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概论

合集下载

绿色化学化工概论

绿色化学化工概论

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有毒、有害 溶剂正在推广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溶剂的优点
? 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气体,无色、无味、不燃烧 、化学性质稳定。
? 容易实现超临界状态(31.06℃ 7.39MPa) ? 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 超临界二氧化碳可很好地溶解一般有机化合物。
(1)绿色催化剂
开发新一代苯与烯烃烷基化 无毒无害固体酸催化剂
工艺 乙烯与法 USY、? 液相法
丙烯与苯烷基化 AlCl3
? 、MCM-22 液相法
长链烯烃与苯
HF
烷基化
固体酸-固定床
开发新一代芳烃烷基化 固体酸催化剂
? 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 环境友好,但是:酸强度低,分布不均,酸
? 挥发性有机溶剂对环境的危害
-形成光化学烟雾 -引起和加剧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增加癌症发病率 -导致谷物减产、橡胶硬化等,每年造成大量损失 -二氟二氯甲烷等破坏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超临界流体
? 物质的温度和压力处于其临界值以上的一种特殊 状态的液体,处于气液不分的混沌状态。
? 具有液体的高密度、强溶解性; ? 具有气体的低粘度、高扩散性。
第十二章 绿色化学化工概论
§12.1 §12.2 §12.3
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 绿色化学工艺的途径和手段 绿色化工过程实例
背景
当代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是: 大气污染 臭氧层破坏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 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森林锐减 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公害 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
其中至少有 7 个直接与化学 和化工产品等 化学物质污染 有关!
各国政府推动绿色化学的措施
★ 美国
1990年美国颁布了《污染防治条例》, 将 污染的防治定为国策

绿色化学的定义及其核心内容_概述及解释说明

绿色化学的定义及其核心内容_概述及解释说明

绿色化学的定义及其核心内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绿色化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最小化或消除对环境的危害,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化学反应和过程。

它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减少,以及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的保护。

绿色化学关注的不仅是产品开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绿色改进,更重要的是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化学产业链中。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介绍了引言部分,接着阐述了绿色化学的定义及其背景起源。

接下来将详细讨论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原料选择与设计、反应条件优化与改进以及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

然后会探讨绿色化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化工行业、能源领域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和解释绿色化学的定义及其核心内容,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绿色化学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

同时,本文也希望能够为各个领域从事研究和应用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绿色化学理念在工业界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2. 绿色化学的定义2.1 定义解释绿色化学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对可持续资源的需求、提高产品能源效率和安全性为目标的新型化学范式。

它旨在通过设计和开发环境友好型化学反应、原料和产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绿色化学强调的是整个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包括原材料选择、合成过程优化、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

2.2 背景和起源绿色化学的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美国化学家Paul T. Anastas和John C. Warner提出,并于2001年正式被美国化学会(ACS)采纳并广泛传播。

绿色化学的起源是为了回应传统化工行业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威胁。

这一新颖理念促使科学家们重新思考传统有机合成方法,优先考虑可再生资源利用、无毒无害物质使用以及工艺条件优化。

绿色化学的理论基础

绿色化学的理论基础

绿色化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1.绿色化学的定义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环境友好化学(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清洁化学(Clean Chemistry)。

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2.绿色化学的理论基础按照R.Sheldon的说法,要达到无害环境的绿色化学目标,在制造与应用化工产品时,要有效地利用原材料,最好是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量,并且不用有毒与有害的试剂与溶剂。

为了达到此目标,Anastas &Warner提出了著名的十二条绿色化学原则(Twelve Principles of Green Chemistry),简称“十二条”,从而为绿色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十二条”的具体内容包括:①预防(Prevention)。

②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

③无害(或微害)的化学合成(Less Hazardous Chemical Synthesis)。

④设计无危险的化学品(Design Safer Chemicals)。

⑤安全的溶剂和助剂(Safer Solvents and Auxiliaries)。

⑥设计要讲究能效(Design for Energy Efficiency)。

⑦使用可再生的原料(Use Renewable Feedstocks)。

⑧减少衍生物(Reduce Derivatives)。

⑨设计要考虑产物的可降解性(Design for Degradation)。

⑩为了预防污染进行实时分析(Real-Time Analysis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

化学工艺学-第9章绿色化学化工概论

化学工艺学-第9章绿色化学化工概论

本文由gsglx007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9章 绿色化学化工概论 章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主要内容 9.1 绿色化学化工的基本概念 9.1.1 绿色化学化工的定义及特点 9.1.2 绿色化工过程 9.1.3 绿色化学原则 ? 9.2 绿色化学工艺的途径及实例 9.2.1 绿色化学工艺的途径 9.2.2 绿色化工过程实例 9.1 绿色化学化工的基本概念 当代全球环境十大问题: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 当代全球环境十大问题: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 全球环境十大问题 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 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 和危险废物;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森林锐减。

 和危险废物;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森林锐减。

这些问题有的直接与化 学化工有关;有的间接相关。

 学化工有关;有的间接相关。

 ? 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于:在建立与资源能源集约化相适应的 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于: 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于 化工技术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技术路线, 化工技术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技术路线,发展 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 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提高 产业综合效益的目的。

 产业综合效益的目的。

 ? 绿色化学与化工是 世纪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其目的是 绿色化学与化工是21世纪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世纪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目的是 将现有化工生产的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 将现有化工生产的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从源头上 根治污染” 根治污染”。

 化学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也必须走绿色化道路 ? 中国化学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也必须走绿色化道路,实现由分子水平去 中国化学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也必须走绿色化道路, 研究、设计、创造新的有用物质, 研究、设计、创造新的有用物质,直至完成其工业制造与转化过程的 全程目标,最终实现资源的生态化利用,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全程目标,最终实现资源的生态化利用,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循 环经济,促进并保证经济发展与资源、能和环境相协调。

绿色化学概述

绿色化学概述

第一章绿色化学概述1.1 20世纪化学工业的贡献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20世纪是化学工业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逐步认识其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也有危害的世纪。

1913年合成氨化学肥料的生产,1941年主要杀虫剂DDT进入市场,这些成就为粮食、蔬菜等食品的丰收起到重要作用,减轻了人口增长对食品需求的压力。

1930年开始生产聚氯乙烯,1938年生产出化纤尼龙,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生产顺丁橡胶,这些都是化纤、塑料、橡胶开拓的先例。

由于廉价的石油、天然气大量供应,导致石化行业的蓬勃发展,许多石油化工产品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以及洗涤剂、涂料、粘合剂等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遍及衣食住行。

1928年第一个抗生素——盘尼西林(Penicillin)的发现,开创了一系列抗生类药物开发的先河。

1953年又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double-helix structure),为研制基因工程药物奠定了基础。

这些成就在减轻人类病痛、预防疾病、保障健康、延长寿命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望21世纪,化学工业还将在衣食住行、保健和娱乐等方面更高层次上继续发展,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服务。

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化学品产量的剧增,化学产品种类的增多,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和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几件重大事故的发生,更引起政府和社会的警觉。

例如1961年,在欧洲引起了对一起药物Thalidomide 的恐慌,妇女在孕期为了减轻恶心和呕吐而服用这一药物,却发现所生的小孩带有严重的缺陷,最严重的情况,会产生缺胳膊少腿或严重畸形,估计由此生下的小孩全世界有10000人,其中德国既有5000人。

这一悲剧导致在新药上市时,政府部门要对新药进行严格的致畸性药理试验,也引起社会关注合成化学品作为药物时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1962年女海洋生物学家Rachael Carson所著的《寂静的春天》出版,书中详细地叙述了DDT和其它杀虫剂对各种鸟类所产蛋的影响。

2024全新绿色化学课件(2024)

2024全新绿色化学课件(2024)

详细介绍低碳水泥、绿色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等低碳建筑材料的制
备方法、性能特点及应用优势。
02
低碳建筑材料在建筑中应用案例
列举一些典型的低碳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实例,并分析其在节能减
排、提高建筑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2024/1/29
03
低碳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探讨低碳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如高性能化、复合化、智能化等,并分
环保型粘合剂种类与应用
阐述水性粘合剂、热熔粘合剂、生物降解粘合剂等的制备方法、粘合性能及在各个领域的 应用实例。
2024/1/29
环保型涂料和粘合剂发展趋势
分析环保型涂料和粘合剂的发展趋势,如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等,并探讨其在未 来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21
低碳建筑材料及其在建筑中应用
01
低碳建筑材料种类与性能
2024/1/29
8
高效催化剂设计与应用
2024/1/29
催化剂作用
01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得到更多的目标产物。
高效催化剂设计原则
02
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长寿命;易于制备和回收;对环境和
人类无害。
高效催化剂应用实例
03
在石油化工、有机合成、环境保护等领域广泛应用,如汽车尾
水溶性氧化剂的应用
有机合成、废水处理、消毒杀菌等。
水溶性氧化剂的优点
高氧化性、易溶于水、使用方便。
2024/1/29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
SOFC的工作原理
通过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传导氧离子,与燃料气体在阳极发生氧化反 应产生电流。
SOFC的优点
高效率、低排放、燃料适应性广。

绿色化学概论调研报告

绿色化学概论调研报告

绿色化学概论调研报告绿色化学概论调研报告1. 引言绿色化学是一种以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化学研究和应用方法。

它旨在利用资源更高效地,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绿色化学的概念、原则和应用进行调研,并探讨其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绿色化学的概念和原则绿色化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被美国化学学会(ACS)提出并定义为:“通过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设计、开发和使用化学产物与过程”。

绿色化学的原则包括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设计更有效的化学反应路径、最小化废弃物产生以及利用可再生资源。

3. 绿色化学的应用绿色化学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药物研发领域,绿色化学的原则被用于设计和合成更安全、更高效的药物。

例如,通过使用更环保的溶剂、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可以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

在清洁能源领域,绿色化学可用于开发新型能源材料,例如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

通过设计更高效的材料和合成路线,可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此外,在农业、化妆品、家居和化学品生产等领域,绿色化学也被广泛应用。

4. 绿色化学的环境影响绿色化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传统化学方法可能涉及使用有毒溶剂、生成大量废弃物和排放有害气体。

通过使用绿色化学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减少这些不利影响。

将有毒物质替换为无毒或低毒物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使用可再生资源和合成更高效的反应路线,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5. 绿色化学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绿色化学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绿色化学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采用绿色化学的方法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并为下一代提供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此外,绿色化学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可持续就业机会。

6. 结论绿色化学作为一种以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化学方法,对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化学及其发展概述

绿色化学及其发展概述

绿色化学及其发展概述田爱琴(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河南洛阳471002)1 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避免或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同时也要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废物.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学科的研究前沿,是具有明确社会需求和科学目标的新兴交叉学科.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从环境观点看,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看,它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1 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目前,国际化学界公认,R.T.Anastas和J.C. Waner提出的12条原则是衡量一个化学反应、一条合成路线、一个生产过程、一种物质是不是绿色的标准,其内容如下:1.最好是防止废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再处理;2.合成方法应设计成能将所有的起始物质嵌入最终产物中;3.只要可能,反应中使用和生成的物质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毒或毒性最小;4.设计的化学产品应在保持原有功效的同时,尽量使其无毒或毒性最小;5.应尽量不使用辅助性物质(如溶剂、分离试剂等),若一定要用,应使用无毒物质;6.能量消耗越小越好,应能为环境和经济方面的考虑所接受;7.只要技术和经济上可行,使用的原材料应是能再生的;8.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过程(如基团的保护与去保护,物理与化学过程的临时性修改等);9.尽量使用选择性高的催化剂,而不是靠提高反应物的配料比;10.设计化学产品时,应考虑当该物质完成自己的功能后,不再滞留于环境中,而可降解为无毒的产物;11.分析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能做到实时、现场监控,以防有害物质的形成;12.一个化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或物质的形态,应考虑尽量减小实验事故的潜在危险,如气体释放、爆炸和着火等.1.2 绿色化学的科学思想和基本原理绿色化学的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遵循工业生态学原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从生产的原料一直到产品的生产、使用、副产品的回收利用、废弃物的处置等各环节不产生或尽量少产生环境污染. 1.3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 原子经济性,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例如,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从而达到零排放.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二是其内涵应体现在5个 R上:Reduction(减少用量,指原料);Reuse(重复使用,指催化剂、溶剂等);Recycling(可回收,指溶剂等);Rege neration(能再生,即变废为宝);Rejec t ion(排斥有毒物,指不使用有毒物).2 发达国家及我国绿色化学发展概况2.1 美 国1990年,美国通过了一个 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该行动鼓励工业界和化学界的化学工作者去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以避免产生和使用有害物质. 1991年, 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并成为美国环境保护局(EP A)的中心口号.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设立了一个新奖项 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从1996年开始,每年对在绿色化学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化学家和企业颁奖.奖励内容包括:!变更合成路线奖;∀改变反应条件奖;#设计更安全化学品奖;∃小企业奖;%学术奖.1998年美国成立绿色化学研究所,专门从事化学工业绿色化学研究. 1999年世界上第一本&绿色化学∋杂志诞生.2000年,美国化学学会出版了第一本绿色化学教科书.2.2 日 本日本也制定了新阳光计划,该计划提出了 简单化学(Simple Che mistry)的概念,即采用最大程度节约能源、资源和减少排放的简化生产工艺过程来实现未来的化学工业过程.指出,绿色化学就是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2.3 英 国在英国,一项绿色化学奖于2000年开始颁发.该奖分为3类:一是被称作 Jer wood.Salters(环境奖)的年度学术奖;另二项年度奖用于奖励在技术、产品或服务方面做出成绩的英国公司.1999年英国创办&Green Che mistry∋国际杂志.2.4 中 国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对国内外绿色化学的现状进行了大量调研,并结合国内情况,提出了发展绿色化学与技术、消灭和减少环境污染源的7条建议. 1997年,&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正式启动,项目涉及我国石油化工的一些重要过程,其中就有开展采用无毒无害原料、催化剂和 原子经济反应等新技术的探索研究.1998年,我国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此外,一些院校也纷纷成立了绿色化学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等.3 绿色化学研究进展3.1 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和研制对烃类的烷基化反应,比较成功的方法是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乙苯液相烃化技术,这种催化剂选择性很高,乙苯收率超过99.6%,而且催化剂寿命长.3.2 采用无毒无害原料光气和氢氟酸仍然是现代化工中常用的剧毒原料,目前已开发成功了代替它们的无毒无害原料.例如,在代替光气原料方面,目前工业上已成功开发出:!胺类和二氧化碳生产异氰酸酯技术;∀在特殊的反应体系中采用一氧化碳直接羰化有机胺生产异氰酸酯技术;#用二氧化碳代替光气生产碳酸二甲酯技术.3.3 采用无毒、无害溶剂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溶剂,既有常规液态溶剂的溶解度,又具有气体的粘度,因而具有很高的传质速度.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最大优点是无毒、不可燃、价格低廉.另外,采用无溶剂的固相反应也是避免使用挥发性溶剂的一个研究动向,如用微波来促进固、固相有机反应.3.4 以可再生性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生物质主要由淀粉、纤维素等组成.生物质是可再生的资源,而且取之不尽,永不枯竭.其可以在淀粉酶、纤维素酶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再经过酶反应制得己二酸、邻苯二酚等.3.5 开发新的原子经济反应目前,在有机原料的生产中,有的已采用原子经济反应,如丙烯氢甲酰化制丁醛、甲醇羰化制醋酸、乙烯或丙烯的聚合、丁二烯和氢氰酸合成己二腈等.还有一些基本有机原料的生产所采用的反应,已由过去的二步反应,改成一步原子经济反应,如环氧乙烷的生产.当前,开发新的原子经济反应已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国外,EniChe m公司采用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将环己酮、氨、过氧化氢直接合成环己酮肟,并已实现工业化.3.6 产品绿色化绿色化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设计、生产和使用环境友好产品,这种产品在其加工、应用及功能消失之后均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如,Rohm&Haas公司(美国)开发的Sea-Nine TM海洋生物防垢剂、Albright&Wilson公司(美国)发明的THPS杀菌剂、Do w AgroScience LLC公司(美国)发明的新型天然杀虫剂Spinosad,这些产品在环境中都不积累、不挥发.此外,防止 白色污染的生物降解性塑料已在使用,破坏大气臭氧层的氯氟烃已逐渐被其代用品所取代.数学三大特性的文化思考李万军(河南商专基础部河南郑州450052)数学来源于自然,同时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

绿色化学概念的理解

绿色化学概念的理解

绿色化学概念的理解绿色化学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化学科学,它旨在开发、设计和生产能够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的化学品和过程。

绿色化学的目标是通过削减或完全消除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减少能源和原料的消耗,提高产品的可循环利用性,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化学的理念下,化学科学不再是简单地追求经济利益和技术进步,而是将环境和社会责任纳入化学研究和应用的全过程,以创造更健康、更环保的未来。

绿色化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瑞典化学家保罗·安安迪亚在其提出的《绿色化学挑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术语。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化学逐渐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并得到了化学领域内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有害化学物质在化学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使用。

这包括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污染,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在具体实践中,绿色化学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其目标:1. 原料选择:选择更环保、更可持续的原料,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消耗。

在原料选择上,绿色化学倡导使用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资源,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2. 合成过程:设计更环保、更高效的合成过程,减少废物生成和能源消耗。

在合成过程中,绿色化学倡导使用低能耗、无废物的合成方法,如生物法、催化法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产品设计:设计更环保、更可持续的化学产品,提高产品的可降解性和可循环利用性。

在产品设计上,绿色化学注重降低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产品的可再利用性和可降解性,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废物处理:开发更环保、更有效的废物处理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在废物处理方面,绿色化学倡导尽量减少废物的生成,并开发高效的废物处理技术,实现废物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的来说,绿色化学致力于实现化学产品和过程的环保、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2024版年度绿色化学课件

2024版年度绿色化学课件
2024/2/3
选择性催化剂
实现高选择性反应,减少 副产物和不必要的化学转 化。
可回收催化剂
降低催化剂使用成本,减 少环境污染。
16
生物技术在绿色合成中应用
生物催化
利用酶或微生物进行高效、高选择性的化学反应。
生物转化
利用生物体系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产品。
生物传感器
监测和控制绿色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22
06
绿色化学实验室建设与 管理
2024/2/3
23
实验室布局规划与设计要求
2024/2/3
功பைடு நூலகம்区域划分
根据实验流程和需求,合理规划实验室功能区域,如准备区、实 验区、仪器区、废弃物处理区等。
通风与采光设计
确保实验室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减少能源消耗,同 时保障实验人员的舒适度和健康。
绿色化学课件
2024/2/3
1
目录
2024/2/3
• 绿色化学概述 • 绿色化学反应原理 • 绿色化学溶剂与助剂选择 • 绿色合成方法与策略 •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绿色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 绿色化学教育推广与实践活动
2
01
绿色化学概述
2024/2/3
3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绿色化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化学原 理和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 科学。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 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 稳定运行。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 练活动,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事件的 能力。
26
07
绿色化学教育推广与实 践活动
2024/2/3

绿色化学概论

绿色化学概论

绿色化学概述摘要:绿色化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引人瞩目。

本文简述了发展绿色化学的重要性,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绿色化学的定义范畴和原则,以及绿色化学在国内外最新的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绿色化学污染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发展绿色化学的定义:是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被称为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由此发展的技术称环境友好技术或洁净技术:即利用化学原理在化学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消除或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产,设计研究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少的环境负作用,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产品和化学过程。

无论属于哪个学科,面对一项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新理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观念。

所以,首先有必要解释清楚这些技术或科学理念的理论来源及前因后果、带来的益处、发展方向、积极意义、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式等等。

绿色化学产生的背景:分别有一、环境危机;二、能源危机。

其中环境危机具体又包括: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森林面积减少,酸雨成灾、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污染、城市垃圾的处理等问题。

就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也将为人类敲响警钟。

在不断促进科学发展的同时,也要回头看看我们所走过的路,不能一味地只向前看,而把身后置之不理,那将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隐患。

所以,人们在不断地探索更加优越的科学技术,以减少对生存环境和人类自身健康的破坏。

所以现在所提出的绿色化学的理念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化学概论

绿色化学概论

三、世界各国推动绿色化学的措施
美国 1、1990年美国颁布了《污染防治条例》,将污染的防 治定为国策。 2、1991年后,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并 成为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的中心口号。 3、1995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设立了“总统绿色化 学挑战奖”。 4、1996年开始在华盛顿国家科学院每年颁发一次,这 是化学领域唯一的总统级科学奖。 5、1999年,世界上第一本《绿色化学》杂志诞生。 6、2000年,美国化学会出版了第一本绿色化学教科书。
4、1997年5月,香山科学会议第72次学术研讨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 学的挑战——绿色化学。
5、1998年合肥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
6、1999年北京第16次九华山科学论坛“绿色化学的基本科学问题”。 7、2000年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立项——石油炼制 和基本有机化学品合成的绿色化学。
四、绿色化学——中国化工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色生化工程技术 的研究综合利用现代 生物技术和化学化工 技术,发展绿色生化 工程,如生物煤炭脱 硫、微生物造纸和新 生物质能源等。
四、绿色化学——中国化工发展的必由之路

洁净煤技术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同时实现排放污染物最少的目的。 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学科的技术集成,包括许多先进的常规技术、高新技 术和尖端技术,是国际高技术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煤炭利用率平均 仅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比发达国家低25%—28%。
四、绿色化学——中国化工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制我国过去和目前生产的农药多 为高毒化学品种,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污染土壤、空 气,影响生态平衡,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绿色 化学应研究合成低毒、无公害、选择性强、生物活 性高、成本低廉的农药,促进“农业绿色”产业化。

绿色化学——第一章 绿色化学概论ppt课件

绿色化学——第一章 绿色化学概论ppt课件
ppt课件 11
中国7大环境污染

山东沂南涑河砷化物水污染 2009年4月,亿鑫化工有限公司将产生的大量含 砷有毒废水排放在一处蓄意隐藏的污水池存放。 7月2 0日、2 3日深夜,该公司为节省处理污水费 用,趁当地降雨,附近一河流水量增加之际,用 水泵将含砷量超标2.7254万倍的生产废水排放到 南涑河中,致使水体严重污染。
ppt课件
14
Facts & Figures 2000
“21世纪化学工程进展”专家结构预测(10 — 25年,全球)
产品重组与技术前沿 1. 生化工程产品 2.制药 3a.半导体及电子器件 3b.功能陶瓷及复合材料 4. 新型能源与燃料 5. 新型材料(塑料,高聚物,合纤等) 6. 催化剂 7a.新型食品 7b.海底资源 8. 石化产品 ppt课件 9. 其它新型功能产品

ppt课件 18
2、绿色化学与化工
绿色化学化工作为应对21世纪挑战的关键技术与 基础,已成为21世纪世界科技研究前沿热点:

1995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 奖”; 日本政府规划了在 21 世纪重建绿色地球的“新阳光计 划”; 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的国际性杂志《绿色化学》1999年 1月创刊;
ppt课件
2
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40年代初期于美国洛杉矶市,全市 250多万辆 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 1600万升,由于汽车漏油、 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气,向城市上空 排放近千吨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 铅烟,在阳光照射下,生成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 1952年12月的一次烟雾中,65岁以上老人死亡 400人
ppt课件 13


世界化学工业生产能力分布

绿色化学概述

绿色化学概述

大气污染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 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 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 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 环境的现象”。
中国摄影家卢广凭借《关注中国污染》获得尤 金· 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
河南安阳市,一村庄离炼钢炉只有一墙之隔,村里 每天都下铁雨,村民在这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活。
在生产、使用化学产品的 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 物,污染了环境,全世界 目前每年产生的3亿一4亿 吨危险废物(中国化学工 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 体废物分别占全国工业排 放总量的22.5%,7.82 %,5.93%),给人类也 带来了灾难。
20世纪化学工业事故
1984年印度美国联碳公司发生光气泄漏
传统化学材料的负面影响传统化学材料的负面影响1984年印度美国联碳公司发生光气泄漏2020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化学工业的主要污染物废气污染物主要来源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硫酸厂硝酸厂染料厂石化厂化纤厂卤化物氯碱厂制冷剂厂有机合成厂有机类废气石化厂有机合成厂固体悬浮物发电厂焦化厂硫化氢硫醇石化厂煤气厂染料厂化学工业的主要污染物废液酸碱类硫酸厂硝酸厂磷肥厂纯碱厂石化厂煤气厂氮肥厂化工厂重金属电镀厂冶炼厂等有机物农药厂染料厂食品加工厂石油炼制厂石化厂氰化物煤气厂有机合成厂石化厂有机氯等煤气厂石化厂炼油厂农药厂氯碱厂硫化物石化厂氯碱厂染料厂煤气厂染料厂化学工业的主要污染物废渣硫铁矿渣硫酸厂电石渣盐泥化工厂氯碱厂磷石膏磷肥厂炼油厂煤渣小氮肥厂合成氨厂硼砂厂提取化工产品后的矿物各类化工厂1大气污染2全球变暖3臭氧层破坏4淡水紧张和水体污染5海洋污染6土地荒漠化7森林锐减8生物多样性减少9酸雨蔓延10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绿色化学(全套课件)四川大学(2024)

绿色化学(全套课件)四川大学(2024)
2024/1/29
色谱分离原理
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实现不同组分的分 离。
色谱法的分类
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不同,可分为液-液色谱、气-液色谱、气固色谱等。
色谱分离技术应用
在石油化工、环境监测、食品药品分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油品 组成分析、大气污染物监测、药物成分分析等。
22
结晶分离技术
06
绿色分析测试与评价方法
2024/1/29
24
绿色分析测试方法
原子经济性和E因子评价法
通过计算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负 荷来评估其绿色程度。
绿色溶剂选择
选择环境友好的溶剂,如离子液体、超临界流 体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024/1/29
绿色催化剂设计
开发高效、可回收和可重复使用的催化剂,以降低化学反应的能耗和废弃物产 生。
成功开发出多种高效分离纯化技术, 如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等,这些 技术在化工、制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 用。
02
分离纯化过程优化与 节能研究
对多个分离纯化过程进行了优化研究 ,提高了分离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03
新型分离纯化材料的 探索与应用
积极探索并应用新型分离纯化材料, 如分子筛、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在 气体分离、液体分离等领域取得了重 要进展。
2024/1/29
32
THANKS
2024/1/29
33
经济发展
绿色化学可以推动化学工业的转型 升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
02
绿色合成技术
2024/1/29
8
原子经济性反应
03
原子经济性概念
原子经济性反应类型

《绿色化学绪论》课件

《绿色化学绪论》课件

绿色化学品
绿色化学品定义: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化学品 绿色化学品分类:包括绿色农药、绿色染料、绿色涂料等 绿色化学品特点:环保、安全、高效、可再生 绿色化学品应用: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生活等领域
Part Four
绿色化学的未来发 展
绿色化学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如何实现绿色化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挑战:如何解决绿色化学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机遇:绿色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机遇:绿色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THANKS
汇报人:PPT
绿色化学的未来趋势
绿色化学将成为未来化学发展的主流方向 绿色化学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 绿色化学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Part Five
绿色化学的实践案 例
绿色合成实践案例
绿色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绿色合成,如生物合成、酶催化合成等 绿色合成案例:如生物合成的氨基酸、酶催化合成的生物燃料等 绿色合成技术:如生物技术、酶催化技术、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等 绿色合成应用:如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绿色化学绪论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01 绿 色 化 学 的 定 义
02 绿 色 化 学 的 原 则
03 绿 色 化 学 的 应 用 05 绿 色 化 学 的 实 践 案

04 绿 色 化 学 的 未 来 发 展
Part One
绿色设计:在设计阶段就考虑环保因 素,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合成方法
绿色合成方法的特点:减少 污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绿色化学的定义:以环保、 安全、经济为原则的化学研 究

绿色化学化工概论

绿色化学化工概论

利用超临界流体,利用CO2加氢合成甲酸
O=C=O + H-H
HCOOH
二价钯催化的烯炔偶联反应
原子经济性反应研究的启发
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就要从合成各方面去寻找切入点: (1)注重有原子经济潜力的反应:加成、重排反应好于取代、消除。 (2)催化剂起重要作用,如提高反应速率,产率,减少步数,污染等 (3)改变反应的介质,如超临界流体能够减少污染和使产品易分离。
绿色化学的国内进程
科学行动:
◆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组织了《绿色化学与技术——推进化工生 产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院士咨询活动 ◆1997年5月,香山科学会议第72次学术研讨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 科学
的挑战——绿色化学 ◆1998年合肥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 ◆1999年北京第16次九华山科学论坛“绿色化学的基本科学问题” ◆2000年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立项——石油炼
H迁移
O OH
-CN
CC CN H

O OH C CH

维生素B1可代替剧毒的催化剂KCN合成安息香,更符合绿色化 学的要求。
原子经济性反应例5:过渡金属催化的环 加成反应
O
(ph3p)3RhCl HO
OH Et(OH),25'C
HO
O OH
原子经济性反应例6:炔烃的异构化
原子经济性反应例7: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 原子经济性反应例8:烯炔偶联反应
原料绿色化
10.3 绿色化学工艺的途径和手段
过程绿色化
绿色化学工艺
原料绿色化
产品绿色化
过程绿色化
采用原子经济性反应 采用绿色催化剂 采用绿色溶剂 过程强化——外场强化

2024年度-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

2024年度-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绿色化学》

水作为溶剂在化学反应中具 有独特的性质,如促进某些 有机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 速率和选择性等。
18
离子液体作为溶剂的特点及应用
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 成,具有极低的蒸气压 、高热稳定性、宽电化 学窗口等特性。
离子液体可以作为绿色 溶剂替代传统有机溶剂 ,用于有机合成、催化 反应、电化学等领域。
离子液体在溶解有机物 、无机物和聚合物等方 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37
绿色化学品评价方法介绍
生命周期评价法
对化学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评估,包括原料提取、生产、运输 、使用、废弃等各个环节。
风险评价法
对化学品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包括毒性 、生态毒性、环境持久性等方面。
综合评价法
综合考虑化学品的性能、环境影响、成本等因素进行评价。
38
典型绿色化学品案例分析
11
03 绿色合成方法与路线设计
12
原子经济性合成方法
原子经济性概念
01
在化学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实现
零排放和高效利用。
原子经济性反应类型
02
包括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环化反应等,这些反应具有高效、
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原子经济性合成实例
03
如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羰基合成等,这些实例展示了原子经
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逐渐受 到重视。
03
成熟阶段
21世纪初,绿色化学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取得 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5
绿色化学重要性
保护环境
绿色化学有助于减少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绿色化学概论(一)绿色化学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也高度发展。

然而,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也逐渐出现,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

人们开始厌恶化学,害怕、逃避与化学挂钩的物质,在西方甚至还出现了Chemophobia (化学恐惧症)[1]。

其实这在理论上是荒谬的,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环保意识。

化学贯穿于人类活动和环境作用的各环节中,“绿色化学”就是化学工作者在研究环保方法的过程中诞生的,是化学工作者献给环境的一份厚礼。

“绿色”不仅代表一种颜色,如今更赋予了它生产、生活、经济的内涵。

“绿色化学”这个名称首先在美国环保局的官方文件中出现。

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计划”,于1996年颁布了第一届奖项[2],同年,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在绿色化学研究中有重大突破和成就的集体和个人,从根本上杜绝污染。

由此,“绿色化学”广为流传。

(二)绿色化学的涵义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两者都是为了保护环境提出的,但本质上却不同。

环境保护是采用化学手段治理已有的环境污染,是从末端治理,这种治理不仅会对资源和能源造成浪费,而且还可能带来新的污染。

而绿色化学是利用一系列原理来消除或降低化工产品生产及应用中有害物的使用及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

绿色化学又称无害化学、清洁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原子经济性化学等,即是用化学方法和技术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产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

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3]。

概括地说,绿色化学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和实现零排放,这也是其最大的特点。

(三) 绿色化学的研究任务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应、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等四个方面研究的,闵恩泽用下图[4]予以说明:→其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开发原子经济性反应,通过研制新的催化剂,提高反应选择性,改进生产流程,把传统的反应过程改为原子经济性反应,是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

(2)改善化学反应条件,在无害无毒条件下进行生产。

传统的化学生产中所使用的溶剂和催化剂大多数都是有害有毒的,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何使化学生产在无害无毒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是绿色化学关键部分。

(3)使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化学生产的原料。

目前,几乎所有的有机合成产品都来自煤和石油,而这些资源储量有限。

用生物质或农业废弃物取代它们,其优点是既节约了资源,又消耗了废物,更突出的是所合成的聚合物具有生物降解的作用。

这是绿色化学的又一项战略任务[5]。

二、新课标背景下,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绿色化学的提出,为化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化学中的环保教育指明了方向。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已经成为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主要基础,并将绿色化学引入新教材,使绿色化学思想、绿色化学概念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目标[6]。

在中学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如下:第一、生产化工产品和化学实验产生的废弃物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容忽视的污染,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已经在各自的社会活动中自觉调整行为,以达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中学化学教育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中学化学教师应该在化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贯穿绿色化学教育。

第二、资料显示:全国数以万计的高校、中学化学实验每天都排放污染,这种“聚沙成塔”的污染成分复杂,累计效应强且容易被人忽视[7]。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实验次数增多,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要预防污染,最关键应该是从小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人,这就需要将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于中学化学实验教育全过程。

因此,教师除传授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外,还应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装置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行绿色化学实验。

第三、我们不仅要进行传统知识教育,还要进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捍卫人类美好家园的责任感。

因此,在教育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是传播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对社会和未来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需要。

总之,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呼唤绿色化学,而绿色化学的新思想也需及时向社会传播,只要广大学生具有了绿色化学的意识,他们就可以向家人及周围的人宣传,就可以逐步影响到大众。

以期达到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的目的。

三、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措施(一)改进教材内容,让绿色化学滋润化学课堂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与绿色化学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育。

作为化学教师,应该精心钻研教材,努力找到与绿色化学有关的内容。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载体,在新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Ⅰ和必修Ⅱ中,涉及到的绿色化学知识点的内容包括:必修Ⅰ: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通过实验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简介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并不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造福于人类。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是不可再生资源,既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它的利用率、挖掘它的潜力、开拓它的新功能,同时又要加强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必修Ⅱ: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认识人类解决能源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等方面化学科学与技术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引导学生关心能源、环境等问题。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了解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燃烧的污染与治理、白色污染与综合治理、室内化学物质的污染与健康、煤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温室效应、人体营养与化学等内容。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认识含硫、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及其化学控制的原理,分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的原因[8]。

作为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介绍绿色化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当今的学生不再只满足于书本知识,由于他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接受的信息多,知识来源广,他们希望自己学到的东西是最新的,并对自己将来有用的。

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向学生介绍绿色化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与科学发展同步的。

在讲碳族元素时,可以向学生介绍CO2, CO2是人们较熟悉的物质,从人体呼出、植物吸收到温室效应等,但CO2作为绿色溶剂—超临界流体CO2[9],却鲜为人知。

教师可以向学生多介绍一下这些在化学领域比较前沿的知识。

2.更新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和教材设立,重视传播绿色化学教育思想前面已述及,目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中已涉及到绿色化学知识,严格地讲,这都还不是绿色化学,只是传统的化学保护和防治。

绿色化学研究在我国刚起步,中学化学要起的宣传、普及作用尤为重要,教材设立方面,可选取国内外典型实例。

例如,氟利昂,众所周知,它对臭氧层的破坏极大,是美国一所化学公司生产的。

改公司现已研究出一系列替代品,可替代传统的氟利昂作制冷剂,而对臭氧层的破坏很小或没有[10]。

同样,也可以参考同行在绿色化学方面的进展进行教学。

比如,山东集宁师专的孙士仪对硝酸与铜的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11],又如,安徽师大的熊言林对溴苯的制备进行了改进[12],均避免了有毒气体的外泄,污染最小,最节约原料。

(二)将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于化学实验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紧密,也最直接,是渗透绿色化学最好的渠道。

现行中学教材中60% 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实验引入的[13]。

但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只重视操作方便,而不顾及环保问题,这很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务必要用绿色化学思想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

目前已提出了绿色化学实验的五“R”原则:Reduction-减量,Reuse-回收利用,Recycling-循环使用,Regeneration-再生,Rejection-据用(不用危险品)[14]。

旧教科书实验主要以传授知识、验证性质及培养实验技能为目的。

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验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1.降低药品浓度,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减量)在化学实验中,学生经常不按要求量取药品,还有“用药越多,现象越明显”的错误想法。

但反应物的用量与环境污染的程度往往有直接的联系。

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药量过多不仅可能影响实验效果,还会造成污染环境,实验中应按规定量取药品。

但现行教材中,有些实验指明了药品浓度,大部分实验并没有明确给出药品浓度,学生很难把握用量。

因此要用少量的药品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求老师对实验进行研究,寻找最佳方案。

比如,氯化亚铜制备方法的改进实验:在试管中依次加入3 ml 6 mol/L HC1、3 ml 1 mol/ L CuCl 2溶液和1 g NaCl固体,混合均匀后,溶液呈黄绿色。

再加人0.5 g铜粉,不停地摇动试管,约1 min后溶液的颜色消失。

停止摇动使多余的铜粉沉降下来,可见到溶液呈无色透明,将此溶液倾入盛有2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立即得到CuCl 2的白色沉淀。

静置,使沉淀完全析出后,倾出上层清液,滤出沉淀。

与常规实验相比,既不使用浓盐酸也不进行加热,试剂用量少,操作简便快速[15]。

老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地探究药品的最佳用量,减少药品损耗,这是对绿色化学教育最好的渗透。

2.开发和推行微型实验微型实验由美国Mayo博士自1982年开始研究的一种新型的实验方法,由杭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周宁怀教授带回国内的一个科研项目。

微型实验具有以下特点:仪器微小,价格便宜;用药量节省90%,节省费用;时间缩短,提高课堂效率;操作简便,安全无污染,可让学生回家利用课余时间做;实验现象明显,有利于教学有效进行[16]。

如以氯气的制备及性质的微型实验为例:【实验一】氯气的制备:在试管中加入少量KMnO4粉末,由废弃的注射器向试管中加入浓盐酸,反应立刻进行。

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现象:可观察到收集的黄绿色气体。

改进后的优点:装置简易,药品用量显著减少,现象明显;产生有毒的氯气量少,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

【实验二】氢气与氯气迅速混合爆炸:在一个小酸奶瓶中,充入一半氯气一半氢气后,倒扣在玻璃片上,距离10 cm处点燃镁条。

现象:发生爆炸,塑料瓶被弹起。

改进后的优点:安全,环保,让爆炸实验也可以进入课堂[17]。

微型实验不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缩小,也不是对普通实验的补充,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的指导下,采用预防污染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对普通实验的改革和发展,使用微型实验技术,可将污染将至最低。

3.优化危险实验,增加吸收装置现行化学教材中许多实验过程中会产生种种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