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主成分定量分析(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质量评价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质量评价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检验阿司匹林的质量阿司匹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用于止痛和退烧的重要药物之一。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定量测定法来评估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包括药品的含量、吸收度和纯度等。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是乙酰水杨酸的通用名称。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标准化钠氢碳酸滴定法来测定阿司匹林的药品含量。
具体的步骤如下:1. 首先称取一定量的维生素C片剂,并粉碎成粉末状。
2. 将粉末样品与适量的磷酸二氢钠溶液混合,并用稀酸酐来充分溶解样品。
3. 将样品转移到酸性介质中,并用甲酸铵作为指示剂,以0.1M硫酸溶液进行滴定。
4. 计算滴定体积并通过公式计算出维生素C样品中的阿司匹林含量。
三、实验步骤1. 准备药品和实验仪器及仪表。
2. 称取一定量的维生素C片剂,通过筛网将其研磨成细粉。
3. 取样品并将其加入到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充分颠倒和振荡,使其充分溶解。
4. 加入稀酸酐并继续颠倒样品,以保证样品在酸性介质中完全溶解。
5. 用酸性介质对样品溶液进行滴定,并应用甲酸铵作为指示剂来计算滴定终点。
6. 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用公式计算出阿司匹林含量。
四、实验结果分析本实验通过滴定法对维生素C片剂的药品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并计算出其中的阿司匹林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C 片剂样品的平均含量为0.1068 g,阿司匹林含量为0.0857 g。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阿司匹林的药品含量应在98-102%之间。
因此,本实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样品达到了药品含量的质量标准。
五、实验结论通过定量测定法来评估阿司匹林药品的质量,本实验结果表明该维生素C片剂样品的药品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阿司匹林的质量良好。
这证明该药品的质量稳定,适合用于临床治疗。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实验报告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被广泛应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抗炎等方面。
然而,由于药物质量的不确定性,对于阿司匹林含量的准确测定变得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测定阿司匹林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为药物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阿司匹林片剂、酸性溶液、酸性酚酞指示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碳酸钠、蒸馏水。
方法:1. 取一定量的阿司匹林片剂,粉碎成细粉。
2. 将细粉加入酸性溶液中,摇匀使其溶解。
3. 加入酸性酚酞指示剂,溶液变红。
4. 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变为淡红色。
5. 记录滴定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6. 重复上述步骤3-5,进行多次测定。
结果与讨论:通过多次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阿司匹林含量的平均值。
根据滴定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我们可以推算出阿司匹林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片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为X毫克/片。
然而,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首先,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完全保证实验的精确性。
其次,在取样和溶解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损失。
此外,仪器的误差以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增加实验的重复次数,以获得更可靠的平均值。
其次,提高实验操作的技术水平,确保每一步操作的准确性。
此外,使用更先进的仪器设备也可以提高实验的精确性。
阿司匹林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药物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阿司匹林片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此外,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准确测定阿司匹林含量还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质量控制和合理的药品配方。
结论:本实验通过化学方法测定了阿司匹林片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片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为X毫克/片。
然而,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如增加实验重复次数、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和使用更先进的仪器设备。
阿司匹林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药物分析实验报告阿司匹林药物分析实验报告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物,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抗炎等症状。
本实验旨在通过药物分析技术,对阿司匹林进行定量分析,以了解其含量和纯度。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阿司匹林片研磨成细粉,并称取适量的样品。
2. 样品溶解:将样品加入适量的乙酸乙酯中,并用超声波浴进行溶解。
3. 色谱分析:将溶解后的样品过滤,并取得滤液。
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通过测定峰面积来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4.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阿司匹林的含量和纯度。
根据测定结果,样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为X mg/g,并且纯度达到了Y%。
这表明样品中的阿司匹林含量符合预期,并且样品的纯度较高。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对阿司匹林进行了药物分析,并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这些结果对于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结果来评估阿司匹林的质量,并确保其在临床上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药物分析。
然而,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其他药物分析技术,如质谱法或红外光谱法,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语: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其质量控制和分析对于保证药物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至关重要。
本实验通过药物分析技术,对阿司匹林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这些结果对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头痛、发热和炎症等症状。
然而,药物的质量和含量控制对于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本实验旨在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阿司匹林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阿司匹林样品、硫酸、氢氧化钠、氯仿、氯化铁等。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标准溶液,用于制作标准曲线。
然后,取一定量的阿司匹林样品,加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浴加热,使其水解反应进行。
接着,用氯仿萃取阿司匹林的游离酸,并用氯化铁试剂进行比色反应。
最后,通过比色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阿司匹林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阿司匹林样品的含量为X mg/g。
根据制备的标准曲线,我们可以确定该样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果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试剂的质量和保存条件等。
因此,在进行药物含量测定时,我们应该采取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
HPLC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以进一步验证阿司匹林含量的准确性。
结论:本实验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阿司匹林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X mg/g。
实验结果对于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试剂的质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可以通过其他分析方法进行验证,进一步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总结: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对于药物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化学分析方法在药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并掌握了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和应用这些方法,为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1. 掌握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原理和方法。
2. 了解阿司匹林的性质及其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本实验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实验原理如下:1. 阿司匹林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水杨酸和乙酰氧离子。
2. 水杨酸具有酸性,可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3. 通过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出阿司匹林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析天平、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烧杯、漏斗、滤纸等。
2. 试剂:阿司匹林样品、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酚酞指示剂、中性乙醇、盐酸、碳酸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阿司匹林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中性乙醇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
2. 滴定:将溶液转移至滴定管中,加入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3. 计算阿司匹林含量: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和浓度,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 样品质量(g) | 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 | 阿司匹林含量(%) || :-----------: | :-------------------------: | :----------------: || 0.2000 | 20.00 | 100.0 |1. 实验过程中,阿司匹林样品溶解度较低,需加入适量中性乙醇,以提高溶解度。
2. 滴定过程中,需控制滴定速度,避免过量滴定导致结果偏差。
3.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说明实验方法可靠。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阿司匹林的性质及其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证明,本实验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阿司匹林主成分定量分析(实验报告)
题目:阿司匹林主成分定量分析实验者: 第五大组 班级: 12应用化学 学号:同组实验者: 班级: 学号: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 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复方阿司匹林(APC )是应用广泛的热解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对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等有很好的疗效,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
其中有效成分为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和咖啡因。
本实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阿司匹林中主要有效成分乙酰水杨酸的含量,计算其有效成分所占比例,为其单位计量的有效成分对于人体的作用强度提供理论依据。
OCC O OH OCH 3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关键词:阿司匹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水杨酸1. 引言:阿司匹林是生活中十分常见,应用十分广泛的日常抗炎药物。
可用于镇痛解热,抗风湿,关节炎。
抗血栓等等。
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粉末,熔点135-140摄氏度,无气味,微带酸味。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水解成其他有效成分水杨酸和乙酸。
采用传统的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溶片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有效消除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且快捷、准确、重现性好。
2. 实验方法和原理2.1理论依据在光度分析中,常会因共存组分与被测定组分的吸收谱带重叠而干扰测定,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以解决这些干扰问题。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Kbc,利用吸光度具有加和性的原理,试样溶液在两测定波长λ1和λ2处的吸光度差ΔA 与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这是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
A λ1=K λ1bcA λ2=K λ2bcΔA=A 1-A 2=K (λ1-λ2)bc样品中共存干扰物质的双组分体系中,采用等吸收点法测定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选择测定波长时有两个原则:干扰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应有相同的吸光度,即差吸光度只与一个组分浓度有关,而另一组分无关;待测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光度差值应足够答,以保证较高的灵敏度。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实验报告引言本实验旨在分析阿司匹林片的化学成分和药效,以及探究其在药物中的应用。
阿司匹林片是一种非处方药,常被用于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和发热。
我们将通过实验来验证阿司匹林片中的化学成分,并评估其药效。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阿司匹林片样品•石英量烧杯•磁力搅拌器和磁子•乙酸乙酯• 1 mol/L NaOH 溶液•酚酞指示剂•硫酸和稀盐酸•乙酸溶液•水浴方法:1.取一片阿司匹林片,用石英量烧杯称重并记录质量。
2.在石英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乙酸溶液,并将阿司匹林片加入其中。
3.使用磁力搅拌器和磁子搅拌溶液,使阿司匹林片溶解。
4.在加热水浴中加热溶液,直至完全溶解。
5.将溶液转移至250 mL 锥形瓶中,并用水定容至刻度线。
6.取一小部分溶液,加入酚酞指示剂。
7.使用1 mol/L NaOH 溶液滴定至颜色由粉红转变为淡红色,记录所用的NaOH溶液体积。
8.计算溶液中的阿司匹林的浓度。
实验结果通过滴定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阿司匹林片的质量:X g•阿司匹林溶液滴定所用的NaOH溶液体积:Y mL实验数据分析根据滴定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阿司匹林片的浓度。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乙酸溶液的浓度,这可以通过滴定实验中的酚酞指示剂和NaOH溶液的用量来计算。
根据滴定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等式:阿司匹林片中的阿司匹林 + NaOH(滴定剂) = 酚酞指示剂根据已知的NaOH溶液浓度以及滴定所用的NaOH溶液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阿司匹林片中阿司匹林的浓度。
结论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阿司匹林片中含有阿司匹林作为主要成分。
2.阿司匹林片的质量为X g。
3.阿司匹林片的浓度为Y mol/L。
讨论和进一步研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探究阿司匹林片在不同条件下的药效,例如不同剂量对疼痛的缓解程度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阿司匹林片中的其他化学成分,以更全面地了解它的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 2•参考文献 3注意:本实验报告仅为示例,实际实验中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和描述。
阿司匹林含量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含量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阿司匹林(化学名: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实验原理: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作退热、镇痛和抗炎药物。
由于阿司匹林是一种酸性物质,在水中可以形成一个酸性溶液。
我们可以利用该特性,将阿司匹林与碱性溶液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并通过酸碱滴定反应,测定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实验步骤:1. 称取适量的阿司匹林样品,并将其溶解在适量的乙醇中,得到阿司匹林的乙醇溶液。
2. 取出适量的乙醇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溴酸钠溶液和酚酞指示剂,并进行滴定反应。
3. 通过滴定,测定出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实验数据及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阿司匹林样品中乙酰水杨酸的浓度为X mol/L。
讨论与分析:1.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滴定法测定了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酸碱反应的滴定过程,可以准确测定溶液中的某种成分的含量。
2. 在滴定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溴酸钠作为滴定剂和酚酞作为指示剂。
溴酸钠可以与阿司匹林的乙酰水杨酸发生反应,生成一个稳定的盐,从而实现了滴定的目的。
酚酞则可以在溶液中的酸性和碱性之间颜色变化,作为指示剂使用。
3.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阿司匹林样品中乙酰水杨酸的浓度为X mol/L。
根据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和实验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该样品的纯度。
如果样品的纯度较高,那么乙酰水杨酸的浓度应接近理论值,可信度也较高。
如果样品的纯度较低,那么测定出的浓度也会偏低,并且可信度较低。
4.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多次重复实验,计算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分析方法,如色谱法等,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结论:通过滴定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阿司匹林样品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样品的纯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这对于药物质量控制和药品合理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的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阿司匹林片的分析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分析阿司匹林片中的主要成分以及了解其药效与药理作用。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成分为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实验通过药理学和药剂学分析手段来测定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1. 器材:电子天平、溶液移液器、玻璃仪器(烧杯、量筒等)2. 药品:阿司匹林片样品、NaOH溶液、酸性溶液(如HCl等)、硝酸银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阿司匹林片取出适量,粉碎成细粉状。
2. 乙酰水杨酸的提取:将粉碎的阿司匹林片样品加入酸性溶液中,在加热的条件下将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水杨酸。
3. 碱性溶液的加入:将得到的水杨酸样品加入NaOH溶液中,使其转化为水杨酸盐。
4. 腐蚀性物质的去除:通过重复处理和过滤的方法去除样品中的腐蚀性物质。
5. 硝酸银法测定:将样品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通过称量沉淀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6.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样品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和比较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为X%,与其它同类药品相比,该含量在合理范围内且具有稳定性。
这说明该阿司匹林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药理作用,并显示出良好的药效。
然而,实验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操作要严格控制,避免实验误差的产生。
其次,样品的选取和制备过程也需要综合考虑,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究阿司匹林片的不同含量对药效和药理作用的影响,并与其它相关研究进行比较。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对阿司匹林片的分析,得出了其主要成分为乙酰水杨酸,且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药效和药理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并在药学及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阿司匹林的分析``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阿司匹林的分析【实验目的】⒈掌握阿司匹林鉴定试验的原理及与药物结构的关系;⒉掌握本实验中药物特殊杂质的来源和检查原理;⒊掌握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含量的原理与操作,及容量分析法测定片剂含量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1.药物OHOOO CH3本品为白色片;遇湿气易变质。
本品含阿司匹林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2.原理:⑴鉴别①三氯化铁反应:水杨酸及其盐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阿司匹林加热水解生成水杨酸,可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
②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酯健水解,得水杨酸钠和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因此可用水解反应鉴别。
⑵检查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a.杂质来源游离水杨酸为阿司匹林生产中未反应的原料或贮存过程中的水解产物。
b.检查方法阿司匹林无游离酚羟基,不与高铁盐溶液作用,而水杨酸则可与之反应生成紫堇色,此种方法称之对照法,极为灵敏,可检出1ug的游离水杨酸。
⑵含量测定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有酯健,易水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片剂中为防止酯健水解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做稳定剂,因此在片剂中有酸性杂质,含量测定时为消除酸性杂质干扰,采用两步滴定法。
第一步中和,消除酸性杂质〔酸性附加剂和降解产物〕的干扰COOHOCOCH 3NaOHCOONa OCOCH 3H 2O第二步 水解后剩余滴定COONaOCOCH 3NaOH COONaOH CH COONa32NaOH H SO 24Na SO 242H O 2【实验仪器与试剂】㈠仪器试管,纳氏比色管,溶出度测定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0~25ml 注射器,0.8um 微孔滤膜,酸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漏斗。
㈡试剂1. 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 ,加乙醇100ml 使溶解,既得。
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色〕。
2. 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溶液〔9→100〕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摇匀,既得。
阿司匹林含量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含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阿司匹林含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中有效成分阿司匹林的含量,掌握制备标准曲线的方法和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技巧。
实验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根据化合物在紫外区(200~400nm)对光的吸收来测定含量的方法。
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苯环和吡啶环结构,能吸收紫外光,从而用紫外光谱法测定阿司匹林水溶液的吸收值,可得到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的标准曲线。
根据制备出的标准曲线,可根据待测样品的吸收值反推出待测样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实验步骤:1.样品的制备取阿司匹林片剂中的一块碾成粉末,称取0.2000g,加入熟水50ml,摇匀,放置2h,于恒温水浴中加热,使液体中的阿司匹林充分溶解,冷却至室温。
2. 制备标准曲线在实验室设定好的波长下,用制备好的各浓度的阿司匹林溶液,测定它们的吸收值,记录下各浓度下实验方案的吸光度。
依据你的实验结果,制作出标准曲线,使其在所选定的波长处表现为直线关系。
此方程为:Y=aX+b(其中:X为阿司匹林的浓度;Y为吸光度底数10的值)。
3. 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吸收率与阿司匹林浓度是呈线性关系的。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标准曲线上查找吸收值,定出阿司匹林含量水平。
实验结果及分析:制备好的标准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阿司匹林溶液的峰值吸光度在295nm左右。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将得到阿司匹林样品的吸收值,根据标准曲线,我们可以算出样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成功测定出阿司匹林的含量为xxmg,结果准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测定药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深刻体会到,仅仅一点点的误差对结果的影响是致命的。
阿司匹林的分析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分析药物分析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和掌握对阿司匹林药物的分析方法。
采用酚酞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法是一种简便、精确并且适用于生产实践的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阿司匹林;酚酞法;含量测定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具有抗炎、镇痛、退热等多种作用。
在生产中需要对阿司匹林进行含量测定,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目前常用的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本实验采用酚酞法对阿司匹林进行含量测定,并探讨该方法的适用性和优劣点。
实验材料阿司匹林颗粒,酚酞指示剂,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ol/L盐酸溶液,乙醇,蒸馏水等。
实验方法1.制备标准曲线取一定量的阿司匹林颗粒,称重后加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2ml乙醇,振荡至颗粒完全分散。
分别取阿司匹林分别加入0、0.25、0.5、0.75、1.0ml的标准盐酸溶液,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色深的橙色变为色淡的紫色,记录消耗的滴定体积。
将实验结果绘制成阿司匹林与盐酸加入体积的函数关系图。
2.测定阿司匹林含量实验结果及分析测量5组标准曲线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标准加入盐酸体积(ml) 0 0.25 0.5 0.75 1.0通过数据,绘制阿司匹林含量与盐酸加入体积的函数关系图(图1)。
函数关系式为:y=31.683x+0.135,R²=0.9998,其中,x为盐酸加入的体积(ml),y为阿司匹林含量(mg/ml)。
测得的阿司匹林含量为:6.44mg/片。
与产品质量标准比较,该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讨论酚酞法是一种简便、精确的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同时,酚酞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含量测定,可以为工艺的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缺点是对于有色杂质的干扰较大。
结论。
阿司匹林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滴定操作及数据处理方法。
3. 了解阿司匹林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消炎药物。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利用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的羧基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反应,通过计算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的量,从而得出阿司匹林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电子天平、移液管、烧杯、滴定管夹、滴定台等。
2. 试剂:阿司匹林片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酚酞指示剂、乙醇、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阿司匹林片剂(例如0.3g),置于锥形瓶中。
2. 加入适量的乙醇(约10mL),振荡使阿司匹林片剂溶解。
3.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00mL阿司匹林溶液于锥形瓶中。
4. 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进行滴定,直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V)。
5. 重复实验,求出消耗氢氧化钠的平均体积。
五、数据处理1. 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C):C = (CNaOH × VNaOH × MAspirin) / M样品其中,CNaOH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NaOH为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mL),MAspirin为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180.16g/mol),M样品为称取的阿司匹林片剂质量(g)。
2. 计算实验误差:实验误差 = (C实际 - C实验) / C实际× 100%其中,C实际为阿司匹林片剂标示含量,C实验为实验测得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假设实验测得阿司匹林含量为C实验 = 0.279g,标示含量为C实际 = 0.300g。
2. 实验误差实验误差 = (0.300 - 0.279) / 0.300 × 100% = 6.33%七、结论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实验结果与标示含量基本一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报告结果分析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发热、头痛等病症。
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主要用于防治各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病。
在我国,阿司匹林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之一,由于阿司匹林在药物性质上存在着差异性,其疗效及安全性均存在较大争议。
本文将对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其他药品生产阿司匹林提供参考。
一、阿司匹林的基本成分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是由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与乙酰水杨酸两种化合物合成的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它能抑制血小板在缺血再灌注时形成凝血块和凝血因子,进而降低其凝血作用,因此有“小感冒药”之称。
根据阿司匹林化学结构中羟基所产生的催化反应,其分子式为C6H6O9 [1]。
不同于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抑制血小板与凝血酶原复合物中羟基生成阿司匹林来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效果。
二、溶液制备将50 mg小剂量阿司匹林溶液,溶于250 ml乙醇中,再加入2 ml0.3%氯化钠溶液,用无水乙醇调成饱和溶液。
然后将5 ml无水乙醇放入150 ml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再用无水乙醇加水至40 ml溶解,用无水乙醇调成透明液体,用无水乙醇反复多次洗涤阿司匹林溶液。
从水中吸取1 ml溶液加入250 ml无水乙醇中,再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1次并加无水乙醇进行洗涤3次。
洗涤完毕后从瓶中取出阿司匹林溶液加入60 ml10%硫酸钡溶液中搅拌均匀。
制备阿司匹林溶液操作方法同上述方法。
三、分析数据、结果和讨论在实验中,通过对阿司匹林制备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样品制备所用时间、用量、配比等参数与生产厂家同批产品具有较大差异,这说明生产厂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通过对表1中数据分析发现,本次实验中样品的制备时间、用量、配比参数与生产厂家相同,与同批阿司匹林质量和药效数据均具有较大差异,说明样品制备过程存在一定异常,应进行重点分析,以确定具体原因。
阿司匹林的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阿司匹林的分析方法,包括鉴别和含量测定。
2. 熟悉阿司匹林原料药及肠溶片的质量分析原理与操作。
3. 了解阿司匹林的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阿司匹林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其原料药和肠溶片进行质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1. 阿司匹林原料药2. 阿司匹林肠溶片3. 甲醇、乙醇、盐酸、硫酸等试剂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5. 高效液相色谱仪6. 其他实验器材四、实验方法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 原理:阿司匹林在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阿司匹林含量。
- 步骤:1. 配制阿司匹林标准溶液;2. 配制样品溶液;3. 在510nm波长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阿司匹林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 原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阿司匹林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 步骤:1. 配制阿司匹林标准溶液;2. 配制样品溶液;3. 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分别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4. 根据峰面积计算阿司匹林含量。
3. 阿司匹林原料药与肠溶片的质量分析- 鉴别:采用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方法对阿司匹林原料药和肠溶片进行鉴别。
- 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阿司匹林原料药和肠溶片进行含量测定。
- 特殊杂质检查: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对阿司匹林原料药和肠溶片进行特殊杂质检查,如游离水杨酸、重金属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2-2.0mg/mL,相关系数为0.999。
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与阿司匹林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在相同色谱条件下,阿司匹林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实验报告阿司匹林片的分析实验报告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消炎。
然而,了解阿司匹林片的成分和质量是确保其安全有效使用的关键。
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阿司匹林片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成分和质量。
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从药房购买的阿司匹林片,取适量样品备用。
2. 粉碎样品:将样品放入研钵中,用研钵和研杵将其粉碎成细粉末。
3. 提取样品:将粉碎后的样品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醚,盖紧瓶盖,摇匀,静置片刻,使药物成分充分溶解在乙醚中。
4. 过滤提取液:将提取液通过滤纸过滤,以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
5. 浓缩提取液: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倒入烧杯中,放置在通风处,待其乙醚挥发干燥。
6. 重量测定:将干燥后的样品放入称量瓶中,使用电子天平测定样品的质量。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阿司匹林片的质量为X克。
根据药学标准,每片阿司匹林的质量应为Y克,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出样品的相对含量为X/Y*100%。
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成功地对阿司匹林片进行了分析。
通过测量样品的质量,我们可以确定阿司匹林片的相对含量,从而评估其质量是否符合药学标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只是对阿司匹林片的质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还有许多其他参数和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来确定阿司匹林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或者使用质谱法来鉴定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
此外,阿司匹林作为一种非处方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然而,不同的人可能对阿司匹林片存在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片之前,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合理地使用该药物。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对阿司匹林片进行了分析。
通过测量样品的质量,我们可以评估其相对含量,并初步评估其质量是否符合药学标准。
然而,还有许多其他参数和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全面了解阿司匹林片的质量和成分。
阿司匹林的滴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阿司匹林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滴定分析实验操作技巧。
3. 培养实验数据记录、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具有抗炎、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酯键和羧基,易水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
在滴定分析中,通常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阿司匹林,根据滴定终点计算出阿司匹林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量筒、电子天平、滴定架、洗瓶、滴定分析器等。
2. 试剂:阿司匹林片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酚酞指示剂、盐酸标准溶液(0.1mol/L)、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2. 称取适量阿司匹林片剂,精确至0.0001g。
3. 将称取的阿司匹林片剂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4. 用移液管移取10.00mL阿司匹林溶液于锥形瓶中。
5. 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 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
7. 用盐酸标准溶液回滴,直至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
8. 记录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
9. 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标准溶液体积,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五、数据处理1. 计算阿司匹林的滴定度(T):T = (CNaOH × VNaOH × MAsp) / (CVHCl × VHCl)式中:CNaOH 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NaOH 为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MAsp 为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g/mol);CVHCl 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HCl 为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2. 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X):X = (T × W) / (MAsp × VAsp)式中:W 为称取的阿司匹林片剂质量(g);MAsp 为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g/mol);VAsp 为移取的阿司匹林溶液体积(mL)。
药物分析本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5日实验地点:药物分析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基本操作。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阿司匹林(Aspirin)的分子式为C9H8O4,结构中含有酯键,可被酸催化水解。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阿司匹林含量,以乙腈为流动相,通过检测其紫外吸收峰(λ=280nm)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材料:1. 阿司匹林片剂(标示量:100mg/片)2. 乙腈(色谱纯)3. 磷酸二氢钾(分析纯)4. 超纯水5. 高效液相色谱仪6. 色谱柱(C18,4.6×250mm,5μm)7. 电子天平8. 移液器9. 烧杯10. 容量瓶11. 试管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称取阿司匹林片剂约50mg,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磷酸二氢钾溶液,室温下搅拌使阿司匹林溶解。
- 将溶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磷酸二氢钾溶液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备用。
2. 色谱条件:- 流动相:乙腈- 检测波长:280nm- 柱温:室温- 流速:1.0ml/min3. 样品分析:- 吸取上述溶液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 记录色谱图,根据阿司匹林峰面积计算其含量。
实验结果:1. 阿司匹林峰面积:5.21×10^42. 标准曲线:y=1.18×10^5x+1.25×10^4(R²=0.999)3. 阿司匹林含量:100.2mg/片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2.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流动相的流速和柱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3. 样品制备过程中,应确保阿司匹林完全溶解,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与标示量基本一致,说明本实验方法可行。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掌握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
阿司匹林含量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含量实验报告阿司匹林含量实验报告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消炎。
然而,不同品牌和批次的阿司匹林在含量上可能存在差异,这对于使用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来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阿司匹林样品:从不同品牌和批次中随机选取的阿司匹林片剂样品。
- 乙酸乙酯:用于提取阿司匹林中的溶质。
- 硫酸:用于催化反应。
- 高纯度水:用于稀释和洗涤。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2. 实验方法:步骤一:样品制备将阿司匹林片剂样品粉碎,并称取适量的样品。
步骤二:提取阿司匹林将样品加入乙酸乙酯中,并进行振荡混合。
然后离心样品,收集上层溶液。
步骤三:酸催化反应将提取的溶液加入硫酸中,进行酸催化反应。
该反应可以将阿司匹林中的乙酸乙酯转化为乙酸。
步骤四:稀释和净化将反应产物稀释,并使用高纯度水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
步骤五:HPLC分析将净化后的样品注入HPLC仪器,并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样品的峰面积与标准曲线的关系,可以计算出阿司匹林的含量。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方法,我们成功地测定了阿司匹林样品的含量,并得到了如下结果。
样品A:含量为X mg/g样品B:含量为Y mg/g样品C:含量为Z mg/g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品牌和批次的阿司匹林样品在含量上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生产工艺、原料质量以及质量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2. 样品中的阿司匹林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这表明即使是同一品牌和批次的阿司匹林,其含量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浮动。
3. 阿司匹林的含量对于其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过低的含量可能导致疗效不显著,而过高的含量则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阿司匹林时应注意选择可靠的品牌和批次。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不同品牌和批次的阿司匹林样品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阿司匹林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药物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具有镇痛、退热和抗炎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和发热的病症,如头痛、关节炎、感冒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药物分析实验,对阿司匹林进行定量分析,以了解其含量和质量。
2. 实验方法2.1 实验仪器和试剂本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分光光度计、移液器、比色皿等。
试剂包括:阿司匹林标准品、磷酸盐缓冲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2.2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校准分光光度计,清洗比色皿等实验器具。
2.制备阿司匹林标准溶液:称取一定量的阿司匹林标准品,溶解于一定量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3.样品制备:取一定量药片或药粉,溶解于一定量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制备药物样品溶液。
4.光度计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阿司匹林标准溶液和药物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5.绘制标准曲线:将吸光度与阿司匹林标准溶液的浓度建立线性关系,并绘制标准曲线。
6.计算样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根据药物样品的吸光度值,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3. 实验结果3.1 阿司匹林标准曲线在实验中,我们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标准溶液,并测定了它们的吸光度值。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绘制了如下的标准曲线:阿司匹林浓度(mg/L)吸光度10 0.420 0.730 1.140 1.450 1.83.2 样品分析结果我们选取了某批次阿司匹林药片作为样品,制备了药物样品溶液,并测定了其吸光度值。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到该样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为35mg/L。
4.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阿司匹林药物的定量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阿司匹林标准曲线,并利用该标准曲线计算了某批次阿司匹林药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该批药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为35mg/L,符合药品质量标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中使用了标准品作为参照物,但该标准品的纯度和稳定性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阿司匹林主成分定量分析
实验者: 第五大组 班级: 12应用化学 学号:
同组实验者: 班级: 学号:
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 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复方阿司匹林(APC )是应用广泛的热解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对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等有很好的疗效,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
其中有效成分为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和咖啡因。
本实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阿司匹林中主要有效成分乙酰水杨酸的含量,计算其有效成分所占比例,为其单位计量的有效成分对于人体的作用强度提供理论依据。
O
C
C O OH O
CH 3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关键词:阿司匹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水杨酸
1. 引言:阿司匹林是生活中十分常见,应用十分广泛的日常抗炎药物。
可用于镇痛解热,抗风湿,关节炎。
抗血栓等等。
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粉末,熔点135-140摄氏度,无气味,微带酸味。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水解成其他有效成分水杨酸和乙酸。
采用传统的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溶片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有效消除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且快捷、准确、重现性好。
2. 实验方法和原理
2.1理论依据
在光度分析中,常会因共存组分与被测定组分的吸收谱带重叠而干扰测定,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以解决这些干扰问题。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A=Kbc,利用吸光度具有加和性的原理,试样溶液在两测定波长λ1和λ2处的吸光度差ΔA 与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这是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
析的依据。
A λ1=K λ1bc
A λ2=K λ2bc
ΔA=A 1-A 2=K (λ1-λ2)bc
样品中共存干扰物质的双组分体系中,采用等吸收点法测定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选择测定波长时有两个原则:干扰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应有相同的吸光度,即差吸光度只与一个组分浓度有关,而另一组分无关;待测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光度差值应足够答,以保证较高的灵敏度。
阿司匹林(ASA )易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水解产物水杨酸(SA )和乙酸,阿司匹林在280nm 处有一处强吸收峰,水杨酸吸收峰在312nm ,如果阿司匹林的紫外吸收光谱在312nm 处有肩峰,可定性鉴定阿司匹林中有水杨酸存在。
2.2实验方法
2.2.1实验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石英比色皿(1cm)2个、容量瓶100mL1个、50mL5个、移液管1mL、2mL、5mL各1支、烧杯若干
2.2.2实验试剂
试剂:乙酰水杨酸标准溶液、0.1mol/LNaOH溶液、0.01mol/LHCL溶液、蒸馏水
药品:阿司匹林肠溶片样品
2.2.3实验步骤
(1)乙酰水杨酸标准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0.0500g乙酰水杨酸置于100mL烧杯中,用0.1mol/LNaOH溶解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以0.1mol/LNaOH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浓度为0.5mg/mL。
(2)将5个50mL容量瓶按1-5号依次编号。
分别移取乙酰水杨酸标准溶液1.00、2.00、3.00、4.00、5.00mL于相应编号容量瓶中,各加入0.1mol/LNaOH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3)波长选择:用1mL石英吸收池,以0.1mol/LNaOH作为参比溶液,在230~350nm 波长范围内测定一份乙酰水杨酸标准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结果显示本品在296 nm有最大吸收值(见图1),选择296nm为测定波长。
(4)标准曲线绘制:在选定波长下,以0.1mol/LNaOH溶液作为参比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测定乙酰水杨酸标准溶液系列以及未知溶液的吸光度。
以乙酰水杨酸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乙酰水杨酸试液的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试样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
(5)样品的测定:取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细,精密称定,加0. 1mol·L-1NaOH溶液并定量稀释成每1m约含30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度,用回归方程计算含量并与中和法比较(见表2)。
(6)注意事项:
1)配制样品前要将使用的玻璃仪器清洗干净。
2)移取标准溶液之前要润洗移液管。
3)测量前用待测液润洗比色皿,测量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进行。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实验数据与处理
3.2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 结论
4.1实验研究结论
4.2实验心得体会和展望
5.参考文献
[ 1] 陈新善, 刘玉波. HPLC 法检查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片中的游离水杨酸[ J] . 中国药品标准, 2004, 5( 1) : 46- 49.
[ 2] 杜洪光, 侯志芬. HPLC 法测定阿司匹林经皮给药贴剂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J]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5, 32( 3) : 110- 112.
[ 3] 王震红, 卞志家. HPLC 法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 J] . 辽宁药物与临床, 2003, 6( 2) : 94- 95.
[4] 李传响.阿斯匹林肠溶片中游离水杨酸检查方法改进.安庆师范学院报,2001,7(4):19.
[5] 冯文学,任红心,郑子栋.HPLC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1,10(1):80-81.
[6] 池秀珍.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海峡药学,2002,14(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