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康的心身相关性探讨胃肠道的基本保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健康的心身相关性探讨胃肠道的基本保健

胃肠道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因此胃肠道功能的好坏与健康息息相关,胃肠道疾病本身会给患者造成许多痛苦,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果发生了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也会使营养供应不足,使人感到乏力、心情恶劣、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引起其他疾病。因此,胃肠道的保健对于生活,工作及其他疾病的预防都有积极的意义。关于如何开展胃肠道保健问题,首先可以从了解怎样才是真正的健康开始,以下将从健康的定义出发探讨胃肠道的基本保健问题。

1.健康的新定义

21世纪是大健康时代,原来认为健康就是身体好、没有病,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的观念在深化、在扩展。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所作出了新的定义:“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 mental and social 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即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这个概念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完全吻合的。一个健康的人不但是没有病痛,身体的结构、功能要完好,而且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也要完好(1)。

从前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仅仅是指身体的无病状态,只要身体(肉体,包括组织、器官、细胞)没有疾病就称为健康。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不单纯是身体本身的因素,而是与社会的、心理的、情绪的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健康新定义正是基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不断变化的结果,也标志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这个新的医学模式认识到,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是互相联系的。心理行为活动通过心身中介机制影响着生理功能的完整,同样生理活动也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功能,因此在研究健康和疾病问题时,应同时注意心身两方面因素的影响(2)。同样,在研究胃肠道的基本保健问题上,也可以从心身两方面来探讨,考虑生理病理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心理因素。

2.胃肠道损伤的原因

消化道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每天由口而入的有各种饮料、食物,间或有各种药物,使胃肠道不断受到物理(如食物的软硬、冷热)、化学(如酒精、饮料中的化学成分、药物)和微生物(细菌、病毒)的侵害,故各种急、慢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很高,并且工作压力,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应激等也会引起胃肠道疾病。常见损伤消化道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2.1行为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俗话说“病从口入”,消化系统病变常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如长期吃粗糙、过硬的食物,或吃饭速度过快,使食物不能在口腔中充分嚼碎,这些食物会损伤食道和胃肠道粘膜。此外,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或暴饮暴食,也会引起胃粘膜损伤,造成急性胃扩张、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食用污染的食物和水吃了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可引起急性胃炎、肠炎、急性胃肠炎和菌痢等,重者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如食物和水被寄生虫污染,还能使人患上寄生虫病。

2.2不良嗜好

过量饮酒过量饮酒会造成胃粘膜急性或慢性炎症。长期酗酒还会引起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或急、慢性胰腺炎。肝脏、胰腺是消化系统的消化腺,这些疾病会引起严重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周曾芬(3)等人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 H. pylori)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回归分析,饮酒为6个与

H.pylori感染有关的重要流行因素之一,而H. pylori是上消化道的重要致病菌(4,5)。

吸烟吸烟可以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但吸烟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人们往往认识不足。最近流行病学结果显示,吸烟与多种消化道疾病存在正相关,包括消化道溃疡和癌症。烟草中的尼古丁在吸烟引起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其重要作用。在胃溃疡的发展和修复过程中,尼古丁加重了侵袭性因素的有害作用,也减弱了防御性因素的保护作用,在胃肠道肿瘤方面,尼古丁启动和促进了致癌作用。(6)吸烟还加重了酒精和某些药物对胃粘膜的损害。因为尼古丁可促进十二指肠中的胆汁向胃反流,损害胃窦部的粘膜,吸烟者还易患胆汁反流性胃炎。

2.2.个性专家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胃肠道疾病是一种与人体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有人发现.个性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有关;忧郁型人由于工作环境所致长期精神紧张.较易患消化性溃疡。有资料指出:胃溃疡病人往往不喜欢交往,被动、顺从、好信赖、缺乏创造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常常是爱清洁.办事有秩序.拘泥于形式.小心、谨慎、不易激怒、缺乏自信等(7)。

2.3不良情绪神经紧张、有压力、心情忧虑或愤怒,也能影响胃的消化功能,易患胃炎或其他消化性疾病。突然受到精神刺激也可引起急性胃粘膜出血,甚至是上消化道大出血。心理社会的应激能加剧胃肠道症状,心里应激或者对应激的情感反应能够影响胃肠道功能,并且不同的情感反应对胃肠道的影响已经被确立。(见表一)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胃肠道功能障碍性疾病。许多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者IB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带有更多的焦虑,抑郁和“心身三联症”(癔病,疑病和抑郁)(8)。

表一不同的情感反应对胃肠道的影响

惊恐和抑郁生气和怨恨

粘膜苍白粘膜充血

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分泌增加

胃运动功能下降胃运动功能增强

临床实践证明,社会环境和人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内脏。人体的内外感受器官在强烈情绪的刺激下会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让人感到疲劳、衰竭,引起植物神经的功能性紊乱,胃及十二指肠壁的平滑肌和血管就会痉挛、收缩,使胃肠组织供血不足,胃酸分泌不正常,营养供应就发生障碍。而这种疼痛反过来又会反射回大脑皮层,加重皮层的功能性障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性情急躁、容易焦虑的人在工作紧张的情况下很容易得上胃肠道疾病。

3.胃肠道疾病的预防保健

胃肠道受损害的因素虽多,但大部分可以预防,搞好胃肠道的保健,对预防胃肠道疾病有重要意义,同样可以从心身两方面来考虑其预防保健的实施措施:

3.1行为生活方式

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每餐只吃八分饱。如在吃下顿饭前稍有饥饿感,可始终持有旺盛的食欲和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每餐粗细粮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既可均衡营养,又能保证每天摄入必要的维生素,因为维生素可促进食物在肠道中的移动,保持肠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促进消化,防止便秘。

多吃有益于胃肠道健康的食物全谷类食物(包括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等),在预防疾病包括胃肠道疾病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年龄为55-69岁的一大组妇女中,每天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