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国家利益是判定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重要尺度。

2、主权标准,即国家维护和发展主权的国家利益是正当的与合理的。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4、联合国的“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 月5日。

5、第三世界的崛起以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诞生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为三个重要里程碑。

6、阿以冲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未解决。

阿以冲突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权利的问题,二是阿拉伯国家恢复失地的问题。

7、人们往往习惯地把《罗马条约》的生效日1958年1月1日当作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日期。

8、日本政治倾向右倾与保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

9、1991年12月,苏联原有15个共和国中除俄罗斯外均宣布独立。

10、朝鲜半岛问题实质上是南北两个朝鲜的统一的问题11、国家是最基本、最活跃、最普通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其活动遍及国际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过程,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12、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统一的标准,即国家维护、增进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的国家利益是正当与合理的。

13、综合国力也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据。

14、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15、将信息通讯技术、互联网和计算机软件结合起来的经济被称为“新经济”,其核心是信息产业。

16、《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统称《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

1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8、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4/5,共有160多个国家的地区,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扮着重要角色。

19、1971年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合法席位。

20、目前,中国参加了400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考试复习重点1. 当今世界主题是什么?2. 当今世界热点问题有哪些?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国际社会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存在两大争执: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极力将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拉入减排范畴,发展中国家却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部分发达国家有意终止《京都议定书》,另搭新框架,遭到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反对。

二是发展中国家期望到2020年发达国家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排40%,但目前发达国家提出的指标与此期望相去甚远。

发达国家既不愿承担更多减排义务,也不兑现对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

国家分类标准:1.从国体的角度划分2.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划分3.从各个国家在世界上所处的不同地位划分4.以现有的国际体系为出发点进行划分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国家利益综合国力主权国家行为主体非主权国家行为主体国际组织民族解放运动组织跨国公司综合国力也称国力、国家力量。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指标,在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资源力:指领土、人口和自然资源。

资源力是构成国力的基本要素,资源力的大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及其发展潜力。

经济力: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工业生产能力、农业生产能力。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核心,决定一个国家国力的因素最终要靠经济。

军事力:包括核军事能力,常规军事能力,指挥与组织结构的质量,战争理论的先进等多方面。

是国力的外部体现和象征。

科技力精神力:包括政府的工作效率、国家民族的内聚力、政策目标的合理性和社会制度等等。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而中国由去年的第30位上升至第29位,在金砖四国中继续领先。

人均收入比较少,中国现在的人均收入2009年3566美元,排在世界第98(100)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当代世界经济第一节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格局的变化一、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一)世界经济的形成1.第一个时期: 世界经济萌芽期2.第二个时期: 世界经济初步形成期3.第三个时期: 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期(二)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构成世界有机统一体的不同类型国家(国家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组合状况、相互作用总的关系和态势。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重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重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名词解释1.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等各种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和形态。

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大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2.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它一般是指由于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

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样一种竞技状态,也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3.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制定国家战略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制定和推行国家政策的基本依据4.雅尔塔体制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苏联和英国为了处理战败国问题,重新安排战后世界政治秩序,先后召开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为战后世界秩序勾画出一幅蓝图。

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形成了关于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基本方案,实质上就是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体制。

5.杜鲁门主义两极格局对峙时期,政治上表现为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斗争,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采取除了直接武装斗争(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

6.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实现对欧洲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为美国控制日本打下基础。

7.时代主题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反映世界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态的特征,并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问题。

8.国际秩序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世界格局为基础的国际社会中,行为主体处理彼此间关系的原则、手段和相应保障机制的总和。

9.尼克松主义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总统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

一、名词解释1.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相互联系中所形成的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2. 布雷顿森林协定: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协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简单地说,“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

3.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4.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5.雅尔塔体系:所谓雅尔塔体系(或称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6.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在协调各国关系、缓和国际矛盾、解决国际争端、调节国际冲突、维护和促进世界发展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7.政治体制: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有关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

8.尼克松主义:1970年2月,尼克松在向国会提出的长篇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从而形成了所谓“尼克松主义”。

二、简述题1.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一)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一论断。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机遇和有利条件2.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3.反对和制止战争的力量在不断增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名词解释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7.1 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有44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一: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二:促进了国际货币关系的相对稳定,三:缓和了国际收支危机,四: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五:促进各国国内经济发展巴黎统筹委员会:1949.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秘密成立的,因总部设在巴黎,有17个成员国,简称“巴统”是冷战的产物,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

综合国力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及其在国际社会中所起的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雅尔塔体制:是指以美、苏、英为首的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利益,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以及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问题,在以德黑兰、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所达成的谅解和协议。

戴高乐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法国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戴高乐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可称为法兰西民族主义,它包括三方面思想:民族主义思想、集权主义思想和独立自主思想. 戴高乐主义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新东方政策: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

是对联邦德国历来推行的哈尔斯坦主义的重大修正。

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7月,田中内阁提出“多边自主外交”战略,具体内容是:以日美同盟为基轴,谋求与美国建立“富有成果的伙伴关系”;借助中国,抗衡苏联,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联系国际秩序: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家组织等。

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是1955年由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五国发起召开,有18个亚洲国家和6个非洲国家,共29个发展中国家参加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国际会议。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指导导论学习要点: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的涵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事务,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能力的经济政治实体。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的特征(1)具有独立性,不为其他组织所控制和左右,能够独立地制定、实施自己的对外经济政治政策,自主地开展对外经济政治交往活动。

(2)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并拥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的物质手段。

(3)是一实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

(4)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活动,发生跨国行为。

二、国家利益1、国家利益的涵义国家利益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2、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1)国家利益是国家从事对外交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国家利益是判定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重要尺度。

(3)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和世界经济政治演变、发展和变化的动因。

3、国家利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标准和尺度(1)主权标准,即国家维护和发展主权的国家利益是正当的与合理的。

(2)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统一的标准,即国家维护、增进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的国家利益是正当与合理的。

(3)符合人类社会共同利益、进步利益的标准,即国家维护、发展国家利益时,不能损害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和进步利益,妨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互利标准。

国家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必须尊重他国利益,实现互利。

三、综合国力1、综合国力的涵义综合国力,也称国力、国家力量,是衡量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全方面发展的主要指标。

2、综合国力的战略价值(1)它是衡量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高低的尺度。

(2)综合国力是国家推行外交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主要手段。

(3)综合国力也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据。

重点与难点: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主体、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三个重要的概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试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试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知识点,要求认真阅读教材,熟练掌握。

1.战后初期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的主要步骤:1.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在国际贸易领域,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

3.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取了扶植的政策。

4 .构筑“经济安全网”巩固美国对西方盟国的领导。

5.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美国则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

6.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技术禁运。

2.布雷顿森林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

包含两要素:美元与黄金兑换;美元和其他货币的固定汇率制。

3.巴黎统筹委员会;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的正式名字是“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

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秘密成立的,因其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

其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

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

3.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及形成的时间美国,西欧,日本4.世界经济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表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三大区域组织建立起来。

东盟和南方共同市场等区域经济集团也得到发展。

5.欧洲联盟的特点;是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

是一个经济集团也是政治集团。

6.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及成员;1、南北合作2、大国主导3、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4、战略的过渡性主要成员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7.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及独特的合作方式;他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愿、灵活、开放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合作论坛。

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是一个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8.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期末必考试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期末必考试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复习题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1、战后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世界总体和平这一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外,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强劲推动。

新科技革命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经济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加快了生产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各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生产力发展的回旋余地,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优越性,从而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在世界的范围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贸易国际化的发展对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起了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四,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

战后,世界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协调机构、合作机构大量涌现,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一直是国际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

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答: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样一种经济状态。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1、国际分工发展到了新的阶段;2、世界贸易迅速增长和多边贸易体制日趋完善;3、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达到空前的规模;4、金融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5、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6、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不断加强。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积极作用:1、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2、促进全球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3、有利于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4、为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经济的新的机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及部分答案(一)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及部分答案(一)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及部分答案(一)导论一、名词解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国家国家利益生存利益综合国力二、填空:1、国家利益是国家从事对外交往活动的()和归宿。

2、国家利益是判定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

3、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和世界经济政治演变、发展和变化的()。

4、综合国力是衡量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高低的(),是国家推行外效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也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国家战略的()。

5、现代国际谈判和合作过程,就是()相互让步和交换的过程。

6、综合国力的物质力包括:()、经济力、()、军事力和文教力。

7、综合国力的精神力包括:()、国家、民族的内聚力、()和社会制度。

三、问答题:试述国家利益正当性和合理性的标准与尺度。

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事务,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能力的经济政治实体。

2、国家:是最基本、最活跃、最普遍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其活动遍及国际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过程,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3、国家利益: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4、生存利益:即国家的安全利益,是指满足国家生存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包括国家领土完整不受破坏,主权独立不受损害,民族文化、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得以保存,人民生存不受威胁等等。

5、综合国力:也称国力、国家力量,它是衡量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全方面发展的主要指标,对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综合力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力量构成。

(二)填空1、出发点2、重要尺度3、动因4、尺度主要手段重要依据5、国家利益6、资源力科技力7、政府效能目标合理性(三)问答题略。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一、名词解释:世界经济布雷顿森林协定关贸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制马歇尔计划军事安全网经济安全网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集团化新经济跨国公司可持续发展二、填空:1、世界经济是一个由各个国家、各区域性经济集团、各企业单位、各商业与金融机构等()、相互制约而形成的()。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1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一、本章学习基本要求1. *世界经济的构成和运行机制,•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和非国家主体即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国家集团等),主要世界经济组织的功能与特点;2.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从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和两大经济体系的对抗到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面演变,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的出现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战后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本章的重点问题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更有力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2)新科技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18世纪中叶以来发生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

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革命性的飞跃,信息技术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

(3)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不平衡”既指发展水平的不同,也指经济实力的差距,更多地指发展速度的快慢不一。

不平衡规律最重要的表现是先进国家发展迟缓,后进国家发展迅速,后进国家缩短和先进国家的差距以至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

(4)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 当前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分歧严重。

三、本章典型例题解答为什么说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以及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集中表现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1、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和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稍有不慎,就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和国际协作加强;(2)国际资本流动加速,资本、金融国际化大大加强,尤其是直接投资增长迅猛;(3)全球范围商品流动规模空前扩大,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加快,超过了生产的增长速度;(4)跨国公司实力增强,活动范围日益扩大,成为国际性生产的主要组织者。

3、雅尔塔体制的内容雅尔塔体制确定了美苏两个大国在欧洲和亚洲重新划分的势力范围。

从此,欧洲一分为二,东欧属于苏联苏联的范围,西欧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德国由美、英、苏、法分区占领,战后分裂成两个德国。

4、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1)世界经济全球化;(2)世界经济集团化;(3)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4)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日渐融合。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二者的关系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二者作为世界经济同时存在的两种趋势并不相悖。

地区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组成部分,是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阶段。

集团化是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正是集团化和一体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使得这两大趋势得以同时存在并不断加强。

从短期来看,世界市场将因集团化而相对分割,但从长远看,这种开放性集团的相互依存,必将导致未来的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更高级的一体化阶段。

6、当今世界基本矛盾的特点冷战结束后,世界基本矛盾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三类矛盾:西西矛盾、南北矛盾和东西矛盾。

而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是其核心内容。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期末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期末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期未复习选择题1.国家利益是国家从事对外交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国家利益是判定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重要尺度)。

3.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和世界经济政治演变、发展和变化的(动因)。

4.综合国力是衡量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高低的(尺度),是国家推行外效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主要手段),也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据)。

5.现代国际谈判和合作过程,就是(国家利益)相互让步和交换的过程。

6.综合国力的物质力包括:(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和文教力。

7.综合国力的精神力包括:(政府效能)、国家、民族的内聚力、(目标合理性)和社会制度。

8.世界经济是一个由各个国家、各区域性经济集团、各企业单位、各商业与金融机构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统一体)。

9.对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这也是美国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的一个(主要内容)。

10.美国早在(1947)年就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

11.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取了(扶植)的政策。

12.(区域集团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

13.从根源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

14.区域集团化是与(政治多极化)同步发展的,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15.区域集团的发展推动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全球一体化又可以将区域集团化的成果作为更广泛、更普遍的全球制度的(基础)。

16.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快速成长不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一场革命,而且将对人类生活和(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1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工业经济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经济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18.(南北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是不平衡规律的又一重要表现。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政治与经济》复习资料一、基础概念国家利益:利益是影响国际行为的根本因素,而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

一切满足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因素都是国家利益。

其内容可分为:按轻重缓急,分为主要和次要利益。

按时效,分为短期和长期利益。

按内容领域,分为安全、政治、经济、文化利益。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

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欧共体原始会员国: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

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欧盟。

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遏制战略。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欧盟。

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确立: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欧元的启动:自1999年1月1日起,欧元引入无形货币,在欧盟各成员国发行。

2002年1月1日,新的欧元纸币和欧元硬币启用,正式进入流通市场。

英国的政治体制:英国是一个单一制、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英国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结构有国王、议会和内阁。

其中,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而国王则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利,统而不治,主要是国家的象征,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的职能。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总部设在新加坡。

它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始建于1989年,现有21个成员经济体。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第一章(二)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区域经济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组织欧洲联盟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发展而来的。

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盟诞生。

欧盟经历6次扩大,成为拥有27个国家,面积432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8亿、GDP总量达16万亿美元,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1989年11月经澳大利亚提议,在堪培拉举行了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

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组织。

1993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名称。

三、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三)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四)新科技革命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发展(五)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六)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七)新经济的兴起(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逐渐消除各种壁垒和阻碍,从而使各国间经济关联性和依存性日益增强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生产的全球化(2)贸易的全球化(3)投资的全球化(4)金融的全球化积极作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促使各国改善企业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经济的机遇。

消极影响•加剧了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世界经济尤其是中小国家的经济更加容易受到西方国家经济周期和波动的影响•不仅导致各国市场的整合,还加剧了不同经济制度和文明的碰撞、主权的侵蚀和民族利益的调整第三节当今世界政治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严峻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三、全球性金融风险增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响较大金融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首先从泰国爆发,迅速蔓延到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重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重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参考范围第一章世界政治与国际格局、第三章国际秩序与时代主题、第十章空前发展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一)基本概念:世界政治:是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在世界范围内为实现其政治目的所进行的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关系。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政治舞台充当主要角色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于政治问题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2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形成】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确定的。

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等.【雅尔塔体系的实质】前期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工具,70年代以后成为第三世界伸张正义的工具。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势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的到壮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其对峙经历了“冷战”和“争霸”两个阶段。

(书上未明确给出,摘自《百度百科》)冷战:特指二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和两大制度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的除直接军事进攻以外的紧张激烈的对抗状态。

4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敦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攻击苏联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鼓吹西方国家“联合起来”,英美“建立特殊关系”,共同对付苏联。

“铁幕演说”解开了“冷战”的序幕。

3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给正遭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声称世界已分裂位“极权政体”与“自由国家”两个敌对营垒,“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御共产主义。

《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重点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第三章国际秩序与时代主题、第十章空前发展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一)基本概念:世界政治(1)、世界政治格局(2)、雅尔塔体系(2-3)、冷战(3-4)、铁幕演说(3)、杜鲁门主义(3)、马歇尔计划(4)、第二次柏林危机、(105)古巴导弹危机(105-106)、多极化(16)、单极化(16)、一超多强(16-17)、新型伙伴关系(17)、可持续发展(69)、非传统安全(69-70)、联合国(380-381)(二)基本问题:1、二战结束后美国与苏联是如何由合作走向对抗的?(3-6)西方阵营的形成: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方阵营的形成: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对抗的根源如何?(1)二战胜利使得美苏联合的基础消失(2)利益追求和战略目标冲突:美国谋求成为世界霸主,苏联要争取世界大国地位(3)美苏分歧:波兰和东欧的政权问题;德国的赔偿和分区占领问题;原子弹问题;从伊朗撤军问题;占领日本问题(4)意识形态的对立(5)国际体系和力量结构:美苏是战后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欧洲战后丧失中心地位出现了权力真空,导致美苏的争夺如何评价两极格局?(14-15)2、如何理解冷战后世界格局为“一超多强”?(1)“一超多强”是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客观描述。

“一超”指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

“多强”指欧(经济、国际影响、文明)、日(经济、军事)、俄(地缘、资源、军事、政治)、中国(经济、政治)。

(2)“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阶段,其发展趋势是多极化,但是实现多极化趋势要经历长期曲折的过程,美国谋求建立它领导的单极世界是最大的障碍。

3、如何理解冷战后的世界依然不安宁?(68)4、如何认识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方面的作用?如何理解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387-391)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一)基本概念:世界经济(19)、世界经济协调机制(28)、金砖四国(45-46)、20国集团、经济全球化(47)、区域集团化(51)、知识经济(54)20国集团(G-20):⏹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国际金融问题的解决除西方发达国家外,还需要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概要1、国际社会是指各不同国家、民主、地区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国内政治范畴中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指一个组织机构。

国际领域中,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中,最重要的是主权;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居支分配地位的价值和政策取向,并且决定国家的具体目标;国家力量指一个国家的实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和文化实力等,亦即上述所有各领域实力的总和。

3、国际组织是具有国际性行为特征的组织,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为实现共同的政治经济目的,依据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常设性机构。

4、所谓“极”主要是指全球或地区中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吸引力和作用力,对全球或地区性事务能有效发挥协调功能、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心。

5、国际关系是指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

6、国际格局是指宏观上和整体上国际社会的内在联系和结构。

7、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所谓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整体,也是在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与其相适应的国际交换关系的总和。

世界经济主要行为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和非国家主体(即跨国公司、世界经济组织、地区性国家集团等)。

8、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生产、贸易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这样一种经济状态,也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七个主要表现:一,生产全球化;二,贸易全球化;三,资本全球化;四,技术成果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五,金融全球化;六,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七,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不断加强。

四个积极作用:一,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二,促使各国改善企业经营,提高生产效率;三,利于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四,提供了发展经济的新机遇。

三个负面影响:一,加剧了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使世界经济更加容易地受到西方国家经济周期和波动的影响;三,加剧了不同经济制度和文明的碰撞、主权的侵蚀和民族利益的调整。

9、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国家社会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行为主体和非国家行为主体。

10、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符合一定标准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力量结构或态势。

演变过程:一,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的分化,多极化趋势显现;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两极格局极端化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终结。

11、“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一,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但是天下并不太平;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三,大国关系重新调整及其影响;四,以联合国为主的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联合国的作用遭遇挑战;五,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加大;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新的表现;七,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12、时代主题是指在“大时代”的某一历史阶段内,由世界主要矛盾决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13、和平与发展。

相互关系: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主要表现:一,霸权主义;二,局部冲突;三,南北发展不平衡;四,日益冲突的全球性问题。

14、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一,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四,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

15、国际秩序包括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政治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1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模式:美国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法国的指导性计划模式。

17、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的六个原因: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二,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存加深和协调加强;三,国际经济体制提供了国际制度环境和物质基础;四,对生产关系作了适应性调整;五,和平环境;六,从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18、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特色:英国的议会君主制,以内阁制为核心;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分权与制衡;法国的半总统半议会制,任期五年;日本的议会内阁制,内阁是日本的最高行政机关。

19、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行政权力膨胀成为普遍现象,权力中心由议会转向政府;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明显趋弱,阶级斗争趋向缓和,但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政治运动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对资本主义选举和政治决策的影响日趋增大。

20、奥巴马的“巧实力”外交政策:核心内容是认为美国应吸取布什政府对外政策过度依赖军事实力的教训,综合运用软硬实力特别是软实力,更加有效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重振美国的霸权地位。

基本思路是:将硬实力与软实力巧妙结合,建立综合的战略方案、资源基础和实施工具,以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推进美国的利益。

主要内容包括:一,加强与盟友、伙伴和国际组织的关系;二,关注全球发展;第三,高度重视公共外交;四,促进经济融合;五,增强科技和创新能力。

21、当代日本对外政策的演变:战后初期的“追随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实行“经济外交”;20世纪70年代初,多边自主外交;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大国外交。

2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一,谋求世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二,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在对外关系中长期占主导地位;三,维护西方的特殊利益。

23、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24、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五个困难:债务危机,资金倒流;粮食危机,依赖粮食进口;人口的增长超过物质资料生产的增长,社会不堪重负;环境恶化问题;信息、技术、知识“边缘化”问题。

25、当前影响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政局不稳、民族问题和宗教冲突。

26、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思潮:民族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

27、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政策的七个基本内容:一,反殖、反帝、反霸,维护民族独立;二,支持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三,不结盟;四,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遵守《联合国宪章》;六,加强第三世界各国的团结;七,建立国际新秩序。

28、南北关系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29、冷战结束后南北关系的新变化: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南北经济矛盾依然存在,但出现了与“冷战”时期不同的特点:发展援助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技术转让问题;北方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始重视南北合作,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

30、南北矛盾加剧的三个主要原因:南北政治经济关系不平等,南北经济差距日益夸大;西方发达国家加紧推行强权政治;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31、解决南北关系的三个途径:推行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提高南方的经济实力,以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

32、南南合作的三个主要形式: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贸易合作;金融合作和技术合作。

33、南南合作的三个意义:第一,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第二,经济上的密切合作加强了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第三,壮大第三世界的国家力量。

34、东欧剧变属于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三个特点: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发生变化;国家政权性质发生变化;明确提出并积极实行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定私有化方案。

35、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二,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三,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四,极左,极右都会葬送社会主义;五,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六,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七,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

36、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宝贵经验:一是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是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三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在改革中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四是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五是必须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六是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从严治党。

37、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38、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3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0、加强和巩固同第三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41、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42、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的稳定的坚定力量的五个具体表现: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者人类进步事业的前进和发展;二,中国是第三世界大国,对第三世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三,中国在稳定国际局势、抑制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四,中国在联合国中正确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力争使联合国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控制;五,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取得的成家,本身就是对世界进步、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43、中国模式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灵活创新模式;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在内的综合发展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4、当今国际形势: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三,世界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四,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45、当今中国的外交战略:一,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二,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三,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46、当今中国的外交布局。

中国“新外交”由五大部分组成:周边外交、大国外交、第三世界外交、多边外交和新兴的“软实力外交”。

一,稳定、改善和发展痛各大国关系,是使我国在国际形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的关键;二,睦邻政策和睦邻外交一直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方面;三,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础;多变外交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