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论文《中国山水画欣赏》
中国山水画鉴赏500字
中国山水画鉴赏500字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派重要画风。
始于南北朝,
盛于宋元,发展于明清,至今仍有不少艺术家继承传统,创新发展。
山水画以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笔墨和构图来表达作者对大自然
的感悟和境界的追求。
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和画法来看,中国山水画可以分为山水、山
水人物、山水花鸟、山水城乡等多种形式。
其中,山水画是最为经典
也是最为受人喜爱的一种。
在山水画中,常见的元素包括山、水、云、林、石等,这些元素通常通过对于线条和墨水的运用来表现其中的形
态和神韵。
同时,山水画也强调构图的合理性和协调性,从而表现出
自然风光的美和作者的审美情趣味。
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在于画家对于自然山水的体验和感悟。
他们注
重用心去领略大自然的秀美和奇妙,同时力求在画作中表达出一种境
界和情感的内涵。
由此,山水画也具有了一定的哲学和意境性。
例如,唐代著名画家王维的《山居秋暝》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为
开篇,通过对于秋日晚霞和草木颜色的描绘,寄托启发人们心中自然
无限的向往和想象。
总的来说,中国山水画是一门深刻而灵性的艺术,它不仅表现出
自然山水的壮美和神怡,同时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理念。
这种理念将持续影响并启示艺术家的山水创作,也将为
艺术爱好者带来更深刻的艺术体验。
中国山水画赏析
中国山水画赏析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古代,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中国山水画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出山水的壮美、宁静、灵动,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被视为高尚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理想境界和心灵寄托的追求。
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中国山水画的魅力。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岩画和青铜器上的山水纹饰。
随着历史的演变,山水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
唐代的王维、李思训等山水画家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先河,他们注重用笔墨表现山水的气势和神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宋代的范宽、米芾等山水画家则更加注重表现意境和情感,他们通过写意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更具有内涵和韵味。
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写意”和“工笔”两种。
写意山水画强调意境和情感的表达,画家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勾勒出山水的轮廓和神韵,给人以留白自由联想的空间。
工笔山水画则注重细节和精细的描绘,画家通过精细的笔触和细腻的色彩,展现出山水的细腻和真实感,使人感受到山水的真实存在。
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都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家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题材广泛,既有高山流水、奇峰异石,也有村庄田园、溪流小桥。
画家们通过不同的题材和构图,表现出山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意象有松树、松石、云雾、水波等,这些意象被视为中国山水画的基本元素,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中国山水画在表现手法上注重“气韵生动”,追求“意境超然”,强调“以意传神”。
画家们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出山水的灵动和神韵,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韵味。
中国山水画不仅注重形式的表现,更注重精神的传达,通过作品展现出画家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引导观者超脱尘世,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中国山水画鉴赏500字
中国山水画鉴赏500字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是通过笔墨和色彩表
现自然界山水景色的画作。
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是它的神韵和意境,它
不是简单的描绘自然景观,而是通过抒发画家的心情和情感,表现出
至美至雅的自然景色。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其创始人是王维。
王维的山
水画,具有极富诗意的绘画风格,被誉为“诗画两痴”。
宋代山水画
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以南宋“四家”为代表,即潘岳、马远、夏圭、
李唐,他们的山水画把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细腻
唯美的表现风格。
中国山水画的画家们在绘画时注重自然界景色的气氛和色彩的统一。
他们通过笔墨的运用,并掌握特定的绘画技巧,使画作具有独特
的韵味和气息,使人在观赏画作时产生一种无以言状的愉悦感。
例如,山水画中的“点染”技法,就是画家用点和染色的方式表现出自然界
的气息,使人感受到山川、林木、水流、云雾等自然景色的壮美和静谧。
总之,中国山水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代表了中国优美而
充满想象力的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值得我们
去欣赏和珍惜。
艺术赏析论文-论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艺术赏析论文-论中国山水画的特点论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摘要】中国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对象,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可谓是人们思想感情最厚重的沉淀。
中国山水画的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交融、天我合一的意境,即不但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且往往由有限的取景来表现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由表及里的认识,或于山水之中寄托对于国土家园的感情,因而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也可以说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所以说中国山水画并非简单的再现自然景观,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给自然赋予文化的内涵、审美的观念以及情感的表达,从而,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山水画哲学气自然艺术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对象,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可谓是人们思想感情最厚重的沉淀。
中国山水画的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交融、天我合一的意境,即不但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且往往由有限的取景来表现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由表及里的认识,或于山水之中寄托对于国土家园的感情,因而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也可以说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所以说中国山水画并非简单的再现自然景观,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给自然赋予文化的内涵、审美的观念以及情感的表达,从而,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成为国画中的精华,主要有一下特点: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的基础是天人合一,所以中国艺术是‘情化’了的情化艺术,它以有意味和有气势为其美学特征;西方人的哲学是人定胜天,强调人主观上的深入细致和数理值的准确关系,其美学特征是‘理化’了的科学艺术”。
人与自然的亲和,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哲学,成为国画山水的基础。
中国山水画毕业论文
《浅谈我对中国山水画的学习和创作的感受》【摘要】:学习中国山水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临摹、写生、创作山水画,了解山水画的内在精神和独特的思维表达方式,了解道家、儒家和佛教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
临摹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学习山水画的基础,学习古人的笔墨、构图、气韵等。
掌握了一定的技法和理论知识后要走进真山真水感受大自然并进行写生,注重写生的作用,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表达与别人不同的艺术语言,这也为以后创作积累了素材。
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为创作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在创作作品时会有很大指导。
【关键词】:精神;临摹;写生;创作;【正文】:一、中国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中国山水画,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所都有的,它的这一特性是与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密不可分,受道家、儒家、佛教等的思想影响着,在不同程度促进山水画的发展,说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中国山水画十分强调作者的主观因素,在山水画创作中,作者对自然界的认识理解,以及作者的情感流露等,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画家应当“以情入画”力求“情景交融” ,正如在一幅山水画上题一首诗或多一个红戳(印章)更能增加山水画的内在精神和神韵,在对客体世界有一个侧面深层次认识的基础上凭借心灵感受,概括勾画出山水形象,在加以丰富,表现自我。
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里,许多优秀的山水作品所显露出来的气质和高雅的格调,这是作者深厚的笔墨功力和作者具有饱满的创作激情和高深的文学修养有关。
如“搜尽奇峰打草稿”,提倡到生活中去,到实践中去。
欣赏和创作中国山水画,我觉得应该首先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知知识会接的宝贵结晶,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它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艺术体系,所以民族性是中国山水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中国山水画在创作中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即简练,恬静,含蓄和韵律等其实山水画从一开始就与其它的道家,佛家,儒家有关,佛家的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影响也是值得重视的,认定在精神上能够出现自发性的领悟,这种领悟实际上是对人世解忧的解脱和心理障碍的排除,而这些又恰恰是中国山水画家们孜孜以求的,佛家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孔子最早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是以道德价值来评价山水,但是这种对大自然的审美追求,客观上已超出了道德的范畴,其中的美构成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感情含蓄,气息平和的总体风格,儒、佛、道的自然观影响于山水画的共同点有三个:一是取法自然,用于自然的统一,二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三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
如何欣赏山水之美议论文
如何欣赏山水之美议论文一、山水画的文化背景(哲学内涵)山水画就是中国的风景画,但又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
山水画的产生与中国的道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能“官天地,府万物”“能胜物而不伤”。
道家思想追求素朴自然,简淡肃静的艺术精神,所以山水画多以水墨表现为主,以色为辅。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玄学兴盛的时期,玄学的代表思想就是道家的思想,这一时期政治动荡,民不聊生,许多文人名士为了躲避政治上的倾轧选择归隐,像陶渊明、嵇康、阮籍等,他们隐居山林,吟诗作赋,山水诗于是大盛,山水画也应运而生。
这都与道家思想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密不可分。
儒家思想对绘画的影响多体现在早期的人物画上,明劝戒,著沉浮,建立社会礼教,所以儒家思想是以入世为主的,而山水画多体现出世,禅宗思想对绘画的影响也比较深,但不如儒家、道家来得分明,影响更多的是后来的花鸟画。
当然这样绝对的划分是不严谨的,没有这样的必然,只能说是大致如此。
儒、道、释思想后来逐渐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山水画的发展也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但总的看来主要的还是道家思想。
二、山水画的意境山水画的意境就是山水画所创造的境界,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山川的风光,更多的是画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山水画的境界给人的是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不论是北宗山水还是南宗山水,所表现的意境与功能无不如此,或是仙境一般的缥缈神奇,或是悠闲农夫渔樵的隐居之所。
文人山水画多表现的是逸居山林的情趣、素朴自然的水墨风光;宫廷画家的界画多表现楼宇宫殿是人间的繁华,也是超脱于人间的世外桃源。
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灵居所。
这也是画家与观者的心灵沟通。
三、山水画的章法章法就是画面的布局,即构图法,顾恺之称作置陈布势,谢赫称作经营位置。
中国山水画赏析
中国山水画赏析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古代,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山水画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自然风光的壮丽和意境的深远,被誉为“中国画之魂”。
在中国绘画史上,山水画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中国山水画的起源、特点以及代表性作品等方面展开赏析,带领读者一同领略中国山水画的魅力。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岩画和帛画。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代先民就开始在岩石上绘制简单的山水图案,这些岩画被认为是中国山水画的萌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山水画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在汉代,山水画逐渐成为绘画的主流,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念和哲学思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唐宋时期,中国山水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王维、李唐等,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追求意境。
中国山水画强调意境的表达,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使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和舒适。
二是注重笔墨的运用。
中国山水画讲究笔墨的运用,通过淡墨深浓的对比和干湿墨的运用,表现出山水的质感和气势。
三是追求写意。
中国山水画强调写意的表现方式,画家在表现山水的形态和结构时,注重捕捉对象的神韵和气势,而不拘泥于细节的描绘。
四是重视构图。
中国山水画注重构图的布局和结构,通过构图的安排和画面的比例,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代表性的中国山水画作品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这幅作品描绘了一处山水风景,画面中山峦起伏,溪水潺潺,树木葱茏,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范宽擅长用笔墨表现山水的气势和神韵,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文人气质,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另外,明代画家文征明的《寒山拾得图》也是中国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间拾得一枚宝石的情景,画面简洁而富有诗意,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山水画艺术成就分析论文
山水画艺术成就分析论文“山水画艺术成就分析论文”山水画,常被称为中国画的重要门类之一,自隋唐时期起形成,盛行于宋元明清四朝,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之一。
山水画以山水为主题,融合中国传统的文人艺术精神,具有丰富的多元化表现形式,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分析其艺术特点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艺术成就的特点中国山水画富有古典艺术的气息,表现了中国画派中最为独特的情感表达。
山水画往往表现出山水的大气和壮阔,注重画面的气韵和意境的营造,体现出中国文人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非常注重画面的意境和氛围的表现。
山水画家讲究的是画面的大气磅礴,将景物的大小,高低,空虚和盈满表达在画面中。
在表现方面,中国山水画更倾向于用笔墨结合意境,把自然大气和壮丽表现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在于它本身是一种最朴素的符记形式,运用极其瑰丽艳丽的色彩,形成了饱满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感染力是其独特之处,表现了中国绘画中的氛围和空间感,能够体现中国画的传统艺术创造力和哲学思想。
山水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文化特色,表达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高远的理念。
山水画是生动的艺术表达,它通过笔墨和色彩来表现生命和自然的美。
此外,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中还有着重要的身份和地位。
它通常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艺术,被认为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山水画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成就是众所周知的,其中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它表达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文化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呈现自然之中自然美和哲学思想,提升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素养。
总结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论文】美术鉴赏论文浅谈中国山水画
【关键字】论文浅谈中国山水画【摘要】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
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
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
【关键词】山水画中国底蕴文化古典一、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可追溯到三国时代,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所叙述的《云台山图》证实了我国不但有山水画,而且起源于三国。
顾恺之,字长康,江苏无锡人,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博学多才,艺术造诣很高,素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论画》极大的促进了隋代以后我国山水画的发展,而后而后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进一步的证实了我国的山水画的由来,且证实了山水画的素材来源于真山真水的写生,绝非人为臆造。
---《洛神赋图》之一,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二、中国山水画的独立隋朝的时候,由于政教的关系,因此绘画受到重视。
隋朝绘画扔以人物或神仙故事为主,但山水画已发展成独立的画科。
展子虔与董伯仁齐名,与东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及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前唐四大画家。
展子虔历经北齐、北周与隋朝,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后任帐内都督。
画过佛教画《法华经变》,风俗画《长安车马人物图》,但均没有传世。
其山水画《游春图》,用勾勒刷法,著大青绿。
空间透视安排合理,注意远近关系和山树人物的比例,能够于咫尺之中,具备千里之趣。
这证明了隋朝的山水画已经彻底解决“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空间处理问题,成为卷轴山水画兴起的代表作。
二、中国山水画的老练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体育、音乐、外交……的发展,山水画教育开始设科,学画的人越来越多,王维、李思训、李明道、吴道子、阎立木、张萱、张燥邓等是最有名望的画家。
中国山水画赏析
中国山水画赏析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绘画表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展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三个方面对中国山水画进行赏析。
一、历史背景中国山水画起源于古代的壁画和书法,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成。
最早的山水画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的画家们通过描绘山川河流来表达自然景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水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宋代的“北宗南渡”使得山水画在南方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以“写意”为主导的艺术风格。
二、艺术特点中国山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意境为核心中国山水画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意境,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画家通过构图、用墨、运笔等手法,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观者在欣赏时能够产生共鸣。
2. 运用“写意”技法中国山水画强调“写意”,即通过简练的线条和寥寥几笔来表现山水的形态和神韵。
画家不拘泥于细节,而是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这种写意的技法给观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性。
3. 借景抒怀中国山水画往往通过描绘山川河流来表达画家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宣泄。
画家通过山水的变化和流动,抒发自己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感悟,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三、代表作品中国山水画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以下列举几幅著名的作品:1. 《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宏大的气势和精湛的技法而闻名。
画中描绘了江山连绵、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宏伟壮观之感。
2. 《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画中描绘了北方城市汴京繁华热闹的场景,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 《黄山十绝图》这幅作品是明代画家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构图而著称。
中国山水画赏析
中国山水画赏析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以“山”为主体,表现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旨在传达诗人、画家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理解与感受。
本文将对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技法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与赏析。
一、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那时文人逐渐在绘画中融入自然元素,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
唐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如李白、王维等大诗人,他们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通过诗歌给山水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王维更是将诗与画相结合,其作品传达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后世画家的楷模。
进入宋代,山水画呈现出更加成熟的表现形式。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山水画的空间感,艺术家如范宽、李公麟,以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想,将自然之美以独特方式展现出来。
尤其是北宋中期至南宋时期,山水画技法得到了显著提升,形成了“院体”与“文人”两大流派。
山水画不再仅仅是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而是艺术家主观情感和哲学思想的综合表达。
元代,山水画迎来了又一盛世,画家如赵孟頫、黄公望以各自独特的风格赋予了山水画更多的人文气息。
而明清两代则是山水画流派纷争和创作繁荣的时代,如董其昌提出“南宗北宗”之说,把文人山水与工笔山水进行了明确划分,影响深远。
二、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在具体表现技法上,中国山水画有着丰富而多样的方法。
这些技法不仅仅局限于线条、色彩,更包含了对空间、光影及情感的把握。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主要技法:1. 皴法皴法是中国山水画中一种重要的笔触技法,通过不同的用笔方式营造出石头和山体表面的质感。
常见的皴法包括“斜皴”、“披麻皴”、“蓬松皴”等,每种皴法都有其独特性,画家可以在创作中灵活运用,以增强作品的层次与立体感。
2. 着色山水画中的着色不仅仅是为了增添色彩,更重要的是强调物体形态与空间关系。
在古代,很多艺术家在使用色彩时,会采用淡墨或重墨来体现山石、水面和天空之间的变化。
美术鉴赏论文《中国山水画欣赏》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关于中国山水画的鉴赏所在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班级英本101姓名杨文婷学号 201003401102成绩任课教师程新元提交日期摘要何谓中国山水画?顾名思义,中国山水画即是从大自然中观察、体会、得到某种印记或感悟后,再经过提炼、概括、吸取自然景观的精髓,利用传统笔墨的技巧,从而创造出某种特定意境的画面。
按理说来,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形式与本民族的民族精神,理应受到至高的重视与珍视。
然而,随着中国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一涌而入,各种标新立异的西方印象画派以其自由,快速,狂放的技法被中国年轻人喜闻乐道,而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则渐渐被忽视。
在中西文化深度交融碰撞的今天,提高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迫在眉睫。
关键词:山水画,审美观,文化AbstractsWhat’s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There’s no doubt that we can know this from its name.Feeling the nature in heart, drawing a conclusion of what you have observed,and,at the end, by using traditional drawing method creates the painting,including some specific meanings.In our concept,acts as an important par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s,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should be cherished and respected.However,with the developing of China,western cultures flow into our beloved country.All kinds of odd paintings absorb our teens by their free ,crazy and open painting methods,and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s were ignored by our teens gradually.Today, Weastern cultures and Chinese cultures clash and exchange deeply. Therefore,we should improve our teens’asthetic standards in traditional paintings as soon as we can.Key words:landscape painting,asthetic standard,culture一、中国山水画技法简介山水画技法为中国山水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绘画技法表达了画家不同的性格,绘画时的心情及创作背景等。
[美术鉴赏论文]美术鉴赏论文《浅析北宋时期山水画》
[美术鉴赏论文]美术鉴赏论文《浅析北宋时期山水画》篇一: 美术鉴赏论文《浅析北宋时期山水画》浅析北宋时期山水画摘要:宋朝延续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
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
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从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都更加的多样化,出现了一批有杰出成就的画家,他们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以吾心为师,创作了具有丰富审美特色,面貌各异的山水画杰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典范,在美术史上树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通过下面对一些主要画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可以了解山水画在北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关键字:山水画表现手法寒林雪景北宋山水画坛在五代的基础上人才辈出,风格技法多彩纷呈,成就突出。
出现了李成、范宽、燕文贵,惠崇等划时代的杰出画家。
范宽得助于终南,太化;高克明“喜游山水间,搜奇访古,穷幽探绝,终日忘归”。
不少山水画家都有自己特色,燕文贵画山水楼观,号“燕家景致”;许道宁擅长寒林,平远,野水,表现山峰峭拔,林木劲硬的风貌。
燕文贵曾在汴梁大街买画,许道宁在汴梁买药时画山水招揽顾客,他们有都与都市世俗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1.李成李成,字咸熙。
擅长画寒林平远之景,在宋初极负盛名,被誉为“古今第一”,但他为人矜持,不轻易为王公贵族作画,因此其画颇为难得。
开封祖国寺附近的宋家药铺门首因有他所画的山水壁画,被誉为“山水宋家”。
李成的山水画以“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而自成一格。
他擅长用幽淡多层次的水墨画平远开旷的景色,世称“惜墨如金”;又以爽利秀润的笔锋画寒林枝杈,俗谓之“蟹爪”。
《情恋萧寺图》《情恋萧寺图》是流传在国外一幅影响较大的传为李成的作品。
此图作为高山峻岭,深沟巨壑,前景突兀巨石,以边平缓,一边峭拔,产生一种体积感和重量感。
岩石的轮廓线,用笔坚实有力,所组成的表面结构具有质感。
中景山涧瀑布飞流直下前景深潭,与远景处一悬瀑形成互相呼应之势。
途中造型曲尽变化的“蟹爪树”,树干枝杈笔法稳健有力,树态展枝摇曳,显得生动活泼。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论文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论文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论文重点从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现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进行总结概述,分别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希望能够大家带来参考价值。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论文【1】关键词:山水画;艺术特点;分析一、关于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它是中国画中以河流山川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画类。
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不过还没有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到隋唐才开始独立出来,后到了五代、北宋时期趋于成熟,最终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画科之一。
可以说,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山水画按照传统可以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多种风格。
在观者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会发现均体现出三种意识形态,即:(1)游山玩水、大好河山的大陆文化意识;(2)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3)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
正是这三大意识,一直以来,形成了我国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和主干。
有人曾说“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这般给国人以更多的民族情感、相同血脉”“山水画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观者从山水画中可以集中体味出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实现审美体验的过程。
二、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一)具有典型的历史特征与社会推演功能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展示了不同历史朝代与社会时期的典型生态与社会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专画山水的大师并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画派,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局面,不仅集中呈现了古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而且,古代山水画题材内容广泛、江南江北各异,名山大川、宫景台阁、村野渔樵,可以说各尽风貌。
最主要的是对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信息记录、印刷、传播、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演作用。
从形式上看,古代山水画的水墨、淡彩、青绿巧整点缀,皴法、构图、题款各具特色。
主要有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水墨山水三种类别,分别以工笔或写意的技法形式予以表现。
山水画毕业论文
山水画毕业论文山水画毕业论文引言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表达。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山水画融合了文人雅士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篇论文将从历史背景、艺术特点、艺术家和影响等方面探讨山水画的发展与影响。
历史背景山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在宋代,山水画进一步繁荣,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如李唐、范宽等。
明清时期,山水画达到了巅峰,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如“文人画”、“工笔画”等。
在现代,山水画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技法层出不穷。
艺术特点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表现:山水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构图,将自然景观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
画家通过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和质感,创造出独特的山水意境,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
2. 情感表达:山水画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画家内心情感的抒发。
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3. 反映社会:山水画也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山水画的题材和风格都会有所不同,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艺术家山水画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杰出的艺术家的贡献。
以下是几位著名的山水画家:1. 李唐:唐代著名山水画家,以其擅长的“写意”风格而闻名。
他的作品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诗意的意境,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2. 范宽:宋代山水画家,被誉为“范文正公”。
他的作品注重细节的描绘和形象的表现,给人一种细腻而真实的感觉。
3. 张大千:现代山水画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技法而受到广泛赞赏。
他的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人一种神秘而奇幻的感觉。
影响山水画不仅仅在艺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其他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赏析
中国山水画赏析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通过艺术手法表现自然山水的美丽和壮丽。
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三个方面对中国山水画进行赏析。
一、历史背景中国山水画起源于古代的壁画和绘画,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唐代,山水画开始独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绘画流派。
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李唐、范宽、郭熙等。
明清时期,山水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艺术特点中国山水画以“意境”为核心,追求表现自然山水的神韵和意境。
它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壮丽,追求画面的空灵和超脱。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以写意为主:中国山水画强调笔墨的自由和灵动,注重表现画家的个人情感和意境。
画家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墨色,表现山水的形态和气势。
2. 追求意境:中国山水画注重表现山水的意境和神韵,追求画面的超脱和空灵。
画家通过构图、色彩和笔墨的运用,表现出山水的美丽和壮丽。
3. 重视构图:中国山水画注重构图的平衡和谐,追求画面的整体美感。
画家通过布局、透视和比例的处理,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4. 善于运用水墨:中国山水画以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法,善于运用墨色的深浅和水的渗透,表现山水的质感和神韵。
三、代表作品中国山水画有许多著名的代表作品,以下列举几幅代表作品进行赏析:1. 《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品,以长卷形式展现了中国江山的壮丽和辽阔。
画面中山川起伏,江水奔流,给人一种宏伟和壮丽的感觉。
2. 《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北宋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农村景色。
画面中人物繁忙,建筑繁华,给人一种热闹和繁荣的感觉。
3. 《黄山十绝图》:这幅作品是明代画家徐悲鸿的代表作品,以长卷形式展现了中国黄山的壮丽和秀美。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浅析《万壑松风图》内容摘要: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
《万壑松风图》作为南宋末期山水画技艺突破更新的代表作之一,在艺术风气、画风画法方面存在深刻的赏析价值。
关键词:山水画、画风、艺术风水、意蕴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
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
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
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注1)⑥。
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自我的图像、为人的性情。
而《万壑松风》深藏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都不禁让人有一窥究竟的念想。
一、画者李唐《万壑松风图》款识题于远峰上:“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
”可知作于一一二四年,其时李唐约七十岁左右,是李唐是南渡前在北宋画院时的作品。
李唐,北宋末南宋初画家,字晞古,初以卖画为生,徽宗赵佶朝补入画院。
高宗南渡,李唐亦流亡至临安,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
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的笔墨,写出山川雄峻的气势。
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注释2),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
他画的山水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
二、纵览《万壑松风》《万壑松风图》与《早春图》《溪山行旅图》,历来被称作宋画之三大精品,纵观全图,山峰耸峙,山石巉岩,峭壁悬崖间有飞瀑鸣泉,显现雷霆万钧的阳刚力量,给人以坚硬的感觉。
山腰间白云缭绕清岚浮动,如此不仅把群山的前后层次感划分出来,还使画面有了疏密相间的效果,整体气氛有柔和调剂的一面,不会因为密而实致使欣赏者有过份的压迫感。
从山麓至山巅,松林高密,郁郁葱葱。
山脚下乱石珠连,水流奔涌。
大自然雄壮之气扑面而来,气势磅礴。
山颠的丛树,近树的松林,有隐有现的石径,幽深寂雅的情调涤荡人心。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论文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论文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论文山水画可以说是中国情结里不可忽视的兀素,有着浓浓的人文积淀。
古语石: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我国山水画将山水的品质有机的融合,在山水画中将国画的意境,气韵,格调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融合可以让人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窥见深厚的美学积淀。
山水画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趣给人浓浓的美感,不得不称谓山水画是国画中的瑰宝。
一、山水画的发展关于山水画的起源众说纷纭,据传在魏晋时期就有山水画。
相传在!顶恺之的《石台山图》中,可以证明我国的山水画是起源于魏晋时期。
可以说之是个博学多才的人,被冠之画肥。
他的《论画》对隋代以后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隋代的时候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利,不再依附于其他的画作。
在这一期间,展子虔的画作可以说极大地丰富了山水画的创作。
他的《游春图》描绘出二月的江南时,人们的春游之景。
只画都有着一股春意盎然之气,在用色和笔法上都独具匠心,波光粼粼的水,儿个妙龄女子在游湖赏景。
性个画是自然之景为卞,衬以人物的点缀。
可以说很好地达到了后人所评价的“远近山l尺千里”的境界。
到了唐代,不仅仅经济达到鼎盛的时期,这个朝代的文化也同样让人叹为观卜。
不仅仅有可以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画家—工维,也有会行军打仗的将军画家—李思训。
李思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展子虔的影响,他的画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隋代画法的技巧,也融入了很多新的创作兀素,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在他的画作《江帆楼阁图》的创作中,画家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嘉陵江的风姿,强烈的视角感和丰富的画质感,将画家的弃悦之情和自然的山山水水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我手画我心的境界。
直至宋代山水画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个盛时期,在宋代更是涌现出大批的杰出画家。
其中范宽更是杰出代表,他所画的《雪景寒林图》为后世传颂,这幅画意境开阔,画浑融,个民好地表现出大雪过后山林的情景。
画的布局层次分明,色彩清晰,传神的表现出山石的厚重之感,林木的浓郁之姿。
中国绘画鉴赏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首先是中国人对山水画的观念,由这种观念引申到中国人对山水画精神层次的诠释,山水画寄托的是中国文人理想、情感、精神。
由此便可得出中国山水画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以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体的古代隐士精神。
中国山水画精神所要表达的是中国文人对“天人合一”的意境和对“道”的领悟的诠释。
所以“天人合一”是中国画精神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精神、天人合一、隐士精神、道家思想。
一、中国人对山水画的观念中国人的山水画不同于外国人的风景画,它不是再现自然景观,而是通过自然景观的表现,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和审美的观照。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亲和,是山水画的基础。
春夏秋冬,朝暮白昼,风霜雨雪,山水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体现了生命的意义。
山水和人一样具有内在的生命运动和精神力量。
中国人关于山水的观念,源于原始的宗教。
对山灵的崇拜,对水神的敬畏,人们在这种崇拜和敬畏之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神统治的社会里。
一切神灵无不隐匿于山水之中。
山水是神灵之母。
山之高,水之深;山之广,水之渺,蕴涵了天体宇宙的无限奥妙。
为了表示对山水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人们刻画山水神灵的形象,用于祭祝或瞻仰。
神话或神画启发了山水画的独立成形。
刻画中的“**月山”,表现的既是一个自然的观念,又是一个历史的时期。
人们能够将它们合为一体,就已经表明了对自然的独特的认识方式。
中国艺术中关于自然的观念可以说是先天的,这种先天的因素是精神高于物质、思维高于存在。
哲学方式决定了中国人关于自然的定义,宗教则为哲学方式增添了生命和精神。
天地与我并生,天地与我合一,庄子打开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屏障,人开始与天地精神往来。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山水“质有而趣灵”,因此,圣人、贤者、高士必有山川之游,轩猿、尧、孔无不如此。
而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等名山又演绎了千古佳话。
“优游”是生活也是文化,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爱好,也表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联结自然与文化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关于中国山水画的鉴赏所在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班级英本101姓名杨文婷学号 201003401102成绩任课教师程新元提交日期摘要何谓中国山水画?顾名思义,中国山水画即是从大自然中观察、体会、得到某种印记或感悟后,再经过提炼、概括、吸取自然景观的精髓,利用传统笔墨的技巧,从而创造出某种特定意境的画面。
按理说来,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形式与本民族的民族精神,理应受到至高的重视与珍视。
然而,随着中国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一涌而入,各种标新立异的西方印象画派以其自由,快速,狂放的技法被中国年轻人喜闻乐道,而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则渐渐被忽视。
在中西文化深度交融碰撞的今天,提高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迫在眉睫。
关键词:山水画,审美观,文化AbstractsWhat’s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There’s no doubt that we can know this from its name.Feeling the nature in heart, drawing a conclusion of what you have observed,and,at the end, by using traditional drawing method creates the painting,including some specific meanings.In our concept,acts as an important par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s,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should be cherished and respected.However,with the developing of China,western cultures flow into our beloved country.All kinds of odd paintings absorb our teens by their free ,crazy and open painting methods,and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s were ignored by our teens gradually.Today, Weastern cultures and Chinese cultures clash and exchange deeply. Therefore,we should improve our teens’asthetic standards in traditional paintings as soon as we can.Key words:landscape painting,asthetic standard,culture一、中国山水画技法简介山水画技法为中国山水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绘画技法表达了画家不同的性格,绘画时的心情及创作背景等。
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有助于激发业余或专业山水画鉴赏者的兴趣以及加深其对绘画作品的理解。
下面将简要地介绍几种山水画的技法。
(一)用墨方面1、泼墨法,顾名思义,是指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水墨浑融、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
而要使用这类技法,毛笔要大一些。
用饱含水的笔头,蘸上浓淡得宜的墨汁,大胆落笔,点拓出所画物体的轮廓。
2、积墨法,即层层加墨。
这种墨法一般由淡开始,待第一次墨迹稍干,再画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再勾、画足为止,使物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
用积墨法,行笔要灵活,无论用中锋还是侧锋,笔线都应参差交错,聚散得宜,切忌堆叠死板。
要注意第一次墨色与第二次墨色之间的差别,色度的浓淡相差略大一些,才能看得出笔痕,不至于到干后成了糊涂的一片。
用得好的积墨法始终保持墨的光泽,积墨愈多,光彩愈足;如果干后出现灰色的死墨,积墨法就失败了。
成功的关键决定于笔法,笔笔有力,行笔有度,墨色才能有神彩。
总之,积墨法既要浑然一体,又要有笔迹可寻。
3、破墨法,指作画时,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
而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在画虾的头和胸的时候就经常使用该种技法以表现虾的透明感。
(二)用笔方面1、要自然有力,切忌呆滞。
2、要变化而有联系,要将粗、细、浓、淡、长、短、横、直、干、湿、轻、重根据物象参差需用,既有变化,还要互相联系。
3、要苍老而滋润,苍老就显出含蓄的笔力,用笔光滑就显得雅嫩,过于苍老亦易枯燥,故须在苍老中滋润,也就是干湿并用。
4、要松灵而凝炼,松灵比自然更进一步,要活泼轻松有生趣,切忌油滑、轻浮,轻松之中要有重厚,凝练是一笔画去到尽端有回锋。
5、要刚柔相济,即在轻柔中有骨力。
所谓“线棉裹铁”才能稳厚,刚健的锋中要参以巧运,“扛鼎中有妩媚。
”故一笔中要能刚健婀娜兼有之。
6、要巧拙互用,用笔朴质显得老实,故要在巧笔中夹几笔拙,在拙笔中夹几笔巧,应巧拙互用,方为得法。
二、山水画常选对象的画法(一)山石(1)石是山的局部;画石是画山的第一部,所谓“石分三面”就是要表现出山的凹秃凸阴阳,画出石块的立体感。
画石的步骤,大致可分成钩、皴(擦)、染、点,或再增加提的程序。
钩是用中峰或侧峰画石块的轮廓,确定其形状,钩的线条可依石的特征灵活运用。
皴是依山石的纹理以各种线条(或点)画出石头的质感或立体感,也可酌情用偏锋(笔腹)乾笔擦以加强其凹凸或质感量。
染是以淡墨大笔湿画石之暗面,待淡墨乾后再做第二次、第三次的渲染,直到感觉充分为止。
点是用浓墨或焦浓加苔点,若墨色的浓度够了就算完成,若嫌不足,可用浓墨或焦墨依原有的钩、皴再提一次;提的线条并非依样重描,而要略相错开。
先以教淡的墨钩或皴,后以浓墨提,可救可改,且提后较为浑厚,富有变化。
(二)树木树木是山水画学习的必修课,凡画山水者少不了要穿插些树木,以提高山水画的美感和质量。
古人画山水画是先画树而后画山,树木围绕在山石中、河流边、暴布之间穿插,使得山水画美丽迷人,似如仙境。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
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
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
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
(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三)树叶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1)点染法:①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
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
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②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
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③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④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
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2)双勾法: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
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
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
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
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
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三、名画赏析佳作粗略了解了大致的中国山水技法与所选对象的画法,但是这还是不足的,想要进一步掌握欣赏中国山水画的方法,最有效的一步便是尝试着自己写一些赏析性的文章。
下面列举一篇同学对唐代马远作品的赏析为例作为本篇论文的收笔。
马远南宋画家。
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治今山西永济西),生长钱塘(今浙江杭州),曾祖贲、祖兴祖、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均曾任画院画家。
远承家学,光宗、宁宗时(1190-1224)历任画院待诏。
擅画山水,取法李唐,而能自出新意,下笔遒劲严整,设色清润。
所画山石,以带水笔作大斧劈皴,方硬有棱角;写树叶有夹笔,树干用焦墨,多横斜曲折之态;所绘楼阁,大都运用界尺,而加以衬染,多作“一角”、“半边”之景。
时人以其构图别具一格,称其为“马一角”(后人或以为此系为南宋偏安写照)。
又工画水,兼精人物、花鸟。
后人将其与夏圭并称“马夏”,又与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
马远的独创性风格首先体现在山水画方面,一般认为,他在绘画上取得的成就也以山水画为最高。
马远山水源出李唐,从他早年作品《春游赋诗图》可以看出和李唐《江山小景图》卷有一脉相通之处,但已显示出马远的匠心:在局部取景中,上画根,下画梢,比李唐更进一步,后来,马远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在构图方面,李唐、马远虽然都是局部取景,但总体来说,马远更为简约、概括,画面烘托的气氛和表现的意境更具特色。
马远绘画常把主景置于一隅,其余则用渲染手法逐渐淡化为朦胧的远树水脚、烟岚雾雨,并通过指点眺望的人物把观赏者的注意力引向旷远的空间,勾起人们无限遐思。
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马远作品是“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此边角之景也。
”确实比较恰当地描述了马远的山水画构图特点。
五代、北宋荆浩、关仝以来的山水画,常作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布局以近、中、远景层层重叠,常要求远景也清楚写实。
马远的画却无中景,远近直接对立。
近景以胸中丘壑驾驭画面,或山之一角,或水之一涯;远景则减到不能再减,画面上常留出大片空白,以表示空旷渺远的气氛。
这在中国画构图上是新的创造,似虚而实,虚中有实,如司空图论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雪景》卷便是这种构图的典型范例。
此图由四段横幅集合成一卷,写阴霾天色中江上雪景,皆取“边角”之景,简赅传神。
第一段,画面集中在左下角,右端仅伸出一带孤丘,细长如一白练。
左端相叠两座雪山,山右侧一群建筑物中高耸着一座殿阁,青松等绕于四周。
建筑物上面覆盖厚厚的积雪,下衬树叶极浓重。
对比之下,空旷处愈显空旷。
整个画面给人以荒凉幽寂的感觉。
第二段,仅在画面上端偏右部分,用方直的线条勾出重重叠叠隐约可见的山岭,如露在水面的一线鱼背。
山峰上稀疏地点着几株小松。
山峰之下皆隐于氤氲迷雾之中,水天山雾一色,尤如混化的世界。
画的左下角寥寥几笔勾出一叶小舟,二人拨桨,舟前仅三道波纹,舟后拖出一条水浪。
全图着墨处不到画面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