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通常,把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电压或频率可变的交流电的装置称作变频器。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50HZ或60HZ)变换为另一频率,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后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逆成交流电。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再次整流(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

变频器为了正常工作,其外部要有一系列的控制端子,控制端子分为主电路端子、输入控制端子和输出指示端子。

变频器集成了高压大功率晶体管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变频器的作用是改变交流电机供电的频率和幅值,因而改变其运动磁场的周期,达到平滑控制电动机转速的目的。

变频器的出现,使得复杂的调速控制简单化,用变频器+交流鼠笼式感应电动机组合替代了大部分原先只能用直流电机完成的工作,缩小了体积,降低了维修率,使传动技术发展到新阶段。

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区别过载也一定过电流,变频器为什么要把过电流和过载分开呢?主要有2个区别:
(1)保护对象不同
过电流主要用于保护变频器,而过载主要用于保护电动机。

因为变频器的容量有时需要比电动机的容量加大一档甚或两档,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机过载时,变频器不一定过电流。

过载保护由变频器内部的电子热保护功能进行,在预置电子热保护功能时,应该准确地预。

变频器跳闸原因汇总那些你不知道的原因在这里

变频器跳闸原因汇总那些你不知道的原因在这里

变频器跳闸原因汇总那些你不知道的原因在这里1.过载保护:变频器的过载保护功能会在输出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时触发,导致变频器跳闸。

这可能是因为负载过重或负载出现故障导致。

2.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是指在输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瞬间,变频器会立即断开电源,以防止电路损坏。

这可能是因为电机堵塞、电机内部短路或绝缘损坏等问题导致的。

3.过压保护:过压保护是指当输入电压超过所设定的最高电压值时,变频器会自动断电以避免损坏。

这可能是因为供电电网波动或供电电压过高导致的。

4.欠压保护:欠压保护是指当输入电压低于所设定的最低电压值时,变频器会自动断电以避免损坏。

这可能是因为供电电网波动或供电电压过低导致的。

5.相序保护:相序保护是指当电源相序发生错误时,变频器会停止工作,以防止电机反转或其他损害。

这可能是因为电源相序错误或供电电网中相序发生改变导致的。

6.过热保护:过热保护是指当变频器内部温度过高时,会触发保护机制,停止工作以避免损坏。

这可能是因为变频器风扇故障、散热不良或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的。

7.程序错误:变频器内部的控制程序如果发生错误,也可能导致变频器跳闸。

这可能是因为参数设置错误、逻辑控制错误或程序崩溃导致的。

8.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周围环境中的电磁信号对变频器的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其跳闸。

这可能是因为附近有强磁场或电磁辐射源、信号干扰或地线不良导致的。

9.设备老化: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变频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可能会老化或损坏,导致其性能下降或故障。

这可能是因为电容老化、电路板损坏或焊接点松动导致的。

10.其他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变频器跳闸,例如短路、接线错误、机械故障、电源故障、输入信号异常等。

总结起来,变频器跳闸的原因非常多样化,可能是由于过载、过电流、过压、欠压、相序错误、过热、程序错误、电磁干扰、设备老化或其他原因导致的。

为了避免变频器跳闸,需要正确操作和维护变频器,并及时排查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

变频器运行中出现跳闸的处理方法

变频器运行中出现跳闸的处理方法

变频器运行中出现跳闸的处理方法变频器是一种将电源电流转换为可控交流电压和频率的电子设备。

在工业生产和各种机电设备中广泛应用,用于驱动电动机和控制机械运动。

然而,在变频器运行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出现跳闸的情况,给工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困扰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变频器跳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变频器跳闸的原因1.过电流保护:当变频器输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过电流保护功能会自动工作,导致跳闸。

过电流的原因可能是电机负载过大、电机故障、电缆过长等。

2.过热保护:当变频器内部温度过高时,过热保护功能会启动,导致跳闸。

过热的原因可能是环境温度过高、散热不良等。

3.短路保护:当变频器输出端短路时,短路保护功能会触发跳闸。

短路的原因可能是电缆接触不良、电机绕组短路等。

4.过载保护:当变频器输出功率超过额定功率时,过载保护功能会起作用,导致跳闸。

过载的原因可能是电机负载突然增加、频率设定值过高等。

5.过压保护:当变频器输入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过压保护功能会工作,导致跳闸。

过压的原因可能是电网电压过高、变频器输入电缆过长等。

1.检查电机负载:首先检查电机负载是否过大,如果负载过大,应减小负载或更换合适的电机。

2.检查电机和电缆连接:检查电机和变频器之间的电缆连接是否牢固,接触是否良好。

若连接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检查散热条件:检查变频器周围的散热条件,确保良好的散热。

可以增加通风设备或改善散热环境。

4.检查环境温度:检查变频器工作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如果过高,可以采取措施进行降温,如增加通风设备或改善环境通风。

5.检查接线端子:检查变频器输入和输出端的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或烧损,如果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6.检查变频器参数设定:检查变频器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确保输出电流和功率不超过额定值。

7.检查电网电压:检查电网电压是否稳定,如果电网电压过高,可以采取措施降压,如增加稳压装置。

三、预防变频器跳闸的措施1.定期检查变频器:定期检查变频器的电气接线、连接端子、散热情况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变频器频繁跳闸的解决方案

变频器频繁跳闸的解决方案

变频器频繁跳闸的解决方案变频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用于调节电机的转速和电压。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变频器频繁跳闸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导致生产线停工,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需要了解变频器频繁跳闸的原因。

变频器频繁跳闸通常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过电压、过电流、过载、短路和过温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检查电源电压我们需要检查供电电源的电压是否稳定。

如果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变频器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可以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如果发现电压异常,需要及时与供电部门联系解决。

解决方案二:检查电缆连接有时候,变频器频繁跳闸是由于电缆连接不良导致的。

我们需要检查电缆连接是否牢固,接线是否正确。

如果发现接线松动或接触不良,需要重新固定和接线。

解决方案三:增加冷却风扇过热也是变频器频繁跳闸的一个原因。

在变频器周围增加冷却风扇,可以有效降低温度,提高变频器的散热效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定期对变频器进行清洁,保持其散热片的通畅。

解决方案四:调整参数设置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对其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参数设置不当,会导致变频器频繁跳闸。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设备要求,合理设置变频器的参数,确保其与电机的匹配性。

解决方案五:安装过载保护器过载是变频器频繁跳闸的常见原因之一。

为了防止过载,我们可以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安装过载保护器,当负载超过额定值时,过载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源,保护变频器和电机的安全运行。

除了以上几个解决方案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变频器频繁跳闸的发生:1.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及时清洁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2. 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负载分配,避免超负荷运行;3. 定期对变频器进行检测和调试,确保其性能稳定;4. 加强员工培训,使其了解变频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减少误操作的发生;5. 在设备周围设置防尘、防湿、防雷等措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变频器电流跳闸原因

变频器电流跳闸原因

变频器电流跳闸原因1.输出电机的故障:可能存在电机过载、堵塞或短路等问题,导致电流超载,从而引起变频器跳闸。

2.变频器软件参数设置错误:包括电流限制参数设置错误、过载保护参数设置过低、电压控制参数设置错误等,都可能导致电流跳闸。

3.外部系统故障:可能存在供电系统故障、电网电压不稳定、负载突变等因素,导致变频器电流跳闸。

4.过载保护装置故障:变频器配备了过载保护装置,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保护装置会触发跳闸动作。

但是,过载保护装置本身也可能出现故障,导致误判而跳闸。

5.温度控制系统故障:变频器内部装有温度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变频器内部元件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会触发跳闸保护。

但是,温度控制系统本身也可能出现故障,导致误判而跳闸。

6.电缆故障:变频器的输入和输出电缆可能出现接触不良、短路、断路等故障,造成电流异常,从而引起跳闸。

7.散热系统不良:变频器需要通过散热系统散发热量,如果散热系统不良,导致变频器内部温度过高,会触发跳闸保护。

8.过热保护系统故障:变频器内部装有过热保护系统,用于监测散热器或风扇运行情况,当散热器或风扇出现故障时,会触发跳闸保护。

9.电源电压异常: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变频器电流异常,从而引起跳闸。

为了解决变频器电流跳闸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检查电机的工作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过载、堵塞或短路等问题。

2.检查并调整变频器的软件参数,确保其正确设置,并适当调整电流限制参数、过载保护参数和电压控制参数等。

3.定期检查供电系统和电网电压,确保其稳定,并确保负载突变时能够正常应对。

4.定期检查和测试过载保护装置,保证其正常工作。

5.定期检查散热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及时清理散热器和保证风扇良好运行。

6.定期检查电缆连接情况,确保其连接良好,避免接触不良、短路或断路等故障。

7.定期检查和测试温度控制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8.定期检查电源电压,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稳定化。

变频器跳闸故障的原因分析

变频器跳闸故障的原因分析

变频器跳闸故障的原因分析一、过载保护过载保护是变频器跳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当负载电流超过变频器额定电流时,变频器就会跳闸。

过载保护可以有效防止变频器因超负荷运行而受损。

造成过载保护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载荷过重:当载荷超出变频器承载能力时,负载电流会急剧增加。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负载突然增大或电机负载发生故障的情况下。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减少负载或提高变频器的承载能力。

2.起动过程中的高转矩:在电机起动过程中,由于转子的转动惯量较大,可能需要较大的起动转矩。

如果变频器的起动转矩设置不合理,或者电机起动时间过长,也会导致过载保护。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变频器的起动转矩和起动时间。

3.系统抽风或其他故障:如果变频器控制的系统存在抽风或其他故障,导致负载电流异常增加,也可能引起过载保护。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修复系统故障或更换故障设备。

二、短路保护短路保护是指当变频器输出线路出现短路时,变频器会立即跳闸,以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造成短路保护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输出线路短路:输出线路短路可能是由于线路接触不良、线路老化或设备之间的短路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检查和修复输出线路的问题。

2.电机绝缘损坏:当电机绝缘损坏,短路电流会通过绕组直接导致变频器跳闸。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修复或更换损坏的电机绝缘。

3.变频器内部故障:变频器内部电子元件损坏、控制电路出现故障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变频器跳闸。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检查和修复变频器内部故障。

三、过压保护过压保护是指当变频器输入电源电压超过设定范围时,变频器会自动跳闸。

造成过压保护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供电电网问题:当供电电网电压异常增高时,变频器可能会由于过压而跳闸。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供电电网电压波动较大或电网电压突然升高的情况下。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变压器等电压稳定设备来稳定供电电压。

2.供电线路问题:供电线路的线路电阻过大、接触不良或负载不平衡等问题,可能导致电压降低或不稳定,进而导致变频器跳闸。

变频器跳闸原因汇总那些你不知道的原因在这里

变频器跳闸原因汇总那些你不知道的原因在这里

变频器跳闸原因汇总,那些你不知道的原因在这里!过载跳闸(OL)过载跳闸的保护特点1.OL跳闸的保护对象OL是电动机过载的代码,其保护对象是电动机。

在大多数情况下,检测点是在变频器的输出电路里。

2.电动机过载保护的特点(1)电流大小顾名思义,电动机过载的标志,是变频器的输出电流超过了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但还没有超过变频器的额定电流,就是说,是在变频器的允许范围内。

(2)保护时间按反时限规律。

就是说,过载越多,保护的时间越短。

有的变频器规定:当IM=125%IMN时,4min后跳闸;而当IM=165%IMN时,1min后就跳闸。

过载跳闸的可能原因1.负载过重电动机所带的负载太重,或者说,生产机械的阻转矩超过了电动机的额定转矩。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过载,也是最常见的过载现象,因此,当变频器的跳闸代码显示为‘OL’时,首先应该检查的就是负载的轻重。

2.使用不当的过载例如,把工作频率提高到超过了电动机的额定频率,而电动机在额定频率以上运行时,将进入恒功率工作区,其有效转矩随频率的上升而减小,当有效转矩小于负载转矩时,电动机即过载。

3.功能预置不当的过载例如,某生产机械处于轻载状态,工作频率很低,而转矩提升量(U/f比)预置过大,导致低频运行时因磁路饱和而“过载”。

4.电动机侧电压过低(1)线路压降太大因为在低频运行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本就较低,如果电动机和变频器之间的距离较大,而连接线的线径又较细的话,线路压降将可能引起电动机侧的电压不足。

(2)转矩提升不足在U/f控制方式下,变频器在低频运行时的输出电压取决于转矩提升量。

当转矩提升量较小时,将导致电动机所得电压不足。

过载跳闸的相关代码1.代码DEV含义是转差太大。

异步电动机在运行时,转差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负载的轻重。

所以,当变频器发现转差太大时,将跳闸。

2.代码V AE含义是变频器的容量选择不当。

许多用户都按照变频器说明书中的‘配用电动机容量’来选择变频器的。

其实,这只是对于连续不变负载才是正确的。

过电流的原因分析

过电流的原因分析

1 概述变频器的过电流故障跳闸是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故障之一,当故障发生时,变频器保护会立即动作并停机,同时显示故障代码或故障类型。

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显示的故障代码迅速找到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但也有一些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了过电流、短路、欠电压、接地、过热、谐波干扰等各种可能导致跳闸的因素。

为了查找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可依据图1所示的故障诊断流程图进行。

2 故障诊断尤其是采用IPM模块的变频器,在模块内包含有过电流、短路、欠电压、接地、过热等保护功能,而这些故障信号都是经过模块的控制引脚的故障输出端Fn 引入到控制器的,当控制器收到故障信息后,控制器立即封锁脉冲输出,同时将故障信息显示到控制面板上,但是,一旦模块内部发生故障,就很难查找故障原因。

因此,在排除这类故障时,首先应区分跳闸是由外部负载原因还是由变频器内部的原因引起的;变频器是在加速过程,减速过程还是在恒速过程中出现的跳闸。

区分后就能缩小故障查找的范围,以利于快速排除故障。

2.1 一般故障查找步骤1)在外观上看不出明显的故障痕迹的情况下,可以先将变频器连接到电动机的电缆拆下,分别试验变频器和电动机。

如果变频器还连接有外部控制信号电路,最好也断开,这样可以手动试验变频器,如果正常,说明变频器没有问题或没有损坏。

2)进一步检查整定值是否有变化,最好重新整定一遍。

3)然后采用一个试验控制信号或电位器接到外部控制端子上,试验变频器的外部信号控制性能,如果正常,说明变频器完好无损,可以进一步检查外部信号和电动机。

4)外部控制信号一般是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或来自于控制器,应根据传感器或控制器的检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最好采用现场信号校验仪校验。

5)对于电动机的检查,应先用万用表和兆欧表检查绝缘情况,如果变频器输出侧安装了接触器,还应检查接触器的触点是否正常。

6)如果上述一切正常,如条件允许最好采用工频电源进行起动电机试验,并使其运行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存在异常。

变频器过流与过载的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流与过载的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流与过载的原因分析
1.负载过大:如果负载超过了变频器的额定功率范围,会导致电流过大,从而引发过流和过载问题。

2.过频或过压:当变频器输出频率或输出电压超过额定范围时,也会
导致负载电流过大,从而引发过流和过载问题。

3.电机故障:电机内部可能存在故障,比如转子短路、绕组接触不良等,这些故障会导致电机电流异常增大,进而引发变频器过流和过载问题。

4.系统中其他故障:变频器工作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故障,
比如电缆接触不良、电池电压低、控制器故障等。

这些故障会干扰变频器
正常工作,导致过流和过载问题的出现。

5.变频器自身问题:变频器自身也可能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比如电
流传感器故障、保护设备故障等,这些问题会导致过流和过载保护功能失效,从而增加了过流和过载问题的发生概率。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解决过流和过载问题:
1.按照变频器的额定功率范围选择适合的负载,避免超载使用。

2.配备合适的过载保护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到电流过大的情况,并启
动保护功能,避免损坏变频器和负载设备。

3.定期检查电机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有异常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

4.定期检查变频器系统中的其他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避免因其他故障
导致过流和过载问题的出现。

5.购买品牌信誉好,性能稳定的变频器,避免因为变频器自身问题导
致过流和过载问题的发生。

总之,过流和过载问题对于变频器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使用安全都是
非常重要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

只有通过合理的选择变频器设备、科学的安装使用和定期的维护检修,才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

变频器跳闸故障的几个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变频器跳闸故障的几个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变频器跳闸故障的几个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变频器的跳闸故障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变频器突然停止工作,并且跳闸保护装置被触发,切断了变频器的电源。

跳闸故障可能由多个原因引起,下面将对常见的几个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1.过载保护:变频器在工作时,若输出功率超出了其额定功率范围,就有可能触发过载保护装置,导致跳闸故障。

处理方法是检查负载是否过大,适当减小负载或更换功率更大的变频器。

2.过电流保护:变频器中的电流保护装置是用于保护电机和变频器本身不受电流过大的损害。

如果电流过大,电流保护器就会触发,导致变频器跳闸。

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机是否有短路或堵转现象,修复或更换故障电机。

3.过温保护:变频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和散热器会产生热量,当内部温度超过允许范围时,过温保护装置会触发,导致变频器跳闸。

处理方法是检查变频器散热器是否正常工作,清理散热器上的灰尘和杂物,确保散热效果良好。

4.电源电压不稳定:如果输入电源电压波动较大,超出变频器允许的范围,就有可能触发过压或欠压保护,导致变频器跳闸。

处理方法是安装稳压器或者电压调节器来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

5.短路故障:变频器输出端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短路,例如输出电缆磨损、电机绕组断路等,这时保护装置会立即切断电源,以保护变频器和电机的安全。

处理方法是检查输出电缆和电机绕组,修复或更换短路部分。

6.过载运行时间过长:变频器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电子元件的温度会不断升高,超过允许的温度范围,保护装置就会切断变频器电源。

处理方法是适当降低负载,或采取轮换使用的方式,让变频器得到充分的散热。

7.控制逻辑错误:变频器的跳闸故障有时可能是由于控制逻辑错误引起的,例如误设了不合理的参数,或者控制程序出现错误。

处理方法是重新检查并正确设置变频器的参数,修复控制程序中的错误。

总结起来,在处理变频器跳闸故障时,首先需要确定跳闸的原因,然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在安装和使用变频器时,应严格按照变频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变频器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变频器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电力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将固定频率的交流电转换成可调频率的交流电供给电机驱动。

在使用变频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两种保护机制,即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

本文将分析这两种保护机制的区别,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1.过流跳闸过流跳闸指的是当变频器输入的电流超过预设的阀值时,会立即切断电路,保护设备和电机的安全。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外部负载过大或短路:当电机启动或运行时,如果外部负载大于电机的承载能力,或者发生负载短路,就会导致变频器输出的电流超过额定值。

(2)故障电源:如果电网电压不稳定,或者供电电源出现故障,也会导致变频器输入电流超过额定值。

(3)变频器内部故障:变频器内部的电子元件或电路故障,比如控制器失效、电阻损坏等,也会导致过流跳闸。

2.过载跳闸过载跳闸是指当变频器输出的电流超过额定负载能力时,会立即切断电路,保护电机和设备的安全。

主要原因如下:(1)运行负载过大:如果电机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的负载超过其额定值,会导致电流超过变频器的额定负载能力,引起过载跳闸。

(2)变频器运行过热:在变频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或环境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变频器内部发热会增加,造成过载跳闸。

(3)过度逆变:如果变频器突然逆变的程度超过了设定的限制,也会导致过载跳闸。

区别及原因分析: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虽然都是为了保护设备和电机的安全,但区别在于触发条件和保护原理不同。

过流跳闸是通过检测输入电流来触发的,当输入电流超过设定的阀值时,即刻切断电路。

其主要原因是外部负载过大或短路、故障电源以及变频器内部故障。

过载跳闸则是通过检测输出电流来触发的,当输出电流超过额定负载能力时,立即切断电路。

其主要原因是运行负载过大、变频器运行过热以及过度逆变。

此外(1)过流保护更多用于保护变频器本身,防止过电流损坏电子元件,并且防止电流过大对电机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2)过载保护更多用于保护电机,防止长时间高载荷工作导致电机过热,从而保护变频器和电机。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变频器过流跳闸的原因和影响。

1.负载过大:当负载超过变频器的承载能力时,输出电流会升高,从而导致过流跳闸。

2.负载瞬变:当负载突然发生变化时,如启动电机、启动传动装置等,会产生瞬时过流现象,超过变频器的额定电流,从而导致过流跳闸。

3.输出短路:当变频器的输出线路短路时,电流会迅速增大,超过变频器的额定电流,触发过流保护。

过流跳闸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设备停机:当变频器过流跳闸时,变频器会进入保护状态,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设备停机,影响生产进度。

2.设备损坏:过流跳闸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设备负载超过了设备的承载能力,长时间过载工作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变频器过载跳闸的原因和影响。

变频器过载跳闸是指在变频器工作过程中,输出功率超过设备的额定功率,从而导致保护装置被触发,使变频器停机保护。

过载跳闸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负载过大:当负载超过变频器的额定功率时,输出功率会升高,从而导致过载跳闸。

2.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当变频器工作环境温度超过变频器的允许范围时,变频器的散热能力会下降,导致过载跳闸。

3.变频器内部故障:变频器内部部件损坏或故障,如IGBT模块故障、电容老化等,会导致过载跳闸。

过载跳闸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设备停机:当变频器过载跳闸时,变频器会进入保护状态,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设备停机,影响生产进度。

2.设备损坏:过载跳闸说明了设备的负载超过了设备的额定功率,长时间过载工作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包括变频器本身和负载设备。

综上所述,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在原因和影响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变频器过流跳闸主要是由于负载过大、负载瞬变或输出短路等原因导致,会导致设备停机和设备损坏。

变频器过载跳闸主要是由于负载过大、工作环境温度过高或变频器内部故障等原因导致,同样也会导致设备停机和设备损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故障的类型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变频器频繁跳闸的解决方案

变频器频繁跳闸的解决方案

变频器频繁跳闸的解决方案变频器是一种能够调节电机转速和输出功率的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用领域。

然而,有时变频器会出现频繁跳闸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和困扰。

本文将探讨变频器频繁跳闸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变频器频繁跳闸的原因可能是过载。

当负载超过变频器的额定功率时,变频器会自动跳闸以保护电路和设备安全。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减少负载,可以通过降低设备的工作负荷或者增加变频器的功率等方式来实现。

变频器频繁跳闸还可能与过电流有关。

过电流是指电流超过设备或电路的额定值,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线路短路或电机启动时的高启动电流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检查设备和线路的连接是否正常,排除短路等故障,并根据需要安装过载保护器或电流限制器等设备。

变频器频繁跳闸还可能与过电压有关。

过电压是指电压超过设备或电路的额定值,可能是由于电网电压异常、电网故障或电机反接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检查电网电压是否稳定,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与供电部门联系,同时检查电机的接线是否正确。

变频器频繁跳闸还可能与过热有关。

过热是指变频器工作时温度过高,可能是由于散热不良、风扇故障或环境温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确保变频器的散热良好,可以增加风扇或散热器,同时注意工作环境的温度控制。

变频器频繁跳闸还可能与参数设置不当有关。

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对其工作稳定性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根据设备和负载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变频器的参数,包括额定功率、额定电流、过载保护等参数。

总结起来,变频器频繁跳闸可能是由于过载、过电流、过电压、过热或参数设置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具体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只有保证变频器的正常运行,才能发挥其调节和控制电机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可靠性。

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原因分析1.电网供电不稳定:电力供应系统中常常由于瞬时电网故障(如电压波动、电压丢失、瞬时停电等)或者长时间的电网故障(如电压不稳定、频率变化等)导致电网供电不稳定。

当电压或频率发生异常时,变频器需要调整输出电压和频率来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种调整可能需要大电流,这将导致变频器的过电流跳闸。

2.设备负载过重:设备负荷过重是由于设备运行时所需要的能量超过了变频器所能提供的能量。

当设备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功率超过变频器的额定功率时,变频器将无法满足负载需求,导致过载跳闸。

3.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是指设备内部的一些组件出现了故障或者损坏,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这可能是电线接触不良、设备短路、电池短路、电源电流异常或者其他故障。

当设备内部发生故障时,电流可能会超过变频器的额定电流,导致变频器的过电流保护装置触发跳闸。

4.设备设计不合理:设备设计不合理也是引起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因素之一、这包括电器元件的选择不当、布线不合理、过度设计或不足设计等。

不合理的设计可能导致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过电流现象,从而导致跳闸。

为了避免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合适的变频器:选择与设备负载需求匹配的变频器,以确保变频器能够提供足够的功率来满足设备运行需求。

2.进行电力系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力系统,确保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设备负载均衡:对负载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避免一些设备过载,减轻过高的负荷对变频器的压力。

4.设备故障排除:定期检查设备,及时排除可能导致故障的元件或部件,避免故障发生。

5.合理的设备设计:在设备设计中考虑负载要求、电流容量和电源容量等因素,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总之,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常常是由于电网不稳定、设备负载过重、设备故障或者设备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的。

在使用变频器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故障的发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区别及其原因分析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是变频器在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两者虽然有一定的重叠,但是原因和处理方法却是不同的。

1.跳闸原因分析:过流跳闸是指变频器在工作时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导致保护装置动作跳闸。

过载跳闸是指变频器在工作时负载超过额定负载,导致保护装置动作跳闸。

2.原因分析:2.1过流跳闸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调制频率过高,导致输出电流增大;(2)电机堵转,电流骤增;(3)负载突然改变,电流急剧增加;(4)电机转向错误,无法启动或产生过大电流;(5)结冰、异物卡住导致的负载增加。

2.2过载跳闸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长时间处于额定负载工作;(2)启动阶段负载突然增大;(3)负载突然改变,负载瞬时增大;(4)变频器设计不合理,无法适应负载需求;(5)负载损伤或故障,导致负载无法正常工作。

3.区别及处理方法:3.1过流跳闸多是由于变频器输出电流过大导致的,处理方法包括:(1)检查调制频率是否过高,合理设置;(2)定期检查电机是否存在堵转的情况,并及时清理;(3)检查负载是否突然改变,如有需要进行负载平衡;(4)校正电机转向,确保启动时电流正常。

3.2过载跳闸多是由于负载超过变频器额定负载导致的,处理方法包括:(1)对负载进行定期检查,并确保负载工作在额定范围内;(2)在启动阶段增加过渡控制,避免负载突然增大;(3)对于负载突然改变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软启动方式,逐渐提高负载;(4)定期检查变频器是否符合负载需求,如有需要进行更换或升级;(5)对于负载故障,及时修理或更换。

总结:过流跳闸和过载跳闸虽然有一定的重叠,但是原因和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了解两者的区别和原因,对于有效预防和处理变频器在工作中的跳闸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检查、合理设置调制频率、及时维修和更换负载等方法,可以提高变频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变频器跳闸故障的原因分析

变频器跳闸故障的原因分析

变频器跳闸故障的原因分析变频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调节设备,它可以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变频器跳闸的故障问题,这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变频器跳闸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过载电流:过载电流是导致变频器跳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当负载电流超过变频器额定电流时,电流保护功能会立即发生作用,将电源切断,避免电器设备的损坏。

过载电流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1.负载电流突然增加,可能是由于设备的负载突然增加或负载故障引起的;2.变频器输出电压变化导致负载电流变化,例如在启动或停止过程中;3.电机短路或相间短路等故障。

二、过温保护:过温保护也是导致变频器跳闸的常见原因之一、当变频器内部温度过高时,过温保护功能会自动触发,切断电源,避免设备损坏。

引起过温的原因可能有:1.长时间的高负载运行,导致变频器内部温度升高;2.冷却风扇或散热片的堵塞或故障,影响变频器的散热效果;3.变频器安装环境不良,例如密闭空间、高温环境等。

三、短路故障:短路故障也是导致变频器跳闸的常见原因之一、短路故障可能发生在电机或变频器的输出端,此时,变频器会立即切断电源,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短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有:1.电机绕组短路或绝缘击穿,导致电流直接流过绕组;2.电机输出端线路接错或损坏。

四、电压不稳定:电压不稳定也是导致变频器跳闸的原因之一、当输入电压波动较大时,变频器可能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跳闸故障。

电压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有:1.供电电网电压波动较大;2.变频器内部电源电压不稳定。

五、其他原因:除了以上几个常见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变频器跳闸故障,例如:1.变频器参数设置错误,例如过载电流设置过小;2.变频器内部电子元件损坏,例如电容器、IGBT等。

综上所述,变频器跳闸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过载电流、过温保护、短路故障、电压不稳定等。

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原因分析1.电源故障:变频器的电源电压可能不稳定或不足,导致变频器输出的电流过大,从而引起过电流跳闸。

电源故障可能包括电源线路短路、供电电源负荷过大等情况。

2.过载负载:当变频器驱动的负载超出其额定负载能力时,会导致变频器输出电流过大,从而引起过电流跳闸。

过载负载可能是由于负载本身的额定功率过大或运行时的负载突变引起的。

3.短路故障:当变频器输出线路短路时,会导致大电流通过短路点,从而引起过电流跳闸。

短路故障可能是由于变频器内部元件故障、线路连接不良或操作人员误操作导致的。

4.电机故障:如果驱动的电机存在故障,如转子短路、绕组损坏等,会导致驱动电机的负载异常增加,从而引起变频器输出电流过大,最终导致过电流跳闸。

另外,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还可能存在一些其他原因导致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如变频器参数不合理、环境温度过高、过电压等等。

为了防止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确保电源电压稳定,电源线路连接良好。

2.对变频器的负载进行适当的计算和评估,确保其不超过变频器的额定负载能力。

3.定期检查变频器内部元件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4.配备适当的保护装置,如过载继电器、短路保护器等,及时切断电源供应,防止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发生。

5.采取合理的变频器参数设置,确保其在不同负载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

6.控制良好的环境温度,避免过热情况的发生,影响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总结起来,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原因可能有电源故障、过载负载、短路故障以及电机故障等多种因素。

为了避免这些故障的发生,需要从电源、负载和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变频器电流跳闸原因

变频器电流跳闸原因

变频器电流跳闸原因1.过载:变频器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负载超过了设计容量,电流会超过额定值,从而引起电流跳闸。

这可能是由于负载突然增加或变频器容量不足引起的。

2.故障或短路:变频器内部的元件、线路或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或短路也会导致电流跳闸。

这可能是由于元件老化、损坏或接触不良引起的。

3.瞬时性故障:一些电气设备在启动时或负载突变时会产生短暂的高电流。

如果这种高电流超过变频器的额定电流,则可能会导致电流跳闸。

4.高电压:供电电压超过了变频器的额定范围,会导致电流异常增大,从而引起电流跳闸。

5.温度过高:如果变频器的散热系统出现故障或不足,导致温度超过变频器能够承受的限制,会导致电流跳闸。

6.频率过高或过低:变频器在工作中,如果输出频率超出了额定频率范围,可能会引起电流跳闸。

7.控制参数设置不当:变频器的控制参数设置不正确,如过流保护的设定值过低,也会导致电流跳闸。

8.环境干扰:变频器周围的电磁干扰、杂散信号、封闭空间过热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引起电流跳闸。

为了防止变频器电流跳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适当容量的变频器,并确保负载不超过变频器的额定容量。

2.定期检查变频器的内部元件、线路、电气系统,确保它们没有老化、损坏或接触不良。

3.在设备启动或负载突变前,使用软启动器等装置来平稳地启动设备,从而减少瞬时高电流。

4.确保供电电压在变频器的额定范围内。

5.确保变频器的散热系统正常工作,避免温度过高。

6.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变频器的控制参数,避免设定值过低或过高。

7.减少变频器周围的电磁干扰、杂散信号,保证环境的良好通风。

总之,正确选择、安装和维护变频器,合理设置控制参数,合理设计和操作负载系统,可以有效预防变频器电流跳闸的问题。

变频器过电流跳闸的原因分析

变频器过电流跳闸的原因分析

过电流跳闸的原因分析
(1)重新起动时,一升速就跳闸。

这是过电流十分严重的表现。

主要原因有:
1)负载侧短路
2)工作机械卡住
3)逆变管损坏
4)电动机的起动转矩过小,拖动系统转不起来
(2)重新起动时并不立即跳闸,而是在运行过程中跳闸
可能的原因有:
1)升速时间设定太短
2)降速时间设定太短
3)转矩补偿设定较大,引起低速时空载电流过大
4)电子热继电器整定不当,动作电流设定得太小,引起误动作电压跳闸的原因分析
(1)过电压跳闸,主要原因有:
1)电源电压过高
2)降速时间设定太短
3)降速过程中,再生制动的放电单元工作不理想
a.来不及放电,应增加外接制动电阻和制动单元
b.放电支路发生故障,实际并不放电
(2) 欠电压跳闸,可能的原因有:
1) 电源电压过低
2) 电源断相
3) 整流桥故障
电动机不转的原因分析
(1)功能预置不当
1)上限频率与最高频率或基本频率和最高频率设定矛盾
2)使用外接给定时,未对"键盘给定/外接给定"的选择进行预置
3)其他的不合理预置
(2)在使用外接给定时,无"起动"信号
(3)其它原因:
1)机械有卡住现象
2)电动机的起动转矩不够
3)变频器的电路故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器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原因分析1、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区别过载也一定过电流,变频器为什么要把过电流和过载分开呢?主要有2个区别: (1) 保护对象不同过电流主要用于保护变频器,而过载主要用于保护电动机。

因为变频器的容量有时需要比电动机的容量加大一档甚或两档,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机过载时,变频器不一定过电流。

过载保护由变频器内部的电子热保护功能进行,在预置电子热保护功能时,应该准确地预置“电流取用比”,即电动机额定电流和变频器额定电流之比的百分数:IM%=IMN*100%I/IM式中,IM%—电流取用比; IMN—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 IN—变频器的额定电流,A。

(2) 电流的变化率不同过载保护发生在生产机械的工作过程中,电流的变化率di/dt通常较小;除了过载以外的其他过电流,常常带有突发性,电流的变化率di/dt往往较大。

(3) 过载保护具有反时限特性过载保护主要是防止电动机过热,故具有类似于热继电器的“反时限”特点。

就是说,如果与额定电流相比,超过得不多,则允许运行的时间可以长一些,但如果超过得较多的话,允许运行的时间将缩短,如图1所示。

此外,由于在频率下降时,电动机的散热状况变差。

所以,在同样过载50%的情况下,频率越低则允许运行的时间越短。

2、过电流跳闸及原因分析变频器的过电流跳闸又分短路故障、运行过程中跳闸和升、降速过程中跳闸等情况,分述如下:图1过载保的“反时限” 特性2.1 短路故障短路故障是最危险的故障之一,应注意观察和分析, 如图2所示。

图2 变频器输出侧短路(1) 故障特点a) 第一次跳闸有可能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但如复位后再起动,则往往一升速就跳闸。

b) 具有很大的冲击电流,但大多数变频器已经能够进行保护跳闸,而不会损坏。

由于保护跳闸十分迅速,难以观察其电流的大小。

(2) 判断与处理第一步,首先要判断是否短路。

为了便于判断,在复位后再起动前,应在输入侧接入一个电压表,如图2所示。

重新启动时,电位器从零开始缓慢旋动,同时,注意观察电压表。

如果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刚上升就立即跳闸,且电压表的指针有瞬间回“0”的迹象,则说明变频器的输出端已经短路或接地。

第二步,要判断是在变频器内部短路,还是在外部短路。

这时,应将变频器输出端的接线脱开,再旋动电位器,使频率上升,如仍跳闸,说明变频器内部短路;如不再跳闸,则说明是变频器外部短路,应检查从变频器到电动机之间的线路,以及电动机本身。

2.2 轻载过电流负载很轻,却又过电流跳闸,这是变频调速所特有的现象。

(1) 变频调速系统的特殊问题在V/F控制模式下,存在着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在运行过程中,电动机磁路系统的不稳定。

其基本原因在于:低频运行(fX下降)时,由于电压UX的下降,电阻压降I1r1所占比例增加,而反电动势E1所占的比例减小,比值E/f和磁通也随之减小。

为了能带动较重的负载,常常需要进行转矩补偿(即提高U/f比,也叫转矩提升)。

而当负载变化时,电阻压降I1r1和反电动势E1所占的比例、比值E/f和磁通量等也都随之变化。

结果是:导致电动机磁路的饱和程度也在随负载的轻重而变化。

在进行变频器的功能预置时,通常是以重载时也能带得动负载作为依据来设定U/f 比的。

显然,重载时电流I1和电阻压降ΔUr都大,需要的补偿量也大。

但这样一来,在负载较轻,I1和电ΔUr都较小时,必将引起“补偿过分”,导致磁路饱和。

(2) 磁路饱和的后果当磁路饱和时,磁通和励磁电流的波形如图3所示:图3 磁路在饱和区工作时的励磁电流图3(a)是电动机磁路的磁化曲线;图3(b)是磁通的波形,由于磁路饱和的原因,磁通波形的上面被“削平”了,变成了平顶波;图3(c)是励磁电流的波形,其横坐标是励磁电流i0,与磁化曲线图3(a)的横坐标对应。

纵坐标是时间t,它和磁通曲线的横坐标相对应。

因此,它是由图3(a)和图3(b)综合作出的。

由图3可以看出,励磁电流i0的波形将发生严重畸变,是一个峰值很高的尖峰波。

磁路越饱和,励磁电流的畸变越严重,峰值也越大。

由于尖峰波的电流变化率di/dt很大,但电流的有效值不一定很大。

结果是:往往在负载很轻时发生过电流跳闸。

这种由电动机磁路饱和引起的过电流跳闸,主要发生在低频、轻载的情况下。

常见的例子如: a) 负载在运行过程中,阻转矩的变化较大。

例如,某厂的车床采用变频调速,所购变频器无矢量控制功能。

为了能在低速时进行切削,将U/f比预置得较大,但一退刀就跳闸。

解决方法:反复调整U/f比,使之既能在低速时进行切削,退刀时又不跳闸。

b) 变频器用于风机或水泵,但U/f比却预置得较大。

例如,某厂有一台变频器,原来用在传输带上,运行情况一直很好。

后改接到风机上,起动时,频率刚上升到10Hz左右就因“过流”而跳闸了。

这是因为,传输带是恒转矩负载,当变频器用到传输带上时,其U/f比必预置得较大。

而风机是二次方律负载,低速时负荷级轻,导致电动机磁路严重饱和,励磁电流严重畸变,峰值很大,使变频器跳闸。

解决方法:将U/f比预置为最小档后就不再跳闸了。

2.3 重载过电流(1) 故障现象有些生产机械在运行过程中负荷突然加重,甚至“卡住”,电动机的转速因带不动而大幅下降,电流急剧增加,过载保护来不及动作,导致过电流跳闸。

(2) 解决方法a) 首先了解机械本身是否有故障,如果有故障,则修理机器。

b) 如果这种过载属于生产过程中经常可能出现的现象,则首先考虑能否加大电动机和负载之间的传动比?适当加大传动比,可减轻电动机轴上的阻转矩,避免出现带不动的情况。

但这时,电动机在最高速时的工作频率必将超过额定频率,其带负载能力也会有所减小。

因此,传动比不宜加大得过多。

同时还应注意:应根据计算结果重新预置变频器的“最高频率”。

如无法加大传动比,则只有考虑增大电动机和变频器的容量了。

例如,某厂的注塑机在运行过程中,每遇“喷塑”时,常常因过电流跳闸,据观察,有时是电动机堵转后跳闸。

解决方法:将电动机轴上的皮带轮御下,略“车”小一点(如皮带变松,则将电动机底座适当后移),就不再过电流跳闸了。

2.4 升速或降速中过电流这是由于升速或降速过快引起的,可采取的措施有如下。

(1) 延长升(降)速时间首先了解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是否允许延长升速或降速时间,如允许,则可延长升(降)速时间。

(2) 准确预置升(降)速自处理(防失速)功能变频器对于升、降速过程中的过电流,设置了自处理(防失速)功能。

当升(降)电流超过预置的上限电流Iset 时,将暂停升(降)速,待电流降至设定值Iset以下时,再继续升(降)速,如图4所示。

图4 升(降)速自处理功能但多数变频器的降速自处理功能只考虑直流电压,而无降速电流过大的自处理功能,需要注意阅读说明书。

(3)其他措施如果采用了自处理功能后,因延长了升、降速时间而不能满足生产机械的要求,则: a) 考虑适当加大传动比,以减小拖动系统的飞轮力矩,使电动机容易启动及升速; b) 如果不能加大传动比,则只能考虑加大变频器的容量了。

综上所述,过电流跳闸的判断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过电流跳闸的判断流程3、过载跳闸及原因分析电动机能够旋转,但运行电流超过了额定值,称为过载。

过载的基本反映是:电流虽然超过了额定值,但超过的幅度不大,一般也不形成较大的冲击电流。

3.1 过载的主要原因(1) 机械负荷过重负荷过重的主要特征是电动机发热,并可从显示屏上读取运行电流来发现。

(2) 三相电压不平衡引起某相的运行电流过大,导致过载跳闸,其特点是电动机发热不均衡,从显示屏上读取运行电流时不一定能发现(因显示屏只显示一相电流)。

(3)误动作变频器内部的电流检测部分发生故障,检测出的电流信号偏大,导致跳闸。

3.2 检查方法(1) 检查电动机是否发热如果电动机的温升不高,则首先应检查变频器的电子热保护功能预置得是否合理,如变频器尚有余量,则应放宽电子热保护功能的预置值;如变频器的允许电流已经没有余量,不能再放宽,且根据生产工艺,所出现的过载属于正常过载,则说明变频器的选择不当,应加大变频器的容量,更换变频器。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拖动变动负载或断续负载时,只要温升不超过额定值,是允许短时间(几分钟,甚或几十分钟)过载的,而变频器则不允许。

如果电动机的温升过高,而所出现的过载又属于正常过载,则说明是电动机的负荷过重。

这时,首先应考虑能否适当加大传动比,以减轻电动机轴上的负荷。

如能够加大,则加大传动比。

如果传动比无法加大,则应加大电动机的容量。

(2) 检查电动机侧三相电压是否平衡如果电动机侧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则应再检查变频器输出端的三相电压是否平衡,如也不平衡,则问题在变频器内部,应检查变频器的逆变模块及其驱动电路;如变频器输出端的电压平衡,则问题在从变频器到电动机之间的线路上,应检查所有接线端的螺钉是否都已拧紧,如果在变频器和电动机之间有接触器或其他电器,则还应检查有关电器的接线端是否都已拧紧,以及触点的接触状况是否良好等。

如果电动机侧三相电压平衡,则应了解跳闸时的工作频率: 如工作频率较低,又未用矢量控制(或无矢量控制),则首先降低U/f比,如降低后仍能带动负载,则说明原来预置的U/f比过高,励磁电流的峰值偏大,可通过降低U/f比来减小电流;如果降低后带不动负载了,则应考虑加大变频器的容量;如果变频器具有矢量控制功能,则应采用矢量控制方式。

(3) 检查是否误动作在经过以上检查,均未找到原因时,应检查是不是误动作。

如图6所示,判断的方法是在轻载或空载的情况下,用电流表测量变频器的输出电流,与显示屏上显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比较,如果显示屏显示的电流读数比实际测量的电流大得较多,则说明变频器内部的电流测量部分误差较大,“过载”跳闸有可能是误动作。

综上所述,过载跳闸的判断流程如图7所示。

图6 误动作的判断图7 过载跳闸的判断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