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各大专业 院校排名

合集下载

历史学类专业及主要院校简析(1)

历史学类专业及主要院校简析(1)

历史学类专业及主要院校简析一、专业与就业1.专业简析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历史学类专业包括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和文物保护技术、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6 个专业。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是以人类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生、发展的过程,理解和弄清历史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以及相关史实的原委、作用和影响,并力图发现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提供借鉴。

关于历史学专业的考生应具备的素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吴义雄教授指出,学好历史学必须要有博学之思、敬畏之心。

博学之思是指学生必须了解天文、地理、文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知识,只有以上学科作为基础,才能在学历史学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敬畏之心是指对历史上人物与故事必须“理解之同情”,切不可以今日之标准来随意臧否古人的得失。

学历史的人要善于独立思考,仰望历史的星空,胸怀人文情怀,治学严谨,积极利用各类图书资源和数据库资源,重新梳理历史知识体系。

目前,拥有历史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拥有历史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其他历史学专业较好的院校有: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2、就业分析目前,很多人都把历史学看成是冷门专业,认为就业前景冷淡。

其实也不尽然,该专业学生凭着大学所学到的广博的知识,就业时只要不期望过高,就业并不比其他专业差。

近年来“历史热”却在升温,从《万历十五年》到《明朝那些事儿》《新宋》,从严格的史料考证到“细说”“穿越”,有关历史的书籍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

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

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历史学专业是涉及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是人文社科类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历史学专业的学校已经很多,下面将对近年来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的历史学专业进行排名,并分析其特色和优势。

一、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气势恢宏、底蕴深厚,从1925年开始就有历史学的教学和研究,是国内历史学的发源地。

该校历史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历史学教育的名校,近年来,其历史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水平更是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该校历史学专业设置完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质量高,学生深受好评。

教师队伍强大,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让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更具影响力和公信力。

此外,该校的社会实践和校友资源也为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清华大学历史学专业在国内高等院校中,清华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办学水平也是非常高的,其历史学专业的学科优势在于教学与科研融合,充分挖掘历史的价值,推进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并在历史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该校历史学专业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创业,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三、复旦大学历史学专业复旦大学历史学专业始建于1949年,该校历史学专业具有学术传统和学科优势,是国内从事历史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近年来,该校历史学专业的教学、科研成果不断提高,已成为国内历史学专业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之一。

四、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江苏省历史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心。

该校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通过优质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育设施和优良的学术传统,培养出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历史学界人才,其社会声誉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同时,南京大学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储备基地。

五、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是我国最高学府之一,始建于1956年,现为中国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中最具有权威性的历史研究机构之一。

中国文科大学及专业详情

中国文科大学及专业详情

校的艺术类专业会在普通批次招生,如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
动画等等。
精选ppt
16
哲学专业大学排名
• 1、北京大学 • 2、中国人民大学 • 3、复旦大学 • 4、中山大学 • 5、南京大学 • 6、武汉大学 • 7、北京师范大学 • 8、南开大学 • 9、吉林大学 • 10、清华大学
精选ppt
精选ppt
12
第二部分 • 文科专业简述
精选ppt
13
• 高考文科生可选择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哲学、 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
精选ppt
14
• 哲学门包类括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4个专业, 哲学一般都认为是纯文科专业,但也有个别院校招收理科 生。

• 1、北京师范大学 • 2、华东师范大学 • 3、南京师范大学 • 4、东北师范大学 • 5、华中师范大学 • 6、北京大学 • 7、首都师范大学 • 8、厦门大学 • 9、浙江大学 • 10、西南大学
精选ppt
20
文学专业大学排名
精选ppt
21
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
• 1 北京大学 A++ • 2 复旦大学 A++ • 3 南开大学 A++ • 4 北京师范大学 A++ • 5 南京大学 A++ • 6 武汉大学 A+ • 7 华东师范大学 A+ • 8 华中师范大学 A+ • 9 中国人民大学 A+
精选ppt
9
NO.8 南开大学
• 重点学科专业: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广播 电视新闻学。
• 曾今的西南联大的成员之一 • 往昔峥嵘的岁月

历史学考研院校大全

历史学考研院校大全

历史学考研院校大全
历史学考研院校是考生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选择院校时,考生通常会考虑学校的综合实力、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就业情况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历史学考研院校的介绍:
1.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院是国内历史学科的重要学术阵
地之一,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2.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历史系是国内知名的历史学科之一,注
重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拥有一批优秀的教授和学者。

3.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在历史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
学术声誉,拥有一流的学科建设和教学资源。

4.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在历史学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
学术底蕴,学科实力雄厚。

5.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
丰富的学术资源,是历史学考研的热门选择之一。

6.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历史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许多考生的备选院校之一。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是国内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条件。

以上介绍的仅是部分历史学考研院校,考生在选择院校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选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科各学科大学排名

文科各学科大学排名

2011中国大学文学最强学校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等4个学科类,共有66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2007年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文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7.32%,文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8.76%,文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5.05%。

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1901名是文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74%。

文学是文科中比较大的学科。

在本书中,开设文学专业的大学共671所。

2011中国大学历史学最强学校历史学只有历史学1个学科类,5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2007年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历史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0.62%,历史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38%,历史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96%。

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18名是历史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2.04%。

在本书中,开设历史学专业的大学共210所。

社会科学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7个学科的统称,也就是每年高考中的文科。

社会科学(文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

本书的社会科学排名,体现了各大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7个学科的综合实力。

因此,仅在社会科学某一学科领先的大学,并不意味着在整个社会科学排名中一定领先。

为了既反映各大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实力,又展示各大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7个学科各自的实力,本节将各大学社会科学排名和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各自的排名一一列出,供报考文科的考生参考。

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学生毕业人数较少。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2007年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文科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8.50%,文科硕士占硕士总数的40.18%,文科博士占博士总数的29.22%。

历史学专业排名

历史学专业排名

历史学专业排名历史学专业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和历史事件的研究。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历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由于历史学往往需要数年时间的深入研究和较高的学术要求,能够提供高水平历史学教育的学校数量有限。

本文将对全球各国历史学专业进行排名,以帮助学生了解全球历史学的发展方向和优质教育资源。

一、美国历史学专业排名美国历史学专业全球最知名,也是最具竞争力的专业之一。

以下是2021年历史学专业排名:1.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专业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专业地位较高,其教师优秀、课程强度大、研究资金充足、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优秀的研究团队。

2. 哈佛大学历史学专业哈佛大学人文学科排名世界前列,历史学专业备受推崇。

该专业拥有世界顶尖历史学教授和丰富的藏书馆藏。

3. 杜克大学历史学专业杜克大学历史学专业提供深度研究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该专业同时也提供机会让学生参加现实世界中的历史研究。

4. 耶鲁大学历史学专业耶鲁大学历史学专业给予学生很高的研究自由度,该专业拥有许多优秀的学者和研究资源,具备很强的研究创造力和影响力。

二、英国历史学专业排名英国历史学专业排名也居于前列。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专业2021年排名:1. 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专业剑桥大学历史学专业国际排名始终处于前列列,其教学资源非常丰富,给予学生深度的历史学研究体验。

2. 牛津大学历史学专业牛津大学历史学专业非常优秀,其教职员工是学系最知名人员之一。

学生也可以借助该专业研究所得到更丰富、更实践的历史研究材料。

3. 伦敦大学学院历史学专业伦敦大学学院历史学专业位于英国最佳历史学院之一。

在该专业,学生将探索世界历史同时,还会接触到现实社会中的历史研究。

三、加拿大历史学专业排名以下是加拿大历史学专业排名:1. 多伦多大学历史学专业多伦多大学历史学专业拥有很多顶尖教授和优秀的课程,同时也提供了丰厚的学术基金。

该专业强调交互学习和实地研究。

历史学考研北京地区院校推荐

历史学考研北京地区院校推荐

历史学考研北京地区院校推荐北京地区招收历史学专业研究生的院校有(11所):1、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3、北京联合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录比:指的是最终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

1:2的复试比例(例50人过初试线,复试录取25人)报录比可以正面说明一所大学的报考热度、院校致命程度以及竞争激烈程度。

但是,其实报录比与考生个体关系不大,无论报录比多低,实力还是根本因素。

所以,大家在搜集各大院校信息时,大可不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报录比上,它对考生没有多大价值,最主要的还是去关注院校的招生专业和分数等情况。

985、211院校大比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只是211,不是985)。

以上这些院校,本身学校的排名比较好,历史学专业的发展也很不错。

大家如果非常想考北京地区的名校,而且你自身能力能够有一定的水平,那么可以考虑这些院校。

非985、211院校: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以上这些院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这些院校的历史学专业也很好。

尚考考研辅导老师提醒大家:如果你对上一个分类当中的院校没有想法,或者你对自己没有信息,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但是又想考北京的历史学专业不错的院校,那么这些院校你都可以去考虑。

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8个二级学科。

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史、中国古代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本系还设有欧洲研究中心、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现代史料研究中心、中外关系史研究所、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中心、人才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历史学什么专业比较好的_历史学哪些专业有前途

历史学什么专业比较好的_历史学哪些专业有前途

历史学什么专业比较好的_历史学哪些专业有前途历史学什么专业比较好的1.历史学专业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世界史专业世界史专业除常规教学环节外,本专业适当安排了一些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生辩论、演讲比赛、各项体育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3.考古学专业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文学科。

简单地说,考古学就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

这些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多埋藏在地下。

通过发掘、鉴定、分类等复杂的工作,这些实物资料才能得以系统、完整地收集起来。

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田野调查和发掘。

历史学哪些专业有前途首先要明确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提早规划职业生涯。

性格特点是一个人在面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如外向、内向、开朗、坚强、机智敏捷、沉着冷静,性格特点会给职业生涯发展带来巨大、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早期一定要对自身的兴趣和性格做全面的分析,也可以通过老师、同学及家人的评价或相关测评进行分析,进一步明晰职业道路,切勿盲目因从众而追逐时下热门专业。

其次,知分知位知线,审视自己兴趣爱好实现的可能性。

“分”即是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数组成结构以及适用范围,例如文化课、专业课、照顾分、原始分、折合分等;“位”指的是考生对应分数在全省同科类考生中的排位,考生要及时了解对应分数在本省的排名情况,例如文化课位次、专业课位次等,并通过省招办获取精准位次或通过省招办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相对定位;“线”就是考生所报考批次或者类别的最低控制线,例如本科控制线,艺术类控制线等等,请务必对应自己所在省份各自批次分数线。

填报高考志愿有什么技巧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把握填报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招收历史学硕士研究生院校及专业总目

招收历史学硕士研究生院校及专业总目

招收历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院校及专业总目为了方便广大致力于历史学考研学子报考院校的选择以及调剂学校的取舍,本人现在此将招收历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院校及其专业总目总结如下。

希望对广大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重复与遗漏,望见谅。

参考网络: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A1)历史系(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3)文化思潮与中国近现代史学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历史文选②史学概论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1)史前考古同等学力加试①考古学概论②田野考古或中国博物馆学(专业) 10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2)夏商周考古同等学力加试①考古学概论②田野考古或中国博物馆学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3)汉唐考古同等学力加试①考古学概论②田野考古或中国博物馆学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4)博物馆学同等学力加试①考古学概论②田野考古或中国博物馆学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3)历史地理学(01)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地理(专业) 4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3)历史地理学(02)区域历史地理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地理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1)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历史文选②史学概论(专业) 12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2)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历史文选②史学概论查看招生单位院系所名称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备注拟招生人数考试范围跨专业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3)历史典籍与传统文化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历史文选②史学概论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4)文献理论与文献学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历史文选②史学概论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5)专门史(01)中国近现代文化同等学力加试①近现代国际关系史②中国历史文选(专业) 12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5)专门史(02)中国古代文化同等学力加试①近现代国际关系史②中国历史文选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5)专门史(03)近现代中外关系同等学力加试①近现代国际关系史②中国历史文选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1)隋唐五代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史学史纲要(专业) 13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2)宋元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史学史纲要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3)明清史与徽学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史学史纲要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政治制度史②史学概论(专业) 15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政治制度史②史学概论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3)中国当代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政治制度史②史学概论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8)世界史(01)区域国别史同等学力加试①西方史学史②西方文化史(专业) 8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8)世界史(02)外国经济与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①西方史学史②西方文化史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1)史学理论与方法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5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2)中国近代史学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3)中国古代史学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1)历史文献与文化史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4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2)安徽历史文献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3)方志学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4)历史文献与制度文化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5)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6)历史文书与文献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5)专门史(01)徽学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6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5)专门史(02)区域社会经济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5)专门史(03)区域文化教育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5)专门史(04)区域学术思想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5)专门史(05)区域社会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1)先秦秦汉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20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2)明清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3)魏晋南北朝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4)唐宋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民国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30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2)文化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3)晚清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4)政治制度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5)近代经济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6)近代社会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7)近代思想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1)国际关系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19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2)欧美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3)16世纪以前的世界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4)西方古代社会与文化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5)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6)西方社会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北方民族大学(001)文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1)西北区域社会史查看北方民族大学(001)文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2)西北区域文化史查看北方民族大学(001)文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3)西北民族关系史查看北方民族大学(001)文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4)西北区域宗教史查看北方民族大学(001)文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5)西夏研究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5)专门史(01)东亚国际关系史(专业)8 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5)专门史(02)中日关系史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5)专门史(03)中朝(韩)关系史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5)专门史(04)东北地方史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5)专门史(05)东北边疆史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8)世界史(01)世界近现代史(专业)4 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8)世界史(02)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 1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3)历史地理学(01)中国历史地理(专业) 1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1)历史文献学(专业) 2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2)礼学与经学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3)敦煌吐鲁番文书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5)专门史(01)中外关系史(专业) 4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5)专门史(02)中国少数民族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5)专门史(03)台湾史与台湾两岸关系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1)先秦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2)秦汉史(专业) 11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3)魏晋南北朝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4)隋唐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5)宋辽金史(含唐宋妇女史)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6)元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7)明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8)清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9)古代中西交通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10)中国古代装饰文化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中国近代史(专业) 8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2)中国现代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3)近现代中外关系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4)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5)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6)中华民国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7)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8)世界史(01)世界历史(专业) 12 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1)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学(含动物考古) 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2)新石器及夏商周考古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3)汉唐宋元考古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4)佛教考古(专业) 22 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5)中外文化交流考古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陶瓷考古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7)田野考古学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8)博物馆学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9)博物馆藏品研究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10)中国古代建筑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11)科技考古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12)文物保护科学查看北京工商大学(001)经济学院(060105)专门史(01)近现代经济史研究(专业)7 查看北京理工大学(009)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中国历史与文化(专业)3 查看北京理工大学(009)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2)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变迁查看北京联合大学(001)应用文理学院(060105)专门史(01)北京文化史朱耀廷孔繁敏佟洵左芙蓉梁怡杨靖筠赵连稳(专业)15 查看北京联合大学(001)应用文理学院(060105)专门史(02)北方物质文化史韩建业顾军查看北京联合大学(001)应用文理学院(060105)专门史(03)台湾历史文化徐博东陈文寿李振广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1)中国古代史学史学所(专业)7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2)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学所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1)文物考古学(专业)4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2)博物馆学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1)中华典籍与文化(专业)6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2)专题文献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3)历史文献学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1)社会史(含环境史) (专业)5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2)文化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3)中外关系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1)先秦史(专业)26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2)秦汉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3)魏晋南北朝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4)隋唐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5)宋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6)明清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7)中国古代民族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8)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史学所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9)易学文化史学所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中国近代史(专业)20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2)中国现代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8)世界史(01)世界上古史(专业)20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8)世界史(02)世界中古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8)世界史(03)世界近代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8)世界史(04)世界现代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3)古籍所(060104)历史文献学(01)历史文献学(专业)5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3)古籍所(060104)历史文献学(02)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查看北京语言大学(000)不区分(060105)专门史(01)中国思想史(专业)6 查看北京语言大学(000)不区分(060105)专门史(02)中国艺术史查看北京语言大学(000)不区分(060105)专门史(03)中外文化交流史查看北京语言大学(000)不区分(060105)专门史(04)对外汉语教育史查看渤海大学(005)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1)先秦、秦汉史(专业)25 查看渤海大学(005)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2)唐宋辽金史查看渤海大学(005)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3)古代旅游文化史查看渤海大学(005)历史系(060108)世界史(01)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专业)15 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3)古典学张强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1)古代西亚吴宇虹郭丹彤PeterBeylage 张强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2)古代北非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3)古代欧洲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3)世界中古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1)欧洲史王云龙王恒伟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近代史复试科目:①史学理论②专业英语或专业日语③世界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3)世界中古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2)世界宗教史张晓华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近代史复试科目:①史学理论②专业英语或专业日语③世界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3)世界中古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3)日本史李小白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近代史复试科目:①史学理论②专业英语或专业日语③世界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4)日本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1)日本近现代史陈秀武郭冬梅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近代史②中国现代史复试科目:①日本近现代史②中日关系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4)日本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2)中日关系史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近代史②中国现代史复试科目:①日本近现代史②中日关系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4)日本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3)日本思想史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近代史②中国现代史复试科目:①日本近现代史②中日关系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5)古籍整理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1)先秦文献曹书杰李德山黄云鹤刘奉文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通史②历史要籍选读复试科目:史学理论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5)古籍整理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2)汉魏六朝文献曹书杰李德山黄云鹤刘奉文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通史②历史要籍选读复试科目:史学理论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5)古籍整理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3)东北地方文献曹书杰李德山黄云鹤刘奉文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通史②历史要籍选读复试科目:史学理论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5)古籍整理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4)中国历史文献学史曹书杰李德山黄云鹤刘奉文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通史②历史要籍选读复试科目:史学理论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5)古籍整理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5)东北历史与文化李德山黄云鹤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通史②历史要籍选读复试科目:史学理论查看渤海大学 (005)历史系 (060108)世界史 (02)美国历史与美国文化查看长春师范学院 (003)历史学院 (060105)专门史 (01)东北民族与疆域查看长春师范学院 (003)历史学院 (060105)专门史 (02)萨满文化查看长江大学 (121)文学院 (060105)专门史 (01)中国文化史查看长江大学 (121)文学院 (060105)专门史 (02)中国文学史查看长江大学 (121)文学院 (060105)专门史 (03)汉语史查看长江大学 (121)文学院 (060105)专门史 (04)语言学史查看长江大学 (121)文学院 (060105)专门史 (05)中国新闻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5)专门史 (01)中国文化史 (专业)8 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5)专门史 (02)中国妇女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5)专门史 (03)东北亚区域文化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6)中国古代史 (01)魏晋南北朝史 (专业)8 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6)中国古代史 (02)辽宋夏金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6)中国古代史 (03)中国古代城市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6)中国古代史 (04)中国古代社会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8)世界史 (01)日本史欧美史方向只招英语考生 (专业)4 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8)世界史 (02)欧美史欧美史方向只招英语考生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8)世界史 (03)韩国史欧美史方向只招英语考生查看大连理工大学 (012)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1)中国近现代政治史查看大连理工大学 (012)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2)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查看大连理工大学 (012)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3)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1)史学理论及西方史学史周巩固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2)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董铁松武少民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1)文化遗产研究孙力楠傅佳欣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2)东北民族考古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3)自然博物馆研究李迎化敬向红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3)历史地理学 (01)历史人文地理韩宾娜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3)历史地理学 (02)城市历史地理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3)历史地理学 (03)旅游文化王德忠董小川曲晓范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5)专门史 (01)东北亚国际关系史邓峰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5)专门史 (02)东北地方史高乐才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5)专门史 (03)东亚思想史韩东育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5)专门史 (04)日本史周颂伦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5)专门史 (05)近现代中日关系史徐绍清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6)中国古代史 (01)先秦史谢乃和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6)中国古代史 (02)秦汉史王彦辉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6)中国古代史 (03)魏晋南北朝史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6)中国古代史 (04)唐宋金元史王德忠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6)中国古代史 (05)明清史赵轶峰罗冬阳刘晓东赵克生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1)中国近代史曲晓范胡赤军权赤秀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2)中国现代史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3)中国近代文化史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8)世界史 (01)世界上古史宫秀华周巩固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8)世界史 (02)世界中古史王晋新徐家玲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8)世界史 (03)世界近代史董小川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8)世界史 (04)世界现代史于群李晔张杨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8)世界史 (05)美国史梁茂信孙群郎高嵩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060121)★东北民族民俗学 (01)东北民俗音乐文化史金士友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060121)★东北民族民俗学 (02)东北民族史刁书仁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060121)★东北民族民俗学 (03)东北民俗史康学伟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1)亚述学吴宇虹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2)埃及学郭丹彤PeterBeylage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3)古典学张强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1)古代西亚吴宇虹郭丹彤PeterBeylage 张强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2)古代北非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3)古代欧洲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

2023历史学专业大学院校全国前十排名

2023历史学专业大学院校全国前十排名

2023历史学专业大学院校全国前十排名历史学专业大学院校全国前十排名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1)、复旦大学(排名第2)、北京大学(排名第3)、南京大学(排名第4)、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5)、南开大学(排名第6)、华中师范大学(排名第7)、中山大学(排名第8)、清华大学(排名第9)、首都师范大学(排名第10)。

历史学属于什么专业历史学属于历史学学科类别1、按照国家_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的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3大门类,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一级学科。

2、研究生阶段分为八个二级学科: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3、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历史学专业需要掌握哪些能力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历史学专业主要学习课程有哪些历史学类专业主要包括历史学专业、世界史专业、考古学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文化遗产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以及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等。

历史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中外关系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文献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中国断代史、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历史学科教学研究等。

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2篇

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2篇

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第一篇:中国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国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是衡量一个学校提供历史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历史学专业的选择对于对中国历史以及文化有兴趣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中国,有许多大学提供历史学专业,但是排名靠前的大学往往具有更高的声誉和优秀的师资力量。

以下是中国历史学专业的大学排名:1.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学专业的领先学府之一。

该校历史学系成立于1912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扎实的历史理论基础。

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术界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2.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中国顶尖的大学之一,也在历史学专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清华大学的历史学专业肩负着培养具有宏观历史视野,能够深入理解中国历史脉络的人才任务。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历史学者和研究人员。

3.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中国的一所知名大学,该校的历史学专业也具有很高的声誉。

复旦大学历史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知识和研究能力。

该专业注重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了许多在学术界和文化遗产领域有良好表现的人才。

4.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学专业的重要学府之一。

南京大学的历史学专业拥有一流的教师团队和教学资源,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重要时期和主题。

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历史知识和扎实的研究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

5.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历史学专业在中国也具有很高的声誉。

该校历史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的历史学人才。

毕业生在学术界和文化遗产领域都取得了优秀的成就。

中国历史学专业的大学排名不仅仅是学校的声誉,也反映了该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以上排名仅供参考,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第二篇:国际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国际历史学专业的大学排名是评估一个学校在历史学领域的学术实力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

2010年全国大学高校各专业学科最新最全排名汇总

2010年全国大学高校各专业学科最新最全排名汇总

2010年全国大学高校各专业学科最新最全排名汇总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大学排名2010(前600名)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1-1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101-2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201-3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301-4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401-500)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0(501-600)2010年中国大学分学科排名2010中国大学自然科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社会科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工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理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法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文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哲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农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医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中国大学管理学排名A等学校名单2010年全国大学各个专业排名汇总(涵盖所有专业):2010年全国大学工学(一)专业排名:地矿类: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工程材料类: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仪器仪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类:测绘工程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化学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工程力学类:工程力学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武器: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农业工程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林业工程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公安技术类: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2010年全国大学理学专业排名汇总: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天文学类:天文学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科学类: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电子信息科学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力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材料科学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类:统计学2010年全国大学管理学专业排名汇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档案学类:图书馆学档案学2010年全国大学文学专业排名: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艺术类: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2010年全国大学农学专业排名: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草业科学类:草业科学森林资源类: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生产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生产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水产类: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2010年全国大学法学专业排名:法学类: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学类:社会工作社会学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安学类:边防管理侦查学治安学2010年全国大学教育学专业排名: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体育学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2010年全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名: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2010年全国大学哲学专业排名:哲学类:哲学逻辑学宗教学2010年全国大学历史学专业排名: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2010年全国大学医学专业排名: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麻醉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中医学类: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藏医学蒙医学法医学类:法医学护理学类:护理学药学类: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

2023年世界史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世界史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世界史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一、世界史专业考研方向世界史专业考研方向一般分为三类:史学理论研究方向、专项研究方向和教学科研方向。

1.史学理论研究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史学的理论体系、方法论和历史思维以及史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史学哲学、史学方法论、史学史和文化史学等。

2.专项研究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一段历史时期、地域或主题的历史。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中国近现代史、外交史、军事史、文化史、经济史、艺术史等。

3.教学科研方向该方向主要以教学为基础,强调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同时也注重自身的科研工作。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史料编纂与研究、历史教育研究等。

二、世界史专业考研院校排名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成立于1912年,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学系。

学院目前设有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专业。

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排名第一。

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历史系成立于1993年,是新近成立的专业历史系。

该系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两个研究方向。

目前仅设有研究生专业。

清华大学世界史专业排名第二。

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历史系成立于1922年,是中国最早的历史系之一。

该系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和文化史等方向。

目前设有博士、硕士和本科生专业。

复旦大学世界史专业排名第三。

4.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历史系成立于1923年,是中国历史学的发祥地之一。

该系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文化史和历史理论等多个方向。

目前设有博士、硕士和本科生专业。

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排名第四。

5.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历史学系成立于1923年,是国内历史学的重要研究中心之一。

该系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多个方向。

目前设有研究生专业。

武汉大学世界史专业排名第五。

以上是世界史专业考研的方向和院校排名。

希望能够为考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帮助。

中国古代史隋唐史学科学校选择建议(YC)

中国古代史隋唐史学科学校选择建议(YC)

中国古代史隋唐史学科学校选择建议(YC)87后发表于2011-2-6 10:40:09【公告】本文所有内容均为“87后”(本人ID名)原创。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87后”。

违者必究!!!一、综述中国古代史隋唐史全国性的学术机构主要有2个:一是中国唐史学会;一是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

尽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敦煌学归在了历史文献学范畴内,但因为敦煌学的主要侧重时期是在隋唐,所以将敦煌学归在隋唐史也不为过了;而且,部分学校的敦煌学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方向,没有归在历史文献学。

另外,大陆院校有吐鲁番学科的为数极少,数量应该在10所以内。

个人以为隋唐史的奠基之作在上个世纪已经基本完成,如今国内的很多隋唐史方向的学者已转向敦煌学领域或者扩展至五代史领域。

本文标题之所以定为“中国古代史隋唐史学校选择建议”,即以学校现在的隋唐史实力为基础——不论过去、注重今朝。

另外,我介绍的各学校隋唐史方向的主要导师,不一定非要是中国古代史专业的隋唐史方向。

因为每个学校的导师配置是不一样的,有的导师是主攻隋唐史的,但分配在了历史文献学之类的其它专业。

下文涉及到的极少部分导师带不带学生我没有资料可查。

如武大的冻国栋教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应该不带学生的,不是因为他年龄多大(事实上他应该只有50出头),但因为武大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导师资源过多,而且另一方面他的学术水平在国内是公认的,所以他只带博士生了。

但谈到武大的隋唐史是不能不谈冻国栋的,因为他是武大隋唐史领域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学者。

二、各主要学校分述(序号不代表排名,只是一个简单的标注。

带*号者,代表这所学校的中国古代史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

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隋唐史学科历史悠久。

现在主要有王小甫(学隋唐史的应该读过他写的《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荣新江(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辛德勇(作为历史地理学者,他也是中国唐史学会的副会长)。

北京大学主办有《唐研究》,现任主编为荣新江教授。

近五年历史学分数线 启航考研

近五年历史学分数线 启航考研

13大学科门类解析—历史学简介一、学术型硕士(一)学科框架(二)近5年学科分数线(三)2018年34所自划线院校分数线(四)二级专业解析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1)隶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1、研究方向目前,各大院校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南开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01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古-1840)02中国近现代史学史(1840-2000)03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04外国史学史2、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系统、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外各种主要史学理论、中外史学史具有较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外史学遗产,正确评析当代史学思潮和史学流派,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较深的认识,能够运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研究视域开阔,理论基础坚实的,具有创造性研究的能力。

3、专业特色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两大领域之间,它以史学理论为研究重点,兼及史学史(侧重于研究近现代西方史学和历史哲学流派的历史);在史学理论领域,以广义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为重点,而不局限于狭义的史学理论;而且坚持把理论探讨与实证的史学研究相结合。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初试科目:① 101政治② 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注:以南开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5、课程设置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史学理论研究、历史文化解释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现当代史学研究、西方史学史研究、历史学研究方法等。

6、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

二、推荐院校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全国招生的较强单位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四川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

全国高校各专业排名

全国高校各专业排名

全国各学科最好的高校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各位学弟学妹在告别虎年的的辛苦忙碌之时,我们迎来了新的丰收年,一年之际在于春,新的一年意味着我们真正的考研备考正式拉开帷幕,希望各位学弟学妹在在权衡就业和考研、以及报考院校之间的利弊后,初步确定所报院校,开始正式备考复习。

机械—小编提示您:以下数据仅供参考,真实综合学科实力还要看高校所在具体的某个领域,在各学弟学妹报考高校时,一定要仔细搜寻高校招生信息以及往年招录比,以便提高大家录取概率。

(一)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史: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世界经济: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国际贸易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数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二)法学法学理论: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党校中共党史: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国际政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复旦大学社会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厦门大学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浙江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四)文学文艺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北京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印度语言文学:北京大学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延边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传播学:复旦大学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美术学: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清华大学戏剧戏曲学:中央戏剧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北京广播学院(五)历史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专门史: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古代史: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世界史: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六)理学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数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计算数学: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应用数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新疆大学四川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理论物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声学:南京大学光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无线电物理: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无机化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化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有机化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物理化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天体物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人文地理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气象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北京大学物理海洋学: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化学:厦门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厦门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质:同济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植物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动物学: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生理学:北京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水生生物学:暨南大学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神经生物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遗传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发育生物学: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生物物理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态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系统理论:北京师范大学(七)工学光学工程: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固体力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力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燕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车辆工程: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天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昌大学材料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材料加工工程: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东北大学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工程热物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热能工程: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江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工程机械:浙江大学电机与电器: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物理电子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系统工程: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岩土工程: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结构工程: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市政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清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同济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河海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水工结构工程: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武汉大学化学工程: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艺:太原理工大学石油大学生物化工: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工业催化:天津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学院石油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地质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学院采矿工程: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学院油气井工程: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大庆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大学后勤工程学院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东华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制糖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程:江南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四川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同济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北方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北方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轮机工程: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水声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飞行器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西北工业大学人机与环境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南京理工大学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清华大学核技术及应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中国农业大学森林工程: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环境工程: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食品科学:江南大学南昌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中国农业大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青岛海洋大学(八)农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果树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蔬菜学: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茶学:浙江大学土壤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农药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浙江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临床兽医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学院森林保护学: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东北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北京林业大学水产养殖:上海水产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九)医学中药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复旦大学免疫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复旦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汕头大学法医学:西安交通大学放射医学:苏州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北京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学(呼吸系病):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传染病、肾病):复旦大学内科学(血液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科学(血液病):苏州大学内科学(传染病):浙江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呼吸系病):华中科技大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中南大学内科学(肾病):中山大学内科学(传染病):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四川大学儿科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重庆医科大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北京大学外科学(胸心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外科学(神外):首都医科大学外科学(普外、泌尿外、神外、骨外):复旦大学外科学(整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外科学(普外):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外科学(胸心外):中南大学外科学(泌尿外):天津医科大学妇产科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眼科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肿瘤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运动医学:北京大学麻醉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口腔基础医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华中科技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科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天津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复旦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药物化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十)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中山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复旦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北京大学社会保障:武汉大学图书馆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情报学:武汉大学档案学:中国人民大学。

2020年全国考古学专业大学排名(原创)

2020年全国考古学专业大学排名(原创)

2020年全国考古学专业大学排名(原创)很多高考专业开设院校有很多所,考生如何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一所好的大学呢,那么就要参考该专业在全国开设的院校排名数据了,本文高考升学网整理了关于2020年全国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的大学排名数据,如果你需要报考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的话,下面的数据对你很重要。

另外关于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的全国各所高校历年录取分数线、录取位次你可以去聚志愿网站免费查询相关数据。

学科专业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

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下面是全国考古学排名数据,考生可以参考该数据得出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排名数据。

专业名专业代码院校名单院校代码专业排名等级称考古学060103 北京师范大学10027 A+考古学060103 复旦大学10246 A+考古学060103 北京大学10001 A考古学060103 南京大学10284 A考古学060103 中国人民大学10002 A-考古学060103 南开大学10055 A- 考古学060103 华中师范大学10511 A- 考古学060103 中山大学10558 A- 考古学060103 清华大学10003 B+ 考古学060103 首都师范大学10028 B+ 考古学060103 华东师范大学10269 B+ 考古学060103 厦门大学10384 B+ 考古学060103 山东大学10422 B+ 考古学060103 武汉大学10486 B+ 考古学060103 四川大学10610 B+ 考古学060103 陕西师范大学10718 B+ 考古学060103 吉林大学10183 B 考古学060103 东北师范大学10200 B 考古学060103 上海师范大学10270 B 考古学060103 暨南大学10559 B 考古学060103 西南大学10635 B 考古学060103 云南大学10673 B 考古学060103 西北大学10697 B 考古学060103 兰州大学10730 B 考古学060103 中央民族大学10052 B- 考古学060103 河北大学10075 B- 考古学060103 南京师范大学10319 B-考古学060103 浙江大学10335 B- 考古学060103 郑州大学10459 B- 考古学060103 河南大学10475 B- 考古学060103 湖南大学10532 B- 考古学060103 湖南师范大学10542 B- 考古学060103 天津师范大学10065 C+ 考古学060103 河北师范大学10094 C+ 考古学060103 山西大学10108 C+ 考古学060103 内蒙古大学10126 C+ 考古学060103 上海大学10280 C+ 考古学060103 苏州大学10285 C+ 考古学060103 福建师范大学10394 C+ 考古学060103 曲阜师范大学10446 C+ 考古学060103 西北师范大学10736 C+ 考古学060103 辽宁师范大学10165 C 考古学060103 上海交通大学10248 C 考古学060103 安徽大学10357 C 考古学060103 安徽师范大学10370 C 考古学060103 江西师范大学10414 C 考古学060103 湖北大学10512 C 考古学060103 华南师范大学10574 C 考古学060103 扬州大学11117 C考古学060103 辽宁大学10140 C-考古学060103 吉林师范大学10203 C-考古学060103 浙江师范大学10345 C-考古学060103 杭州师范大学10346 C-考古学060103 南昌大学10403 C-考古学060103 山东师范大学10445 C-考古学060103 四川师范大学10636 C-考古学060103 云南师范大学10681 C- 专业简介考古学,即考究古代的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在中国是历史学的分支,而世界其他国家则多从属于人类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排名学校名称星级重点学科博士点
1 北京师范大学5★ 1 1
2 南开大学5★ 1 1
3 北京大学4★ 1 1
4 武汉大学4★0 1
5 中山大学4★0 1
6 中国人民大学4★0 1
7 华东师范大学4★0 1
8 山东大学4★0 1
9 天津师范大学3★0 1
10 复旦大学3★0 1
11 首都师范大学3★0 1
12 四川大学3★0 1
13 东北师范大学3★0 1
14 福建师范大学3★0 1
15 湖南师范大学3★0 0
16 淮北师范大学3★0 0
17 曲阜师范大学3★0 0
18 兰州大学3★0 0
19 陕西师范大学3★0 0
20 华中师范大学3★0 0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北京大学A+ 4 复旦大学 A 7 首都师范大学 A
2 吉林大学A+ 5 西北大学 A
3 南开大学 A 6 山东大学 A
B+等(10个):四川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B等(9个):山西大学、厦门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烟台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C等(7个):名单略更多信息加扣:咿叁玖领玖吧思玖贰期
060103 历史地理学
排名
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学校名



1 复旦大学A+ 3 北京大学 A
2
陕西师范大

A
4
中国人民大

A
B+等(5个):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
B等(5个):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C等(4个):名单略
060104 历史文献学
排名
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兰州大学A+ 4 安徽大学 A 7 厦门大学 A
2 吉林大学A+ 5 北京师范大学 A 8 东北师范大学 A
3 四川大学 A 6 中国人民大学 A 9 华中师范大学 A
B+等(13个):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清华大学
B等(14个):郑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鲁东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C等(9个):名单略
060105 专门史
排名
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厦门大学A+ 9 南开大学 A 17 中国人民大学 A
2 四川大学A+ 10 华中师范大学 A 18 陕西师范大学 A
3 中山大学A+ 11 福建师范大学 A 19 南京师范大学 A
4 北京师范大学A+ 12 复旦大学 A 20 温州大学 A
5 山东大学A+ 13 内蒙古大学 A 21 西北师范大学 A
6 暨南大学 A 14 中央民族大学 A 22 首都师范大学 A
7 北京大学 A 15 云南大学 A
8 清华大学 A 16 西北大学 A
B+等(33个):曲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吉林大学、烟台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昌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宁波大学、郑州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新疆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山西师范大学
B等(33个):长江大学、宁夏大学、延边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北京工商大学、聊城大学、青岛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浙江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徐州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春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大学
C等(22个):名单略
060106 中国古代史
排名学校名称星级博士点
1 武汉大学5★ 1
2 北京大学5★ 1
3 南开大学5★ 1
4 北京师范大学4★ 1
5 中山大学4★ 1
6 中国人民大学4★ 1
7 山东大学4★ 1
8 陕西师范大学4★ 1
9 南京大学4★ 1
10 安徽师范大学4★ 1
11 吉林大学4★ 1
12 暨南大学4★ 1
13 四川大学4★ 1
14 华南师范大学4★ 1
15 华东师范大学3★ 1
16 河北师范大学3★ 1
17 华中师范大学3★ 1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湖南师范大学A+ 6 中国人民大学 A 11 北京师范大学 A
2 华中师范大学A+ 7 南开大学 A 12 河北师范大学 A
3 北京大学A+ 8 华东师范大学 A 13 四川大学 A
4 复旦大学A+ 9 南京大学 A 14 苏州大学 A
5 中山大学 A 10 山东大学 A 15 武汉大学 A
B+等(24个):上海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延安大学、辽宁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等(23个):新疆大学、湘潭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山东
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聊城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C等(15个):名单略
060108 世界史
排名学校名称星级重点学科博士点
1 武汉大学5★ 3 1
2 南京大学5★
3 1
3 首都师范大学5★ 3 1
4 华东师范大学5★ 1 1
5 北京大学4★0 1
6 南开大学4★0 1
7 复旦大学4★0 1
8 华南师范大学4★0 1
9 吉林大学4★0 1
10 天津师范大学4★0 1
11 浙江大学4★0 1
12 郑州大学4★0 1
13 北京师范大学4★0 1
14 陕西师范大学4★0 1
15 四川大学4★0 1
16 山东大学3★0 1
17 华中师范大学3★0 1
18 福建师范大学3★0 1
19 西北大学3★0 1
20 上海师范大学3★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