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_《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_第2节 图文并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科:信息技术年级:初二课题:图文并茂【学习目标】1、能够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图片,并能进行恰当的修饰。
2、能够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并能进行适当的修饰。
3、能够为幻灯片设置背景。
【重点难点】4、能够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并能进行适当的修饰。
【课前延伸】观看教学课件《自然界的声音》。
【课内探究】【课后提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挖掘潜力,以期更上一层楼。
【课后反思】同学们,这节课通过大家自己的努力,已经掌握了如何将各类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声音等插入幻灯片中,大部分的同学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自己保存的信息进行简单处理、优化,制作出基本满意的电子作品,课后老师要求大家还要再上网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去找更多的有关于节约型社会的资料,争取制作出更加漂亮、合理的倡议书,争取早日通过网络发送到各级组织,老师也非常愿意通过你的呼唤,能够给人类以启迪,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创建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情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首先要使学生学会建立和保存PowerPoint演示文稿,掌握添加幻灯片、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文本框、影片、声音、艺术字等对象的方法等基本操作,还要通过分组学习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搜集、选择、整合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效果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掌握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简单制作,在进入中学后继续学习这一内容是为了培养他们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地分析、讨论并加工信息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材分析人们常说教学过程中“教无定法,学无成法”。
教学方法设计上主要考虑一下几点:首先,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学习以外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先要启发学生对这节课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采用了“兴趣激励法”;信息技术教育传授者却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在机房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对受教育者进行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2初二《用文字和图片说话2》

4、完成任务一:
完善“白虎”幻灯片,让其达到最美效果。
四、合作探究学习
1、同学们,你满意你的标题设置吗?如何让你的标题变得更加美观、更加有个性呢?(艺术字基础知识:行列确定类型)
2、思考:如何灵活设置美化艺术字呢?
(艺术字对画框的应用)
让各个小组分工展开探究,再统一展示。小组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务后,方可探究其它的学习知识。
二、展示教学目标和核心任务
三、自主探究学习
1、如何利用背景让你的文字变得更美观呢?
教师让学生利用空白模板,使用文字和图片,做“白虎”幻灯片。让学生相互观察作品,并提出问题。(红花需要绿叶配)
(字体的编辑背景设置颜色确定)
2、思考:如何让重点文字更突出、更显眼?
(颜色搭配法则:色相环知识)
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把白虎用图片艺术形状表现出来。
六、作品展评:各小组的优秀作品交流点评
七、课堂小结
背景设置颜色搭配艺术字图片艺术形状
八、课堂检测
板书
设计
反思
重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用颜色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字、图片的深化编辑。
教学难点:颜色的正确搭配。
教学过程
知识结构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学生上节课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文字、图片并不是很美观。“那如何让文字、图片变得更美观呢?”今天,我们来深化学习“让文字和图片来说话”。
临淄三中课时备课2016年9月2日
主备人:王允彬审核人:
课题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2
课型
让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二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基本操作较简单,概念的理解很重要,要设计好教学内容,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初一学习了ppt,但是间隔时间太长,基础参差不齐,先普及基础,再巩固加强,需要好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共同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图、文的呈现方式。
2)掌握插入文本和图片的方法。
3)掌握图、文模板的基本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2)小组协作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对演示文稿中图像媒体运用感兴趣
2)愿意接受对图片操作的探索和训练
四、教学重难点
1、对文本框中文字格式设置:选中文字设置,选中文本框设置。
2、母版的修改与应用
五、教学策略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学案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_微项目1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微项目1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利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利用文字、图片等素材制作演讲PPT。
2、过程与方法目标:播放”乔布斯的演讲”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PPT在演讲中的作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主题,小组成员按分工制作演讲PPT。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作合作的意识。
让学生体验小组合和项目探究过程中的学习的乐趣,感受自身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1、对文本框中文字格式设置,字体字号及颜色的合理应用。
2、选择合适的图片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震撼力三、课前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学案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3分钟)播放乔布斯在iphone发布会的演讲,欣赏乔布斯的PPT设计风格,感受在PPT中运用文字和图片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
(二)讨论(2分钟)(1)刚才老师播放的PPT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2)PPT(背景图片)有什么主要的特点?(三)自主探究学习专题1:标题模板(7分钟)主要是运用现成的模板来制作自己的PPT,引导学生在现有模板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幻灯片页面。
模板就是已经做好的PPT样式。
(1)学生自主探究学习(4分钟)专题1操作过程:打开专题一文件夹中的,“用模板美化主题”文件,进行如下操作①执行“插入”“新建幻灯片”,选择“标题幻灯片”。
②在幻灯片编辑窗口,按文本框中提示,分别输入标题和副标题③“插入”“新建幻灯片”,选择“图片与标题”幻灯片。
④插入图片与文字学生进行操作并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
(2)学生展示:在展示操作过程中,一边口述操作过程(2分钟)(3)教师点拨:一般一个页面只显示一个关键词,或一幅图、一个数据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分种)专题2修改版式适应需要(10分钟)原则:标题能一下抓住演讲的核心思想。
(1)学生自主探究学习(7分钟)①执行“插入”-“新建幻灯片”,选择“空白”幻灯片②执行“插入”“文本”“文本框”“横排文本框”,在编辑窗口托动鼠标画出文本框③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调整字体,字号和颜色③执行“插入”“图像”“图片”,选择图片1插入图片④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将其“置于底层”(2)学生展示:在展示操作过程中,一边口述操作过程(2分钟)(3)教师点拨:一般一个页面只显示一个关键词,或一幅图、一个数据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分种)专题3修改母版(提前完成专题2的同学选做)母版是PPT模版的内部设计①执行“视图”“母版视图”“幻灯片母版”,修改母版内“标题幻灯片”版式中标题和副标题的字体、字号②执行“关闭母版视图”,观察一下变化(四)学以致用做一份点燃青春激情的演讲(10分钟)小组合作(组长负责确定演讲主题,2个同学制幻灯片,2个同学搜索演讲内容)演讲注意事项:1.情景分析—准备为谁演讲不同的听众有不同的要求为他们准备感兴趣的内容2.结构的设计---演讲的内容是什么有一个大致的设想准备资料用来充分阐述观点做到思路清晰,主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3.提炼美化----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入手打动听众肉容上吸引,视觉和听觉冲击注意美化版面—使用恰当的文字、图片(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2分钟)(六)小结(1分钟)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再用课件展示总结(七)作业布置:各人反思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一单元微项目1用文字和图片说话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过在Word中插入图片,文字以及编辑操作,能进行熟练进行图文混排,并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所以在PPT的设计中,对图文的呈现,方法的设计不是很困难,应该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1用文字和图片说话

插入图片后,怎样调整图片的大小。
2、选用高质量的图片
1)“插入”“图像”“图片”
2)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设置为“置于底层”。
3、选用清晰字体
一般不要超过三种,笔画精细尽量一致。
第三组选题:设计模板突出个性。
1、修改母版:
1)“视图”“母版视图”“幻灯片母版”,并进行标题和副标题的格式设置。
八、作品展示谈收获:
组间、班里学生谈运用了哪些技术,并进行作品评价,老师评价总结。
九、教学反思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图、文的呈现方式。
2)掌握插入文本和图片的方法。
3)掌握图、文模板的基本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2)小组协作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对演示文稿中图像媒体运用感兴趣,愿意接受对图片操作的探索和训练。
2)增减学生一定的审美情趣,运用合理的模板、文本框、图片进行版式美化。
(4)模板与母版是怎样的一个关系?
七、拓展延伸
1、常见的几种PPT文件格式
PowerPoint2003
Po示文稿,双击打开编辑
Pps
ppsx
自动播放,双击自动播放
pot
potx
模板,双击以此模板新建演示文稿
2、如何制作背景统一的PPT模块?
小组合作完成(P11-12)
3、搭配图片
从模版中选择插入“图片与标题”幻灯片,按文本框中提示,添加标题和图片。
第二组选题:修改版式适应需要。
1、用文本框显示文字
1)插入空白幻灯片页面:“插入”“新建幻灯片”“空白”。通过插入文本框、图片,自定义版式来完成PPT的创作。
初中信息技术_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一、目标确定(一)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信息意识:根据演讲主题的需要,提炼恰当的文字,选择合适的图片,安排合理的版式,使文字与图片相配合、内容与版式相协调,具备运用演示文稿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具备初步的版权意识,不使用未经版权许可的图片和文章;演讲主题的选择上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优秀思想、传播正能量。
(二)课标解读关于演示文稿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描述是“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文字、图画、声音等信息,制作简单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
该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学会”是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属于“经历水平”的要求,这里学会的内容是“使用软件、制作简单演示文稿”。
“表达”是情感性目标行为动词,属于“内化水平”的要求,该要求中的行为内容是“主题和创意”,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
(三)教材分析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无穷的扩展性,其内容在不断的更新,因此整套教材重点关注的就不是某个软件的详细讲解,而是重点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选择学生实际应用中最急需、最常用的知识技能讲解训练,使学生能以这些最实用的知识技能为核心,在以后的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去生成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3册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必备的基础操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演示文稿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文字的插入与修饰、图片的插入与调整、艺术字与形状的插入与调整、版式的使用与修改。
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独立制作完整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学情分析演示文稿在学生的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比如:老师上课用的课件,主题班会中的展示等。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演示文稿的认识既熟悉又陌生。
初中信息技术_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文字和图片的操作。
(2)掌握在幻灯片中使用模板。
能力目标(1)通过探索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2)通过参与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探索,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插入图片和幻灯片的美化。
插入图片做为制作演示文稿必须掌握的操作,在原有的WORD中插入图片的基础上应有进一步的提高。
幻灯片的美化作为一个新知识点,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将重点用到,所以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学情分析农村中学教学条件比较简陋,硬件设施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信息技术在众多学科中还处于落后状态;同时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课堂教学深浅难以把握,容易在教学中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感到压力比较大,但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并且对信息技术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只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学生还能够较好地完成任务的。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教法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体现“教为主,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分为“任务导入—分析任务—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综合练习—评价总结”六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并且适当增加较复杂任务供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择。
学法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任务:1.自主探索。
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从中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控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用文字和图片说话1》教学课件设计

杜 绝 “长 流 水 , 长 鸣 灯 ”现 象
看 到 了 , 不 妨 “关 一 关”
14
细节不容忽视— — 仪容仪表要规范
请细心留意模特: 1. 校服整洁,不 改 装;
2. 标准的发 型
15
行为比知识更重要,良好的行为是人生幸 福的基本保障。希望广大同学从小事做起,从 现 在做起,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努力改正不良 习惯 ,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做一份点燃青春激情的 讲演 让 P P T 更有说服力——微项目 1 .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
1 、比赛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加分; 2 、提出问题后快速的举手,回答问题对的小组加 1 分。
做一份点燃青春激情的 讲演 让 P P T 更有说服力——微项目 1 .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
什么模板?
PPT 模板就是已经做好的 PPT 样式。是帮助新手制作出专业 PPT 的快捷有力的工具。
16
17
做一份点燃青春激情的演讲
让 P P T 更有说服力——微项目 1 . 用文字和图 片 说话
乳山市乳山口镇中心学校 刁丽丽
做一份点燃青春激情的 讲演 让 P P T 更有说服力——微项目 1 . 用文字和图
片 说话
利用模板(母版)快速完成可以 演讲的 P P T 利用 P P T 进行演讲。
做一份点燃青春激情的 讲演 让 P P T 更有说服力——微项目 1 .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
母版是 PPT 模板的内部设计,如果修改了某个版式的幻灯片母版,
则此类版式的所有幻灯版都具有了母版的格式。请问在哪里 找修改幻灯片母版?
做一份点燃青春激情的 讲演 让 P P T 更有说服力——微项目 1 . 用文字和图片说
做一份点燃青春激情的 讲演 让 P P T 更有说服力——微项目 1 .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
初中信息技术_图文并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二信息技术图文并茂教学设计《图文并茂》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按照正常的学习进度,多数学生已经在小学阶段对PPT有了初步的学习和认识。
所以对于本节课的操作要求主要应放在能力的提高方面,当然这不仅仅是操作技术的学习,对于个别零起点的学生来说,教师要结合不缺内容给予相应的指导。
学习本节以前,学生对与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已经了然于胸。
如个别学生不能达到要求,教师将给与针对性的指导。
本阶段重点在于如何在制作中巧妙的运用各种媒体元素来突出主题,增进学生对于PPT 的美感的理解。
《图文并茂》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经历观察、操作、发现、总结的过程,获得操作体验,并应用获得结论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和主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来实现知识点转移和内化,利用积极的评价语言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幻灯片内插入图片、文字、图形及其相关操作,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等方式将不同的文字图片素材有机的整合到幻灯片中,使其呈现美观整洁的效果,进而提升审美能力。
从课堂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活动中将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几个目标都完成的比较好,作品美观而富有特色,内容详尽而有内涵,很好的诠释了课堂主题设置的目标效果。
但也有极个别的学生由于上堂课的素材准备不够充分(或者没有对素材进行分类管理),导致自己的制作效率比较低,作品的完成效果也比较差,今后应在课前加以检查和督促,以利于学习进程的顺利完成。
《图文并茂》教材分析1、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图片,并能适当修饰。
能够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并能适当修饰能够为幻灯片进行背景设置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等方式,掌握文字、图片、艺术字及自选图形的添加与修饰并学会背景设置。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Word文字段落修饰和图片应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课例名
《Word 文字段落修饰和图片应用》
称
1、对录入的文字进行修饰,运用文字的字体、字
形和字号、加粗等设置为不同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2、通过段落格式的相关命令,灵活对段落进行排
版
3、掌握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培养学生一定的审
教学过程 (2)段落格式设置:通过段落格式相关命令来设
置标题居中对齐,首行缩进,设置恰当的段落行间距 (3)插入艺术字,执行插入-----文本-----艺术
字-----选中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的命令 (4)选中艺术字,单击绘图工具----格式,可以
更改艺术字样式 (5)插入图片对图片格式设置 3、布置任务 给学生一段文字,要求学生按照刚才所讲,结合要
美情趣
1、掌握对文字、段落进行格式设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
2、能够选择艺术字或图片来增强文档信息的表达
效果
这堂课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学生为中
心,我所教授的学生部分接触电脑,部分基础比较差,
学生学习能 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合作完成上机任务,要培养
力分析 他们积极动手的能力,耐心教导学生完成上机任务,初
力,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操作演示,得让学生进行实践
操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对于完成任务的
同学要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学生学习这门课的自信心,
对于没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耐心指导他们完成。
来说,兴趣是很关键的,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生动的课
堂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前积极备课做充分的准备,课
初中信息技术《用文字和图片说话1》教案、教学设计

初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微项目 1《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项目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 PPT 的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表达方法,并通过 PPT 的创作,形象、直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视觉和听觉上激发观众的共鸣,为自己的演讲助力、加油。
【学情分析】有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很多人信心不足,学习不自觉,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我主要以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及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从基础入手,化抽象为直观,抓基础,采用鼓励式教学,多利用多媒体讲解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习目标】1、提高利用因特网搜集、获取、整理素材的能力;2、掌握利用演示文稿等信息技术软件展示自我观点的能力;3、演示文稿中文字格式、图片等技术手段运用;4、通过参与项目活动,提高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和选用合适的信息工具进行表达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5、体验小组合和项目探究过程中的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学习重点】1、版式的使用;2、对文本框中文字格式设置;【学习难点】1、主题的选择;2、素材的搜集和甄别整理;3、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策略】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本节通过设疑,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演讲和多媒体的观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发挥,以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交流【教学教具】1.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教师制作的导学案。
【评价设计】(一)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讲的认真程度、对学习任务完成的快慢及质量、理解与解决问题的深度、开展探究活动的思维灵活性与动手操作的协调性等进行个人活动评价和小组活动评价。
评价方式:自评、他评(包括师评及小组长的评价)评价结果:等级(优等级、良等级、中等级)(二)形成性评价以课时内容为基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制定课堂演示活动,每组时间在3 分钟左右。
02用文字和图片说话信息技术八年级上教案

02用文字和图片说话信息技术八年级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2章“用文字和图片说话”,具体内容包括:2.1节“文字处理的魅力”;2.2节“图片的捕获与处理”;2.3节“文字与图片的完美结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技巧,如字体、字号、颜色设置等;2. 培养学生捕获和处理图片的能力,包括截图、裁剪、调整大小等;3. 提高学生运用文字和图片表达信息、传递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片的捕获与处理技巧,文字与图片的完美结合。
教学重点:文字处理技巧,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PPT;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电脑,安装有文字处理软件和图片处理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富有创意的文字和图片结合的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文字处理的魅力: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字体、字号、颜色设置等;(2)图片的捕获与处理:讲解截图、裁剪、调整大小等图片处理技巧;(3)文字与图片的完美结合:讲解如何将文字与图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提升作品效果。
3. 实践操作:(1)文字处理:学生自主练习文字处理技巧,完成指定作品;(2)图片处理:学生自主练习图片处理技巧,完成指定作品;(3)文字与图片的结合:学生尝试将文字与图片结合,创作富有创意的作品。
4.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运用文字和图片表达主题。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指定的练习任务。
六、板书设计1. 文字处理技巧:字体、字号、颜色设置等;2. 图片处理技巧:截图、裁剪、调整大小等;3. 文字与图片的完美结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文字和图片结合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包含文字和图片,文字表述清晰,图片处理得当,展现家乡的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如何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文字和图片表达,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信息传递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_第三章第2节图文混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三章图文混合编排第2节图文混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该节课是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Word字处理软件的文字和图像设置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本节课在前节课的基础上,引入了图像版式和组合,通过本节课中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恰当的图文混排版式排版文章,对文章进行合理的设置。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认知领域] 1、了解各种常见混排版式的适用特点。
2、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合适的版式进行图文混排3、灵活利用图像的组合与拆分调整版面。
[情感领域] 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为实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定该节课重点:图文混排的的设置技术及适用范围,图像的组合与拆分设置技术难点:各种图文混排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四、【教学方法】为了有效突破该节课的重难点,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将采用任务驱动、启发引导、教师讲解点拔、小组合作和学生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在该节课中,重难点的突破方面对我的课堂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清晰的任务、及时的练习、学生操作问题的反馈和最后的点评让课堂更加高效。
但有些学生的操作习惯不规范,以后应注重学生学习操作习惯的培养。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Word字处理软件的文字和图像设置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本节课在前节课的基础上,引入了图像版式和组合,通过本节课中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恰当的图文混排版式排版文章,对文章进行合理的设置。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效果分析】本节课有效地落实了各个教学目标,在新课导入中,通过展示两个不同的文件,让学生对图文混排有了初步认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图片文字混排教案解析

一、教案解析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片文字混排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3)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下的综合素质。
2. 教学内容:(1)图片文字混排的概念及应用场景。
(2)图片插入、格式设置、文字环绕等基本操作。
(3)创意设计:结合主题,进行图片与文字的融合创作。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图片文字混排的基本操作。
(2)难点:创意设计,运用图片与文字表达主题。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实际操作任务引导学生学习。
(2)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完成创意设计,相互交流学习。
(3)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提升学生审美及创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资源,直观展示操作过程。
(2)线上教学平台:发布任务、交流讨论、作品展示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文字混排的实例,引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图片文字混排的概念及应用场景。
2. 教学互动:(1)讲解并演示图片插入、格式设置、文字环绕等基本操作。
(2)学生分组讨论,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创意设计:(1)学生根据给定主题,进行图片与文字的融合创作。
(2)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分析优点与不足。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片文字混排的应用价值。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创意设计中的表现,从内容、形式、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审美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展示图片文字混排的操作步骤及实例。
2. 视频:演示图片文字混排的详细操作过程。
3. 线上教学平台:发布任务、交流讨论、作品展示等。
4. 素材库:提供各种图片、文字等创作资源。
初中信息技术《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微项目1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利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利用文字、图片等素材制作演讲PPT。
2、过程与方法目标:播放”乔布斯的演讲”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PPT 在演讲中的作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主题,小组成员按分工制作演讲PPT。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作合作的意识。
让学生体验小组合和项目探究过程中的学习的乐趣,感受自身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1、对文本框中文字格式设置,字体字号及颜色的合理应用。
2、选择合适的图片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震撼力三、课前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学案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3分钟)播放乔布斯在iphone 发布会的演讲,欣赏乔布斯的PPT 设计风格,感受在PPT 中运用文字和图片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
(二)讨论(2 分钟)(1)刚才老师播放的PPT 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2)PPT(背景图片)有什么主要的特点?(三)自主探究学习专题 1:标题模板(7 分钟)主要是运用现成的模板来制作自己的PPT,引导学生在现有模板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幻灯片页面。
模板就是已经做好的PPT 样式。
(1)学生自主探究学习(4 分钟)专题1 操作过程:打开专题一文件夹中的,“用模板美化主题”文件,进行如下操作①执行“插入”“新建幻灯片”,选择“标题幻灯片”。
②在幻灯片编辑窗口,按文本框中提示,分别输入标题和副标题③“插入”“新建幻灯片”,选择“图片与标题”幻灯片。
④插入图片与文字学生进行操作并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
(2)学生展示:在展示操作过程中,一边口述操作过程(2 分钟)(3)教师点拨:一般一个页面只显示一个关键词,或一幅图、一个数据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 分种)专题 2 修改版式适应需要(10 分钟)原则:标题能一下抓住演讲的核心思想。
初中信息技术_用图表“说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用图表说话---《绘制图表》教学设计信息技术__【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图表的分类特点与表达优势,学会图表的绘制、修改和修饰操作。
能够熟练地创建和调整图表,能够恰当地运用图表展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剖析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2.过程与方法:在任务驱动和学案指引下,以自主探究为主、小组协作为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完成绘制、完善和美化图表任务的过程中,提升阅读、分析数据的能力,和比较数据差异、判断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设数据情景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图表的热情;环环相扣、步步提升的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产生探究图表表达数据的求知欲;以图表为论据阐述自己的数据分析结果,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展示和表达自我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绘制正确、高效、美观的图表,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正确地选择、修改数据,以及在阅读理解数据的前提下,恰当地用图表表达,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本课学习中的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四:综合运用 任务描述:谁是你最欣赏的球星 ?哪是你最喜欢的饮料?用图表“说”出你的理由!在学案上填写处通过绘制图表得到的结论。
操作对象:“明星与饮料”数据表中的数据。
教师对各小组表现评价;进行本课的综述反思并给出期望和寄语。
学生观看:雪碧饮料广告(周杰伦、科比)------冰爽夏日学生阅读: 1、阅读数据说明:如何“称王”、“成为冠军”;2、阅读评价得分标准:图表正确、美观、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完成的级别高得分就高。
学生选择任务、分级别操作。
先绘制图表、在得出结论、最后在学案填写处通过图表所得出的结论。
欣赏同学们优秀的作品;通过小组得分评价表反思本课知识的掌握落实情况。
依照学生自身兴趣任务可选;依照掌握能力水平级别可选。
数据说明给出了得到结论所应满足的数据条件,明确和同意了数据表达、分析的目标;评价标准的设置更明确了本课的终极学习目标:运用图表获取信息。
初中信息技术_《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_《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泰山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3册第一单元《让PPT更有说服力》,微项目1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这一课是关于幻灯片的第一课时,PPT有很多知识点和Word 的使用方法很相似。
特别是本课所提到的插入文本框和插入图片,在Word中都有所讲述。
本节课主要讲如何来制作一份简单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二、学生分析: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幻灯片,但由于老师平时的课件都是用PPT做的,所以学生们对此并不陌生.因为今天这一节课所学到的插入图片和插入文本框在Word中都已学过,并且方法大致相同,学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所以掌握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但幻灯片的版式及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新的知识点,对学生是一个挑战。
三、教学重点:插入图片、文本框和版式的使用教学难点:版式的美化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在PPT中插入图片和文本框(2)学会使用幻灯片版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在PPT中插入图片和文本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2)通过对幻灯片的美化,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把爱国主义精神潜移默化的植入孩子的心中,通过作品的完成,激发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年春节期间有一首歌以快闪的方式,唱响大江南北,你们知道是哪首歌吗?学生:教师: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
播放视频教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学生:老师:《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歌,我每次听了都热血澎湃,甚至热泪盈眶。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同学们,你们爱不爱我们的祖国?学生:老师:同学们,爱我们的祖国吧,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年我们的伟大祖国将迎来她的70华诞,今天作为她的儿女我们要献上我们的生日礼物——制作一份一个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PPT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泰山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3册第一单元《让PPT更有说服力》,微项目1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这一课是关于幻灯片的第一课时,PPT有很多知识点和Word 的使用方法很相似。
特别是本课所提到的插入文本框和插入图片,在Word中都有所讲述。
本节课主要讲如何来制作一份简单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二、学生分析: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幻灯片,但由于老师平时的课件都是用PPT做的,所以学生们对此并不陌生.因为今天这一节课所学到的插入图片和插入文本框在Word中都已学过,并且方法大致相同,学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所以掌握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但幻灯片的版式及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新的知识点,对学生是一个挑战。
三、教学重点:插入图片、文本框和版式的使用教学难点:版式的美化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在PPT中插入图片和文本框(2)学会使用幻灯片版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在PPT中插入图片和文本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2)通过对幻灯片的美化,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把爱国主义精神潜移默化的植入孩子的心中,通过作品的完成,激发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年春节期间有一首歌以快闪的方式,唱响大江南北,你们知道是哪首歌吗?学生:教师: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
播放视频教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学生:老师:《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歌,我每次听了都热血澎湃,甚至热泪盈眶。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同学们,你们爱不爱我们的祖国?学生:老师:同学们,爱我们的祖国吧,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年我们的伟大祖国将迎来她的70华诞,今天作为她的儿女我们要献上我们的生日礼物——制作一份一个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PPT作品。
播放PPT(设计意图:以视频的方式引入本课,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这首爱国主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新授老师:说起PPT,大家并不陌生,我们老师的课件大部分都是用幻灯片PPT来做的,咱们大家一块来欣赏一个很简单也很优秀的幻灯片作品。
欣赏的时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你所看到的幻灯片都是有哪些元素构成的?2、幻灯片的内容在幻灯片上是怎么分布的?播放幻灯片老师:咱们现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你所看到的幻灯片都是有哪些元素构成的学生:老师:图片和文字是幻灯片最基本的构成元素,除此之外还有声音、动画、影片等很多的元素,这一节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只用文字和图片说话的最简单的幻灯片。
板书:用文字和图片说话老师:第二个问题是:幻灯片的内容是如何在幻灯片上分布的?大致有这几种方式:幻灯片4/6/7/9/11,像这种幻灯片内容在幻灯片上的排布方式就叫做幻灯片的版式。
那么版式怎么设置呢,咱们现在参照学案,完成任务一的操作。
出示任务一:打开幻灯片,设置幻灯片版式为标题幻灯片,并在文本框中输入标题:我和我的祖国。
(提醒学生文本框在学习Word的时候已经学过)老师:我现在和大家一块操作,看谁操作的比较快。
学生老师操作。
老师:同学们,这是咱们的第一张幻灯片,大家认为做的怎么样?学生:老师出示任务二:在幻灯片中插入合适的图片。
老师:图片和文字素材我已经发到大家的桌面图片文件夹了(教师边演示变讲解)这里有5个文件夹,港珠澳大桥文件夹(打开文件夹),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在港珠澳大桥文件里有一个简单的说明。
3月30日下午6:00,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造成31名救火人员牺牲,火灾文件夹里有详细的介绍。
(打开火灾文件)许多感动文件夹里是共和国许多让人感动的事,祖国接你回家是当游客在外国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总是第一时间的接他们回国,相关的说明在文件里都有。
老师:咱们现在先看以下要求(播放PPT):1、先确定一个主题,主题可以从这四个文件夹中任意选取一个,也可以用这四个文件夹来随意组合.2、内容与主题一致。
学生上台操作老师:大家看看他插入的方法对不对?学生:老师:但是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学生:?老师:对,图片把文字盖住了、那么我们怎么样让图片露出来?两个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探讨、操作老师询问做题情况,学生上台演示。
老师: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学案上没有答案。
学生老师:团体的力量是巨大的,谢谢你和你的同伴,掌声送给他们两个。
老师:刚才有个学生插入的图片太小了,有没有插入太大的,那么我们怎么来调整图片的大小呢?大家参照学案,调整图片到合适的位置。
老师: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在一张新幻灯片中,插入一张图片。
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出示任务三:插入新的幻灯片,选择版式为空白幻灯片,并插入一张图片。
学生操作,老师巡回查看。
老师:接下来我们要对图片配上相应的文字,刚才我们把文字放到了图片的上面,现在我们再做一张文字放到图片上方的幻灯片。
学生:老师:文字要写到哪里呢?对,文字在文本框里写的。
任务四:给第二张幻灯片配上合适的文字,使文字在图片的上方。
学生操作完成,老师巡视指点。
已完成任务的把图片补充到4—6张。
3,、作品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价。
4总结:老师:同学们,你们今天都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老师:同学们,爱国有很多种,无数的英烈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是爱国,邓稼先们为了祖国的核导弹,贡献自己的毕生心血和生命是爱国,雷锋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爱国。
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做好每一道题,上好每一节课就是爱国。
让我们在齐喊:我们爱祖国,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幻灯片,但由于老师平时的课件都是用PPT做的,所以学生们对此并不陌生.因为今天这一节课所学到的插入图片和插入文本框在Word中都已学过,并且在PPT中的方法大致相同,学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所以掌握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但幻灯片的版式及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新的知识点,对学生是一个挑战。
效果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这节课的情况,我主要是让学生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设置版式、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的方法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调整图片的大小这个知识点,由于一部分学生没能仔细看学案,掌握的不太好,通过老师的提醒和知道后,也大都掌握,只是操作不熟练。
本课要求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PPT作品,在图片与文字的协调搭配、作品的创意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做到。
总之,教学任务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但能做出优秀作品的学生并不多。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泰山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3册第一单元《让PPT更有说服力》,微项目1 《用文字和图片说话》,这一课是关于幻灯片的第一课时,PPT有很多知识点和Word的使用方法很相似。
特别是本课所提到的插入文本框和插入图片,在Word中都有所讲述。
本节课主要讲如何来制作一份简单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评测练习1、在一张空白幻灯片中写入一段文字的方法是。
2、用鼠标拖动法调整图片的大小时,应该把鼠标放在图片的什么位置?。
3、当图片遮挡住文字的时候,怎么让文字露出来?应执行操作。
教学反思对于本节课,我的具体反思如下:一、课堂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都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
课堂的一切教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引导学生发现的问题、产生的问题进行课堂探究,从而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参照学案,一步步自己探究、操作。
老师巡视、查看、指点。
这整个过程的完成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学有余力的学生总是提前完成,我要求他们去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使他们有事做,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的同时,也熟练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并帮助了同学。
同时这种小老师的帮扶方法还解脱了老师,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课堂。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不能掌握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讲解了。
二、本节课教学环节清晰,以层层递进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攻克难点。
首先是一个爱国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斗志,引出本课。
再通过观看优秀PPT作品,引出版式的概念,然后根据本课要求插入文字;只有文字太单调引出插入图片;图片把文字盖住,引出调整图片次序。
学会了插入图片,引出怎么写入文字,基本技能到此结束。
在作品展示的时候,引导学生总结出优秀的作品标准是什么,最后呼应开头,告诉学生什么是爱国,最后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层层递进。
需要改进之处:学生的积极性还需要再调动,还有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炼,教态不能应用自如等等。
课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学会在PPT中插入图片和文本框(2)学会使用幻灯片版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在PPT中插入图片和文本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2)通过对幻灯片的美化,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把爱国主义精神潜移默化的植入孩子的心中,通过作品的完成,激发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