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婚嫁习俗
武汉结婚风俗作文素材
![武汉结婚风俗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0867ca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9.png)
1.提亲习俗。
武汉的结婚风俗中,提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提亲时,
男方需携带聘金、礼物等前往女方家,提亲日期通常没有特别忌讳,但最好选在农历的双日子,避免冲煞女方长辈。
提亲人数最好为双数,如6、8、12人,且忌讳使用单数及“四”的数字。
2.订婚习俗。
订婚通常在女方家或酒店举行,需要准备六礼或十二
礼。
彩礼的具体金额没有固定规定,通常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而定,但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镯)是标配。
新娘的行头包括多套服装、鞋子、睡衣、内衣裤、洗漱用品等,以及各种婚礼必需品。
3.婚礼日。
婚礼日期通常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择,中午和晚
上都可以举行婚礼。
迎亲队伍需在中午十二点前到达新娘家,接回新娘,新娘出发时,姑姑嫂嫂不宜送行,且新娘哭得越厉害越好。
新郎需从小孩手中接过新娘的鞋,并给予红包。
4.新房布置。
新房床上要铺满花生和瓜子,寓意早生贵子,新房内
要贴满双喜,双方父母需坐在同一张桌子上。
5.安床。
婚礼前,新郎家需找一个未成年的男孩和新郎一起睡在床
上,直到婚礼当天,新人需远离新床。
6.回门习俗。
结婚后第三天,新娘需陪同新郎回娘家,称为三朝回
门,需准备礼物,当天不能在娘家过夜。
湖北结婚风俗流程
![湖北结婚风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1f317d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7.png)
湖北结婚风俗流程湖北省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有各种丰富多彩的结婚风俗和习俗,它们构成了当地热情而独特的婚礼文化。
本文将探讨湖北结婚风俗流程。
首先,湖北结婚前有一个礼数习俗,叫做“查礼”,按照一定的程序,男家一方以示尊重,展开事前的谈判,商量要结婚的女家的身份和影响。
然后,双方家人会讨论结婚的条件,包括物质婚礼、金钱娩礼以及未来双方子女的职业、教育等。
有时候,双方家长会签署一份结婚协议,以防婚姻发生任何纠纷。
其次,湖北结婚有一个习俗,叫做“洞房”。
在洞房仪式中,新郎和新娘将各自披上礼服,新郎步入会场,用三把钥匙分别“开启”新娘的颈胸、腰腹、双腿,完成伴郎仪式。
洞房后,新人将完成婚礼礼仪,包括双方家人的歌舞、致辞等环节,以示对新郎和新娘的尊重。
此外,湖北结婚还有一个习俗,叫做“送客”。
按照传统习俗,双方之间都要派出代表,到对方家里“送客”,把请柬、香油、茶叶等东西送到婚宴会场,以示尊重和互动。
最后,湖北结婚有一个习俗,叫做“婚庆”。
按照习俗,新人把双方父母带到指定的婚礼会场,婚庆仪式将举行,新婚夫妇分别送上八件礼物,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婚礼结束后,夫妻二人回家,新婚夫妇的家人将送走新郎,作为新婚之礼,以及新娘被丈夫抢走、追逐的“婚车”等现象也是当地婚礼可见的象征。
湖北省结婚风俗多样,各地习俗各异,自古以来,湖北婚礼仪式一直流传着,并且不断传承发展着,让当地的婚礼文化繁荣昌盛,让人们在爱情的温馨陪伴下,把当地热情奔放的离婚文化一路传承下去。
总之,湖北省的婚礼风俗流程就是上述的,即“查礼”、“洞房”、“送客”、“婚庆”等程序,这些习俗让结婚在湖北省变得更传统、更可贵。
湖北婚礼仪式既浓烈又温馨,让结婚变得更加愉快、更加温馨,它们也是湖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襄阳结婚风俗流程
![襄阳结婚风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83e01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c.png)
襄阳结婚风俗流程襄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襄阳,结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也是一个家庭的重要事件。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襄阳结婚的风俗流程。
一、婚前准备在襄阳,结婚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男方需要向女方家长提亲,表示自己的诚意和决心。
如果女方家长同意,就会安排婚礼的日期和场所。
接下来,男方需要准备聘礼,包括金银首饰、红包、糖果等礼品,以示诚意和尊重。
女方也需要准备嫁妆,包括家具、家电、衣服等物品,以表达自己的心意和祝福。
二、迎亲在婚礼当天,男方需要带着聘礼和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中迎亲。
迎亲队伍通常由鼓手、锣手、花轿、彩旗等组成,非常热闹。
女方家人会在门口摆放门槛,男方需要踏过门槛,表示自己要进入女方家庭,成为一家人。
女方家人会用红绸带将门槛绑起来,男方需要用红包“解锁”,才能进入门内。
三、拜堂拜堂是襄阳结婚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拜堂仪式中,新郎新娘需要向天地、祖先、父母等拜礼,表示对祖先和父母的感恩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祈福和承诺。
拜堂仪式通常在家中或者寺庙中进行,由主持人带领,非常庄重隆重。
四、敬茶敬茶是襄阳结婚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敬茶仪式中,新郎新娘需要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和尊重。
父母则会给新人赠送红包和祝福,表示对新人的祝福和支持。
五、喜宴喜宴是襄阳结婚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喜宴中,新人和亲友们可以尽情享受美食和欢乐,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祝福。
喜宴通常在酒店或者家中进行,由主持人带领,非常热闹和隆重。
襄阳结婚的风俗流程非常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在这个重要的仪式中,新人和家人们可以感受到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力量,也可以传承和弘扬襄阳的优秀传统文化。
湖北的特色风俗
![湖北的特色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03f1b1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f.png)
湖北的特色风俗
湖北的特色风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特色风俗:
1. 抛绣球:湖北是中国抛绣球的发源地之一,这是一种传统的婚嫁习俗。
新娘将绣球抛给已婚女性亲友,被抓到绣球的人将会得到喜庆的祝福和好运。
2. 对歌:湖北民间常见的对歌形式是“将(娘)对将(娘)”,男女对唱,互相对答,歌词多以寓言和比喻表达情感。
3. 龙船竞渡:湖北汉江沿岸有丰富的龙船竞渡活动,每年农历端午节期间,各地都会举办精彩的龙船比赛,吸引众多游客观赛。
4. 汉剧:湖北是中国湖北汉剧的发源地,汉剧是湖北地区的传统曲艺形式,以歌唱和旦角表演为主要特色,通常寓意着忠孝、爱国等主题。
5. 楚剧:楚剧是湖北地区的地方戏曲之一,也是中国四大戏曲剧种之一。
楚剧以其悲情主题、豪放奔放的表演风格和独特的音乐韵律而著称。
6. 湖北鸭脖:湖北的特色美食之一是鸭脖,以选用新鲜嫩鸭肉,以特制的酱料腌制并烤制而成,口感鲜嫩,味道香辣。
7. 湖北热干面:热干面是湖北的传统特色食物,是用面条煮熟后加入辣椒酱等配料拌炒而成,味道麻辣香浓。
以上是湖北的一些特色风俗,每个风俗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了解和体验这些风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湖北地区的传统风俗文化。
湖北襄樊嫁娶习俗
![湖北襄樊嫁娶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e0ab3f2d964bcf84b8d57b19.png)
湖北襄樊嫁娶习俗篇一:民间嫁娶风俗民间嫁娶风俗1、解放前,男女青年的婚姻一般都禀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请人排八字、算命占卜等,带有强烈的封建色彩。
但一些婚嫁习俗仍沿袭了下来,并有着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
旧时,乡间男女一般在20岁左右开始择偶,央人作伐。
男女青年和双方家庭一经同意,即择日订亲。
男方托介绍人送礼金或饰服作聘礼至女方,叫“押日”,并宴请至亲好友,“老沙”一带称“小婚”,亦即订婚,双方婚事才算确定。
结婚,男方须备彩礼,选日子,由介绍人去女方商定完婚日期,男女双方到政府部门登记领取结婚证。
男方办喜酒,新郎由介绍人陪同上岳家迎娶,然后回家恭候新娘,妇方随之“起妆”。
妆奁多为家具、被褥、家用电器等。
新娘于下午盛装出嫁,告别父母亲人,在介绍人前导和同村几个少女陪同下乘坐自行车或汽车于华灯初上时至夫家。
男方在门口放爆竹欢迎。
婚礼开始,入席宴饮,新娘参见公婆及长辈。
宴后,亲朋参观新房,说笑取乐,称“闹新房”。
婚后三日,新妇偕夫回娘家谢亲,俗叫“回门”,当天返回。
满月后,回娘家探亲。
“老沙”还有“会亲”旧习,即男方于婚后数日,邀请新妇的长辈及兄弟姐妹等亲属来家聚宴,作为来往走动的开始。
随着新风尚的逐渐兴起,旧时的习俗日渐淡化,男女青年自找对象,或托人介绍,经自由恋爱,双方同意,并征询父母意见后,即可商谈婚事。
一般由男方送礼下聘,约定婚期。
婚期通常选在“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
婚前,备新房,添置家具,领取结婚证。
婚日,男女方都以香烟、糖果款待来客,办几桌酒筵欢宴亲戚朋友,以示喜庆。
婚事简朴、热闹,少数旅行结婚的,就更简便。
但乡间不少地方在筹办婚事时仍保留着“押日”“回门”“会亲”等风俗。
2、新中国成立前,新乡有早婚习俗,男子婚龄一般在15至20岁,女子婚龄一般在15至18岁。
男女婚姻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
嫁娶过程中有许多繁文缛礼。
议婚:初议婚,家长先托媒人,经媒人往来通话,了解对方属相,按阴阳学的迷信说法看双方属相的冲合。
湖北恩施土家族婚礼习俗与流程
![湖北恩施土家族婚礼习俗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9b8b1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2.png)
湖北恩施土家族婚礼习俗与流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恩施土家族逐渐形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层次礼仪,这些礼仪是十分复杂和隆重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礼仪过程。
湖北恩施山大人稀,交通闭塞,恩施人民具有剽悍顽强的心理素质,所以在繁琐的礼仪中还保持着“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娶妇之家三日应举乐”等古老遗风。
一般有讨口气、讨红庚、择大香、送期单、上红、过礼、陪十弟兄、陪十姊妹、迎亲、拦门、发亲、拗礼、拦车马、铺床、迎上亲、结蜡、圆亲、闹房、新人跪拜、接风、拜茶、面花、回门等礼俗。
讨口气就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
女家允婚叫“放话”。
男方看中后,请媒人到女方提亲。
如女方同意,就约定日子“过门”。
男方即各好衣物、酒、肉、茶点等,由父或母带着儿子请媒人陪同至女家燃放鞭炮。
双方父母互称“亲家”。
从此常来常往,叫做“不开亲是两家,开了亲是一家”。
男到女家后,女方再择吉日由哥嫂或弟妹与媒人同去男方家“看廊场”(看家庭条件),有的事前通告男方,有的不通知男方,由女方秘查暗访。
事后如女方认为满意,同意婚事,才进行下一步,否则到此终断。
这是青年男女订亲的初期程序。
讨红庚有的地方也叫择稳香,择稳香后男方再各些礼物专程去女方家讨“红庚”,要求女方父母“发女方八字”。
即女方允婚后,由男家择期各衣物、糕点、酒、肉,置于台盒中,并预各“庚书”,笔墨、香、蜡烛、纸钱于台盒内,请媒人随礼物到女方正式订婚。
讨红庚也叫“讨八字”。
女方请来家族,将所配之女的出生年、月、日、时,用甲子填于“庚书”里的固定格式内,发回男方家叫“发八字”。
有的女方在男方家来的台盒内放上文房四宝,部分诗书和女儿给男方亲手做的鞋子、饰物,称为回盒。
在未正式成婚期间,逢年过节时,男方都要到女方家拜年。
择大香是指男方到了结婚年龄,应该认满门亲后提出结婚的礼习。
一般男女青年到十八、九岁时,男方就各好几套好衣料和方肘、酒、肉、面条等厚礼,同样由媒人、家长带着儿子同到女方家,再和女方父母一起到女方的爷爷、伯伯、叔叔、姑父、舅舅、姨父等亲戚家满门送礼、认亲,表示要完婚纳彩。
湖北仙桃结婚风俗流程
![湖北仙桃结婚风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b8a58a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8.png)
湖北仙桃结婚风俗流程
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湖北仙桃的结婚风俗流程,可有意思啦!
在仙桃,结婚这事儿那可是大事中的大事。
从说媒开始,就有不少讲究。
一般都是通过熟人介绍,或者专门的媒人牵线。
要是双方觉得不错,就可以见面啦。
然后就是商量结婚的日子。
这可得找个会看日子的先生,挑个良辰吉日。
日子定好后,那就得开始准备婚礼的各种东西啦。
结婚前几天,女方家里会忙着准备嫁妆。
被子、家具、生活用品,样样都得齐全。
而且这被子可都是新棉花做的,厚厚的,代表着温暖和幸福。
到了结婚那天,早上男方就得带着迎亲的队伍去女方家。
这迎亲的车那也得有讲究,数量得是双数,图个吉利。
到了女方家,还得经过女方亲友们的“考验”,比如说塞红包、回答问题,才能把新娘子接走。
新娘子出门的时候,脚可不能沾地,得由哥哥或者弟弟背上车。
一路上,迎亲的队伍那是热热闹闹,鞭炮声不断。
到了男方家,还有拜堂的仪式。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这可是传统又庄重的环节。
晚上还有闹洞房,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各种有趣的小游戏,让新人们又害羞又开心。
啊,仙桃的结婚风俗充满了浓浓的喜庆和祝福,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对新人美好生活的期待。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思?。
湖北结婚习俗
![湖北结婚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8029d0f8c1c708a1284a447b.png)
湖北结婚习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一则荆楚俗语。
荆楚的婚俗礼仪,总体上来说是沿习先秦时代婚嫁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古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从《关雎》在湖北婚嫁仪式歌里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管窥荆楚婚俗礼仪的流变。
《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是上古婚礼中“庙见”仪式上司仪所弦诵的一首赞词。
它描述的是,在婿家祖庙里,一对新婚夫妻对列祖列宗,用荇菜作为新娘对祖宗的贡献,以取得祖灵们对她在家族在身份的认可。
近来有学者考证,《关雎》的原产地就在楚地荆州。
荆楚称结婚为红喜事,婚嫁时请歌班子贺喜广为流行。
担当仪式司仪之职的往往是本地歌师傅。
“加冠礼”唱道:“关关雎鸠在两旁,在河之洲陪新郎,窈窕淑女容颜好,君子好逑为新郎。
”一、湖北各地特色婚俗礼仪将加冠礼(成人礼)与婚礼合二为一进行,是荆楚婚俗礼仪独有的特色。
如松滋县一带,男家在婚礼前一日,设酒宴二席,其一择亲友家少者九人,合子为十,曰“陪十弟兄”,这是“加冠礼”的前奏,象征其子成人,是日男家命字,视以敛钱为“盒子匾”,鼓乐导送,由舅爷前来主持,登堂”贺号”。
荆楚婚俗中还有避凶求吉的习俗。
如喜床上铺的稻草要顺着铺平,象征小两口今后的日子过得顺当平安,忌横着放,因“横”有蛮不讲理之嫌,将导致小两口不和睦。
新媳妇进门,婆婆要用盘端枣子、花生给她吃,以求早生贵子,且望生要花着生(谓之“花胎”),即要有儿有女,能有五男二女为佳,民间谓此是“五男二女七宝座”。
从先秦时代开始,就约定俗成一套男女结合的“文礼”,经历代统治者倡导,在今天荆沙民间,已繁衍成二、三十多道程序。
江陵农村婚俗礼仪的全过程是:发八字、定庚、求肯、过门、选期、报期、歇嫁、陪礼、过礼、陪十兄弟、陪十姊妹、辞父母、哭嫁、发亲、拦车马、接升、交亲、拜堂、闹房、喝“纠脑壳茶”、回门。
松滋农村一些地方的婚俗礼仪更为繁缛,其全过程为:订盟、过礼、求喜、报期、娶亲、陪十姊妹、开脸、哭嫁、辞堂、发亲、发号(挂匾)、拦车马、治煞、迎嫁妆、拜堂、传茶、喝交杯酒、入洞房、铺床、坐床、陪新郎、陪十兄弟、陪新娘、陪上亲、陪媒、谢媒、示箱、穿鞋、下厨、回门。
襄阳结婚风俗流程
![襄阳结婚风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494d1f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f.png)
襄阳结婚风俗流程襄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所以结婚风俗也有着独特的传统。
以下是襄阳结婚的传统流程,带你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
一、婚前准备在婚礼之前,男女双方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彩礼的准备,男方家长需要收集一定数量的彩礼,以表达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婚姻的诚意。
其次是房产证明和车产证明等所有必要的文件。
最后是摆酒和订桌等相关事宜的安排。
二、回门礼在婚礼前,新郎和新娘还要进行回门礼的仪式。
这一仪式代表着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表示感谢,并恳请女方家庭把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家庭和睦相处。
在回门礼中,新郎和新娘要磕头致意,与女方家庭进行亲密交流并表达诚意。
三、接亲仪式接亲是襄阳传统结婚仪式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般情况下,接亲是由新娘的父亲率领新娘前往新郎家,在路上,会有新郎家庭的亲朋好友欢送和迎接。
到达新郎家后,新娘要进行“闺房之门”拜祭,向祖先和尊长敬礼,这代表着将来的婚姻幸福和人心顺畅顺遂。
四、拜堂拜堂是正式的结婚仪式,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
在拜堂仪式中,新郎新娘父母代表两个家庭庄重地前来祭拜,并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和期许。
在祭拜过程中,新郎新娘要将两份糯米球分别分给亲友,代表着分享幸福。
五、敬酒酒席是整个婚礼的主题。
在敬酒仪式中,新人和家庭代表要一起为亲朋好友敬酒,并表示感谢和祝福。
同时,也要注意提醒宾客注意饮酒的数量,以确保婚礼的安全和和谐氛围。
六、送嫁整个婚礼仪式结束后,新娘会回到父母家过一个《送大嫂》的仪式。
这一仪式是为了祝愿新娘将来能在丈夫家庭中永保幸福,而且要乐观坚强,展现女性的美丽和内涵。
总之,襄阳结婚风俗流程非常严谨,每一个环节都代表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现代结婚仍在保留这些传统,但也有所创新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湖北婚嫁注意事项和流程
![湖北婚嫁注意事项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2b8a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9.png)
湖北婚嫁注意事项和流程湖北婚嫁注意事项和流程:婚嫁是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湖北地区的婚礼来说,有一些注意事项和流程是需要了解的。
下面将为您介绍湖北婚嫁的注意事项和流程。
一、注意事项:1. 婚龄限制:湖北的法定婚龄为男方22周岁,女方20周岁,如果未满法定婚龄,需取得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同意才可登记结婚。
2. 婚姻登记地:湖北的婚姻登记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也可以在双方户籍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
3. id和户口本:办理婚姻登记需要准备双方id原件、户口本原件以及无犯罪记录证明等相关证件。
二、婚嫁流程:1. 订婚:在湖北地区,订婚可以是男方家长去女方家中提亲,商定婚礼日期和聘礼事宜。
也可以是男方向女方送婚戒作为求婚的象征,并商定婚礼日期。
2. 筹备婚礼:在确定婚礼日期之后,双方家庭开始筹备婚礼事宜,包括婚宴的预定、喜帖的发放、婚庆公司的选择以及婚车、婚纱的准备等。
3. 婚纱摄影:在婚礼前,新人可以选择拍摄婚纱照,以留下美好的回忆。
4. 婚礼仪式:在指定的婚礼日期,新郎和新娘到达婚礼现场,进行婚礼仪式。
仪式通常包括迎亲、敬拜、行礼、交换戒指、亲吻、拜堂、领证等环节。
5. 宴请宾客:婚礼结束后,新人通常会举行宴请宾客的活动,以感谢亲朋好友的祝福和参与。
6. 办理婚姻登记:婚礼结束后,双方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手续,提交相关证件和申请表格,经过审核后领取结婚证。
三、其他问题:1. 婚礼费用:婚礼费用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婚礼规模来确定,通常新娘家负责婚礼的开销,同时男方也应承担一部分费用。
2. 婚纱选择:湖北地区有多家婚纱店,新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婚纱风格。
3. 婚礼习俗:湖北地区有许多传统的婚礼习俗,如闹洞房、喜酒等,新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要参加这些习俗活动。
总之,湖北地区的婚嫁流程和注意事项与其他地区有一些差异,了解和遵守当地的相关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以上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愿您有一个难忘的婚礼!。
湖北长阳土家族结婚风俗
![湖北长阳土家族结婚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6db39e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5.png)
湖北长阳土家族结婚风俗湖北长阳土家族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土家族的结婚风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庭的承诺。
在湖北长阳土家族,结婚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涉及到许多仪式和习俗。
首先,婚姻的起始是通过媒人来牵线搭桥。
媒人在土家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要了解双方家庭的背景和情况,确保双方家庭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
在结婚前,土家族人民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他们要为新娘和新郎准备婚礼服饰,这些服饰通常都是由土家族的手工艺人织制而成,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其次,他们要准备婚礼的场地,通常在村庄的广场或者是户外的空地上举行。
在婚礼当天,新郎和新娘会分别从各自的家中出发,由亲友和乐队伴奏下前往婚礼现场。
在路上,亲友们会放鞭炮和燃放烟花,以示喜庆。
到达婚礼现场后,新郎和新娘会分别进入自己的伴房,进行一系列的仪式。
在土家族的婚礼中,最重要的仪式是“抢娶”和“抢亲”。
在“抢娶”仪式中,新郎的家人会带着丰盛的礼品和彩钱前往新娘家,然后通过一场“抢亲”的游戏,来取得新娘的“认可”。
这场游戏通常是由新娘的亲友和新郎的朋友共同策划的,他们会设置各种障碍和考验,考验新郎是否真心爱新娘。
只有通过了这场考验,新郎才能成功娶到新娘。
在婚礼进行过程中,还会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如敬茶、交杯酒、献花篮等。
这些仪式都有着特定的意义,象征着新郎和新娘对彼此的爱和承诺。
同时,婚礼上还会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如歌舞、杂技、魔术等,以增加婚礼的喜庆气氛。
在土家族的婚礼中,亲朋好友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会以各种方式祝福新婚夫妇,如赠送礼品、写祝福语等。
同时,婚礼上还会有丰盛的宴席,供宾客们享用。
土家族人民以热情好客著称,他们会尽全力让宾客们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友爱。
总的来说,湖北长阳土家族的结婚风俗丰富多彩,充满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通过这些仪式和习俗,土家族人民表达了他们对婚姻和家庭的珍视和承诺。
湖北枣阳新娘结婚规矩
![湖北枣阳新娘结婚规矩](https://img.taocdn.com/s3/m/2b51490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f.png)
湖北枣阳新娘结婚规矩介绍湖北省枣阳地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在枣阳地区,结婚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有一套独特的结婚规矩。
这些规矩不仅反映了当地人对婚姻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承托,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湖北枣阳新娘结婚规矩,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新娘礼服与婚纱1. 传统婚服枣阳地区的传统婚服以华丽典雅著称。
新娘通常会穿上传统的红色汉服,这代表了吉祥与幸福。
红色的婚服通常由精绣而成,绣有各种吉祥寓意的花纹,如喜鹊、牡丹等。
同时,传统婚服上还会配上金丝、银丝的镶边,增添了华贵感。
2. 现代婚纱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婚纱在枣阳地区也逐渐流行起来。
很多新娘选择穿上白色的婚纱,象征纯洁和浪漫。
现代婚纱通常采用欧美风格的设计,注重剪裁和细节。
新娘们穿上婚纱后更显高贵与优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新娘嫁妆1. 历史背景在过去,新娘的嫁妆在枣阳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嫁妆是新娘婚前准备的一种财产,包括贵重的家具、首饰、装饰品和其他贵重物品。
这些嫁妆代表了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繁荣。
2. 现代嫁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嫁妆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新娘的嫁妆不再局限于贵重物品,而是更多地关注实用性和个人需求。
例如,新娘们会收到婚庆公司提供的大礼包,里面包括各种日常用品、家居用品和一些礼金。
这样的嫁妆更符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也更加实用。
三、婚礼程序1. 拜堂礼在枣阳地区,婚礼通常以拜堂礼开始。
拜堂礼是新郎一家向新娘家族表示敬意的仪式。
在仪式上,新郎全家要带着一些贵重的礼物和嫁妆,齐聚在新娘家中。
然后,新郎家的长辈代表向新娘家的长辈行拜礼,表达对新娘家族的敬意和感谢。
2. 敬茶仪式在婚礼过程中,敬茶仪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敬茶仪式通常在婚礼的最后进行,由新娘和新郎向双方父母敬茶。
这一仪式象征着新娘和新郎对双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尊重之意。
在仪式中,新郎和新娘要依次向双方父母敬上茶杯,然后双方父母品尝喝茶,接受祝福。
湖北结婚风俗流程
![湖北结婚风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f6e9dc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4.png)
湖北结婚风俗流程
湖北结婚风俗流程: 1、订婚仪式:新郎家将一只金锁、八瓶彩酒及礼金等送到新娘家,并且举行订婚仪式; 2、准备婚宴:新郎家要在新娘家附近的大宅中准备婚宴,由新郎家的亲戚朋友,新娘家的亲戚朋友及朋友们参加; 3、拜堂仪式:新郎家的代表要到新娘家拜堂,新郎及新娘也要到新娘家拜堂;4、结婚仪式:新郎要带上伴郎团,到新娘家举行结婚仪式,新郎家要准备新娘的礼物; 5、进门仪式:新郎要捧着新娘进入新郎家,家人们要持烛迎接;6、祝寿仪式:家人们要到新郎家举行祝寿仪式,酒桌上要分发结婚红包; 7、拜访亲戚:新郎家要准备车辆,新郎及新娘要去各方亲戚家中拜访; 8、搬迁仪式:新郎及新娘要在新郎家进行搬迁仪式,家人们要把新娘的行李照文件及财物搬进新家; 9、吃新娘饭:新郎家要准备新娘饭,由新郎及新娘分别吃完,表示正式结婚; 10、结婚照:两家要结婚照,家人们要一起聚餐,拍照留念。
湖北人嫁女儿的规矩
![湖北人嫁女儿的规矩](https://img.taocdn.com/s3/m/784db62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8.png)
湖北人嫁女儿的规矩
湖北的嫁女儿是一项古老的传统,它始于汉朝,一直流行至今。
在湖北,它提倡年轻女孩嫁给年长的男士,以实现家庭的安定以及延续子孙的传承。
根据古老传统,嫁女儿有一套规矩,湖北人也有自己的嫁女规矩。
根据湖北人的传统习俗,嫁女儿时,首先是家长准备各种物品,其次是家长派出一个代表,来到將要嫁到的家庭,细致地询问女孩的出身,之后,男方家长赐给女孩礼物,并对其长辈表达谢意,这一般称之为“赠送”。
此外,嫁女和婚礼还需要举行仪式,仪式可以分为六个步骤:答谢客人、送花礼、高歌唱赞扬、献上礼物、斗酒互赠、叫宛和迎接。
答谢客人就是征求叔侄家引领,感谢客人的到来。
送花礼时,家里亲戚朋友都要送上芳草礼品,恭贺他们的得子。
高歌唱赞扬由聘礼人司仪领读,剩下的献上礼物、斗酒互赠、叫宛和迎接分别是有关出席宾客献礼、斗酒互赠、叫宛和新娘少女迎接新郎家这几个步骤。
湖北人的嫁女规矩深受民众欢迎,受到广泛关注。
以上是湖北人嫁女儿的传统规矩,以及婚礼的仪式,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湖北人的传统文化。
湖北宜昌的特色婚嫁习俗
![湖北宜昌的特色婚嫁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cbdd4ad126fff705cc170afa.png)
也叫“对换亲”。男女两家均为穷家薄业,又各有子女,婚嫁两难,于是请媒人说合,互换成亲。此种婚姻,嫁妆微薄,酒席从简。
转房婚 即兄死嫂配弟,或弟死弟媳配兄。多数族规把转房婚视为“乱伦”,予以禁止。
入赘
俗称“招坐堂女婿”。女家无儿,怕断烟火,招婿进门,传宗接代。婚礼由女方主办,婚后生的子女一般随母姓。
报日
男方在征求女方同意之后,将迎亲日期正式通知女方,谓之“报日”。报日前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择黄道吉日,由男方用大红纸写成“龙签”、“凤简”(即婚期通知书),连同按女方要求筹办的礼品、礼金一并送到女家。
搬嫁妆
结婚前两天,男方到女方搬嫁妆。女方待酒、给脚力钱。钱用红纸包好,数量不等,但对背帐子、挑百子捅(马桶)、脚盆(俗称“小家业”)和掌钥匙的人要封大礼。女方事先将嫁妆摆在客堂中,让人观赏,谓之“亮嫁妆”。嫁姨由“全福人”(儿女双全的妇女)缝制,也由“全福人”铺床。在新娘进房这前,新郎要选一儿童陪睡,谓之“压床”。
回门
婚后第三天,由新娘的兄弟去新郎家接姑爷姑娘双回门。并在当天日落前送回新郎家。新娘回到新郎家进门前,要在用板凳或木梯搭成的“桥”上走过,叫过桥。过桥后要“拜旗”,所谓“旗”,即绑在树上的门幔。这些都是闹剧,为婚后余兴。
二、便亲婚俗
男女简单成婚,谓之“便亲”,多在穷人或再婚者中流行。
在中国的湖北宜昌有这样的婚嫁习俗,他们基本分为普通婚俗和便亲婚俗,这两种有各自有着几道过程,严格的婚嫁习俗制度一直传承到了现在,这也算当地的特有文化了。
一、普通婚俗
定婚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相信生辰八字。八字无冲无克,双方父母同意,便可订亲。订亲时男方备酒席,请亲族中有名望者陪媒。女方用红纸写好“庚书”(生辰八字),置于拜盒,由媒人交男方,称“发八字”。男方据女方提供的尺寸做好衣物等,由媒人送给妇方作信物。亦有“血盆定亲”、“指腹为婚”者。
湖北结婚的规矩
![湖北结婚的规矩](https://img.taocdn.com/s3/m/079308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c.png)
湖北结婚的规矩
湖北省的结婚规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婚礼仪式:湖北地区有许多传统的婚礼仪式,如红头兵婚礼、洞居婚礼等。
其中,红头兵婚礼是湖北地区最具代表性和规模最大的婚礼仪式之一,主要表现为新郎一方伴着锣鼓喧天,穿插着舞龙舞狮等表演,将新娘接回新郎家。
2. 婚礼习俗:湖北省各地的婚礼习俗有所不同,但通常会有如下环节:拜堂、拜天地、交换婚戒和喜酒敬酒等。
拜堂是婚礼的重要环节,新婚夫妇会向双方父母行三叩礼,表示尊敬和感恩。
拜天地则是向天地神灵祈求保佑和婚姻幸福的仪式。
3. 婚礼装束:湖北省的传统婚礼装束以红色为主,红色被认为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新娘通常会穿着红色的嫁衣,而新郎则会穿着一套红色的汉服或西装。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年轻人也选择了现代化的婚礼装束。
4. 婚礼酒席:湖北省的婚礼酒席通常以宴席形式进行,一般会有多道菜肴。
在湖北乡村地区,婚礼酒席常常由新娘家承担,并会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共同庆祝。
而在城市,新人可以选择在酒店或宴会厅等场地举办婚礼宴席。
5. 礼金和礼品:在湖北省的婚礼中,亲朋好友通常会给新人一定的礼金作为祝福。
礼金数额一般以"八"为吉利数字,如88、888,可以表示祝福新人百年好合。
此外,亲朋好友还会送些
礼品,如寿礼、喜糖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湖北省的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现代化的婚礼习俗也在逐渐流行。
因此,具体的结婚规矩可能还会因地区和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湖北中式婚嫁习俗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湖北中式婚嫁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52ea184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9.png)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湖北中式婚嫁习俗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独特的婚嫁习俗,在湖北就有自己独特的婚嫁习俗,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湖北中式婚嫁习俗。
1、取吉日拣日结婚,择日是将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推出最吉利的日子。
通常是指为“注册”及“接新娘”等仪式择吉日举行。
若这些仪式不在同日进行,多以接新娘、过门当日为准。
2、过大礼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十五至二十天前进行。
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时至今日,由于这种传统婚嫁礼仪繁琐需时,甚少会采用全套“三书六礼”仪式,多化繁为简,最广为重视的便是过大礼这一环。
3、安床床除主健康与婚姻相处融洽外,亦为平安地孕育后裔之工具,因此亦视为非常重要。
男家除一张新床外,其它床上之一切用品,皆由女家作嫁妆送往男家。
4、上头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吉时(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进行上头仪式。
上头象征一对新人已步入“成人”阶段,这种仪式须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当吉时届临之前,一对新人分别要穿上全新(上头衫)的睡衣及内衣裤,女方应选择一个看到月光的靠窗桌子上,点着龙凤烛及清香一炷,连同莲子、红枣、汤丸三碗(每碗六个或九个)、生果、烧肉及鸡,诚心向天参拜。
5、迎亲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
新郎在兄弟团的陪同下,携着花球迎接新娘。
当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入门”。
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的智力及体能测试,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是”。
姊妹团接过开门利是后,应从中抽出一成至五成封回利是给男家兄弟团,上写“姊妹茶点金”。
新郎顺利入门后,姊妹团亦应以茶点招待兄弟团。
6、出门在露天地方,由大妗姐或伴娘撑起红伞护着新娘,意指开枝散叶。
大妗姐及众姊妹走在新人后尾,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和红绿豆,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
上花车前,新娘子应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7、过门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它长辈。
湖北仙桃婚嫁习俗
![湖北仙桃婚嫁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64a5734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8.png)
湖北仙桃婚嫁习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大家都熟知的这则俗语就来自荆楚,可想而知荆楚也就是如今的湖北对婚俗礼仪的重视。
荆楚的婚俗礼仪,总体上来说是沿习先秦时代婚嫁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古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湖北仙桃婚嫁习俗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湖北仙桃婚嫁习俗一:纳彩纳彩,是古时指男女双方互赠礼物。
而现如今的纳彩则指的的男女订婚后的互送彩礼。
这是哪里都有的结婚习俗,但在湖北讲求吉利的荆楚文化就更加重视这个礼!男方要过大礼,女方则要回礼。
除了要准备礼金还有礼饼又称嫁女饼,古时要求是一担即400个如今则要带八个表示心意。
还要准备四到八式的海味以及三牲、鱼、椰子、酒、鞋、四京果、生果、茶叶、芝麻、龙凤烛、槟榔等而且各有讲究不能含糊。
海味即发菜意为发财,回礼要回莲藕、芋头、石榴各一对。
鱼一对取其有腥(声)气。
回礼需给女婿的西装、长裤(长命富贵)或衣料、皮带。
椰子两对取其有爷有子一家康健回礼需扁柏。
生果,取其生生猛猛之意,回礼需有头生菜。
送茶是因为茶树不能移植所以以茶叶做礼物,祝种植不移之子,暗寓女子坚忠不渝,即喻为“油麻茶礼”。
回礼大甘蔗。
湖北仙桃婚嫁习俗二:上头将加冠礼(成人礼)与婚礼合二为一进行,是荆楚婚俗礼仪独有的特色。
而上头就象征一对新人已步入“成人”阶段,这种仪式须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吉时进行上头仪式。
一对新人穿上全新的睡衣及内衣裤还要准备一把尺子,镜子及剪刀即所谓“龙头镜、蛟剪尺”,意思是光明继后。
让“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人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然后将扁柏及红绳系在一对新人头上便行,最后高叫“高升”才可起立。
湖北仙桃婚嫁习俗三:哭娘在湖北农村地区,向有嫁女哭嫁习俗。
即姑娘出嫁时,母亲和家人都要哭嫁,其中尤以土家族的哭嫁活动最为隆重和典型。
湖北枣阳新娘结婚规矩
![湖北枣阳新娘结婚规矩](https://img.taocdn.com/s3/m/050ebbd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0.png)
湖北枣阳新娘结婚规矩湖北枣阳新娘结婚规矩是一项民俗文化传统,代表着对新娘的尊重和祝福,同时也是彰显家庭传承和重视婚姻的表现。
下面将详细介绍湖北枣阳新娘结婚规矩的一些内容和要求。
一、出嫁前的准备在湖北枣阳,婚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预备嫁妆的准备,如红绸子被、被芯、被罩、被子、枕头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礼服、嫁妆、脂粉、妆饰等。
在婚礼前,父母会组织宴席向亲友们发出请帖,邀请他们前来参加婚礼,并发送喜糖作为礼品。
二、婚礼当日的流程湖北枣阳的新娘婚礼通常分为三个部分:迎亲、接亲、归宁。
迎亲是指新娘从父母家出发,前去丈夫家的过程。
在这一仪式中,新娘必须穿上露齿笑的礼服,并佩戴相应的饰品,如袖长绸、镯子、戒指等。
跟随新娘前行的女家族和男家族亲戚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矩走好。
接亲是新娘到达丈夫家时最为重要的仪式,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
在其中,新娘必须完成三鞠躬的礼仪。
首先,新娘对一对烽火人家整齐说声“拜见祖先”。
接着,便是对于父母家长的行礼。
最后是对于新郎的行礼。
在接亲过后,新娘会委托给另一位已婚的“枕头婆”来梳妆打扮。
归宁是新娘进入新家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考验女孩子节操和内涵的最后一道关卡。
新娘必须吃下丈夫为她准备的汤圆,象征着她和丈夫间的定情之爱可以与汤圆一样长久。
同时,新娘也需要接受由丈夫家族为她准备的首饰、衣物等礼品,表示他们对新娘的尊重和爱护。
三、其它要求在湖北枣阳的婚礼上,家庭传统和礼仪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人的行为、语言和形象都要全程都要注意,毕竟这直接体现了家庭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亲朋好友也需要在婚礼上发挥特定的作用,如舞龙、扮丑、抬轿等。
所有的亲朋好友和女家族和男家族都必须遵守婚礼的规矩和要求,并为新人的世界之路送上一份祝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婚嫁习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一则荆楚俗语。
荆楚的婚俗礼仪,总体上来说是沿习先秦时代婚嫁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古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从《关雎》在湖北婚嫁仪式歌里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管窥荆楚婚俗礼仪的流变。
《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是上古婚礼中“庙见”仪式上司仪所弦诵的一首赞词。
它描述的是,在婿家祖庙里,一对新婚夫妻对列祖列宗,用荇菜作为新娘对祖宗的贡献,以取得祖灵们对她在家族在身份的认可。
近来有学者考证,《关雎》的原产地就在楚地荆州。
荆楚称结婚为红喜事,婚嫁时请歌班子贺喜广为流行。
担当仪式司仪之职的往往是本地歌师傅。
“加冠礼”唱道:“关关雎鸠在两旁,在河之洲陪新郎,窈窕淑女容颜好,君子好逑为新郎。
”一、湖北各地特色婚俗礼仪
将加冠礼(成人礼)与婚礼合二为一进行,是荆楚婚俗礼仪独有的特色。
如松滋县一带,男家在婚礼前一日,设酒宴二席,其一择亲友家少者九人,合子为十,曰“陪十弟兄”,这是“加冠礼”的前奏,象征其子成人,是日男家命字,视以敛钱为“盒子匾”,鼓乐导送,由舅爷前来主持,登堂“贺号”。
荆楚婚俗中还有避凶求吉的习俗。
如喜床上铺的稻草要顺着铺平,象征小两口今后的日子过得顺当平安,忌横着放,因“横”有蛮不讲理之嫌,将导致小两口不和睦。
新媳妇进门,婆婆要用盘端枣子、花生给她吃,以求早生贵子,且望生要花着生(谓之“花胎”),即要有儿有女,能有五男二女为佳,民间谓此是“五男二女七宝座”。
从先秦时代开始,就约定俗成一套男女结合的“文礼”,经历代统治者倡导,在今天荆沙民间,已繁衍成二、三十多道程序。
江陵农村婚俗礼仪的全过程是:发八字、定庚、求肯、过门、选期、报期、歇嫁、陪礼、过礼、陪十兄弟、陪十姊妹、辞父母、哭嫁、发亲、拦车马、接升、交亲、拜堂、闹房、喝“纠脑壳茶”、回门。
松滋农村一些地方的婚俗礼仪更为繁缛,其全过程为:订盟、过礼、求喜、报期、娶亲、陪十姊妹、开脸、哭嫁、辞堂、发亲、发号(挂匾)、拦车马、治煞、迎嫁妆、拜堂、传茶、喝交杯酒、入洞房、铺床、坐床、陪新郎、陪十兄弟、陪新娘、陪上亲、陪媒、谢媒、示箱、穿鞋、下厨、回门。
这些婚礼仪式,经千百年传媒、至今仍在荆沙一些地方流行。
二、湖北中式传统结婚仪式
1.取吉日
拣日结婚,择日是将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推出最吉利的日子。
通常是指为“注册”及“接新娘”等仪式择吉日举行。
若这些仪式不在同日进行,多以接新娘、过门当日为准。
2. 过大礼
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十五至二十天前进行。
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时至今日,由于这种传统婚嫁礼仪繁琐需时,甚少会采用全套“三书六礼”仪式,多化繁为简,最广为重视的便是过大礼这一环。
男方要过大礼,女方则要回礼。
过大礼及回礼的物品有以下这些。
(1)礼金
过大礼通常已决定了一吉祥的数目,存于利是封内,丰俭由人。
回礼一定要茶叶及生果。
(2)礼饼(嫁女饼)
过大礼需准备礼饼一担,由于现时加多了西饼,故无须一担(即四百个)之多。
过礼时只须象征式带八个来便足够,代表心意。
其中需准备龙凤礼饼两对,男女双方各一对。
其它以唐饼及西饼代替,又或以利是代替。
回礼则为男方礼物的一半或若干(可用利是代替)。
(3)海味
过大礼分四式、六式或八式,通常每款分作两包,不论斤数,丰俭由人,但必须有发菜,其它包括: 瑶柱、鲍鱼、,冬菇、鱿鱼、鱼翅、蚝豉、海参、虾米、鱼肚等,可以利是代替。
回礼莲藕、芋头、石榴各一对。
(4)三牲
过大礼需鸡或鹅两对,两雄两雌(如父母不全,一对便足够),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即一片相连开二),也可以利是代替。
回礼需双喜贺帷巾。
(5)鱼
过大礼需鱼一对,大鱼或鲮鱼,取其有腥(声)气。
回礼需给女婿的西装、长裤(长命富贵)或衣料、皮带。
(6)椰子
过大礼需椰子两对,取其有爷有子,父亲健在用两对,否则一对即可。
回礼需扁柏,利是,芋头,姜。
(7)酒
过大礼需酒两对,洋酒或米酒四支。
回礼需银包(内有利是)、鞋一对(同偕到老)、袜两对、利是两封(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8)四京果
过大礼为荔枝干、龙眼干、合桃干及连壳花生。
回礼为聘金、茶、煎堆及大发松糕。
(9)生果
过大礼需生果,取其生生猛猛之意。
回礼需有头生菜。
(10)茶叶、芝麻
因茶树不能移植,必要用种子种植,所以以茶叶做礼物,祝种植不移之子,暗寓女子坚忠不渝,即喻为“油麻茶礼”。
回礼大甘蔗。
(11)帖盒
过大礼需帖盒,俗称礼金盒,内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榔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另有红豆绳、利是、聘金、饰金,以及龙凤烛一双及对联一幅。
回礼需槟榔一个。
3. 安床
床除主健康与婚姻相处融洽外,亦为平安地孕育后裔之工具,因此亦视为非常重要。
男家除一张新床外,其它床上之一切用品,皆由女家作嫁妆送往男家。
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至适当位置。
在婚礼之前,再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鸳鸯枕及百子帐等床上用品等铺在床上,并撤上各式喜果吉祥之物,如相思豆(红豆及绿豆)、大吉一双、红枣、新鲜及干之百合及莲子、桂圆、荔枝干及利是。
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子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若想增添热闹气氛,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吉时(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进行上头仪式。
上头象征一对新人已步入“成人”阶段,这种仪式须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当吉时届临之前,一对新人分别要穿上全新(上头衫)的睡衣及内衣裤,女方应选择一个看到月光的靠窗桌子上,点着龙凤烛及清香一炷,连同莲子、红枣、汤丸三碗(每碗六个或九个)、生果、烧肉及鸡,诚心向天参拜。
男女双方都要准备尺、镜及剪刀,即所谓“龙头镜、蛟剪尺”,取其光明继后之意,让“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人梳头,一面梳,一面说:
一梳梳到尾
二梳梳到白发齐眉
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然后将扁柏及红绳系在一对新人头上便行,最后高叫“高升”才可起立。
5. 迎亲
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
新郎在兄弟团的陪同下,携着花球迎接新娘。
当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入门”。
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的智力及体能测试,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是”。
姊妹团接过开门利是后,应从中抽出一成至五成封回利是给男家兄弟团,上写“姊妹茶点金”。
新郎顺利入门后,姊妹团亦应以茶点招待兄弟团。
开门后,新娘应由大妗姐或伴娘带领出来交给其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
新入应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后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茶内预先放入红枣,取其意头,长辈所赠送的金器首饰新娘应立即带上并表示谢意)。
新娘准备两封利是,分别为“威、旺、金”及“满堂利是”,过门后交予家姑。
在露天地方,由大妗姐或伴娘撑起红伞护着新娘,意指开枝散叶。
大妗姐及众姊妹走在新人后尾,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和红绿豆,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
上花车前,新娘子应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7.过门
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它长辈,重要程序如下。
(1)新人步入男家
(2)翁姑由房间出来大厅会见新人(翁姑不可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以免相冲)
(3)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
(4)新人向翁姑奉茶跪拜。
翁姑会说一些祝福语,给新人利是,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
新娘收到饰物后应实时戴上,以示谢意(5)新人向其它长辈及亲戚奉茶
(6)新人不需向新郎的同辈兄弟或亲友逐一奉茶,互相握手便行
(7)新人应留在家中和翁姑及其它长辈吃中午饭.翁姑须准备九道菜,象征长长久久
(8)若男家地方浅窄,伴郎可和兄弟姊妹团成员出外吃中午饭(伴娘留在男家陪新娘)
8. 回门(三朝回门)
指结婚后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连同礼物回探女家。
回门礼物包括“原只烧猪”(代表新娘之贞操)、西饼两盒、酒一双、鸡两只、生果两篮、生菜(风生水起)、长寿面两盒、猪肚及猪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