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鱼我所欲也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鱼我所欲也》的文学背景和作者简介。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原文。

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手法。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鱼我所欲也》的文学背景和作者孟子。

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

解读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如人性本善、道德修养等。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介绍《鱼我所欲也》的文学背景和作者孟子。

第二步:朗读原文,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节奏。

第三步:分析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四步:解读重点词汇和句式,解释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第五步:练习翻译和默写,巩固所学内容。

2.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原文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运用练习法,通过翻译和默写,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翻译和默写:评估学生的翻译准确性和默写能力。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3.2 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拓展4.1 教学资源教材:《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参考资料:关于孟子的介绍和相关的文学评论。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等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和展示。

4.2 教学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孟子的其他著作,如《孟子·告子下》等。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或辩论活动,运用所学的文言文表达思想。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或讨论,拓宽学生的视野。

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的有效性,分析优点和不足之处。

5.2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的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鱼我所欲也》全文;(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鱼我所欲也”,“甚于生者”,“甚于死者”等;(3)掌握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等;(4)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2)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3)通过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过程,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通过学习《鱼我所欲也》,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鱼我所欲也》;(2)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3)掌握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关键句式。

2. 教学难点:(1)文中的比喻和对比修辞手法的运用;(2)对文中某些句子和段落的理解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孟子》和《鱼我所欲也》的背景;(2)激发学生对《鱼我所欲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鱼我所欲也》,理解文意;(2)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和解读文中的难点。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比喻和对比修辞手法;(2)小组分享,交流对文中关键句子的理解和解读。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进行课堂讨论。

5.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思维过程;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解读,以及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3. 知识点掌握: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修辞手法和关键句子的掌握程度。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鱼我所欲也教案鱼我所欲也教案篇1:《鱼我所欲也》公开课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一、使学生懂得“舍生取义”的道理,培养正确的生死观。

二、继续学习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及判断句式等知识。

三、学习并体会孟子文章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善于运用比喻和排比手法的特点。

教学思想1.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一些名句名篇更应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2.《孟子二章》中,相对而言,《鱼我所欲也》的文字较艰深些,并考虑到学生没有预习且要当堂背诵,故把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教学放到第二课时中,连带《庄暴见孟子》一并完成。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出课题,提示要点提问:大家放弃了暑假休息,来这里上课,真不容易!但如果让你们自己作出选择的话,你们也仍然会选择到这里上课吗?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

我们今天学习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

(板书课题)2.回顾复习,导向新课提问:对孟子和他的文章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初中时我们就学过《孟子》中的文章,大家还记得里边的一些名言名句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的文章善于雄辩,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辞锋犀利,擅长运用比喻和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今天我们学的《鱼的所欲也》也体现了这种风格。

二、疏通词句文义(学生朗读课文前二个自然段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等。

)(一)词1.所欲:“所”加名词,相当于名词,意为“喜爱的东西”。

2.可得:同义词连用,意为“可能”或“可以”。

3.者也:语气词连用,“者”表停顿,“也”也表肯定。

4.苟得:苟且偷生的事情。

5.由:按照、通过。

6.独:只是。

7.尔:助词,无义。

(二)句子1.“。

者也。

者也”两句:判断句式,取舍观点鲜明,语气肯定。

2.“所欲有甚于生者”句:甚,超过,重要,形容词。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设计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设计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设计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积累名言、生字读音。

过程与方法: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孟子的情况。

教学重点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课前准备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课前板书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假设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答复: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

)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读课前导语〕复习孟子的情况。

宋朝朱熹把《孟子》和《中庸》、《大学》、《论语》合为“四书”。

二、字音断句1.字音。

2.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3.朗读。

三、翻译课文第一段1.学生结合注解逐句翻译。

2.老师强调重点词语。

①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由是那么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防止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心,人人都有这颗心,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全段译文: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

〔假如〕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

〔假如〕生命和正义不可以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

《鱼我所欲也》教学教案设计优选10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教案设计优选10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教案设计优选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鱼我所欲也》教学教案设计优选10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鱼我所欲也》的文学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3. 领会并实践文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4.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原文及翻译2. 词汇和句型的讲解与练习3. 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探讨4. 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训练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原文的阅读与理解。

2. 词汇和句型的掌握与应用。

3. 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4. 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文言文的解读。

2. 文中复杂句型的分析与运用。

3. 文中深层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原文、词汇和句型、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互动法:讨论、问答、小组活动。

3. 实践法: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写作练习。

3.2 教学手段1. 教材:原文、翻译、相关注释和讲解材料。

2. 多媒体:PPT、视频、音频、网络资源。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学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原文:指导学生阅读原文,理解大意。

3. 讲解词汇和句型:分析并讲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4. 翻译与讨论:对照翻译,讨论文中的难点和深层含义。

5. 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6. 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训练:提供相关的练习和作品,进行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训练。

4.2 时间安排1. 导入:10分钟2. 阅读原文:20分钟3. 讲解词汇和句型:15分钟4. 翻译与讨论:20分钟5. 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探讨:15分钟6. 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训练:1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阅读理解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5篇)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5篇)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拾的《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通用5篇〕,欢送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1教学内容分析:孟子是战国时期闻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

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而在学习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

其论证办法,学生不易控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断能力。

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朗诵,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概,从而体现孟子擅长论辩的特点。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堆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大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见,领略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1.强化朗诵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详细事例、正反驳比或比方说理的办法,理解的观点。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挑选,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和善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控制本文的论证办法。

教学难点: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具预备:录音机、示范朗诵磁带教学办法:1.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最有用的教法,可实行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

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触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

鼓舞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进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添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鱼我所欲也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鱼我所欲也》的原文及翻译。

理解孟子的道德观念,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来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鱼我所欲也》的原文及翻译。

2. 理解孟子的道德观念,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

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

2. 文章论证方法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

1.2 提问:“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鱼我所欲也》,理解大意。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文中的论证方法。

3. 合作探讨3.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翻译对比4.1 学生互相交换翻译成果,对比分析。

4.2 教师点评翻译中的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后作业1. 熟读《鱼我所欲也》,巩固记忆。

2. 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

3. 翻译《鱼我所欲也》,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鱼我所欲也》原文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

2. 学生对孟子道德观念的认同和内化程度。

3. 学生对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提升。

4.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

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

鱼我所欲也教案《鱼我所欲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这里的6篇《鱼我所欲也》教案设计是作者小编为您分享的鱼我所欲也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优质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效果。

3.学习屈原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情境导入】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那是为了纪念我国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屈原正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呼唤风、雷、电,那他期盼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戏剧《屈原》。

【新课解读】一、整体感知理思路(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

明确:一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形象。

(二)读“雷电颂”部分,回答问题。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文,谈谈自己的诵读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补充:(1)从文章形式看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2)从语言特点看是一首激情澎湃、气势雄伟的散文诗。

(3)从创作风格看文中的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雄伟的自然力量融合,想象奇特,气势宏伟,充满了浪漫色彩。

2.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分析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体现在课文的结构层次方面是怎样的?教师讲述创作背景:《屈原》创作于1942年。

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D反动统治极为黑暗的时候。

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高潮。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D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通用5篇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通用5篇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通用5篇《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

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们提供帮助的。

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二、资料助读1、“性善论”的要点:(1)“善”是人的本性。

“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

“富岁子弟多赖、懒。

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黑板显示:字音:(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停顿及重音,(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优秀8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优秀8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优秀8篇)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教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

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

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

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靥逑至苏庑┨氐恪?nbsp;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

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

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鱼我所欲也》这首古代诗词的背景和含义。

2. 培养学生对诗歌欣赏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发现诗歌中的美感和哲理。

4.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诗歌分析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诗歌背景介绍《鱼我所欲也》这首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让学生了解到这首诗是古代诗人的一种思考和表达方式,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

2. 学习诗歌的基本技巧a. 学生学习韵律和节奏:诗歌是一种有规律的语言艺术形式,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

b. 学生学习诗的意象和修辞:通过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3. 分析诗歌内容与主题a. 学生阅读《鱼我所欲也》全文,分析诗歌中具体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

b. 学生讨论诗歌传达的主题和思想:如人生哲理、爱情、自然与人的关系等。

4. 诗歌欣赏和创作a. 学生欣赏其他古代和现代诗歌,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喜好和鉴赏能力。

b.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可以尝试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情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鱼我所欲也》的背景,介绍诗人和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诗歌的基本技巧:a. 讲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模仿朗读和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b. 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探索诗歌中的意义和美感。

3. 分析诗歌内容与主题:a. 学生阅读《鱼我所欲也》全文,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b.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传达的主题和思想,进行讨论和交流。

4. 诗歌欣赏和创作:a. 学生欣赏其他古代和现代诗歌,学习欣赏和评析诗歌的技巧。

b.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总结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论,总结学习的成果和收获。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诗歌欣赏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

九年级下语文鱼我所欲也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九年级下语文鱼我所欲也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鱼我所欲也》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孟子“性善论”的思想。

2.学习孟子文章的论证方法,体会其语言特点。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孟子“性善论”的思想。

2.学习孟子文章的论证方法,体会其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孟子“性善论”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孟子的了解,引导他们回顾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鱼我所欲也》,询问他们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孟子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和特殊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教师分析孟子“性善论”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观点。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

问题1:孟子是如何论证“性善论”的?问题2:文章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孟子的人性观?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五)小组分享1.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作业布置1.学生复习课文,熟记生僻字词和特殊句式。

七、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孟子“性善论”的理解有所提高。

但部分学生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和特殊句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2.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讨论、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较为简短,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教学评价:本节课学生对孟子“性善论”的理解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对文章的深入分析能力仍有待加强。

《鱼我所欲也》教案优秀6篇

《鱼我所欲也》教案优秀6篇

《鱼我所欲也》教案优秀6篇《鱼我所欲也》篇一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

,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第26课《鱼我所欲也》教案(语文版初三上)(3篇)

第26课《鱼我所欲也》教案(语文版初三上)(3篇)

第26课《鱼我所欲也》教案(语文版初三上)(3篇)[教材分析]:«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主张人性善,他认为人一辈子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本文从这种理论动身,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孟子认为假如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不义的事来,颂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身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警告人们要辨不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概恢宏。

表达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本文议论性专门强,其论证方法的运用是教学中的重,难点。

课上以诵读为主。

通过诵读,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明白得本文逻辑严密、设喻巧妙的特点,体会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成效。

本文明白得起来有些难度,学生学习爱好可能不大,教师应当提倡互动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会收成的欢乐,成功的欢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存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讲理的方法,明白得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1.明白得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得〝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质疑法3.鉴赏法[教具预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明白得文意;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教学设计
4.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提高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选择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取舍;
1.学生对孟子及其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文言文表达方式感到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解读。
2.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但对于性格、志向与选择的关系可能缺乏深入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深化理解。
3.学生在论证方法上有所掌握,但运用事实、道理进行论证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情境:你正在参加一场考试,发现旁边同学作弊,你深知作弊是不对的,但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成绩受到影响。
要求:结合孟子的观点,表达你的想法,并说明你会如何做。
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篇短文。完成后,我会邀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他们的作品。
(五)总结归纳,500字
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堂练习等方式,不仅学习了文言文知识,还提高了我们的道德认知。希望大家能够将孟子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出明智的选择。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与同学交流讨论,共同探讨孟子论述的观点。
2.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辨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氛围;
-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倾听。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学习古文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从中汲取智慧,为我们的人生导航。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不断反思,不断提升,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

鱼我所欲也优质课教案范文

鱼我所欲也优质课教案范文

《鱼我所欲也》优质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鱼我所欲也》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2)学会如何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1. 《鱼我所欲也》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的掌握;3. 文章的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2. 文章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的分析;3. 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划分句子节奏;3. 讲解分析:讲解文中的重要词汇、句式和论证方法,分析文章的背景和文化内涵;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引导学生运用论证方法;5.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鱼我所欲也》;2.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论证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运用;3. 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鱼我所欲也》全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以及对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的掌握;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于文章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的分析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以及对于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认同和热爱。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鱼我所欲也》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鱼我所欲也》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鱼我所欲也》简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鱼我所欲也》简案教案教学设计1《鱼我所欲也》简案教案教学设计简案概述:《鱼我所欲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所作的一篇政论文章。

文章通过对鱼的喜好来比喻统治者对民众的治理方式,反映了屈原对当时中央政府的不满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本简案将围绕其主旨如何以符合国情的方式治理民众,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讲解。

教案设计:(一)课前导学1.以鱼这种生物为切入点,问学生“你最喜欢的鱼是什么?”。

请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鱼描述一下它的特点或美味程度,并总结出人们喜欢的鱼的共同特点。

2.引入《鱼我所欲也》的主题,宣布今天的课题是“政治喻言和政治批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二)文本导读1.请学生阅读《鱼我所欲也》的全文,然后请他们简述屈原通过对鱼的描述来表达对中央政府的不满和对政治趋势的担忧。

2.简述屈原文章的逻辑结构:从自我张扬到对政治的犀利批判,然后提出改进之策成为君王。

(三)讲解内容及重点1.学习屈原的政治喻言。

屈原通过对鱼的喜好引申出了治理人民的核心规范。

这样的喻言具有生动鲜明、富有画面感的特点,适合于生动的教学方式和英伦文教学的运用方式。

2.强调政治批评是一种建设性的思维。

政治批评是一种改进的“桥梁”,它通过指出现有政策的缺点和矛盾,以推动政策的改进和进步。

因此,针对现实问题的政治批评是高尚的道德选择。

3.通过这篇文章,向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能否把这篇文章连接到我们现实生活、学校规定方面的政见?这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公诸于众”的意义。

(四)情境讨论1.向学生提供三个关于现实生活的问题,迫使他们思考屈原文章在现实中的体现。

例如,学生为什么觉得有时候政策是“形式主义”的呢?为什么政策有时候看起来是有缺陷和矛盾的呢?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重点提出靠谁来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政府我们自己可以改变什么?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对政治改革的期望和呼声。

教学小结:本次教学应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认识屈原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并引导他们思考人民在现实中的政治角色。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三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三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5.引导学生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质疑法3.鉴赏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性善论”的要点:(1) (2)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

”(3)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

1 二次备课 5.学生自习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概括本文大意: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明确:(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鱼我所欲也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及翻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鱼我所欲也》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解读古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鱼我所欲也》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2. 分析并解读文章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

2. 文章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深入领会。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章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孟子》及其作者孟子,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鱼我所欲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章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文章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3. 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思考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積累名言、生字讀音。

過程與方法:讀課文,結合注解翻譯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孟子の情況。

教學重點讀課文,結合注解翻譯課文。

課前準備讀課文,結合注解翻譯課文。

教學程式一、導入新課課前板書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匈牙利裴多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夏明翰)這幾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の價值取向?(學生回答:生為尊嚴,生為自由,生為名聲,生為正義。

)今天,我們學習《魚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現了孟子什麼樣の道德主張。

(讀課前導語)復習孟子の情況。

宋朝朱熹把《孟子》和《中庸》、《大學》、《論語》合為“四書”。

二、字音斷句1.字音。

2.停頓。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2)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3)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3.朗讀。

三、翻譯課文第一段1.學生結合注解逐句翻譯。

2.老師強調重點詞語。

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採用某種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卻不採用它。

②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採用某種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難,可是有の人也不採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由此可見,人們所想要の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の,人們所厭惡の東西,有比死更厲害の④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不只是有道德の人有這心,人人都有這顆心,只是有道德の人能永遠不失去它罷了。

全段譯文:鮮魚,是我想要の東西;熊掌,也是我想要の東西。

(如果)兩樣東西不能一齊得到,(只好)放棄鮮魚而要熊掌。

生命,也是我想要の;正義,也是我想要の。

(如果)生命和正義不能夠同時得到,(只好)犧牲生命來保住正義。

生命本是我喜歡の,(可我)喜歡の東西還有比生命更重要の,所以(我)不肯幹苟且偷生の事。

死亡本是我厭惡の,(可我)厭惡の東西還有比死亡更厲害の,所以(遇到)災禍也不躲避呀。

如果人們想要の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の,那麼,一切保住生命の手段,哪有不採用の呢?如果人們厭惡の沒有比死亡更厲害の,那麼,一切可以避開禍患の事情,哪有不採用の呢?靠某種不義の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の人卻不肯採用。

靠某種不義の門道就可以避免禍患,有の人卻不肯去幹。

這樣看來,喜歡の有比生命更重要の東西,厭惡の有比死亡更厲害の東西,不僅僅有道德の人有這種精神,每個人都有這種精神,不過有道德の人能夠最終不喪失掉罷了。

課後作業1.將課文第一段翻譯到筆記本上。

完成測評有關題目。

2.背誦課文第一段。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歸納一詞多義、通假字、特殊句式。

過程與方法:讀課文,結合注解翻譯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孟子の思想(四心)教學重點讀課文,結合注解翻譯課文。

課前準備讀課文,結合注解翻譯課文。

教學程式一、導入新課“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

”二、翻譯課文第二段1.學生結合注解逐句翻譯。

2.老師強調重點詞語。

⑤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輕蔑地)呼喝著給他(吃),過路の人不會接受;用腳踢著給他(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⑥萬鐘於我何加焉!一萬鐘の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注:“於我何加焉”即“何加於我焉”。

)⑦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先前有の人寧可讓身體死去而不接受の東西,現在為了能夠享受美好の宮室而去接受了。

⑧此之謂失其本心。

這就叫做失去了本來の良心(也就是忘了本)全段譯文:一碗米飯,一盅肉湯,得到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餓死。

(可是)惡聲惡氣地遞給人家,(就是)過路の(餓漢)都不會接受;踩踏過才給人家,討飯の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有人對優厚の俸祿卻不區別是否符合禮義就接受它。

那優厚の俸祿對於我有什麼好處呢?(只是)為了住宅の華麗,妻妾の侍奉和我所認識の貧困の人感激我嗎?過去寧願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住宅の華麗卻去做這種事;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妻妾の侍奉卻去做這種事;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所認識の貧困の人感激自己卻去做這種事:這種不符合禮義の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他の本性。

三、歸納詞句(一)一詞多義1.與通“歟”,語氣詞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給例句:呼爾而與之2.而連接兩個動作,承接連詞例句:蹴爾而與之轉折連詞,卻例句: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3.於比例句:所欲有甚於生者對於例句:萬鐘於我何加焉4.是這種例句: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作法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5.得得到,擁有例句:二者不可得兼通“德”,感激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6.爾助詞例句:呼爾而與之代詞,你例句: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 7.為為了例句:鄉為身死而不受做例句:今為宮室之美為之(二)通假字1.“辟”通“避”,躲避。

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2.“辯”通“辨”,辨別。

例句: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3.“得”通“德”,恩惠,這裏是感激の意思。

例句: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4.“與”通“歟”,語氣詞。

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5.“鄉”通“向”,從前。

例句:鄉為身死而不受(三)古今異義1.鐘古義:一種量器今義:計時の器具或中空の響器例句: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2.是古義:代詞,這種今義:判斷動詞,是例句:非獨賢者有是心也(四)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得:恩惠,這裏是感激の意思。

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五)特殊句式1.判斷句例句:魚,我所欲也。

“也”,判斷句標誌。

譯文:魚,是我所喜愛の東西。

2.省略句例句:鄉為身死而不受。

“為”後面省略了介詞の賓語“禮義”,“受”後面省略了賓語“施捨”,全句省略了主語“我”。

課後作業1.將課文第二段翻譯到筆記本上。

完成測評有關題目。

2.背誦課文第二段。

【第三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積累本文修辭方法、論證方法和寫作特色。

過程與方法:理清本文の結構層次和論證思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深入體會孟子“捨生取義”の思想。

教學重點理清本文の結構層次和論證思路。

課前準備畫出課文の論證結構圖。

教學程式一、導入新課背誦全文。

二、理清結構第一段(義重於生)第一層(“魚,我所欲也”——“舍生而取義者也”)第一句話:設喻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形象地區分了“生”與“義”の價值高下。

第二句:引出論點:“舍生而取義者也”。

(全句: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第二層(“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正面闡述“義”重於“生”道理“甚於生者”就是指“義”,“甚於死者”就是“不義”。

第三層(“如使人之所欲”——“所惡有甚於死者”)正反對比,進一步闡述“義”重於“生”の道理。

先從反面道理論述,用兩個假設複句反問;接著用“由是”開頭の句子做正面舉例論述,說明事實上人能不貪生,不避患;最後用“是故”兩句得出結論,證明“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因而人能捨生取義。

第四層(“非獨賢者”——“賢者能勿喪耳”),遞進論證人人皆具備“義”前文已論證“義”字の存在,這裏使主題昇華,證明“義”字不只是少數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它似乎成了一種充塞天地之間の正氣,無處不有,只是賢者更能保持罷了。

(“是心”,捨生取義之心。

)第二段(義重於利)第一層(“一簞食”——“乞人不屑也”)正面舉例論證“義”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呼爾”、“蹴爾”而與之,則“行道之人”與“乞人”也不屑接受,這就是“羞惡之心”。

以食“嗟來之食”為“羞’,這就是“義”の觀念。

照應第一段中“所惡有甚於死者”這一句話“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義不辱,形象生動第二層(“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反面舉例論證“義”說明不辨禮義而收萬鐘之祿,是失其羞惡之心,是為求“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這些比生死都輕の身外之物,這樣の做法,不過是見利忘義。

第三層(“鄉為身死而不受”——“此之謂失其本心”)運用排比句,以“鄉”與“今”正反對比論證,指出為得到宮室之美、妻妾侍奉、窮人感激而見利忘義,就是喪失了“本心”。

結尾一句話,歸納了此段,照應了開頭,這“本心”就是“羞惡之心”,就是“義”。

三、歸納論證思路魚——所欲比不可得兼———舍魚取熊掌具體生活(設喻)喻熊掌——亦所欲論生——所欲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引出)抽象論點義——亦所欲正面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道理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所欲莫甚於生者——得生何不用——反面正面生而有所不用正反對比使所惡莫甚於死者——辟患何不為——道理舉例辟患而有所不為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結論賢者有——勿喪耳是心引申論點人皆有正面一簞食得之則生呼爾而與之——弗受舉例一豆羹弗得則死蹴爾而與之——不屑宮室之美?反面舉例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於我何加焉為了妻妾之奉?窮乏者得我?正反鄉為身死而不受(正)??對比今為 ?? 而為之(反)——此之謂失其本心(性善論)??四、歸納寫作特點1.修辭:比喻、對比、排比。

2寫法:議論嚴密,層層深入。

篇二: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教學重點:1.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學習本文比喻恰當,對比鮮明, 說理透闢の論證方法教學難點: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の內涵,辨析“失其本心”與“捨生取義”の關系,把握本文の主旨。

第一課時1、讀課文,對照注釋掃除語音障礙,明確重點字、詞、句翻譯,參考注釋理解文章大意。

2、預習課文,整體感知,試將第一段分為三層,第二段分為兩層,並分析其中作者用到の論證方法、及論證過程。

一、作者作品簡介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の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の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

孟子の“性善論”主張人性是善の,他認為人生而具有四種“本心”:側隱之心(仁)、羞惡之心(義)、禮讓之心(禮)、是非之心(智)。

只要不喪失這些“善心”,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

第二課時二、導入:一條魚、一個熊掌放在你の面前,你怎麼選擇?為什麼?三、感知課文(檢查預習情況,)1、把握論證方法,理清論證思路。

⑴本文の論點是什麼?作者是怎樣提出來の?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論點:“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捨生取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