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高危患者血压目标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为130/80mmHg以下。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和受体阻滞剂五类(表5-1),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此外, -受体阻滞剂或其他种类降压药有时亦可应用于某些高血压人群。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包括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前者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
常见副作用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导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
临床上常用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主要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两种药物,也可用于降压治疗,常见副作用包括抑制心脏收缩功能和传导功能,有时也会出现牙龈增生。
2-3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禁止使用。
ACEI:作用机理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
常用药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
此类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
适用于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持续性干咳,多见于用药初期,症状较轻者可坚持服药,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
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
禁忌症为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妊娠妇女。
ARB:作用机理是阻断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发挥降压作用。
常用药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
ARB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
浅述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浅述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标签:高血压;治疗原则;阶梯治疗;合理应用高血压是目前国内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可达20%。
大量证据表明,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容易并发冠心病。
血压越高,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就越高。
因此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掌握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注意正确合理应用高血压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降压目标:即至少将血压降低至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对于合并有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收缩压≤130 mmHg和舒张压≤80 mmHg。
由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一旦能控制达标,其舒张压也往往较好控制,因此降压治疗的重点是收缩压降至目标以内。
1.1 阶梯治疗随着各种降压药的问世,传统的阶梯式抗高血压的应用也不断发展,但目前已不提倡。
美国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价与治疗委员会(JNC)指出下列方案(表1)。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及同年中国高血压联盟的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将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ACEI、CCB、α1-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等六类药物同时列为临床一线高血压治疗药物。
1.2依据血压高低病情轻重选择药物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可降低血压的数种药物,包括ACEI、ARB、CCB、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均可有效降低血压及减少高血压并发症。
大量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噻嗪类利尿剂在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JNC-7(第七次报告)推荐噻嗪类利尿剂应作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最初治疗选择,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种类降压药如ACEI、ARB、CCB、β-受体阻断剂中的一种联合使用。
高血压药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控制血压,而且还应该保护患者的靶器官,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效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医学生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文字表述: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自从1997年美国JNC VI、1999年WHO-ISH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公布以来,又陆续完成了几个临床试验和药物比较研究,如何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综合干预高血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有效保护靶器官,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已达到新的高度,因此有必要加以总结,以利于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
一、危险因素综合评估与干预 新的指南突出了血压水平和共存危险因素的同等重要性。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呈连续性相关,即使在正常血压范围内,血压最低的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是最低的。
高血压病不仅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也是代谢紊乱疾病,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超过80%的高血压病人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但与血压水平直接相关,而且还取决于伴随的危险因素和并存的其他临床疾病。
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紊乱、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血纤维蛋白原升高和静息的生活方式,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研究提示,心率增快、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可能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许多研究提示心率与血压密切相关,高心率者有较高的血压水平。
Framingham研究表明心率对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与收缩压和吸烟等同,男性发生心脏猝死的危险性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快而增加,心率增快是高血压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将增加20%的全病因死亡和14%的心血管死亡。
高尿酸血症有促炎症与血栓作用,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ramingham 研究未能发现这种相关性的存在。
高尿酸血症是否增加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无论是在高血压人群还是高血压个体中,上述危险因素常聚集存在,相互影响、作用相互叠加,加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浅述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浅述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治疗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抗高血压药物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浅述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 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3. CCB(钙通道阻滞剂)4. β-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5. 利尿剂6. 中枢性降压剂二、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原则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用药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区别,因此治疗需要考虑到个体化。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血压水平、伴随疾病等多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符合指南建议治疗高血压需要符合指南建议,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物。
例如,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的轻度高血压患者,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对于老年人来说,应优先选择CCB或利尿剂。
3. 逐步治疗治疗高血压需要逐步实施。
首先需要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减少饮酒,控制饮食,增加体育锻炼等)来改善血压状况。
如果没有效果,需要再加入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如果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逐步加量或选择另外一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三、抗高血压药物的常用联合和优缺点1. ACEI与CCB联合ACEI和CCB联合治疗高血压,能够减轻ACEI所引起的咳嗽、高钾和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并且,这种联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 ACEI与利尿剂联合ACEI与利尿剂联合治疗高血压,能够降低ACEI所引起的高钾水平,减轻ACEI的肾毒性和降低血压。
这种联合治疗还能减少液体潴留导致的浮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3. ARB与利尿剂联合ARB与利尿剂联合治疗高血压,能够提高ARB的降压效果,降低ARB的肾毒性并减少高钾的发生。
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
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现状,参考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及国内高血压治疗指南,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单独选用或联合应用各类降压药,目标是尽可能使高血压治疗达标,进一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合理应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一旦确诊高血压病就要进行个体化治疗:即在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病情的基础上,根据每种降压药物有其各自的药理学特点,结合患者的生活、工作特点,年龄、病理生理特点,高血压程度和分级、有无并发症或夹杂症及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存在与否,以及用药后的反应,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不能放松非药物治疗措施,这一点尤为重要,若经合理的、系统的药物治疗仍不能达到满意疗效,则应注意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对治疗方案作相应的调整。
1 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简述如下1.1 临界高血压的治疗对年龄<或=50岁首选非药物治疗,数月后如血压仍不正常可加用药物治疗,不强调联合用药及阶梯治疗。
1.2 轻度高血压的治疗可先采用非药物治疗3-6个月,目前认为伴有危险因素的应使用降压药。
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应采取药物治疗,一般选用温和降压药如利血平、降压灵、氢氯噻嗪等。
1.3 中度以上高血压均应采用药物治疗。
2 降压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2.1 小剂量治疗阶梯式[1]降压药物选择原则的首选药已从利尿剂和β阻滞剂扩展到包括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四类药物中的一种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血压获得控制或达最大量,或出现不良反应。
2.2 无效时换药治疗如果一个药物的疗效反应很差,或是耐受性差,可换另一类型药物,而非加大第一个药物剂量或加用第二个药物。
2.3 联合治疗多年来经验证明,小剂量的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不仅可发挥药效,而且亦能减少降压药的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
2.3.1 联合应用的优点对重度高血压,可能一开始就需要联合使用两种降压药。
临床抗高血压药的合理使用浅谈
摒气 , 免打喷嚏或 咳嗽, 避 也不作腰穿 。 229躁动 的护理 躁 动不 安是颅脑外伤的一种 常见表现 ,引起躁 ..
动 不 安 有 许 多 因素 , 先 考 虑 是 脑 水 肿 、 内血 肿 所 致 的 颅 内 高压 进 首 颅
加床栏或专人陪护 。护士给患者抽血 、 注射等操作 时 , 需有人相助 以 防断针 等意 外发生。当伤员 由安静突然转 入躁动 , 自躁动转为安 或 静人睡 时, 应提 高警惕 , 观察是否病情恶化 。切勿随意 给镇静 剂 。 以 颅脑损伤者 常伴 有不同程度 的意 防混淆病情 。 221 ..O合并伤处理 颅脑外伤合并 四肢 骨折者 , 应给予有效 的夹板固
4体 会
期 ”防止再度出现 昏迷。如果及时发观” , 中间清醒 ” 应及时处理, 效果
压力 . 善 呼 吸 。 改
221 心 理 护 理 颅 脑 外 伤 患 者病 情 急 ,发 病 时 间 短 ,病 人 无 心 理 适 . .1
应过程 , 易出现恐惧 、 紧张 等不 良情绪反应 , 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 故 在抢救病人 时应 主动安慰病人 , 医务人员要 以和蔼亲的态度 、 温和的 语 言来 耐心细致地解答病人 的询 问, 使病人消除紧 张、 惧情绪 。 恐 以 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
输 血 、 氧 。 使伤 员平 卧 , 意 保 暖 , 给 注 同时 检 查 休 克原 因 , 明有 无 其 查
定, 合并 骨盆骨折 者应用 三角 巾或 大块包 伤材 料作环形包 扎 , 膝微
曲, 下部加垫 , 合并脊椎骨 骨折者 , 搬运时应严 防颈部和躯干前屈 式 扭转 , 应使脊椎保持伸 直 , 并将伤员放在硬质担 架上 , 并尽量减 少搬 动。合并胸外伤者 , 出现反常呼吸 , 若 可采用棉 垫 , 胸带压迫包 扎于 浮动胞壁处 , 合并 张力性 气胸者应及时胸腔穿刺 , 以迅速降低胸腔内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87页)
高血压治疗目标
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 的所有危险因素,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 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
• 小剂量开始 • 多数终身治疗、避免频繁换药 • 合理联合、兼顾合并症 • 24小时平稳降压,尽量用长效药
• 个体化治疗
降压药物选择
一线降压药物
– 利尿剂
– β受体阻滞剂 直接PTCA的优点
耐受性主要反映药物的安全性及对患者 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选择降压药时要兼顾血压达标及价格 两个因素 。
利尿剂 利尿剂 利尿剂
Cortex
心力衰竭的治疗 进展和合理用药
噻嗪类
Inhibit Inhibit active active exchange exchange of of Cl-Na Cl-Na in in the the cortical cortical diluting diluting segment segment of of the the ascending ascending loop loop of of Henle Henle
Medulla
Loop of Henle
袢利尿剂
Inhibit Inhibit exchange exchange of of Cl-Na-K Cl-Na-K in in the the thick thick segment segment of of the the ascending ascending loop loop of of Henle Henle
目标
每人每日食盐小于6克; 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蔬菜水果每日1斤; 每周3~5次中量运动; BMI<24kg/m2;腰围男<90cm;女 <85cm 坚决戒烟; 不提倡饮白酒;如饮酒,则每日白酒小于 1两; 葡萄酒小于2两;啤酒小于5两; 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2000年世界各国成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26.4%,到2025年将高达29.2%。
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
高血压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包括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以及外周供血不足等。
合理选用降压药,不仅能够降低血压,减轻症状,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或缓解左心室重塑、缓解动脉硬化的发展,保护肾功,预防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和猝死的发生,从而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一、血压水平的分类和治疗目标1、分类2、治疗目标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目标: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mmHg以下。
二、常用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是用利尿剂、肾上腺受体阻断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另外还有中枢性降压药和血管扩张药,但已较少单独应用,在联合用药和复方制剂中仍经常使用。
1 利尿剂各类利尿药单用即有降压作用,并可增强其他降压药的作用。
常用降压的利尿剂包括高效、中效、低效利尿剂,临床治疗高血压以噻嗪类利尿药为主,其中氢氯噻嗪最为常用。
噻嗪类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安全、有限、低廉,可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治疗各类高血压;单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因肾单位减少,水钠容量增加,血浆申诉活性降低,这类药物更佳。
长期大剂量噻嗪类利尿药应用常导致电解质、糖、脂质代谢改变,并可增高血浆肾素活性,患者适度限钠或与留钾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合用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
而抗高血压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手段,在降低高血压的血压控制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抗高血压药品种繁多,药理作用各异,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因此,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对于保证抗高血压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性。
不同人的生理状况和个体环境各异,对药物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选取抗高血压药品种、用药剂量、应用时间和应用方法等方面,需要精细地进行个体化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高血压患者(如老年人、青年人、孕妇、肥胖者、糖尿病患者)所需要治疗措施的不同,此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的药物治疗方案。
其次,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问题。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如头痛、胃部不适、眩晕等。
对于药物副作用发生的控制和处理,不同情况也需要不同的应对措施。
例如,高龄患者、孕妇等需要较小的药物剂量,否则将会产生较大副作用。
而在治疗期间,可以依据患者身体情况对药品进行调整,如药物的种类、剂量的增减等。
在药物的管理措施上,可以引导患者充分了解药物的知识,如药品的副作用等。
最后,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需要落实医疗责任和监管措施。
作为医生,需要经过系统的科学专业训练,掌握抗高血压药的相关知识,了解药物快速更新的情况,对于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全面全天候的监测和对症施治。
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明确药物的用法和用量,为患者提供实时的护理服务。
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对抗高血压药的管理和监管加强监管,提高药品安全合规率,防范因药品制造和质量不良情况引发的安全事故。
总之,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是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在医生患者和医药管理部门三方面共同努力下,通过对药品品质、流通及使用过程的不断优化和控制,保证了抗高血压药的快速更新和可靠供应,为患者治疗高血压带来更为有效和优质的服务。
浅谈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浅谈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重要危险因素。
200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者达1.6亿之多。
我国人群血压水平从110/75mmHg开始,随血压升高心血管事件危险持续增加,血压>180/110mmHg时,心血管事件危险增加10倍。
而降压治疗可减少病人35~40%的脑卒中事件;20~25%的心肌梗死;超过50%的心力衰竭。
因此,了解高血压病的危害,掌握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正确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重视心血管危险因素,根据患者的初始危险水平确定治疗方案2007年更新的欧洲高血压指南主张应根据患者高血压的分级以及患者的危险因素,是否有亚临床器官损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等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治疗前需要进行危险评估,治疗中也要进行评估,以便随时了解治疗的效果。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根据危险模型或危险分层得出的心血管危险只是作为临床工作的参考,在进行干预治疗时不能绝对化。
比如不少年轻患者即使有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但其程度较轻,总体危险尚未达到“高危”或“极高危”水平,因此无论进行药物还是非药物干预的阈值应适当降低。
2降压药物的选择给患者带来保护作用的是血压下降本身,在药物降低血压至3mg/dl);②高钾血症(>5.5mmol/L);③有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9OmmHg)。
这些患者应先接受其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待上述指标改善后再决定是否应用ACEI。
2.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多个有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如LIFE研究、MOSES 研究、SCOPE研究以及新近发表的ONTARGET研究等,已使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适应证接近于ACEI,而且二者的适应证最多,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被推荐为某些特殊人群的首选降压药物: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卒中患者;冠心病和心衰患者;房颤患者以及代谢综合征患者。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说到高血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动脉血压的升高,随着血压水平的上升还会出现头晕、失眠以及头痛等相关症状。
同时高血压的危害性更是表现在由于血压水平持续上升,容易造成小动脉硬化,还可能引起患者脑血管意外事件、糖尿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因此高血压疾病的危害性是极高。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也使得临床中高血压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临床中可供高血压患者选择的抗高血压药物品种约达100多种,这就需要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一方面确保患者过高的血压水平能够降低并改善临床症状,另一方面还需要控制并发症的产生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还需要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高血压患者通过应用抗高血压类药物来进行血压水平控制,部分患者采取单一用药方式。
然而也有许多高血压患者需要采取联合用药方式,并且联合应用降压类药物也是现阶段临床中十分常见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方案,通过联合用药能够从不同的药物作用机理发挥协同降压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效果能够提高血压达标率。
并且科学的联合用药方案能够帮助抵消或者缓解降压药物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因而针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近年来更加倡导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联合用药,因此就更需要注重抗高血压类药物的合理选择。
1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主要包括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比较常用的利尿药物主要包括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呋塞米以及螺内酯等类药物,能够控制血容量并显著降低血压水平,同时能够帮助控制体重,此类药物的降压作用相对缓慢和平稳,有助于预防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多应用在肥胖型或者并发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中。
除此之外,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及处于更年期的女性高血压患者来说,均可发挥比较理想的降压作用。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主要包括纳多洛尔、普萘洛尔以及阿替洛尔等药物,能够帮助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应用在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能够帮助改善病人的运动耐量降低冠心病复发,有利于预防患者猝死。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一、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1、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药物:首先、要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情况,如血压水平、病史、并发症情况等选择合适的药物,一方面要降低血压,另一方面也要选择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药物。
2、注意药物的调节:针对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要注意根据血压的变化去调节药物的剂量和使用,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积极配合检查: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时,要不断地检查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变化,进而及时的调节高血压治疗的药物及剂量。
4、避免滥用:为了保证抗高血压药物的安全性,要避免滥用药物,不要单独使用药物,而是要搭配正确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二、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1、药物不良反应:一些抗高血压药物由于不同的机体反应,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比如脱水、头晕、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就医治疗。
2、药物过敏:抗高血压药物也有可能引起药物过敏,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要及时暂停服用,并就医处理,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三、抗高血压药物的饮食管理1、注意膳食:高血压患者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低脂奶制品、瘦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减少血压上升的可能性。
2、限制钠盐摄入:为了降低血压,必须要限制钠盐的摄入,钠盐太多会加重高血压的危害,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
3、适当增加食用植物油:因为植物油中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也有利于降低血压。
四、总结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首先、要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情况,如血压水平、病史、并发症情况等选择合适的药物,然后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及使用,要根据血压变化调节药物使用,同时要积极配合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变化,避免滥用。
此外,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并积极配合正确的膳食管理,以保护身体健康。
抗高血压药的药物利用与合理使用分析-2024
抗高血压药的药物利用与合理使用分析-2024抗高血压药的药物利用与合理使用分析-2024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如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异常等。
为了控制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成为了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然而,药物利用与合理使用是保证抗高血压药物疗效的关键。
本文将从药物利用和合理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利用,是指选用适合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并进行正确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选择适合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的人体对药物有着不同的敏感性,一些药物可能对一些人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时,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家族病史等信息,评估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
另外,药物治疗中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也是关键。
一些患者可能只会在血压剧烈升高时才服用药物,而在其他时间则不服用。
然而,这种不规律的用药方式会使药物的疗效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容易产生耐药现象。
因此,患者在用药时应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用药,确保药物能够在体内维持一定的浓度,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则是指在用药过程中遵循科学的用药原则,合理选择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首先需要明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的副作用。
不同的抗高血压药物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其中包括扩血管、降低心输出量等。
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时,医生应根据这些机制进行选择,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此外,药物的副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
很多抗高血压药物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低血压、头晕等。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医生需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仔细监测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另外,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还需要遵循适龄用药原则。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年轻人群体,应尽量选择短效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常用(一线)抗高血压药两药合用示意图 (绿色连线合用较好)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使用
(二)根据病情选用药物CEI类和ARB类,但不 宜选用β受体阻断药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宜选用ACEI和CCB类 高血压合并窦性心动过速,年龄<50岁,选用β受体阻滞剂 使高用血噻压嗪伴类有利痛尿风剂或糖尿病者,宜用ACEI类,ARB类,CCB和α1受体阻断药,不宜 高血压危象及脑病者,可选用硝普钠或二氮嗪或呋塞米 老年高血压,除了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其余五大类均可用 舒张期高血压,可选用卡维地洛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使用
(三)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目的:增加疗效,加强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一种高血压药物无效时,选用另一机制不同的药物 单一药物血压控制未达标,采用联合用药 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从小剂量开始,一般采用二联 二联无效,采用三联,即在二联基础上联合中枢降压药或直接扩张血管药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使用
(一)根据高血压程度选用药物
轻中度高血压开始采用单药治疗,效果 欠佳时,选用二联或三联用药
五大类一线降压药物:利尿药,β受体 阻断药,ACEI类,ARB类,CCB类
长效药物优于短效制剂,减压作用持续、 平稳,并可保护靶器官
利尿药
钙通道 阻滞药
ACE抑制 药
AT1受体 阻断药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使用
(四)平稳降压
降压的同时使血压平稳,建议使用长效降压药减少血压波动性,保证药物的降压谷 /峰值>50%
(五)个体化治疗
选药的个体化和剂量的个体化 遵循“最好疗效,最少不良反应”的原则
谢谢观看
浅谈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浅谈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探讨高血压患者药物选择和药物治疗,合理地小剂量地联合应用不同种类的降压药,不同药物之间可协同作用或作用相加,而不良反应有可能相互抵消,比单用较大剂量的一种药物降压效果更好,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有效控制血压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寻找引起血压增高的原因并予解决,增加剂量及采用较强的降压药联用。
标签:老年性高血压;药物选择;药物依从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临床主要表现。
血压升高,常伴有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更严重的是由于血压持续升高促使小动脉硬化,会引起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等。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日益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供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品种已达100多种。
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不仅可使过高的血压下降,改善症状,而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1 常用的降压药1.1 利尿药常用药有氯噻酮(噻嗪类利尿药)和氨氯地平(钙离子拮抗剂)和赖诺普利等新的降压药物有相似的良好效果。
口服利尿药中降压疗效最好的是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而不是襻利尿药(如呋塞米)。
虽然速尿的利尿作用较强,但利尿药降压不是靠利尿,主要是靠直接扩张血管来降压的。
1.2 β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可分为三代,第一代受体选择性差,以普萘洛尔为代表。
第二代具选择性β1受体阻断作用,以阿替洛尔,美托洛尔为代表。
第三代兼有α1受体阻断,β2受体兴奋和钙拮抗作用,如拉贝洛尔,地来洛尔,塞利洛尔,卡维地洛。
临床治疗高血压通常使用β1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或兼有α―受体阻断作用的β―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
1.3 钙拮抗药主要阻滞心肌和血管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干扰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心肌细胞钙内流减少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
平滑肌细胞钙内流减少导致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1.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常用药有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苯那普利(洛汀新)、福辛普利(蒙诺)、培哚普利(雅施达)等。
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摘要】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
治疗高血压的六大类第一线降压药物是: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ace抑制药、钙通道阻断药、α1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
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情况也有很大个体差异,因此应根据病情并结合药物特点合理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
世界各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10%~20%,并可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等。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规定未应用降压药物者的血压≥140/90 mm hg(18.7/12.0 kpa)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防止或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始于20世纪40年代,应用镇静药与硫氰酸盐类治疗高血压,但降压作用短暂且不稳定。
50年代开始应用神经节组断药六甲溴胺,以后随着发现的数种神经节阻断药如美卡拉明、潘托铵、潘必啶等,这类药物具有强效的降压作用,但因同时阻断副交感神经节,不良反应较多,目前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和外科手术中的控制性降压。
此时期又发现另外几类重要降压药物:肼屈嗪为血管平滑肌扩张药,降压作用大;噻嗪类药物排钠利尿,降低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目前认为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胍乙啶与利血平同属交感神经末梢阻断药,所能有效降低血压,但因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较多,很快被随后问世的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替代。
60年代为抗高血压药物研究史上的重要阶段,除出现中枢性降压药(甲基多巴、可乐定)和血管扩张药物(二氮嗪)外,还出现两类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即β受体阻断药(普奈洛尔)和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此后,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等)、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等)以及选择性咪唑啉α1受体激动药(莫索尼定、利美尼定)相继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抗高压药物。
浅谈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压 、改变非杓型高血压 ,降低清晨 高血压 。长效钙通道 阻滞剂服药依
从性 好 、无绝对禁 忌证、降压疗效 较强、不影响糖脂代谢 、显著减少
应 ,应 根据患者实 际联 合应用降压 药。应用时 以利 尿剂联合 应用其他 降压 药为 主 ,因为 前者 可降低 患者 浮肿 程度 ,提 高其 他降压 药 的疗 效 。如果 使用的降压药 能引起直立位低 血压 ,为避免 血压急剧 下降所
1常用 抗高血 压药 物及 其合 理应用
在临床实践 中 ,降压药物要 根据病情实 际合理 应用 ,维 持正常血 压 ,以减轻症状 ,防止心力和肾衰竭的发生,延缓疴隋的进一步进展。 1 . 1常用的降压 药物 :双氢 克尿噻 、螺 内酯、氨苯蝶 啶、呋塞米 、吲
2联合用药和群体干预
2 . 1联 合用药 : 《 中国高血压基 层管理 指南》 ( 2 0 1 4 版疗 ,必要 时联合其他 抗高血压药物 ,以更好
的控制血压 。 高血压 患 者一 般需 终身 用药 。选 定药 物后 ,应 注意 从小 剂量 用
起 ,效果 不好可逐渐 加量 。降压 目的达到后 ,为巩 固疗效 并降低发生
不 良反应的机会 ,应 改用 维持量 。
以钙通道 阻滞 剂、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 阻滞 剂、A C E I 、B 受体阻滞剂 、
率 )的特点 ,同时又存 在 “ 三低 ” ( 低控 制率 、低 服药 率 、低知 晓 率 )现象 】 。在 治疗 过程 中 ,应充分考 虑用药 的合 理性 、经济性 、安 全性和有效性 ,减轻疾病 负担 ,获得 最佳治疗 效果 。因此 ,应合理 应用抗高血压药物 ,实现个体化用药 ,维持血压在正 常水 平 ,控制患
观察 表明 ,中国高 血压具有 “ 三高 ” ( 高患病率 、高 致残率 、高病死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NH CH R3
N SO2
R2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初期:排钠利尿,减少血容量。 长期:①动脉壁细胞内Na+↓,通过Na+—Ca++交换,使胞内Ca++↓→血管平滑肌对血
管收缩剂反应性↓②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和前列腺素等。
临床应用:单独治疗轻度高血压,常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高效利 尿药用于高血压危象及伴有慢性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利尿药治疗开始时限制饮食中盐的摄入量可增加利尿药的降压作用, 否则即使合用其他降 压药物, 血压也不容易下降满意。
目前利尿药在降压治疗中建议使用小剂量, 多和其他降压药物合用。
使用利尿药应监测血钾
排钾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及吲哒帕胺等可能引起血钾降低; 保钾利尿药如螺内酯应注意是否有高血钾情况的发生; 氢氯噻嗪, 在剂量超过25 mg/d时效应不再增加, 氢氯噻嗪12.5~25 mg/d对血糖及血脂无
九十年代美国FDA批准应用卡维地洛具有α和β受体的双重作用,这个新药克服了前代对 脂类、糖类的不良影响,正被认为是长期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的药物。
• 选择性1-受体阻断剂 常用药物有:普奈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
比索洛尔(博苏)、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倍他乐克betaloc (美托洛尔metoprolol)阿斯利康
痛风患者不建议使用; 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低血钾的发生; 妊娠妇女慎用。
袢利尿药,如呋塞米、托拉塞米、其适应人群是合并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螺内酯类利尿药, 如螺内酯, 其适应人群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的患者, 但是, 使用 过程中应注意高血钾。
利尿药类降压药物的作用缓和, 服药后2~3周药效达高峰, 如配合其他降压药, 降压作用在1 周内即很明显, 利尿药与其他降压药物合用时能增强合用降压药物的降压效应, 将来最有可 能作为其他降压药物的“增敏”药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重要危险因素。
200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者达1.6亿之多。
我国人群血压水平从110/75mmhg开始,随血压升高心血管事件危险持续增加,血压>180/110mmhg时,心血管事件危险增加10倍。
而降压治疗可减少病人35~40%的脑卒中事件;20~25%的心肌梗死;超过50%的心力衰竭。
因此,了解高血压病的危害,掌握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正确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重视心血管危险因素,根据患者的初始危险水平确定治疗方案2007年更新的欧洲高血压指南主张应根据患者高血压的分级以
及患者的危险因素,是否有亚临床器官损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等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治疗前需要进行危险评估,治疗中也要进行评估,以便随时了解治疗的效果。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根据危险模型或危险分层得出的心血管危险只是作为临床工作的参考,在进行干预治疗时不能绝对化。
比如不少年轻患者即使有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但其程度较轻,总体危险尚未达到“高危”或“极高危”水平,因此无论进行药物还是非药物干预的阈值应适当降低。
2降压药物的选择
给患者带来保护作用的是血压下降本身,在药物降低血压至
3mg/dl);②高钾血症(>5.5mmol/l);③有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
<9ommhg)。
这些患者应先接受其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待上述指标改善后再决定是否应用acei。
2.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多个有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如life研究、moses研究、scope研究以及新近发表的ontarget研究等,已使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适应证接近于acei,而且二者的适应证最多,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被推荐为某些特殊人群的首选降压药物: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卒中患者;冠心病和心衰患者;房颤患者以及代谢综合征患者。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不良反应与acei类相似,儿咳嗽发生几率低。
3联合治疗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单独治疗所可能获得的降压达标率不足50%,同时对于高危患者,治疗最初6个月血压降低程度对预防心血管事件非常重要,因此,联合治疗应该作为降压治疗首选方法。
3.1联合治疗的益处
两种药物均使用小剂量,避免了应用单药全剂量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于血压非常高的患者,联合治疗避免了寻找有效单药治疗的徒劳,或减少器官损伤;以分别较小的剂量获得与单一药物加倍剂量相似或更大的降压幅度,大大提高了降压达标率;两种药物联合
治疗的降压效应≥两药降压效应之和。
3.2联合治疗的方案
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改善,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较好的联合方案。
此外acei/arb+利尿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利尿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均是较为常用的联用方案。
对于药理作用雷同,疗效不互补的药物以及副作用叠加的药物不宜联用。
参考文献
[1]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czak a,et al.200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 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eur heart j,2007,28:1462-1536.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南(试用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