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复习教案初中

文言文复习教案初中

文言文复习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2. 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文言文。

3. 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主题,并进行简单的翻译。

教学重点:1. 常见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 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诵。

3. 文言文的意思和主题的理解和翻译。

教学准备:1. 文言文教材或复习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文言文的重要性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和技巧。

二、朗读和背诵(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篇适合初中生难度的文言文。

2. 学生朗读文言文,注意语音和语调的准确表达。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文言文。

三、词语和句式复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中的常见词语和句式。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和解答疑难问题。

3. 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重点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字的区分和词义的掌握。

四、翻译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几个文言文句子,要求学生进行翻译。

2. 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助。

3. 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2. 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回答相关问题。

3. 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主题。

六、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2. 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文言文。

3.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意思和主题。

初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初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初中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写作。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汇的复习:包括常见的实词、虚词、成语等。

2. 文言文语法的复习:包括句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训练:通过阅读短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文章意义。

4. 文言文写作的训练:根据给定的题目,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进行写作。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文言文词汇、语法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阅读法:学生阅读文言文短文,教师进行讲解和分析。

3. 写作法:学生根据题目进行文言文写作,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对文言文短文的阅读和分析,评估其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通过学生对文言文写作的练习,评估其写作能力。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词汇,包括实词、虚词、成语等。

2. 第二周:复习文言文语法,包括句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 第三周:进行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阅读短文并分析句子结构和文章意义。

4. 第四周:进行文言文写作训练,根据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词汇卡片:用于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词汇。

2. 文言文语法图表: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语法知识。

3.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取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短文。

4. 文言文写作模板:提供给学生写作时参考的模板和例句。

七、教学活动:1. 词汇游戏:通过卡片游戏、接龙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复习词汇。

2. 语法竞猜:通过提问和竞猜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兴趣和记忆。

3. 阅读理解讨论:学生分组阅读文言文短文,进行讨论和分享,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文言文写作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基本语言特点;(2)能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3)能够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运用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基本语言特点;(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3)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2)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和翻译;(3)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的基本语言特点,如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巩固已学知识。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文言文中的典型例子,归纳总结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3.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和翻译方法。

4.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进行阅读,分析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下周课堂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课堂分享:评价学生在课堂分享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言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方法。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共3篇《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1《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概述: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文言文语言的复杂性,学习文言文对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语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因此,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学习,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水平,增强文化良渊。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熟悉文言文的结构和语言规律。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用法,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文言文的特点及其阅读的技巧: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字义理解、翻译技巧等。

2.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材料:《史记》、《左传》、《论语》等。

3.文言文的鉴赏和思考:通过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感受文字之美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语文修养。

三、教学方法:1.针对文言文阅读的复杂性和难度,采用“师生互动”、“因材施教”等多种方法。

2.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将文言文阅读融入到生活练习中,如阅读名人名言、经典诗词等,扩展文化视野。

四、教学反馈:1.采用实时问答、小组讨论等多种反馈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想法。

2.针对学生不同成绩水平,量身定制习题,加强练习,提高答题能力。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感受和思考,提高自学和合作能力。

总结:文言文阅读虽然难度较大,但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提高文化素养和语文修养,同时也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师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文言文阅读的教学,真正把语文课教好文言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修养和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鉴赏和思考能力。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

2. 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与练习。

3. 选取适合初中生程度的文言文进行阅读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事例引出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划分句子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等。

3. 示范:选取一篇简单的文言文,示范分析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练习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分析一篇给定的文言文,划分行句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言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

3. 利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教材和辅导书,用于提供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文言文实例和教学PPT。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和赏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汇的复习:重点回顾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成语,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语法的复习:复习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常用的语法规则,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3.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重点复习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常见的文言文句式。

4.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介绍快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5. 文言文翻译和赏析的练习:通过翻译和赏析文言文片段,提高学生的翻译准确性和对文言文的理解深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言文词汇、语法、句式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和复习。

2. 练习法:学生通过翻译和赏析文言文片段,巩固所学知识。

3.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翻译和赏析练习的情况,纠正错误并提供反馈。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技巧运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应的文言文教材或阅读材料,供学生复习和练习。

2.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文言文词汇、语法、句式等知识点的讲解和示例。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文言文翻译和赏析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练习。

六、教学步骤:1. 复习文言文词汇: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词汇,通过例句和练习巩固记忆。

2. 复习文言文语法: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如主谓宾、定状补等,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师介绍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并通过例句进行解释。

4. 阅读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快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如抓住关键词、理解上下文等。

初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初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初中文言文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初中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词语解释、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等。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文言文的语言风格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言风格。

2. 文言文的词语解释和理解技巧。

3. 文言文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4. 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相关文言文的片段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和学习经验。

二、复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10分钟)1. 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言风格,如古文简练、含蓄、借代等。

2. 引导学生回忆文言文的基本词语解释和理解技巧,如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对照现代汉语理解句子等。

三、文言文阅读和理解(25分钟)1. 选择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言文,可以是课文、古诗或古文段落。

2. 分析文言文的结构和段落,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 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推测,帮助学生思考文言文的深层含义。

四、文言文写作训练(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文言文的写作素材,如古文名句、古代典故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文言文的语言风格进行写作,可以是仿写、扩写或创作。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文言文写作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教学资源和评估:1. 文言文教材和课文。

2. 图片或文言文片段。

3. 文言文写作素材和范文。

4. 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文言文经典著作,如《论语》、《庄子》等。

2. 组织文言文朗读比赛或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和修改。

最新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

最新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

最新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引导学生回顾并概括记叙文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确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2能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评价。

3能总结作家作品风格及写作手法。

4积累并欣赏名言警句。

5拓展延伸相关的名人,故事,名言,俗语,成语。

6能根据现实生活对各篇文章提出并表述中肯的见解看法。

复习重点1能对人物形象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评价。

2能总结作家作品风格及写作手法。

复习课时:二课时复习步骤第一课时复习内容:《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复习方法1、学生自主复习,学生质疑2、教师检查复习质量强调课文重点一、复习《公输》:1了解墨子及《墨子》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1)以义相责攻宋行为,使公输盘理屈词穷,(2)以智相责攻宋行为,使楚王理屈词穷;(3)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以技相较,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3、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⑴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国造云梯要攻打宋国,不远千里,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的国都来说服公输盘,表现墨子不畏艰辛,反对不正义的战争的“非攻”思想。

⑵墨子折服公输盘和楚王的巧妙、锋利的言辞,表现墨子是个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具有机灵、雄辩的口才。

⑶墨子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深入敌国,说服公输盘和楚王。

表现墨子为了阻止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⑷墨子九距公输盘攻城之机变,说明墨子有勇有谋。

二、复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本文的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

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

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

2.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和复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篇目。

2. 分析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特点。

3. 讨论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理解文意,把握主题。

2. 词汇积累:学生查找和整理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语法分析:学生分析和总结文言文中的语法结构和规律。

4. 修辞探讨:学生识别和解释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步骤:1. 复习篇目: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和复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篇目。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理解文意,标记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3. 词汇积累:学生查找和整理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积累和记忆。

4. 语法分析:学生分析和总结文言文中的语法结构和规律,进行练习和应用。

5. 修辞探讨:学生识别和解释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讨论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测试:教师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词汇积累检查:教师检查学生对文言文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3. 语法练习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对文言文语法结构和规律的应用能力。

4. 修辞分析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解释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篇目。

2. 词汇卡片:制作文言文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卡片。

3. 语法图表:制作文言文语法结构和规律的图表。

4. 修辞手法指南:提供文言文修辞手法的指南和示例。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和应用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回顾和复习文言文篇目,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对文言文有直观的认识。

2. 教授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并通过实际阅读练习让学生加以运用。

3. 教授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如直译和意译、注意文化背景和词义转换等,并通过翻译练习让学生加以实践。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和中考真题。

2.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参考资料。

3. 教学PPT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活动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答题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组织文言文阅读角,提供丰富的文言文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交流。

3. 定期举办文言文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翻译水平。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文言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3. 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八、教学实践1. 安排定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文言文阅读,如家庭作业、阅读笔记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

3. 组织文言文阅读俱乐部或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共同成长。

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断句、词义推断、句式分析等。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常用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文言文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1.3 教学活动讲解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举例说明。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技巧和方法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目。

分析常用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举例解释。

让学生练习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句式和用法。

第二章:文言文翻译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提高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解并运用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直译、意译、词类活用等。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翻译:常用实词、虚词的翻译方法。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被动句、倒装句等。

2.3 教学活动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举例说明。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技巧和方法翻译文言文。

分析常用实词、虚词的翻译方法,举例解释。

让学生练习翻译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

第三章:文言文写作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提高学生运用文言文表达思想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写作技巧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文言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句式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

文言文句式的运用: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

文言文文章结构的安排:开头、结尾、过渡等。

3.3 教学活动讲解文言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举例说明。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技巧和方法进行文言文写作。

分析文言文句式的运用,举例解释。

让学生练习运用文言文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进行写作。

第四章:文言文鉴赏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鉴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文言文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朗读文言文,提高记诵古文的能力。

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体会用词的精当。

3、体会每一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4、分类整理笔记;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复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复习课时:2课时复习过程:第一课时文章主旨感悟本文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作者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作者童年时代具有的神奇的想象力和天真浪漫的情趣。

文言常识了解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清代文学家。

他一生曾长期做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

能文善画。

著有《浮生六记》。

一、下列句子的停顿:1、能/张目对日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二、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

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6、方出神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

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

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三、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四、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1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学会理清现代文阅读复习目标:学会把代文阅读复习重点:学会设计分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安排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学生提前解答近几年中考模拟试题、中考中有关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现代文阅读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一、理清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A.中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B.近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阅读部分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

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

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在预习中,我们利用调考、中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阅读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案初中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案初中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熟悉中考文言文考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2. 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增强学生的文言文词汇运用能力。

3. 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与程序,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4. 能够归纳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1. 总结归纳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总结文言文阅读的考点、虚词的用法和翻译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 实战演练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考点的复习:介绍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常见考点,如虚词的用法、句子结构、词义理解等。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讲解“则”、“而”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3.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翻译思路。

4. 文章内容与观点的分析:通过阅读实例,教授学生如何归纳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心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文阅读考点:介绍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常见考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讲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讲解“则”、“而”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4. 翻译方法的讲解: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翻译思路。

5. 文章内容与观点的分析:通过阅读实例,教授学生如何归纳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心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7.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通过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和虚词用法的掌握程度。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知识,提高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古文知识,能够分析和解读古文文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文实词: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古文虚词: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3. 古文句式: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句式,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4. 古文阅读: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整理好复习资料,准备相关的古文文本。

2. 课堂讲解:(1)古文实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实词,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实词的用法。

(2)古文虚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虚词,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虚词的用法。

(3)古文句式: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句式,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句式的结构。

(4)古文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文本,通过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古文知识进行解答。

4. 课后巩固: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古文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题,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运用情况。

3. 课后作业: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巩固情况。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古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

3. 教师要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古文,多积累古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初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初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一、导入(《诗经》中“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二、新课讲解(一)分析文言文考点1.文言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2.文言翻译:特殊文言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

3.文言理解(二)探究复习方法1.明考点2.抓重点①重点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一义多词,词类活用)链接《桃花源记》、《陋室铭》,以“乃”来引导复习。

③特殊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3.多积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一义多词。

如古今异义:“妻子”,“无论”,一词多义:“乃”。

一义多词:“皆”、“咸”、“悉”、“并”。

以及“俨然”、“豁然”、“怡然”等词。

4.勤归纳。

归纳“乃”的用法。

5.善运用三、拓展练习中考链接一:【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

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

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

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

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

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虽有千里之能张元怪之,随犬出门B.安求其能千里也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D.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若见而不收养2.下列加点字用法,和“犬随叔父夜行”中“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B.策之不以其道C.腰白玉之环D.吾妻之美我者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通用9篇)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的:1、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

2、复习重点篇目,了解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3、赏析精彩片断,提高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回归教材,复习重点篇目。

教学难点:认识文言文的价值功能,提高认识中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对于学习孔子曾有诸多论述,有两句话我的印象尤为深刻,那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让我这个远方来的朋友和大家一起,通过复习文言文单元快乐一回吧!(课堂调查)你喜欢文言文吗?为什么?(略)二、文言文具有认识功能——文化价值(饱含深情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地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于中国。

这座由“文言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

有人说掌握了祖国语言就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

在本册教材中,我们了解了哪些文化知识呢?(提问,引导学生复习回顾)⒈作家作品:贾谊、杜牧——取同一段历史,各有侧重,借古讽今之中显示真知灼见。

司马迁——如椽巨笔,写下“史家之绝唱,不韵之离骚”,其高度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辉映千古。

魏征——于殷殷规劝中寄寓深刻的忧患意识。

还有“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运用互文、铺陈的手法、酣畅淋漓之中抒发人生感慨。

⒉文体:赋体、说、序文、《史记》的五种体裁——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⒊文化常识:《鸿门宴》中的座次排列——东向至尊,南向次尊,西向侍座,北向陪座。

陶渊明及《归去来兮辞》中的隐士文化——清高自守、厌弃官场、随遇而安、诗酒消忧、躬耕自养、乐天知命。

王羲之行云流水般的书法艺术⒋重点字词句(以后专题复习)小结:学习文言文就如同在同学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大道,让我们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汲取。

初中古文复习教案

初中古文复习教案

初中古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知识点;2. 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3. 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内容:1. 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知识点,包括实词、虚词、句式、语法等;2. 常见文言文篇目,如《岳阳楼记》、《出师表》、《捕蛇者说》等;3. 古文阅读技巧和答题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古文知识;2. 提问学生对古文的认识和感受,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复习古文知识点(15分钟)1. 实词:复习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举例讲解;2. 虚词:复习常见虚词的用法,如之、乎、者、也等;3. 句式:复习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4. 语法:复习古文的语法特点,如主谓结构、被动句等。

三、解析文言文篇目(20分钟)1. 选取初中阶段的经典文言文篇目,如《岳阳楼记》、《出师表》等;2. 引导学生逐句阅读,解释生僻词语,分析句式结构;3. 讲解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4.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情感认同。

四、古文阅读技巧和答题策略(10分钟)1. 引导学生掌握古文阅读的步骤,如初读、细读、精读等;2. 教授古文阅读技巧,如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结构等;3. 分析古文阅读题的类型和答题思路,如词语解释、句子翻译等;4. 举例讲解,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提高答题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古文,提高自己的古文素养;3. 提醒学生注意复习,为下面的课程做好铺垫。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笔记,检查对古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翻译一段古文,检验阅读能力;3. 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

以上是一份初中古文复习的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结构和特殊句式。

3. 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准确解读文言文材料。

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提高文言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2. 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与理解。

3.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4.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5. 文言文写作的要点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辨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特殊句式的翻译。

2. 难点: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文言文写作的要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讲解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练习法: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题目,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

2. 教学进度:每课时完成1-2个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

3.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辨析,通过举例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2. 新课内容: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句子成分,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句子结构,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文言文句子结构。

七、教学内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2.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特殊句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4.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识别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一文言文复习教案

初一文言文复习教案

初一文言文复习教案【篇一:初一文言文复习教案】初一语文文言文复习课教案崇明县实验中学一、教学目标:1、巩固文言句子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并能做简单的整理和归纳。

2、提升阅读浅显的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能对文言句子中关键词语做简单的整理和归纳。

(二)、出示ppt ,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导入:根据考纲的要求,老师整理了一些所学古文的词语注释,请同学们看一看它们有什么规律或特点。

2、出示ppt ,巩固旧知。

3、学生交流,初步知道古文实词中的四种现象。

(三)迁移拓展,探究阅读课外文言文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释词的方法(四)检测考点,巩固方法出示精讲篇目《小石潭记》,联系新授说说考点在哪里(五)作业1、翻译《文言文启蒙》第135 2 、整理《小石潭记》中重点词语注释和句子。

附板书:1、增补内容2、调整语序3、保留原样初一语文文言文复习课说案崇明县实验中学一、教材分析 1.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本学期在我们的教材中共有19 课是文言、古诗词,其中精读篇目就有10 多篇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词语至今仍在使用,这些有生命力的字词典雅华美,意蕴深刻,为我们的书面表达添色增辉。

所以有人说写好作文必须有古典文学的功底,此言不虚。

即使今天,我们来学这些名篇,依然能感受到岳阳楼的壮美,小石潭的幽静,王安石对天才儿童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叹惋,林嗣环对民间艺人炉火纯青技艺的赞美,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每一篇都令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而沉郁的美。

而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2.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提升阅读浅显的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2)能力目标: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并说出句意。

b.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3.教学的难点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能对文言句子中关键词语做简单的整理和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熟悉中考文言文考点。

2、了解“则、而”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与程序,会翻译文言句子并把握文章大意。

4、能归纳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复习方法:总结归纳法、实战演练法
课前自学导思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文言文阅读训练,说说中考文言文有哪几个考点?
2、请分别谈谈你把握的文言虚词“则、而”等有哪些意义用法?
3、请同学们能够迅速回答解释文言词语、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

4、请同学们仔细回忆,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说说你平时是怎样概括文言文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态度的。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何为?”人不对。

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

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

百事也尽然。

探究点一:请同学们解释下列三个文言虚词,并根据所学文言文,举出例句归纳这些虚词的其他用法。

则:1、入则羞对其家室()
2、()
3、()
4、()
而:1、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2、于是退而疾耕()
3、()
4、()
5、()其:1、出则愧对其知友()
2、()
3、()
乃:1、乃狗劣也()
2、()
3、()
4、()
5、()之1、于是猎兽之获()
2、()
3、()
4、()
5、()
探究点二:解释下列文言文实词,并翻译句子,体会解释、翻译的方法。

思考1:解释下列三组加黑加粗词语,体会释词方法。

A、人不对家富则市得良犬
B、乃狗劣也人曰
C 、常过人矣疾耕则家富
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做题经验,用几个字简要概括解释文言词语的方法?思考2: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2)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同学们用来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有哪些?能否用几个字简要概括?
探究点三:把握文章内容中心,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作者观点态度。

思考1: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你是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
思考2:文中的好猎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原文谈一谈你的看法。

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简要谈谈你是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的?
思考3:从好猎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以往的阅读中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如何呈现,你是如何作答的?
总结归纳,回扣目标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请同学们复习七---九年级文言文,通过例句归纳总结出以下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




2、请完成《全程突破》文言文阅读五、六、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