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及其相关算法的实现PPT课件
高通滤波
高通滤波旨在去除低频(基漂)干扰高,通其滤传波有递效函的数去除为了基
漂,但是噪声部分的干扰 依然较大,为了更有效的 提取QRS 波群,必须对信 号进行微分计算
对应的差分方程为
微分算法的传递函数为 对应的差分方程为
微分
微分使得正负半轴 的信号幅值近乎相 等
0 0 0.1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0.1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频域参数结果分析
1
74
812.3288
49.8359
80.0976
2
71
849.7857
50.0317
26.7842
3
70
855.5797
33.0079
30.1528
4
74
811.4384
35.4470
51.5658
5
67
881.6667
97.9383
48.5085
6
58
1.0340e+003
94.7038
133.6006
基本原理 具体算法
QRS波群提取的微分阈值法
低通滤波 高通滤波 微分 平方 加窗平均 阈值设定以及判断
低通滤波
低通滤波旨低干在通扰滤,去波但除虽 它高然带滤来频除了(了极肌高大频的电、高频电刀等)干扰,其传 递函数为 基漂,所以仅仅进行低通
滤波是不够的,还必须利 用高通滤波来消除这些基 漂
(完整版)第九章心率变异性
第九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9.1 概述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在生理条件下,HRV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
在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的心电图呈现RR间期周期变化,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呼吸的不同时相所介导的迷走神经反映性波动所致。
导致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许多其它因素也可以引起心率的变化,例如体位、体温、血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环境、药物、各种疾病等都会影响心率。
由于对HRV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对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紧张性和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都有降低的趋势。
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指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判断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
总之,HRV的生理学基础归因于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其中迷走神经对HRV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迷走神经功能健全时,心率变异程度大,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心率变异程度小。
9.2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HRV分析的心电信号有长有短,短期的只有5分钟,最长1小时;长期的可达24-48小时。
记录可在不同体位(仰卧、倾斜、直立或倒立位)和动作(平静呼吸、深呼吸、Valsava 动作、运动)进行。
HRV分析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是应用数理统计指标对HRV作时域测量,包括简单法和统计学方法;频域方法或频谱分析方法原理是将随机变化的RR间期或瞬时心率信号分解为多种不同能量的频域成份进行分析,可以同时评估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水平。
第九章 心率变异性
第九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9、1 概述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就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得微小变异在生理条件下,HRV得产生主要就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与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与呼吸活动等因素得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得差异。
在静息状态下,正常人得心电图呈现RR间期周期变化,窦性心律不齐就是由于呼吸得不同时相所介导得迷走神经反映性波动所致。
导致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许多其它因素也可以引起心率得变化,例如体位、体温、血循环中得儿茶酚胺、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环境、药物、各种疾病等都会影响心率。
由于对HRV得生理与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与深入得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得重要信息,对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紧张性与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得活动情况,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患者得心率变异性都有降低得趋势。
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得心源性猝死危险性得预测指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得预后判断与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
总之,HRV得生理学基础归因于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其中迷走神经对HRV起着主要得决定作用,所以,迷走神经功能健全时,心率变异程度大,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心率变异程度小。
9、2 心率变异性得分析方法HRV分析得心电信号有长有短,短期得只有5分钟,最长1小时;长期得可达24-48小时。
记录可在不同体位(仰卧、倾斜、直立或倒立位)与动作(平静呼吸、深呼吸、Valsava动作、运动)进行。
HRV分析目前采用得方法有时域分析法,就是应用数理统计指标对HRV作时域测量,包括简单法与统计学方法;频域方法或频谱分析方法原理就是将随机变化得RR间期或瞬时心率信号分解为多种不同能量得频域成份进行分析,可以同时评估心脏交感与迷走神经活动水平。
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分析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简称HRV)是指心率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变动程度,是研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心率的变异性,可以得到很多有关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功能状态的信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警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心率变异性进行详细分析。
心率变异性是指心率在给定时间间隔内的变动差异。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是有规律地波动的,即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完全固定的,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
心率变异性主要受到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的影响,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的兴奋会加快心率,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则会减慢心率。
因此,心率变异性一般被认为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反映。
心率变异性是通过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来测量和分析的。
ECG是通过电极贴在人体皮肤上,记录心脏电活动并转化为图形数据。
在安静状态下,人体的心电图呈现一种规律的波动,主要由心脏起搏点发放的电信号引起。
通过对心电图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指标。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
时域分析是最简单、最直观的一种方法,通过计算相邻RR间期(即相邻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标准差来评估心率变异性的大小。
标准差越大,说明心率的变异程度越高,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越好。
频域分析则是将心率变异性的时间序列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成分,主要包括低频成分(LF)和高频成分(HF)。
低频成分反映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对活性,高频成分则主要反映副交感神经的活性。
通常情况下,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之比(LF/HF比)越大,交感神经的活性越高,副交感神经的活性越低。
非线性分析则是利用复杂系统理论来研究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特征。
常用的非线性指标包括自相关函数、样本熵和分形维数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心率变异性的复杂程度和混沌特征,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心率变异性课件》
心率变异性的性质及其动态变化
心率变异性具有多种性质,包括总体变异性、呼吸相关变异性和长期变异性。它们在不同情况下呈现出不同的 动态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心率变异性的生理机制
心率变异性的生成涉及到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 感神经的相互作用所决定。这些机制包括心率调节中枢、心脏传导系统和神 经递质的影响。
如何进行心率变异性的测量?
测量心率变异性可以使用非侵入性的方法,如心电图(ECG)和脉搏波等。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有关心脏神经调 节的信息,进而评估心脏状况和自主神经功能。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
心率变异性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作为评估心血管健康、预测心 脏病发作风险和指导治疗的指标。它还可以用于评估慢性疾病的严重性和预 后。
心率变异性与神经退行性 疾病
心率变异性可以用作识别和监测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指标,如阿尔 茨海默病等。
心率变异性与脑损伤
心率变异性可以用于评估和预测 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心率变异性与脑电图
心率变异性可以与脑电图相结合, 提供对大脑功能状况的研究和评 估。
心率变异性在运动中的变化及其应用
1
运动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运动可以显著改善心率变异性,提高心脏适应能力和健康水平。
2
运动中的心率变异性测量
运动中的心率变异性测量可以用于评估运动负荷和身体适应性。
3
心率变异性在运动调控中的应用
心率变异性在运动调控中具有很大潜力,可以指导训练计划和改善运动表现。
心率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变化程度。本课件将介绍心率变异性 的性质、生理机制、测量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探讨其与运动、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情绪等领域的关系,包括其在医学体育、应激反应、健康评 估和未来发展中的应用。
心率变异性分析ppt课件
心率变异性分析
13
心率变异性分析
14
目前HRV研究的临床意义
• 预测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 • 定量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 (糖尿病、冠心病、心梗)指导治疗 • 对高血压病、心衰、心脏移植、甲亢等疾病的临床应用都有潜在
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率变异性分析
15
临床应用的范围
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分析
1
心率变异概念
• 心率变异性是反映自主神经神经系统活性和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 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平衡性,从而判断其对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及 预防,可能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有价值的指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
2
• 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 减少有关,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量化可以通过心率变化的程度表 现出来,心率变异(HRV)代表了这种量化标测。
• 心脏性猝死(SCD)预测:由于HRV是反映自主神经张力的最敏感 的指标,因此,HRV降低是预测心脏性猝死最有价值的独立指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
16
潜在的临床应用领域
• HRV在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移植、慢性二尖瓣返流、 二尖瓣脱垂、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临床研究 的研究中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心率变异性分析
9
• 在迷走神经活性增高或交感神经活性减低时,心率变异性增高, 反之相反。
心率变异性分析
10
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
• 分析主要分为:
•
时域
•
频率
•
非线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分析
11
常用指标及正常参考范围
• SDNN: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简称NN间期)的标准差。单位为 ms。(正常参考值141+—39,另一种标准值141.7+_29.2)
第九章 心率变异性
第九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9.1 概述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在生理条件下,HRV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
在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的心电图呈现RR间期周期变化,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呼吸的不同时相所介导的迷走神经反映性波动所致。
导致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许多其它因素也可以引起心率的变化,例如体位、体温、血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环境、药物、各种疾病等都会影响心率。
由于对HRV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对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紧张性和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都有降低的趋势。
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指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判断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
总之,HRV的生理学基础归因于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其中迷走神经对HRV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迷走神经功能健全时,心率变异程度大,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心率变异程度小。
9.2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HRV分析的心电信号有长有短,短期的只有5分钟,最长1小时;长期的可达24-48小时。
记录可在不同体位(仰卧、倾斜、直立或倒立位)和动作(平静呼吸、深呼吸、Valsava 动作、运动)进行。
HRV分析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是应用数理统计指标对HRV作时域测量,包括简单法和统计学方法;频域方法或频谱分析方法原理是将随机变化的RR间期或瞬时心率信号分解为多种不同能量的频域成份进行分析,可以同时评估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水平。
心率变异性概述
第九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9.1 概述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在生理条件下,HRV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
在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的心电图呈现RR间期周期变化,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呼吸的不同时相所介导的迷走神经反映性波动所致。
导致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许多其它因素也可以引起心率的变化,例如体位、体温、血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环境、药物、各种疾病等都会影响心率。
由于对HRV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对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紧张性和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都有降低的趋势。
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指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判断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
总之,HRV的生理学基础归因于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其中迷走神经对HRV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迷走神经功能健全时,心率变异程度大,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心率变异程度小。
9.2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HRV分析的心电信号有长有短,短期的只有5分钟,最长1小时;长期的可达24-48小时。
记录可在不同体位(仰卧、倾斜、直立或倒立位)和动作(平静呼吸、深呼吸、Valsava 动作、运动)进行。
HRV分析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是应用数理统计指标对HRV作时域测量,包括简单法和统计学方法;频域方法或频谱分析方法原理是将随机变化的RR间期或瞬时心率信号分解为多种不同能量的频域成份进行分析,可以同时评估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水平。
心率变异性分析ppt课件
心率变异性分析
;.
1
心率变异概念
• 心率变异性是反映自主神经神经系统活性和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平衡性,从而判断其对心血 管疾病的病情及预防,可能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有价值的指标。
• SDNN: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简称NN间期)的标准差。单位为ms。(正常参考值141+—39,另一种标准值 141.7+_29.2)
• SDA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24小时钟按5分钟分段计算每5分钟的NN间期的平均值,再计算这些标准差的平均 值,单位为ms,(正常参考值为130.9+-28.3)
;.
5
• 研究认为SDNN、SDANN、SDNNindex等时域指标小于50ms,为HRV显著降低,病死率大大增高。
;.
6
心率变异性的产生
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搏间期的微小差异,它产生于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窦房结的调制,使得心搏间期一般存在几 十毫秒的差异和波动。
;.
7
什么是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它含有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调节的信息。
;.
21
• 对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估:糖尿病患者不论病情轻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 是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系统损害最准确,最敏感的指标。
;.
22
• 心力衰竭(CHF)患者危险性评估。
;.
23
运动科学知识:运动科学中的心率变异性
运动科学知识:运动科学中的心率变异性心率变异性是指心跳的时间间隔不规则性,即在同一时间内心跳间隔时间的差异。
它是心率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弹性的表现。
正常情况下,心跳会随着呼吸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波动,这在心率变异性中也有所体现。
心率变异性不仅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生理学现象,而且它还是运动生理学、疾病诊断等领域中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重点讨论心率变异性的相关知识。
1.心率变异性的测量方法心率变异性的测量通常采用心率变异性分析仪,通过记录心电图信号来分析正常人和患病人的心率变异性情况。
心率变异性分析仪可以记录心跳之间的间隔时间,并进行心率变异性计算。
2.心率变异性的生理意义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对心脏产生影响,通过控制心跳的频率和节律来保持心脏的稳定性。
这个调节过程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协调完成。
这两个神经系统对心脏同样具有舒张和收缩的作用,但相互之间有竞争和平衡关系。
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心率会加速,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会使心率变缓。
心率变异性是体现这个调节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率变异性的愈高,说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越强,心脏的自我调节能力也越好,同时身体的应激反应也会受到抑制。
3.心率变异性与运动的关系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已经了解到,运动会对心率变异性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高强度的运动会降低心率变异性,而低强度的运动则会提高心率变异性。
这是因为高强度的运动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从而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导致心率变异性降低。
相反,低强度的运动则会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加强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导致心率变异性的升高。
由此可见,适当的低强度运动可以提高心率变异性,这有助于改善心脏健康状况。
而高强度运动对身体的应激反应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有负面影响,应慎重选择。
4.心率变异性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由于心率变异性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它在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测量连续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准确地说,应该是测量连续出现的正常P-P间期之间的差异的变异数。
然而由于P波不如R波明显或P波顶端有时宽钝,所以我们通常用与P-P间期相等的R-R间期来代替。
由此可以看出,它不同于通常所用的以时间为单位的平均心率变化指标,如每分钟心率100次和60次。
研究表明,HRV可做为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无创性检测指标,尤其在判断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差值:①最大差值:每两个相邻正常R2R间期差值的绝对数,若w 50ms,其HRV m〔4〕。
②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即差值>50ms的正常R2R间期在特定时间内R2R间期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此值越大,则迷走神经张力越高。
(以下这些感觉咱们没有统计,不过下面的剔除规则貌似可以借鉴)心率骤增次数:计算单位时间内心率突然增加至少>10 3-5分钟的次数。
变异系数(CV):以每分钟连续正常R2R间期标准差除以该段时间的平均正常R2R间期,有利于对比。
心率变异指数:一段时间内R2R间期总数与占比例最大的R2R间期数之比,正常人大于25。
在计算以上指标过程中,应排除房性或室性早搏的干扰,如1分钟内包含的正常R2R间期少于20个或连续5分钟内正常R2R间期少于120个,该节段的R2R间期应全部剔除(大部分的疾病相关联的都和频谱分析有关)频域分析法:即用计算机对心率变异的速度或幅度进行频域分析,又称心率功率谱分析(HRPSA)。
(A D)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的每个QRS波群进行识别和标记,再将所得256个或512个连续心搏信号进行快速富里叶转换或自回归运算,即得心率功率谱图(HRPS)〔7〕(HO图1E常心率功率谙图图中横坐标代表频率(单位Hz),纵坐标代表功率谱的密度(HR2 H2),HRPS 一般分为3个区域:(1)低频带0.02〜0.09Hz之间;(2)中频带0.09〜0.15Hz之间;(3)高频带0.15〜0.40Hz之间。
心率变异性及其相关算法的实现
TP信号总功率(VLF、LF和HF的总和)
信号总的变异性
计算结果 结果分析
时域参数结果分析
组号 心率(次10 /min )ECG MEAN(ms) SDNN(ms) r-MSSD(ms) 本报告采用了 段 数据,每段 1min,采样率 200Hz,幅度单位mV
1
2 3 4 5 6 7 8 9 10
附加功能 参考文献
附加功能
该算法除了可以计算心率变异性之外,还有以下2种附加功能: 对心率的正常与否进行判断,输出有心率正常、心动过速、心 动过缓3种情况; 对心脏的早搏情况进行判断,输出有无早搏、室性早搏、房性 早搏3种情况,并且能给出1分钟内的早搏次数。
参考文献
[1] 腾轶超老师课件,第3章 设计案例_心电监护仪器, 2012. [2] 刘晓芳,叶志前.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和应用. 国外医 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1,24(1): 42-48. [3] 王步青,王卫东. 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北京 生物医学工程,2007,26(5): 551-554. [4] 牛德金,赵瑞红,黄佳. 检查心率变异性的意义. 家庭医 生.
平方及加窗平均
平方旨在将幅值为负的信号变为幅值为正的信号,32 点 加窗平均旨在对平方后的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其传递函数 为
对应的差分方程为
阈值设定及判断
阈值设定采用自适应迭代法 利用MATLAB的findpeaks函数对信号中的峰值进行检测 ,得到一组数据,设为PEAK(i) 当前检测到的峰值PEAK(i)为信号峰值时,更新SPK(i):
频域参数的计算方法
本报告是基于FFT的经典谱估计的方法计算频域参数的 各频域参数及其生理意义如下表所示:
心率变异性的定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心率变异性的定义及临床应用价值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心脏搏动间期的不规则性,即心脏搏动间期的变化情况。
它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节律的调节能力,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本文将介绍心率变异性的定义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一、心率变异性的定义心率变异性是指心脏搏动间期的不规则性,即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搏动间期并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的变异性。
这种变异性主要受到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的影响。
具体来说,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会使心率加快,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则会使心率减慢。
因此,心率变异性能够反映出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强弱。
二、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价值1. 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心率变异性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和评估中。
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会导致心率变异性减少,进而增加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因此,通过对心率变异性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对个体的心血管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
2. 评估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还可以用于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心率和心跳节律的重要系统,而心率变异性则是反映这种自主神经调节能力的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并且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疾病诊断与监测心率变异性在一些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糖尿病患者中,心率变异性的降低与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
通过监测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情况,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此外,心率变异性还可以用于某些精神疾病的辅助诊断和评估,如焦虑症和抑郁症等。
4. 运动训练指导心率变异性可以用于指导运动训练的合理安排。
运动对自主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影响,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心率变异性。
通过监测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运动训练者可以了解训练效果,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长,以达到身体健康和心血管功能改善的目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 ppt课件
谢谢
•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危险性评估:HRV的降低是预测急性心肌梗 死后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和恶性心律失常危险的重要独立指标。 一般建议在梗死后一周开始进行HRV的检测。HRV在梗死后立即 降低,并在几周后开始恢复(2周后逐渐回升),大约6-12个月恢 复正常。因此,多次测定HRV可能比单次测定价值更大。梗死后 HRV恢复的快慢对以后死亡的危险性也有预测价值。
• 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正常参考值39.0+-15.0) • PNN50:相邻NN之差大于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
(正常参考值:16.7+-12.3)
目前HRV研究的临床意义
• 预测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 • 定量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 (糖尿病、冠心病、心梗)指导治疗 • 对高血压病、心衰、心脏移植、甲亢等疾病的临床应用都有潜在
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概念
• 心率变异性是反映自主神经神经系统活性和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 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平衡性,从而判断其对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及 预防,可能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有价值的指标。
• 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 减少有关,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量化可以通过心率变化的程度表 现出来,心率变异(HRV)代表了这种量化标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在迷走神经活性增高或交感神经活性减低时,心率变异性增高, 反之相反。
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
• 分析主要分为:
•
时域
•
频率
•
非线性分析
常用指标及正常参考范围
• SDNN: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简称NN间期)的标准差。单位为 ms。(正常参考值141+—39,另一种标准值141.7+_29.2)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心率变异性的概念心率变异指逐次心动周期之间的编译数。
心率并不绝对规则,两次心搏之间有微笑的时间差别,通过测量连接出现正常心搏间期之间的变异数,即可连接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HRV可通过测量心电图中连续出现的正常QRS波群之间的变化(即连续R-R间期的变化)来分析。
由于反应窦性心率的新绿洲漆其实是P-P期间,因此,进行HRV分析应测量连续出现的正常P-P间期之间的变异数。
但因P波出现的正常P-P间期之间的变异数。
但因P波不如R波尖锐,P-P间期难以准确检测,而在一般情况下,P-P间期与R-R间期相等。
因此,实际测定时均以R-R间期代替P-P间期。
有时又称N-N间期。
HRV所反映的心率变化,不同于通常所用的以时间为单位的平均心率差别指标。
如没分心搏100次与每分心搏60次之间的差别。
HRV在临床上被用作无创伤地反映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指标,在帮助判断心血管病的预后方面有一定意义。
现以证明正常人的HRV大,而患严重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流血行心里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等病人的HRV则明显地小。
心率变异性测定的临床应用一.冠心病心率功率谱分析(HRPSA)可早期发现冠心病病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可对其损害程度作定量分析指导临床用药。
有研究发现梵音迷走审定功能损害的HRPSA高频段变化与管状血管病程度呈正相关。
植物性审定系统对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均有影响。
交感审定兴奋可降低心室颤动阈值,具有保护作用,心脏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时冠心病发生心脏性猝死(SCD)和心肌梗死后死亡率增高的因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猝死者中HRV明显减小。
可作为预测SCD高度危险的独立指标。
AMI后两周心脏功率谱(HRPS)的低频峰成分明显增高,并与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AMI后6个月-1年HRPS已恢复正常。
但也有报告对AMI病人的诊断观察发现一年后仍未完全正常者。
心率变异性的计算方法和实际意义
心率变异性的计算方法和实际意义引言心率变异性(HRV)是指心跳间隔时间的变化。
它是一个反映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重要指标。
HRV 可以通过计算心跳间隔时间的标准差、平均值或其他统计量来评估,被广泛用于疾病的预测、健康监测、心理状态评估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心率变异性的计算方法,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心率变异性的计算方法基本概念•心跳间隔时间:指相邻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
•NN间隔:指相邻两次正常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忽略心跳异常(如早搏、室速等)。
•RR间隔:指相邻两次R波峰(心电图上的一个特征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用于心电图分析。
常见的计算方法•时间域分析:计算心跳间隔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如标准差、平均值、均方根等。
•频域分析:将心跳间隔时间序列转换为频域信号,计算不同频段(例如高频、低频)的功率谱密度。
•非线性分析:通过计算心率变异性序列的复杂度、熵等指标,揭示自主神经系统的非线性调节特征。
时间域分析时间域分析是最简单、最直观的心率变异性计算方法。
常用的时间域指标包括:- 标准差(SDNN):反映了总体心率变异性的大小。
- 均值(MeanNN):所有心跳间隔时间的平均值。
- 均方根(RMSSD):反映了心跳间隔时间的短期变化。
频域分析频域分析通过将心率变异性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提供了不同频段的心率变异性信息。
常用的频域指标包括:- 总功率(TP):频谱中所有频段的功率之和。
- 高频功率(HF):在呼吸频率范围内的高频段的功率。
- 低频功率(LF):在呼吸频率范围外的低频段的功率。
- LF/HF 比值:反映了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相对活跃程度。
非线性分析非线性分析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心率变异性的调节特征,常用的非线性指标包括:- 熵(Entropy):反映了信号复杂度的指标。
- Poincaré 图:通过绘制心率变异性序列与其自身延迟一定时间的图像,分析其形态特征。
心率变异性的实际意义生理意义心率变异性是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活动的调节反映,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心率变异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心率变异性分析及临床意义1 引言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指心率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现象,这种波动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节律控制的动态平衡。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率变异性研究在临床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大量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及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对疾病的风险评估、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1.1 心率变异性的基本概念1.1.1 定义及分类心率变异性是指心率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现象,通常分为两大类:时间域HRV 和频率域 HRV。
时间域 HRV 主要反映心率的瞬时变化,如相邻 R-R 间期的差异;频率域HRV 则关注心率波动中特定频率成分,如低频(LF)、高频(HF)等。
1.1.2 心率变异性的测量方法心率变异性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Holter)。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还有基于光电容积描记图(PPG)和心率监测器等无创测量方法。
这些方法为临床研究提供了便利,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1.2 心率变异性的生理机制1.2.1 神经调节心率变异性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加快,心率变异性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减慢,心率变异性增加。
1.2.2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对心率变异性也有一定影响,如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
这些体液因素通过改变心脏的自律性和传导性,进而影响心率变异性。
1.2.3 自主神经系统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自主神经系统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心脏功能的稳定。
当自主神经系统失衡时,如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或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过低,可能导致心率变异性降低,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2.1 时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是心率变异性分析中最基础、最直接的方法。
它主要关注心率的统计特征,如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这些特征可直观反映心率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情况。
第九章心率变异性
心电工作站 2.0 临床应用手册心率变异性第九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9.1概述心率变异性( Heart Rate Variability , 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在生理条件下, HRV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
在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的心电图呈现RR间期周期变化,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呼吸的不同时相所介导的迷走神经反映性波动所致。
导致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许多其它因素也可以引起心率的变化,例如体位、体温、血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环境、药物、各种疾病等都会影响心率。
由于对 HRV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对 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紧张性和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都有降低的趋势。
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指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判断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
总之, HRV的生理学基础归因于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其中迷走神经对HRV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迷走神经功能健全时,心率变异程度大,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心率变异程度小。
9.2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HRV分析的心电信号有长有短,短期的只有 5 分钟,最长 1 小时;长期的可达24-48 小时。
记录可在不同体位(仰卧、倾斜、直立或倒立位)和动作(平静呼吸、深呼吸、 Valsava 动作、运动)进行。
HRV分析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是应用数理统计指标对HRV作时域测量,包括简单法和统计学方法;频域方法或频谱分析方法原理是将随机变化的RR间期或瞬时心率信号分解为多种不同能量的频域成份进行分析,可以同时评估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9.1 概述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在生理条件下,HRV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
在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的心电图呈现RR间期周期变化,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呼吸的不同时相所介导的迷走神经反映性波动所致。
导致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许多其它因素也可以引起心率的变化,例如体位、体温、血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环境、药物、各种疾病等都会影响心率。
由于对HRV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对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紧张性和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都有降低的趋势。
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指标。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判断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
总之,HRV的生理学基础归因于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其中迷走神经对HRV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迷走神经功能健全时,心率变异程度大,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心率变异程度小。
9.2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HRV分析的心电信号有长有短,短期的只有5分钟,最长1小时;长期的可达24-48小时。
记录可在不同体位(仰卧、倾斜、直立或倒立位)和动作(平静呼吸、深呼吸、Valsava 动作、运动)进行。
HRV分析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是应用数理统计指标对HRV作时域测量,包括简单法和统计学方法;频域方法或频谱分析方法原理是将随机变化的RR间期或瞬时心率信号分解为多种不同能量的频域成份进行分析,可以同时评估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水平。
以上两种分析方法都属于线性分析方法,而人体内的生物过程都属于非线性过程,为此,又提出了第三种分析方法,即以非线性(混沌)分析方法来描述心率变异性的特性。
9.2.1 时域分析法利用计算机对5分、15分、30分或更长时间同步12导联心电图记录所取的心电信号QRS波进行逐个识别,去除非窦性QRS波,将心电信号数字化,取得一系列有关R-R间期的数理统计指标。
R-R间期直方图和R-R间期差值直方图·R-R间期直方图心电图的R-R间期在心律失常时有较大差异,即使是窦性心律,也因活动及体液因素的影响而有一定波动。
分析心电图R-R间期变化可提供许多心理生理的信息。
直方图的形状可反映HRV大小,当R-R间期直方图高而窄时,HRV小,R-R间期直方图低而宽时,HRV大。
R-R间期直方图的基本形状分为单峰、闭合双峰和开放双峰三种基本形状。
在正常人,尤其是在HRV大的人,其R-R间期直方图低而宽,多呈开放型峰形状(如图9-1)。
而严重的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导致HRV降低时,R-R间期直方图高而窄,多呈单峰形状。
图9-1 R-R间期值方面·R-R间期差值直方图R-R间期差值直方图是以相邻的窦性心搏的间期差值基础上统计出来的。
R-R间期差值直方图的横坐标为两个相邻窦性心搏的R-R间期值(采样间隔为7.8125ms),后一个周期比前一个周期长时,差值为正数,反之差值为负数,纵坐标为心搏数。
R-R间期直方图代表了心率变化的客观情况,R-R间期差值直方图代表了相邻心搏R-R 间期的差异大小。
(图9-2)图9-2 R-R间期差值直方面及相应的平均心率趋势图时域方法:推荐指标:推荐使用的HRV时域检测指标有4项:即SDNN、HRV三角形指数(HRV Triangular Index)、SDANN、RMSSD。
SDNN、HRV三角形指数用于评估心率总体变化的大小:SDANN用于评估心率变化中的长期慢变化成分。
而RMSSD反映心率快变化成分的大小。
上述4个指标的定义为:·SDNN:标准差,即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单位为ms。
·HRV三角形指数:NN间期的总个数除以NN间期直方图的高度。
在计算NN间期直方图时,横坐标刻度间隔的标准为7.8125ms(1/128s),无量纲。
·SDANN:将全部记录的NN间期,按记录的时间顺序每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连续地划成若干个时间段(如为24小时,共288段),先计算每5分钟时间段内NN间期的平均值,再计算这若干个平均值的标准差,单位为ms。
·RMSSD: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单位为ms。
可以使用的其它时域指标:除了以上四个推荐的时域指标外,在临床研究工作中下列时域指标也可以使用:·SDNN Index:将全部记录的NN间期,按记录的时间顺序,以每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连续地划分成若干个时间段,计算每个时间段内NN间期的标准差,再计算这些标准差的平均值,单位为ms。
·SDSD:全程相邻NN间期长度之差的标准差,单位为ms。
·NN50:在全部的NN间期的记录中,有多少对相邻的NN间期之差大于50ms,单位为心搏个数。
·pNN50:NN50除以总的NN间期的个数,以百分比表示。
·TINN:当使用最小方差的方法,以三角形来近似地描述NN间期的直方图时,所得到的近似三角形的底宽,单位为ms。
9.2.2 频域分析法心率变异性的频域分析是从另一角度,即频谱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心率变化的规律。
它与时域分析既有相关性,又能揭示出心率的更复杂的变化规律。
频域分析方法是将一段比较平稳的RR间期或瞬时心率变异信号(通常大于256个心跳点)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或自回归参数模型法(AR)运算后,得到以频率(Hz)为横坐标,功率谱密度为纵坐标的功率谱图进行分析(见图9-3)。
图9-3 频谱图FFT是经典谱估计方法,算法简单。
输入和输出信号能量有线性关系,但对信号要作周期延拓假定,短数据谱分辨率较低,并有能量泄露现象。
AR属现代估计方法,需求数据短,分辨率高,谱线光滑,但定阶困难,谱的波谷跟踪能力差。
最近更仔细的研究发现,正常人基础状态下心率谱曲线在0-0.4Hz之间,0.003-0.04Hz 为极低频段(VLF),0.04-0.15Hz为低频段(LF),0.15-0.4Hz高频段(HF),0-0.40Hz为总功率谱(TP)。
研究证明,VLF反映心率变化受热调节(体温),血管舒缩张力和肾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LF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的双重调节;HF只反映迷走神经的调节;TP反映HRV大小,LF/HF比值反映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基本上代表交感神经张力的高低。
正常人HRV随年龄增长而减小,在分析HRV时应考虑到年龄因素。
此外,HRV夜间变异度大于白天,这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高于白天相一致,因此,为了能反映昼夜间的变化,现已多强调记录24小时心率,用以分析HRV为宜。
白天与夜间平均正常心动周期差<40ms视为异常。
频谱的成分和频段的成分①短程记录:短程记录的记录时间推荐为5分钟。
短程记录的频谱,被划成三个频段,各频段的划分及由各频段计算的指标定义如下(表9-1)其中,VLF、LF、HF是PSD曲线中,落入不同频段的PSD成分的积分值,也就是中心频率落入不同频段的各成分的面积。
规一化的低频段功率定义为:LF norm=100×LF/(总功率-VLF)规一化的高频段功率定义为:HF norm=100×HF/(总功率-VLF)表9-1 短程记录频谱分析频段的划分指标单位说明频段5min总功率ms×ms 5min内NN间期的变化≤0.40VLF ms×ms 极低频段功率≤0.04LF ms×ms 低频段功率0.04-0.15LF norm nu 规一化低频段功率HF ms×ms 高频段功率0.15-0.40HF norm nu 规一化高频段功率LF/HF LF与HF比值②长程记录:长程记录也可以进行HRV频域分析。
频域被分成4个频段,各频段的划分及指标定义如下(表9-2)表9-2 长程记录频谱分析频段的划分指标单位说明频段总功率ms×ms 全部NN间期的变化≤0.40ULF ms×ms 超低频段功率≤0.003VLF ms×ms 极低频段功率0.003-0.04LF ms×ms 低频段功率0.04-0.15HF ms×ms 高频段功率0.15-0.49.2.3 HRV指标的正常值目前国内尚无被普遍认可的正常人群HRV时域及频域指标的正常值。
由文献1所给出的正常值可供参考(表9-4)。
表9-4 HRV指标的正常值(x±s)指标单位正常值·24小时时域分析·SDNN ms 144±39·SDANN ms 127±35·RMSSD ms 24±12·HRV三角形指数ms 27±15·平静仰卧5分钟记录的ms×ms 3466±1018频域分析总功率·LF ms×ms 1170±416·HF ms×ms 975±203·LF nu 54±4·HF nu 29±3·LF/HF 1.5-2.09.2.4 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混沌)分析近年来,混沌理论(Chaos Theory)已经用于心率变异在时间域领域上的分析,但它属于非线性的分析方法。
(1)RR间期散点图RR间期散点图又称洛伦兹散点图(Lorenz Plot)或称宠加来散点图(Poincare Plot),它是反映相邻RR间期的变化。
不同人的Poincare散点图可以呈现多种形式,通常,正常人呈慧星状(Conet Pattern)。
如图9-4(A)(B)(C)(D)所示;心衰病人的散点图见图9-5。
图9-4 正常人的Poincare散点图(A)28岁,SD=148ms (B)45岁,SD=167ms(C)28岁,SD=90ms (D)52岁,SD=104ms图9-5 心衰病人的Poincare散点图A.SD=41ms 鱼雷形B.SD=43ms 鱼雷形C.SD=26ms 扇形D.SD=59ms 扇形E.SD=104ms 复杂形F.SD=44ms 复杂形Poincare散点图的形状直接反映了瞬时心率变化曲线的特征,以正常的慧星状散点图为例,散点大都集中在图中45度角的直线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