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组织行为学
西南大学 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三次作业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答: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知识系统。
我们刚才谈到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一般来讲,研究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这就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方面,组织行为里包含领导行为。
由于在管理活动中领导者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许多教材将领导行为单独列为一部分。
2、简述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
答:由于人们的需要,经验和思想方法诸方面的差异,常常造**们的知觉和客观事物不一致,知觉不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这就叫知觉的错误或错误的知觉,或知觉的歪曲或知觉的偏见,主要有四种(1)知觉防御(2)首因效应(3)晕轮效应(4)投射3、何谓组织认同感,对组织有何作用?答: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的认同程度,包括三个部分: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4、简述创造性行为的特点与类型。
答:(1)首创性(2)有用性;(3)适应性 (4)主动性.创造性行为的类型有:技术发明型的创造性行为;科学发现型创造性行为;艺术塑造型创造性行为;组织管理性的创造性行为.5、简述事业生涯管理的特点。
答:1)个人和组织必须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双方共同完成对事业生涯的管理;2)必须有高质量信息管理工作;3)事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6、简述影响事业生涯选择的因素。
答:1)受个人条件的影响;2)受父母的影响;3)受朋友、同辈群体的影响;4)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5)学校教育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7、何为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它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影响因素:(1)态度和目标的一致性(2)外部的威胁(3)群体规模(4)奖酬体制(5)班组的组合(6)与外界的关系(7)群体的绩效(8)领导作风8、简析人际关系的作用。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856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0856行政组织学1、答:行政组织功能的主要内容:1、政治功能:政治功能最集中地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其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
2、经济功能:指行政组织领导、组织与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包括提高经济效率、改善收入分配、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执行国际经济政策(萨缪尔森)。
3、文化功能:指行政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对科技、文化、教育、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等事业进行管理的职能。
4、社会功能:社会功能是国家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物进行管理的职能。
行政组织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1)提供社会保障。
(2)提供公众基础设施,为物质生产和公众生活提供便利。
(3)控制人口增长。
(4)保护环境。
2、答: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1)组织职能与目标的一致性。
(2)任务与组织规模之间的平衡性。
(3)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比例的适应性。
(4)组织内部分工的明确性与合作关系的协调性。
(5)组织运行机制的平稳性与环境的适应性。
3、答:第一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由诺斯古德·帕金森在1957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组织病态之研究》一书中提出。
组织病态是对官僚组织机构.事业单位易发生,但又极难改进的近似病态的多种现象(“官场病”)的描述。
由于这些现象均是组织顽疾,顾作者称之为“定律”。
他认为官场通病主要有三种:其一,职工人数与工作量毫不相关,职工人数总是不断膨胀;其二,现代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工作效率却越来越低;其三,组织的低效源于自发的嫉妒病;其四,豪华的办公大楼和考究的办公环境是组织衰退的征兆。
第二彼得原理:彼得原理由劳伦斯·彼得在1969年出版的《彼得原理》中系统提出。
所谓“彼得原理”,即在实行梯层等级组织中,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层级。
彼得认为,每个组织都充塞着不称职者,每个人都想晋升到他不能胜任的职位。
如果每个人都降一级,做他能胜任的工作,就会使组织效率大大提高。
西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工商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务实型、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
其具体目标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富有开拓精神,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2.掌握中国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3.掌握比较宽广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当代管理理论前沿问题,具有全球化的战略意识和分析决策能力;4.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善于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高的经济素养和管理能力;5.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处理外事业务及一般对外交往的能力。
6.身心健康,能胜任繁重的管理工作。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1.学习形式:·全日制(脱产)MBA:全日制脱产学习;·在职MBA:业余时间集中或周末学习。
2.学制:全日制(脱产)MBA 2年,在职MBA 3年。
三、研究方向1、战略决策与风险管理2、公司金融与财务会计3、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4、市场营销与物流5、旅游与酒店管理四、培养方式1、课程学习采取学分制。
MBA学位规定课程学习应修满50学分,其中:基础课程12分,核心课程22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其它选修课不超过4分,实践课程不低于6分,毕业论文4学分。
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课程考试并且成绩合格方可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修满规定的50学分后方能撰写学位论文。
2、用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方法。
授课内容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实际应用,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家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部分课程采用国外原版MBA教材并用英语授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
心理学院06级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培养目标:培养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心理学专业人才。
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学校、科研以及相关的其他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主要思想,热爱心理学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了解心理学的前沿知识、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3. 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知识、相关的教育学知识和良好的课题教学技术,能胜任各级学校的心理学教学和心理辅导工作。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和各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研究、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整理、分析实验结果能力及较强的论文撰写能力。
5.掌握一种外国语,通过双语课程教学,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借助外语从事心理学的科研工作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 外语、计算机、体育、语言文字能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
7.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学、科研素养。
二、学期与学制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毕业学分:171.5学分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四、专业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高等数学、神经科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教学法、学校心理辅导、中小学生心理学、教学计划表心理学类教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心理学专业与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学校、科研以及相关的其他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研究、心理咨询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
西南大学网教2020【9008】组织行为学答案
1、17、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是指【 】. 首因效应 . 知觉防御. 晕轮效应 .投射2、1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D. 马斯洛 . 奥德弗 . 麦克里兰 .赫兹伯格3、27、按照沟通的方向来分,沟通可分为【 】.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4、15、现代组织结构理论产生于【 】.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50年代5、6、事业生涯管理是一种【 】. 静态管理 . 成本管理. 固定管理 .动态管理6、4、提出Y 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 海德 . 罗斯 . 马斯洛 .麦克里格7、19、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 事业生涯开发 . 事业生涯选择. 事业生涯管理.事业生涯设计8、24、公平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麦克里兰 . 马斯洛. 弗鲁姆 .亚当斯9、30、在组织行为学中,将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 A. 群体促进效益 . 协同效应. 社会惰化效应.责任分摊效应10、28、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景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 依赖 . 看法. 期望.规定11、16、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 】. 归因理论. X 理论. Z 理论 .Y 理论12、22、在群体压力下,个体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这种效应是【 】. 群体促进效应 . 从众效应.协同效应.社会惰化效应13、18、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最充分的发挥是【 】. 积极性 . 创造性. 主动性 .客观性14、13、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在【 】. 《企业管理学》 一书中提出 . 《人的动机理论》 一书中提出.《工作和激励》 一书中提出.《动机论》 一书中提出15、20、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 创新. 激励 .从众16、25、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有计划的、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性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是【 】. 组织变革 . 组织战略. 组织演进 .组织发展17、7、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的现象称为【 】.C. 协同效应. 综合效应 . 沟通效应 .互动效应18、9、领导权力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控制权、专长权和【 】.奖惩权. 人事权 .决策权19、3、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最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 】. E. 日本 . 英国. 美国.法国20、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 事物 .个体. 团体 .组织21、11、影响人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变化的因素有爱好和兴趣、价值观及【 】. 家庭 . 学校 . 传媒 .抱负水准22、8、依据组织的结构特征,沟通可分为【 】. B.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 .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23、23、对个人今后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做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 】. 事业生涯选择 . 事业生涯管理. 事业生涯开发 .事业生涯设计24、29、首因效应是一种【 】. 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 . 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 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 .人们保护自己的思想方法倾向25、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 】. F. 人的行为反应的规律性 . 人际关系的规律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规律性.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26、10、一般认为,一次冲突大约要经历的阶段有【 】. 四个 .五个. 六个 .三个27、26、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标准是【 】. 群体凝聚力 . 群体规模. 群体规范.群体转移28、5、有效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社会发展 . 个人至上 . 组织至上 .个人与组织相结合29、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 】.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 . 爱与归属的需要30、21、按照双因素理论,下列选项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工作环境 .工作富有挑战性 .工作上的成就感多项选择题31、14、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看,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有【 】 .自发性 .目的性 .持久性 .因果性 . 可变性32、5、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主要有【 】.信息沟通.动机.个性特征.威胁.组织文化33、6、领导威信的特点有【 】.间断性 .不可抗性 .持久性. 外在性.内在性34、17、领导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有【 】.信息健全原则 .集体决策原则 .系统分析原则 .对比择优原则 . 可行性原则35、4、依据沟通的表现形式,沟通可以分为【 】.非言语性沟通.书面沟通.口头沟通. 下行沟通.上行沟通36、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造成知觉错误的思想方法主要有【 】.首因效应.知觉防御.投射. 次因效应.晕轮效应37、10、美国学者杰弗瑞把组织文化按工作作风的不同划分为【 】.俱乐部型文化.棒球队型文化. 智力型文化.堡垒型文化.学院型文化38、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
西财本科《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三、 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第二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知觉必须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但又与感觉不同。 它是对事物诸种属性的综合反映。在任何组织和机构 中,社会知觉对个体的判断和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 用。
第二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一、 知觉
1
知觉的概念
2
知觉的特性
第二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第三节 价值观
1.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
苏联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 将事物的价值分为六种,即经济价值、理论价值、审 美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宗教价值。相应地, 人们的价值观可分为六种类型,如表2-1所示。
第三节 价值观
1.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
第三节 价值观
第三节 价值观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在企业的内部管理 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 样的制度文化,照抄照搬是不行的。”
第三节 价值观
一、 价值观的概念和属性
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的属性
价值观的概念和 属性
第三节 价值观
1.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 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 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4.定型效应
定型效应也称为定式效应,是指人们在头脑中把 形成的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 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现象。人们在社会生 活实践中,不断地感知某类对象,因而对该类对象逐 渐形成固定化的印象。
第二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5.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 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 似的特性的现象。投射效应也就是指把自己的感情、 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
西南大学-组织行为学
26、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27、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由组织要素相互联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28、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所有的群体都有自己的规范,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从个体的角度看,它意味着在某种情景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期望.29、领导领导: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活动过程。
30、群体群体: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31、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为组织发展提供到达目的的手段,侧重于解决组织内部或局部或阶段性的不利于组织生存的问题。
32、工作参与度工作参与度: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33、知觉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
34、竞争竞争:与合作相对立.是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或牺牲对方利益的行为。
35、激励激励:从心理学角度讲,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也即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使人兴奋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36、组织发展组织发展:指任何一个组织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的有计划的和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性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包括合理地确定战略目标、设计组织结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各项活动,以期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组织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来高效率地完成组织目标.37、组织认同感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的认同程度,包括三个部分: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西南大学全套视频课程
语文教师形象设计 授课教师:余立新
文化学 授课教师:余云华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 授课教师:何圣伦
鲁迅研究 授课教师:李怡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 授课教师:何圣伦
基础写作 授课教师:周维群
文学理论 授课教师:张兴成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 授课教师:刘明华
民事诉讼法 授课教师:张冬青
民法分论 授课教师:林学梅
刑法分论 授课教师:汪力
国际私法 授课教师:林学梅
婚姻与婚姻继承学 授课教师:房香蓉
国际经济法 授课教师:陶 林
商法学(下) 授课教师:吴志宇
西方法律思想史 授课教师:彭美
合同法 授课教师:李旭东
外国民商法 授课教师:张新民
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授课教师:朱泽山
政治经济学 授课教师:张文
西方哲学史 授课教师:潘佳铭
社会心理学 授课教师:赵玉芳
马克思主义哲学 授课教师:郭 勇 0
伦理学 授课教师:邹顺康
市政学 授课教师:欧书阳
毕业论文指导
毕业论文系统使用指南 主讲教师:廖剑
文字学 授课教师:徐志奇
外国文学上 授课教师:杨思聪
秘书学 授课教师:黄杰
计算机科学技术
多媒体技术 授课教师:李晓 毛顺兵
数字电子技术 授课教师:黄莉
高等数学(下) 授课教师:邓辉文
专业英语 授课教师:王毅嘉
微机接口及应用 授课教师:杨照芳
汇编语言 授课教师:陈睿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 授课教师:吴岚
管理学 授课教师:王德清
旅游管理
中国民族民俗 授课教师:李世平
9008《组织行为学》2020年春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9008 20201单项选择题1、17、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是指【 】.首因效应 . 知觉防御. 晕轮效应 .投射2、1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D. 马斯洛 . 奥德弗 . 麦克里兰 .赫兹伯格3、27、按照沟通的方向来分,沟通可分为【 】.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4、15、现代组织结构理论产生于【 】.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40年代.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5、6、事业生涯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成本管理.固定管理.动态管理6、4、提出Y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罗斯.马斯洛.麦克里格7、19、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事业生涯开发.事业生涯选择.事业生涯管理.事业生涯设计8、24、公平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马斯洛.弗鲁姆.亚当斯9、30、在组织行为学中,将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A. 群体促进效益.协同效应.社会惰化效应.责任分摊效应10、28、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景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依赖.看法.期望.规定11、16、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归因理论.X理论.Z理论.Y理论12、22、在群体压力下,个体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这种效应是【】.群体促进效应.从众效应.协同效应.社会惰化效应13、18、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最充分的发挥是【】.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客观性14、13、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在【】.《企业管理学》一书中提出.《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工作和激励》一书中提出.《动机论》一书中提出15、20、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服务.创新.激励.从众16、25、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有计划的、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性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是【】.组织变革.组织战略.组织演进.组织发展17、7、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的现象称为【】. C. 协同效应.综合效应.沟通效应.互动效应18、9、领导权力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控制权、专长权和【】.指挥权.奖惩权.人事权.决策权19、3、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最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E. 日本.英国.美国.法国20、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事物.个体.团体.组织21、11、影响人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变化的因素有爱好和兴趣、价值观及【】.家庭.学校.传媒.抱负水准22、8、依据组织的结构特征,沟通可分为【】. B.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23、23、对个人今后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做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事业生涯选择.事业生涯管理.事业生涯开发.事业生涯设计24、29、首因效应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人们保护自己的思想方法倾向25、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 F. 人的行为反应的规律性.人际关系的规律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规律性.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26、10、一般认为,一次冲突大约要经历的阶段有【】.四个.五个.六个.三个27、26、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标准是【】.群体凝聚力.群体规模.群体规范.群体转移28、5、有效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社会发展.个人至上.组织至上.个人与组织相结合29、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30、21、按照双因素理论,下列选项属于保健因素的是【】.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工作环境.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上的成就感多项选择题31、14、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看,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有【】.自发性.目的性.持久性.因果性.可变性32、5、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主要有【】.信息沟通.动机.个性特征.威胁.组织文化33、6、领导威信的特点有【】.间断性.不可抗性.持久性.外在性.内在性34、17、领导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有【】.信息健全原则.集体决策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对比择优原则.可行性原则35、4、依据沟通的表现形式,沟通可以分为【】.非言语性沟通.书面沟通.口头沟通.下行沟通.上行沟通36、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造成知觉错误的思想方法主要有【】.首因效应.知觉防御.投射.次因效应.晕轮效应37、10、美国学者杰弗瑞把组织文化按工作作风的不同划分为【】.俱乐部型文化.棒球队型文化.智力型文化.堡垒型文化.学院型文化38、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212课程考试安排表
0004
秋实楼104
西方文学与文化0780
会计学基础0061
企业管理学9053
政策科学0698
工程测量0754
心理健康教育0793
12月8日
14:00—15:20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技术0878
0004
秋实楼104
全民健身导论0915
房地产开发0311
0005
秋实楼201
律师与公证0235
0006
成教楼502
土林工程材料0732
0007
成教楼503
土林工程材料0732
0008
成教楼504
管理心理学9095
0009
成教楼601
语文教学方法论9115
自动化制造系统0925
12月9日
16:10—17:30
马克思主义哲学0163
0001
成教楼201
国际商务谈判0578
土木工程概论0730
证券法0205
0014
秋实楼303
商业银行经营学0947
0015
秋实楼304
兽医毒理学0887
企业管理学9053
音乐教育方法论0842
机械制造工艺学0940
音乐与文化0839
12月8日
16:10—17:30
体育科研方法0914
0015
秋实楼304
计算机教育教学方法论
中级英语听力0827
0016
秋实楼305
计算机图像处理基础9124
大学英语二0047
0004
秋实楼104
鲁迅研究0360
0005
秋实楼201
财务会计学0052
景观生态学0603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组织行为学》在线考试
组织行为学—在线考试一、单选题1.( )是指一个团队的综合情绪控制调节能力。
A.团队学习B.团队情商C.团队成员角色D.团队创建2.在沟通过程中,由信息发送者选择来向接收者传送信息的媒介物,叫( )。
A.编码B.解码C.反馈D.通道3.组织风俗属于组织文化的( )。
A.观念层B.制度行为层C.器物层D.外显层次4.常言说的“无奸不商、无商不奸”,这是对人知觉的(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5.( )提出的人格-工作匹配理论,认为大多数人都可以划分为以下六种基本人格: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常规型、企业型和艺术型。
A.卡特尔B.霍兰德C.贝克尔D.迈尔斯-布瑞格斯6.由于刺激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影响知觉的情景因素中的( )。
A.适应B.对比C.敏感化D.感受性降低7.( )指的是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知。
A.对人的知觉B.人际知觉C.自我知觉D.角色知觉8.提出公平理论的学者是( )。
A.赫兹伯格B.马斯洛C.佛鲁姆D.亚当斯9.鼓励人们正视变革的必要性,接受变革,这是卢因变革理论中( )阶段的任务。
A.解冻B.变革C.巩固D.再冻结10.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将要的因素”的是( )假设。
A.社会人B.经济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11.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认为,想要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的愿望,属于( )。
A.权力需要B.归属需要C.成就需要D.安全需要12.( )指的是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A.价值观体系B.价值观C.需要D.激励13.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属于组织文化的( )。
A.观念层B.制度行为层C.器物层D.外显层次14.( )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西财《组织行为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第二章个体行为差异1.个性的含义是什么?个性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人在行为模式中所有心理特征的整合体。
也就是说,个性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心理特征,而是一组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
(2)独特性。
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每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3)稳定性。
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经常变化。
个性的稳定性体现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致性、一贯性。
性的稳定性也是我们预测人的行为的基础。
(4)倾向性。
个性的倾向性是指人们对现实事物所持有一定的看法、态度以及行为模式。
个性的倾向性为我们与此个体对事物的选择和行为奠定了基础。
(5)社会性。
个性虽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性的。
人们从出生就进入社会的一个小单元——家庭,经过长期的生活、学习、工作,受到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政治形态以及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导致人的个性必然带有社会的属性和色彩。
2.为什么说人的个性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与融合的产物?个性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其间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先天遗传的生理素质。
父母对子女的遗传不仅体现在相貌、体态等方面,也影响着子女的个性形成。
研究发现,许多生理因素会对个性的形成产生影响。
先天遗传的生理素质是个性形成发展的前提。
(2)社会环境。
每个人从出生,就进入家庭这个社会的一单元,之后学习、生活、工作,都要接触社会。
个性随着人的成长也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
所以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个性的形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长在不同环境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个性。
社会环境是个性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教育。
个性的很大一部分是后天培养和习得的。
教育对人个性的形成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南大学-[0856]《行政组织学》在线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1、行政组织在管理实践中通过不断征询建议或意见的方式保证组织决策及其执行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顺利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这种职能是.咨询职能.信息职能.决策职能.计划职能2、区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权责范围和界限的行政体制分类是.完整制和分离制.集权制和分权制.首长制和委员会制.以上都不是3、职位分类的基本元素是.职级.职等.职位.职组4、在组织发展理论中强调组织结构设计、管理体制或方式的确定需要依据变化的环境决定的是.制度理论.系统理论.生态理论.权变理论5、同一级行政部门或机构分属两个以上的上级行政组织领导的组织体制是.委员会制.分离制.首长制.完整制6、行政组织主体作用发挥的保障是. A. 职位.职权.职级.职责7、行政组织结构动态化的纽带是.组织运行机制.组织成员.组织分工.组织规模8、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行政组织内部对组织本身及其工作人员行为所进行的自我检查、约束和督促的制度规定是.组织制度.人事制度.监督制度.领导制度9、反腐属于行政组织的.决策职能.监督职能.计划职能.执行职能10、规定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组织机构、人员编制、责权关系、活动原则以及有关组织机关变更、撤销的程序等法律规范的总和是.监督制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人事制度11、国家监察属于.层级监督.一般监督.专门监督.部门监督12、以下活动属于行政组织生态职能范畴的是.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设立公立医院.环境监测与评价.计划指导13、人口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选择需要识别与分析行政组织的.民族宗教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14、行政组织决策的对象是.教育问题.以上都不是.环保问题.行政环境问题15、通过约定俗成的观念体系和行为准则对行政组织系统起着约束和规范作用,此为行政组织文化的.整合功能.阻抑功能.规范功能.目标导向功能16、行政组织责任之间、组织责任与个体责任之间以及个体责任之间等的普遍性矛盾导致.利益冲突.角色冲突.责任冲突.权力冲突17、以意见、建议或通知等形式引导组织职能目标实现的方式是.行政决议.行政指导.行政指示.行政命令18、代议制国家的行政领导选择方式是.考任制.选举制(民主制).聘任制.任命制19、各行政部门之间根据是工作目标、责权以及在分工中的地位关系的不同进行有机排列组合便形成行政组织结构中的.一级政府.行政职位.行政单位.国家政府系统20、人们在行政组织心理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行政现象的各种主观性的认识成果的概括叫. C. 以上都不是.行政组织规范.行政组织观念.行政组织心理21、行政组织结构设置的依据和标准是.组织成员.组织权责结构.组织目标.组织规范22、行政领导行为分为强制型、说服型、激励型和示范型的依据是.领导权力运用和控制程度.领导者行为所依据的条件.领导者关心人与事的程度.领导者决策指挥形式不同23、国内社会环境中对行政组织的产生与发展起决定力量的基础是. D. 人口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24、行政人员在组织中职位身份的确定和表达的形式是.组织权力.组织经费.组织成员.组织机构25、《行政伦理学》 (1982)标志着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其作者是.唐纳德•门泽尔.库珀.弗雷德里克森.迪莫克(26、组织价值的基本定位是.工具性.组织目标.组织生态环境.组织结构27、一国行政组织生存发展最基础的条件是.国际自然环境.国内社会环境.国际社会环境.国内自然环境28、行政组织规模过度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需求增加.官员自身利益追求.人民群众要求.市场经济发展29、英国学者帕金森在《官场病》中指出一个机关趋于腐败时的征兆是()。
2022年西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西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计划的实际效果,许多管理学家都进行过仔细研究,其基本结论是()。
A.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比不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绩效要好B.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不一定就有好的绩效C.制定正式计划会降低组织的灵活性D.好的计划可以消除变化2、竞争优势是使组织别具一格和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这种与众不同的特色来自组织的()。
A.战略 B.结构 C.文化 D.核心能力3、在20世纪30年代,确信管理者的工作是激励雇员做出更多努力,并首先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观点的学者是()。
A.亨利·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C.切斯特·巴纳德 D.埃尔顿·梅奥4、()是第一个将管理定义为一组普遍适用的职能的人,他认为管理是人类所从事的一种共同活动。
A.明茨伯格B.法约尔C.德鲁克D.韦伯5、公司产品设计部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该任务的完成需要进行严密的控制,同时又要争取时间和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最适合采用哪种沟通网络?()A.Y式沟通网络 B.全通道式沟通网络C.轮式沟通网络 D.环式沟通网络6、某电器公司决定采取收购方式进入家用空调产业,以分散经营风险,从战略层次或类型的角度看,该战略属于()。
A.公司层战略 B.事业层战略 C.职能层战略 D.技术运作层战略7、()不属于创业精神所主要强调的三个方面的主题。
A.对机会的追求B.创新C.增长D.拼搏8、管理中与激励问题有关的公平理论是由()提出的。
A.马斯洛B.麦格雷戈C.赫茨伯格D.亚当斯9、归因常常存在各种偏差。
当管理者高估内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而低估外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时,管理()。
A.表现出自我服务偏见 B.犯了基本归因错误C.曲解了员工的控制点 D.犯了假设相似性的错误10、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组织”(organization)所共同具有的三个特性?()A.明确的目的或目标 B.精细的结构C.文化 D.人员二、名词解释11、创造力(Creativity)与创新(Innovation)12、有限理性决策13、战略管理14、强文化15、人际关系角色16、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17、跨职能团队18、路径—目标理论三、简答题19、组织行为学方法的早期倡导者对我们理解管理作出了哪些贡献?20、一个人能否通过教育成为一名企业家?为什么?21、组织绩效衡量标准主要有哪些?22、讨论群体结构、群体程序和群体任务如何影响群体绩效和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27、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由组织要素相互联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
28、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所有的群体都有自己的规范,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从个体的角度看,它意味着在某种情景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期望。
29、领导领导: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活动过程。
30、群体群体: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31、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为组织发展提供到达目的的手段,侧重于解决组织内部或局部或阶段性的不利于组织生存的问题。
32、工作参与度工作参与度: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33、知觉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
34、竞争竞争:与合作相对立。
是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或牺牲对方利益的行为。
35、激励激励:从心理学角度讲,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也即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使人兴奋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36、组织发展组织发展:指任何一个组织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的有计划的和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性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包括合理地确定战略目标、设计组织结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各项活动,以期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组织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来高效率地完成组织目标。
37、组织认同感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的认同程度,包括三个部分: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38、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39、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它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
40、合作合作:合作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
合作有两种形式,即分工和互助。
41、事业生涯设计事业生涯设计:是指对个人今后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做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42、个性个性: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43、决策决策: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从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中选取实现即定目标的最佳方案。
44、事业生涯管理事业生涯管理: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
45、组织认同感对组织有何作用?作用:(1)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开工作岗位;(2)有认同感的员工通常表现出色;(3)有认同感的员工会坚决支持和贯彻执行组织的政策;(4)有认同感的员工能充分地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
46、简析群体决策的利与弊。
(1)优点: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增加观点的多样性;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增加合法性;(2)缺点:浪费时间;从众压力;少数人控制;责任不清。
47、简述组织老化的标志及克服组织老化的对策。
(1)标志:机构臃肿;反应迟钝;文山会海;模式僵化。
(2)对策:定期审议;破格行为;走动管理;越级建议;人员平移;灵活用工;组建团队。
48、领导决策应遵循那些原则?(1)信息健全原则;(2)可行性原则;(3)系统分析原则;(4)对比择优原则;(5)时效原则;(6)集体决策原则。
49、何谓冲突?处理冲突的应用策略有哪些?(1)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由于互不相容的目标、认识或情感而引起的相互作用的一种紧张状态。
(或者说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相互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2)应用策略有:运用竞争;运用合作;运用回避;运用迁就;运用折衷。
50、简析人际关系的作用。
(1)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2)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3)人际关系还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51、简述创造性行为的特点与类型。
(1)特点:首创性;有用性;适应性;主动性。
(2)类型:技术发明型;科学发现型;艺术塑造型;组织管理型。
52、简述影响事业生涯选择的因素。
影响因素:(1)首先要受个人条件的影响;(2)要受到父母的影响;(3)要受到朋友、同辈群体的影响;(4)要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5)学校教育对职业选择也有直接影响。
5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因素:(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2)加入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模;(4)群体的性别构成;(5)外部威胁;(6)群体以前的成功经验。
54、简述组织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原则;(2)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4)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则;(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6)执行与监督分开的原则;(7)精简高效原则;(8)信息的灵活沟通原则。
55、试述领导权力的分配和运用(1)领导权力的分配,是指领导权力分配的形式与方法。
一般有两种基本的分配方式:确定等级层次后的结构权力分配方式和划分专业部门后的功能权力分配方式。
领导权分配在领导活动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有效领导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权威;体现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领导权的分配应坚持可以下原则:职权一致、责权对等原则;层次分明、权责明确原则;分配适度、系统优化原则;因事设人、量才授权原则。
(2)正确使用领导权力,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求:第一,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
运用法定权力一定要做到审慎用权和善于授权;第二,正确使用非权力性影响力。
各种非权力性影响力更能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56、管理者应该怎样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1)表明管理者真诚关心员工的利益;(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3)改善工作,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4)寻找机会及时鼓励员工;(5)与员工一起设置目标。
57、小道消息的特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减少小道消息的消极影响?(1)特点:首先,它不受管理层控制;其次,多数组织员工认为它比高级管理层通过正式沟通渠道解决问题更可信、更可靠;第三,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利益。
(2)目标:建构和缓解焦虑;使支离破碎的信息能够说得通;把群体成员甚至局外人组织成一个整体;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和权力。
(3)建议: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公开解释看起来不一致或隐秘的决策和行为;强调目前决策和未来计划积极方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一面;公开讨论事情可能出现的最差结局。
58、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有何区别与联系?(1)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第一,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强化刺激和控制行为,求得行为的改造;运用“强化”以改造行为一般有四种方式。
A)正强化,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在企业管理中称为奖酬;B)负强化,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员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按要求方式行事;C)自然消退,取消正强化,对员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某种程度的否定;D)惩罚,以某种带有强制性的威胁性的结果,如批评、降职、罚款、开除等来创造令人不快甚至痛苦的环境,或取消现有的令人愉悦的条件,以表示对某一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否定,消除该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2)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侧重于人的需要、理解和认识等心理因素对激励的影响,在心理学上属于认知学派。
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对认知的心理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对行为结果及其反作用说明得不够。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建立帮助管理者能采取可以操作的激励措施,因而受到欢迎。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与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并不矛盾,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是在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基础上的发展运用。
59、何谓组织文化?试分析组织文化的特性和所包含的内容。
(1)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2)特性:阶级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个体性;历史连续性;创新性。
(3)内容:(1)组织目标或宗旨,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2)共同的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3)作风及传统习惯,为达到组织的最高目标和价值观念服务;(4)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确保组织文化的贯彻。
60、领导威信有何作用?如何提高领导威信?(1)作用:决定了领导者影响力的强弱;是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推进组织改革;有助于融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利于吸引人才。
(2)方法:威信的形成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形成非权力影响力中的品格、感情、知识、能力等要素,所以可以通过树立优秀品格、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建立工作实绩、以身作则等方法来建立和提高领导者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