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创新教案
5.15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5.15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c77d6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6.png)
阅读《航海家的故事》,了解航海家的生平和成就,引导学生学习航海家的勇气和智慧,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观看《新航路的开辟》纪录片,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对世界的影响。
使用《探寻新航路的历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理解航海家的航线和探险区域,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新航路的开辟》:这是一部纪录片,通过实景拍摄和历史资料的结合,生动地展示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对世界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新航路的重要性。
《探寻新航路的历史地图》:这是一组历史地图,展示了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的航线和探险区域,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图,更好地理解航海家的探险历程和航线的重要性。
2. 欧洲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包括对东方财富的渴望、欧洲商品的输出和资本的输出、欧洲科技的发展等。对欧洲的影响包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加速了欧洲的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对世界的影响包括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对殖民地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包括贸易联系的加强,殖民扩张的推进,文化交流的加速,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影响,如对美洲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
2. 对于选择题,批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并解释正确答案的依据。
3. 对于简答题,批注学生的答案是否完整,是否涵盖了题目的所有要求,并给出改进建议。
4. 对于论述题,批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并给出改进建议。
5. 通过作业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作业的完成,并对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历史学科的在线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
1. 历史相关的电子书籍和学术文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f8758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d.png)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材以人类历史发展为背景,讲述了欧洲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以及这一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课主要内容涵盖了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探寻新航路的动机、过程以及所引起的殖民扩张和全球化进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对于探寻新航路这一事件,学生可能对其背后的动机、过程以及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探寻新航路的背景、过程以及主要航海家;掌握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探寻新航路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寻新航路的过程及主要航海家;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探寻新航路的动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概念,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已知的航线,进而提出问题:“如果让你去探寻一条新的航线,你会选择怎样的路线?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探寻新航路的背景,然后呈现主要航海家的生平事迹,如哥伦布、麦哲伦等。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fc20d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d.png)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5课探寻新航路》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的历史教材,主要讲述了欧洲航海家在15世纪至17世纪期间,为了寻求财富和传播基督教,勇敢地开辟新航路的故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欧洲航海家探索新世界的勇气和智慧,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课中,学生可能对于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和地理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感受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并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掌握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的敬佩,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航海家的航行经历及其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分析法:分析航海家的勇敢和智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2.资料: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地图、文字资料3.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欧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
提问:“为什么欧洲航海家要探寻新航路?”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介绍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行经历。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41cd7b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f.png)
5.15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课标解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这幅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欧洲人逐渐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提示:这幅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地圆说在欧洲的流行,伴随着这一学说的流行,欧洲出现了许多勇于冒险的航海家去证明地圆说,去发现未知的大陆,去寻找梦寐以求的财富。
思考:这样做的航海家都有哪些?他们都成功了吗?通过本课,你将走进“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二、探究新知(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材料展示: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
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
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三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 459座岛……爪哇大岛甚富,出产黑胡椒、肉豆蔻、高良姜、生姜、丁香及其他类香料……黄金之多,无人能信。
小爪哇岛出产世界最多之樟脑,质极细,其量值等黄金……其地饶有金银、一切香料,如沉香、苏木、乌木等物,多如牛毛。
——《马可·波罗行纪》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苛以重税。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教师提问:阅读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提示: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海外市场;②欧洲人对财富的渴望,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物质动力;③《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东方的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④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f19d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b.png)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教案换手段。
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货币扩大经营,开拓新的市场,而黄金是最贵重的交换手段,因此,许多欧洲人都渴望黄金。
而当时恰好有一本书告诉他们可以去哪里找更多的黄金,它就是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我们一起看看马可·波罗是怎么说的: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冯承均[译]【设问】哪里有大量的黄金呢?没错。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可·波罗向欧洲人描述了东方国家无穷无尽的财富,包括无限黄金、还有当时在欧洲极受欢迎的香料。
除了这些,《马可·波罗行纪》中还描述了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巨大的商业城市,华丽的宫殿建筑。
这些吸引人的描绘更激起欧洲人到东方寻找黄金、获取香料等商品的热情,使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社会的热潮。
以上就是欧洲人为什么有一个“东方梦”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欧洲人的梦想很美好,不过,现实又是如何呢?请同学们看看下面这则材料:材料三: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教师:可惜,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首先,由于有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这些中间商赚差价,欧洲人购买东方商品要付很高的价格;其次,令欧洲人更头疼的是,在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土耳其人向商人征收高额的关税,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了。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即使遇到困难、更大的困难,欧洲人还是没有气馁。
既然传统陆路无法行通,欧洲人决定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总结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另外,展示迪亚士的话,补充探寻新航路的宗教原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76d37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8.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找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2.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四条主要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路线和主要人物和支持他们的国家;能够在地图上画出四条新航线。
3.通过阅读材料分析,知道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4.通过合作探究,知道航海家们的优秀品德,并感受学习。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导入新课出示《大航海》视频。
在《郑和下西洋》的主题曲中,渲染气氛,教师导入:这是气势磅礴的《大航海》,这是中国的大航海,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大航海。
然而这大航海,随着船头白帆的徐徐降下,其影响也慢慢淡去。
而五十年以后,西欧的大航海兴起,那是真正的大航海,那是世界的大航海,它开启了新的时代,它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它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它开启了全球化的历程,它就是新航路的开辟。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讲授新课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本原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
欧洲人渴望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敲黑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社会原因:来自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很受欢迎。
《马可•波罗行纪》又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3)直接原因(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的商路,迫使欧洲商人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的道路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地圆说”传播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
地圆学说开始流行,人们相信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的应用)(3)造船技术的进步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
二、新航路的开辟:1.迪亚士:1487年在葡萄牙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第二年达到非洲的好望角。
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15b99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e.png)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探寻新航路》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主要讲述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条件及其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地图、插图、文字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原因、条件及其意义等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探讨才能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探险、发现等话题较为感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其意义,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理解探险家的勇敢和坚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插图、文字等形式,生动地展现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意义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2.相关地图、插图、图片等视觉资料3.网络资源,如视频、文章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让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意义等,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1ff12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b.png)
四、探寻结果——影响
讲授新课:
一、探寻序曲——原因、条件
探究活动一:为什么以葡萄牙为首的欧洲国家会掀起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呢?
(一)原因
1.以史料、图片、地图、flesh丝绸之路等导出: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金银荒;《马可波罗游记》引发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不足之处:课程改革探索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呈现方式应再改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这个观念也是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由郑和雕塑和里斯本航海纪念碑的直观的对比导入梁启超的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进而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海洋意识教育。世界那么大,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希望大家像这些航海家一样,不忘初心,上下而求索。
引导学生从西班牙、印第安人和人类文明进程三个探讨哥伦布,学习辩证的评价的影响。
通过阅读文本及相关图文史料,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和保卫海疆家国情怀。
板
书
设
计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作
业
设
计
作业1:完成新航路开辟表格(必做作业)
作业2. 制作漂流瓶(两人合作作业)
教 学
方 法
1、学法:自学归纳法、讨论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2、教法:教学法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地图、学案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通过“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引入航海家对新航路的探索导入新课。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754b9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1.png)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主要介绍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和影响。
本节课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学生对相关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此外,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新航路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提高历史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与碰撞,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
3.新航路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新航路开辟为例,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图片、地图、文字资料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小组讨论问题清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如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为新航路开辟的教学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地图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路径。
同时,简要介绍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a.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什么?b.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事件和人物?c.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上册《探寻新航路》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上册《探寻新航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de2e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f.png)
6.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
-通过学习探险家们的勇敢、智慧、坚韧等品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地理、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公布答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点。
2.强调探险家们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敢、智慧、坚韧等品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于历史事件、人物、地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探寻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充满好奇,但可能对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影响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历史资料、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善于表达,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历史素养。
1.教师简要介绍15-17世纪欧洲探险家的背景和动机,如:寻找黄金、传播基督教等。
2.详细讲述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包括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的重要贡献。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5.15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5.15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139a6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b.png)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基本史实及其影响;了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基本史实及其影响。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提高学生理解概括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3、运用地图动画,教会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新航里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2、学习航海家们的事迹,学习他们敢于挑战未知世界的勇气。
三、学情分析:本校九年级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缺乏探索精神。
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上,大部分同学未能从以往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跳出来,思维比较被动,没有探索创新的精神,一遇到难题就答不上来。
在新课改和“双减政策”下,教育要确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问题、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做到授之以渔。
四、教材内容分析(一)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了解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海事迹。
(二)难点: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原因及意义。
五、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六、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新课。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而知新,多媒体出示文艺复兴基础知识的表格。
(学生集体回答)14至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指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因为它提倡人文主义,肯定人而否定神,故称人被发现。
那么,“世界”被发现指的是什么呢?(生答:探寻新航路)何谓“新航路”呢?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九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
![九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53802eb14e852459fb5779.png)
通过学生自我表达,既让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人物,又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得课堂具有趣味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结合对哥伦布人物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
板书设计
5.结合亨利王子和伊莎贝拉女王的故事并结合材料分析“人民为何能开辟新航路?〞从而得出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6.利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由于他们有专门技术,有经济实力,有丰富的思想,还有相对抗的君主国之间的竞争,他们的追求必定成功......总之,西方社会已到达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进行过渡。
3.分析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和1502年坎迪诺世界地图,并结合材料进而分析出新航路开辟的第三个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4.然后利用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的材料“哥伦布与其西班牙船队在入侵了巴哈马群岛后,残酷地虐待和屠杀岛上的印第安人。他们杀死一个印第安人如同踩死一只蚂蚁,把印第安人剁成碎片以试其刀是否锋利〞,进而让学生思考难道哥伦布是“残暴血腥的屠夫吗?〞
核心素养
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正确认识历史表达,并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通过地图并构建时间轴,分析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的影响,锻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通过对重点知识点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信息。
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十五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d628a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f.png)
第15课探寻新航路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⑴唯物史观通过教材及史料分析,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内在动力和主客观条件,理解经济基础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解读历史事件的能力。
⑵时空观念从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掌握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的时间、人物、国别、线路等历史要素。
⑶史料实证结合图文材料,从目的、理论支撑、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对比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洋航行这两大历史事件,从而理解郑和下西洋发现不了美洲新大陆而哥伦布却可以发现的历史真相。
⑷历史解释创设情境材料,提炼有效信息,从多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所具备的条件。
⑸家国情怀通过对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学习,认识到是他们的冒险精神和大无畏的精神,使人类社会由分散孤立走向了联系和整体。
但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的对外侵略扩张,又破坏了人类共同的家园。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教学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大国崛起——海洋时代》片段)。
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呢?生:航海家驾驶船只在海上航行。
师:那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去大海深处航行吗?视频里的海洋时代指的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和老师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开辟新航路》。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师:在学习开辟新航路之前,老师先要告诉大家什么叫做旧航路。
旧航路就是以前从陆地经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来东方进行贸易的路线。
那老师想问大家,既然已经有了陆路航线了,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呢?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让过了。
师:看来这位同学提前预习课文了,曾经有位航海家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
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老师 PPT 上的材料和课本,小组讨论分析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1555b7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6.png)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目标1.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2.通过文字和图片史料,分析“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及条件”“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等,使学生学会从史料中发现信息,领会“论从史出”。
3.搜集哥伦布的视频,感受探寻新航路的艰辛,从而总结出哥伦布等航海家所具备的精神品质。
4.通过对比哥伦布远航和郑和下西洋,感悟学习历史所应具有的家国情怀;增强对郑和下西洋既没有夺取政权建立殖民地,也没有肆意掠夺,增进中外友谊这一壮举的历史认同感。
5.通过视频和文字资料,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重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以及著名的航海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那么,人类是如何进入一个整体的世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历史。
讲授新课: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是什么?生: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的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行纪中描绘了古老神秘、富庶昌明的东方国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
因此,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中国的哪一项技术的传播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条件?生:“罗盘”或者指南针。
3.新航路开辟的先驱是哪两个国家?为什么是这两个国家?生:葡萄牙和西班牙。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356eb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a.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主要讲述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过程、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具体过程和意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具体过程,以及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使学生对新航路开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历史题目,让学生回答,以检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如:“新航路开辟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巩固新学到的知识。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优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优课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54b5e4581ed9ad51f01df2c7.png)
《探索新航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进而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
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自然科学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这时期的文艺作品和科技成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功都是在不懈努力与坚持中取得的,鼓励学生树立敢于坚持实践,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是:文艺复兴的实质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难点是:文艺复兴的实质。
因此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分为:导入、学习新课、总结,三个环节依次进行展示。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抛出问题大家知道《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吗?有谁知道画家达.芬奇有什么著名作品吗?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历史事件背景,请大家在课本找到并圈出和这些有关的事件,由此点出本节课的第一部分-----文艺复兴事件由教师讲授世界史的历史分期,以及14世纪--17世纪下半叶地中海地区的大致发展情况。
并根据这一时期的作品,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悟,从中学习努力的重要性第二环节学习新课,分为两部分,一:文艺复兴。
二:新航路的开辟第一部分文艺复兴:在这一部分我将运用文艺复兴时期的成果,例如:著名画家达.芬奇、著名诗人但丁、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他们三个伟大人物的的成长经历,以小故事的形式贯穿讲解,并运用多媒体展示他们在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述。
最后让学生4人为一小组,梳理文艺复兴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影响、核心、实质。
以教师问答的形式进行抽查,对于抽查情况及时点评,最后由教师利用表格知识梳理,以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限时背诵利用文艺复兴时期在天文学上的“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的故事,并及时抛出问题:同学们既然从这里知道了太阳是宇宙的中心,那同学们知道地球是怎样被证实是椭圆形的吗?过渡到第二部分新航路的开辟第二部分新航路的开辟。
九年级历史上册《探寻新航路》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历史上册《探寻新航路》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33ebbb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c.png)
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新航路开辟的相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与合作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丰富自己的认知。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课堂注入了活力。
4.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成长
案例强调课后反思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这种关注学生成长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跨学科融合,提高综合素质
本案例将历史、地理、科技等多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认识新航路开辟。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具备全球视野。
4.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使他们成为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公民。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航海家画像以及相关历史文物,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2.通过讲述航海家们克服重重困难、勇敢探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新航路背后的历史奥秘。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故事导入、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呈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场景,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
3.设计课堂实践活动,如制作航海家事迹展板、编写历史小剧本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各大洲的联系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15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5.15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8c9df5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2.png)
-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与新航路开辟相关的展品,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择一位航海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航海家的探险经历。
- 开展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深入研究新航路开辟对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影响。
- 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全球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让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航海家在探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和解决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 鼓励学生在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同时,对比分析其他历史时期的探险和开拓事件,提高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讲授新航路的开辟,我感到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对于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他们能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到位,可能在后续的学习中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巩固。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实际操作的兴趣不高,可能需要我调整教学方法,寻找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探寻新航路”这一课题。让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古代航海家,他在航行中遇到了暴风雨,迷失了方向。这个故事与我们的课题紧密相连。通过这个故事,我希望激发大家的好奇心,让我们一起探索新航路的奥秘。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6f70d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6.png)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讲述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影响以及主要航海家的事迹。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航路的开辟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我国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影响,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从而加深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影响以及主要航海家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新航路的开辟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我国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影响以及主要航海家的事迹。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对于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以及我国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资源,自主学习新航路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原因、影响等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航海家的经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
4.历史地图: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地图等。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
提问:为什么欧洲人要探寻新航路?2.呈现(10分钟)呈现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创新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创新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教案设计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2.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
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
3.学习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
比较几位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
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
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__贸易市场__。
2.意大利
人__马可·波罗__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既古老神秘,又富庶昌明,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15世纪中期,__奥斯曼土耳其帝国__控
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4.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__圆__的。
5.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知识点二哥伦布“发现”
6.1487年,__迪亚士__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好望角__。
7.1497年,__达·伽马__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__印度洋__,1498年到达__印度西海岸__。
8.1492年8月,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出发,横渡__大西洋__。
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
后来,他们又“发现”了__古巴__和__海地__。
他把当地人称为“__印第安人__”,即印度人。
知识点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9.1519年,__麦哲伦__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船队穿越大西洋、__太平洋__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10.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__资本主义__的产生和发展。
同时,欧洲和__亚洲__、非洲、__美洲__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
阅读教材,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
耳其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
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之间商路受阻。
探究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及影响
1.阅读教材,找出新航路开辟中的几
条主要航线,并尝试绘制航海路线图。
新航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
非洲或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
①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航线:迪亚士: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好望角。
达·伽马:1497年,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 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②自欧洲向西环球航行: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麦哲伦:1519年,受西班牙国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什么?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
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扩张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3.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
达·伽马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友好交往义举
殖民扩张活动
1405—
1433年
1492—
1504年
1497—
1498年
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
27800人
1500人
人员最多
到达亚非30多
个国家和地区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范围最广
促进国家友好
和经济文化交流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见本书对应练习。
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
我主要从新航路
开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能够积极钻研教材,通过情景导入、自我研学、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课堂检测等几个环节,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