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声音(西南交大)
合集下载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28张PPT)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9fac3e6edb6f1aff001fdc.png)
空气(0 C)
空气(15 C) 空气(25 C)
o o
o
331
340 346
海水(25 C)
冰 铜(棒)
o
1531
3230 3750
软木
煤油(25 C) 水(常温)
o
500
大理石
3810
5000 5200
1324 铝(棒) 1500 铁(棒)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说声音是 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知识拓展
(6)在运动会上,小明进入了100米短跑决赛。在比赛
时,他做好起跑准备后,一听见终点线处的发令枪响他
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请你帮他计算当他起跑时 ,终点处裁判手里的秒表显示已经过了多长的时间?
答案:假设当时的气温是15℃左右,则秒表显示已经
过了约0.29s,他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如果你是 小明你会怎么做?
(3)由此推想,声音是 怎样产生的?
体都在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 的振动产生的
演示实验一:音叉的振动
把音叉的振动用乒乓球放大
我们用转换法把不
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间接表现出来。
物体的振动 产 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_ 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当振动停止时,发 ______ 停止 。 声也______
2.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的 水 。 空气 、马的声带 发声体分别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
3.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 振动 而产生的。 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 ______
知识拓展
(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注 意: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成功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成功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7f77d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e.png)
推理:
因为真空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分析: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3
2
4
1
声音的传播: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板书:
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水波 → 声波 类比法
1、学生在教室里能听见老师的讲课声→通常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
2、 能传播声音
3、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蹄声
能传播声音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 第一节
202X
01
教学目标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02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03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CONTENTS
04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
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
振动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
声源
____体、_____体_____体都能发声。 固 液 气
小露锋芒
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蹄声,学生在教室里能听见老师的讲课声。
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01
02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D
4.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 接通电路, 电铃发出声音, 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掉时, 将发生 (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 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不见电铃振动, 但能听到声音
声音课件ppt
![声音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7b47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6.png)
声音的传播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遇到 障碍物时会反射、折射或 衍射。
声速与声压
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 质的性质,而声压则表示 声音的强度或音量。
声音的属性与特征
音调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取 决于声波的频率。
响度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度或音 量,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音色
音色是人们对不同声音的 感知,取决于声波的波形 和泛音。
互动环节设计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并邀请同学进行评价和建 议。
案例三:语言学习与翻译
总结词
利用声音技术辅助语言学习,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详细描述
本案例将介绍一些利用声音技术辅助语言学习的工具和方法,如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通过这些技术的 应用,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外语学习、口语练习和翻译操作。
声音的接收与感知
听阈与听域
听阈是指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 最低感知能力,而听域则是指人
耳在不同频率下的听阈。
空间定位
人类通过双耳接收到的声音信号, 能够判断声音的来源和方向。
掩蔽效应
当两个或多个声音同时存在时,人 们只能感知到其中一个或几个声音 ,这种现象被称为掩蔽效应。
PART 02
声音的采集与处理
互动环节设计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记录和分析自然界的声音,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录音和感悟。
案例二:音乐欣赏与创作
01
总结词
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 灵感。
02 03
详细描述
本案例将选取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了 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同时,通过设计一些创作 任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 音乐作品。
声音ppt课件
![声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f9f1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2.png)
响度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强;振幅越小,响度越弱。
人类听觉系统对响度的感知是相对的,即声音的响度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安静的 环境下,轻微的声音会被感知为响亮的声音。
响度的变化可以用来强调或突出某些信息,例如在演讲中提高音量可以强调重点内容或引起 听众的注意。
音量控制
调整录音设备的音量,避免过载或音量不足。
音质选择
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音质设置,如采样率、位深 度等。
音频播放设备介绍
1 2
耳机
适用于个人使用,便于随身携带。
扬声器适Leabharlann 于多人同时收听,提供更广泛的音效体验。
3
电脑音频输出
通过电脑的音频输出来播放声音PPT课件。
06
声音的艺术与文化
声音在艺术中的表现
噪声控制
对于不可避免的噪声,应采取有效 的控制措施。例如,使用降噪软件 或硬件设备,以减少噪声对演示的 干扰。
04
声音的合成与处理
声音的合成
01
02
03
声音合成概述
声音合成是一种利用数字 技术生成人类可听语音的 技术。
语音合成方法
语音合成的方法包括波形 合成法、参数合成法和规 则合成法等。
语音合成应用
声音的未来发展
01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声音将在这些领域发挥更加重要
的作用,如环境音效、语音交互等。
02
人工智能与语音技术
人工智能和语音技术的发展,将使得声音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如智
能语音助手、语音识别技术等。
03
跨媒体融合
随着媒体融合的趋势,声音将与其他媒体形式更加紧密地结合,如音频
《声音》课件ppt
![《声音》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d00e0e4431b90d6c85c7ef.png)
声音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 声音,如虫鸣鸟叫声、风雨声、汽车喇 叭声和人们说话声、唱歌声等。声是一 种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声波还 不是声音,声波进入耳朵后,迫使耳膜 振动,把声波传递给听觉神经,大脑的听 觉神经形成的听觉才是声音。
振动可以发声. 如果将发声的振动 记录下来,需要时 再让物体按照记录 下来的振动规律去 振动,就会产生与 原来一样的声音, 这样就可以将声音 保存下来.
超声波
• 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波,人耳是 听不到的,这种声波叫超声波。超声 波的穿透力很强,能沿直线传播到很 远的地方。根据超声波反射回来的时 间和强弱,可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和范 围。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能引起介质 剧烈振动,所以人们也可用超声波清 洗仪器、洗衣、洗碗等。
超声波消毒 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诊断 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 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 常简称为介质。
回声
在山里大声叫喊,可以听到回声。 这是声波碰到山这个障碍物被反射回 来所形成的。如果反射声波的障碍物 离我们很近,回声就和原来的声音混 在一起,我们分辨不出它们,回声只 是使原来的声音加强了。在门窗关闭 的室内谈话,听起来比在旷野里声音 大,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障碍物离我们远,回声就比原 来的声音迟到一段时间。
传声
• 声波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如空气)才 能传播出去,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叫 介质。我们能听到各种声音,是因为 我们的周围有大气作为介质传播声波, 声音在真空中就不能传播。在不同的 介质中,声波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340米 / 秒。 声波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能达到 4900米/秒。 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1450米/秒。
唱片上记录声音的沟槽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 声音,如虫鸣鸟叫声、风雨声、汽车喇 叭声和人们说话声、唱歌声等。声是一 种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声波还 不是声音,声波进入耳朵后,迫使耳膜 振动,把声波传递给听觉神经,大脑的听 觉神经形成的听觉才是声音。
振动可以发声. 如果将发声的振动 记录下来,需要时 再让物体按照记录 下来的振动规律去 振动,就会产生与 原来一样的声音, 这样就可以将声音 保存下来.
超声波
• 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波,人耳是 听不到的,这种声波叫超声波。超声 波的穿透力很强,能沿直线传播到很 远的地方。根据超声波反射回来的时 间和强弱,可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和范 围。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能引起介质 剧烈振动,所以人们也可用超声波清 洗仪器、洗衣、洗碗等。
超声波消毒 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诊断 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 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 常简称为介质。
回声
在山里大声叫喊,可以听到回声。 这是声波碰到山这个障碍物被反射回 来所形成的。如果反射声波的障碍物 离我们很近,回声就和原来的声音混 在一起,我们分辨不出它们,回声只 是使原来的声音加强了。在门窗关闭 的室内谈话,听起来比在旷野里声音 大,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障碍物离我们远,回声就比原 来的声音迟到一段时间。
传声
• 声波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如空气)才 能传播出去,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叫 介质。我们能听到各种声音,是因为 我们的周围有大气作为介质传播声波, 声音在真空中就不能传播。在不同的 介质中,声波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340米 / 秒。 声波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能达到 4900米/秒。 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1450米/秒。
唱片上记录声音的沟槽
声音的传播课件(共14张PPT)
![声音的传播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9420a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f.png)
播。(可以/不可以)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0
此
2
处
3 年
可
伏地
编 辑 修
版
听声
改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2
0
此
2
处
3
可 编
年
辑 修
版
改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0
此
2
处
3
可 编
年
辑 修
版
改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用钢尺、木制米尺、棉线、塑料卷尺做实验。 看看哪种材料,声音的传播效果最好?
2 0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记录表: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0
声音的传播
此
2
处
3
可 编
年
辑 修
版
改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思考:
0
此
2 3 年 版
声音是怎样到达我们
处 可 编 辑 修 改
的耳朵呢?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0
此
2
处
3
可 编
年
辑 修
版
改
现象:水面一波一波地从音叉所 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出去
此
2
处
3 年
传声物体
可
钢
改
能否听到音叉 的声音
能
能
能
能
能否感受到音 叉的振动
能
能
能
声音的传播ppt课件
![声音的传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428f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e.png)
学习的目标和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和特 性,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 传播规律。
理解声音传播在日常生活和生 产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对声音 传播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声音的传播,培养学 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提 高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02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产生
总结词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04
声音的传播规律
声波的叠加原理
01
02
03
声波叠加
当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 它们会相互叠加,产生合 成的声波。
合成声波的特性
合成声波的振幅、频率和 相位会发生变化,取决于 叠加的声波的特性。
干涉现象
当两个同频率的声波相位 相同或相差整数倍的波长 时,它们会相互增强,产 生干涉现象。
声波的反射和折射
声音在音乐中的应用
音乐创作与表演
音乐家通过演奏乐器或歌唱来创作和 表演音乐,声音是音乐的核心元素。
声音特效
在音乐制作中,声音特效如混响、压 缩、均衡器等被用来改变或美化声音。
声音在医学中的应用
超声波检查
利用声波显示人体内部结构,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语音治疗
对于某些语言障碍患者,通过特定的语音训练和治疗帮助他们恢复语言功能。
声音的传播ppt课 件
目录
• 引言 • 声音的特性 • 声音的传播介质 • 声音的传播规律 • 声音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如何通过不同的介质(如 空气、水、固体等)进行传播的。
声音传播的特性
声速、声衰减、声反射和声折射等。
声音传播的应用
声音在通信、音乐、音响技术等方 面的应用。
梁倩《多媒体技术》第2章多媒体音频技术-PPT精品文档
![梁倩《多媒体技术》第2章多媒体音频技术-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3a7b55f7fd5360cba1adb31.png)
采样频率越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采集的样本数越
多,音质就越好,同时数字化声音的数据量也越大。
多媒体技术
奈奎斯特理论: 采样频率不应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这样就 能把以数字表达的声音还成原来的声音,这叫做无损数字 化(lossless digitization)。 采样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f为被采样信号的最高频率。
(1)波形声音
包含了所有的声音形式,它可以把任何声音都进行采样量化,并恰 当地恢复出来。 (2)语音 构成人类语言信号的各种声音。人的说话声虽是一种特殊的媒体, 但也是一种波形,所以和波形声音的文件格式相同。 (3)音乐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可看作符号化的声音媒体,比较规范的是 MIDI。
多媒体技术
图2-1声音是一种连续的波
多媒体技术
2、声音信号的两个基本参数 声音信号的两个基本参数是频率和振幅。
振幅:波的高低幅度,表示声音的大小。 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以Hz为单位,表示音调的高低。
注:
周期:两个相邻波之间的时间长度,为频率的倒数。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模拟声音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以数字表示的声音是一个数据系列。 模拟电压幅度、量化、编码的关系如表2-2
多媒体技术
2、音频数字化
计算机内的音频必须是数字形式的,因此必须把 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有限个数字表示的离散序列,即 实现音频数字化。在这一处理技术中,涉及到音频的 采样、量化和编码。
‣声音与听觉特性
主 要 学 习 内 容 :
‣声音信号数字化 ‣采样定理 ‣数字音频的文件格式 ‣音频信号的特点
‣电子乐器数字接口(MIDI)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15张PPT)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3f407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7.png)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选单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初中物理多媒体课堂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接下来我们来看书第48页图3—3所示的实验
2 0
(请大家仔细听,随
此
2 3 年 版
着发空生气了的怎抽样声出的音,变铃化又声?)是怎样传播的呢?
处 可 编 辑 修 改
选单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练习
2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0
2 3
(2)声音必须靠
传播,它在
年
版
(3)零度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此
不能传播
处 可 编
辑
修
改
(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 在铁轨上,这是因为
(5)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 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选单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选单
初中物理多媒体课堂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怎样通过空气传到我们
2 的耳朵引起听觉的呢?
0
此
2
处
3
可 编
年 版
请看以下的实验
辑 修 改
选单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初中物理多媒体课堂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0
此
2
处
3
可 编
年 版
声源
辑 修 改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象 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
小结
2 一、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0
此
2
声音的传播ppt课件
![声音的传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fef3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b.png)
的发生。
05
声音的传播实验
声波的产生实验
总结词:通过振动产生声波,实现声音的传播 。
01
1. 实验设备:弦乐器、音叉、话筒等。
03
02
详细描述
04
2. 实验过程:通过弦乐器的弦的振动或音 叉的振动,产生声波。
3. 实验现象:通过话筒将声波转化为电信 号,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05
06
4.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波是纵波。
社会活动噪声
如广场舞、KTV等娱乐活动产 生的噪声,影响周边居民的正
常生活。
家庭噪声
如家庭装修、家庭宠物等发出 的噪声,影响邻居的正常休息
和生活。
回声问题
室内回声
室内空间过于空旷或反射面过多 ,导致声音在室内来回反射形成 回声,影响语言清晰度和听力理 解。
室外回声
在山谷、峡谷等室外环境中,声 音传播距离较远,遇到障碍物会 形成回声,影响沟通效果。
声音的传播ppt课件
目录
• 声音的概述 • 声音的传播过程 • 声音的传播介质 • 声音的传播与应用 • 声音的传播实验 • 声音的传播问题及解决策略
01
声音的概述
声音的产生
0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可 以是机械振动(如弦的振动)、 气体振动(如管风琴的音管)或 液体振动(如水中的涟漪)。
液体传声
液体传声是指声音通过液体介质传播。当声音在液体中传 播时,它能够被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吸收、反射和 折射。
液体传声通常具有中等速度和中等损耗的特性,因为液体 中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于固体,但强于气体。例如 ,在水中潜水时,我们能够听到水面上方的声音,这就是 因为声音通过水分子传播。
多媒体教案第二章
![多媒体教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e310c20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6.png)
编码的形式比较多,常用的编码方式是PCM——脉冲调制。 脉冲编码调制(PCM)是把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 调制方式,即把连续输入的模拟信号变换为在时域和振幅上都 离散的量,然后将其转化为代码形式传输或存储。
2.1.4 数字声音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数字化声音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和通道个数。
如果同时存在的是两个纯音 实验表明存在两种有效的屏蔽,一种是中等强度的纯音最有效的屏蔽出现在其频率附 近,另一种是低频的纯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频的纯音。
如果同时存在的是噪音和纯音 情况较复杂。因为屏蔽纯音的噪音实际上是由多种纯音组成的,具有无限宽的频谱。
2.1.3 声音的数字原理
模拟声音的信号是个连续量,由许多具有不同振幅和频率的正弦波组成。 实际声音信号的计算机获取过程就是声音的数字化的处理过程。
量化的过程是先将采样后的信号按整个声波的幅度划分成有限 个区段的集合,把落入某个区段内的样值归为一类,并赋于相同的 量化值。如何分割采样信号的幅度呢? 我们还是采取二进制的方式, 以8位(bit)或16位(bit)的方式来划分纵轴。也就是说在一个以8位为 记录模式的音效中,其纵轴将会被划分为个量化等级,用以记录其 幅度大小。
2)音色:即特色的声音。
声音分纯音和复音两种类型。所谓纯音,是指振幅和周期均为常数的声音;复音则是具 有不同频率和不同振幅的混合声音。大自然中的声音绝大部分是复音。在复音中,最低 频率的声音是“基音”,它是声音的基调。其他频率的声音称为“谐音”,也叫泛音。 基音和谐音是构成声音音色的重要因素。各种声源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音色,例如各种乐 器的声音、每个人的声音、各种生物的声音等,人们就是依据音色来辨别声源种类的。
2.1.2 声音的听觉心理特性
2.1.4 数字声音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数字化声音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和通道个数。
如果同时存在的是两个纯音 实验表明存在两种有效的屏蔽,一种是中等强度的纯音最有效的屏蔽出现在其频率附 近,另一种是低频的纯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频的纯音。
如果同时存在的是噪音和纯音 情况较复杂。因为屏蔽纯音的噪音实际上是由多种纯音组成的,具有无限宽的频谱。
2.1.3 声音的数字原理
模拟声音的信号是个连续量,由许多具有不同振幅和频率的正弦波组成。 实际声音信号的计算机获取过程就是声音的数字化的处理过程。
量化的过程是先将采样后的信号按整个声波的幅度划分成有限 个区段的集合,把落入某个区段内的样值归为一类,并赋于相同的 量化值。如何分割采样信号的幅度呢? 我们还是采取二进制的方式, 以8位(bit)或16位(bit)的方式来划分纵轴。也就是说在一个以8位为 记录模式的音效中,其纵轴将会被划分为个量化等级,用以记录其 幅度大小。
2)音色:即特色的声音。
声音分纯音和复音两种类型。所谓纯音,是指振幅和周期均为常数的声音;复音则是具 有不同频率和不同振幅的混合声音。大自然中的声音绝大部分是复音。在复音中,最低 频率的声音是“基音”,它是声音的基调。其他频率的声音称为“谐音”,也叫泛音。 基音和谐音是构成声音音色的重要因素。各种声源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音色,例如各种乐 器的声音、每个人的声音、各种生物的声音等,人们就是依据音色来辨别声源种类的。
2.1.2 声音的听觉心理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频(audio)带宽 语音带宽 超声波
次声波
20
300
3K
20K
f (Hz)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声音质量的评价
客观评价
评价值的测量 声源的测量 音质的测量
声音类型 电话语音 调幅广播(AM) 调频广播(FM) CD
带 宽 300Hz-3.4kHz 50Hz-7kHz 20Hz-15kHz 20Hz-20kHz
音频处理技术
Audio Processing
二 音频处理技术
提纲
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模拟音频的数字化过程 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与标准 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声音处理技术的历史
2.1 声音与听觉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种连续的波,这种连续 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时间上的连续性,另 一方面是指它在幅度上是连续的。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基频与音调
频率是指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人对声音频
率的感觉表现为音调的高低,在音乐中称为音 高。 音调是由基频所决定的,音乐中音阶的划分是 在频率的对数坐标(20×log)上取等分而得的。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谐波与音色 基频的高次谐波分量,也称为泛音。音色是 由混入基音的泛音的多少(带宽)所决定 的,高次谐波越丰富,音色就越有明亮感和 穿透力。不同的谐波具有不同的幅值和相位 偏移,由此产生各种音色效果。
例如,典型的窄带话音带宽限制在 4kHz, 采
样 频 率 是 8kHz 。 如 果 要 获 得 高 一 点 的 音 质 , 样 本 精 度 要 用 12 位 , 其 数 据 率 为 96kb/s;
周期
声音的频率: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幅度
声音的幅度:声音的强弱(能量)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声音信号的三个重要参数:
频率(音调) 带宽(音色) 振动幅度(音强)。
声音强弱体现在振幅大小,其音调高低体现在占 主导地位的基本频率,声音的浑厚、饱满程度取 决于带宽,即叠加在基频上的各种不同频率信号。
2.2 语音编码
2.2.1 2.2.2 2.2.3 2.2.4 话音编码概要 波形编译码器 音源编译码器 混合编译码器
2.2.1 语音编码概要
音频压缩编码技术分类:
有损编码中的三种语音编译码器 波形编译码器(waveform codec):根据人 耳听觉特性进行采样量化,达到压缩数据的 目的。如A律、μ律非均匀量化,将量化误 差留给出现概率小的采样值。适用于高质量 音频、音乐信号。声音质量高,但数据率也 很高。 音源(参数)编译码器(source codec): 将音频信号看成某种模型,利用特征提取方 法抽取必要的模型参数和激励信号的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编码。压缩率很大,但计算 量大,保真度不高,适合于语音编码。 混合编译码器(hybrid codec):数据率和 音质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2.2音频压缩编码与标准
目的:减少存储空间,尽量保证音质。 依据:
(a)冗余。通过识别和去除冗余,达到压缩目的。 (b)人耳特性。如掩蔽效应,它是指一个强音能抑制一 个同时存在的弱音。 (c)相关性。对声音波形采样后,相邻样码:PCM、APCM、ADPCM… (b) 参数编码:语音参数——基音周期、共振峰、语音谱,声 强等。LPC… (c) 混合编码:CELP, MELP…
SNR 10 log[( V Signal ) /(V Noise ) ]
2 2
20 log( V Signal / V Noise )
[例2.1] 假设Vnoise=1,量化精度为1位表示 Vsignal=21,它的信噪比 SNR=6dB [例2.2] 假设Vnoise=1,量化精度为16位表示 Vsignal=216 ,它的信噪比SNR=96dB
非均匀量化PCM
利用语音信号幅度的统计特性,量化 区间在遇到大幅度信号时变大,在遇到 小幅度信号时变小。 根据语音抽样非均匀分布的特点,设 法让量化阶距随信号的概率密度的减少 而增大,或者说把大的量化误差留给出 现概率小的样值,从而得到较大的信噪 比,又保证了足够大的动态范围。 人耳对语音信号能量感知呈现对数规 律。量化前用对数函数将幅度压缩,解 码后再用指数函数进行幅度扩张。
幅度与音强
人耳对于声音细节的分辨只有在强度适中时
才最灵敏。人的听觉响应与强度成对数关系。 一般的人只能察觉出3分贝的音强变化。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用音量来描述音强,在处理音频信号时,一
般用动态范围来定义,以分贝(dB=20log) 为单位。 动态范围=20×log(信号的最大强度/信号的 最小强度)(dB)
2.2音频的数字化
编码(Coding):是指按一定的格式把经过采样和量化 一定的格式 得到的离散数据(脉冲数字信号)记录下来,并在有效 的数据中加入一些用于纠错、同步和控制的数据。 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 把模拟信 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 量化误差:模拟信号经过采样和量化,然后用有限个二 进制代码代表量化后的幅度,在编码时引入量化误差, 在解码时无法消除,即引入了噪声,降低了信噪比(SNR)。 电话采用A率标准,SNR>35dB。
频率范围 (kHz) 300~ 3400 50~ 7000 20~ 15000 20~ 20000 20~ 20000
电话 AM FM CD DAT
8 8 16 16 16
如果不压缩,音频采样的数据量可由下式推算:
数据量 = (采样频率×每个采样位数×声道数) (kb/s)
例如,一秒钟 CD 高保真立体声的数据量为:
数据压缩的主要依据是人耳朵的听觉特性,使 用“心理声学模型”来达到压缩声音数据的目的: 听觉系统中存在一个听觉阈值电平 听觉掩饰特性
普通编译码器音质与数据率
2.2.2
波形编译码器
波形编译码的基本想法:不利用生成话音信号的 任何知识来重构,而是与原始话音波形尽可能一 致。 该编译码器的复杂程度较低,数据速率在 16kb/s 以上,质量相当高;低于这个数据速率时,音质 急剧下降。 最简单的波形编码是脉冲编码调制( 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它仅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和量化。
采样频率
根据奈奎斯特理论(Nyquist
theory),采样频 率不应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这样就 能把以数字表达的声音还原成原来的声音,即: fs ≥ 2f 或者 T ≤ T/2
可以这样来理解奈奎斯特理论:声音信号可以
看成由许许多多正弦波组成的,一个振幅为A、 频率为f的正弦波至少需要两个采样样本表示。
量化(dec) 编码(bin) 3 011 2 010 1 001 0 000 -1 111 -2 110 -3 101 -4 100
质量
采样频率 (kHz) 8 11.025 22.050 44.1 48
样本精度
单道声/ 立体声 单道声 单道声 立体声 立体声 立体声
数据率 (kb/s) 64 88 705.6 1411.2 1536
2.2音频的数字化
数据率=采样频率×量化精度×声道数
量化(quantization):将连续的信号幅度离散化。 如果幅度的划分是等间隔的,称为线性量化,否则为 非线性量化。
电压范围 0.5 ~ 0.7 0.3 ~ 0.5 0.1 ~ 0.3 -0.1 ~ 0.1 -0.3 ~ -0.1 -0.5 ~ -0.3 -0.7 ~ -0.5 -0.9 ~ -0.7
(44.1kHz×16位×2声道) = 1411.2 kb/s = 1411200/8 字节 = 176400字节 = 172.26 KB
量化精度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 )表示方法:
如果用 Vsignal
表示信号电压,Vnoise表示噪声电 压,则SNR(单位:分贝,dB)用下式计算:
2.2音频的数字化
声音进入计算机的第一步就是数字化(A/D转换), 数字化实际上就是采样、量化和编码。
011010111100
声音数字化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每秒钟需要采集多少个声音样本,也就是采 样频率(fs)是多少; ②每个声音样本的位数(bit per sample, bps)应该是多少,也就是量化精度。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音频信号的形式:语音与非语音
音频场景分析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模拟音频信号的物理特性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并通过介质传播的连续波
声波传递的是分子的运动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 340 米/秒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20Hz~20kHz 超声波 > 20kHz 次声波 < 20Hz
量化精度
量化精度用每个声音样本的位数( bit/s )表示
的,它反映度量声音波形幅度的精度。
例如,每个声音样本用 16 位表示,声音样本值
是在0 ~ 65535 的范围里,它的精度就是输入信 号的1/65536。
量化位数越多,声音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存储
空间也越多;位数越少,声音的质量越低,需 要的存储空间越少。
动态范围越大,信号强度的相对变化范围越
大,音响效果越好。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音频频率划分:
人的听觉器官能感知的频率范围为20~20kHz
,能 感知的声音幅度范围在0~120dB之间,而人的发 音器官能够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为80~3.4kHz。 < 20 Hz: 亚音信号或次音(infrasonic)信号 20Hz~20kHz: 音频(audio)信号 > 20kHz: 超声波(ultrasonic)信号
次声波
20
300
3K
20K
f (Hz)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声音质量的评价
客观评价
评价值的测量 声源的测量 音质的测量
声音类型 电话语音 调幅广播(AM) 调频广播(FM) CD
带 宽 300Hz-3.4kHz 50Hz-7kHz 20Hz-15kHz 20Hz-20kHz
音频处理技术
Audio Processing
二 音频处理技术
提纲
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模拟音频的数字化过程 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与标准 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声音处理技术的历史
2.1 声音与听觉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种连续的波,这种连续 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时间上的连续性,另 一方面是指它在幅度上是连续的。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基频与音调
频率是指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人对声音频
率的感觉表现为音调的高低,在音乐中称为音 高。 音调是由基频所决定的,音乐中音阶的划分是 在频率的对数坐标(20×log)上取等分而得的。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谐波与音色 基频的高次谐波分量,也称为泛音。音色是 由混入基音的泛音的多少(带宽)所决定 的,高次谐波越丰富,音色就越有明亮感和 穿透力。不同的谐波具有不同的幅值和相位 偏移,由此产生各种音色效果。
例如,典型的窄带话音带宽限制在 4kHz, 采
样 频 率 是 8kHz 。 如 果 要 获 得 高 一 点 的 音 质 , 样 本 精 度 要 用 12 位 , 其 数 据 率 为 96kb/s;
周期
声音的频率: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幅度
声音的幅度:声音的强弱(能量)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声音信号的三个重要参数:
频率(音调) 带宽(音色) 振动幅度(音强)。
声音强弱体现在振幅大小,其音调高低体现在占 主导地位的基本频率,声音的浑厚、饱满程度取 决于带宽,即叠加在基频上的各种不同频率信号。
2.2 语音编码
2.2.1 2.2.2 2.2.3 2.2.4 话音编码概要 波形编译码器 音源编译码器 混合编译码器
2.2.1 语音编码概要
音频压缩编码技术分类:
有损编码中的三种语音编译码器 波形编译码器(waveform codec):根据人 耳听觉特性进行采样量化,达到压缩数据的 目的。如A律、μ律非均匀量化,将量化误 差留给出现概率小的采样值。适用于高质量 音频、音乐信号。声音质量高,但数据率也 很高。 音源(参数)编译码器(source codec): 将音频信号看成某种模型,利用特征提取方 法抽取必要的模型参数和激励信号的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编码。压缩率很大,但计算 量大,保真度不高,适合于语音编码。 混合编译码器(hybrid codec):数据率和 音质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2.2音频压缩编码与标准
目的:减少存储空间,尽量保证音质。 依据:
(a)冗余。通过识别和去除冗余,达到压缩目的。 (b)人耳特性。如掩蔽效应,它是指一个强音能抑制一 个同时存在的弱音。 (c)相关性。对声音波形采样后,相邻样码:PCM、APCM、ADPCM… (b) 参数编码:语音参数——基音周期、共振峰、语音谱,声 强等。LPC… (c) 混合编码:CELP, MELP…
SNR 10 log[( V Signal ) /(V Noise ) ]
2 2
20 log( V Signal / V Noise )
[例2.1] 假设Vnoise=1,量化精度为1位表示 Vsignal=21,它的信噪比 SNR=6dB [例2.2] 假设Vnoise=1,量化精度为16位表示 Vsignal=216 ,它的信噪比SNR=96dB
非均匀量化PCM
利用语音信号幅度的统计特性,量化 区间在遇到大幅度信号时变大,在遇到 小幅度信号时变小。 根据语音抽样非均匀分布的特点,设 法让量化阶距随信号的概率密度的减少 而增大,或者说把大的量化误差留给出 现概率小的样值,从而得到较大的信噪 比,又保证了足够大的动态范围。 人耳对语音信号能量感知呈现对数规 律。量化前用对数函数将幅度压缩,解 码后再用指数函数进行幅度扩张。
幅度与音强
人耳对于声音细节的分辨只有在强度适中时
才最灵敏。人的听觉响应与强度成对数关系。 一般的人只能察觉出3分贝的音强变化。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用音量来描述音强,在处理音频信号时,一
般用动态范围来定义,以分贝(dB=20log) 为单位。 动态范围=20×log(信号的最大强度/信号的 最小强度)(dB)
2.2音频的数字化
编码(Coding):是指按一定的格式把经过采样和量化 一定的格式 得到的离散数据(脉冲数字信号)记录下来,并在有效 的数据中加入一些用于纠错、同步和控制的数据。 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 把模拟信 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 量化误差:模拟信号经过采样和量化,然后用有限个二 进制代码代表量化后的幅度,在编码时引入量化误差, 在解码时无法消除,即引入了噪声,降低了信噪比(SNR)。 电话采用A率标准,SNR>35dB。
频率范围 (kHz) 300~ 3400 50~ 7000 20~ 15000 20~ 20000 20~ 20000
电话 AM FM CD DAT
8 8 16 16 16
如果不压缩,音频采样的数据量可由下式推算:
数据量 = (采样频率×每个采样位数×声道数) (kb/s)
例如,一秒钟 CD 高保真立体声的数据量为:
数据压缩的主要依据是人耳朵的听觉特性,使 用“心理声学模型”来达到压缩声音数据的目的: 听觉系统中存在一个听觉阈值电平 听觉掩饰特性
普通编译码器音质与数据率
2.2.2
波形编译码器
波形编译码的基本想法:不利用生成话音信号的 任何知识来重构,而是与原始话音波形尽可能一 致。 该编译码器的复杂程度较低,数据速率在 16kb/s 以上,质量相当高;低于这个数据速率时,音质 急剧下降。 最简单的波形编码是脉冲编码调制( 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它仅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和量化。
采样频率
根据奈奎斯特理论(Nyquist
theory),采样频 率不应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这样就 能把以数字表达的声音还原成原来的声音,即: fs ≥ 2f 或者 T ≤ T/2
可以这样来理解奈奎斯特理论:声音信号可以
看成由许许多多正弦波组成的,一个振幅为A、 频率为f的正弦波至少需要两个采样样本表示。
量化(dec) 编码(bin) 3 011 2 010 1 001 0 000 -1 111 -2 110 -3 101 -4 100
质量
采样频率 (kHz) 8 11.025 22.050 44.1 48
样本精度
单道声/ 立体声 单道声 单道声 立体声 立体声 立体声
数据率 (kb/s) 64 88 705.6 1411.2 1536
2.2音频的数字化
数据率=采样频率×量化精度×声道数
量化(quantization):将连续的信号幅度离散化。 如果幅度的划分是等间隔的,称为线性量化,否则为 非线性量化。
电压范围 0.5 ~ 0.7 0.3 ~ 0.5 0.1 ~ 0.3 -0.1 ~ 0.1 -0.3 ~ -0.1 -0.5 ~ -0.3 -0.7 ~ -0.5 -0.9 ~ -0.7
(44.1kHz×16位×2声道) = 1411.2 kb/s = 1411200/8 字节 = 176400字节 = 172.26 KB
量化精度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 )表示方法:
如果用 Vsignal
表示信号电压,Vnoise表示噪声电 压,则SNR(单位:分贝,dB)用下式计算:
2.2音频的数字化
声音进入计算机的第一步就是数字化(A/D转换), 数字化实际上就是采样、量化和编码。
011010111100
声音数字化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每秒钟需要采集多少个声音样本,也就是采 样频率(fs)是多少; ②每个声音样本的位数(bit per sample, bps)应该是多少,也就是量化精度。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音频信号的形式:语音与非语音
音频场景分析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模拟音频信号的物理特性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并通过介质传播的连续波
声波传递的是分子的运动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 340 米/秒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20Hz~20kHz 超声波 > 20kHz 次声波 < 20Hz
量化精度
量化精度用每个声音样本的位数( bit/s )表示
的,它反映度量声音波形幅度的精度。
例如,每个声音样本用 16 位表示,声音样本值
是在0 ~ 65535 的范围里,它的精度就是输入信 号的1/65536。
量化位数越多,声音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存储
空间也越多;位数越少,声音的质量越低,需 要的存储空间越少。
动态范围越大,信号强度的相对变化范围越
大,音响效果越好。
2.1音频信号及其概念
音频频率划分:
人的听觉器官能感知的频率范围为20~20kHz
,能 感知的声音幅度范围在0~120dB之间,而人的发 音器官能够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为80~3.4kHz。 < 20 Hz: 亚音信号或次音(infrasonic)信号 20Hz~20kHz: 音频(audio)信号 > 20kHz: 超声波(ultrasonic)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