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95左联轴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规程

合集下载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 引言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一项重要的工艺,通过加工和加工零件,可以制造出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产品。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制定机械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要求。

本文档旨在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2. 加工工艺流程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加工准备、加工操作和加工检验。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流程的具体内容。

2.1 加工准备加工准备是机械加工工艺的第一步,包括以下内容: -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原材料,并进行检查和清洁; - 设备准备: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并进行检查和调整; - 工装准备:设计和制作合适的夹具和模具,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2.2 加工操作加工操作是机械加工工艺的核心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加工方案确定:根据零件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案,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 - 加工工序选择:根据零件的形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序,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 - 加工操作执行:根据加工方案和加工工序,进行具体的加工操作,包括上下刀具、进给和主轴转速的控制等。

2.3 加工检验加工检验是机械加工工艺的最后一步,用于检查加工结果的质量和精度,包括以下内容: - 尺寸检测: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设备,检测加工后零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 - 表面质量检查:使用合适的表面检测设备,检查加工后零件的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 - 功能检测: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零件能够正常工作。

3. 常用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的选择取决于零件的形状、材料和要求。

以下是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之一:3.1 车削车削是通过旋转工件和固定刀具相对运动,将工件的一部分材料切削掉,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车削常用于制造圆柱形零件,如轴、套筒等。

3.2 铣削铣削是通过旋转刀具和固定工件相对运动,将工件的一部分材料切削掉,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表面质量。

铣削常用于制造平面和曲面零件,如平面、凸台等。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1. 引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

本文将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包括选择加工设备、确定加工工艺参数、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

2. 选择加工设备机械加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在选择加工设备时,需考虑以下要求:•加工工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特性。

•加工表面粗糙度、平行度、垂直度等要求。

•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及对加工设备的要求。

•加工工件的批量及生产效率要求。

3. 确定加工工艺参数在机械加工工艺中,确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对于保证工件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是确定加工工艺参数的一般步骤:3.1 分析工件特性首先,需要对工件的材料性质、尺寸、形状等进行分析。

根据工件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切削工艺和切削刀具。

3.2 确定切削力与切削热量通过计算或实验,确定切削力与切削热量。

根据切削力与切削热量来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加工工艺参数。

3.3 选择刀具与夹具根据工件的形状、材料和加工工艺参数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夹具。

刀具的选择应考虑切削速度、切削材料、切削刃数等因素。

3.4 确定加工路线与顺序确定加工路线与顺序是指确定工件加工的具体步骤和顺序。

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切削工具的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加工路线和顺序。

4. 安全操作规范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为常用的安全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和安全规范。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眼镜、手套等。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戴手套、长袖等容易被夹入机床的物品。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机床的运行状态,如异常情况及时报修。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加工液和废料等要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 总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确保机械加工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的重要措施。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应遵循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确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成绩_________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班级机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五年六月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基于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及孔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孔系定位加工出平面,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

夹具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

因此生产效率较高。

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目录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1.3零件生产类型的选择 (1)第二章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2)2.1选择毛坯 (2)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2)2.3绘制毛坯-零件合图 (2)第三章工艺过程设计 (2)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3.2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3.3加工阶段的划分 (3)3.4工序顺序安排 (3)3.5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的安排 (4)3.6确定总的工艺路线 (4)3.7工艺装备的选择 (5)第四章xxx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5)4.1 工序简图的绘制 (5)4.2工序余量的确定 (6)4.3工序尺寸的确定 (6)4.4切削用量的确定 (6)4.5时间定额估算 (8)第五章 xxx 专用夹具设计 (8)5.1 夹具设计任务 (8)5.2 拟订钻床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 (9)5.3 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10)5.4 夹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和技术要求 (10)5.5 夹具专用零件图设计绘制 (10)第六章 设计小结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轴套。

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 引言本工艺规程旨在规定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以确保轴零件的质量、准确度和加工效率。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轴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

2. 材料准备2.1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材料的强度、硬度等机械性能满足要求。

2.2 材料应进行切割、锯割等预处理,确保材料表面平整,并通过化学清洗除去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3. 工艺流程3.1 首先,根据轴零件的图纸设计,确定加工方案和工艺路线。

3.2 进行车削加工:根据工艺路线和设备情况,确定车削刀具的选择和加工参数。

- 车削粗加工: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适当的车刀形状和安装方式,并进行车削粗加工。

- 车削精加工:通过车削刀具的刀具磨料修整和刀具调整,进行车削精加工,以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

3.3 进行铣削加工:根据轴零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确定铣削刀具的选择和加工参数。

- 铣削平面:通过选择合适的铣削刀具,并进行合理的切削参数调整,进行铣削平面加工。

- 铣削轮廓:根据轴零件的轮廓要求,选择合适的铣削刀具,通过分段铣削和边界修整,对轴零件进行铣削轮廓加工。

3.4 进行钻削加工:根据轴零件的孔径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削刀具和加工参数,对轴零件进行钻削加工。

3.5 进行研磨加工:通过选择合适的砂轮、砂布等研磨工具,并进行适当的研磨参数调整,对轴零件进行研磨加工,以获得更高的表面质量。

3.6 进行精度检验:对加工完成的轴零件进行精度检测,以验证其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7 进行表面处理:根据设计和使用要求,对轴零件进行表面处理,如热处理、表面喷涂等。

4. 附录4.1 术语•车削加工:通过车床等设备,将工件进行旋转,通过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铣削加工:通过铣床等设备,将工件进行旋转或移动,通过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钻削加工:通过钻床等设备,将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形成孔洞的方法。

连接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连接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连接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引言连接座作为机械结构中的重要零件,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机械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详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设计相应的专用夹具,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加工质量。

一、零件图样分析尺寸规格:分析连接座的尺寸规格,包括外径、内径、高度等。

公差要求:明确各部位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要求。

材料特性:了解连接座的材料特性,如硬度、韧性等。

二、工艺规程制定2.1 工艺流程设计下料:选择合适的下料方式,如锯切、激光切割等。

粗加工:确定粗加工的工序,如车削、铣削等,去除多余材料。

半精加工:进行半精加工,逐步接近最终尺寸。

精加工:完成精加工工序,确保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检验: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2 工艺参数确定切削参数:根据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确定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

冷却液选择:选择合适的冷却液,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刀具选择:根据加工部位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刀具。

三、专用夹具设计3.1 夹具设计原则稳定性:夹具设计应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零件振动。

定位精度:夹具应具备高精度的定位功能,确保加工精度。

操作简便:夹具操作应简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3.2 夹具结构设计定位元件:设计合适的定位元件,如定位销、定位板等。

夹紧机构:设计夹紧机构,如气动夹紧、液压夹紧等。

辅助支撑:设计辅助支撑结构,保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3.3 夹具操作流程装夹:设计简便快捷的装夹流程,减少装夹时间。

校正:提供校正功能,确保零件在加工前的准确定位。

卸夹:设计简便的卸夹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四、加工工序详细说明4.1 下料工序下料方式选择:根据材料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下料方式。

下料精度控制:控制下料精度,减少后续加工的工作量。

4.2 粗加工工序车削:对连接座的外圆进行粗车,去除大部分余量。

铣削:对连接座的平面进行粗铣,确保平面度。

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

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

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一、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轴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对于保证轴的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1.确定轴的加工材料和加工要求:首先需要根据轴的功能和实际使用要求确定适合的材料,并结合轴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确定轴的加工工艺。

2.制定轴的工艺流程:根据轴的形状和加工要求,制定轴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粗加工、精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工序。

3.确定轴的加工工序和加工顺序:在制定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根据轴的加工要求和工艺装备的条件,确定轴的加工工序和加工顺序。

4.制定轴的工艺参数:根据轴的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确定轴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和切削力等工艺参数。

5.设计轴的加工夹具:根据轴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轴的加工夹具,确保夹紧力的均匀分布、加工时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的可靠性。

6.确定轴的测量方法和检验标准:制定轴的测量方法,包括使用测量工具和设备,并确定轴的检验标准,以保证轴的加工质量。

二、轴的夹具设计在轴的加工过程中,加工夹具的设计对于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轴的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1.夹具加工准备:根据轴的形状和加工要求,准备夹具的加工材料和加工工艺,制定夹具的加工流程和工艺参数。

2.夹具的结构设计:根据轴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夹具的结构,包括夹紧方式、定位方式和支撑方式等,以确保轴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3.夹具的零件设计和加工:根据夹具的结构设计,制定夹具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加工和装配。

4.夹具的调试和试验:对完成的夹具进行调试和试验,测试夹具的夹紧行为和加工精度,确保夹具的正常使用。

5.夹具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说明书编制:编写夹具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说明书,包括夹具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和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夹具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毕业论文-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毕业论文-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一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数控技术班级:数控姓名:学号:一、设计题目(附图):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25 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二、设计条件:l、零件图;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1、零件图分析:l)、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技术条件分析);2)、绘制零件图;2、毛坯选择:1)、毛坯类型;2)、余量确定;3)、毛坯图。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2)、基准的选择;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4、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确定: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2)、利用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3)、基准不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每道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7、工艺文件制订:1)、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2)、填写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8、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1)、工序图分析;2)、定位方案确定;3)、定位误差计算;4)、夹具总装图绘制。

9、刀具、量具没计。

(绘制刀具量具工作图)10、某工序数控编程程序设计。

四、上交资料(除资料2使用标准A3手写外,其余电子文稿指导教师审核后,打印上交)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过程卡片、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工序附图);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4、夹具总装图一张(打印图纸);零件图两张以上(A4图纸);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6、刀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量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

7、数控编程程序说明书五、起止日期:2010年月日一2010年月日(共8周)六、指导教师:七、审核批准: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年月日八、设计评语:九、设计成绩:年月日本文主要介绍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首先通过对该其零件图纸进行分析,再确定其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设备及工艺装备,并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路线,选择合理的刀具、切削用量等,其次设计钻两斜孔的钻孔夹具、专用刀具、专用量具等,最终制定并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联轴器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流程

联轴器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流程

联轴器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联轴器是一种用于传递动力的机械元件,通常用于连接两个轴线,传递扭矩,使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课程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装设计

课程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装设计

课程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装设计摘要本文旨在介绍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和工装设计要点,为机械加工领域的学生和工程师提供参考。

引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是确保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能够显著提升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第一章: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1.1 零件分析对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材料等进行详细分析。

1.2 加工工艺路线确定根据零件特点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方法。

1.3 工艺参数选择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1.4 工艺文件编制编制工艺卡片、工艺流程图等工艺文件。

第二章:工装设计2.1 工装设计原则介绍工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定位精度、夹紧稳定性等。

2.2 夹具设计根据加工工艺要求设计夹具,确保零件的定位和夹紧。

2.3 刀具选择选择合适的刀具,考虑刀具材料、类型、尺寸等因素。

2.4 量具与检测选择合适的量具,制定检测方案,确保加工质量。

第三章:工艺规程编制实例3.1 零件选择选择一个具体的零件作为工艺规程编制的实例。

3.2 工艺路线分析对选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详细分析。

3.3 工艺参数确定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

3.4 工艺文件编制编制该零件的工艺卡片和工艺流程图。

第四章:工装设计实例4.1 夹具设计针对选定零件的加工特点,设计相应的夹具。

4.2 刀具选择与设计选择和设计适合该零件加工的刀具。

4.3 量具选择与检测方案选择适合的量具,并制定检测方案。

第五章:质量控制与优化5.1 加工质量控制制定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5.2 工艺优化分析工艺过程中的瓶颈,提出优化建议。

5.3 成本控制考虑加工成本,提出成本控制措施。

结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工装设计是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精确的工装配合,可以有效提升零件加工的精度和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024年机械加工操作规程

2024年机械加工操作规程

2024年机械加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机械加工作业流程,确保生产安全和优质产品的加工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机械加工作业的操作人员。

第三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并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

第四条机械加工作业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五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应尊重职业道德,保守商业秘密,防止泄漏涉及客户的信息。

第二章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规程第一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所用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第二条启动机械设备前,应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能,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启动。

第三条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参数和操作模式。

第四条使用手持工具进行机械加工作业时,应确保手持工具的安全可靠,避免意外伤害。

第五条清洁和维护机械设备时,应先切断电源,并遵循维护人员的指导和操作规程。

第六条发现机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维修人员。

第七条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严禁操作人员私自进行维护。

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操作规程第一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应熟悉加工工艺和工装夹具的使用方法。

第二条在进行机械加工作业时,应按照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和切削参数。

第三条在操作机床时,应调整合适的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第四条对不同材料的加工,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工装夹具。

第五条在操作立式加工中心时,应根据加工程序和工艺要求进行合理的工件装夹。

第六条加工指令和加工程序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第七条当机械加工过程出现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及时排除故障并记录。

第四章安全操作规程第一条在机械加工作业中,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第二条严禁擅自解除或改变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docx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docx

工艺§概述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工序一一工人,在工作地对工件所立线完成的工艺过程.2.安装一一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工序内容袋夹一一定位一一加工前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据•正前的位置央紧一一使正确位?I不发生变化增加安装谈整增加W央时间一一应尽量H少安装次数3.工位一一工件与工装可动部分相对工装固定31分所占的位置多工位加工一一提跖生产车、保证加工而间的相互位置的此4.工步一一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条件下所完成的JC之过程•次安装中连续进行的若干相同的工步-I个工步用儿把不同刀R或14合刀具加工一复合工步5.走刀一一每边行一次切削一一1次走力二.工艺双程1. r艺规程的作用一一①指吩生产②SliH生产和管理生产③新建.扩隹或改建工厂及车间2.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一一①技术上的先进性②炷济上的合理性③良好的为动条件§机械加I: 1:艺规程设计零件的工艺分析1.零件技术要求分析①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②主要加I:表面的形状精度③主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丸精度④各加工表面粗检度以及表面质肤方面的其他要求⑤热处理要求及其它技术要求(期动平衡等).D零件的视图.技术要求是否齐全一一主要技术瞿求和加工关键2)零件图所规定的加工要求是否合理3)零件的选材是否恰当,热处理要求是否合理2.零件结构及其工艺性分析①结构组成一一内外阿柱面、网谁面、平面.Λ⅛∣Γtl .齿形曲.成形面②结构如合一一轴类,Jfil类、瞅环类、乂架类、用体类★分析刚废及其方向③结构工艺性——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否以高生产率和低成本制造毛坯的选择1.毛坯种类的选择将件、损件.焊接件.型材、冲压件、粉末治金件和工程策*1件2.确定毛坯的形状和尺寸一一层M与写件接近毛坯加工余做一一毛坯制造尺寸与零件相应尺寸的空依一一加」:总余*毛坯公差一一毛坯制造尺寸的公差①为工件安装偿定,有些毛坯褥工艺凸台②为加工方便,一些零件作整体毛坯一一半典形写件••合成祭典小零件(金圈)一合成1 Cl3.选择毛坯时陶考虑的问邈①零件的材料及力学性能卷求一一铸铁.有色金属一R也要件一Itt②事件的结构形状与尺寸一一复杂件一铸小8阶轴一出科.大8阶轴一俄③生产纲领的大小一一大批W一先进方法④现有生产条件⑤采用新工艺、静技术、新材料三.定位基准选择1.基准的概念一一嘀定算他点、莲、M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 面(D设计基准一一零件图上的些准一一尺寸一尺寸线的起点相互位置一格准符号(2)工艺基准一一工艺中用的基准一一①工序基准②定位压准③测域些戊④共前城很2.定位刘准的选择一一毛坯面定位一相基准已想工面定位一指压准(D相基准的选绛一一可旅保证主要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MKD基准重合原则一一选设计韭准为定位坛准2)桂猴统一原则一一层可便在妥数工序中用一筑箱她准定位3)定位桧定准确,向电方便的原则一一选面大、精度高的面为M礼准■I)互为基准原则一一为加工余梁均匀,位■精度高一∙反复加工5)自为划准原则一一要求余fit小曲均匀一一选加工面本分为相施准・辅助荔准人为制造的培准一一工艺需一而作的工艺凸台、中心孔提高精收 ------- 面四孔定位(2)祖基准选择一一可猱方便地加工网拓小1)保证不加工面与加工面间的位置关系一一迭挂不加工而作粗城很2)定位稳定可箍,简单方便一一选大面、平瞥面,无缺常3)合理分配在面加工余量一一①电保证各加工而盯足婚的余信②某些就要而使共加工余M均匀4)同一方向上的机基准原则上只允许使用一次♦茶猴选择一一具体忸况具体分析,笈合有虑,灵活运用,正娴选技【例】选择支架零件的精基的和基基掂♦零件分析一一加I:面一一底面、顶面、<M6H7孔.2-* IO孔、U[精.Sl线槽主要加工要求——Φ 16H7. XlVfIft 0. 1,32±0. 1. 28±0. I ♦基准分析一一底面一一项面、巾】6H7孔高度方向的设i∣压准4∙16H7孔轴线一一rtffl,回线怙、2-d,10孔的设计堪准.♦精基准迭择:底洞——限:w3个白由度(芝.上、》)①基追里令(底面是顶恻.G16H7孔高度方向的设计茶布)②基涯统一(在大多数r序中使用)③定位稔定可靠,夹只结构简单(定位:面枳大H.平静)•Φ16H7 ⅞一一限制2个自由度(£、y)①她准成令(力林.ιniΛffl. 2-力】。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一、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材料准备:轴零件的材料通常选择优质的钢材或铸铁材料,需要根据轴零件的使用要求和工艺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2.工艺路线确定:根据轴零件的形状、结构和加工要求,确定合适的工艺路线,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加工工序的顺序和方法。

3.加工设备选择:根据轴零件的尺寸、形状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包括车床、铣床、钻床等。

4.工艺参数确定:根据轴零件的材料和加工要求,确定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工艺参数。

5.工艺操作规范:对于每个加工工序,制定相应的工艺操作规范,包括操作顺序、刀具安装、夹具装夹和加工顺序等。

6.质量检验要求:确定轴零件的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包括尺寸偏差、表面粗糙度、硬度等指标的检验。

7.工艺文件编制:将以上所有内容整理成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路线图、刀具配套表、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记录表等。

二、夹具设计夹具是机械加工中用来固定工件、定位和保持工件位置的装置。

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中,夹具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夹具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夹紧可靠:夹具的设计应保证对轴零件进行可靠的夹紧,以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因工件松动而引起的加工误差。

2.定位准确:夹具的设计应能够确保轴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准确定位,以保证加工精度。

3.易于安装和调整:夹具应设计成易于安装和调整的形式,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装夹和调整。

4.加工装卸方便:夹具的设计应便于轴零件的装卸,以提高生产效率。

5.避免干涉:夹具的设计应避免与加工刀具和加工设备的干涉,以保证加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在夹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轴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包括平面夹具、分度夹具、对心夹具等,并进行夹具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总结起来,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是确保轴零件加工质量和工艺正确性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加工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左联轴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左联轴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左联轴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者:指导教师:齐齐哈尔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系2013年12月17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左联轴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规程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二、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套三、课程设计工作计划第一周周一、二:绘制零件图第一周周三、四、五: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草稿第二周周一、二:修订并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二周周三、四: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第二周周五:答辩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年月日一.零件的工艺分析主要加工表面为:1 φ32孔。

精度为IT7级,表面粗糙度Ra=3.2。

2 键槽。

精度为IT9级,两侧面的表面粗糙度Ra=3.2,顶面的表面粗糙度Ra=3.2。

3 φ28孔。

精度为IT13级,表面粗糙度Ra=3.2。

4 M8螺纹孔。

5 φ58圆柱面,精度为IT14级,表面粗糙度Ra=6.3。

φ58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12.5。

6 φ125圆柱面,表面粗糙度Ra=12.5。

右端面粗糙度Ra=6.3。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1.选择毛坯零件的材料为HT15-33,生产类型为中批量,选用砂型铸造。

2.确定加工余量毛坯尺寸与公差1)、求最大轮廓尺寸:根据零件图计算得轮廓尺寸:直径125,高80mm,最大尺寸为125mm。

2)、选取公差等级CT查表3.1-24,得公差等级CT范围8~12级,取为10级。

3)、求铸件尺寸公差根据加工面的基本尺寸和铸造公差等级CT,由表得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

4)、求机械加工余量等级由表3.1 -26得,,得机械加工余量等级范围E~G级,取为F级。

5)、求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由表查得最大轮廓尺寸为125mm。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F级得RMA数值为1.5mm 6)、求毛坯基本尺寸L CT 3.2R=F+2RAM+=80+2 1.5+=84.6mm22⨯大外圆:RMA与铸件其它尺寸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D CT 3.6R=F+2RAM+=125+2 1.5+=129.8mm22⨯小外圆:RMA与铸件其它尺寸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D CT 2.8R=F+2RAM+=58+2 1.5+=62.4mm22⨯孔32:RMA与铸件其它尺寸之间的关系由公式:H CT 2.3R=F-2RAM-=32-2 1.5-=22.7mm22⨯毛坯尺寸公差,加工余量{单位mm}项目端面大外圆面大外圆面内孔公差等级10 10 10 10 加工面的基本尺寸80 125 58 32 铸件尺寸公差3.6 8 2.8 2.6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F F F F RMA 1.5 1.5 1.5 1.5 毛坯基本尺寸84.6 129.8 62.4 22.7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定位基准的选择设计基准为中心轴线,根据基准重合选择已外圆为定位基准。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机械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指导加工人员按照规程进行加工操作,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工艺要求。

机床夹具则是机械加工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零件的加工顺序、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工序及其次序,以及检验和测试过程。

2.机床设备要求:根据不同的加工零件特性和工艺要求,设置不同的加工设备,选用不同的刀具和夹具,以及掌握设备、刀具和夹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操作规程要求:包括放置、定位、夹紧、调整机床、刀具和夹具等步骤,确保加工过程中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检验要求:加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尺寸、位置公差、形位公差以及表面质量等,确保加工零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需要考虑加工零件的类型、形状、尺寸和材料等因素。

在选用加工设备和刀具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选择不同的机床和刀具。

在制定操作规程和检验要求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加工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

此外,为了确保加工零件的质量和工艺要求,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机床和刀具的维护和保养,以及夹具的选择和使用。

机床夹具是机械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机床夹具的设计应该根据需要加工的零件形状、尺寸和材料特性来进行。

对于大批量、标准化的零件加工,可以使用通用的机床夹具;对于小批量、非标准化的零件加工,则需要针对不同零件进行设计单独的机床夹具。

机床夹具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夹紧方式:夹紧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式夹紧、气动夹紧、液压夹紧等。

不同的夹紧方式对于加工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等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2.夹口结构:夹口结构应该与加工零件的形状相适应,确保夹持力和稳定性。

毕业论文(设计)——连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连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三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连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高职院(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摘要本课题研究CA6140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

工艺规程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全过程,加工工艺是工人进行加工的一个依据。

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都称之为工艺规程。

该机床加工范围广,适用于车削内外圆柱面,圆锥面以及旋转面。

各种公制英制,模数和径节螺纹等,所以其结构复杂,而且自动化程度低,适用于单间小批量生产。

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工件的安装和夹紧.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件加工精度,安装是否方便和迅速,又会影响辅助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生产率。

这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在设计这个课题的过程中,根据生产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合理的方案,依据方案再具体设计。

关键词:机床托架;加工工艺;夹具;设计ABSTRACTThis topic studies the CA6140 lathe the bracket process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He machine-finishing craft realizes the product design, guaranteed the product quality, saves the energy, reduces the consumption the important method. It means using machining operation to change the blank’s shape, size, relative position, and quality to make the blank become the qualified product.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the basis for workers. Such as rough production,mechanical operations, heat-treatment, assembling are all called processing procedure.All of these process are quite important during the designing, such as lying down technical schedule,resolving of dimension, conforming machining allowance, labor time standard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these designing, we learn more about work piece process and confirming of finish size. Moreover, we know that the confirming of technological line and finishing allowance must based on the machine tool. During the designing we still need to consider the install and fastening motion of workpiece. Because the rightness install will affect the workpieces’accuracy and working hours. All in all, it is both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of this design.When designing this topic, penetrates the production reality, conducts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formulates the reasonable design proposal, is carrying on the concrete designing .Key words: latter bracket ,processing craft,jig,design目录第一章零件的分析1.1CA6140车床后托架的用途 (1)1.2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1)1.3零件的工艺分析 (1)第二章工艺规程的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2.2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2)2.3毛坯形状、尺寸确定的要求 (2)2.4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2)2.5基准的选择 (3)2.6工序顺序的安排 (3)2.7制定工艺路线 (4)2.8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公式 (6)第三章夹具设计3.1定位基准的选择 (17)3.2定位误差分析 (17)结束语 (20)致谢 (21)主要参考文献 (22)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1.1CA6140车床后托架的用途后托架在CA6140车床床身的尾部,三个孔分别装丝杠、光杠、转向开关,作用是加强固定;在ø40mm 和ø30.2mm 之间的孔为毛线孔,其作用为导通油路;旁路的螺纹孔用来连接油盖;正面的四个孔将后托架固定在车床尾部。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论文--左支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粗铣精铣大端面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论文--左支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粗铣精铣大端面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摘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对象(原材料,毛坯,零件或总成等)的质和量的状态发生直接变化的过程叫工艺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都称之为工艺过程。

在制定工艺过程中,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

关键词:工艺规程;定位误差;夹紧;加工余量;夹紧力目录摘要 (1)第1章车床左支座零件的分析及毛坯的确定 (1)1.1 车床左支座的作用和工艺分析 (1)1.1.1 零件的作用 (1)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1.2 零件毛坯的确定 (2)1.2.1 毛坯材料的制造形式及热处理 (2)1.2.2 毛坯结构的确定 (2)第2章车床左支座的加工工艺设计 (4)2.1 工艺过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4)2.1.1 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 (4)2.1.2 加工阶段的划分 (4)2.1.3 加工顺序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工序的合理组合 (4)2.2 基准的选择 (5)2.2.1 粗基准和精基准的具体选择原则 (5)2.2.2 选择本题零件的基准 (6)2.3 机床左支座的工艺路线分析与制定 (6)2.3.1 工序顺序的安排的原则 (6)2.3.2 工艺路线 (7)2.4 机械加工余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毛坯余量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2.5.1 工序一粗铣Ø80H9(087.0)mm孔大端端面 (10)2.5.2 工序二粗镗Ø80H9内孔 (13)2.5.3 工序三精铣Ø80H9大端端面 (13)2.5.4 工序四精镗Ø80H9内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加工操作规程范本(2篇)

机械加工操作规程范本(2篇)

机械加工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机械加工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加工领域,包括车、铣、钻、磨等各类常见的机械加工操作。

第三条所有从事机械加工操作的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规定。

第四条机械加工操作必须安全可靠,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五条本规程的内容包括机械加工前的准备工作、机械加工的操作步骤、加工结束后的清洁和维护等。

第二章机械加工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条开机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故障和异常,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转。

第二条必须了解机械加工对象的材料、尺寸等相关信息,根据需求确定合适的加工刀具和参数。

第三条对机械加工对象进行固定和定位,确保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第四条准备好所需的切削液和冷却液,确保机械加工过程中切削和冷却的有效性。

第三章机械加工的操作步骤第一条打开设备的电源,进行设备的预热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第二条按照机械加工对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刀具和夹具,并进行安装和调整。

第三条根据加工对象的要求,设置合适的加工参数,例如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第四条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保持注意力集中,防止发生操作失误和意外伤害。

第五条加工过程中,定期检查加工对象的加工情况和刀具的状况,及时调整和更换。

第四章加工结束后的清洁和维护第一条加工结束后,必须关闭设备的电源,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第二条清洁运转台和加工台面,保持整洁,并进行擦拭防锈处理。

第三条清理加工对象上的切屑和废渣,确保干净整洁,便于后续操作。

第四条对加工刀具进行清洗和修复,并进行必要的润滑和保养。

第五条对加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附则第一条本规程的解释权归本企业所有。

第二条本规程的修改和更新,由企业的安全负责人负责,并经相关部门核准。

第三条对违反本规程的人员,将依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四条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左联轴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规程设计

左联轴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规程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左联轴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规程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二、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套三、课程设计工作计划第一周周一、二:绘制零件图第一周周三、四、五: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草稿第二周周一、二:修订并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二周周三、四: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第二周周五:答辩设计内容成绩:答辩内容成绩:总内容成绩: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年月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机械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并在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下一个教育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

锻炼我们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学生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锻炼:能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得解决一个零件在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及合理安排工艺路线等问题,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并能够做到熟练应用。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机器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并为未来先进的加工工艺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为左联轴器的零件图,那么联轴器的作用是什么那?周所周知:由于制造和安装联轴器的不可能绝对精确,以及工作受载时基础、机架和其它部件的弹性变形与温差变形,联轴器所联接的两轴线不可避免的要产生相对偏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左联轴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规程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二、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套三、课程设计工作计划第一周周一、二:绘制零件图第一周周三、四、五: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草稿第二周周一、二:修订并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二周周三、四: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第二周周五:答辩设计内容成绩:答辩内容成绩:总内容成绩: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年月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机械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并在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下一个教育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

锻炼我们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学生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锻炼:能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得解决一个零件在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及合理安排工艺路线等问题,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并能够做到熟练应用。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机器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并为未来先进的加工工艺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为左联轴器的零件图,那么联轴器的作用是什么那?周所周知:由于制造和安装联轴器的不可能绝对精确,以及工作受载时基础、机架和其它部件的弹性变形与温差变形,联轴器所联接的两轴线不可避免的要产生相对偏移。

联轴器的被联两轴可能出现的相对偏移有:轴向偏移、径向偏移和角向偏移、以及三种偏移同时出现的组合偏移。

联轴器的两轴相对偏移的出现,将在轴、轴承和联轴器上引起附加载荷,甚至出现剧烈振动。

因此,联轴器还应具有一定的补偿两轴偏移的能力,以消除或降低被联两轴相对偏移引起的附加载荷,改善传动性能,延长机器寿命。

为了减少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降低冲击尖峰载荷,某些特殊的联轴器还应具有一定的缓冲减震性能。

根据性能特征与功能的不同,联轴器可分为:刚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金属弹性元件的弹性联轴器、安全联轴器、起动安全联轴器等。

具体地将,刚性联轴器不具有补偿被联两轴轴线相对偏移的能力,也不具有缓冲减震性能;但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只有在载荷平稳,转速稳定,能保证被联两轴轴线相对偏移极小的情况下,才可选用刚性联轴器。

挠性联轴器具有一定的补偿被联两轴轴线相对偏移的能力,最大量随型号不同而异。

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具有承载能力大,但也不具有缓冲减震性能,在高速或转速不稳定或经常正、反转时,有冲击噪声。

适用于低速、重载、转速平稳的场合。

非金属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能在转速不平稳时有很好的缓冲减震性能;但由于非金属(橡胶、尼龙等)弹性元件强度低、寿命短、承载能力小、不耐高温和低温,故适用于高速、轻载和常温的场合。

金属弹性元件的弹性联轴器,除了具有较好的缓冲减震性能外,承载能力较大,适用于速度和载荷变化较大及高温或低温场合。

安全联轴器的结构特点是,存在一个保险环节(如销钉可动联接等),其只能承受限定载荷。

当实际载荷超过事前限定的载荷时,保险环节就发生变化,截断运动和动力的传递,从而保护机器的其余部分不致损坏,即起安全保护作用。

起动安全联轴器:除了具有过载保护作用外,还有将机器电动机的带载起动转变为近似空载起动的作用。

当然,联轴器具有种种功能是建立在左右联轴器零件的基础上的,换而言之,左右联轴器零件的结构决定了联轴器的功能,零件功能也就很明显了。

刚性联轴器2.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对设计尺寸,尺寸公差、技术参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后发现在零件的某些地方需要较细的表面粗糙度,各装配基面要求有一定的尺寸精度,否则会影响机械设备的传动性能和精度。

因零件的结构比较简单,大部分工序在车床加工时只需要三爪卡盘,并加载适当的力即可定位。

但是对于键槽和孔的加工要设计较复杂的夹具才能准确的定位,并保持适当的夹紧力。

同时基准面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在加工小轴端面时应选择大轴端面做粗基准,用铣刀铣出小轴表面,加工完后再用小轴端面作精时,由于直径较大,在加工过程应采用先钻削再基准加工大轴端面。

加工孔32镗削。

注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安装的次数,以减少安装时带来的安装误差。

材料为HT150,制造方法为铸造。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1.选择毛坯该零件的材料为HT150,零件为中批生产、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力矩,受到的冲击不是很大用铸造的方法。

HT150铸铁材料是最常见的材料,其优点是:容易成型,切削性能好,价格低廉,且吸振性好。

为了得到较好的强度和表面硬度,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调质处理,淬火,同时为了消除内应力对工件的影响,可进行适当的人工时效处理(如果需要的话)。

从提高生产率、加工精度方面并在生产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还可以采用一般机器造型的振压式或高压造型中的脱箱射压法(P3-8) 1,这里采用上采用砂型机器造型的振压式来制造零件的轮廓。

2.确定加工余量毛坯尺寸与公差1)、求最大轮廓尺寸:根据零件图计算轮廓尺寸,直径125,高80mm,最大尺寸为125mm。

2)、选取公差等级CT (P3-13) 1查表3.1-24,铸造方法按机器造型、铸件材料按灰铸铁,中批生产,得公差等级CT范围8~12级,取为10级。

3)、求铸件尺寸公差根据加工面的基本尺寸和铸造公差等级CT,由表得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

4)、求机械加工余量等级由表3.1 -26得,铸造方法按机器造型、铸件材料按灰铸铁,得机械加工余量等级范围E~G级,取为F级。

5)、求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对所有加工表面取同一个数值,由表查得最大轮廓尺寸为125mm。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F级得RMA数值为1.5mm6)、求毛坯基本尺寸孔28较小,铸成实心。

两端面属于双侧加工,应由式L CT 3.2R=F+2RAM+=80+2 1.5+=84.6mm22⨯外圆属于大外圆面的加工,RMA与铸件其它尺寸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D CT 3.6R=F+2RAM+=125+2 1.5+=129.8mm22⨯外圆属于小外圆面的加工,RMA与铸件其它尺寸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D CT 2.8R=F+2RAM+=58+2 1.5+=62.4mm22⨯孔32可以铸出来,RMA与铸件其它尺寸之间的关系由公式:H CT 2.3R=F-2RAM-=32-2 1.5-=22.7mm22⨯毛坯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见下表:单位mm项目 端面 大外圆面 大外圆面 内孔 公差 等级 10101010加工面的基本尺寸 801255832铸件尺寸公差 3.6 8 2.8 2.6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FFFFRMA 1.5 1.5 1.5 1.5 毛坯基本尺寸84.6129.862.422.7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定位基准的选择本零件是左联轴器,中心轴线是设计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该选择已外圆为定位基准。

既选择外圆和其端面为其定位基准。

最初的工序中,用三爪夹盘62.4φ的外圆,所以62.4φ的外圆为粗基准。

在加工端面时选择未加工的毛坯表面——小端面作为粗基准。

精基准选加工好129.8φ的外圆和大端面。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本零件的加工表面有外圆,端面,内孔,材料为铸铁。

以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参考本指南有关资料,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1)、0.3028φ+孔的加工(P5-16) 1查表得孔的公差等级为IT7,孔的粗糙度为Ra=3.2um ,毛坯孔为铸出,为实心毛坯,孔径大于20mm 根据手册查得,加工方法可采用车床上钻、扩、铰即可达到所需要求。

(P63) 22)、两端面的加工公差等级为IT11,表面粗糙度Ra=12.5um ,查表得只需粗铣即可达到要求。

3)、58φ外圆的加工公差等级为IT13,要求粗糙度Ra=6.3um ,可用粗车、半精车就一定满足要求,保证25的长度。

4)、125φ外圆的加工要求粗糙度Ra=12.5um ,可用粗车、半精车就一定满足要求。

4)、孔32φ和键槽的加工孔32φ: 要求粗糙度Ra=3.2um ,加工方法可采用车床上钻、扩、铰即可达到所需要求。

键槽采用拉刀加工方可满足要求。

3.制订工艺路线由于是中批生产,故加工工艺采用工序分散原则。

根据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基准面先加工、先加工端面后加工内孔的机械加工顺序安排原则,先加工精基准中心孔之前必须先切端面。

工序1:钳工划线;以小端面为粗基准,划大端面的加工线。

工序2:以小端面为定位粗基准,粗铣出零件大端面;在以大端面为精基准,铣出小端面。

工序3:以62.4φ外圆为定位粗基准,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装夹,62.4φ外圆表面,车129.8φ的外圆至125φ。

工序4:以125φ外圆为精基准,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装夹,加工58φ的外圆,并倒出倒角145⨯︒和1.545⨯︒和拉出键槽。

工序5:钻、扩、绞孔32φ。

工序6:拉出键槽。

工序7:钳工划线。

125φ的外圆和端面为基准,划孔0.3028φ+和螺纹孔M8的圆心。

工序8:在钻床上,以125φ的外圆和端面为基准,,钻出通孔并绞孔至0.328φ+的要求。

工序9:钻6.8mm 的盲孔。

工序10:攻螺纹盲孔M8。

工序11:钳工去毛刺。

工序12:终检。

四、工序设计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1)、选择通用机床 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1.工序2、3、4都是粗车与半精车。

各工序的工步数不大,中批生产不要求很高的生产效率,故选用卧式车床就能满足要求。

本零件外扩尺寸不大,精度要求不高,故选用最常用的C620-1型卧式车床即可。

铣床选X5032。

2)、选择刀具在车床上加工的工序,一般都选用硬质合金车刀;铣刀选用一般高速钢端面铣刀:钻32、28孔,选用莫氏锥柄麻花钻,用锥柄扩孔钻进行扩孔,锥柄机用绞刀进行绞孔。

拉刀为高速钢拉刀。

丝锥选高速钢机动丝锥W18Cr4V 。

3)、确定工序加工尺寸余量 1、两端面查表确定加工余量,因两端面留量为对称的,可得粗铣余量为3mm 。

2、58φ外圆和125φ外圆(P108) 2查表7-3确定58φ加工余量,可得粗车余量为2.3mm ,半精车余量为1.5mm;查表确定125φ粗车外圆加工余量为2.5mm.,半精车余量为1.8mm.3、孔32φ和孔28φ查表7-11确定的各加工余量:孔32φ的加工余量,钻为30.0mm,扩孔钻为31.75mm,粗铰为31.93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