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911d6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c.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第一章:细胞膜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1.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存在和作用2. 讲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3. 讲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二章:细胞膜的成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让学生理解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2.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成分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成分的重要性和作用2.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概述,引入细胞膜成分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3. 讲解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三章:细胞膜的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让学生理解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不同功能的重要性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功能的作用和重要性3.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成分,引入细胞膜功能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3. 讲解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四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2 教学内容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功能,引入结构与功能关系的topics2. 讲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 讲解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五章:细胞膜的研究方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方法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不同方法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5.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引入研究方法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3. 讲解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六章:细胞膜的流动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让学生理解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其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流动性对细胞膜功能的影响6.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引入流动性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3. 讲解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七章:细胞膜的信号传递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7.2 教学内容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信号传递的重要性7.4 教学步骤1. 引入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3. 讲解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八章:细胞膜的疾病与治疗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让学生理解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8.2 教学内容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疾病的危害及治疗的意义8.4 教学步骤1. 引入细胞膜疾病与治疗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3. 讲解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九章:细胞膜的研究进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9.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9.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研究内容,引入最新进展话题2.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3. 讲解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10.3 教学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研究的未来发展10.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3.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5.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补充说明: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5530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2.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教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3.了解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4.理解细胞膜系统在物质传递和细胞内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
三、教学准备:1.教材:生物教材相关章节;2.实验器材:显微镜、玫瑰酚溶液、洋葱片;3.实验材料:盐水、二氧化碳、小分子染料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细胞膜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细胞膜的形态和位置,并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的探究兴趣。
2.探究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20分钟)通过研究细胞膜的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片细胞膜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并解释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3.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第二课时: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1.导入(5分钟)通过引用生活中不同的细胞膜系统的例子,如肌肉细胞的骨骼膜,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系统多样性的思考。
2.学习细胞膜系统的种类(20分钟)通过讲解细胞膜系统的种类和功能分工,帮助学生了解细胞膜系统在细胞内外物质传递和交流中的作用。
3.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并了解不同细胞膜系统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细胞膜的作用1.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子说明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2.学习细胞膜的作用(25分钟)通过讲解细胞膜在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外环境适应等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3.实验(1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如使用小分子染料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示例,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细胞膜作用的理解。
4.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的作用,如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外环境适应,并了解细胞膜与细胞内其他结构和器官的关系。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960dca770bf78a652954e6.png)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学习目标1.通过教材知识的学习,结合教师引导性讲解,能够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通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能够掌握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通过观看细胞膜相关动画及视频,能够认识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的作用,并说出其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四、教材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提示: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
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2.提示:在电子显微镜诞生之前,科学家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
依据的实验事实主要有:进入活细胞的物质要通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细胞;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二)实验提示: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质量不一样,可以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三)练习基础题1.C。
2.A。
3.C。
拓展题1.提示:把细胞膜与窗纱进行类比,合理之处是说明细胞膜与窗纱一样具有容许一些物质出入,阻挡其他物质出入的作用。
这样类比也有不妥当的地方。
例如,窗纱是一种简单的刚性的结构,功能较单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要复杂得多。
细胞膜是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活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窗纱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被动地在起作用。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c31d3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d.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和作用;3.了解细胞膜的生物学意义。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边界,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则是细胞膜的功能性组分。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1.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2.控制物质的进出;3.传递信息。
2. 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和作用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主要有扩散、渗透、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
扩散是指物质自由地在细胞膜两侧运动,直到达到平衡状态。
渗透是指水分子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在细胞膜上通过能量耗费的方式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动。
被动转运是指物质在细胞膜上通过不耗费能量的方式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
细胞膜的作用主要有:1.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2.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3.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3. 细胞膜的生物学意义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边界,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对细胞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和作用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重要性;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和作用,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膜的作用;3.讨论法:通过讨论细胞膜的生物学意义,让学生了解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步骤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3.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细胞膜模型,加深对细胞膜的理解。
2. 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和作用1.通过实验观察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和作用;2.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细胞膜的理解;3.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作用。
3. 细胞膜的生物学意义1.讲解细胞膜的生物学意义;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3.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学历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12ee8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e.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理解实验原理。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三、知识梳理(一)细胞膜的成分1、主要成分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1)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 50%,其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 40%,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糖类:约占细胞膜总量的 2% 10%,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2、成分特点细胞膜的成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有差异,并且会随着细胞的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二)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排出细胞,而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失到细胞外,同时,细胞外的有害物质也不容易进入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如激素。
(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
(3)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三)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实验材料选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容易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2、实验原理细胞内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浓度,把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会吸水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从而得到细胞膜。
3、实验步骤(1)取材:用滴管吸取少量的哺乳动物新鲜血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eac0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c.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一、教学分析:首先,我从这四个方面进展教学分析。
(展现幻灯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前两章学习了细胞的定义以及组成细胞的分子,后面将要学习细胞的物质、功能以及生命历程,所以《细胞的根本构造》这章处于过渡的地位,在整个必修一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整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起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作为季延中学的高一年学生他们已有了肯定的学问根底:知道了细胞的分子组成,初步了解细胞膜;初步把握了显微镜的使用;同时细胞膜的功能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2、力量根底:肯定的自学力量;肯定的分析材料和推理推断的力量;3、情感根底:我们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泼,上课布满热忱、积极发言、擅长表达自己;具有合作精神;教学目标分析: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详细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构造和心理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知道如何选用提取细胞膜的试验材料,明的确验方法,理解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详细内容如下4点:(展现)(1)能够解释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试验材料的缘由(2)能够明确提取细胞膜采纳的试验方法;(3)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推理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4)能够简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力量目标:能找出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并进展试验,提高实践力量、猎取信息力量等。
通过以下三点进展具体的阐述。
(1)尝试从已有学问背景中找出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2)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提高动手操作力量,进一步娴熟把握使用显微镜的技能,提高实践探究力量;(3)通过对资料、图片的分析和推理,进一步提高提取信息的力量和推理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试验,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培育科学兴趣,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素养;(2)通过对细胞膜成分与功能的资料分析探究的学习,培育科学兴趣,探究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以课标的要求为动身点,在吃透教材的根底上,考虑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对抽象的学问理解把握力量仍有待提高的现状,我确定了如下重难点。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8f10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8.png)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细胞膜在细胞内外隔离、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等方面的作用。
2. 能力目标
(1)能够描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2)能够阐明细胞膜的功能和意义;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细胞膜的作用和意义。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结构;
(2)细胞膜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
1.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2. 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体验细胞膜在不同溶液中的特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细胞膜的图像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的兴趣和好奇心,预热课堂氛围。
3. 多媒体展示及讨论(20分钟)
(1)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在细胞内外的作用;
(2)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4. 实验教学(30分钟)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细胞膜在不同溶液中的特性,理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6.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细胞膜在细胞内外隔离、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等方面的作用。
五、课堂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式,对本节课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
通过评价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次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e9e7a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a.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的意义。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掌握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结构: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类等。
2.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
3. 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
4. 细胞膜的流动性:膜融合、胞吞、胞吐等。
5.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实例:神经冲动传导、物质跨膜运输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和选择性透过性。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结合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
3. 案例分析,深入剖析细胞膜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4. 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细胞膜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细胞膜的结构:介绍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类等成分。
3. 细胞膜的功能:讲解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作用。
4. 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解释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机制。
5. 细胞膜的流动性:介绍膜融合、胞吞、胞吐等现象。
6. 实例分析:分析神经冲动传导、物质跨膜运输等实例。
7.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
8. 小组讨论:探讨细胞膜选择性透过性的意义和应用。
9. 总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细胞膜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细胞膜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高中生物《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79c92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a.png)
高中生物《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膜的组成、性质及功能,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的意义;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归纳、分析等方式,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组成、性质及功能,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2.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的意义,掌握细胞膜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细胞膜的图片,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特点;2)引出话题:细胞膜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2. 新知讲解(25分钟)1)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包括磷脂双层、膜蛋白、糖脂等成分;2)讲解细胞膜的性质和功能,如半透性、选择性通透性、承载等作用;3)引导学生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的意义,如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保护细胞免受外界影响、调节物质的进出等。
3. 实验操作(15分钟)1)通过模拟细胞膜的构成和特性,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葡萄糖、蛋白质等物质在透过模拟膜时的表现;2)整理实验数据,展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细胞膜的作用。
4. 讨论交流(10分钟)1)分组讨论探究,为什么生物体内某些物质进不去或出不来?2)引导学生分析分子的大小、电性、分子结构、膜蛋白等因素对物质通透性的影响;3)让学生交流观点和思路,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四、教学总结(5分钟)1)总结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强调细胞膜作为生物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界面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细胞膜的“半透性、虚实结合、动态平衡”特性如此重要?3)鼓励学生通过多元探究,加深对细胞膜的理解和认识。
细胞膜系统边界教学设计(共3篇)
![细胞膜系统边界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a8b79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3.png)
细胞膜系统边界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p1.地位作用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新课改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根底和细胞的种类的根底上进展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稳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动物和植物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主要内容细胞膜是细胞中必不可少的构造。
本节课主要讲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随后教材联络生活实际,简要讲述了癌细胞的一些特征;其次教材分析^p 了细胞膜的功能;最后简要讲述了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下微调,从学生已学过的细菌的细胞壁入手,简要说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
紧接着从学生能体验到的细胞膜的功能入手,讲细胞膜的功能,生物学有这样的关点,功能是由构造决定的,构造又是由成分决定的,自然过渡到细胞膜的成份。
最后联络生活,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解释预测肿瘤的化验单。
3.教学目的教学总是具有教育性的,随着消费、科技和整个社会的开展,为了进步全民族的素质,作为老师更应该在重视知识教育的根底上,重视对学生的才能培养和思想教育,因此根据国家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本节的教学目的确定为:知识目的a.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b.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构造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才能目的a.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才能和分析^p 归纳总结的才能。
b.培养学生根据科学实验史料建构生物学知识的才能。
c.通过玉米胚的染色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才能。
情感目的a.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物质根底和构造根底,建立起生命活动的物质性观点。
b.树立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4fb1e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6.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胞膜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2)掌握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的区别与联系;(3)了解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细胞膜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3)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细胞膜科学研究的兴趣;(2)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健康的态度;(3)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2)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的区别与联系;(3)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2)细胞膜的功能及其机制。
1. 实验器材:显微镜、细胞膜模型、实验药品等;2.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参考资料等;3. 实验材料: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2)提问:细胞内外如何实现分隔与交流?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胞膜的概念;(2)学生观察细胞膜模型,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3. 课堂讲解:(1)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功能;(2)阐述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的区别与联系;(3)介绍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4.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细胞膜的实验;(2)引导学生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5.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细胞膜的功能及其机制;6. 课后作业:(1)绘制细胞膜结构示意图;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准确描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2)学生能运用细胞膜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f94e3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c.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力量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试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与同学争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资料分析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黑板、粉笔五、课时支配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熟悉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成分,从今日开头,我们将进一步熟悉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我们来熟悉由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大家对于细胞应当有了肯定的熟悉——我们在学校学习过,在前面的试验中我们也曾经观看过一些细胞。
t:你认为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什么?s:……(同学发言:脱口而出的同学可能往往回答细胞膜;略有思索的同学回答细胞壁;比较严谨的同学会回答“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膜”,等)(老师点评后总结,留意点评同学的思维习惯)t: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像植物、真菌、细菌等生物,细胞往往具有细胞壁。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它们没有生命活动的特别功能,主要是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爱护作用。
而对于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与植物不同,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了解。
然而我们今日要重点争论的话题不是细胞壁,由于我们将争论的是“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边界是什么?这里的答案就只有一个:细胞膜。
由于,我们这里指的“系统”是:生命系统!在组成细胞的结构中,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细胞壁并没有像它们这样的生命活性。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b9f1e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b.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3. 培养学生理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4. 引导学生探索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基本概念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的分界线,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
2.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其中脂质占40%,蛋白质占50%,糖类占2%-10%。
3. 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物质交换、信号传递等功能。
4. 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让水分子和某些离子自由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5. 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细胞膜是细胞内外交流的桥梁,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免疫、信号传导等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结合具体实例讲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4.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功能、选择性通透性及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原理及其调节机制。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细胞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2. 第二课时:细胞膜的功能3. 第三课时: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4. 第四课时: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5. 第五课时:课堂小结、练习与讨论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细胞膜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细胞膜功能和选择性通透性时的表现。
3. 练习题:分析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检验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1. 学生对细胞膜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在探讨细胞膜功能和选择性通透性时的参与度。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b0bb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c.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教案教案标题: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作用。
3. 掌握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稳态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调节作用。
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
2. 细胞膜的功能和作用。
3. 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细胞膜的多功能性。
2. 理解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复杂作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细胞膜模型或图片。
3. 实验器材和试剂,用于进行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细胞膜的图片或模型,引出细胞膜的主题,并提出问题:细胞膜在细胞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知识讲解:通过PowerPoint课件,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作用。
重点讲解细胞膜的多功能性和对细胞稳态的重要性。
3. 实验演示:进行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以加深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调节作用,以及其在维持细胞内稳态中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细胞膜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认识到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稳态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调节作用。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细胞膜的多功能性和复杂作用。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1b4cb358f5f61fb6366663.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
2).了解细胞膜的功能。
2.能力目标:1). 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 通过观察、分析所给材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1).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3).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精致完美,教育学生崇尚生命、热爱科学。
二、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问题式探究的策略模式、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采用实验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讲授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体验制备细胞膜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原理:吸水涨破脂质二、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糖类三、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七、作业设计课堂练习:1,下列可以作为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是()A 神经细胞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C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 人的成熟的红细胞2、组成细胞膜的成分是()A 脂质、蛋白质、糖类B 脂质、蛋白质、无机盐C 脂质、蛋白质、核酸D 脂质、糖类、核酸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A.保护性屏障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信息的接收和传递D.能量的储存和释放5、下列对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B.水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C.CO2 容易排出细胞D.病毒不可能进入细胞6.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C.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课后作业:《细胞核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学案;预习《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后思考:细胞膜还具有那些功能?八、教学反思。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c434858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d.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特点,理解细胞膜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2.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3. 细胞膜的功能4.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5. 细胞膜与细胞内外环境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特点、功能及功能特点。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膜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介绍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3. 展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利用课件和模型,讲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4. 讲解细胞膜的功能:介绍细胞膜的物质运输、信号传递和细胞识别等功能。
5.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特点:讲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和流动性。
6. 联系生活实例:举例说明细胞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7.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细胞膜的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细胞膜组成成分、结构特点和功能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胞膜知识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的比较。
2. 细胞膜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功能示意图等。
2. 实物模型:细胞膜的物理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名师教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完整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dbe7f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3.png)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引入问题:1、大家在小的时候有没有玩过肥皂泡,肥皂泡是怎样的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
2、细胞是不是也跟肥皂泡一样很简单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3、大家身体最外层是什么器官呢如果它破了,我们会怎样皮肤,会痛,很容易受细菌的感染。
人体有皮肤可以保护自身,与外界相隔开。
那么,细胞的边界是什么呢细胞膜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首先是细胞膜: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问题:光学显微镜下能否看见细胞膜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诞生之后,用它清晰地观察到了细胞膜;但在此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
依据的实验事实主要有:1.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
2.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3.鸡蛋的卵黄部分就是一个细胞,轻轻碰触完整的卵黄表面,可以感受到它有弹性,用尖锐的物体挑破它,黄色的浆液就流散出来。
也就是说,那层包裹着黄色浆液的透明薄膜就是细胞膜了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它化学成分与功能和细胞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我们要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把细胞膜与细胞的其他成分分离开,下面我们就结合实验,体验一下细胞膜的制备:板书:一、实验:制备细胞膜对于一个实验来说,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44d9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3.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理解细胞膜系统在细胞内部的边界作用。
3.能够描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重点:1.细胞膜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细胞膜系统在细胞内部的边界作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细胞膜系统在细胞内部的边界作用。
2.能够描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准备:1.投影仪、电脑、课件等教学设备。
2.实验材料、显微镜等实验设备。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2.呈现(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液泡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功能。
3.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作用,包括以下内容:a.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选择性通透性。
b.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内质网是一系列膜片和管道,负责合成、折叠和运输蛋白质。
c.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高尔基体接收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并进行加工和分拣,将它们运输到各个细胞器或细胞表面。
d.液泡的结构和功能:液泡是由膜包裹的小器官,储存细胞内的物质,并参与物质的转运和消化。
4.实验(20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系统的理解。
5.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细胞膜系统在细胞内的边界作用,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
6.总结(10分钟):学生对细胞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与老师进行分享。
七、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细胞膜系统的功能和边界作用的小论文,并在下次课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八、拓展延伸: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作用与其他生物系统的边界作用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c3325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a.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定义、结构与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细胞膜的特点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细胞膜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的认识。
4. 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定义与结构1.1 细胞膜的概念1.2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1.3 细胞膜的结构模型2. 细胞膜的功能2.1 物质交换与信号传递2.2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2.3 细胞膜与细胞内外环境的关系3. 细胞膜的特点3.1 选择性透过性3.2 流动性3.3 稳定性与适应性4. 细胞膜的研究方法和技术4.1 荧光标记法4.2 膜融合技术4.3 膜蛋白提取与纯化5. 细胞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5.1 细胞膜药物传递系统5.2 细胞膜生物传感器5.3 细胞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定义、结构、功能、特点及研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细胞膜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细胞膜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4. 实验演示法:演示荧光标记法、膜融合技术等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籍: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相关教材。
2. 实验器材:荧光显微镜、膜融合实验设备等。
3. 网络资源:细胞膜相关的研究论文、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细胞膜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细胞膜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的认识。
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对荧光标记法、膜融合技术等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4. 课程论文: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细胞膜的某一方向,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细胞膜?它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2. 讲解细胞膜的定义与结构:介绍细胞膜的概念、组成成分和结构模型。
3. 讲解细胞膜的功能:阐述物质交换、信号传递等生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资料分析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视频、课件、教科书、黑板、粉笔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有位专家这样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现在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精巧!”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成分,我们可以将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物质机械地组装起来形成一个细胞吗?答案是否定的,细胞的各组分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通过形成结构和功能都密切联系的各基本结构,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提问:我们学校的校园与校外环境是以什么作为界限呢?(自由发言)
师: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有结构使细胞和外界隔绝开来,那就是细胞膜。
我们首先进入第一节的学习(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2、教学目标达成:对于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同学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也就是说你能不能列举出一些证据来证明细胞膜这个系统边界的存在?
S:直接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
T:很好,电子显微镜可以看清楚细胞膜的存在,光学显微镜虽然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却能够清楚的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是有界限的。
除了这样的直接观察,我们还能不能通过一些其他的感受间接感知细胞膜的存在呢?
(用图片的方式介绍科学家进行显微探针感受阻力的实验:一开拓学生的实验思路;二激发学生兴趣)
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伊红会很快的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也可以知道,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有着边界,这个边界就是细胞膜。
2.1 细胞膜的成分
为了研究细胞膜的功能,我们首先要研究它的成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细胞膜都由哪些成分组成。
(板书:一、细胞膜的成分)
T:我们要分析细胞膜的成分,首先要获得细胞膜。
那么,怎样获得比较纯净的细胞膜呢?
请大家阅读课本40页-41页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完成下面几个问题的思考。
(板书: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问题:1、选用植物细胞好不好?
2、为什么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3、细胞破裂后,怎样分离出比较纯净的细胞膜?
4、归纳实验的原理。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视频,教师解说,后进行点评总结)
S:……
T:我们利用动物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细胞内的物质就会流出来,从而获得细胞膜。
再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以及其他膜结构的细胞器,所以,可以避免其他膜的干扰。
最后利用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分离开来,获得比较纯净的细胞膜。
T:现在细胞膜的提取过程大家已经体验过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分析细胞膜的成分有哪些?怎么分析呢?
借助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我们大可以通过先进的仪器分析得知,但是我们手头上没有大家能利用的仪器。
我们有什么呢?请大家看下面的资料,来分析一下细胞膜的成分。
(投影:
1.发现脂溶性的小分子,例如酒精、甘油等很容易通过细胞膜;
2.如果用脂质溶剂处理细胞,发现细胞膜被溶解;
3.如果用蛋白酶来处理细胞,发现也能破坏膜结构。
)
(学生讨论、发言)
S:……
S:(归纳总结)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和蛋白质。
(板书)
T:好,大家一起来看课本,享受已经发现的研究结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我们在各种膜的研究中还发现,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这也和我们前面了解的蛋白质的功能是相一致的: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中也少不了蛋白质的一份!我们也将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越来越多地了解细胞膜的各种成分在其功能中的具体作用。
2.2 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对于生命系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细胞膜有哪些重要功能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42页内容,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板书:二、细胞膜的功能)
(请学生发言,让他们结合生活经验,解释细胞膜的功能,教师适时点评)S: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板书)
只有这样,细胞才能获得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才能减小受到的各种外部干扰,才能正常的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这就好比我们的学校的围墙,班级的墙壁,如果没有这些,喧嚣的街道,隔壁班级的活动直接影响到我们班级同学的学习,那么,我们的学习不可能正常进行。
S:……
T:同学们的比方非常形象。
作为生命体,要保证自身代谢顺利进行,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环境何等重要;有了细胞膜,这个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内才能保持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才可能具备代谢的正常条件。
也正因为如此,在生命的起源过程中,科学家把“原始界膜”的形成作为生命演变中的重要阶段,具有了原始界膜后,才使得原始生命的诞生成为可能!
S: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板书)
既然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这就好像皮肤是我们人体的边界一样,我们的皮肤可以阻止一些病毒、细菌等进入我们体内,细胞膜也应该有类似的功能。
S:……
T:这个类比是比较恰当的。
对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一点功能,我们将在第四章会有更加详细的学习,现在需要大家先了解细胞膜具有选择性的允许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进入,而细胞不需要的,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就不容易进入细胞。
细胞膜的这样一种生理功能我们称之为“选择透过性”。
不过选择透过性只有活的细胞的细胞膜也具有,细胞死亡,这种选择透过性就丧失了。
S: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板书)
细胞作为一个个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于一个个体来说,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流。
构成个体的细胞也应该是这样的,只有这样,细胞才能联合起来组成能行使同一功能的组织,再构成器官……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应该就是考系统的边界——细胞膜。
T:(放映有关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动画、图片等,同步解说)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们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
这种协调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
这种信息的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1 靶细胞(胰岛素与靶细胞) 2 细胞间信息的传递(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3 相邻两个细胞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可以看到细胞膜的功能对于一个细胞的正常运作是必需的;当然细胞膜的功能除了上述介绍的三点,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在课下查找资料,也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渐了解,总结。
最后补充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的作用,但因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作为细胞这个基本生命系统的边界。
七、课后反思
对于这节课的内容,虽然有问题探讨、有实验,但是基于学生的生物学基础,还不能很大程度的实现自我探究。
就像“问题探讨”中的问题,我认为有一些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认识水平,所以,我采用提供一些直观的资料,再由学生进行体验,进行总结。
整节课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进入老师的话题中,能够紧紧跟上老师的脚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学生自己的思考,不过,我想这样的思考多数学生都可以,但是怎样让全部的学生都能够做到这样,还需要不断的探讨,这也包括课堂上的教师的积极课堂感染。
但是一堂课,是不是都是学生活动就成功了呢,我认为不全是,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课改,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思维的引导很重要:我觉得只要课堂上,能够使学生养成生物学的思考习惯就达到目的了,教是为了不教,而是要让学生有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