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知识点
202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
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提纲
专题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绘制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了解太阳系模式图,并能确定地球在其中的位置。
注:总星系不能代表宇宙,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技术水平下能观测到的宇宙的最大范围。
2.分析太阳系八个行星的比较数据,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用科学的宇宙观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全).docx
WORD格式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地理 1 》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1.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⑴宇宙环境:① 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 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⑵自身条件:① 日地距离、温度条件适中→液态水;②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生存及昼夜温差不大的大气层;③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产生水能、风能和洋流能。
(2)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①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干燥器等。
② 另一部分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4.太阳的大气分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5.太阳活动的形式: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日珥和耀斑、太阳风太阳活动周期性: 11 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① 影响气候(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 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③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 两极地区产生极光次数增多。
6.地球自转 : ①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③ 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除两极点外,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反之,线速度越小。
7.地球公转 : ①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 日 5时48分46秒③速度: 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8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8.昼夜交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
9.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 °地方的地方时间。
10.区时计算:⑴地方时:东早西迟。
⑵区时划分:以经度每15 度范围作为 1 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知识点:1. 地球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等。
2. 自然地理:包括天气与气候、地表水资源、土地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等。
3.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与城市、交通与通讯、工业与经济地理、农业与农村、文化与发展等。
4. 区域地理:包括国际关系、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地理教材插图解读等。
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具体的知识点如下:1. 地球基本知识:-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其直径约为12742公里。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 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地球的经线和纬线构成的网格系统,用于定位地球上的位置。
2. 自然地理:- 天气与气候: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状态的变化,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某地区的天气情况。
- 地表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
- 土地利用:包括城市建设、农田、森林、草原等。
- 自然环境保护: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环境污染。
3.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包括人口分布、人口变化和城市化等。
- 交通与通讯:包括陆路交通、航空、水路交通和通讯网络等。
- 工业与经济地理:包括工业发展和产业布局。
- 农业与农村:包括农业发展、农田水利和农村经济等。
- 文化与发展:包括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等。
4. 区域地理:- 国际关系:包括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合作等。
- 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包括地理区划、地势地貌、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等。
-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包括各国的地理位置、地理特点和主要城市等。
- 地理教材插图解读:对地图、图表和示意图等进行解读和分析。
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2020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一、天体与天体系统
1、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常见的天体类型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地球上的人造天体、陨石不属于天体。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了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级别:
4、八大行星由里向外的顺序是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目标2: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C 级)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纬度、海拔、天气。
影响:①提供了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②为生物的生长繁衍、大气和水体的运动等提供了能量;③为人类提供能源。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层的活动。
活动周期为11年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归纳2024
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归纳2024
2024年高中地理水平考试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1.地球的形状与结构:了解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椭球体,并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
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地球上的自然环境:认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环境,包括陆地、海洋、大气和生物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3.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了解人类在地球上的各种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
化等,并了解这些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地球的气候与气象:了解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要素,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同时,了解气象学中的常见气象现象,如气压、温度、湿度、风等,并能解释它
们的形成与变化。
5.地球上的资源与利用: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如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并
了解它们的分布、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
6.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化:了解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增长与控制等问题,
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与影响。
7.地球上的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了解地球上的国家与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和经济
发展状况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地缘政治问题。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地理水平考试的重点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
行复习。
2020江苏省学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汇总,理必修一-必修二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1)1.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的普通性:运动特征:和其它行星一样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
结构特征:类地行星(与水星、金星、火星类似),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⑴安全的宇宙环境⑵太阳光照稳定⑶日、地距离适中,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⑷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演化出适宜的大气成分⑸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差不大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地表提供能量,为人类提供能源)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的异常活动)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⑴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⑵对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⑶对极区大气的影响:产生极光现象⑷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正相关或负相关),但是没有特定关系5.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地面(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受热的主要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绝大部分热量增温后,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直接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强弱,所以分析大气的保温作用不能仅考虑大气逆辐射。
(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6.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是根本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分析气流运动的主要切入点。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受冷下沉)→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即风(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2020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考纲与样卷
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态脆弱区 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流域内部协 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第五部分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多样性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旅游景观的 观赏方法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原因旅游资源开 发条件的评价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影响 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旅游点的确 定及旅游路线的合理选择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旅游安全防 范措施 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旅游与景区 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7
Ⅳ. 参考样题
第一部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试题 1】 (2015 年第 1 题)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 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 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 767 米)。据此,回答第 1 题。
【试题 8】(2016 年第 4 题) 图 6 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 8 题。
图6
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答案】 D
11
【试题 9】(2018 年 1 月测试卷第 9 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 %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
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区域发展、旅游地理等五部分。具体 考试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
合格考地理常考知识点
合格考地理常考知识点
以下是 8 条合格考地理常考知识点: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可重要啦!你想想,要是地球不自转,咱们不就一直都是白天或者黑夜,那得多难熬呀!就像你一直做同一件事,不烦死啦!例子: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交替就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呀。
2. 大气环流不搞清楚可不行哦!它就像个神奇的调度员,指挥着全球的气候呢!比如说,有些地方多雨,有些地方干燥,那不就是它在起作用嘛!例子:季风气候就是大气环流带来的典型气候现象。
3. 气候类型可得好好掌握呀!难道你不想知道为啥有的地方热得要命,有的地方冷得要死吗?这可全是气候类型说了算!例子:热带雨林气候总是那么潮湿炎热,想想那感觉。
4. 水循环多有趣啊!水在地球上跑来跑去,不停地变化形态,好神奇呢!简直就像我们跑来跑去玩耍一样。
例子:下雨、河流流动都是水循环的表现呀。
5. 板块运动可厉害啦!你看看那些地震、火山,好多都是它搞出来的事呢!就像调皮的小孩在捣蛋。
例子: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就是板块运动的杰作。
6. 人口问题也不能忽视呀!这可是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大事呢!要是人太多或太少,那可怎么办呀!例子:一些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带来了很多问题呢。
7. 农业区位因素很关键的哟!你吃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不就是这些因素决定的嘛!好比种庄稼也得选好地方。
例子:有的地方适合种小麦,有的地方适合种水稻,这就是区位因素的影响。
8. 城市的发展也值得好好研究呀!那一座座高楼大厦建起来,多壮观呀!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成的。
例子:上海发展得那么好,就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嘛!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合格考地理常考知识点真的都超级重要呀,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哦!。
高中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 经纬线与经纬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度范围是0° - 180°,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
-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点,纬度范围是0° - 90°,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
3. 地图三要素。
-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 方向: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数字。
4. 等高线地形图。
- 等高线: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 地形部位: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谷处可能发育河流)、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 相对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 = 较高处海拔 - 较低处海拔。
-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判断地形类型、选择登山路线(等高线稀疏的路线较缓)、选择宿营地(避开山谷,防止山洪)、判断河流流向(河流由高向低流,与山谷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
二、自然地理环境。
1. 宇宙中的地球。
- 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地球与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近圆性(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2020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类型:恒星(太阳)、卫星(月球)、行星(地球、火星、土星)、星云、彗星、流星体等2、天体系统(1)概念: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2)层次:月球地月系太阳系地球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1、八颗行星的排序: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地球普通性体现(1)八大行星的共性:绕日公转轨道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2)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特殊性)(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①太阳光照稳定;②太阳系中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有适宜的温度;②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③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的组成:从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太阳活动太阳活动黑子耀斑太阳风位置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标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周期11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夜晚)(4)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概念: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1)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2)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3、地球自转的周期: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1太阳日:24小时4、地球自转的速度(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规律:除两极为零外,其余各地均为15°/h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更替(二)、产生时差(三)、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右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左偏转;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不偏转。
202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学考考试复习提纲(2020.1)专题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层次。
注:总星系不能代表宇宙,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技术水平下能观测到的宇宙的最大范围。
2.太阳系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2.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主要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2.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3.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一、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2.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一进三出沉积岩、变质岩:二进二出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2.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三、大气受热过程(一) 1.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短波辐射)。
2.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地表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不停地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3.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三)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如上图所示)。
2.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地面冷热不均,使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可用“高凸低凹,空地相反”的规律来记,同一水平面上向高空弯曲为高压,向低空弯曲为低压。
读上图强调两点:一是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a>c);二是在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b>a)。
202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
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提纲专题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绘制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了解太阳系模式图,并能确定地球在其中的位置。
注:总星系不能代表宇宙,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技术水平下能观测到的宇宙的最大范围。
2.分析太阳系八个行星的比较数据,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用科学的宇宙观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了解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2.了解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主要太阳活动类型,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2.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3.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
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一、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了解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2.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二、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2.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结合实例说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三、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一)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含义1.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太阳辐射能。
2.地面(长波)辐射:地面辐射是地表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日夜不停地向外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3.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称为大气辐射。
(二)能绘简图说明并设计实验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三)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江苏省2020年合格性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天体1.概念:宇宙中有多种多样的物质,例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2.常见类型(1)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实际处在不断运动之中。
(2)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云雾状天体。
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3)行星:指自己本身不发光,沿着固定的近圆形轨道围绕恒星运动的球状天体。
(4)流星体(5)彗星: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天体,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的外表,大部分彗星的运行轨道是扁长的椭圆形,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约为76年。
二、天体系统1.概念: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级别:总星系(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三、地球的普通性1.结构特征方面:地球在质量、体积方面与其它行星相比,特别是精确地行星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异,与其它行星相似。
2.运动特征方面:地球与其它七大行星绕日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运动特征。
四、地球的特殊性1.表现: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2)自身条件——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成因为三个“适中”,如下图所示:考点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的能量来源: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2)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煤炭和石油,其能量也来自太阳辐射。
(3)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丰富、廉价、清洁等特性,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二、太阳活动1.概念: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的变化。
202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考点汇编
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点汇编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⑴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位于太阳系中,绕日公转轨道位于金星与火星之间。
注意: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或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1)普通性
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虽各具特色,但十分相似。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地球的圈层结构》①基本定义:地球由不同的圈层组成,就像一个鸡蛋有蛋壳、蛋白、蛋黄一样。
地球最外面一层是地壳,相当于鸡蛋壳,比较薄;中间是地幔,类似蛋白;最里面是地核,仿若蛋黄。
②重要程度: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对研究地球的地质活动、资源分布等有着非常基础的作用。
它能帮助我们明白为什么会有火山喷发、地震等现象的发生。
③前置知识:需要大概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以及一些简单的地理观测概念。
比如我们看到的大地是有不同地形的,像山脉、平原等。
④应用价值:在找矿的时候,不同的矿产往往和地球圈层中的特定层次有关。
比如石油大多是在地壳里的沉积岩层中。
在研究地震灾害的时候,知道地球圈层结构也有助于分析地震波传播规律,进而估计地震的影响范围。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地球圈层结构是地理学习中基础且重要的板块,处于地球相关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
像板块构造学说等重要理论,都是建立在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研究的。
②关联知识:和地理的气候知识也有关联。
比如说地壳运动可能影响山脉高度的改变,进而影响气候特点。
和地质灾害知识也是紧密相连的,如地震、火山喷发是地幔物质运动的结果。
③重难点分析:重难点主要在于理解不同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特性。
地球内部的圈层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地震波等间接方式去推断。
关键是要记住每个圈层的大概深度范围和主要物质组成,重点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属于必考内容。
考查方式可能是给一个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描述或者地震波传播的图像,让学生去判断属于哪个圈层或者描述圈层间的关系。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地球圈层可以分外部和内部圈层。
外部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水圈就是地球表面的水体,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空间,包含在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地壳表面的一个圈层。
内部圈层就是刚刚说的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由坚固的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幔是地壳下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知识点宇宙中的地球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要求一: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级别(由小到大):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恒星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2.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也是太阳系、恒星系以及总星系的一部分。
3.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天、海、冥。
要求二: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因素。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十分相似年,即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⑴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⑵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条件适中,才存在液态水;②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生存以及昼夜温差不大的大气层;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测试要点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要求一: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取之不尽、稳定、廉价又无污染性,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要求二: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3.影响地球的天气气候。
4.使极地上空产生极光现象。
要求一: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⑴方向:自西向东⑵周期:23时56分4秒(1恒星日)⑶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除两极点外,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反之,线速度越小。
2.地球公转:⑴方向:自西向东⑵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1恒星年)⑶速度: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3.黄赤交角概念: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数值为23°26′。
地理意义: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⑵昼夜长短的变化⑶四季的更替要求二: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
2.区时计算:⑴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数,称为地方时。
东早西迟。
⑵区时划分:地球上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东西十二区。
⑶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区时。
⑷相邻时区间的时差为1小时。
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加1小时;往西1时区,区时减1小时。
⑸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与180度经线重合,实际上并不重合。
当由西向东跨越日期变更线时,必须将日期减一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日期变更线时,就必须加上1天。
要求三:结合事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地球自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例如:在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在南半球,河流左岸冲刷显著。
洋流的流向也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
大气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比较明显,如风带风向;气旋、反气旋的流向等。
要求四: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四季更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变化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四季更替原因:黄赤交角存在。
测试要点四: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要求: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地心向地表依次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2.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壳在横向上,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
在纵向上,地壳的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硅铝层在大洋中很薄甚至缺失。
地幔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要点一: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要求一: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1.地球的圈层组成: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以上的地幔部分(地幔的顶部)和地壳组成。
2.地壳结构的两个特点:厚度不均(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高山、高原地区比平原、盆地地壳厚);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在大洋地壳中较薄甚至缺失)。
3.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分类形成过程典型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玄武岩、流纹岩沉积岩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特征:岩层(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变质岩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着高压,并受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
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变质为板岩7.三大类岩石的转化(或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注意实现每一种转化的作用条件)说明右图中各个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含义。
测试要点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要求一:.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1.内力、外力作用:⑴内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⑵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表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影响: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2.地质构造:⑴褶皱成因: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后,发生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
判别: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对地形的影响:正态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意义: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向斜盆地中多地下水⑵断层:成因: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
对地形的影响: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
⑶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
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因为取石方便,工程成本低)。
要求二: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分布区外力作用形式侵蚀地貌沉积地貌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沟谷(v型)、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冲积扇(山前)、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干旱地区风力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沙丘、沙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特别注意: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
人类活动也是属于外力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测试要点三:大气受热过程要求一: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具有选择性,如: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反射:(云和固体尘埃)无选择性。
散射:(空气质点和固体杂质)具有选择性,如:可见光中蓝、紫光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曾现蔚蓝色。
无论是吸收、反射还是散射,都使得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减少了(削弱作用),因而使得地表的白天温度不会太高。
要求二: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要求三:.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会画热力环流模式图)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从而使得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在近地面上受热处形成低气压、冷却处形成高气压;在高空上受热处形成了高气压、冷却处形成了低气压),进而使得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产生了水平运动(方向是从高压向低压),从而形成了环流。
实例: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测试要点四:.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要求一: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垂直方向上)以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近地面)的形成:赤道因是热源,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高空形成高气压区。
气流有迟到上空的高气压区向向两极方向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偏转(北右南左,总体是向东偏),到了纬度30°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向东运动)不能继续向高纬度运动,在不断聚集(堆积)的情形下便产生了下沉气流,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纬度30°),极地地区因是冷源,气流终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在纬度60°形成了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于是形成了三圈环流,即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同时在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自己能够画图分析)。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注意:移动幅度大致在10°左右。
)要求二: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季风的形成原因: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重要原因):例如:东亚季风(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区,原因是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
)东亚的冬季风是因为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形成的西北季风,夏季风是因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和夏威夷高压之间形成的东南季风。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例如:南亚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注意:南亚的季风形成原因包括上述季风形成的两个原因。
)南亚的冬季风是东北季风,夏季风是西南季风,它是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改为向右偏转而成的。
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