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项目性能验证方案模板
6kVⅧ段Ⅸ段母线PT全部检验报告
返回系数
动作值2
返回值1
动作值3
返回值1
线圈接线
冲击试验结果
动作值4
返回值4
内部检查
6.3 3YJ低电压继电器(电压定值=70V)
型 号
生产厂家
出厂编号
动作值1
返回值1
返回系数
动作值2
返回值1
动作值3
返回值1
线圈接线
冲击试验结果
动作值4
返回值4
内部检查
6.4 XJJ接地继电器(电压定值=15V)
动作值2
返回值1
动作值3
返回值1
线圈接线
冲击试验结果
动作值4
返回值4
内部检查
6.2 2YJ低电压继电器(电压定值=70V)
型 号
生产厂家
出厂编号
动作值1
返回值1
返回系数
动作值2
返回值1
动作值3
返回值1
线圈接线
冲击试验结果
动作值4
返回值4
内部检查
6.3 3YJ低电压继电器(电压定值=70V)
型 号
生产厂家
型 号
生产厂家
出厂编号
线圈电阻
动作值
返回值
内部检查
7 绝缘检查
序号
项 目
结 果
1
交流电压回路对地
2
直流回路对地
8 结论:
9 报告审核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6kV Ⅸ段母线PT全部检验报告
一 试验准备
1试验性质:全部检验
2工作负责人和工作成员
工作负责人
工作成员
3定值编号
定值编号
--
pt方案范文
pt方案PT方案简介PT方案是一种高效的项目管理方法,通过将项目分解为一系列可完成的小任务,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监控项目进展。
PT方案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加快项目交付速度,并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核心概念项目在PT方案中,项目是指拥有明确目标和截止日期的特定工作。
项目可以根据其性质和复杂性分为多个阶段,并分配给不同的团队成员负责。
任务任务是项目工作的最小单元,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描述、截止日期和责任人。
任务可以是具体的操作、问题解决或决策等。
PT板PT板是用于可视化项目任务和进展的工具。
它通常分为多个列,每个列代表任务的当前状态,如“待办”、“进行中”和“已完成”。
团队成员可以在PT板上移动任务卡片来表示任务的进展情况。
PT方案的实施步骤步骤1:项目分解将项目分解为具体可行的小任务。
这些任务应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并且有明确的截止日期和责任人。
合理的分解任务有助于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项目目标,并能够更好地协作和监控进展。
步骤2:任务排列使用PT板或类似的工具,将任务排列在不同的列中,根据任务的状态分为“待办”、“进行中”和“已完成”。
这样的分列有助于团队成员清晰地了解任务的当前状态,并能够更好地协作和沟通。
步骤3:任务分配将任务分配给适当的团队成员。
根据每个成员的工作负荷和专长,合理地分配任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确保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并设置适当的截止日期。
步骤4:任务执行和监控团队成员应按照任务要求和截止日期执行任务。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及时沟通并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使用PT板来监控任务的进展,并确保项目保持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
步骤5:任务评估和总结一旦任务完成,团队应该进行任务评估和总结。
通过评估任务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团队可以识别问题和取得的进展,并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
PT方案的优势- 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通过明确的任务分配和透明的任务状态,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协作和沟通。
- 加快项目交付速度:将项目拆分为小任务,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并加快项目的整体交付速度。
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方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方案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关键技术要求,是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的前提。
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布的《CNAS-GL038: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要求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在新检验程序常规应用前、检验程序分析性能受影响后(如仪器主部件故障、仪器搬迁、环境失控等)、检验程序的任一要素(仪器、试剂、校准品等)变更等,都要对检验程序的性能进行验证或重新验证,通过验证结果来分析评估该检验程序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要求并满足临床的诊断需要。
性能验证指标的选择应满足该项目检测的预期用途,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参数一般包括:符合率、精密度(重复性)、检出限、临界值、抗干扰能力、血清与血浆结果一致性等。
下面将对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的符合率、精密度(重复性)、检出限和临界值这4个性能指标的验证方案进行介绍解释。
1符合率验证符合率验证的目的是评估该检验程序所检测结果的正确度,有两种验证方案,一是诊断符合率,采用国家标准血清盘或临床明确诊断的阴阳性样品进行比对;二是方法符合率,即与其他分析方法进行比对,包括用候选方法评估已知能力验证或室间质评的样本以及不同方法学或/和相同方法学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
1.1诊断符合率验证选取国家标准血清盘或临床明确诊断的阴性样本20份(包含至少10份其他标志物阳性的样本)、阳性样本20份(包含至少10份浓度在cut-off值和2-4倍cut-off值之间的弱阳性样本,1份极高值阳性样本),随机分组分批检测样本,以国家标准血清盘或临床明确诊断的样本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候选检验程序所检测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如表1,表1诊断符合率验证金标准合计+-候选检验程序+a b a+b -c d c+d合计n1n2n 诊断符合率计算:诊断灵敏度=[a/n1]×100%诊断特异性=[d/n2]×100%诊断符合率=[(a+d)/n]×100%验证通过标准:要求计算得出的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不低于厂商检验方法声明。
验证方案模板
验证方案模板
1. 验证目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验证的目的是什么。
验证的目的通常包括验证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兼容性等方面。
在设计验证方案时,需要明确每个验证目的,并确保验证方案可以有效地满足这些目的。
2. 验证方法。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验证的方法。
验证方法通常包括实验验证、仿真验证、
测试验证等。
在选择验证方法时,需要考虑到验证的目的和产品的特性,以及验证的成本和时间。
在设计验证方案时,需要明确每个验证方法,并确保验证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验证的目的。
3. 验证步骤。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验证的步骤。
验证步骤通常包括准备工作、实施验证、数
据分析等。
在设计验证方案时,需要明确每个验证步骤,并确保验证步骤可以有效地完成验证的方法。
4. 验证标准。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验证的标准。
验证标准通常包括产品规格、行业标准、客
户需求等。
在设计验证方案时,需要明确每个验证标准,并确保验证标准可以有效地评估验证的结果。
综上所述,一个完善的验证方案需要明确验证的目的、方法、步骤和标准。
在
设计验证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特性和需求,以及验证的目的和方法。
通过一个完善的验证方案,可以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在设计验证方案时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PTS性能测试方案-标准化模板
XXXX公司线上容量性能测试方案文档编号:文档名称:编写:审核:批准:批准日期:修改历史目录1.项目背景 (1)2.项目目标 (1)3.项目范围 (1)4.环境 (2)4.1. 生产环境系统架构图 (2)4.2. 测试环境系统架构图 (2)4.3. 生产环境硬件配置 (2)4.4. 测试环境硬件配置 (3)4.5. 生产环境与测试环境软件配置 (3)4.6. 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差异分析 (3)5.模型 (3)5.1. 业务模型 (3)5.1.1. 业务模型分析 (3)5.1.2. 业务模型1 (4)5.1.3. 业务模型2 (4)5.1.4. 业务模型3 (5)5.2. 业务指标 (6)5.3. 测试模型 (6)6.测试策略 (6)6.1.测试发起策略 (6)6.2.测试执行策略 (6)6.3.测试监控策略 (6)7.测试内容 (7)7.1.混合场景容量测试 (7)7.2.业务突变测试 (7)7.3.自动投标和满标复审对混合交易影响 (7)7.4.稳定性测试 (7)8.测试实施准备 (8)8.1.测试工具准备 (8)8.2.测试挡板准备 (8)8.3.测试数据准备 (8)8.4.测试脚本准备 (8)9.测试组织结构 (8)10.测试输出 (9)10.1.过程性输出 (9)10.2.结果输出 (9)11.项目计划 (9)12.项目风险分析 (10)1.项目背景随着XXXX公司业务发展,现有系统的系统架构不足以满足性能需求,为了配合新系统架构的改造,对原有系统架构性能容量进行基线测试,测试出当前线上系统的容量。
2.项目目标本次项目目标如下:测试当前系统的最大容量测试批量时间窗口和速率测试批量对联机交易的影响考察线上系统的稳定性3.项目范围本次项目范围只对当前应用系统的容量进行测试,不涉及到第三方系统、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自身系统的容量。
4.环境4.1.生产环境系统架构图IIS IIS4.2.测试环境系统架构图与生产环境架构一致4.3.生产环境硬件配置4.4.测试环境硬件配置跟生产环境相同4.5.生产环境与测试环境软件配置4.6.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差异分析5.模型5.1.业务模型5.1.1.业务模型分析生产上访问量统计如附件所示:访问量统计-高峰小时.xlsx通过这个访问量统计可知,大部分时间段业务种类和业务占比基本相似,作为正常情况下业务模型;其中某些天业务6、业务3、业务12将会进行突变,作为突变业务模型;另外在业务13批处理将会对数据库产生极大影响,因此需要考虑这两笔业务对系统性能影响,作为批量对联机交易的影响业务模型。
验证方案模版(新)
IQ/OQ/PQ验证方案模版使用说明:针对此模版使用者XX验证方案2013此模版应用于系统/设备确认验证方案的起草,规定了方案格式和通用内容。
因此系统/设备确认验证方案的产生形成过程必须以此模版给出的格式为指南并且要严格符合验证组织和实施sop(xxxxx)的要求。
此模版作为一个指导,由一些必须在实际操作中执行章节组成. 这些章节/ 内容项目以蓝色标明。
在完成这些蓝色标注的项目后必须用黑色字体的文字部分来代替,删除或覆盖掉。
而与本次验证不相关的部分/项目以黑字内容可直接从模版中删除。
方案批准:批准意味着该确认方案已经被审核并且是完整和可接收的。
目录(列出本文件的主要标题及相应的页码)1.目的 (3)2.范围 (3)3. 职责 (3)1. 目的此验证方案收集的资料源于对系统的检查和附表中测试的数据,以此提供书面文件证明系统/设备安装和连续运行过程中必须达到的目的、方法及具体操作,并以此确认系统的安装/运行完全符合用户需求、设计标准和GMP法规(中国GMP/美国现行GMP/ 欧盟GMP)的要求,或任何明确的基于GMP风险分析而提出的要求。
2. 范围本确认方案将会在公司XXXX系统/设备上实施。
本文件描述了系统/设备检查、测试程序及可接受标准、文件和参考文件,这些可以用来确定系统/设备的安装/操作符合设计标准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本确认文件提供了有关验证人员职责的描述、有效的批准签名、支持文件和其他包含于文件包中的因素,完成后所有的支持数据和文件将附于本验证文件之后。
3. 验证小组职责和验证计划3.1 验证小组职责3.1.1 验证小组组长职责●保证IQ方案及IQ检查表的起草。
●保证在执行前完成对IQ方案及IQ检查表的审核和批准。
●确保在执行前DQ已完成,且DQ检查结果及最终报告都已经通过审核和批准。
●负责对验证小组成员进行本方案的培训。
●保证完全按照IQ方案实施。
●确保能及时发现偏差,并按照已经达成一致偏差处理方法对其进行记录、纠正、调查和最终确认。
PTM01T02-Certification and Test Plan测试与验证计划模板
XXX Certification and Test Plan XXX测试与验证计划Prepared by拟制Date日期yyyy-mm-ddReviewed by 评审人Date日期yyyy-mm-dd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yyyy-mm-ddAuthorized by签发Date日期yyyy-mm-ddCoship Technologies Co., Ltd.同洲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PTM01T02 V2.0/ IPD-PTM V2.0 / for internal use only) (PTM01T02 V2.0/ IPD-PTM V2.0 / 仅供内部使用)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Distribution List 分发记录Table of Contents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目录 (3)1 I ntroduction 简介 (5)1.1 P urpose 目的 (5)1.2 S cope 范围 (5)1.3 R eferences 参考资料 (5)2 S chedule Development 测试进度计划 (5)2.1 T est Restriction & Key Milestone 测试约束与关键里程碑 (5)2.2 E stimated size 规模 (5)2.3 E stimated effort 工作量 (5)2.4 E stimated schedule 进度 (6)2.5 T est Resource Required 资源需求 (7)2.5.1 Staffing 人员需求计划 (7)2.5.2 Training Plan 人员培训计划 (7)2.5.3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 测试组结构 (7)2.5.4 Equipment/Tools Requirement 设备/工具需求计划 (8)3 D eliverables 交付件 (9)4 Q uality Plan 质量计划 (9)4.1 Q uality Targets 质量目标 (9)4.2 P lan to achieve the Quality Targets 质量计划 (11)4.3 Q uality Control Activities 质量控制活动 (11)5 R isk Management Plan 风险管理计划 (12)6 C ommunication Plan 沟通计划 (12)6.1 D ependencies 依赖关系 (12)6.2 A ssumptions 假定 (12)6.3 T est Stockholder 产品测试干系人 (12)6.4 M anagement Reports 管理报告 (12)6.5 P roject Team Meeting 测试组会议 (13)6.6 T est Folder 测试文件夹 (13)7 A ppendix 附录 (13)XXX Certification and Test PlanXXX测试与验证计划Keywords 关键词:Abstract 摘要:List of abbreviations 缩略语清单:1Introduction 简介1.1Purpose 目的举例:本计划所应达到的目标如下:For example: The plan should be meeting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确定所有计划、开发和验证阶段的测试活动;Specify all the test activities in plan phase develop phase, qualify phase;·明确各测试活动的任务、方法、标准、输入输出、资源需求、风险、角色和职责等;Confirm Task, method, standard, inputs/out, resource requirement, risk,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test activities;1.2Scope 范围本计划适用于什么产品,什么阶段,什么对象, 以及被测产品所包含的范围等The plan is applied in what product, what phase, what object, and the scope of the product under test, etc.1.3References 参考资料2Schedule Development 测试进度计划2.1Test Restriction & Key Milestone 测试约束与关键里程碑简要描述产品测试的主要约束条件,如产品关键里程碑约束、产品版本规划约束等,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各类测试约束条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测试进度。
设备验证(IQ、OQ、PQ)文件模板
设备验证文件(安装IQ、运行OQ、性能PQ)设备名称:XXXXXXXX设备型号:XXXXXXXX验证文件名称验证文件编码XXXXX设备(IOPQ)验证方案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XXX年目录1.验证方案审批 (2)2. 概述 (3)3. 目的 (3)4. 范围 (3)5.职责 (3)7.安装确认(IQ) (4)8.运行确认(OQ) (5)9.性能确认(PQ) (7)10验证结果的评审与验证结论 (9)11文件修订变更历史 (9)12.附件: (9)12.1培训记录 (10)12.2安装确认记录 (10)12.3运行确认记录 (15)12.4性能确认记录 (22)1.验证方案审批起草签名日期起草部门年月日工程设备部审核签名日期审核部门质量管理部年月日生产技术部年月日设备总监年月日批准批准人签名日期质量受权人年月日2. 概述2.1设备基本信息设备名称型号设备编号生产厂家设备生产日期购入日期安装位置2.2设备系统描述设备结构:主要由XXX部分、XXX部分组成。
设备特点:XXXXXX。
2.3主要技术参数XXXXXXXX3. 目的通过验证,保证设备名称安装并运行后,工作性能符合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的要求,标准操作程序符合生产操作要求。
4. 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XXXX车间设备名称安装、运行和性能确认的验证。
5.职责工程设备部: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和报告,并负责本方案的实施。
负责跟踪所有偏差缺陷均已整改。
生产技术部:负责该方案和报告审核。
负责配合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主要参与性能确认验证。
质量管理部: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核,负责对验证过程的监控和检验,负责对偏差作出处理意见。
设备总监:审核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质量受权人:质量受权人负责方案、偏差和报告的最后批准。
6.培训在本方案实施前,应对方案实施过程中涉及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方案顺利实施,并做好培训记录,培训记录见附表6.1。
PT项目性能验证方案模板
PT检测方法学性能验证评价报告验证内容:正确度、重复精密度、中间精密度及参考区间的确认验证人员:一检测系统信息项目:PT仪器名称:STA-R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仪器型号:STA COMPACT试剂:厂商:STAGO检测方法:凝固法厂商提供的相关参数三验证过程1正确度1.1目的:评价仪器测试结果与接受参考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通过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偏倚从而评价和验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2评价方法: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本组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一律用回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最近一次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卫生部质控值。
1.3结果判断方式:<1/2 CLIA ' 88正确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2精密度2.1重复精密度2.1.1目的:考察仪器检测方法的随机误差2.1.2原理:在检测系统处于优良的条件下,连续测定20个结果,判断这20个独立结果间的一致程度2.1.3方法:选择二个水平的质控血浆,测量前先定标,再做质控,质控结果在控制范围内,连续重复测定20次,计算SD,CV,得到重复性精密度。
2.1.4标本来源:二个水平的质控血浆为LEVEL1,LEVEL2。
2.1.5 结果判断方式:V1/4CLIA' 883.75%重复性精密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2.2中间精密度:2.2.1目的:考察目前实验室检测方法中间精密度。
222原理:在检测系统处于优良的条件下,连续测定20天,取得20个结果,判断这20个独立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2.2.3方法:取一个月的室内质控值(高值、低值)计算CV、SD,得到批间精密度。
2.2.4 结果判断方式:<1/3 CLIA' 88 5%3干扰物质干扰物质对本项目的影响大小沿用厂商参数,详细内容见本项目SOP。
4 参考区间(Referenee intervals ):4.1目的:选择20份体检合格的健康人标本,在检测系统上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并与仪器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区间进行比较。
项目管理验证计划模版
项目管理验证计划模版1. 项目概述
- 项目名称
- 项目背景和目的
- 项目范围
- 项目里程碑和关键日期
2. 验证目标
- 列出需要验证的主要功能和要求
- 确定验证活动的目标和期望结果
3. 验证策略
- 确定验证类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 确定验证环境和工具
- 确定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 确定缺陷管理流程
4. 验证活动
- 列出验证活动及其描述
- 为每个活动确定入口/出口条件
- 确定所需资源(人员、设备等)
- 制定活动时间表
5. 验证测试
- 确定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
- 制定测试执行计划
- 确定测试覆盖率目标
6. 验证交付物
- 列出预期的验证交付成果
- 确定交付物审阅和批准流程
7. 风险和缓解措施
- 识别可能影响验证活动的风险 - 提出风险缓解措施
8. 沟通计划
- 确定利益相关者
- 确定沟通内容、频率和方式
9. 验证度量
- 确定验证度量指标
- 确定度量数据收集和报告方式
10. 审批和签署
- 列出审批人员
- 包含签名和日期部分。
pt项目实施方案
pt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实施方案:
1. 项目规划阶段:
在项目规划阶段,我们将明确项目的范围、目标和可交付成果,制定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确定项目的组织架构和角色职责,并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计划制定。
2. 系统设计阶段:
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将进行业务流程分析,确定系统需求和功能,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技术选型,编制系统设计文档和接口规范,并进行系统性能和安全性评估。
3. 开发和测试阶段:
在开发和测试阶段,我们将进行系统编码和单元测试,进行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编制测试用例和测试报告,进行性能优化和安全加固,并进行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准备。
4. 实施和运维阶段:
在实施和运维阶段,我们将进行系统部署和数据迁移,进行用户培训和系统验收,编制系统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建立运维体系和故障应急预案,进行系统性能监控和持续优化。
此外,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们将建立项目管理办公室(PMO),进行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风险和问题,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和创新能力,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充分借鉴行业最佳实践,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执行,我们相信pt项目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实现更加卓越的业绩和价值。
PT故障验证试验
老9000的avr2a8程序PT故障判据的验证试验一、PT故障判据假设:Ua为a相PT电压测量值,Ub为b相PT电压测量值,Uc为c相PT电压测量值,Ug为PT电压测量值,Utb为同步电压测量值,IL为励磁电流测量值。
Ug=(Ua+Ub+Uc)/3取Up= Ug/1.2。
在通过程控电源模拟加入额定机端电压(100V的PT电压)时,校准Ug和Utb都为100%。
三种情况的PT故障判据列举如下:(1)情况一:同步电压的校准系数为0,PT故障动作条件:[(Ua<Up)或(Ub<Up)或(Uc<Up)] 与(Ug>10%) 与(Utb<20%) (2)情况二:同步电压的校准系数正常,PT故障动作条件:[(Ua<Up)或(Ub<Up)或(Uc<Up)] 与(Ug>10%) 与(Utb>20%) 与[Utb>( Ug+20%)] (3)情况三,PT故障动作条件――模拟三相PT电压同时断开:(IL>20%) 与(Ug<5%)PT故障动作延时时间:3个调节周期。
avr2a8的调节周期是10ms。
PT故障动作后,向外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同时进行通道切换:(1)A通道运行情况下,发生A套PT故障,A通道先切至手动方式再切换至B通道运行;(2)B通道运行情况下,发生B套PT故障,B通道先切至手动方式再切换至C通道运行;(3)B通道备用情况下,发生B套PT故障,由B通道备用切换至C通道备用。
二、不同输入电压下PT及同步电压的内部采样值情况:三、各种情况下PT故障判断及其采样情况:试验日期、地点:2007-08-20,一楼调试车间试验仪器:昂立程控电源试验人员:孔燕桥、曹成军。
渗透PT检测方案
渗透PT检测方案1..1 工作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锅炉项目管道对接焊口、钢结构型材对接焊缝、板材及板材对接焊缝和钢锻件的渗透探伤检验1..2 检测时机通常焊缝的渗透探伤应安排在焊接工序完成之后进行。
对于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安排在焊后 24 小时进行。
1..3 PT 检测器材1)渗透探伤剂是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并具有合格证书。
2)渗透探伤剂使用前要经渗透探伤灵敏度试块试验,性能达到灵敏度要求方可使用。
3)渗透探伤剂要严格配套使用,不同型号的不准混合使用。
1..4 灵敏度试块采用 B 型对试块校检渗透探伤剂的性能,只有在正常操作情况下能清晰看到试块上的裂纹的探伤剂才能被使用到工程中。
1..5 灵敏度检查PT 检测每次都必须使用统一系列的探伤剂,不同系列的探伤剂不得混用,每次使用的每一套探伤剂在 PT 检测开始和结束后都需用试块进行灵敏度检测,合格后方能正式使用,不是同一套的探伤剂也不得混用。
1..6 表面准备1)焊缝表面及俩侧 30mm 范围内应打磨彻底,清除飞溅,焊渣,氧化皮,油污及其他污物。
应使用钢丝砂轮打磨,其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 12.5μm。
对刨开的焊缝内部不得用喷砂、抛丸进行清理,避免堵塞开口缺陷,造成缺陷漏检。
如有裂纹等缺陷可用砂轮打磨和气刨清除后,再进行复探。
2)其它被检件表面要根据附着物的种类和污染程度,以及被检件材质的不同,可采用溶剂清洗、碱洗、酸洗,不允许采用喷砂和抛丸,可能堵塞缺陷的处理方法。
1..7 PT 检测操作要点1)预清洗:表面经打磨,去除油污,飞溅,氧化皮等赃物后,用清洗剂清洗工件表面,确认干净后自然干燥 3~5mins。
2)施加渗透剂喷嘴距工件表面 50~70mm 并垂直于焊缝喷涂,渗透剂必须浸湿全部受检表面,喷涂前应充公摇匀,渗透温度保持在 150~500C 范围内,渗透时间10mins。
3)去除渗透剂到达渗透时间后,用棉布或卫生纸朝一个方向拭擦,尽可能多地去除受检表面多余的渗透剂,直到不易看到表面渗透剂的红色为止,注意不能往返擦拭,不能用清洗剂冲洗受检表面。
pt的试验报告
PT的试验报告概述本文介绍了一个关于PT(概念)的试验报告。
PT是一种新型技术,它的广泛应用将带来许多潜在的好处。
本文将从实验的设计、步骤和结果等方面描述PT的试验过程。
实验设计为了测试PT的有效性,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1.确定实验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验证PT在某个特定领域内的应用效果。
2.确定实验对象:选择一组具有相关经验和知识的参与者作为实验对象。
3.制定实验计划:根据实验目标,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实验步骤、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策略等。
4.实施实验:按照实验计划,执行实验步骤,并记录数据。
5.数据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步骤本实验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步骤一:介绍实验目的和要求,向参与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指导。
2.步骤二:让参与者熟悉PT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3.步骤三: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要求参与者使用PT来解决相关问题。
4.步骤四:记录参与者在使用PT过程中的行为和反馈。
5.步骤五: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PT在特定领域内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2.参与者对PT的操作方法和功能表示满意,并认为PT对他们的工作有积极的影响。
3.参与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改进PT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PT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在特定领域内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进一步优化和改进,PT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为用户提供更高效和便捷的解决方案。
展望虽然本次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未来,我们将致力于以下方面的工作:1.改进PT的性能和功能,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2.进一步优化PT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3.扩大实验规模,引入更多的参与者,以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总之,PT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我们期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以更好地推动PT的应用和发展。
PTP测试方案PTPTestingScheme
Broadcast storm Multicast storm
Unicast storm
测试项目: Test Scope:
NO.
流量压力测试 1
Traffic Stress Test
伪造延时请求报文测试
2
Forge delay request packet
recognition Test
Hale Waihona Puke 延时请求报文攻击测试(大流量)
3
Delay request packet
forgery attack Test(high
PTP 测试方案 PTP Testing Scheme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心) (Experiment & Verification Center of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1、PTP 网络损伤测试 1、PTP Network Damage Test
Up to 15 frames
Frame length can up to 2000 byte
CRC damage
2、PTP 网络压力测试 2、PTP Network Stress Test
Stress stream
Master
Slave
Slave
图 2 PTP 网络压力测试拓扑 Fig.2 PTP Network Stress Test Topology
丢包测试 Packet Loss Test
乱序测试 Re-Order Test 报文重复测试 Duplication Test 报文修改测试 Modification Test CRC 测试 CRC Corruption Test
医院关于开展床旁血糖(POCT)能力验证(PT)的实施方案
医院关于开展床旁血糖(POCT)能力验证(PT)的实施方案能力验证,即室间质量评价,是国际公认的临床实验室开展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作用主要有:1.评价开展特定检验的能力及监测检验能力的保持情况。
2.识别存在的质量问题,促进启动改进措施,提高检验质量水平。
3.判断不同检验方法及仪器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4.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5.增强医生病人对检验结果的信任。
能力验证是保证和改进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组织:检验科受医院委托,负责全院各护理单元进行全院性的POCT能力验证活动业务技术管理,医务科质控科与护理部负责行政管理。
二、目的:能力验证不是用来评价日间精密度,是帮助发现检测的准确度,以利于提高日常工作质量。
三、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指南“实验室验证实验(PT)建立和实施”文件,结合我院实际,建立我院床旁血糖的检测(POCT)能力验证方案。
四、参加对象:全院所有有血糖仪的科室。
五、方法:(1)全年两次(4月、10月),每次5个批号样本,由检验科负责准备.(2)各临床护理单元由护理部随机抽取一名护士至检验科,自带科室血糖仪及配套试纸到检验科现场测试。
(3)测试时带好第日室内质量控制登记本接受检查。
六、评分规则:由检验科求出各样品均值为靶值及标准差(SD),各临床测量值在1个标准差(1SD)以内为90分,大于1SD<2SDO 80分,大于3SD为0分。
全年10个样品平均评分为项目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为合格,低于80分为不合格。
七、结果通报:能力验证结果在医院质量通报上进行通报,各护理单元要根据通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对不合格部门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进行改进提高。
各单元的总结分析及改进情况交医务科、质控科、检验科和护理部存档。
PT检测记录模板
产品名称: 订单号:
报告号:
着色渗透检验报告 委托号:
第 页共
页
产品编号:
类别:
缺陷 缺陷痕迹 缺陷处理方式
缺陷处理结果
最终
缺陷 缺陷尺寸
类型 尺寸 mm 打磨 补焊 无缺陷 有缺陷
级别
类型 mm
备注: 检验位置(草图):
渗透检验员 / 时间
审 核 / 时间
焊接监督 / 时间
检验位置:
委托单位:
材质:
规格:
数量:
检验技术说明
渗透剂种类
检验方法
坡口形式
焊接方法
表面状态 □ 铲磨 □ 喷砂 □ 机加工 热处理状态
பைடு நூலகம்
渗透剂
乳化剂
清洗剂
显像剂
渗透剂施加方法 □ 喷 □ 刷 □ 浸 □ 浇 渗透时间
乳化剂施加方法 □ 喷 □ 刷 □ 浸 □ 浇 乳化时间
显像剂施加方法 □ 喷 □ 刷 □ 浸 □ 浇 显像时间
工件温度
对比试块 类型
检验技术要求和结果
检验评定标准及级别
检验工艺编号
□ 热处理前 □ 试块 1
□ 热处理后
min min min □ 试块 2
返修状况 需记录的显示
□ 未修 □ 一修 □ 二修 检验比例
□ 有,见草图 □ 无
结论
检验部位缺陷情况
% □ 合格 □ 不合格
序 焊缝(工件) 缺陷 号 部位编号 编号
实验室能力验证案例分享
实验室能力验证案例分享展开全文作为临床实验室,我们均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PT),无论结果满意还是不满意,我们都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
· CAP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美国病理家学会· PT (proficiency testing):能力验证项目一、PT 结果满意出现下列情况时,质量监控员应和工作人员一起分析潜在不符合原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① 1个结果的相对偏差超过±70%;②所有结果均在靶值一侧,同时至少1个结果的相对偏差超过±60%;③相对偏差正负差异均较大,最大值与最小值绝对值之和大于120%。
注:此处相对偏差的计算方式为:偏差/允许范围的一半×100%CA15-3校准周期12周,2016-3-10定期校准,2016-5-3更换测量池再次校准。
现在CA15-3检测结果稍偏高,可接受。
检查有无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若有及时采取措施,如校准等,预防对患者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二、PT 结果不满意1、PRP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2、AMA-M2(M2型抗线粒体抗体)1、RPR2013 CAP PT G-A原因分析:重测,弱凝集;结论为判断弱阳性标准有误。
整改措施:全组学习,统一判断标准;增设弱阳性对照。
2014 CAP PT G-A原因分析:重测,弱凝集。
考虑可能为检测时,试剂开瓶时间过长,试剂性能下降。
整改及预防措施:通过实验确认试剂开瓶后效期为 1个月,修改SOP,全组学习。
2016 NCCL 第一批原因分析:重测,阴性。
仔细查找原因,确认应为实验所用的设备有问题,RPR实验要求摇动时,100转/分钟,8分钟后肉眼观察。
预防整改措施:修订SOP,规定使用RPR专用水平旋转仪;购买并使用RPR专用水平旋转仪。
原有设备(普通水平旋转仪):最大转速80次/分现有设备:RPR专用水平旋转仪,转速100次/分RPR的启示·判断标准很重要·规定试剂开瓶后效期也很重要·配备满足实验条件的设备更重要·认识是个长期的过程:历经4年,不断完善2、AMA-M22014 CAP PT GIH-A原因分析:重测结果仍为阴性,样品于4月28日美国发货,本实验室7月14日收到样品,途中花费2个半月时间,考虑可能为样品本身的原因,如运输保存条件不合适,抗体效价降低。
检验科性能验证方案(仅供参考)
性能验证(仅供参考)1 生化生化室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可报告区间等。
适用时,还要考虑分析灵敏度(仅对那些在接近0的低值有临床意义的项目有必要进行确定,必要时,可引用说明书中给出的低值)和干扰试验。
1.1 精密度1.1.1 标本准备及要求质控品、已经检测过的病人标本或具有血清基质的定值材料。
每个项目均需选择至少正常和病理两个浓度水平的验证材料进行验证。
所用样本一定要稳定,其基体组成应尽可能相似于实际检测的病人标本,样本中的分析物含量应在该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附近。
1.1.2 方案1.1.2.1 方案1:对验证材料每天分析1批次,2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4次,连续5天。
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内精密度(%)。
1.1.2.2 方案2:批内精密度: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新鲜临床标本,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同批次内检测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20次。
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X)、标准差(SD)和批内变异系数CV(%)。
批间精密度: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新鲜临床标本,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或将室内质控品按照常规标本的方法一样测定,测定结果在遵照厂商参数不出控的前提下),同批次内检测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20次,同一批号室内质控品某一时间段(至少20 天)的室内质控数据逐步累积最终得出均值、标准差。
1.1.3 结果判断从美国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估允许误差表中查阅评价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由实验数据统计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批间不精密度小于允许误差范围的1/4和1/3作为检测系统不精密度性能的的可接受标准(或用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允许总误差、卫生标准等),且又小于厂商提供的精密度性能指标,说明由实验室评价的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性能可接受,符合要求。
若大于判断限,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是否符合要示,应再进一步做统计学处理作出判断。
1.2.1 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含盖的项目,则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准;成绩在80%者即为验证通过。
检测系统方法分析性能验证评估方案
线性范围验证
• 验证方法
1、样本要求:依照CLSI EP6-A文件的要求,样品必须与真 实标本尽可能相似,若难以收集到低值样品,可收集高值样 品,用低值样本稀释成系列不同浓度的评价样品。最好有5个 或以上的系列浓度的实验样品,数据点数不得低于4个,浓度 范围遍布整个预期可报告范围。
2、样本准备:将高值标本(H)与低值样本(L)分别按1L、 0.75L+0.25H、0.5L+0.5H、0.25L+0.75H、1H关系配置成系 列样本。
该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 ● 判断标准
批内精密度CV%应小于1/4总允许误差(TEa)。 批间精密度CV%应小于1/3总允许误差(TEa)。 如果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小于允许范围的,验证通过。 如果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大于验证值,精密度验证未通过,重新 验证或与厂家联系并取得帮助。
2
正确度评价
正确度评价
3
线性范围验证
线性范围验证
• 线性范围是指系统最终的输出值(浓度或活性)与被分析 物的浓度成正比的范围。
分析测量范围:直接测量标本,而不需要任何的稀释、浓缩 或者其它预处理等过程下,测量结果总误关符合要求的分析 物浓度的范围
线性范围验证
• 文件依据 • CLSI颁布的EP6-A文件《定量测量方法的
1
精密度评价
精密度评价
• 精密度: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独立测量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时间、校准、操作者、仪器等)下获
得的精密度,即所谓的批内精密度;
中间精密度是指在一种或几种条件因素发生变化,但在同一实 验室内获得的精密度。
精密度评价
● 实验方法 每天应进行正常的室内质量控制,在控后方可进行精密度的评价 重复性 选择具有医学决定水平的高低值标本,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在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 检测方法学性能验证评价报告
验证内容:正确度、重复精密度、中间精密度及参考区间的确认
验证人员:
一检测系统信息
项目:PT
仪器名称: STA-R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仪器型号:STA COMPACT
试剂:
厂商:STAGO
检测方法:凝固法
二厂商提供的相关参数
三验证过程
1 正确度
1.1 目的:评价仪器测试结果与接受参考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通过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偏倚从而评价和验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2 评价方法: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本组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一律用回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最近一次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卫生部质控值。
1.3 结果判断方式:<1/2 CLIA’88
正确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
2 精密度
2.1 重复精密度
2.1.1 目的:考察仪器检测方法的随机误差
2.1.2 原理:在检测系统处于优良的条件下,连续测定20个结果,判断这20个独立结果间
的一致程度
2.1.3 方法:选择二个水平的质控血浆,测量前先定标,再做质控,质控结果在控制范围内,
连续重复测定20次,计算SD,CV,得到重复性精密度。
2.1.4 标本来源:二个水平的质控血浆为LEVEL1,LEVEL2。
2.1.5 结果判断方式:<1/4C LIA’ 88
3.75%
重复性精密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
2.2 中间精密度:
2.2.1 目的:考察目前实验室检测方法中间精密度。
2.2.2 原理:在检测系统处于优良的条件下,连续测定20天,取得20个结果,判断这20个
独立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2.2.3 方法:取一个月的室内质控值(高值、低值)计算CV、SD,得到批间精密度。
2.2.4 结果判断方式:<1/3 CLIA’ 88 5%
中间精密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
3 干扰物质
干扰物质对本项目的影响大小沿用厂商参数,详细内容见本项目SOP。
4 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s):
4.1 目的:选择20份体检合格的健康人标本,在检测系统上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并与仪器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区间进行比较。
4.2 原理:收集20 例正常健康人血清标本及时检测,要求其年龄,性别等均匀分布,对参考范围进行验证,只允许10%的数据超过所验证的参考范围,否则需建立参考范围。
验证范围:11.0-15.0s
4.3 标本的要求
1) 体检合格健康的筛选者
2) 脂血、溶血均勿用
4.4 结果判断方式:R= ≥90%即合格
生物参考区间数据及验证记录表
4.5 结论:
若本实验室所检测的20个标本其检测结果19个均在验证区间11.0-15.0s内,故本实验室参考区间验证通过。
5 PT正常值及PT INR计算公式的建立
5.1 实验方案:参照NCCLS的H21-A4文件,先收集20位未服药的健康人标本进行pt项目
检测,要求其男女性别各一半,年龄在2.5-65岁之间,然后统计其平均值即为PT的正常值。
再根据公式INR=(P/N)ISI建立PT和PT INR换算关系。
其中P为病人的PT时间,N为正常人的PT时间。
PT正常值及PT INR计算公式的建立记录表
5.2 结论:由实验数据知,根据体检标本得出的MEAN PT值10.64s。
根据试剂批号LOT:的试剂说明书,可知其国际敏感指数ISI为1.0.即可建立PT和PT INR换算关系:INR=(P/N)ISI
四总结(Summary)
STA-R PT试剂盒在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系统的精密度、正确度、生物参考区间通过验证。
通过以上各项性能验证室验的结论,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系统达到检测要求,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满足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