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公差
公差对照表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基本尺寸0-500mm, 4-18级精度标准公差表。
注:基本尺寸小于1mm时,无IT14至IT18。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线性尺寸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非配合尺寸。
根据德国标准DIN50150,以下是常用范围的钢材抗拉强度与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对照表。
如果您要查的抗拉强度>1000N/mm2,或者维氏硬度>310HV,或者布氏硬度>300HB,或者洛氏硬度>32HRC,请查本表第二页
如果您要查的抗拉强度<1000N/mm2,或者维氏硬度<310HV,或者布氏硬度<300HB,或者洛氏硬度<32HRC,请查本表第一页。
常用公差及配合

常用公差及配合一.极限与配合二.形状和位置公差三.零件公差的设置四.尺寸链一. 极限与配合.1.术语与定义1.1偏差1.1.1 零线---在极限与配合图解中,表示根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1.1.2 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根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1.1.3 极限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a.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根本尺寸所得代数差;b.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根本尺寸所得代数差.1.1.4 根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它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图一)1.2 公差1.2.1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减去下偏差之差.公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1.2.2 标准公差---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 〞IT〞为〞国际公差〞的符号.1.2.3 标准公差等级---极限与配合制中,同一公差等级对所有根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准确程度,例: IT 71.2.4公差带---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由公差大小和其相对零线的位置来确定.1.3 配合1.3.1 间隙---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正.a. 最小间隙---在间隙配合中,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b. 最大间隙---在间隙配合或过度配合中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1.3.2 过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负.a. 最小过盈---在过盈配合中,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b. 最大过盈---在过盈配合或过度配合中,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1.3.3 配合---根本尺寸一样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a. 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b. 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c. 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1.4 极限尺寸判断原那么1.4.1 最大实体极限---对应于孔或轴最大实体尺寸的那个极限尺寸,即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最大实体尺寸是孔或轴具有的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多时状态下的极限尺寸.1.4.2 最小实体极限---对应于孔或轴最小实体尺寸的那个极限尺寸,即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孔的最大极限尺寸.最小实体尺寸是孔或轴具有的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少时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图二)( 图三 )( 图四 )( 图五 )2.根本规定 2.1 表示2.1.1 公差带的表示---公差带用根本偏差的字母和公差等级的数字表示.例如:H7 ,h8.2.1.2 注公差尺寸的表示:注公差的尺寸用根本尺寸后跟所要求的公差带或(和)对应的偏差值表示. 例如: ψ35 H7 35+0.25ψ35 h8 45-0.152.1.3 配合的表示---配合用一样的根本尺寸后跟孔,轴公差带表示.孔或轴用分数形式表示ψ35 H7/g6. 2.2 注公差尺寸的解释.2.2.1 公差标准按GB/T4249的工件.a. 线性尺寸公差---线性尺寸公差仅控制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两点法测量),不控制要素本身的形状误差(如圆柱要素的圆度和轴线直线度误差或平行平面要素的平面度误差).尺寸公差也不能控制单一要素的几何相关要素.b. 包容要求---结合零件具有配合功能的单一要素,不管是圆柱外表还是两平行外表,图样上应在其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后加注符号〞○E 〞,0 0这说明尺寸和形状彼此相关,并且不能超越以工件最大实体尺寸形成的理想包容面.2.2.2 公差际注不按GB/T 4249的工件.a.对孔---与实际孔外表内接的最XX想圆柱体直径应不小于孔的最大实体极限,孔上任何位置的最大直径应不超出孔的最小实体极限;b.对轴---与实际轴外表外接的最小理想圆柱体直径应不大于轴的最大实体极限,轴上任何位置的最小直径应不小于轴的最小实体极限.即如果工件处处位于最大实体极限,那么该工件将具有理想的圆和直线,即理想圆柱.除另有规定外,在上述要求的条件下,理想圆柱误差可到达给定的直径公差的全值.3 标准公差与根本偏差.3.1 标准公差值与根本尺寸是按根本尺寸段计算的,为减少公差数目,统一标准公差值进展了尺寸分段.对于每一个尺寸段中不同的根本尺寸,同一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值都相等.3.2 标准公差国标上规定根本尺寸到500mm内规定共20个标准公差等级.根本尺寸大于500~3150内规定共18个标准公差等级.3.3 根本偏差轴的根本偏差和孔的根本偏差.轴的根本偏差---一般是最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4. 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4.1 规定和标准化公差带和配合,可优化力量品种及规格.4.2 线性尺寸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系指在一般加工条件下可保证的公差,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尺寸后不注出极限偏差.二, 形状及位置公差.2.1.1 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2.1.2 理想要素---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被测要素---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单一要素---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即一个点,一个圆柱面,一个平面,轴线和中心平面等.关联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轮廓要素---组成轮廓的点﹑线﹑面.中心要素---与要素有对称关系的点﹑线﹑面.如轴线,中心线,中心平面和中心点等.2.2 形位公差2.2.1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有基准要求的轮廓度除外)形状公差是图样上给定的,如测得零件实际形状误差小于形状公差值,那么零件的形状合格.2.2.2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是图样上给定的,如测得零件实际位置误差小于位置公差值,那么零件的位置合格.2.2.3 零形位公差---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或最小实体要求时,其给出的形位公差值为零.2.2.4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2.2.5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2.2.6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3. 公差带定义 3.1 形状公差给定平面直线度 给定方向任意方向平面度圆度圆柱度无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3.1.1 直线度3.1.1.1 给定平面的直线度( 图六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0,1)的两行直线之间的区域輪廓度形狀公差( 图七)被测外表的素线必须位于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且距离为公差值为0.1的两平行直线内.3.1.1.2 给定方向的直线度( 图八)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九)被测圆柱面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2的两平行平面之内3.1.1.3 任意方向的直线度( 图十)在公差值前加注Ø,公差带是直径为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图十一)Ø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的圆柱面内.3.1.2 平面度( 图十二)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十三)上外表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外表上任意100×100的X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3.1.3 圆度( 图十四)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图十五)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心圆之间.3.1.4圆柱度( 图十六)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图十七)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5的两同轴的圆柱面之间.3.1.5 轮廓度( 图十八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 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的轮廓上,注:当被测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有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属位置公差.( 图十九 )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实际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4,且圆心在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在线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 3.2 位置公差有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 一个方面线对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面 线对面任意方面面对线面对面 线对线 一个方向輪廓公差 平行度 定向公差 垂直度线对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面对线任意方向 面对面 线对线 线对面 面对线 面对面 点的同心度 轴线的同轴度 线对线 线对面 面对线 面对面 给定平面任意方向 一个方向线的位置度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任意方向平面或中心平面的位置度复合位置度径向跳动端面圆跳动 斜向圆跳动斜向(给定角度的)圆跳动 径向全跳动 端向全跳动3.2.1 平行度3.2.1.1 ○a 线对线平行度公差(一个方向) 位 置 公 差( 图二十)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线,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二十一)ØD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在垂直方向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b线对线平行度公差(相互垂直两个方向)( 图二十二)公差带是两对相互垂直的距离分别为t1和t2,且平行于基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图二十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分别为公差值0.2和0.1的在给定的互相垂直方向上,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组平行平面之间.○c任意方向( 图二十四)在公差值前加注Ø,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直线(或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图二十五)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注意:尺寸位置,平行度的标准是不同的.3.2.1.2 线对面平行度公差.( 图二十六)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二十七)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1.3 面对线平行度公差:( 图二十八)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二十九)被测外表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1.4 面对面平行度公差( 图三十)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三十一)被测外表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注意:基准○A的标准及位置.3.2.2 垂直度3.2.2.1 线对线垂直度公差( 图三十二)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三十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与基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2.2 线对面垂直度公差.○a一个方向.( 图三十四)在给定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三十五)Ød 的轴线必须在给定的投影方向上,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b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图三十六)公差带是分别垂直于给定方向的距离分别为t 1和t 2,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三十七)Ød轴线必须位于分别垂直于给定方向的距离分别为公差值0.1和0.2的互相垂直,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对平行平面之间.○c任意方向( 图三十八)公差值前加注Ø,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图三十九)Ød 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5,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注意:尺寸的位置及标准.3.2.2.3 面对线垂直度公差( 图四十)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四十一)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2.4 面对面垂直度公差( 图四十二)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四十三)外表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3 同轴度3.2.3.1 点的同心度公差( 图四十四)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Øt,且于基准圆心同心的圆内的区域.( 图四十五)Ød的圆心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2,且于基准圆心同心的圆内.3.2.3.2 轴线的同轴度公差( 图四十六)公差带是公差值Ø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基準軸線( 图四十七)Ø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且与基线同轴的圆柱面内.3.2.4 对称度( 图四十八)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t,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区域.( 图四十九)图示ØD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相对公共基准中心平面A-B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5 圆跳动公差3.2.5.1 径向圆跳动.( 图五十)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在线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图五十一)Ø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3.2.5.2 端面圆跳动公差( 图五十二)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 图五十三)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3.2.6 全跳动3.2.6.1 径向全跳动公差( 图五十四)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图五十五)Ød外表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地连续回转,同时,指示计作平行于基准轴线方向的直线移动,在Ød整个外表上的跳动量不得大于公差值0.2.3.2.6.2 端面全跳动( 图五十六)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五十七)端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地连续回转,同时,指示计作垂直于基准轴线方向的直线移动,此时,在整个端面上的跳动量不得大于0.05.4.形位公差的标注4.1 形位公差标注的原那么4.1.1 对形位公差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样中按规定标注,以下情况时图样上可不标注形位公差.a. 由尺寸公差直接控制的工程,如公差值允许在尺寸公差值X围内时可不标注,例如圆度公差;b. 一般设备所能控制的形位误差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时,在图样上可不标注,由未注形位公差控制;c. 对于标准件,其形位公差已有相应标准时,只需注出相应的标准代号.4.1.2 图样中形位公差一般采用框格代号标准,在以下无法采用框格代号标注的情况时,才允许在图样中用文字说明.a. 由于要求特殊,为现有形位公差所不能概括时;b. 采用框格代号确实复杂,还不如用文字说明时.c. 在用文字表达的技术文件中,在说明形位公差的要求时,可采用文字说明,但要求内容完整,用词严谨.4.1.3 图样中给定的形位公差,仅表达对要素完工时的要求,应根据零件功能来确定.一般不限制工艺和检测方法.如需指定制造或检测方法,那么应另加说明.4.2 基准符号的标注方法.4.2.1 基准符号由基准字母,圆圈,短粗线和联机组成.圆圈内填写大写拉丁字母,,为了防止误解,不得要用E,I,J,M,O,P,L,R,F.字母高度应与图样中字体一样.( 图五十八)无论基准符号在图样中的方向如何,圆圈内的字母都应水平书写.4.2.2 基准部位必须画出基准符号,并在公差框格中注出基准字母,由两个或以上要素组成的基准体系,基准字母按公差框格不能直接与基准相连.( 图五十九)4.2.3 基准目标的指引线必要时允许曲折一次.( 图六十)4.3 被测要素的标准方法4.3.1 当被测要素为轮廓线或外表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共引出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 图六十一)注:指引线的箭头不得与尺寸线对齐,应与尺寸线至少错开4mm.4.3.2 当被测要素为实际外表时,指引线的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在线,该点指在实际外表上.( 图六十二)注:不可漏标圆点.4.3.3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球心或中心平面时,指引一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注: a.当箭头与尺寸线的箭头重迭时,可代替尺寸线的箭头;b.假设中心要素尺寸线于图样中其它处出现过,那么指示箭头可与该要素的空白尺寸线对齐.( 图六十三)c.指引线的箭头不能直接指向中心线;( 图六十四)d.当被测要素为圆锥体的轴线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圆锥体的直径尺寸线(大端或小端)对齐;e.如直径尺寸不能明显地区别是圆锥体与圆柱体时,那么应在圆锥体内画出空白的尺寸线.并将指引线的箭头与该空白的尺寸线对齐;( 图六十五)f.如圆锥体采用角度尺寸标注,那么指引线的箭头应对着角度尺寸线画出.( 图六十六)4.4 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4.4.1 当基准要素为轮廓线或外表时,基准符号应置于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 图六十七)( 图六十八)a. 对于轮廓要素,基准应与尺寸线至少错开4mm.b. 基准符号的短线不能直接与公差框格相连.4.4.2 基准符号可置于用圆点指向实际外表的参考在线.( 图六十九)注:不可漏标圆点.4.4.3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素确定的点时,基准符号的联机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图七十)( 图七十一)注: a.当基准符号与尺寸线的箭头重迭时,可代替尺寸线的箭头.b.基准符号不能直接标在中心线.4.4.4 由两个要素组成的公共基准,在公差框格的第三格内填写与基准字母一样的两字母,字母之间用短横线隔开.( 图七十二)注: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一独立基准号,都称为公共基准,例如公共轴线,公共平面,公共对称平面等.4.4.5 当基准采用三基准体系中两个或三个基准平面时,应在公差框格中自第三格开场,按基准的优先序从左到右每格内顺序写相应的基准字母.( 图七十三)注: a.第一基准---最大或最主要的外表(定位时应有三点接触)b. 第二基准---次大或次要外表(定位时应有二点接触).4.4.6 当基准要素为中心孔时,基准符号可标注在中心孔引出线的下方.( 图七十四)注:当中心孔用代号标注时,那么基准符号与中心孔代号一起标注.当中心孔用局部放大图直接绘出时,那么基准符号标注在角度尺寸在线.( 图七十五)4.4.7 当基准要素为圆锥体轴线时,基准符号的联机与圆锥体端(或小端)直径尺寸线对齐.( 图七十六)注○1如直径尺寸不能明显地区别圆锥与圆柱体时,那么在圆锥体内画出空白尺寸线,并将基准符号与该空白尺寸线对齐;( 图七十七)○2如圆锥体采用角度尺寸标注,那么基准符号应对着该角度尺寸线画出;( 图七十八)○3基准符号的联机必须与基准要素垂直.三.零件公差的设置.1.标准零件:弹簧,齿轮,轴承.螺丝等.2.胶件零件( 参考附页一TTA标准)3.橡胶零件( 参考附页二TTA标准)4.五金零件( 参考附页三TTA标准)四.尺寸链.1.尺寸链的根本术语○1尺寸链---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2环---列入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3封闭环---尺寸链中在加工过程或装配过程最后自然形成的一环;○4组成环---在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a增环---在尺寸链的组成环中,由于该环的变动而引起封闭环的同向变动;○b减环---在尺寸链的组成环中,由于该环的变动而引起封闭环的反向变动;○c补偿环---在尺寸链中预先选定的某一组成环,可以改变其大小或位置,使封闭环到达规定要求,该组成环称为补偿环;○5传递系数---表示各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大小的系数,传递系数值等于组成环在封闭环上引起的变动量对该组成环本身动量之比. 2.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2.1 尺寸,公差和计算参数.2.2.1 封闭环根本尺寸L0= Σεi L i( 下角标〞o 〞表示封闭环;〞i 〞表示组成环及其序号 ) 2.2.2 封闭环中间偏差.△0= Σεi (△i +e i )当ei=0时, △0= Σεi △Imi=1m i=1 Ti 2 mi=12.2.3 封闭环极限偏差ES o = △o + 1/2T oEI o= △o + 1/2T o2..2.4 封闭环极限尺寸L omax= L0 + ES0L omix= L0 + EI02.2.5 组成环极限偏差ES i= △I + 1/2T iEI i= △I + 1/2T i2.2.6 组成环极限尺寸L imax= L+ ES iL imin=L i + EIi2.2.7 封闭环公差2.2.7.1 极值公差在给定各组成环公差的情况下,按此计算的封闭环公差T oL,共公差值最大. 2.2.7.2 统计公差当K0=K i=1时,得平方公差.在给定各组成环公差的情况下,按此计算的封闭平方公差T OQ,其公差值最小, 使K0=1,K i=K时,得当量公差.它是统计公差T os的近似值T OC>T OS>T OQ2.2.8 组成环平均公差2.2.8.1 极值公差对于直线尺寸链|εi | =1,那么在给定封闭环公差的情况下,按上计算的组成环平均公差T avL,其公差值最小.2.2.8.2 统计公差当K0=K1=1时,得组成环平均平方公差.直线尺寸链|εi | =1,那么在给定封闭环公差的情况下,按此计算的组成环平均平方公差T AVQ,其公差值最大.使K0=1,K i=K时,得组成环平均当量公差.直线尺寸链|εi | =1那么它是统计公差T avs的近似值T avc<T avs<T avQ2.3 尺寸举例(图 七 十 九 )2.3.1 根本尺寸计算L 0=L 3-(L 1+L 2+L 4+L 5)=43-(30+5+3+5)=02.3.2 公差计算(mm 单位): 封闭环(L 0)极限偏差ES 0=0.35, EI 0=0.10封闭环中间偏差 △0=1/2(0.35+0.10)=0.225封闭环公差 T 0=0.35-0.10=0.25组成环尺寸L 1=30,L 2=5,L 4=3,L 5=5各组成环传递系数ε1=ε2=ε4=ε5=-1ε3=1( 直线环传递系数为 |±1| 增环+1,减环为-1)组成环L 4是标准环L4=3 2.3.2.1 完全互换法1/. 各组成环平均极值公差为T avL =T 0/m=0.25/5=0.05 注: |εi | =1,直线尺寸链.,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等级.3/. 按各组成环根本尺寸大小与零件工艺性好坏,以平均公差数值为根底,各组成环公差分别为T 1=T 3=0.06 T 2=T 5=0.044/. 求各组成环极限偏差:将组成环L 3作为调整尺寸,其余组成环属于外尺寸时按h,内尺寸时按H,决定其极限偏差分别为L 1=305/. 各组成环相应中间偏差为△1=-0.03 △2=-0.02 △4=-0.025 △5=-0.020 -0.056/. 计算组成环L3的尺寸有中间偏差:组成环尺寸:L0=L3-(L1+L2+L4+L5)注:传递系数增环为+1,减环为-1=43-(30+5+3+5)=0组成环中间偏差△0=△3+(△1+△2+△4+△5)注:传递系数增环为+1,减环为-10.225=△3-(△1+△2+△4+△5)0.225=△3-(-0.03-0.02-0.025-0.02)△3=0.137/. 计算组成环L3的极限偏差ES3=△3+1/2T3=0.13+1/2×0.06=0.16EI3=△3-1/2T3=0.13-1/2×0.06=0.018/. L3组成环为432.4 尺寸链其它解析方法2.4.1 大数互换法,修配法及调整法2.4.2 按照完全互换法算得的结果,各组成环公差最小,但能保证产品100%合格. 按照大数互换法算得的结果,各组成环公差较大,能够保证99.73%的产品合格(统计学).修配法与调整法算得的结果,组成环公差最大,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
常用制造公差范围参考表

10±1.2
10±0.8
10±0.6
49
格栅与发动机盖间隙段差
±1.2
±1.0
±0.8
±0.6
50
后行李箱盖内板与周边密封止口相连的水平面间隙
24±1.5
24±1.2
24±1.0
24±0.8
51
油箱盖与侧围间隙
3±1.5
3.0±1.2
2.5±1.0
2.0±0.6
52
油箱盖与侧围间的段差
向车内为正
前后玻璃下角与侧围段差
15~25±1.0
15~25±0.8
15~25±0.7
15~25±0.6
64
门窗与侧围顶盖边梁段差
3~5±1.0
3~5±0.8
3~5±0.7
3~5±0.6
65
后灯与保险杠段差
0±1.0
0±0.8
0±0.7
0±0.6
66
内饰板到玻璃距离
3±1.0
2.5±0.8
2±0.7
2±0.6
±0.5
±0.4
±0.3
26
〉500
±0.7
±0.6
±0.5
±0.4
27
前灯上边与机罩盖的间隙
4,0~+2
4,0~+1.5
4,0~+1.2
4,0~+1
28
前灯与翼子板上面间隙
5±1.5
4±1.2
3±0.8
3±0.5
29
前灯后侧与翼子板间隙
3±1.5
2±1.2
2±0.8
1±0.5
30
前灯下侧与保险杠间隙
项目
常用公差

±0.8
±1.2
±2
c
粗劣
±0.2
±0.3
±0.5
±0.8
±1.2
±2
±3
±4
v
太粗劣
±0.5
±1
±1.5
±2.5
±4
±6
±8
0.5mm以下的尺寸,公差必须标示在标称尺寸以后
角度尺寸可接受的公差单位:mm
公差等级
平面标称角度尺寸(在长度上以mm为单位角度)可接受的公差
表示
说明
10mm以下
10-50mm
50-120mm
120-400mm
400以上
f
好
±1°
±0°30’
±0°20’
±0°10’
±0°5’
m
普通
c
粗劣
±1°30’
±1°
±0°30’
±0°15’
±0°10’
v
太粗劣
±3°
±2°
±1°
±0°30’
±0°20’
直度及平面度公差:单位为mm,以长度为范围指标,分H、K、L三等级单位:mm
公差等级
直度及平面度公差(以长度为范围指标)
10mm以下
10-30mm
30-100mm
100-300mm
300-1000mm
1000-3000mm
H
0.02
0.06
0.1
0.2
0.3
0.4
K
0.05
0.1
0.2
0.4
0.6
0.8
L
0.1
0.2
0.4
0.8
1.2
1.6
垂直性:以mm为单位,长度为范围指标单位:mm
最常用公差配合查询表

最常用公差配合查询表
公差配合是用来衡量两个零件之间的尺寸差异,以确定它们能够正
确地配合在一起。
最常用的公差配合查询表是国际标准ISO 286-2,它列出了各种常见的配合类型和公差等级。
ISO 286-2表包含了公差的四个等级:H、K、M和N,每个等级用
于不同的应用要求。
其中,H等级用于高精度配合,K等级用于一
般配合,M等级用于松配合,N等级用于宽松配合。
对于每个等级,ISO 286-2表列出了不同的公差区间和建议的配合
类型。
例如,对于轴孔配合,H7的公差范围为+0.000mm到
+0.025mm,建议的配合类型是H7/p6,其中H7表示轴的公差等级,p6表示孔的公差等级。
根据这个建议,通常情况下,H7的轴可以
与H7/p6的孔配合。
1
ISO 286-2表还提供了其他类型的配合,如轴状配合、螺纹配合等等。
使用这个表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和配合类型,确保零件的装配和功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
常用公差表

常用公差表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
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2.垂直度公差是指以长边为基准,短边对长边垂直度的最大允许值。
3.圆跳动公差各种模柄的圆跳动公差可按下表选取。
与模板固定的导套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可根据模具精度要求选取4级或5级,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跳动公差值已直接标注在导套零件图上。
基本尺寸>18~30>30~50>50~120>120~250公差等级8公差值0.0250.0300.0400.0504.同轴度公差阶梯式的圆截面凸模、凹模、凸凹模的工作直径与安装直径(采用过渡配合压入固定板内),阶梯式导柱的工作直径与安装(采用过盈配合压入模板内),均应有同轴度要求,其同轴度公差可按下表选取。
注: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直径。
5.圆柱度公差导柱与导套配合的圆柱面,其圆柱度公差一般可按6级精度选取。
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柱度公差值已直接标注在导柱、导套零件图上。
三、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模具零件表面质量的高低用表面粗糙度衡量,通常以R a(µm)表示。
R a数值愈小,表示其表面质量愈高。
模具零件的工作性能如耐磨性、抗蚀性及强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表面质量的影响。
模具零件的表面质量越高,其寿命也越长。
但从另一方面看,对模具零件表面质量要求过高,则增加了模具制造成本。
因此,应合理选用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模具零件常用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列于下表,可供模具设计时参考。
使用范围粗糙度数值(μm)GB1031-83(新标准)抛光的转动体表面0.1,0.2抛光的成形面及平面0.2,0.41.压弯、拉深、成形的凸模和凹模工作表面0.4,0.82.圆柱表面和平面的刃口3.滑动和精确导向的表面1.成形的凸模和凹模刃口;凸模凹模镶块的结合面0.8,1.62.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的表面——用于热处理零件3.支承定位和紧固表面——用于热处理零件4.磨加工的基准面;要求准确的工艺基准表面1.6,3.21.内孔表面——在非热处理零件上配合用2.模座平面1.不磨加工的支承、定位和紧固表面——用于非热处理的零件2.模座平面3.2,6.3不与冲压制件及模具零件接触的表面 6.3,12.5 粗糙的不重要表面 12.5,25不需机械加工的表面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设计模具时,应根据模具零件的功能和固定方式及配合要求的不同,合理选用其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机械工艺中的公差

机械工艺中的公差
在机械工艺中,公差(tolerance)指的是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用于控制零件制造的精度和互换性。
公差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
1.尺寸公差(dimensional tolerance):指的是零件尺寸的允许偏差范围。
常用的尺寸公差包括上下公差、单向公差、双向公差等。
2.形位公差(geometric tolerance):指的是零件形状和位置的允许偏差范围。
常用的形位公差包括平面度、圆度、直线度、圆柱度、同轴度、垂直度等。
3.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指的是零件之间的允许间隙或过盈量范围。
常用的配合公差包括过盈配合、过间隙配合、基础配合等。
4.表面质量公差(surface quality tolerance):指的是零件表面光洁度和粗糙度的允许偏差范围。
常用的表面质量公差包括粗糙度、平整度、光洁度等。
公差的选择与设计需求、制造工艺、材料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合理的公差设计可以保证零件的互换性、装配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公差等级表

公差等级表公差是指机械零件的尺寸和形位误差,是用于衡量工件精度的一个参数。
公差等级是定义公差范围的一种标准,也是衡量工件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公差等级表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一种通用公差标准,用于规定工件尺寸和形位公差的限制。
根据公差等级表所规定的标准,机械零件的公差分为线性公差和角度公差两种。
其中,线性公差包括长度、宽度、直径、倾斜度、平面度、圆度、柱度等基本公差;角度公差则包括角度、端面垂直度、对称度等形位公差。
在不同的工程应用中,公差等级表所规定的公差限制不同,深度和精度也不同。
公差等级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长度的公差等级长度公差是指机械零件的长度误差,可以按照国际标准ISO 2768来规定公差等级。
ISO 2768共分为四个公差等级,分别是UNC、UNB、UNA和UNE。
UNC表示为普通级别,即一般用于一般机械加工的零部件;UNB为中等级别,即一般用于通用机械加工中要求精度较高的零件;UNA为高级别,即一般用于高精度机械加工中的零件;UNE为超级级别,即适用于精密复杂机械加工中的零件。
各等级的公差范围如下:UNC公差等级表,公差范围从0.5mm到500mm。
UNB公差等级表,公差范围从0.1mm到500mm。
UNA公差等级表,公差范围从0.025mm到500mm。
UNE公差等级表,公差范围从0.005mm到500mm。
二、角度公差的公差等级角度公差是指机械零件的角度误差,可以按照国际标准ISO 1101来规定公差等级。
ISO 1101共分为七个公差等级,分别是M(超精密级)、K(精密级)、H(常规级)、L(中等级)、M(宽松级)、K(非精密级)和N(超宽松级)。
各等级的公差范围如下:M(超精密级):包含M1,公差范围5秒以下。
K(精密级):包含K1,公差范围5~15秒;K2,公差范围15~30秒;K3,公差范围30~60秒。
H(常规级):包含H1,公差范围60~120秒;H2,公差范围2~5分;H3,公差范围5~10分。
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

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一、引言公差是指零件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在制造和设计领域,公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产品的质量。
为了表示公差,人们采用了一系列特定的符号和名称。
本文将介绍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差。
二、基本概念在介绍公差符号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在制造和设计中,常用的公差包括线性公差、角度公差和表面质量公差。
线性公差表示零件尺寸在长度、直径或宽度方向上的允许变化范围;角度公差表示零件尺寸在角度方向上的允许变化范围;表面质量公差表示零件表面的允许波动范围。
三、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1. 直径公差(Φ)直径公差常用于圆柱零件的尺寸测量。
它表示零件直径与设计直径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直径公差通常用一个字母表示,如Φ。
Φ10表示零件直径为10mm,公差为正负0.01mm。
2. 角度公差(θ)角度公差用于描述零件的旋转角度。
它表示零件旋转角度与设计角度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角度公差通常用一个字母表示,如θ。
θ30表示零件旋转角度为30度,公差为正负0.5度。
3. 平行公差(∥)平行公差用于描述零件表面与一个参考平面之间的允许间隙或平行关系。
它表示零件表面与设计平面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平行公差通常用一个符号表示,如∥。
∥0.02表示零件表面与设计平面之间的允许间隙为0.02mm。
4. 垂直公差(⊥)垂直公差用于描述零件表面与一个参考平面之间的允许垂直关系。
它表示零件表面与设计平面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垂直公差通常用一个符号表示,如⊥。
⊥0.1表示零件表面与设计平面之间的允许夹角为0.1度。
四、总结与回顾本文介绍了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包括直径公差、角度公差、平行公差和垂直公差。
这些公差符号和名称在制造和设计领域中非常重要,帮助人们描述和理解零件尺寸与设计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通过准确使用这些公差符号,可以确保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和产品质量。
常用基本公差等级

常用基本公差等级一、什么是基本公差等级公差等级是指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它是确定零件尺寸精度的等级。
基本公差等级呢,就像是一把尺子上的刻度精细程度的划分。
比如说,在机械制造里,要把一个零件加工得很精确,就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这个零件的公差等级。
二、常用的基本公差等级有哪些1. IT01这个公差等级可是非常高精度的哦。
它主要用于特别精密的尺寸测量基准,就像那些超级精密仪器里面的关键零件,对尺寸的要求精确到几乎不能有一丁点儿误差。
比如说在一些高端的光学仪器的核心镜片加工中,可能就会用到IT01这个公差等级,来保证镜片的光学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2. IT0IT0也是高精度的公差等级。
在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机械传动部件中可能会用到,像那些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超精密微型齿轮,每一个齿的尺寸精度都要达到很高的标准,IT0就能满足这种需求。
3. IT1这一等级的公差相对前面两个稍大一点,但仍然属于高精度的。
在一些高精度的量具制造中会用到,比如那些测量非常小尺寸的千分尺,它的部分零件的公差等级可能就是IT1,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4. IT2 - IT5这些公差等级在精密机械制造里是比较常用的。
像在高级手表的机芯制造中,很多零件的公差等级就在这个范围内。
手表机芯里的那些小齿轮、小轴等零件,尺寸精度要求很高,这样手表才能走得精准。
5. IT6 - IT9在一般的机械制造中广泛应用。
例如汽车发动机里面的一些普通零件,像活塞、曲轴等,它们的公差等级大概就在这个范围。
这些零件虽然不像高端精密仪器那样对精度要求极高,但也需要一定的精度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6. IT10 - IT18这个范围的公差等级适用于一些对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机械部件。
比如说一些大型机械设备的外壳铸造,对尺寸精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就可以采用这些公差等级。
这样既能满足设备的基本功能要求,又能降低制造的成本和难度。
三、基本公差等级的重要性基本公差等级可是非常重要的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几何特性名词与符号(a)几何特性符号符号名词类别形体区分直度,真直度(Straightness)平面度,真平度(Flatness)真圆度(Roundness)圆柱度(Cylindrically)曲线轮廓度(Profile of a line)曲线轮廓度平行度(Parallelism)垂直度(Perpendicularity)倾斜度(Angularity)正位度,位置度(Position)同心度(Concentricity)对称度(Symmetry)(1982年起由取代)圆周偏转度,圆形偏转度(Circular runout)总偏转度,全面偏转度(Total runout)(b) 其它符号符 号 名 词直径符号(Diameter symbol)不考虑形体呎寸加添条件,和特性的尺寸无关 (Regardless of feature size modifier) 最多留料情况之加添条件,最大材料条件 (Maximum material condition modifier) 最小留情况加添条件,最小材料条件 (Least material condition modifier) 基本尺寸,精密尺寸(Basic dimension)基准形体符号,基准识别符号(Datum feature symbol)最多留料情况(MMC),Maximum- Material Condition最多留料情况是指一个形体包容最大的材料量,即零件重量最重的时候。
例如最小孔的尺寸或最大轴的尺寸。
如下面图示,直径为0.490~0.510的销子,当直径 为0.510时的重量比直径为0.490时重。
一个零件包含一个直径为0.490~0.510的孔,则零件当直径 为0.490时比0.510时,包含更多中更重.A1 .100 -A-最少留料情况,Least Material Condition最少留料情况是指一个形体它包容最小的材料量,即零件重量最轻的时候,例如最大孔的尺寸或最小轴的尺寸,它与最多留料情况(MMC)正好相反。
如下面图示:不考虑形体尺寸(Regardless of feature size, 简写RFS)符号:不论形体大小在尺寸公差内何处,其形状、偏转或位置必须符合的情形。
不考虑形体尺寸原则只能用于有尺寸形体(如孔、槽、销等有中心面或轴线的形体)。
(c)形体控制框,几何特性控制框(Feature control frame)公差带内例如建立一基准轴线公差为(c)其它名词(d)基本(BSC, Basic) 理论上精确尺寸基准(Datum) 参考点、线、平面、表面形体(Feature)工件的组成部份如表面、孔、槽等可达情况(Virtural condition)诸公差加于一形体的集合效果2.形状公差用以控制一个形体相对于图面上表示的理想形状能偏移多远.1.直度,真直度(Straightness) 符号:──直度又称真直度。
表面上的线单元,或轴线成一直线的状况。
直度公差用以管制一表面上之直线或一旋转中心轴线之直度,当容许差为零时表示最佳之直度。
工件或机器每轴均可能有二个方向的直度误差,如下表所示,(a)为一平面方向的直度误差,(b)为二平面方向的直度误差,(c)为一旋转体中心轴线之直度误差。
(d)为一圆柱表面之直度误差。
直度量测为最基本方式,如一量表沿着一表面或轴线方向移动一定长度时,前后移动中量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即直度误差。
当然量测两平面之直度时,需同时使用两个量表或使用一个量表测二次。
直度公差所量测的线,如果在同一表面上两个方向所要求之直度不相同,在一视图中直度公差域为0.1mm,而在另一边视图中直度公差0.2mm.全部轴线必须在一个直径为0.04mm之圆柱形公差区域内.0.510在MMC 时理想形状的包容) 0.03英吋宽图例(一):因为指定控制表面组件,故不论工件成弓形、桶形或扭曲、公差区都均匀的加在工件上。
图例(二):轴线的直度。
直度公差必须小于尺寸公差。
MMC原理允许一个“奖励”公差,被控制形体偏离其MMC,则允许的公差增大。
量规:最多留料情况基础上指定一直度公差时,可使用功能性量规测量。
注:上图中量规,模拟工件及配合可能出现的最极端状况的样子。
图例(四):中心平面的直度。
当定义一中心平面的直度时,公差带是二平线间之宽度。
注:中心平面的直度应用原理与轴线的直度相同。
主要的不同之处是非圆柱形形体没有轴线,从而不能用直径表示符号。
图例(五):中心平面的直度。
MM C原理允许一个奖励公差。
2.平面度,真平度(Flatness )符号:平面度又称真平度或平坦度。
表面上的所有单元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情形。
平面度公差用以管制一个有面之平面度,若在平面上无凹凸之现象为理想平面,工件在理想平面上下凹凸移动之容许差为平面度。
平 面 度 公 差图例(一):表面的平面度。
面的平诚度定义了一个宽度公差带。
图例(二):中心平面的平度。
当定义中心平面的平诚度时,公差带是二平行面间之宽度。
图例(三):中心平面的平面度.平面度也从MMC相关的奖励公差中得益。
3.真圆度(Roundness)真回流工即表示在一平面上圆周诸点到圆心之距离大小表示,若完全均等者称为理想图,若有偏差即是真圆度误差。
真圆度公差用以管制一图柱体、圆锥体或球形之真圆度。
真圆度公差在任一与轴线正交的剖面上,其量测圆周所得圆形需介于半径差为0.03mm的两同心圆之间在球中一方向最大直径的剖面上所得图形需介于半径差为0.04mm图例(一):真圆度控制一个旋转面的圆形线要素。
4.圆柱度(Cylindricity) 符号:圆柱度又称圆筒度,即表示实际圆柱表面与理想圆柱之表面之差异,圆柱表面至其中心轴距离均等者为理想圆柱。
圆柱度公差乃用以管制一个圆柱表面之真圆度、真直度与平行度等项目之综合误差。
圆柱公差图栵(一):圆柱度是一旋转面的状态,在此旋转面上全部点与轴线等距。
它与真圆度不同,圆柱度同时控制了圆形线的直线要素的平行度与直度。
真圆只控制单独截面上的圆形线要素。
Array特应注意,此图柱度公差,必须是在工件尺寸公差的范围之内。
即图柱度公差不能超出尺寸公差的界限之外。
由此可知图柱度公差是在工件尺寸公差之内。
即工件尺寸先定形后,再依此尺寸确定工件表面的精确形状,即圆柱度。
因圆柱度是仅控制表面组件的形状公差,所以不能用最多留料情况的附加条件。
3.轮廓公差轮廓公差是控制线、弧、不规则表面或其它形状轮廓的有效方法。
轮廓公差有同线轮廓公差与曲面轮廓公差两种。
轮廓公差,无论单向或双向所指的公差区,下时和测量时都是正对着基本轮廓的(所画视图轮廓址任何点)。
指定的表面或线的轮廓都一定在此区内。
1.曲线轮廓度(Profile of a line) 符号:沿一形体的曲线单元,允许作单向的或双向的轮廓均匀变移的情形.图例(一):假想线是使用来定义单向公差。
2.曲面轮廓(Profile of a surface)符号:一表面,允许作单向的或双向的轮廓均匀变移的情形。
曲 面 轮 廓 度 公 差图例(一):分段轮廓可能不同公差。
注意:每一个公差范围说明,必须放在形体控制框下边。
例中,公差值0.002英吋是67度到299度,剩下的部份公差是0.04英吋。
一个基准已在二个形体控制框内,以MMC为参考来确定凸轮面与孔中心之间的关系。
图例(二):共面表面轮廓公差(共面度)。
当面的轮廓公差用以控制共面表面,公差一般称作为共面度。
图例(三):锥形体的输廓公差。
a.使用轮廓公差没有参考基准来控制圆锥面是类似于使用圆柱度公差来控制圆柱面。
b.使用轮廓公差相对于基准轴线对圆锥面的控制是类似于使用总偏转。
4.方向公差方向公差是一形体与另一形体的方向关系.方向公差提供了必要的方向控制,而不一定要紧缩尺寸和位置的坐标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都是方向公差。
1.平行度(Parallelism)符号:一面,线或轴在线每一点都距一基准线或平面等距离的情形,也可以看作倾斜度为零。
平行度公差上方圆柱面之轴线需介于与基准轴线(A)行方向允许公差在0.1mm和垂直方向允许公差域在0.2mm.上方圆柱面的轴线需介于与基准轴线(A)行且允许直径公差域为ψ0.03mm.上方表面需介于基准平行且允许两平面公差域为0.03mm图例(一):表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
公差带是由二平行平面加以限制,此二平行平面平行于基准平面。
平行公差区在尺寸公差范围内的可能变动图例(二):中心平面对于基准平面的平行度。
公差带是由二平行平面加以限制,此二平行平面平行于基准平面。
图例(三):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
公差带早由二平行平面加以的,此二平行平面平行于基准平面。
图例(四):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形体在最多留料情况时)。
注:在这种情况下,公差带的宽度取决于形体的实际尺寸。
在MMC时,公差为形体控制框中所表示的为0.010英吋。
当形体偏离MMC,平行度公差可增加,直到在最少留料情况可获得0.014英吋公差。
图例(五):轴线对基准轴的平行度。
公差带是圆柱形。
图例(六):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形体在最多留料情况时)。
2.垂直度(Perpendicularity) 符号:垂直度又称直角度(Spuareness)。
一表面,轴线或线与一基准平面或基准轴线成90°的情形。
垂直度公差右方箭头所指的平面需介于与基准面直且公差域在两平面间为0.08mm.直柱之轴线需与基准面垂直且公差域在0.1mm╳0.2mm的长方体内.圆柱之轴线需与基准面(A)垂直地径公差域0.01mm.图例(一):一个面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
图例(二):中心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
图例(三):中心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形体在最多留料情况时)。
图例(四):中心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垂直度可以用比例仪图来检验)。
图例(五):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
公差带是基准平面垂直的圆柱形状。
图例(六):一个平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
公差带是由二个与基准垂直的平面加以限制。
图例(七):轴线对基准线的垂直度。
公差带是由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二平行平面加以限制。
3.倾斜度(Angularity) 符号:一表面,轴线或中心平面对基准平面或轴线所成的特定角度(90°除外)。
倾斜度公差倾斜孔之轴线需介于与基准轴线(A)成°且允许公差域在0.1mm。
图例(一):一个面对基准平面的倾斜度。
倾斜度也可用一光学比测仪(投影机)来检验。
图例(二):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倾斜度。
当一圆柱体相对于一基准平面的倾斜度要控制时,公差带仍是由二平行平面为边界的一宽度。
5.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指形体的特定位置,相对于其它形体或基准的允许变化量。
位置公差有正位度(位置度)、同心度两种几何特性。
1.正位度(Position)符号:正位度又称位置度,用以管制几何形态,偏离其真实位置之误差,由理想圆心之位置作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