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1.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共29张PPT)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2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2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

提出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蛆是从哪里来的?
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 及其规律性所作出的一种假定性的说明。
蛆不是由腐肉变来的
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 调查及收集证据)等方面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探索生命的方法
教学课件
在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 们会发现许多现象和不解的问题,如:“夏天,食物变 馊的现象” ,“水果放久了有酒味的现象”,可能你 会问“食物为什么会变馊?”“水果放久了为什么会 有酒味?”……
自学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 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在多 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 ①作出假设 ②制定计划 ③提出问题 ④得出结论 ⑤实施实验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2.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实验变量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探究活动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探究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制定计划(课内) 实施计划(课下) 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设计实验方案时应考虑的问题
1.实验时用几条蚯蚓? 2.如何保证变量唯一? 3.如果蚯蚓爬行的路线不是一条直线,如何测量?
注意: 实验要进行三次以上

2.2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共16张PPT)

2.2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共16张PPT)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实验 作出假设后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④得出结论 ⑤表达交流
(2.)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①提出问题 ①提问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因此必须要具体且详
②作出假设 细
③实验 ④得出结论
②地③照在作在组已 出 进 和有假行实知设实验识验组和时时生,,活其我经变们验量需的不要基是控础唯制上一变,的量科,,学在这、设样合置的理对实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 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 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 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查取样法
探究指导
1. 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蚯蚓 的体表来回抚摸,感知刚毛的存在。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蚓在硬纸板(玻璃)上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⑤表达交流 验方法我们称为控制变量法 ④⑤
得出结论时,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
并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的正确性,使结论科学、
准确,当科学探究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
我们应多次重复实验,并大胆地对原有知识进行
修正
(3.)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P8探究主 题为例,自己设计出一套完成的探究方案。除了实 验探究法外,还有哪些探索生命的方法?
D、③①②④⑤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共29张PPT)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共29张PPT)

当蚯蚓在玻璃板上时,只见它的身体在舒缩、变粗和变细,却不能前进,这是 因为玻璃的表面光滑,刚毛无法支撑和固定身体。
实验说明蚯蚓的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并与刚毛配合而进 行运动。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蚓在硬纸板(玻璃)上爬得快。 (3)实验:

获!
今天你学到了 什么?
1 认识常用的探究器具(P24图)
2 说出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檫片—滴水—取材—放材—盖片—染色
临时装片的制作






① ②




对一些复杂现象的研究,往往可从简单的操 作入手——取样调查,它是一种探究方法。
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1.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2.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D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实验变量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3.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
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C A.随手扔掉 C.放回大自然中 )
B.放进垃圾桶中 D.用作鱼饵
4.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
时应( C )
A.放弃自己的探究结论 B.适当地修改探究结论以保持与原知识一致 C.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D.否定自己的探究结论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新版苏教版
板?请说一说理由。
5.一个探究实验中为什么只有一个实验变量?
【思考交流】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14
第二节
【归纳提升】
探索生命的方法
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
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
2.选择糙面硬纸板与光滑玻璃板作为变量,其他变量相同。挑取盆
里两条大小粗细差不多、比较健壮的蚯蚓,将它们分别放在糙面硬
问题导入
几个盲人想知道大象的模样,他们分别摸了大象的鼻
子、尾巴、身体、腿,几个盲人你争我辩,都认为自
己说得对。盲人探索大象的模样犯了什么错误?探索
生命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3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知识点一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科学探究包含的方面
作出假设 、实验、________ 得出结论 和表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__
璃板与糙面玻璃板)。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图2-2-2
13
第二节
【问题探究】
探索生命的方法
1.描述一下蚯蚓的生活环境和它的外部特征。
2.如何设计变量?是选择同一条蚯蚓还是不同蚯蚓做实验?
3.如何比较蚯蚓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慢?速度如何测量?
4.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是粗糙纸板,还是光滑的玻璃
达、交流。
提出问题。 2.科学探究的开始:________
3.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______ 的解释。 可能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4
第二节
4.实验
探索生命的方法
实验是验证_____ 实施 计划 制订 计划、_____ 假设 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 _____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
后变成的吗?)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对一些复杂现象的研究,往往可从简 单的操作入手——取样调查,它是一种 探究方法。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 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 的第一步。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2、 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请据实验设计回答:
(1)本实验中设计的变量是

(2)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A、B两组实验能
起到对照作用吗?
(3)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进一步改进,
请你提出你的修改意见。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探究指导
1. 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蚯蚓的体 表来回抚摸,感知刚毛的存在。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蚯蚓在硬纸板(玻璃)上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
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蚯蚓在纸上蠕动时,可听到轻微的沙沙声,这 是蚯蚓体表的刚毛与纸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刚毛能在 运动中起支撑和固定作用。
当蚯蚓在玻璃板上时,只见它的身体在收缩、变 粗和变细,却不能前进,这是因为玻璃的表面光滑, 刚毛无法支撑和固定身体。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序中
对生活和生产中发现的令人迷惑 不解的现象提出问题。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实验
得出结论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 途径。对照实验
变量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

探究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 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 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 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探究指导
1. 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蚯蚓 的体表来回抚摸,感知刚毛的存在。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蚓在硬纸板(玻璃)上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蚯蚓在纸上蠕动时,可听到轻微的沙沙声, 这是蚯蚓体表的刚毛与纸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刚毛能在运动中起支撑和固定作用。
当蚯蚓在玻璃板上时,只见它的身体在舒 缩、变粗和变细,却不能前进,这是因为玻璃 的表面光滑,刚毛无法支撑和固定身体。
实验说明蚯蚓的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并与刚毛配合而进行运动。
对一些复杂现象的研究,往往可
从简单的过程的举例
一个科学探究的实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 得出结论
对生活和生产中发现的令人迷 惑不解的现象提出问题。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 释。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 变量
途径。对照实验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 论。

苏教版生物七上1.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共26张PPT)

苏教版生物七上1.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共26张PPT)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 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C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为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 B )
①作出假设 ②制定计划 ③提出问题 ④得出结论
⑤实施实验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2、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D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实验变量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3、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 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 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
学生
实验方案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 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 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探究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 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 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 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1、实验时所用蚯蚓的条数 2、蚯蚓的大小,生命力的强弱要大体一致 3、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用棉花蘸水擦拭蚯蚓的体表 4、如果蚯蚓爬行的路线不是一条直线,如何测量 5、如何测量蚯蚓在单位时间内爬行的距离 6、粗糙的物体表面可选用纸板,光滑的物体表面可选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方法》PPT精品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方法》PPT精品课件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注:实验结束后,要将蚯蚓放回大自然!
新课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 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分析与判断证据和数据等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 在科学探究中,还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新课探究
1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在生活和生 产中有很多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会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与生物学有 关的问题。如:
蛆是从哪儿来的?
新课探究
2 做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假设未必与事实 相符,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出来的 假设: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出来的 假设:蛆是由蝇产生的
新课探究
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假设不一定正确,必须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的正确与否。 2.在实验中要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等如实地记录下来。 3.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在多次重复 实验的基础上,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课堂总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 提出问题
设置对照试验 控制单一变量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 2 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 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
01
科学探究的一 般方法
新课探究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1 提出问题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方法》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方法》精品教学课件
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记录表1
环境 1min
光亮 阴暗
2min
3min
4min
5min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拓展练习 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温度

探究二:鼠妇喜欢生活在常温还是高温的环境中?
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记录表2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巩固提升
认识并使 用显微镜
拥有了探索生命的器 具,你是否就能像科 学家一样探究呢?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1 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的 一般方法
2 作出假设 3 实验
4 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1 提出问题
在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里,我们留心一下,会遇到 许多令人迷惑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如: 蛆是从哪儿来的?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互动体验 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实地调查
查阅书籍
网络检索
2 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假设未必与事实 相符,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光亮的环境中 光
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交流展示
3 实验
制订实验计划 实施实验计划
制订实验计划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精讲点拨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设置对照试验 控制单一变量 坚持实事求是 善于交流合作
1 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 实验 4 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探索生命的其他方法
实验法 2
观察法 1
3 测量法 调查法 4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
抽样调查法、模拟法 解剖比较法、模型法等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四:雁过留声
1.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
2.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X)
3.水、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变量。
(√)
4.设置对照、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
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得出结论
我们的结论是:蛆不 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交流表达 探究过程
探究报告
班级公布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洗洁精安全吗?”
常熟市某学校食堂门口前的一棵高大雪松原本长得枝繁叶 茂,却莫名其妙出现枯黄、叶落的怪象,后来竟在没有任何虫 害的情况下枯死了,后来查出原因竟是这棵死掉的雪松靠近食 堂门口,最近经常有洗洁精水直接流到树根上导致了它的死亡 。
假设蛆由腐烂 的肉变来的
其他种子培养 盘中,腐烂的 种子上并没有
长蛆呀!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实验准备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实验设计
对照实验
控制实验变量
A 实验组
B 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组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绿豆种子萌发需要水吗?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进行实验 4.得出结论 5.交流表达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探究实种验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室
“小弗莱明”团队 第1天
第4天
第7天
第8天
蛆!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 (共25页)

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 (共25页)

尝试探究
(1)提出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蚓在硬纸板(玻璃板)表面上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蚯蚓在纸上蠕动时,可听到轻微的沙沙声,这 是蚯蚓体表的刚毛与纸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刚毛 能在运动中起支撑和固定作用。 当蚯蚓在玻璃板上时,只见它的身体在收缩、 变粗和变细,却不能前进,这是因为玻璃的表面 光滑,刚毛无法支撑和固定身体。
时应( C )
A.放弃自己的探究结论 B.适当地修改探究结论以保持与原知识一致 C.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D.否定自己的探究结论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表格记录
爬行速度(cm/min)
第一次
硬纸板 玻璃板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cm/min)


今天你 学到了 什么?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假设未必与事实相符,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包括实验、观察、调查及搜集证据)等方面。 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变化的因素),科学探究常常要 设置对照实验。
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
其他因素都相同。
科学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 开始(第一步)。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 在生活和生产中发现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 现象而提出问题。
P28二段
例如,当你观察到腐烂的肉上有一些蛆(这 是生活中的现象)的时候。可能会提出:“蛆是 从哪儿来的?”这一问题。 P28二段
2、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 释。假设未必与事实相符,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 想(而是有根据的猜想)。 P28三段 例如,根据 上述问题,你可能作出: ① “蛆是由腐烂的肉变
来的”、② “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或③
“蛆是由蝇卵产生的”等假设。 P28三段
3、实验: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 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 查及搜集证据)等方面。 P28四段
所有的实验都有单一变量(单一变化的因素
)。例如,水、光、温度、时间、体积等都可能 是单一变量。P28五段一行 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 计对照实验(由对照组和实验组组成)。在对照实 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 他因素都相同。P28五段二行黑体
P30最后一段
在探究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例如, 假设不一定正确,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假
设的正确与否。在实验中要把观察到的现象、数
据等如实地记录下来。P31一段
当科学探
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在多次重复
相同实验的基础上,应大胆修正原有的知识。
P31一段
课堂练习
思考 P31 一、自我评价
探究指导 P30
1. 学生4人一组,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 蚯蚓的体表来回抚摸,感知刚毛的存在。“蚯蚓 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等问题,讨论并制 定探究计划,进行探究。注意增加重复实验的次 数。P30
2. 尝试探究 P30 (1)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蚓在硬纸板表面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收集实验证据。
记录表格 P30
爬行速度(cm/min) 平均值
(cm/min)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硬纸板 10
9.8 9.7 9.833
玻璃板
9
8.8
8.6 8.8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P30
蚯蚓在硬纸板表面爬得快
◎ 活动结束后,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P30
1、 D
2、(1) 、错,总是改为未必。 (2)、对
3、A
二、思维拓展 P31
(1) 、秋天,取两个同样大小的花盆;种相同大 小的菊花。
(2)、其中一个花盆放在实验室(实验组),另 一个花盆放在实验室外的阳台上(对照组)。
(3)、除此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如两花盆都 浇等量的水等,观察看哪一盆先开花。
例如,根据假设① “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 的”,可以设计对照实验: P28五段4行
步骤(1)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同 样大小的玻璃碗里,P28五段4行
(2):其中一个(左)碗口覆盖有纱布(实验 组),另一个(右)碗口敞开(对照组)。 P28 五段5行
分析第(2)步:在这个实验中,变量是猪肉 和外界的蝇是否直接接触,即实验组(左)中的玻 璃碗用纱布盖住,碗中的猪肉和外界的蝇无法直 接接触,对照组(右)中的玻璃碗不用纱布盖住, 外界的蝇可以直接接触到玻璃碗中的猪肉。 P28 五段6行
复习:1.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
擦→ 滴(清水)→取材→浸材并展平→盖片 → 染色
薄而透明
2、用于制作临玻片标本的材料,必须是

3、当生物材料无色时,需要进行 染色 。
P28 (重点,难点)
(难点)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 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 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 、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P28一段
二、探究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探究目的: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P29 探究器材:蚯蚓,硬纸板,玻璃板,清水等。 P29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 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 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主要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蚯蚓体表的黏液也有助于蚯蚓的爬行。P29
讨论:什么是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P30
从上述探究中可以看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 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P30最 后一段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
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 变量 ,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 重要途径; P30最后一段 分析与判断证据和数据 等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在科学探究中,还要 善于与他人交流与合作。
而没有用纱布覆盖
的右碗中肉腐烂了,
还生有蛆。
用纱布覆盖的左 碗中肉腐烂了, 但没有蛆;
图2-11科学探究示意图 P29
1.提出问题:“蛆 是从哪儿来的?”
图2-11科学探究示意图 P29
作出假设: “蛆是由腐 烂的肉变来的”,
实验现象:用纱布覆盖的左碗中, 肉腐烂了,但是没有产生蛆。
我的结论是:蛆不是有腐烂的 肉变出来的。
课外作业
一 、必做作业: 学法大视野P11--14 二、选做作业: P32课外阅读
(3)步:除此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如两只 碗都放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等,观察过一段时间。 P28五段9行
在实施计划时,应根据计划,通过进一步观 察、调查或实验,记录几天内猪肉腐烂的程度、 有无蛆的产生等相关证据和数据。 P28六段
4.得出结论: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例如,在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到“蛆不是由腐烂的 肉变来的”这一结论。 P29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