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减负政策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减负政策浅析
从建国初至今,随着中国教育的蓬勃发展,中小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教学上追求难、多、延长授课时间、利用双休日补习和将自习时间用于上课,完成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学习难度加大;同时,学生还面临着各式各样的作业,课内课外的各种作业让学生应接不暇,甚至有的不得不熬夜完成作业;各种考试、测验接二连三,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学校甚至一月多次考试;众多的复习资料与练习册充斥着学生的书包,让学生的书包重量与日俱增;除此之外,学生还面临着父母为自己额外增加的课外补习班、奥数班、作文班、钢琴班等等。在以上的种种背景下,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国家逐步出台了各种中小学生减负政策,但是在中国素质教育正逐渐追逐功利的潮流里,相关政策的执行也成为一纸空文,中小学生的负担并未减轻。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针对学生日益加重的学习负担问题,也提出过相关政策。
1955年7月,新中国发出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首次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升至国家层面解决。
1988年5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内容包括一年级不留作业,控制考试数量,不购买计划外教辅书籍等。
1990年2月,国家教委相关负责人再次重申《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除统一审定出版的练习册外,不得组织学生购买和使用其他各种名目的复习材料、习题集等。
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首次提出小学生学业评价取消百分制,禁止任何部门团体违规举办小学生竞赛活动,同时要求在已经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地区坚决落实小学免试升初中的规定。
2004年6月,教育部提出新形势下减负的“五坚持,五不准”,在重申先前政策基础上再次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不准按照考试成绩排队。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从国家层面提出将从制度设计上解决中小学生减负问题。
2013年8月,教育部发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严”是本次意见征求稿的突出特点,其内容包含很多“严格执行”“严禁”“必须”等字眼。
我国最新的中小学生减负政策内容如下:
一、阳光入学。各地要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招生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实行信息公开,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网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每所小学和初中的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积极推行统一的网上报名招生。
二、均衡编班。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编班过程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
三、“零起点”教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四、不留作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五、规范考试。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
六、等级评价。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七、一科一辅。教辅材料购买遵循“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准向学生推荐、推销或变相推荐、推销任何教辅材料。
八、严禁违规补课。学校和教师不得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
九、每天锻炼1小时。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上好体育课。安排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或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十、强化督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减负工作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每学期公布督导报告。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
那么如今伴随新政策的出台,中小学生减负效果如何呢?
针对国家出台的中小学“减负”政策,有调查机构做了相应调查,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腾讯网教育频道联合调查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减负”情况并进行发布。
调查发现,仅有近1/4的中小学生表示“减负”后课业负担“明显减轻”或“有所减轻”,仍有约三成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不减反增;并且,有超半数的中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同时,超过六成的中小学生在接受各种课外培训,在接受课外培训的学生中每天完成课外作业的用时在30分钟以上的占了六成。在厌学情绪方面,整体来看中小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并且教师对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程度的认知要高于学生自身和学生家长。另外,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非常关注“减负”工作的监管力度,希望“减负”政策可以落到实处。结论如下:1.约三成学生课业负担不减反增2.超半数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用时超过1小时3.近六成中小学生需参加课外培训4.中小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我认为,“减负政策”已经沦为了一场政治秀。“减负政策”颁布施行后不久,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就有了响应号召,制定了许多新教学方法和制度并积极上报所得成果,但是上报了结果,在学生的负担却并未减轻,他们的负担只是变得更加隐秘,甚至也有学校趁其他学校减负之际,再次给自己学校的学生加负,企图在这上面超越其他学校。不仅如此,“减负政策”施行后,校内减负的确有所成效,但是相应的,校外各类培训机构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中小学生减负政策”并没有给我国的中小学生减负,没有达到它的目的,相反甚至可能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该政策未有太大成效。
“中小学生减负政策”施行未果,学生减负未见成效。说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施行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下面是我对“减负政策”的评价。
减负就是减轻学生之课业负担、经济负担,杜绝有偿家教。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补习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这已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