明了一个“为政”的道理:下级要服从上级,不要顶撞上级,不要乱提反对意见,以免把关系弄僵。但下级也决不能盲从上级,要独立思考,从上级的指示中得到启发,有所发挥。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蝆哉?人焉蝆哉?”

孔子说:“看看他作的事,考察他的经历,了解他的心情,这个人还能隐藏什么呢?这个人还能隐藏什么呢?”

这是孔子教给学生的考察人的方法,一要看他所做的事,二要看他的一贯表现,三要看他的思想心情。这样长短结合、里外结合地考察,就不失之偏颇,失之偶然,可以很透彻地了解人。

当官为政,就要用人,用人当先考察人,择其优者用之。然而,难道只是当官的去考察别人吗?非也,老百姓也在考察当官的,你的为人为事无一不为老百姓所见所闻,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人焉蝆哉”!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又能吸取新的知识,这样可以作为老师。”

妙哉,孔子斯言!言微而义大,言简而意赅也。

其一:阐明了学习的辩证法。学习新知识应以学过的旧知识为基础,以旧知新。而新知识学过之后,又变为旧知的识,从而又要继续学习新知识。然则,知识要更新,(下转第62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