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关于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1b62ed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a.png)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1.26•【字号】黄政办发〔2018〕48号•【施行日期】2018.1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黄政办发〔2018〕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黄冈白潭湖片区筹委会,市直有关单位:《黄冈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8年11月26日黄冈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8〕35号)精神,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出如下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将旅游业作为重点服务业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加快实现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逐步形成全景化打造、全时空体验、全要素保障、全程化服务、全方位管理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黄冈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建设。
二、工作目标通过3年的努力,基本构建全域旅游的联动体制机制,形成规划布局科学、产品供给丰富、公共服务完善、市场秩序良好、综合环境优美的全域旅游体系,产业融合更加充分,发展品质更加优化,品牌形象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完善,旅游综合贡献更加突显,主要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综合贡献率在12%以上,旅游发展综合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全域全业深度融合格局基本形成,旅游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勒泰地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
![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勒泰地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d78e8b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8.png)
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勒泰地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7.06•【字号】阿行办发〔2018〕59号•【施行日期】2018.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勒泰地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阿行办发〔2018〕59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行署有关部门、地直有关单位:《阿勒泰地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八条措施》已经地委、行署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执行。
2018年7月6日阿勒泰地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八条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陈全国书记在阿勒泰调研时提出的:“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叫响‘人间净土喀纳斯冰雪圣城阿勒泰’的品牌,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提档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指示精神,加快构建地区“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格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地区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大政府主导力度,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一)加大地区财政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力度。
设立地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额度1000万元(2019年地区财政安排400万元,统筹援疆资金600万元),以后逐年按一定比例不断增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额度,重点对规划编制、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旅游服务设施项目、旅游新业态项目、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景区(雪场、宾馆、民宿、旅行社)建设和提档升级项目进行奖励,对自治区和地区确定的重大旅游项目等通过奖励和补助的形式给与支持。
设立地区旅游市场拓展资金,额度500万元(2019年地区财政安排100万元,统筹各县〈市〉、喀管委财政资金各50万元),以后逐年按一定比例不断增大旅游市场拓展资金额度,主要用于地区统一开拓旅游市场,组织开展全区性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旅游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局工作计划
![旅游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局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8cbe8b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8.png)
旅游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局工作计划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正迅速发展壮大。
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局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1. 提升旅游人员的素质培训:旅游局将组织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包括礼仪培训、旅游知识与文化培训等。
通过提高旅游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其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2. 强化旅游服务技能培训:旅游局将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包括语言沟通技巧、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和贴心的服务。
二、打造旅游品牌形象1. 建设旅游宣传平台:旅游局将着力打造一个专业、全面、及时的旅游宣传平台,包括建设官方网站、发布旅游资讯、举办活动等,提高目标市场对本地旅游资源的认知度。
2.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旅游局将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媒体宣传、网络推广等方式,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到本地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吸引他们的到来。
三、优化旅游服务环境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局将督促相关部门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包括道路、酒店、景区等方面,提升旅游服务的整体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局将加强对旅游从业单位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机制,激励优质服务,惩罚低质服务,确保游客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四、加强旅游市场监管1. 完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旅游局将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旅行社和不合规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2. 提升旅游市场信息公开度:旅游局将加强对旅游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及时发布旅游市场动态,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帮助游客了解市场行情,做出明智的旅游决策。
五、加强国际旅游交流合作1. 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旅游局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我国旅游观光,促进国际旅游市场的合作与发展。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0f773ffc4ffe473368ab80.png)
---------------------------------------------------------------范文最新推荐------------------------------------------------------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而制定的专项规划。
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吧。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的通知旅办发〔2018〕3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已经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一、形成新基础十二五期间,全国旅游公共服务有序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交通集散、厕所革命、旅游便民惠民、旅游安全保障等领域加速建设,全国旅游公共服体系初步建立。
1 / 42(一)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实现突破旅游公共服务已成为各级旅游部门的重要职能和工作内容。
国家旅游局首次出台《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指导和推进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各地不断强化领导,设立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研究出台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建设。
(二)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车站、码头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发展,旅游通达条件持续改善。
通信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旅游信息服务基础不断巩固。
大型旅游综合体相继建成,城市休闲设施加速开放,国民旅游获得更大休闲空间。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旅游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旅游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dda1bc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c.png)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旅游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4.28•【字号】邯政办字【2018】45号•【施行日期】2018.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旅游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对口各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邯郸市旅游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4月28日邯郸市旅游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旅游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冀政办字〔2018〕2号)精神,结合我市旅游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推动质量提升;注重市场需求,提高供给质量;聚焦创新引领,助推质量强旅。
加快推进我市旅游由快速向质量、由规模向效益、由产品向品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业发展质量。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市旅游供给质量明显改善;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显著提高;旅游市场规范有序;游客满意度稳步提升;“有内涵·不简单——邯郸”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800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突破750亿元。
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3家以上、4A级旅游景区达到13家以上。
过夜游客人均消费突破1200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0%以上。
三、实施旅游质量提升工程(一)乡村旅游质量提升工程。
1.重点培育一批旅游特色小镇。
充分发挥粮画小镇寿东村、教育小镇王桃园村示范作用,以国家大力推进特色小镇为契机,深入挖掘全市乡村旅游特色资源,按照产业定位特而强、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精而美、制度供给活而新的要求,重点培育一批旅游特色小镇,促进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多功能融合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文化和旅游局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计划
![文化和旅游局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778a0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3.png)
文化和旅游局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计划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中,文化和旅游局作为有关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文化和旅游局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独特财富,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文化和旅游局将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具体举措包括:1.加强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文化遗产的管理能力和保护水平。
2.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鼓励青年人参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品牌,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吸引游客的关键。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文化和旅游局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同时,将建立评价机制,对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给予奖励,对不良从业人员进行整顿和处罚。
2.提升旅游景区的设施和管理水平,改善游客的体验。
加大对重要旅游景区的投入,提升其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水平。
3.加强旅游法规的制定和宣传,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建立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的投诉和纠纷。
三、拓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拓展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为了拓展市场,文化和旅游局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国内和国际旅游宣传,提升文化和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手段,扩大宣传的范围和覆盖面。
2.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提升文化和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加大对出境旅游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游。
3.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文化和旅游活动的举办,促进文化、教育、体育、商业等多个领域的互动和合作。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fe8183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8.png)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2.12•【字号】武政办发〔2018〕27号•【施行日期】2018.0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其他规定正文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武政办发〔2018〕2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中央、省属在武有关单位:现将《武威市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行动计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2月12日武威市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7—2018年)的通知》(国办发〔2017〕27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甘政办发〔2018〕9号),扎实推进实施《武威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2015—2020年)》(武政办发〔2015〕136号),协同有序推进全市标准化战略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深入推进标准化改革(一)持续优化地方标准体系。
按照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和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意见,认真做好后续废止、转化、修订等工作。
(二)深入推进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工作。
认真落实《甘肃省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市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率达到100%,继续开展企业标准声明公开事中事后监管。
(三)推行团体标准试点。
推动市内社会团体制定并发布一批引领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
鼓励在政府招投标、产业政策制定、行政管理、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工作中引用团体标准。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忻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的通知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忻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f3f785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9.png)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忻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1.03•【字号】忻政办发〔2019〕2号•【施行日期】2019.0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忻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的通知忻政办发〔2019〕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局、办:《忻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和围绕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做强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品牌,隆起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完善大运黄金旅游廊道,构建全省域旅游发展“331”新格局,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步,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资源的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是构建“331”新格局的主战场。
为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我市编制了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为重点的《忻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市域战略性规划,是忻州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
忻州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推进全市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导各县(市、区)的全域旅游发展。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市直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全域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旅游局关于落实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报告
![旅游局关于落实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d6be3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5.png)
旅游局关于落实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据我局统计,自本年度以来,各地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上半年工作中,旅游局着力推进各项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开工、投产进度符合计划要求。
一、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为确保旅游重点项目整体推进,我局对各地旅游产业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细化项目建设计划和相关配套措施,并就重点项目建设进行跟踪防控和督促优化,确保项目质量和投资效益。
二、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在上半年工作中,全国各地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
例如,重庆市大巴山旅游项目建设全面启动,贵州省花溪龙潭景区重新发展,福建省闽南旅游工程加速推进等等。
截至目前,重点项目建设已经完成了很大的进展,如新疆天山天池旅游景区已经开始建设,云南稻城亚丁旅游工程目前正有序推进,河北省秦皇岛龙虎山风景区正在建设中等等。
三、加大投资力度为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旅游局不断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资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我局投资总额达到了100亿,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旅游重点项目的建设,如江苏六合旅游项目、四川卧龙森林公园“3.0”建设等等。
四、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保护是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为有效保护和管理旅游资源,我局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对一些面临保护问题的旅游资源进行管理和治理,控制恶意开发和商业化盲目扩张等行为。
五、加强旅游业态转型升级旅游业态创新是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一问题,旅游局不断推进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加大对新兴旅游业态的扶持和推广,推动旅游业向全域旅游方向转移,推动旅游业向“互联网+”模式转型升级。
六、下一步工作展望下一步,旅游局将继续加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推动各地旅游项目建设尽快落地。
同时,加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力度,推动旅游业在更高质量和更高层次上发展。
总之,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各地旅游局应加强管理和推进,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全面实现旅游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2018年旅游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2018年旅游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2309b851e79b8968022673.png)
2018年旅游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全域旅游发展路径,以破除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创新统筹职能、创新政策措施、创新产业引导,激活发展活力,提高旅游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推进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二)总体目标按照“完成规定任务,抓好商定任务,探索自选任务”的要求,争取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基本形成党政综合决策,部门职责清晰,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协力推动旅游综合性监管和综合性产业发展的新体制;形成涉旅资金、资源、规划、公共服务有效整合引导旅游业发展的新机制;旅游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旅游产业贡献更加突出,旅游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三)基本原则——坚持党政领导。
突出各级党委、政府在旅游改革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强化顶层设计,采用整体观念、系统化思维,将旅游业纳入到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体系中统筹谋划,理顺涉旅部门职责,形成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发展全域旅游的整体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旅游业发展的短板和制约因素,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方式、市场的手段,建立引导旅游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引领旅游发展新方向、旅游投资新领域、旅游消费新需求。
——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旅游业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方向发展。
——坚持开放带动。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优化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投资经营的政策环境,激活旅游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推动旅游企业集团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开发开放新模式。
深化旅游业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交流,搭建国际化旅游开放合作平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8eb7726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c.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3.09•【文号】国办发〔2018〕15号•【施行日期】2018.03.0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但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我国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
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为指导各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融合发展。
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
大力推进“旅游+”,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bfa206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d.png)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2.06•【字号】武政办〔2016〕18号•【施行日期】2016.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2月6日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全面提升两江四岸旅游功能,将我市打造成世界级滨水旅游目的地,按照《武汉市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要求,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江城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突显武汉特色、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加强综合管理,以两江四岸核心区为重点,充分整合和发挥两江四岸各方面资源优势,努力将两江四岸区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名片。
二、工作目标到2016年底,两江四岸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核心区港口岸线环境焕然一新,城市英雄广场和渡江文化系列景观彰显滨江文化特色,长江灯光秀和长江实景演艺秀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亮点。
到2017年底,两江四岸景观绿化和美化让城市更加靓丽,江汉朝宗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品质、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基本要求,形成较完善的水陆旅游产品体系。
到2018年底,两江四岸核心区建成武汉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契合点、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区、生态与人文的对话处、市民共享的新客厅和国际旅游的支撑轴,成为全国闻名的“滨江都市画廊”、具有示范效应的都市滨江旅游产业集聚区和国际知名城市水岸。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8ce5de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7.png)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21.08.30•【字号】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施行日期】2021.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发展规划正文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各市州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厅机关各处室、省文物局,厅直各单位:现将《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8月30日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一、发展环境“十三五”是湖南由旅游资源大省迈向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五年,全省旅游业整体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加快富民强省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发展成就1.旅游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次从2015年的4.77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8.32亿人次,年均增长11.77%;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3712.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762.32亿元,年均增长21.33%,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在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0年,全年仍接待游客6.9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261.95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18%,是全国旅游业恢复得最好的地区之一,湖南推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经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典型案例。
2.旅游品牌创建成果丰硕。
崀山、炎帝陵、桃花源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柳叶湖晋级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省5A级旅游景区达到10家,4A级旅游景区12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0家。
大力实施创建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韶山市、武陵源区、南岳区、永定区、望城区、凤凰县、资兴市7个县市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浏阳市、宁乡市等39个县市区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8年5月份城厢区旅游局政务公开情况
![2018年5月份城厢区旅游局政务公开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c1b847138e9951e79a892735.png)
一、政务公开
1、旅游接待情况5月份接待游客69.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和24.4%。截止到5月份,我区共接待游客393.85万人次,比增23.16%;旅游总收入33.64亿元,比增29.2%。全区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未发生旅游安全事件;受理游客投诉件5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3、行业管理、安全工作(1)配合食药监做好星级饭店“明厨亮灶”工作。(2)督促酒店改造提升进程,目前涉及酒店改造提升的10家酒店已全部动工。(3)全面开展“严排查、严整治、严监管”及“严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共排查企业23家,查找问题27个,已整改25个。(4)协同工商、人社部门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共抽查旅行社营业网点3家、星级酒店1家,主要对旅游社许可事项和经营行为进行检查;以上4家企业均没有超出范围经营行为、无发布虚假广告等。此次联合检查结果已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和城厢区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5)充分利用星级酒店、A级景区、旅行社LED滚动字幕、街头宣传等形式,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同时在节假日,重点检查A级景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违法行为。针对发现的线索,会同公安部门,进行严厉打击。
5、旅游扶贫工作跟踪督促常太镇岭下村旅游扶贫项目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目前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建设、外墙粉刷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已完成投资150万元。
二、财务公开
支出:《邹碧华》电影观影费:400元合计:源自00元负责人审核(签章):
城厢区旅游局
2018年6月10日
4、综治平安工作为加大平安建设工作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平安建设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5月16日下午,局长林双法带领班子成员赴常太镇溪南村开展综治入户宣传活动,征询群众对创建平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发放了宣传资料、普及安全知识。通过本次综治平安"三率"入户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平安建设工作中,有力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及安全防范意识,对维护城厢稳定、推进平安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局关于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争创“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为载体,围绕旅游度假区建设和城乡统筹产业一体化发展,着力完善旅游要素,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旅游产品、旅游业态、旅游服务、旅游市场主体、旅游营销转型提档升级,努力达到“景区精品化”、“配套人性化”、“服务规范化”、“环境生态化”的“四化”基本要求。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在全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643万人次,同比增长20.19%;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4.9亿元,同比增长25.06%;门票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22.91%;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创建星级农家乐130家;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00人。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创建优秀旅游目的地,实施创优工程。
一是全面开展“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
召开“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在全区上下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二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三是对照创建标准,认真分析我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结合
城乡统筹发展布局调整,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方案、年度计划和目标,力争通三年努力,完成创建工作任务,XX年通过验收。
(二)完善配套项目建设,实施精品品牌工程。
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继续推进“两坝一峡”和“晓峰”的提档升级,打造以人家为龙头的“宜巴”线、以大瀑布为龙头的“宜兴”线两大精品旅游区。
(三)创新行业管理理念,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1、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全区旅游服务质量。
XX年,将以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为抓手,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打造“101”服务品牌。
大力推进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和诚信建设,在全行业开展“101”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考核,不断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开展旅游特色服务品牌创建活动,评定特色旅游服务品牌企业。
支持骨干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创建全国百强旅游企业。
鼓励重点旅游企业争创第二届“质量奖”。
支持人家景区加快上市步伐。
二是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开展“旅游广告规范整治月”、“旅游合同规范整治月”、“旅游保险规范整治月”、“导游执业规范整治月”“服务质量明查暗访月”五个主题规范检查月活动。
查处严重违法违规、损害旅游者权益和旅游业声誉的旅行社和门市部。
进一步强化企业诚信经营、规范服务等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开展重点景区旅游环境整
治工作。
以两大景区为重点,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四是推进星级饭店标准化建设,加强对星级农家乐的指导。
积极开展绿色旅游饭店创建,推动饭店行业整体发展。
加强对全区415家星级农家乐的指导,开展星级复检工作,争取创建10家三星级以上的农家乐;五是加强导游队伍培训和管理。
加强导游人员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大现场检查的工作密度,严厉打击黑导私自承揽导游业务的行为。
开展全区“诚信导游”培训评选活动,完善导游礼仪队伍建设,提高导游队伍综合素质。
2、加强旅游执法,强化旅游安全。
一是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合公安、卫生、工商、食品等部门开展综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进一步完善全区旅游安全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三是完善旅游安全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
以假日旅游为重点,开展旅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消除各类旅游安全事故隐患,全面落实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旅游安全全年零事故。
3、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一是加强与职业技术学院和区人社局合作,充分借助旅游学校、饭店管理集团的师资平台,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全行业开展各类岗位资格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让培训工作走向全员化、专业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开展服务技能竞赛活动。
在全区旅游星级饭店和农家乐中开展中餐摆台、中式铺床服务技能操作竞赛,提升星级服务水平。
三是
组织部分诚实守信的农家乐餐饮业主赴成都等地外出考察学习,提高管理能力。
(四)创新宣传促销理念,实施市场拓展工程。
按照“重塑品牌形象、整合产品线路、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客源市场”的营销思路。
(五)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围绕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高起点、高质量对我区旅游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培育市场主体。
一是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积极扶持和推动兆吉坪奇石文化专业村、黄花山楂树文化村、石牌旅游专业村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大老岭景区资源整合,完善景区交通和接待服务配套设施,着力打造“云顶”品牌;三是加强对森林公园、小溪塔西溪山地河谷休闲旅游项目和“•太阳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规划指导,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四是通过资源整合和招商引资方式,加快南津关大峡谷和百里荒景区提档升级;五是积极推进黄陵庙4A级景区和百里荒3A级景区的申报和创建工作。
四、提请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请求区政府适时召开“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
2、加快理顺环坝景区管理委员会和晓峰景管理委员会体制,尽快重新组建人家、晓峰景区管理委员会,协调指导景区工作。
请求政府尽快召开重点景区旅游专题办公会,讨论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解决景
区开发所面临的征地、权属纠纷及相关社会事务问题,对破坏企业正常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3、建议出台旅游发展奖励政策,包括景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区、景区创A、宾馆创星、旅行社创A等。
4、请求区政府在宜兴公路换建全封闭和半封闭施工期间,对至晓峰旅游区的车辆优先放行,并建立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