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方言特点

合集下载

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

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

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淮南,这座位于安徽省中北部的城市,有着独特而有趣的方言。

淮南方言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淮南人民的情感和记忆。

先来说说一些常见的词汇。

“噫嘻”,这可不是简单的感叹词,在淮南方言里,它常用来表示惊讶或感叹。

比如“噫嘻,这东西咋这么贵!”“滴喽”,指的是拎着、提着东西。

“我滴喽着菜篮子去买菜。

” 形象地表达了提着篮子的动作。

“克饭”,意思是吃饭。

到了饭点,人们就会互相招呼“走,克饭去!”“咋呼”,表示大声喧哗、吵闹。

“别在这咋呼,吵死人了!”“绝人”可不是什么好的意思,是骂人的意思。

比如“你别绝人”,就是让对方不要骂人。

“管”这个字在淮南方言中用途很广,相当于“行”“可以”。

“这样做管不管?”“管!”还有“谝”,就是炫耀、显摆。

“他就爱谝自己的新衣服。

”再说说淮南方言的发音特点。

淮南方言的声调比较独特,有些字的发音和普通话有较大差异。

比如“车”,在淮南方言里读“chēi”;“色”读“shǎi”;“街”读“gāi”。

在语法方面,淮南方言也有一些独特之处。

比如表示程度的副词,“怪”“透”“很”等使用频繁。

“这东西怪好吃的”“他透能干活”“今天很冷”。

淮南方言中的一些俗语和歇后语也十分有趣。

“麻子不叫麻子——坑人”,用诙谐的语言形容某人或某事不地道。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歇后语,在淮南地区也常被人们挂在嘴边。

在日常生活中,淮南方言更是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长辈们常说“小孩要听话,不能调皮捣蛋”,用“调皮捣蛋”来形容孩子的顽皮。

邻里之间打招呼会说“吃过了吗?”回答往往是“吃过了,你呢?”简单的问候,却饱含着亲切与关怀。

淮南方言在表达情感方面也很有特色。

生气的时候可能会说“我都被你气死了!”高兴的时候会说“我心里美得很!”伤心的时候则是“我的心都碎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多,淮南方言也在不断地变化和融合。

一些年轻人可能在普通话的影响下,方言说得不太纯正,但无论如何,淮南方言作为家乡的语言,始终在淮南人民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

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

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在安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各地的方言犹如繁星璀璨,而淮南方言则是其中独特而耀眼的一颗。

淮南方言不仅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还承载着淮南人民的情感与记忆,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来说说发音方面。

淮南方言的声调相对较高,语调上扬,听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比如“好”这个字,在淮南方言里读“hào”,而且发音较为短促有力。

“吃”字读“qī”,“喝”字读“huō”,“书”字读“xū”。

这些独特的发音,让外地人初听时可能会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对于淮南本地人来说,却是再亲切不过的乡音。

词汇方面,淮南方言更是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表达。

“俺们”是“我们”的意思,“可照”表示“行不行、可不可以”,比如“这件事这样办可照?”“得劲”表示舒服、畅快,“你今天过得可真得劲!”“谝”是炫耀、显摆的意思,“他就爱谝他新买的手机。

”“胳肢窝”叫“胳老肢”,“膝盖”称为“磕几头子”。

还有“噫嘻”,用来表示惊讶或者感叹。

在日常生活中,淮南方言的运用更是生动有趣。

比如打招呼时会说:“恁这去哪来?”回答可能是:“上街买点东西。

”如果问一个东西好不好,会说:“这东西咋样?管不管?”夸赞一个人厉害,会说:“这人真过劲!”淮南方言里还有很多形象的比喻。

形容一个人很瘦,会说“瘦得跟猴似的”;说一个人很笨,会说“笨得跟猪一样”;形容天气热,会说“热得能把人蒸熟”。

这些比喻虽然简单直接,但却十分生动形象,让人一听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在描述动作方面,淮南方言也有独特的词汇。

“趿拉”表示拖着鞋子走路,“擤鼻子”是指捏住鼻子用力出气排出鼻涕,“薅草”就是拔草的意思。

淮南方言中的一些词语还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比如“锅铲子”叫“抢锅铲子”,“扫帚”叫“条帚”,“拖鞋”叫“呱嗒板子”。

此外,淮南方言在亲属称谓上也有特点。

“姥姥”称为“朗娘”,“舅妈”叫“妗子”,“叔叔”称为“老达”。

淮南方言中的俗语和谚语也不少,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安徽方言考察句子

安徽方言考察句子

安徽方言考察句子
(实用版)
目录
1.安徽方言的特点
2.安徽方言的考察方法
3.句子在安徽方言中的运用
4.结论
正文
安徽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性语言,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安徽方言主要分为三个方言区,分别是江淮官话、赣语和徽语。

江淮官话是安徽方言的主要代表,其特点是发音清晰、声调丰富,与普通话较为接近。

赣语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其特点是口音浓重,有些词汇与广东话相近。

徽语则主要分布在黄山和宣城等地,其特点是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特征。

要对安徽方言进行考察,需要采用多种方法。

首先,可以查阅相关的方言志和方言词典,了解安徽方言的基本情况。

其次,可以通过实地调查,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日常用语和习惯表达。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安徽方言区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来探究方言的形成和发展。

在安徽方言中,句子的运用也具有特色。

安徽方言的句子结构与普通话大致相同,但在词汇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

例如,安徽方言中常用的“夜饭”指的是晚饭,“喝茶”指的是吃饭,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并不常用。

另外,安徽方言中还有一些独特的语法现象,如“子”的用法、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这些都为句子的运用增色添彩。

总之,安徽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性语言,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通过考察安徽方言的句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安徽方言,并从中汲取语言文化的魅力。

安徽称呼妹子的方言

安徽称呼妹子的方言

安徽称呼妹子的方言安徽话称呼妹子的方言是"妹儿",这个词在安徽方言中广泛使用。

安徽话是中国汉语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省及周边地区。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安徽人民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安徽,人们喜欢用"妹儿"来称呼年轻女性,这个词在当地有着亲切、热情的含义。

当你走在安徽的街头巷尾,听到有人喊"妹儿"时,你会感受到当地人对年轻女性的关怀和友好。

这个称呼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习惯,更是一种文化特色的体现。

"妹儿"这个词的使用方式非常灵活,可以用来称呼亲戚、朋友、陌生人等。

不同的语境和关系会影响人们对"妹儿"的称呼方式。

比如,在家庭中,哥哥可能会叫妹儿为"妹子",这是一种亲昵的称呼;而在朋友之间,可以直接称呼为"妹儿",表示友善和亲近。

安徽方言中还有一些与"妹儿"相关的词汇,比如"妹夫"、"妹儿家"等。

"妹夫"指的是妹儿的丈夫,而"妹儿家"则是指妹儿的家庭。

这些词汇都反映了安徽人民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除了"妹儿",安徽方言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称呼方式。

比如,对于年长的女性,安徽人会称呼为"阿姨";对于年纪相仿的女性,可以称呼为"姐姐"或"姐儿"。

这些称呼方式都展现了安徽人民对女性的尊重和关心。

安徽方言中的"妹儿"一词虽然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仅是一种称呼方式,更是安徽人民对年轻女性的关怀和祝福。

在安徽的大街小巷,你会感受到这个词所传递的亲切和温暖。

安徽方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以其纯朴、亲切的特点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妹儿"这个称呼方式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它展现了安徽人民的待人态度和文化传统。

安徽安庆岳西方言探微

安徽安庆岳西方言探微

安徽安庆岳西方言探微岳西地处安徽与湖北交界处,大别山区。

从整体来看,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次方言区几皖西赣语区。

在我个人感觉中,我们当地方言受普通话影响比较普遍,我们父母一辈的人与爷爷奶奶一辈相比,普通话的发音与说法明显增多。

而我们这一代人受普通话影响则更为普遍,方言意识已非常淡薄,甚至在家乡总是夹杂许多普通话用法,难以说出方言用法。

(二)皖北中原官话皖北中原官话①中原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

安徽省淮北17个市县(不包括怀远城区话)和沿淮以南的凤阳、蚌埠市、寿县、霍丘、金寨(北部)等5市县的话,均属中原官话。

语音特征:1.各地话大都将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字,读成舌根浊擦音 声母。

例如,“安”读 a~213,“昂”读 ɑ~55,“爱”读 53,“袄”读 24。

1①为了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也说成“皖北官话”或“皖北话”。

2.各地话n与l声母不混。

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吕。

3.各地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大都丢失,鼻辅音韵尾大都变成鼻化韵母。

例如,“买菜”说成m 24ts 53,“报销”说成p 53 i 213,“蓝天”说成la~55tia~213,“刚强”说成kɑ~213t iɑ~55。

4.各地话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古清入和次浊入一般并入阴平,古全浊入大都并入阳平,古全浊上今音归去声。

例如,失=诗,袜=蛙,食=时,是=世视。

5.各地话都没有把“知绸招唱声”等古知章组三等韵的字读成t t 声母的情况;没有将成批的“家敲学”等古见晓组开口二等韵的字读成kkx声母的情况。

6.将古全浊声母全部读成清音声母。

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时,跟普通话一样,也是古平声字读成送气声母,古仄声字读成不送气声母。

例如:袍p≠暴p,桃t≠稻t,葵k≠柜k,求≠旧t ,才ts≠在,肠t (或ts)≠丈t (或ts)。

词语特征:1.在亲属称谓上较特殊的叫法:祖父大多面称“爷”(这与皖中江淮话和徽语的叫法相反,这些话里“爷”多称父亲或父辈的兄弟们,)祖母面呼奶[n 24]或[cn ~24]与表示乳房意思的“奶”有分别;呼父亲为“爹”或“ ”(音达),母亲大都呼“娘”;外祖父呼“老·爷”或“外老·爷”,外祖母叫“姥”或“姥·娘”,舅母呼“妗·子”。

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

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

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
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属于吴语方言分支,是宣州吴语的一种。

南陵话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在语音方面,南陵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有一些特点。

例如,南陵话的声母中存在大量的浊音,包括全浊声母和次浊声母;韵母方面,南陵话的入声字较多,且具有独特的韵尾;声调方面,南陵话的调类和调值与其他吴语方言有较大的差异。

在词汇方面,南陵话也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南陵话中存在一些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嗲嗲”、“姆妈”等亲属称谓,以及一些日常用语和习惯用语。

在语法方面,南陵话的基本语法结构与其他吴语方言类似,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

例如,南陵话中的“哉”可以作为句末助词,表示强调或确认;还有一些特殊的动词用法和词序表达方式。

总之,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是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吴语方言分支,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安徽话方言大全

安徽话方言大全

安徽话方言大全安徽话,又称徽语,是指使用于安徽省境内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官话的徽语分支。

安徽话方言种类繁多,各地方言差异较大,主要分为徽语北片和徽语南片两大类。

在安徽省内,安徽话主要分布在徽州、皖南、皖北和皖西等地。

安徽话在很多地方仍然是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流语言,因此,了解安徽话方言对于深入了解安徽文化和风土人情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话方言的音韵特点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

在声母方面,安徽话方言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别,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浊化现象,例如“z”音浊化为“d”音。

在韵母方面,安徽话方言的韵母丰富多样,有的地方还保留了古汉语的韵尾。

在声调方面,安徽话方言的声调变化较大,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多达七八个的声调。

安徽话方言的词汇和语法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词汇方面,安徽话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有的地方还保留了古汉语的词汇,例如“汝”、“尔”等。

在语法方面,安徽话方言的语法结构灵活多变,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古汉语的语法现象,例如“把”字结构的使用等。

安徽话方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方言语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在文学、戏曲、曲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

安徽话方言的文学作品、戏曲表演、曲艺传承等都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安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安徽话方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方言语言,具有丰富的音韵特点、独特的词汇和语法特点,对于了解安徽文化和风土人情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安徽话方言在文学、戏曲、曲艺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传承和弘扬安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安徽话方言,为传承和弘扬安徽文化做出贡献。

安徽怀远方言词汇的特点

安徽怀远方言词汇的特点
江淮官话。
怀 远 方 言词 汇 中 的绝大 部 分词 语 的特 征 与普 通 话词
汇 特 征 是 相 同 的 。 例 如 :大 、 小 、高 、 矮 、 山 、 水 、 牛 、
有 关 怀远 方 言 的语 音 和语 法 ,前 人 已经做 过 不 少研 羊 、 来 、 去 、现 在 、喜 欢 等 等 。怀 远 方 言 词 汇 也 有 自 己 的
(3 4 )事儿 已到这 步了,你怎说也 没用 。
( 4 你 多会 来,我 多会去接 你。 4)
( 5 你 随无 论 搁 哪 何 ,也躲 不 了他 。 4)
地接 受了普通话 的形式 ,如 :指示代 词的 “ 三分 ”为 “ 两
分 ”所 代 替 ,疑 问代 词 “ 晚 ” 也 出现 在 日常 交 谈 中 。 这 早
1 8 . 9 5
( 2 他借你 的钱哪会能还你?没事儿你 坐等子吧。 5)
三 、 结 语
【】 曾怡. 4钱 山东方言研究 [] 济南:齐鲁书社,2 0. M. 01
[] 汝 杰 . 州方 言 的代 词 [】 李如 龙 ,张 双庆 . 词 [】 广 州 : 5石 苏 ^. 代 c. 暨南 大 学 出版 社 ,1 9 . 99
1 具有 浓 郁 的地 方特 色 日常 称 谓 用法 .
有时形 成 了几种表 达方式并用 的局面 ,但在语境 、感情色
彩 上 仍 有 一 些 差 异 。 一 些 较 古 的 用 法 现 在 只 在 一 部 分 老 年 人 中还 使 用 ,年 青 一 代 无 论 在 语 言 还 是 词 汇 上 ,越 来 越 多
安徽怀远方言词汇 的特点
口张 倩
摘 要 :安徽怀远方言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 的过渡地带, 属江淮官话 洪巢片, 具有一定的过渡性特点。

安徽省的汉语方言

安徽省的汉语方言

安徽省的汉语方言安徽省的汉语方言汉语方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大特征,历史悠久且多样。

而在中国的方言分布中,安徽省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和经济枢纽,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汉语方言。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东邻江苏省,南界浙江省,西接江西省,北隔淮河与河南省相望。

它的汉语方言由于地理位置、经济交流、历史演变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点。

首先,安徽省的汉语方言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两大类。

北方方言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的地区,包括宣城、滁州、阜阳等城市;而南方方言则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地区,如合肥、蚌埠、芜湖等城市。

北方方言受到河南、山东等邻省的影响,语音音调较为平舌,发音较粗犷;南方方言则受到江苏、浙江等邻省的影响,语音较为婉转柔和,发音细腻。

在安徽省内部,各地的方言也有细微的差异。

例如,黄山市以及周边地区的方言受到了皖南方言的影响,其中特点是舌尖发音较凸显,音节较快。

而六安市的方言则受到了豫南方言的影响,发音较粗犷且带有浓重的口音。

安徽省东部的宁国市方言则具有江浙方言的色彩,发音婉转、抑扬顿挫。

除了音调和发音的区别外,安徽省的汉语方言在词汇和语法上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特别是在安徽的农村地区,一些古老的方言词汇依然保留着,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广泛使用。

例如,安徽方言中“着”可以作为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助词,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在”。

另外,“搓扯”一词在安徽方言中表示闲聊,而在其他地区可能并不常用。

由于安徽省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文化影响,安徽省方言的传承也得到了重视。

尽管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新兴媒体的影响,汉语方言的保持和传承面临一定的挑战,但仍然有大量的人坚持使用方言,并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其传递给后代。

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安徽方言也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

总之,安徽省的汉语方言是中国丰富多样的汉语方言之一。

无论是北方方言的豪放粗犷,还是南方方言的婉转柔和,安徽方言都融汇了周边地区的特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语言体系。

安徽方言特点

安徽方言特点

《安徽方言研究综述》(钱锦伟)李荣主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 1987)安徽方言:皖北:中原官话、江淮官话皖南:吴语、徽语、赣语、江淮官话以及由河南和湖北两省来的移民的官话其中皖南吴语包括太湖片和宣州片, 此外还有湘语、闽语、客家话、畲话等。

孟庆惠编纂的《安徽省志·方言志》( 1997)认为安徽方言主要由皖北中原官话、皖中江准官话、皖西赣方言、皖南宣州吴语、皖南徽语,此外还有客家话、闽语和湘语等组成。

《安徽省的汉语方言》(赵日新)(本文为《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安徽省的汉语方言”文字说明稿。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安徽省的汉语方言主要包括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语、徽语、赣语几种。

此外,境内主要是皖南还有清末太平天国战争之后的移民带来的湖北话属西南官话、河南话属中原官话、湖南话湘语、闽语、客家话等。

官话是安徽的主要方言。

安徽省的官话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以及江南沿江地带,分属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此外还有太平天国战争以后移民带来的西南官话。

江淮官话安徽的江淮官话主要属于洪巢片少数属于黄孝片分布在安徽中部①洪巢片合肥市肥东县肥西县霍山县六安市怀远县南部孝仪乡马城镇常坟镇睦乡、姚山乡、兰桥乡、找郑乡、荆芡乡、城关镇、东庙乡、梅桥乡、魏庄乡、犯河乡、陈集乡淮南市长丰县明光市定远县全椒县巢湖市天长市来安县滁州市和县含山县无为县舒城县庐江县马鞍山市当涂县西部城关镇、新桥乡、黄山乡、银塘乡、江心乡、西河乡芜湖市南陵县青阳县池州市西北部东至县北部大渡口、姜坝等地宣城郎溪县广德县限县城、东亭宁国市南部宁墩、狮桥、中澳、中田、大龙、万家等东南部山区及城西竹峰、育龙等地铜陵市铜陵县大通、安平等地繁昌县获港、赤沙等乡径县童吐乡芜湖县万春区、花桥乡一半族德县县城、蔡家桥等地。

铜睦县以下六县市城关新派石台县部分乡镇②黄孝片桐城市极阳县安庆市安徽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①全浊声母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②泥来母大多混同③见系开口二等字存在数量不同的文白异读,文读【tg】组声母拼细音,白读【k】组声母拼洪音④影疑母开口洪音字混同⑤止摄日母字大多不读卷舌韵母,其他摄的日母字大都读【z尾巴】少数读【z】⑥咸山摄舒声字合流,多数分为三类(如合肥):古开口二等除见系、合口二等韵、合口三等韵非组为一类合口一等韵、合口三等韵知系为一类开口二等韵见系、开口三四韵等为一类⑦声调一般为五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全浊上今归去声。

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

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

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摘要:一、引言介绍安徽芜湖南陵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背景二、南陵方言的特点1.声调丰富2.语音变异3.词汇丰富4.语法独特三、南陵方言的保护与传承1.当地政府对南陵方言的重视2.方言教育与传承3.方言文化的挖掘与传播四、南陵方言的价值1.历史文化价值2.民俗文化价值3.语言学研究价值五、结论总结南陵方言的特点、保护与传承及其价值正文:一、引言位于安徽省芜湖南陵地区,有着丰富的方言资源。

这里的方言不仅具有独特的韵味,还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南陵方言的特点、保护与传承及其价值。

二、南陵方言的特点1.声调丰富南陵方言属于汉语的吴语区,共有六个声调。

这使得南陵方言在表达时具有丰富的音韵变化,听起来韵味十足。

2.语音变异南陵方言在语音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如部分声母、韵母的变异,这种变异使南陵方言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地区方言有所区别。

3.词汇丰富南陵方言词汇丰富,有很多独具特色的词汇和成语,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地域文化。

4.语法独特南陵方言在语法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语序、助词、量词等方面的使用,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存在明显差异。

三、南陵方言的保护与传承1.当地政府对南陵方言的重视近年来,南陵县政府加大了对南陵方言的保护力度,开展了一系列方言保护工作,如开展方言调查、编纂方言词典等。

2.方言教育与传承南陵地区部分学校将南陵方言纳入校本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传承方言文化。

此外,当地还举办各类方言比赛、演出等活动,提高人们对南陵方言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3.方言文化的挖掘与传播南陵地区积极挖掘方言文化,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传播南陵方言,使其为更多人所了解。

四、南陵方言的价值1.历史文化价值南陵方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古代汉语、吴语的重要资料。

2.民俗文化价值南陵方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对于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具有重要价值。

3.语言学研究价值南陵方言作为汉语的一种地方变体,对于语言学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为汉语方言学、社会语言学等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

安徽合肥方言词汇特点

安徽合肥方言词汇特点

脊 梁心

【 作者简介j 陆苗 苗, , 女 安徽合肥人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 —
1 5 -— 0 - - - —
锡 支铒 字
的位置都能替换成“ 。 的” 三、 从词的构成方式来看
陆苗苗 /安徽合肥 方言词 汇特 点
( ) 性 义 不 同 一 理
1 .概念所指不 同。如“ 媳妇 ” 合肥 方言 中指儿 媳, 在 普 通话中却指妻子 。 2 语义范围不同 .
方 言词 普 通 话 词
( ) 言是复合式构词 , 一 方 普通话与其相应 的是附加式构
词。
方 言 词
舌 条
普 通 话 词
舌 头
鼻的
女 的

鼻子、 鼻涕
蚊 的

与普 通话 一致 , 双音 节词 语是 主体 , 但单 音节词 语 比普
通话 多 , 有些词普通话 用双 音节 词表达 的 , 在合肥 方言 词汇
中用 相应 的单 音 节 表 达 。
方 言 词

咳 谜
普 通话 词
牙齿
咳嗽 谜 语
( ) 四 合肥方言词汇在语 素选择 上 比普 通话在认 知上 有 更多隐喻性 , 易于人们 联想到词 义。
出版社 , 9 7 19 .
火萤虫
萤火虫
( 四)方言词是描述性短语 , 普通话词语是复合词。
方言词

普通话词
整 天
生病
[] 2 许利英 . 巢湖方言词汇 [ ]方言 ,9 8 2 . J. 19 ( ) [] 3 陈春雷 . 池州方言词汇特点初探[ ] 池州师专学报 ,0 6 J. 20

安徽方言概述

安徽方言概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安徽方言概述皖北中原官话①中原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

安徽省淮北17个市县(不包括怀远城区话)和沿淮以南的凤阳、蚌埠市、寿县、霍丘、金寨(北部)等5市县的话,均属中原官话。

语音特征:1.各地话大都将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字,读成舌根浊擦音声母。

例如,“安”读~213,“昂”读ɑ~55,“爱”读,“袄”读。

1①为了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也说成“皖北官话”或“皖北话”。

2.各地话n与l声母不混。

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吕。

3.各地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大都丢失,鼻辅音韵尾大都变成鼻化韵母。

例如,“买菜”说成,“报销”说成,“蓝天”说成la~55tia~213,“刚强”说成kɑ~ɑ~55。

4.各地话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古清入和次浊入一般并入阴平,古全浊入大都并入阳平,古全浊上今音归去声。

例如,失=诗,袜=蛙,食=时,是=世视。

5.各地话都没有把“知绸招唱声”等古知章组三等韵的字读成声母的情况;没有将成批的“家敲学”等古见晓组开口二等韵的字读成kkx声母的情况。

6.将古全浊声母全部读成清音声母。

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时,跟普通话一样,也是古平声字读成送气声母,古仄声字读成不送气声母。

例如:袍p≠暴p,桃t≠稻t,葵k≠柜k,求≠旧,才ts≠在,肠(或ts)≠丈(或ts)。

词语特征:1.在亲属称谓上较特殊的叫法:祖父大多面称“爷”(这与皖中江淮话和徽语的叫法相反,这些话里“爷”多称父亲或父辈的兄弟们,)祖母面呼奶〔〕或〔~24〕与表示乳房意思的“奶”有分别;呼父亲为“爹”或(音达),母亲大都呼“娘”;外祖父呼“老·爷”或“外老·爷”,外祖母叫“姥”或“姥·娘”,舅母呼“妗·子”。

2.在人体、疾病方面说法特殊的词:额头叫做“额脑头子”,脖子叫“脖梗子”或“脖脑梗子”,指甲叫做“指甲盖子”(指读阴平);生病大都采用避讳的说法,说“不伸·坦”(伸读抻)、“不郁·着”、“不舒·坦”(舒音出)、“不得劲”等,发疟疾说成“打老瘴”、“发疟子”。

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

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

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摘要:一、引言二、芜湖南陵方言的地理位置与特点1.地理位置2.方言特点三、芜湖南陵方言的词汇与语法1.词汇特点2.语法特点四、芜湖南陵方言的文化内涵与传承1.文化内涵2.方言传承五、结论正文:【引言】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方言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其中,安徽芜湖南陵的方言颇具代表性。

本文将对芜湖南陵方言的地理位置、特点、词汇、语法、文化内涵及传承进行探讨,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有趣的方言。

【地理位置与特点】芜湖南陵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长江流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南陵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是江淮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与语法】1.词汇特点:南陵方言词汇丰富,具有形象、生动、贴切的特点。

许多词汇源于生活实践,如“熥”(熥饭)、“搲”(舀水)等,富有生活气息。

2.语法特点:南陵方言的语法结构较为简单,主要是词汇的排列组合。

如一句话中的主谓宾顺序为“名词+动词+宾语”,与普通话的基本顺序相同。

【文化内涵与传承】1.文化内涵:南陵方言蕴含了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民间风俗和地域特色。

例如,方言中的“炸炸”(意为吵架)、“嚼舌头”(意为说闲话)等,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琐事和人际关系。

2.方言传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南陵方言面临着逐渐被普通话取代的趋势。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方言,当地政府和民间团体积极采取措施,如开展方言调查、编写方言词典、举办方言讲座等。

【结论】芜湖南陵方言是江淮官话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和语言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重视方言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一地域文化的瑰宝得以延续。

安徽蒙城方言声韵调及其特点

安徽蒙城方言声韵调及其特点
9 . 日组
3 . 古知庄章三组字的今声母,除立仓、罗集、柳林外 ,在其他各乡镇大都读舌尖后音[ t [ 埯 ‘ ] [ § ] ,少数字读[ [ 乜 ‘ ] [ s ] ,

2 9

豳 _
表3 : 蒙城 方 言 声 母
[ P ] 菠布被白
[ t ] 多朵 肚 袋
[ p ‘ ] 铺泡婆爬
柿;生母字的声母今读 [ § ] 或[ s ] ,例外:产、缩。
8 . 章组
章母字 的声母今读 [ t § ] ; 昌 母 字 的 声母 今 读 [ t § ‘ ] ;船母字 的声母今读 [ t § ] 或[ § ] ,例 外 : 唇 ;书 母 字 声 母 的 今 音 是
[ § ] ,例外:舒、鼠、暑、束、伸、深、输;禅母字的声母今有嘲 [ 乜 ‘ ] ‘ ] 三读。
非敷 奉 母 字 的 声 母今 读 [ f ] ,例 外 : 捧 ;微 母 字 今 读 零 声母 。
3 . 端组
端母 字 的 声母 今 读 [ t ] ,例 外 :鸟 ; 透 母 字 的 声 母 今 读 [ t ‘ ] ,例 外 :贷 :定 母 平 声 字 的声 母 今 读 [ t ‘ ] ,仄 声 字 的 声母 今
安徽 蒙城 方言 声 韵 调及其 特点
口陆 侠

要 :蒙城方 言属于中原 官话 ,其声母共有2 2 个 ,含零声母;韵母共 3 7 个;声调共 4 个。蒙城方言音 系和普通话相 比
既有共性,又有其独特性 。本文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 ,从声母 、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分析 蒙城方言的语音 系统 ,并总结其 规律 。明确蒙城方言的声韵调 与普通话之 间的对应关 系,有助于方言研 究和普通话推 广。

安徽方言的研究报告

安徽方言的研究报告

安徽方言的研究报告安徽方言的研究报告安徽方言是汉语方言系统中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省。

在安徽省内,安徽方言又细分为北片、南片、中片三个区域。

本报告将主要介绍安徽方言的发展历史、语音特点和语法特点。

一、发展历史安徽方言源于古代的淮安方言,追溯到汉代以前的战国时期。

随着历史的演变,安徽方言逐渐形成并传承至今。

在长期的言语交流中,受到周边方言和其他语言的影响,安徽方言也不断发展演变。

二、语音特点1. 轻声:安徽方言轻声比较常见,常用于动词、形容词和量词等的最后一个音节。

例如,“吃饭”读作“tsae”,“好吃”读作“xau tsae”。

2. 送气音:在北部地区,安徽方言有较为明显的送气音现象。

例如,“车”读作“tshe”或“che”,“房子”读作“fau tsuh”或“fa tsuh”。

3. 儿化音:在南部地区,安徽方言存在儿化音的现象。

例如,“爸爸”读作“ba ba”或“ba r”。

4. 唇化音:安徽方言的唇音在发音时具有一种特殊的风味,这是安徽方言与其他方言的一个显著区别。

例如,“川”读作“zwe”或“zu zue”,“纯”读作“dzön”或“dzun dzue”。

三、语法特点1. 重心语序:安徽方言的语序较为特殊,往往将重心词语放在句子的开始或末尾。

例如,“那个人我认识”可以说成“人那个我认识”或“人我认识那个”。

2. 介词的省略:安徽方言中的介词常常被省略或合并到动词或名词中。

例如,“去上学”可以说成“去上”。

这一特点使得安徽方言的表达更为简洁。

3. 量词的使用:安徽方言中有很多特殊的量词使用方式。

例如,“瓜”用“颗”作量词,而“馒头”用“个”。

这与普通话的量词使用方式不同。

综上所述,安徽方言作为中国汉语方言系统中的一支,具有独特的语音特点和语法特点。

通过对安徽方言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中国方言多样性的理解,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安徽方言的文化遗产。

安徽称呼妹子的方言

安徽称呼妹子的方言

安徽称呼妹子的方言
安徽省作为中国的大省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方言。

对于称呼妹子,安徽方言也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安徽方言中,人们常常用“妞儿”来称呼年轻的女性。

这个词在安徽方言中的发音与普通话的“妞子”相似,但有一点细微的差别,更加带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交场合,当看到年轻姑娘时,人们常会亲切地喊一声“妞儿”来表示友善和关怀。

此外,在安徽方言中,人们还常常使用一些昵称或短语来称呼妹子。

比如,“小娃娃”、“妹妹”、“小宝贝”等等。

这些称呼常常带有一种温柔和呵护的意味,让人感到亲近和亲切。

在安徽的农村地区,人们还会用一些与田园生活相关的词汇来称呼妹子,比如“花瓣儿”、“蝴蝶儿”、“小鸟儿”等等。

这些称呼常常通过用自然界的元素来形容女性的美丽和纯洁,表达出对女性的喜爱和赞美。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现代汉语中的一些标准称呼也在安徽方言中逐渐普及。

例如,“小姐”、“女士”等。

虽然这些称呼相对较为正式,但在一些正式场合或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总的来说,安徽方言中对妹子的称呼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称呼方式,也有现代的称呼方式。

无论是在家庭、社交场合还是农村,人们都会用亲切、温柔的方式来称呼妹子,表达出对女性的喜爱和尊重。

这些称呼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习惯,更是安徽人热情好客和友善待人的体现。

安徽话知识点

安徽话知识点

安徽话知识点一、简介安徽话,又称徽语,是指在中国安徽省方言区域所使用的语言。

安徽话是汉藏语系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属于中原官话的一种,与普通话有很高的相似度。

安徽话是安徽省全部地区的共同语言,也是安徽省的官方语言。

二、发音特点 1. 声母:安徽话与普通话的声母基本相同,但在一些音素上有所差异。

例如,“普通话的b,p,m,在安徽话里常常发成f,例如‘饭’读成‘噶’;‘本’读成‘峰’”。

2. 韵母:安徽话的韵母与普通话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例如,“普通话的‘梅’字读作‘mei’,而在安徽话里读成‘mo’”。

三、常用词汇 1. 问候语:安徽话的问候语和普通话相似,常用的有“你好”、“早上好”、“晚上好”等。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问候语,例如“吃了吗”、“去哪儿”等。

2. 数词:安徽话的数词与普通话有些差异。

例如,“普通话的‘十’读作‘shi’,而在安徽话里读成‘shu’”。

3. 助词:安徽话的助词用法与普通话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普通话的‘了’字在安徽话里读作‘咯’”。

四、常见表达 1. 问路:安徽话中询问路线的表达方式与普通话相似,常用的有“请问去哪儿”、“怎么走”等。

2. 购物:安徽话中购物时的常见表达与普通话相似,例如“请问这个多少钱”、“打折吗”等。

3. 点菜:在安徽话中点菜时,常用的表达方式与普通话相似,例如“我要一份鱼香肉丝”、“来一碗米饭”等。

五、方言特色 1. 词汇:安徽话有许多独特的词汇,例如“扑肉”(指排骨)、“拌面”(指凉皮)等。

2. 语调:安徽话的语调较为抑扬顿挫,给人一种热情的感觉。

在表达情感时,语调上的变化能够更准确地传递出感情的变化。

3. 语速:安徽话的语速相对较快,节奏感明显。

这也是安徽话与普通话的一个显著区别。

六、结语安徽话是安徽省的官方语言,也是安徽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安徽话的发音特点、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沟通安徽人。

阜阳方言的音韵特点概述

阜阳方言的音韵特点概述

阜阳方言的音韵特点概述
阜阳方言是安徽阜阳市的一种方言,同时也是两江交汇的黄淮地区的黑河腔的统一本土语言。

它以其独特的音节和节奏而闻名,令人印象深刻。

阜阳方言具有安徽尤其是淮西地区流行的语调特色。

它在升降声调中分析细分出四种,即平调、阳平调、上声和去声。

平调是阜阳地区流行最广的语调,也是其他对话的基础。

上声用于表达提醒的意思,往往带有抑扬顿挫的韵律,语言有节奏感和情绪性。

阜阳方言的音节比较类似,基本形式是声母+韵母+声调,有较多的开音节。

阳阳方言中同样存在叠读音、同化音、鼻音等多音节情况。

此外,它还具有典型的声韵抑扬节奏,使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

它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

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

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市县。

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

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

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各市县。

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

此外,还有在近百年来,先后成批迁徙定居我省南方的客籍人所说的客籍话。

客籍话中有湖北人说的西南官话,有河南人说的中原官话,有湖南人说的湘语,也有为数较少的福建人说的闽语和客家话,还有从浙江迁徙皖南的畲族移民说的畲话。

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宁国、广德、郎溪、泾县、铜陵等县境内。

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广德、郎溪等县内。

皖南的闽方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宁国岩山一带,和散居在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福建人所说的话。

说湘语的湖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

说客家方言的人,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福建人所说的话。

畲话是宁国境内畲族人说的近似“客家话”的汉语方言。

我省的畲民大都居住在宁国县东南部的畲乡。

(二)皖北中原官话①中原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

安徽省淮北17个市县(不包括怀远城区话)和沿淮以南的凤阳、蚌埠市、寿县、霍丘、金寨(北部)等5市县的话,均属中原官话。

语音特征:1.各地话大都将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字,读成舌根浊擦音 声母。

例如,“安”读 a~21 3,“昂”读 ɑ~55,“爱”读 53,“袄”读 24。

1①为了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也说成“皖北官话”或“皖北话”。

2.各地话n与l声母不混。

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吕。

3.各地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大都丢失,鼻辅音韵尾大都变成鼻化韵母。

例如,“买菜”说成m 24ts 53,“报销”说成p 53 i 213,“蓝天”说成la~55tia~213,“刚强”说成kɑ~213t iɑ~55。

4.各地话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古清入和次浊入一般并入阴平,古全浊入大都并入阳平,古全浊上今音归去声。

例如,失=诗,袜=蛙,食=时,是=世视。

5.各地话都没有把“知绸招唱声”等古知章组三等韵的字读成t t 声母的情况;没有将成批的“家敲学”等古见晓组开口二等韵的字读成kkx声母的情况。

6.将古全浊声母全部读成清音声母。

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时,跟普通话一样,也是古平声字读成送气声母,古仄声字读成不送气声母。

例如:袍p≠暴p,桃t≠稻t,葵k≠柜k,求≠旧t ,才ts≠在,肠t (或ts)≠丈t (或ts)。

词语特征:1.在亲属称谓上较特殊的叫法:祖父大多面称“爷”(这与皖中江淮话和徽语的叫法相反,这些话里“爷”多称父亲或父辈的兄弟们,)祖母面呼奶〔n 24〕或〔cn ~24〕与表示乳房意思的“奶”有分别;呼父亲为“爹”或“ ”(音达),母亲大都呼“娘”;外祖父呼“老·爷”或“外老·爷”,外祖母叫“姥”或“姥·娘”,舅母呼“妗·子”。

2.在人体、疾病方面说法特殊的词:额头叫做“额脑头子”,脖子叫“脖梗子”或“脖脑梗子”,指甲叫做“指甲盖子”(指读阴平);生病大都采用避讳的说法,说“不伸·坦”(伸读抻)、“不郁·着”、“不舒·坦”(舒音出)、“不得劲”等,发疟疾说成“打老瘴”、“发疟子”。

3.有特点的食品名称:大米饭叫“干·饭”(其他方言区叫“饭”),面粉叫做“面”,面条儿叫做“汤”,擀面条儿说成“擀汤”,饺子叫“扁·食”,把包饺子说成“包汤”或“捏扁·食”。

4.动物、植物的特殊叫法:鸭子叫“扁嘴子”,麻雀叫“小小·儿”或“老雀子”,结网的蜘蛛叫“蛛蛛子”或“罗·罗蛛”,蚯蚓叫“蛐·蟮”,母牛叫牛(音四),玉米叫“玉秫·秫”、“油秫·秫”或“大芦·秫”,南瓜叫“倭·瓜”。

5.时间词“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分别说成“今(儿)个、明(儿)个、后(儿)个、夜(儿)个、前(儿)个”,去年说成“年·时个”。

6.人称代词中都有包括式“咱·们”,还有表现亲密感情的“俺”和“俺·们”。

疑问词“什么”说成“啥”(~东西?),“怎么”说成“咋”(~弄的?)。

7.具有地方特色的常用动词和形容词:“撞”说成“石” 55如,一头~到南墙上。

“扔、丢掉”说成“板”pa~24如,把它~掉吧!请吃喝说成“厚”xou53如,俺帮你搬家,你咋~俺?“借”说成“磨”mo53如,~几个钱给俺。

“舂、砸”说成“”t yo213如,~蒜;坑害也说“”,他把我~的不能混。

“禽产卵”说成“ ”f53如,天热,鸡也不~蛋了。

“肉” ou53具有动作慢意思。

如,她做事~得不得了。

瓜果食物中含纤维少说成“面”mi53如,老倭瓜~的好吃;它还可以比喻人的性格憨厚,如,他的外号叫老~。

“尖”t i213具有小气、吝啬的意思。

如,真是越有越~。

“瓤” ɑ~55具有软、弱的意思。

如,面和~了。

这孩子底子就~!“转”t u53具有调皮、诙谐的意思。

如,这孩子真~。

话语特征:1.我知不道,他也知不道。

2.我连唤是唤,他都走得不见影儿喽。

3.小杨早就杠家了。

小杨早就家走了。

小杨早就走家了。

4.你瞎摆乎啥瞎摆乎?!5.天咋还下下下的,咋办口耶?6.小小的年纪,嘴会讲得很得很哟!7.你可见着俺爷没?8.天又下将起来了。

她又哭将起来了。

9.她哭子细讲之细。

皖中江淮官话①江淮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

安徽省的江淮官话区,包括淮北的怀远县城区,江淮之间的淮南市、合肥市、滁县、六安、巢湖、安庆等21个县市,以及沿江以南的贵池、铜陵市市区、芜湖市、宣城、马鞍山市等11个市县。

语音特征:1.除怀远、定远、淮南市之外,各地话n与l声母不分。

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旅。

2.古全浊声母字今皖中话也读清音声母。

今读塞音和塞擦音声母的字,也是平声为送气音,仄声为不送气音。

3.各地话都有 n与 、in与i 韵母不分的现象。

例如:根=庚、深身=升声、金民=京明。

4.各地话都是5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古全浊上声字今音归去声。

例如:高低天三(阴平)、平唐龙人(阳平)、古走老米(上声)、坐父放菜大帽(去声)、说笔竹墨拔白(入声)。

①为了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把“皖中江淮官话”说成“皖中江淮话”、“皖中话”或“江淮话”。

词语特征:1.有特点的称谓词:祖父大都称“爹·爹”,祖母呼“奶·奶”(奶读阴平)。

“奶·奶”说成上声调时,多指“老太婆”,在含山、桐城、庐江、贵池等地也可以指称“妻子”。

外祖父、外祖母大都呼成家公(或“家公爹·爹”)、家婆(或“家婆奶·奶”)。

姑母称“姥·姥”(或“姑姥”)。

2.人体生理方面的特殊说法:舌头叫做“舌条”,左手和右手说成“反手”、“顺手”,腿俗说“胯子”。

“生病”大都说成“不好过”、“不快活”、“不自在”,“逝世”婉词说成“走了”,老人逝世说“老之”。

3.用具、物品的特殊叫法:自行车叫“钢丝车”(或“脚踏车”),哨子叫“叫子”或“叫居子”,糨糊叫“面糊”,提水桶叫做“提 子”,围裙称为“围腰子”,衣袋儿叫“荷包”,铝勺儿叫做“挑子”。

4.有些食品名称叫法较特殊:大米饭说成“饭”,面粉叫做“灰面”或“干面”,面条儿大都说成“面”,“馄饨”和“饺子”分不清,各地大都叫“饺子”。

名为香油实指菜子油,把禽畜凝结了的血叫“血 ”或“ 子”( 读晃)。

5.动物、植物的特殊名称:鸭子叫鸭,阉鸡叫“镟鸡”或“ 鸡”(钅散音线),蝙蝠叫“盐老鼠”或“檐老鼠”,乌鸦叫“老哇子”,辣椒叫“大椒”,玉米叫“六谷子”,高梁叫“芦秫”或“芦稷”。

6.人称代词中包括对方在内的说法通常是“我两个”或“我们两个”,不用“咱”或“咱们”的说法。

7.有地方特点的常用动词:拧毛巾说成“扭手巾”(扭音肘),堵塞说“ ”tsu 5,~老鼠洞。

向上爬说成“猴”x u55,~到树上去了。

“候”x u24有等候的意思,如,再~他半个钟头。

“扌亦”l珘o35有把禽畜驱聚在一起的意思。

如,帮我把鸡~进笼里去。

鸡禽产卵说成“生”s n53如,鸡~蛋,开玩笑说成“逗猴”t 53x 55。

8.方言特色较浓的常用形容词:“厚”x u53具有稠、浓度大的意思。

如,粥太~之。

“ ” i 31(或“涝”)具有稀、浓度小的意思。

如,粥太~了。

“女赞”ts55美好的意思。

如,这个东西真~ !小孩子顽皮说成“ ”,fei53如,这孩子真~!“韶” 55可以形容女子爱表现、喜欢在人前多言。

如,这丫头最~!形容人吝啬,小气用“抠”k u31或“啬”sei31如,这个人太~!说人家无用、无能常用“不顶龙”,形容人愚笨,不用脑子为“木骨”,形容人心情郁闷烦躁,常说“恶心烦躁”(恶音务),“烧”或“烧包”大都形容男子“骄傲”的表现,“颠狂”通常用来形容“狂妄自大”的样子。

“乌漆麻黑”或“黑漆麻乌”都是形容暗的常用词。

话语特征:1.小王在家看电视在。

2.小王看电视在。

小王在看电视在。

3.电视开之在。

电灯亮之在。

4.小英子把婆家了。

5.把报纸递把我。

把五块钱把他。

6.小华家去了。

小华赵家了。

7.笋子老很之。

要想之讲、不要抢之讲。

懒之要死。

痒之要命。

皖西赣语赣语是现代汉语十大方言之一。

安徽省的赣语主要指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岳西、潜山、太湖、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市西部及东南角等8个市县的方言。

当地人传说,他们的祖先,大概是在明初由江西省的“瓦西坝”成批迁徙此地定居的。

语音特征:1.读送气声母的字比普通话多。

不仅“婆桃葵才墙勤祥从”等字读送气声母,下面这些普通话读不送气声母的字,方言也读成送气声母。

例如:步p、稻t、共k、在ts、匠t 、近t 、像t 、松(~树)ts。

2.t 组声母拼合口呼韵母字与t 组声母拼撮口呼韵母字混同。

例如:肫=军、除=渠、拴=宣。

3.各地话把普通话的一部分t 、t 、 和零声母拼齐齿呼韵母字,读成k、k、x、 声母拼开口呼韵母。

例如:“街”读成“该”、“敲”读成“尻”、“眼”读成“俺”、“瞎”读成“哈”。

4.各地话都把“坛(~子)肝看(~伢)汗”和“团官宽换”等普通话读an、uan韵母的字,读成on韵母。

5.各地话 n与 、in与i 韵母混同。

例如:更生=根深、经营=金银。

词语特征:1.有地方特点的称谓词:指称岳父、岳母为“外父”、“外母”,妻子称“堂客”、男子汉称“老爹”,已婚妇女称“奶·奶(奶读上声),指称妻子也叫“奶·奶”,“老”是对老者的尊称,“妹”或“”〔n35〕都是长辈对下辈的爱称,小孩儿和孩子都称为“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