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行业运行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电力行业调研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调研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调研报告中国市场调研在线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下列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者投资者熟悉该行业整体进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者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与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能够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晰地熟悉该行业市场现状与进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熟悉,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进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与行业进展趋势。

年中国电力行业现状调研及进展前景分析报告报告编号:市场价:纸介版元电子版元纸质+电子版元优惠价:¥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线阅读: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中国电力行业现状调研及进展前景分析报告(年)产业现状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行业,与国民经济进展息息有关,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固进展的前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必定产生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依然乐观,电力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水平。

年,电力工业持续健康进展,装机总量及发电量进一步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首次超,火电发电量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创新低。

截至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为亿千瓦,同比增长,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

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超过,达到、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小时,为年以来的年度最低水平,同比降低小时。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年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进展质量与效益为中心,主动习惯经济进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估计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左右。

到2020年底 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45.3 亿千伏安 比上年增长4.9%

到2020年底 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45.3 亿千伏安 比上年增长4.9%

到2020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45.3 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4.9% 7月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1》(简称“《报告2021》”)。

2006年以来,中电联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托,以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的资料为补充,按年度组织编制并第一时间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反映中国电力行业发展与改革情况①。

为深入、系统、专业地展示电力行业各专业领域发展情况,中电联同时组织编撰了国际合作、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化、可靠性、人才、电力供需分析、造价管理、电气化、信息化等专业领域的年度系列报告,以进一步满足各专业领域读者的需求。

《报告2021》显示,2020年,电力行业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电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全社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积极推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推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一、电力消费与生产供应202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5214亿千瓦时②,比上年增长3.2%,增速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用电量5331千瓦时/人,比上年增加145千瓦时/人;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部分地区有富余,局部地区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疫情防控期间电力供应充足可靠,为全社会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202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6%。

其中,水电370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抽水蓄能314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火电1246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8%(煤电10791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7 %;气电997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5%);核电49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并网风电2816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7%;并网太阳能发电253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1%。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2015年,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转型升级,持续节能减排,推进电力改革试点,加大国际合作和“走出去”步伐,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社会能源利用提质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电力投资较快增长。

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7%。

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45.90%;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完成投资464亿元,占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10%。

在电源投资中,全国核电、并网风电及并网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6.07%、31.10%和45.21%;水电受近几年大规模集中投产的影响,仅完成投资78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常规煤电完成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为70.45%,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

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全国安排城网建设改造专项建设基金130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140亿元;安排农网改造资金16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2亿元。

电力工程建设平均造价同比总体回落。

2015年,因原材料价格下降,燃煤发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电网建设工程单位造价总体小幅回落,回落幅度分布在1.5—5%区间内。

风电工程单位造价小幅上涨1.57%。

新增电源规模创历年新高。

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3184万千瓦,是历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最多的一年。

其中,水电新增1375万千瓦,新增规模比上年减少805万千瓦,新投产大型水电站项目主要有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4台机组合计260万千瓦、云南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3台机组合计180万千瓦和云南金沙江梨园水电站1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广东清远3台机组合计92万千瓦;火电新增6678万千瓦(其中燃气695万千瓦、常规煤电5402万千瓦),新增规模较上年增加1887万千瓦,全年新投产百万千瓦级机组16台;核电新投产6台机组合计612万千瓦,分别为辽宁红沿河一期、浙江秦山一期、福建宁德一期、福建福清一期、海南昌江一期以及广东阳江各1台机组;新增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分别为3139万千瓦和1380万千瓦,均创年度新增新高。

中国电力行业形势分析报告 共20页PPT资料

中国电力行业形势分析报告 共20页PPT资料
• 华能上海石洞口二厂最早引进和应用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 • 华能玉环电厂建成运营国内首台国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
中国电力行业形势分析
制作 胡礼豪 李根
目录
1 我国的电力行业概述 2 行业的规模基本介绍 3 行业发展优势 4 行业上市公司的分析 5 发展前景
概述 五大电力公司
电力投资 集团
华能集团
华电集团
五大发 电集团
国电集团
大唐集团
电力行业概述
中国电力行业发电的构成中,五大全国性发电集团约拥有全部发电 资产的50%,其余发电资产分布于其他的独立发电公司、地方发电企 业
五大集团的发电资产基本按均衡原则分拆原国家电力公司资 产,因而总体分布相对平均,目前均形成了系统的全国性电力 资产布局。其中,华能集团电力资产多在华北和华东;大唐集 团在华北和华中;国电集团在华中地区;中电投集团在华中和 华东较为丰富。华电集团在东北、华北地区较为集中,而在浙 江、广东、京津唐等电力紧缺电网资产分布较少,电力需求的 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处于较低水平。

(四)经国家批准,自主开展外贸流
通经营、国际合作等业务。

(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国家批
准,从事国内外投资、融资业务。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
华能集团规模实力
财务分析
1 资产总额
2 主营收入
3 利润总额
发展优势
• 我国第一家“一流火力发电厂”――华能大连电厂。 (是龙头 企业)
五大中央级发电集团、区域性的北方电力集团公司、国华电力集团 公司和以水电为主的三峡总公司,以及几十家地方发电公司构成了目 前国内的主要发电主体。其中,五大发电集团所属发电企业之间、中 央与地方发电企业之间竞争较为突出。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先上表,建议收藏!电力消费与生产供应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486亿千瓦时(注1),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用电量5186千瓦时/人,比上年增加241千瓦时/人;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部分省级电网在局部时段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0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

其中,水电358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抽水蓄能30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火电1189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煤电1040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气电90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7%);核电48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1%;并网风电209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5%;并网太阳能发电204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1%。

2019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32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增速比上年降低3.6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130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抽水蓄能319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0%);火电504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煤电4553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气电23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9%);核电348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2%;并网风电40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8%;并网太阳能发电223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4%。

截至2019年底,初步统计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1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3.4%;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65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7.6%;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14815万千瓦(跨区网对网输电能力13481万千瓦;跨区点对网送电能力1334万千瓦)。

电力投资与建设2019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500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2285万千瓦。

2012年电力工业发展报告

2012年电力工业发展报告

2012年中国电力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2012年,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2013年,我国经济将继续趋稳回升,带动用电需求增速回升,全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一、2012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分析(一)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大幅回落,用电量步入个位数增长时期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年快报统计(下同),201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9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各季度增速分别为6.8%、4.3%、3.6%和7.3%,与同期GDP 增速变化趋势相吻合。

用电增速回落到个位数,既是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家宏观调控共同作用带来的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所致,更是我国经济经历三十年高速增长、从工业化初、中期转入中后期发展阶段所必经的国内经济转型期在电力工业的具体体现。

图1 2011-2012年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统计图注:本文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分产业看,2012年,第一产业用电量与上年持平。

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3.9%,其中化工、建材、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年回落10.8个百分点,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即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长量的比重)比上年降低了20.3个百分点,反映出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大幅回落是第二产业及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的根本原因;第四季度,由于市场预期转暖及补库存等因素,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速回升至7.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回升到33.3%,明显高于前三季度的贡献率(7.1%),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快速回升。

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1.5%、10.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高出上年10.3和12.9个百分点,延续了近年来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起到明显支撑作用的特征。

图2 2011、2012年电力消费结构图图3 2009-2012年各产业及居民用电对全社会用电增长贡献率图(二)电力供应能力继续增强,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8020万千瓦,年底全国发电装机11.45亿千瓦,同比增长7.8%;完成投资7466亿元,同比下降1.9%;全口径发电量4.9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4572小时、同比下降158小时。

电力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电力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目 录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 1 I 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 ......................... 1 II 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 . (3)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 .................................... 3 二、行业规模分析 .......................................... 3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 4 四、行业效率分析 .......................................... 5 五、盈利能力分析 .......................................... 5 六、营运能力分析 .......................................... 6 七、偿债能力分析 .......................................... 6 八、发展能力分析 .......................................... 7 九、成本结构分析 .......................................... 8 十、贷款建议 (11)III 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及负面信息 (13)一、风险揭示 ............................................. 13 二、政策分析 ............................................. 13 三、负面信息 (15)IV 行业动态跟踪分析评价 (19)一、行业运行情况 (19)电力行业分析报告【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二、行业强势、弱势、机会与风险(SWOT) (19)三、行业经济运行指标 (20)V龙头/重点联系企业分析 (21)一、龙头/重点联系企业财务指标 (21)二、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分布 (22)VI资本市场及同业动态 (30)一、资本市场 (30)二、同业动态 (30)下篇:行业分析说明 (31)I行业分析 (31)一、行业运行分析 (31)二、行业政策分析 (38)三、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40)四、上下游行业影响 (41)五、国际市场情况 (51)六、行业发展趋势 (52)II企业分析 (63)一、企业整体情况分析 (63)二、主要企业分析 (63)III市场产品分析 (67)一、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67)二、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 (71)IV区域分析 (72)一、五省区供电窗口将统一 (72)二、西南水电将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根源 (76)三、“西电东送”将要缓解东部电荒 (78)四、西北电网有限公司成立 (81)V电价政策分析 (83)一、《电价改革方案》出台 (83)二、合理电价机制是蓄能电站的发展关键 (87)三、发改委通知调整电价 (91)VI银行同业信息分析 (93)一、建行投入西电东送信贷100亿 (93)二、亚行和电监会投入70万美元制定中国电力定价战略 (93)三、农业银行电力投资情况 (94)四、长江电力获亿银团贷款并获国开行50亿元借款 (96)五、工行与中电投集团签30亿企业债券担保协议 (96)VII四季度电力行业情况分析 (98)一、龙滩电站建设情况分析 (98)二、秦山核电站全面建成 (103)VIII四季度电力企业情况分析 (106)一、中电投集团公司正式加入亚太电协 (106)二、中国大唐集团投资情况分析 (106)三、华能集团巨资收购澳大利亚发电公司半数股权 (107)IX四季度电力市场建设情况分析 (110)一、电力市场建立的必要条件 (110)二、电力弹性系数:经济发展的警示标 (114)三、河南电力公司前三季度经营出现亏损 (118)四、200亿电费“债务链” (125)四、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将适时启动 (128)X我国火电发电机组未来需求预测 (130)一、我国未来对火电发电机组的需求 (130)二、我国目前电站的发电机组状况 (131)三、国际发电设备市场气氛乐观 (132)XI四季度电力项目情况分析 (133)一、我国首批750千伏输电设备采购合同在北京签字 (133)二、西北电网首次黑起动试验成功 (134)三、中国将在广东及浙江新建核电厂 (135)四、福建省将投资200亿建大型火力发电厂 (135)上篇:行业分析提要1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1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数据均根据统计局2003年1~11月份数据整理计算而得,单位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万元人民币,数据来源均为统计局。

电力行业运行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运行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运行分析报告
发展综述
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一方面是政府政策和市场竞争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市场驱动和技术进步的结果。

2024年,全国发电量下降2.2%,达到6083亿千瓦时,中国火电发电量达到3276.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6%。

2024年,全国发电量再次上涨9.5%,达到6672亿千瓦时,中国火电发电量达到3580.4亿千瓦时,增长8.6%。

随着清洁能源发电量的增加,全球发电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电力行业也正在适应清洁能源的发展,以期可持续发展。

2024年,全国发电量达到70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中国新增火电容量达到1150万千瓦,新增风电容量达到2140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容量达到2390万千瓦。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市场化改革
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 制,促进电力市场的竞争和开放。未来,售电侧 将进一步放开,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
智能化转型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将 逐步实现智能化转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 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节能减排政策
国家将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 监管,推动电力行业的绿色发展。
电力市场化改革
未来将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促进电力行业的市场化发展。
政策建议与展望
加大清洁能源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 税收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 入。智能化和信息化 Nhomakorabea02
电力行业将进一步推进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供电的可靠
性和效率。
区域电力市场
03
中国将逐步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打破地区垄断,促进电力资源
的优化配置。
03
中国电力行业政策环境 分析
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1 2 3
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政策环境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合理 的政策能够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电力 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行业地位
电力行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各行各业提供能源支持,保障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电力行业的 稳定运行对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结构与特点
行业结构
中国电力行业主要由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四个环节构成。其中,发电环节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主 导,输电、配电和售电环节逐步放开,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电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

我国电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

我国电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一)电网发展情况1、电网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电网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技术不断升级。

从孤立电网逐步发展到省级电网,再发展到省间互联电网,进一步发展到大区电网,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全国联网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电网电压等级、互联情况为标志,电网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1978~1997年,省间联网迅速发展。

1978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220千伏地区电网建设已初具规模。

1981年,第一条500千伏线路平武线输变电工程投产,主要是为满足承受武钢大规模冲击负荷,需要电网拥有300万千瓦以上容量的要求,加强鄂豫两省联网,扩大电网容量。

自此,我国500千伏输电线路的发展及500千伏省间联网正式拉开了序幕。

此后,我国电网建设以省级电网和跨省电网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南电联等六大跨省区域电网,部分省网独立运行(福建、山东、川渝、海南、新疆、西藏电网)。

1997年开始,以三峡建设为契机,全国联网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1989年建成了葛洲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华中与华东电网的直流联网。

从1997年起,为确保三峡电力外送,三峡输变电工程建设全面展开,从1997年10月长寿~万县第一回500千伏输电工程开工,到2007年7月湖北荆州换流站扩建第二台75万千伏安主变正式投运,历时十年包括44项线路工程、55项变电站工程、3项大容量远距离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三峡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对促进全国联网、实现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0年以后,全国联网格局基本形成。

为加大跨区能源优化配置能力,缓解煤炭运输压力,在六大区域电网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全国联网工作,2001年5月,华北与东北电网通过交流500千伏线路实现了跨大区交流联网,同年福建电网与华东电网实现互联。

2011年1-12月份电力行业运行分析报告

2011年1-12月份电力行业运行分析报告

2011年1-12月份电力行业运行分析2012-02-10一、电力行业整体运行情况2011年1-12月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电力行业总体运行平稳,电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具体来看,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继续回落,但电网投资、清洁能源投资占比不断提高;电源新增生产能力保持较高水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增速较快增长,全国发电设备装机结构有所改善;全国发电量呈现季节性回升态势,但水电发电量同比仍明显回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继续放缓,第三产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但第二产业用电量仍是拉动全社会用电量的主要因素;电力生产业经营压力明显缓解,但电力行业整体盈利状况仍有待改善。

二、电力投资和建设情况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电力行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近年来电力项目审批放缓,电力行业投资增速同比明显回落,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具体来看,2011年1-12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比1-11月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电力和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1557亿元,同比增长1.8%,增幅与1-11月份相比回落1.6个百分点,且仍远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3.8%,与1-11月份持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1个百分点。

图12009-2011年电力行业各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同比增长变动趋势比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图22009年10月-2011年12月电力行业各月累计投资占全国总投资比重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从电源投资来看,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规模较上年有所下降,但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清洁能源投资占比明显提高,1-12月份,水电、核电、风电投资额所占比重为67.59%,比上年同期提高4.1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2011年1-12月份,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712亿元,同比下降6.49%。

2014年中国电力行业报告

2014年中国电力行业报告

2014年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报告201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宽松,运行安全稳定。

受气温及经济稳中趋缓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到3.8%、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全面回落,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明显领先于其他产业,其中信息业用电持续保持旺盛势头;四大重点用电行业增速均比上年回落,设备制造业用电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效果显现。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6亿千瓦,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充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及发电量快速增长,其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创历史新高;火电发电量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再创新低。

一、2014年全国电力供需状况(一)电力消费需求增速创1998年以来新低201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5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增速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

主要原因,一是全年平均气温特别是夏季较2013年同期偏低,贡献全年全社会用电增速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增速稳中趋缓对电力消费需求增速回落影响也很大。

同时,下半年分月电力消费平稳增长的态势也反映出当前经济增速是平稳趋缓而不是急速下降、仍处于合理增长区间。

图1 2010-2014年全社会及各产业用电量增长情况图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比上年大幅回落。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2.2%、同比回落6.7个百分点,各季度增速依次为6.0%、7.4%、-5.6%和3.8%。

2014年夏季极端持续高温天气较2013年同期明显偏少,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出现凉夏,三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同比回落23.2个百分点,对当季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58.9%。

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比上年回落,信息业消费持续保持旺盛势头。

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4%、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

其中,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仅增长1.2%,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用电量增长5.7%,而信息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量增长11.4%、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分类
电力行业可以分为火电、水电、核电 、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不同类型。
产业链结构
产业链上游
包括一次能源的开采、加工和运输,如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
产业链中游
包括发电设备的制造、安装和运行,如火电、 水电、核电、风电等。
产业链下游
包括电力输送和销售,涉及到电网建设和运营。
行业规模与地位
行业规模
全球电力行业规模庞大,据统计,2022年全球电力消费量达到24.7万亿千瓦时,同比 增长3.6%。
05
CATALOGUE
电力行业投资风险与机会分析
投资风险分析
01
政策风险
政府对电力行业的政策变化可能 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或市场需 求下降,从而影响投资回报。
03
技术风险
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新技术的 出现可能对现有设备造成冲击,
影响资产价值。
02
市场风险
电力市场需求波动、竞争加剧以 及替代能源的发展可能对电力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全球电力需求持续增长,为电 力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开展跨国电力项目有助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 置。
投资建议与策略
加强风险管理
投资者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各类 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和应对。
关注政策动向
密切关注政府对电力行业的政策变化,以便 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分布式能源技术逐渐受到重视,推动了能源的分 散化和个性化发展,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现状
高效电动机
高效电动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电机能效, 减少了能源浪费。
节能照明
LED等新型照明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照明效率,减 少了电力消耗。
余热利用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发展概况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电力供应紧张,加快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应是当务之急。

为此,电力工业首先进行了投资体制改革,以解决电力建设短缺的矛盾。

1981年,山东龙口电厂开工建设,首开中央与地方合资建设电站的先河。

1987年,国务院又提出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二十字方针",即“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再加上“因地、因网制宜”,形成了完整的集资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

1984年,我国第一个利用外资兴建的大型水电站——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开工建设,由日本公司中标承包。

该电站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被称作“鲁布革冲击波”。

从1985年开始,国务院陆续设立了华能国际(相关,行情)电力开发公司等一批电力企业,以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

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年投产容量完成了500万千瓦、800万千瓦、1500万千瓦三个跳跃,促成了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连跨三大步:1987年超过1亿千瓦,1995年超过2亿千瓦,2000年超过3亿千瓦,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成为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大国。

从1996年开始,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实现平衡,结束了拉闸限电的局面。

至2001年底,全国年发电量达到14839千瓦时,装机总容量为3.386亿千瓦,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二位,分别比1978年底的2566亿千瓦时和5712万千瓦增长了近6倍。

在大力开展电源建设的同时,我国的电网建设也迅速发展。

到2000年底,全国已形成了7个跨省电网和5个独立的省电网。

7个跨省电网中,有6个已形成以500千伏为主干、220千伏为骨干、110千伏为高压配电的电网结构。

“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北、中、南三条通道。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能力达到370万千瓦,蒙电东送能力达到109万千瓦。

以三峡工程为契机,并以三峡电站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

华中电网与华东电网联网,川渝电网与华中电网联网,华东与福建联网工程建成投运,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实现交流互联。

中国行业经济运行报告:中国电力行业运行报告

中国行业经济运行报告:中国电力行业运行报告

25 1 6 1 26 0 9 3 39 6 2 1 35 6 6 0 6 9 00
1 6 8 32 4 52 4 70 4 2 3 2 1
二 . 电量 、设 备利用率相比去年有显 著 发 提高
工业生产 回升带动了电力生产的较快增长 ,与去 年同期相 比,1 月份 电力生产 的增 长幅度 明显偏 ~2
万 千 瓦 ,同 比增 长 15 5 。 0.%
单位 :亿千瓦时 , % 当月发 电量
2 09 02 0 2 49 4
同比增长
5 9 8
累计发 电量
4 83 8
同比增长
-3 3 7
20 3 09 0 20 4 09 0
2 0 05 09
23 84 2 1 73
瓦 ,火 电8 0 7 万 千 瓦 ,风 电9 . 3 0 .3 0 9 万千 瓦。 电 网 基
4 6
慨 财 经 界
财 经 界
本 建设 完 成 投 资 2 0 7 亿 元 , 电 网建 设 新 增 2 0 3.4 2 千伏 及 以上变 电容量 16万 千伏 安 、 线路 长 度2 3千 米 。 58 20 1 月份 ,全 国6 0 千 瓦及 以上 电厂 发 电设 备容 ~2 00 量 8 4 0 千 瓦 , 同 比增 长 1 .% 46万 15 。其 中 ,水 电15 9 6 1 万千 瓦,同比增长1.% 4 4 ;水 电6 2 3 千 瓦 , 同 比 54 万 增 长 9 0 ; 核 电9 8 千 瓦 , 与 去年 持 平 ;风 电 18 .% 0万 90
4 9 38 57 06
6 3 13 6 7 99 75 88
j 01 1 02
1 47 1 6 1 7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力行业运行报告
作者:
来源:《财经界》2009年第08期
一、电力基本建设和电力生产
1装机容量和新增生产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
从装机容量增加看,一季度,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生产设备容量76609万千瓦,同比增长10.6%。

其中,水电14551万千瓦,同比增长19.3%;火电60121万千瓦,同比增长8.2%;核电884.60万千瓦,与去年持平。

一季度,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49.06亿元,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011.45万千瓦。

其中水电137.73万千瓦,火电821.40万千瓦,风电50.23万千瓦。

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72.34亿元,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602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832千米。

2发电生产降幅趋缓,火电设备利用率大幅下降
一季度,全国发电量779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收窄4个百分点。

其中,水、火、核电分别完成962、6544、14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4%和下降
6.1%、3.6%。

截至3月份,全国发电量已连续6个月同比负增长(扣除春节因素),为历年来首次。

据国家电网旬报统计,自3月上旬日均发电量达到93.7亿千瓦时、实现同比正增长后,中旬开始日均发电量同比、环比均又持续小幅下降。

受需求下降、产能大幅上升以及实施节能调度共同作用,发电设备尤其是火电设备利用率大幅下降,一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009小时,同比下降151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100小时,同比下降186小时,下降幅度历年少见。

二、电力需求和消费情况
1用电继续呈下降态势,但降幅逐步收窄
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81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

其中,一、二、三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分别增长5.1%、-8.2%、7.4%、9.9%,增幅同比分别回落4.1、20、7.8
和9.8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用电5507.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4%;占用电比重降至
70.5%,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

从全社会用电量降幅来看,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收窄2个百分点;3月当月比1~2月收窄约3.2个百分点。

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用电降幅收窄较大的前十个地区依次是贵州、湖南、云南、山西、四川、内蒙古、河北、陕西、江西、湖北,其中贵州、湖南、云南主要是受去年冰冻灾影响,山西、内蒙古、河北主要是受高载能行业用电恢复影响。

3月当月比1~2
用电恢复幅度较大的十个地区依次是云南、上海、山东、宁夏、陕西、海甫、湖北、浙江、江苏、天津,其中上海、山东、浙江、江苏、天津受出口回升影响较为明显。

2重工业,轻工业用电先后小幅反弹
从当月用电增速看,重、轻工业用电分别从去年11、12月起开始反弹。

3月当月轻工业用电已实现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家具、造纸、文体用品、医药、塑料制品、工艺品行业都有明显反弹。

冶金用电在1~2月跌幅大幅收窄后再度放大,表明终端消费恢复正常仍然缺乏有力支撑。

3用电持续回暖的基础仍不稳固
一季度,钢铁综合价格指持续下跌,库存明显上升;电解铝生产始终未见明显起色;30种主要生产资料平均库存周期同比大幅上升;大部分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应收账款增加较快,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下降;部分企业反映外贸订剃、单、急单,长单、大单少;一些地方反映民间投资意愿足。

以上表明,电力增长的基础仍较脆弱。

4电力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09年初,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刺激下,国内投资项目开工进度明显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持高位上升态势。

受此影响,电力行业投资增速也出现明显上升,前一季度城镇规模以上投资累计完成1357.99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

由于其他行业投资增速上升更快,前一季度电力行业投资比重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同比反降0.6个百分点。

三、电力行业经营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统计,2009年前2月,我国电力行业实现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61.9%。

其中,发电企业实现利润57.08亿元,同比增长98%,电力供应(电网)企业亏损24.6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60亿元。

从发电和
电网企业各自的利润实现情况来看,2009年前2月电力行业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电网企业的拖累所致。

发电企业2008年下半年大面积亏损,主要是受到电煤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上网电价调整滞后的影响。

2009年以来,这两大因素都有所改观,导致企业效益回升。

电煤价格在2008年底开始高位回落,而上网电价在2008年8月份进行了两次上调。

从2009年前2月发电企业的利润情况来看,这些因素的综合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尽管2009年前2月火力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受经济放缓影响大幅下滑,但在这种情况下,火电行业仍告别亏损,1~2月实现利润总额13.4亿,同比下降33%。

水电效益情况更好一些,但直接受益于电价上调,而且前2月发电量和设备利用小时均实现较快增长,水电行业从去年同期的亏损885万元,到今年1~2月份盈利9.39亿元。

电网企业由盈利到亏损,一是受到下游行业电力需求放缓,售电量下降的影响,二是2008年8月20日电价的对称调整所致,上网电价上涨而销售电价却没有同步上涨,这给电网企业效益直接带来负面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