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酸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以新疆乌拉尔甘草饮片为原料,研究了在超声波条件下影响甘草酸提取率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以浓度为60%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15,超声作用时间40min,浸泡4h为最佳。此外,分别以甘草酸对真菌(包括棉花枯萎病菌、小麦纹枯病菌、辣椒根腐病菌、辣椒疫病病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1000mg/L的甘草酸对小麦纹枯病菌抑制率为68.15%,抑菌作用明显,对棉花枯萎病菌、辣椒根腐病菌、辣椒疫病病菌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标签:甘草;甘草酸;提取工艺;抑菌研究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是豆科(legumrrihiza)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的根或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甜味剂。研究表明甘草酸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且应用价值极高,但提取效率、成本、纯度又是影响效能的关键问题之一。超声辅助提取在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且在甘草酸类或同类物质的提取中收效明显,表现出省时、选择性好、收率高、操作方便等一系列满足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优点。为此,我们提出利用超声波的各种优良特性,在不影响甘草酸的物化、生物活性的基础上,不同条件下促进甘草酸的提取率。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甘草酸对人体无害而有益,本研究以甘草酸乙醇提取液对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以甘草酸做为新型杀菌剂防除农田有害病源微生物,将可能成为绿色农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及设备

材料:甘草饮片购于益和大药房;试剂:glycyrrhizicacid(SIGMA),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供试菌种为吉林农业大学实验室提供。

主要设备:KQ5200E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RE-52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UV-2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有限公司;DHP-9162电热温恒培养箱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提取工艺设计

准确称取甘草粉末5g,加入10mL 70%的乙醇溶液,浸泡后超声波辅助提取2次,抽滤,合并滤液。吸取0.2mL提取液用70%的乙醇定容至25mL,取定容后溶液4mL二次定容至25mL,测定溶液吸光度。采用反复结晶法,将甘草酸超声波粗提液加酸沉淀,再经乙醇溶提,氨化成盐析出,反复结晶得到甘草酸纯品。

1.2.2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甘草酸纯品0.25g,溶于50 mL 70%乙醇溶液中,分别吸取上述甘草酸溶液0、1.0、2.0、3.0、4.0、5.0、6.0,用70%乙醇稀释至250 mL,零号管作参比,254nm处测其吸光度A,按标准曲线法计算其含量。

甘草酸含量=(C×250×50×10-6)÷(W×4×100%)

式中:C为查标准曲线所得浓度值(μg/mL),W为样品重(g)。

1.2.3抑菌试验

(1)清水洋菜培养基:琼脂15g,水1000mL。

(2)PDA培养基:马铃薯270g切片,水煮到有香味,过滤出切片,滤液再次煎煮同时放入15g琼脂,18g葡萄糖,熬匀后定容到1000mL。

首先取清水洋菜培养基约15mL,铺于培养皿底部,作为底层培养基。分别移取辣椒疫病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辣椒根腐病菌(F.solana)稀释液约2mL倒入150mLPDA培养基中,待清水洋菜培养基冷凝后向其中倒入已加入各种菌的PDA培养基10mL,冷凝后利用牛津杯用药,将甘草酸配制成50mg/L、1000mg/L的溶液,两种浓度的甘草酸各取3个培养皿培养,以不加甘草酸的培养基为对照,冷凝后利用抑菌圈法进行试验,72h后观察结果。根据菌落生长情况,在对照菌落即将长满培养皿时测量菌落生长直径,抑菌率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病菌相对抑制率=

(对照菌扩展直径-0.6cm)-(菌种扩展直径-0.6cm)对照菌扩展直径-0.6cm×100%

(牛津杯直径为0.6cm)

2结果与分析

2.1甘草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通过对浸泡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影响提取效果因素的单因素实验,各单因素初始固定条件是:浸泡时间为2 h、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5、提取时间为20 min,以甘草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运用L9(34)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路线,见表1、表2。

表1L9(34)试验因素水平

因素水平A(浸泡

时间,h)B(乙醇

浓度,%)C

(料液比)D(提取

时间,min)12501∶52024601∶103036701∶15402.2正交实验结果

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甘草酸提取率的顺序是提取时间>溶剂倍数>浸泡时间>乙醇浓度。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是A2B2C3D3。即浸泡时间4h,乙醇浓度60%,料液比15倍,超声时间40min。

2.3抑菌实验

2.3.1抑菌实验结果

50mg/L、1000mg/L甘草酸对四种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见表3、表4。

参考文献

[1] 章玉华等,甘草酸的提取、精制及影响因素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3,12(66).

[2] 徐雅梅,呼天明.菊苣根提取物除草活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3):0615-0619.

[3] 赵茜,李秉滔.超声强化甘草酸提取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0,(5):38-39.

[4] 李剑君,国蓉,莫晓燕.甘草酸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