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常规培养论文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习惯学习的心得范文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习惯学习的心得范文一、爱心加耐心,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出现哭、闹、喊、跑、不肯吃饭、不肯上课的情况司空见惯。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老师每天都应该微笑接待每一个孩子,即使孩子们对我们拳打脚跌,我们也毫无半句怨言。
为了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可以运用有趣的有关生活常规的故事、儿歌等,如开学第一周,我给孩子们讲述了《宝贝的一天》、《幼儿园也是我们的家》等故事图片和儿歌,让孩子了解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学着故事、儿歌中的主人公的样子做。
经过一个学期,我们的孩子自理能力大大地整理文章由提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们学会了自己安静的吃饭、吃点心,学会了排队喝水,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裤子、鞋子,学会了安静的睡觉。
而且,每次午睡,孩子脱下鞋子都会整齐地放在鞋架上,起床后,孩子们穿好衣服、鞋子后会安静地坐在床上,耐心的等待,等全部的'孩子都穿好后,一起排队出去。
二、细心引导,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关键,所以我们在平时很注意这个方面的培养。
孩子刚入园,从一个集千般宠爱于一身的小王子、小公主走向另一个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集体环境,他们的年龄、以前的生活习惯制约着他们。
利用晨间谈话、各种活动等机会,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我们的孩子进步了。
早上,他们看到老师主动问好,会队到指定场地做早晨;语言活动、社会活动等,他们听到老师的指令,很快就会好;音乐活动时,听到琴声,马上会和钢琴边唱边跳;他们会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看书,能把玩具放在桌子的中间,大家共同分享师三、重视家园配合,巩固各项常规。
培养幼儿常规还要重视家园配合。
特别是小班,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在家中也要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手等习惯。
在一日活动中怎样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论文
在一日活动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常规【摘要】小班孩子从未接受过正规性教育,也未曾过过集体生活,往往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小班孩子可塑性大,只要方法得当,从小班开始进行常规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要坚持不懈,孩子在小班时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班常规行为习惯小班幼儿从未接受过正规性教育,也未曾过过集体生活,因此,往往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然而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大,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奠定基础,帮助他们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小班常规主要是指小班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具体制度和小班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小班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贯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常规观察表明:幼儿园小班常规的确立由少增多,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由于幼儿入园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及依恋感很难克服,幼儿一般需要至少两周的时间在情绪上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此期间,规则出现很少。
从第三周开始,规则逐渐增加,入园一个月后,小班各种规则基本全部出现。
规则大多在活动中产生,活动中幼儿做出教师不能认可的行为,教师就给予否定,并提出要求。
小班常规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醒。
经过观察,我们还了解到小班幼儿常规的确定以集体性常规和个体性常规为主,社会性常规较少,个体性规则较社会性常规多。
小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教师通过一系列个体性规则对幼儿进行保护。
调查表明:小班幼儿对规则的遵守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有的规则孩子能很好地遵守,但有的规则孩子是较难遵守的,如:“爱护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户外活动不乱跑”等。
⒈教师要以爱来感化孩子,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醒来遵守规则幼儿新入园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还不能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
在家里,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他们也能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每个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不同,有些家庭对孩子各个方面的行为有一些束缚,孩子已经知道并能遵守一些规则;但有些家庭则不然,任其发展,甚至溺爱孩子,对孩子的错误从不纠正,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
小班常规培养教育案例范文
小班常规培养教育案例范文在小班教育中,常规的培养非常重要。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叫小明,他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在班级中经常难以专注于学习。
为了帮助他培养良好的常规,我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我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我向他们解释了培养良好常规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班级中日常工作的安排。
我请求家长的合作,在家中也能给予小明一定的规范和指导。
我鼓励家长与我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小明在家中的表现,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接下来,我在班级中建立了良好的常规制度,并做到举一反三的教育。
我制定了一份日常常规表,明确了学生在每个时间段应该做什么。
我解释了每一条常规制度的背后原因,告诉学生这些规定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我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了一套简单而明确的奖惩制度,以激励他们遵守规定。
除此之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遵守规则和常规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表扬和奖励。
每当小明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并且积极参与课堂时,我都会对他进行表扬。
我鼓励他参与小组活动,通过与其他孩子互动,培养他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我也会给他一些小小的奖励,例如表扬卡片或小礼物,以增强他保持良好常规的动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常规逐渐得到了改善。
他不再抱怨课程无聊,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与其他孩子融洽相处。
小明的家长也对他在学校里的表现感到满意,并表示在家中也看到了明显的变化。
通过培养小明良好的常规,不仅让他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也培养了他的纪律性和自律性。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我们不能简单地只是想方设法“约束”他们的活跃性,而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常规,以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浅析论文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浅析论文小班是幼儿常规教育的初始阶段,怎样开展有效的常规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班幼儿常规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浅析论文篇一《浅谈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有效策略》【摘要】幼儿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常规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幼儿园形成安全有序的教育环境,保障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小班是幼儿常规教育的初始阶段,怎样开展有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及幼儿年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幼儿常规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策略一、问题的提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幼儿常规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幼儿园形成安全有序的教育环境,保障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小班是幼儿常规教育的初始阶段,小班幼儿刚入园、年龄小,同时父母及长辈的溺爱娇惯、包办代替,又养成了小班幼儿强烈的依赖性、缺乏常规意识及相应能力。
因此,怎样在小班开展有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幼儿常规教育”的概念界定:讨论、界定“幼儿常规教育”,必然离不开对“常规”一词的界定。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对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规会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
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
我认为,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同时,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一、热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
自从带小班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对幼儿的爱。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裤子,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
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匙子,老师要一口一口地喂。
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
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
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
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
在此基础上。
把关心热爱幼儿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
如我班朱嘉乐小朋友,胆子很小,刚入园时老师组织的活动他不愿参加,甚至连吃饭、喝水也不愿意。
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经常耐心地帮助他,刚开始给他喂饭、喝水,后来慢慢引导他自己吃饭、喝水。
在组织活动时也特别注意他,经常提问他。
渐渐地,他对我不再害怕,还把我当成了朋友,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会积极、认真地完成,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多了。
是他让我明白了爱幼儿是对他们进行常规培养的前提。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学论文(通用6篇)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学论文(通用6篇)小班教师论文篇一“幼儿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
它是幼儿园促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
小班阶段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此时期的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
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能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做好小班的常规管理工作,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自我管理意识众所周知,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
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小班教师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生活常规建立的关键环节。
作为教师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常规培养的有效途径。
我园孩子在午餐后通常要做以下几件事情:漱口――擦嘴――搬凳子――换鞋子――坐下看书或手指操。
对于小班前期孩子来说,这里面很多事情都是在教师提醒、帮助下才能完成的,带小班的老师都有这么一种感触――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太差了,什么事情都要老师提醒,一上午下来,声音都哑了。
在这个环节里,我比较注重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午餐后要完成的生活活动为例,我跟孩子们交流:“你们知道午餐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我们要完成什么事情吗?”(漱口、擦嘴、搬凳子、换鞋子、坐下看书……)“这段时间每天都一样长,小朋友在这段时间里必须做的事情都一样多,可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有的小朋友却没有办法完成?”(做事情不认真、拖拉)“小朋友在这段时间里容易犯什么小错误?”(事情没有做完就去玩玩具、跑到走廊上玩……)通过商量,最终我们约定:从午餐吃完开始,老师不提醒小朋友现在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管你做什么,只要在手指操音乐响起前坐在位置上就行了。
幼教优秀论文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
幼教优秀论文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管理文章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李沧区教工幼儿园王超“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
他认为,儿童的学习存在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可能发展水平。
而可能发展水平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和促进作用,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如何帮助儿童从“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转变为“按教师的大纲学习”。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
对于新小班而言,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意义重大。
下面我就自己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向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如,在刚开学时,很多幼儿都不会轻拿轻放小椅子,拖着小椅子到处跑的现象处处可见,坐的时候也常常不停地摇晃。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一次起床后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
我说:“中午小朋友睡觉的时候,招老师听到教室里有谁在哭,我找啊找,原来是小椅子,小椅子为什么哭呢?它告诉我,小朋友不爱护它,总是拖着它跑,坐的时候还晃来晃去的,弄疼了它。
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办?”小朋友纷纷说:“我们不拖小椅子了……”“我们不摇椅子了!”我说:“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请像招老师这样做。
”我给小朋友们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了怎样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然后,请全班小朋友练习。
小朋友们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椅子。
此后,拖椅子的现象日益减少了,“哐当哐当”晃小椅子的声音听不到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改正呢。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培养的策略研究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培养的策略研究摘要: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效果,不但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到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质量。
实现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的培养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生活常规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小班幼儿往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建立良好的常规,培养自觉的纪律性,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1]。
”幼儿园生活常规是幼儿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过程中需遵守的基本规则,具体包括教师对幼儿在盥洗、进餐、睡眠、喝水、如厕活动等方面进行的教育。
而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往常规教育方法注重教师在教育中的外在强化作用,小班幼儿依据教师的指令行动,很难建立内在秩序感,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
因此,在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效果。
一、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的意义(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因为园内的幼儿们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出现不同的原因导致幼儿们的生活并不规律。
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健康的需要和年龄的特征设计出满足孩子们的生活需求的合理安排,在这个过程中,小班幼儿就可以慢慢地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例如,双手整洁、安静进餐、排队上厕所等良好的生活常规,从而帮助小班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有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小班幼儿需要掌握基础的生活常规的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识生活常规的重要性,并且需要自觉遵守规则,从而小班幼儿就可以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不断地提高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的能力,并且能够帮助小班幼儿更好地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不断地发展和学习。
教育教学课堂常规培养幼儿园小班
教育教学课堂常规培养幼儿园小班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是他们进入学校环境、开始学习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教师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通过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规范,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常规教学课堂培养幼儿园小班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可以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方式来教授知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孩子们正在逐渐独立,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幼儿自己穿衣、洗手、整理书包等日常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
在幼儿园小班,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学会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集体活动和庆典,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育教学课堂常规培养幼儿园小班,需要教师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
只有在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教育环境中,幼儿才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教师们应该以身作则,用心教育,引导幼儿走向阳光、健康的未来。
希望每个幼儿都能在教育教学课堂中茁壮成长,展翅飞翔。
幼儿园小班常规习惯培养
幼儿园小班常规习惯的培养【摘要】3~6岁儿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
因此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创设情景巧用拟人树立榜样借助图片家园互动众所周知,常规教育对于保证幼儿健康和良好的情绪,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常规教育进行得好,会使幼儿终身受益。
我认为,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同时,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以下是我在带小班的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建立常规小班孩子极容易进入角色,我们设计的常规活动就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如果单纯的说教或是机械地重复练习,幼儿就会产生厌倦。
比如,我们在解决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没有对孩子们机械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景,引导孩子们讨论,首先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早上老师进教室时有哭声,老师到处找发现是许多玩具宝宝在哭。
玩具宝宝为什么会哭呢?”“它们饿了想吃饭。
”一个孩子回答到。
一个孩子却说:“玩具宝宝哭是因为它们想出去玩。
”一些孩子却懂事地回答:“不对,是一些小朋友把玩具扔在了地上,所以玩具宝宝才会哭。
”这时一些扔玩具的小朋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时我拿起几块放在积木筐中的插塑片问小朋友:“这些玩具没有被扔在地上,为什么也在哭呢?”“玩具找不到自己的家。
”“是小朋友弄错了,把插塑片送到积木的家里去了。
”一个孩子立刻回答到。
我紧接着问:“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玩具宝宝呢?”“送玩具宝宝回自己的家。
”孩子们齐刷刷地回答到。
从这以后,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都能主动地将玩具分门别类的收放好。
二、巧用拟人,深化常规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而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浅谈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论文
浅谈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论文【摘要】良好的习惯可使人终身受益,学前期的儿童爱模仿,愿尝试,可塑性最大,这一时期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会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为孩子自信、独立、坚持、积极向上等优良品质的培养打下基础。
因此,早期教育不应当只注意幼儿智力的开发,更应该注意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是为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服务,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最全面的准备,开拓尽可能广阔的空间。
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发表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常规情境配合在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意识到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各项活动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也会因为总是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纪律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所以,对于幼儿园小班来说,建立良好的常规,尤为重要。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对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感受颇多。
我认为建立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稳定幼儿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回首童年,大家或许会感慨地发现,那些让您刻骨铭心、受益终身的教育,大多是您最喜欢、最爱戴的人给予的,父母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会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
所以,教师首先要爱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老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幼儿才能顺利的去做。
否则幼儿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会影响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
因此,教师只有做到了爱每一个幼儿,才能真正做到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
自从来到幼儿园工作后,我越来越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与不舍,工作中我细细的体会这种情感,我把班级里的孩子当当作自己的子女去关心、去爱护。
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弱,大、小便后不会提裤子,我就蹲下来,帮他们一个一个提裤子。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论文设计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内容摘要:幼儿期是人格形成关键期,而人格形成的基础就是具有良好的习惯。
陈鹤琴先生提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
小班阶段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热衷于模仿,并且是他们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所以小班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对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探索,可以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焦虑期,较快的适应园内生活,以及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逐步形成秩序感,增强自信心,初步建立自我服务意识,为以后中大班的在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幼儿园整体教育工作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经验总结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研究发现了一日生活活动、艺术活动、游戏活动及家园共育这四种有效途径,可以极大地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关键词: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途径目录摘要1.绪论1.1 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1.2.2研究意义1.3研究现状1.31国内研究现状1.3.2国外研究现状1.3.3发展趋势1.4研究目的1.5研究方法1.5.1文献法1.5.2调查研究法1.5.3案例分析法1.5.4经验总结法2.相关概念界定概念及理论内涵3.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的实施现状3.1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3.2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论依据4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施策略4.1加强家园沟通4.2在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艺术活动以及家园共育等方面对小班幼儿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4.2.1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习惯养成教育4.2.2游戏活动中的习惯养成教育4.2.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4.2.4家园共育中培养幼儿习惯养成教育。
5.总结6致谢7.参考文献1、绪论1.1、研究背景在目前国内外的课题研究中,对培养幼儿习惯教育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3-6岁年龄阶段,而对小班幼儿这一成长时期还没有独立、系统的课题研究。
[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性]幼儿常规培养
[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性]幼儿常规培养第一篇幼儿常规培养:小班幼儿常规教育论文常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小班常规培养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下面是小班幼儿常规教育论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小班幼儿核心课程之一。
以下是我在小班教育教学中,对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点滴体会。
一、确立常规教育的目标要求小班常规的内容可以分为:社会交往规则、群体性规则和个体性规则,社会交往规则是指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必须遵守的品德行为规范,是幼儿社会化的最直接的内容,群体性规则主要用以保证集体生活,游戏和教学的顺利进行、形成幼儿的集体观念。
个体性规则主要是维系个体健康发展的行为要求。
通过常规教育可以逐渐形成幼儿正确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体系与相应的行为方式。
二、采取正确的、恰当的教育方法初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活动都不熟悉、不适应,也不习惯按相对一致的要求去行动,经常出现违反规则的现象。
因此。
就需要老师进行耐心教育。
我们针对各项活动中的常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实施教育,并注意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如示范、模仿法、语言指导法、情境教育法、游戏练习法、表扬、激励法等。
三、遵守一定的教育原则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一方面有些怯生,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在进行幼儿生活习惯培养。
要循序渐进地指导。
使他们逐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切不可操之过急,要讲求方式方法。
生活常规培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原则。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常规的数量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常规的要求由简到繁,逐步提高。
如刚开学我们要求幼儿先学会自己穿鞋。
然后学会穿裤子,过一段时间要求他们会穿单衣,逐渐要求会穿毛衣,外套,能力强的要求他会塞衣服。
2、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论文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论文幼儿期是人生最为重要的奠基阶段,常规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之一,是幼儿融入社会、维护自身安全、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纽带。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论文篇一常规是指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所以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那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常规呢?本班存在常规的问题:1.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活动中都表现出很强的参与热情,自我约束能力还要进一步的提高,从日常的学习生活观察,还不能从始至终地坚持良好的表现,经常出现控制不住自己的现象。
如:急跑,不能认真倾听,说话嗓门大等缺点。
2.集体意识不强。
由于全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非常地疼爱,许多时候都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导致孩子不会为别人着想,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同学或集体带来什么,没有自我约束的动力。
3.在区域活动和桌面游戏,规则比较死板。
自选游戏中,则要保证给与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权利。
常规教育的目标:发展学习适应能力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以读、写、算为主导。
,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区域活动常规:能安静地参加活动区活动,能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并有次序的收放玩具。
3.坐的常规:(1)、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
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2)、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
双手自然摆放,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
(3)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4)、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翘脚;驼背坐。
4.卫生常规(1)、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会使用勺进餐。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论文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论文篇一《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的调查研究》摘要:生活常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而制定的要求。
小班是幼儿进入“小社会”的开始,从入园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的培养生活常规。
只有把生活常规教育不断地渗透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环节中,幼儿才会从各种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很多最基本的生活经验,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
本文主要以新余市城北幼儿园为个案的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现状,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相关性的建议。
关键词:生活常规小班幼儿教育价值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这些要求的提出,充分显示了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新余市城北幼儿园是正科级建制的公办园,被评为江西省示范幼儿园。
现开设18个班,小、中、大班各六个班。
在本研究中,通过笔者在小班较长实习过程中,与幼儿近距离的接触观察,发现了幼儿在生活常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观察记录法,同时对在教学岗位上教龄较长的优秀教师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家长进行访问,了解幼儿在生活常规教育方面的问题,研究的具体结果如下。
一、入园环节小班幼儿新生报道的第一天,从早上8点多钟起,就有家长陆陆续续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我和两位老师静静地站在教室的门口,迎接新进园的小朋友们。
此时,有的孩子坐在教室门口发脾气,大哭大闹,嘴里还不断说着“我不要上幼儿园,我要回家”类似话语,不肯进活动室。
有的孩子被家长强行的带进了活动室,家长就匆匆离开了,留下孩子趴在窗户的玻璃上,望着家长离去,泪眼婆娑。
这些场景让人看了很心疼。
两位老师拿出玩具放在孩子们的座位上,希望通过玩具吸引他们的兴趣,一些孩子一边摆弄着玩具,一边掉着眼泪,还有个别孩子情绪反应比较大,哭闹不止。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一日常规论文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一日常规论文如何培养小班幼儿一日常规论文【摘要】培养幼儿常规,创设情境游戏,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完成培养目标。
【关键词】引导;创设;养成;转变常规培养的关键期是小班,建立良好的常规会显得尤为重要,也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喝水、进餐、睡眠、集体活动、盥洗、穿脱衣服等多个环节。
良好的习惯和自理能力是从小逐渐形成的,若一开始就用错误的教养方式,那必然可得错误的动力定型,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班级常规的好坏,决定着活动开展的顺利、成败与否。
那么,如何帮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导幼儿主动遵守常规的兴趣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餐后散步是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常有追逐跑跳现象。
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
于是,我尝试换了种方法,对他们说:“我要变成一只小蜗牛,背上重重的壳,谁愿意当我的蜗牛宝宝呀?”幼儿特别兴奋,都开始学我像小蜗牛慢慢的走着。
之后,我又不断引导他们模仿小鸟飞,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积极的参与,自然而然的养成良好的散步习惯。
因此,运用拟人的方法使“散步”转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投入到游戏中,孩子们喜闻乐见,成效立竿见影。
二、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没有经历、体验过的事物不易理解,因此,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如幼儿在饭前便后洗手时总是忘记擦手,尤其是到了春秋两季,幼儿感冒生病的很多,我就以此为契机,把洗手变成了给小手洗洗澡。
我说:“不擦小手,小手会感冒生病的。
”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
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孩子边擦手边对我说:“不擦干,小手就该咳嗽了。
”还有的小朋友会提醒其他小朋友擦手,就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养成了洗手必擦手的好习惯。
浅谈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
浅谈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摘要: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当中,小班是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幼儿园小班常规管理的意义以及相关措施,希望能够推进幼儿园常规管理的落实,保证幼儿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身心发展;幼儿园的常规管理主要是为了能够保证幼儿的身体能够正常的发育,而且在教育过程当中也能够使幼儿在学校的物质需求能够得到进一步满足,促进幼儿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学习的习惯,进一步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内的教师也需要时刻关注幼儿自身的生活以及情绪的变化,从园内的生活、饮食、学习状况等各个方面入手,形成一套具体的行为准则,要让幼儿能够在园内又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对生活以及学习的态度,使之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
1 幼儿园小班常规管理的意义在幼儿园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对幼儿进行常规化的管理。
开展良好的常规教育,对幼儿今后的行为以及个性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常规化管理的方式,能够使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甚至对幼儿自身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准则都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也为幼儿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从幼儿园小班抓起,在园内要尽可能最大程度的调动现有条件,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不断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幼儿园小班常规管理的原则幼儿园的常规管理主要是为了幼儿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考虑的,采用常规管理的方式,能够进一步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也能够切实的满足幼儿发展过程当中的基本的物质需求。
但是在常规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2.1 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小班幼儿的教师应该根据这种特定的规律,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教育和习惯的培养,从联系实际上和的角度出发,为幼儿制定合理的生活常规,能够循序渐进的养成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过程当中不能够由于追求效率而采取极端冒进的方式,这样只会使常规教育培养的效果降低。
一日生活常规教研小班(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班是幼儿教育的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生活常规教研小班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小班一日生活常规的重要性1.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是幼儿开始学习独立生活的阶段,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幼儿可以学会穿衣、吃饭、整理床铺等基本生活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小班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有助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幼儿需要学会与同伴相处、遵守规则、按时作息等。
这些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减少焦虑和不适。
3.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生活常规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如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三、小班一日生活常规的具体内容1. 早晨入园(1)教师引导幼儿有序排队,保持安静。
(2)幼儿自我检查书包,确保携带好所需物品。
(3)教师进行晨检,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2. 上午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晨间活动,如晨间锻炼、自由游戏等。
(2)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
(3)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午餐时间(1)教师引导幼儿有序排队,保持安静。
(2)幼儿自主取餐,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3)教师监督幼儿进餐,关注幼儿饮食卫生。
4. 午休时间(1)教师引导幼儿有序排队,保持安静。
(2)幼儿自主选择床位,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
(3)教师巡视幼儿休息情况,确保幼儿休息质量。
5. 下午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体育游戏、舞蹈等。
(2)开展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3)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绘画等艺术活动。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策略研究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策略研究摘要:幼儿园小班幼儿由于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环境,常常会暴露出一定问题,也就是不良生活常规行为。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幼儿园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幼儿园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策略前言:幼儿园小班幼儿在刚开始进入幼儿园生活时,经常会出现自控力差、自理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争抢同伴物品、破坏物品以及攻击同伴等不良生活常规行为。
幼儿此类不良常规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个方面共同造成的,即家庭方面原因、幼儿自身原因以及教师原因等,本文基于提高幼儿园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质量,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常规行为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一)家庭原因现阶段尽管我国已经开放了三胎政策,但是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大多仍为独生子女,幼儿在家庭中受到全部长辈的照顾,且家长对于幼儿过度的溺爱,幼儿的日常生活起居都有家长帮助,使得幼儿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思想。
幼儿没有在这一年龄段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导致幼儿对家长形成了过度的依赖,全部事情都需要家长的指导或帮助,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而这一情况便会导致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由于没有处于熟悉的环境以及幼儿心理的不适应,使得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二)幼儿自身的原因就心理层面而言,三四岁的幼儿心理特点为以下三点:(1)容易冲动,由于幼儿情感发育不完善,这一阶段的幼儿大多以自身为中心,容易发生情绪变化,自制力较差,他认为不开心就哭,开心就笑,思想表达较为简单。
(2)喜欢模仿,这是这一年龄段幼儿最为显著的特点,幼儿在看到家长或者教师做什么动作或者行为后,会出于好奇进行模仿。
(3)依恋家长,幼儿由于在此之前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家长,在幼儿园这一陌生环境下,必然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三)教师原因由于工作时长、薪资待遇以及职业压力等原因,部分幼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使得教师在幼儿园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的培养教育中出现不耐烦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
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逐步认识理解和正确掌握这些常规不但是必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
那么,如何帮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
老师对孩子提出的常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让孩子执行的水平上,教师应该用语言和行动具体地向幼儿说明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
同时常规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有耐心,贵在坚持。
二、创设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1.游戏激发,行为巩固。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在游戏中巩固幼儿的常规行为。
因此,我充分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如:刚入园的小班孩子,睡午觉时脱下的鞋子总是随意乱放。
起床后经常会穿错鞋或找不到鞋子,经常会把我们弄得手忙脚乱,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有时还得趴在地上帮孩子找鞋,费时又费力。
所以养成午睡的常规很重要。
于是我就尝试着用孩子能乐意接受的游戏口吻教育孩子,帮助他们学习放好鞋
子的方法。
有一天午睡前,我用游戏的口吻地对孩子说:“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两只鞋子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喜欢在一起说悄悄话,如果我们睡觉时,把它们东一只,西一只分开乱放,它们就找不到好朋友了,心里会非常难过。
所以我们午睡的时候脱下鞋子,一定要把两只鞋子靠拢摆整齐,让两个鞋子朋友永远亲亲热热地在一起。
”我一边说,一边把正确的方法示范给孩子看。
果然,孩子们上床午睡时,都非常认真地把自己的鞋子放在了一起,有的孩子还拉着我去看,指着自己放整齐的鞋子说:“老师,你看,我把两个好朋友放在一起了。
”就这样,孩子开始饶有兴趣地学习摆放鞋子的常规,通过每天地坚持和经常地提醒,这一常规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2、故事引导,儿歌记忆。
充分发挥故事、儿歌的引导作用,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事例,启发幼儿向故事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这一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三、坚持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导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
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
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四、重视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而且他们每个人的个性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针对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来开展教育工作。
从幼儿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实现《纲要》的有关要求。
在具体要求和指导方法上,也要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如对小班幼儿培养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时,要着眼于“教”。
教师要以极大耐心,不厌其烦地采取多种形式,示范并结合具体讲解指导,通过游戏进行练习,重点放在幼儿学会技能上。
而中班,则在小班基础上,着眼于“形成行为习惯”,可较多利用语言进行督促、检查、表扬和批评。
对大班,则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其“自觉”。
在指导幼儿日常生活活动时,还必须看到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
这些差异除了受家庭或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外,还有受到体质的好坏、智力发展状况、精神状况和意志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区别对待。
五、教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榜样激励是指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行为典范,激励幼儿去模仿。
为幼儿提供的榜样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
直接的榜样主要是指成人和同伴,间接的榜样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
有人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
要让孩子怎样做,首先自己要做好榜样。
老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很大的,她们常常在家里、或游
戏情景中模仿老师。
做为老师我们更要规范好自己的言行,做孩子们的榜样示范。
教师要以身作则,千万不可不拘小节。
老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时时注意自己举止言行的规范,才能留下正确的教育影响。
六、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积极的师幼关系能让孩子的被动遵守规则行为变为自觉自愿行为,当孩子们对规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他们有了自己制定规则的想法。
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
如:午睡前要脱衣服,小班的幼儿有的坐在地上脱,很不卫生。
对于这个问题,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儿脱?怎么脱?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在桌子上,有的说在床上…其中王晓婷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椅子上脱,脱好后就把衣服放在自己的椅子上。
当天中午,所有的幼儿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脱衣服(有的需要老师过去帮忙),并把衣服放在自己的椅子上。
如此看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七、重视家园配合
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
家长在了解了我们的常规工作后,很乐意参与我们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区角材料,这样既方便了我们的教学又节省了我们的财力。
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培养良好、稳定的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