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配位反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低
难氧化
易氧化
体积
小
大
小
大
变形性
低
高
低
高
键性
离子静电型
共价π型 离子静电型 共价π型
价电子层情况 空轨道能级高 空轨道能级 电子少,难激 电子多,易
低
发
激发
如:硬酸 H + Na + 软酸Ag + 硬碱F - 软碱 I -
(2) 硬软酸碱相互作用原则(HSAB):
硬亲硬、软亲软,软硬结合不稳定。
但在定性讨论方面很有用。 1961年,皮尔松根据实验数据,将中心
离子的电荷、半径、配体性质以及极化效应 、 成键情况等加以综合考虑对Lewis酸进行分 类:
(1) 按结构分类 硬软酸碱的结构特点(P171表7-1)
特点 电荷
硬酸 正电荷高
软酸 正电荷低
硬碱
软碱
电性
电正性高
电正性低
电负性高
电负性低
氧化态
解:设配合物初始浓度均为0.1mol/L
CuY 2- Cu 2+ +Y 40.1-x x x
K稳
6.3 1018
0.1 x2
x
x 1.31010 mol/L
Cuen2 2+ Cu 2+ +2en
0.1-y
y 2y
K稳
2
4.0 1019
0.1 y y 4 y2
HF
HCl
HBr
硬—硬 硬—硬 硬—交界
HI 硬—软
稳定性减小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与中心离子(酸) 和配位体(碱)的软硬程度有关:
例: Fe 3+是硬酸 ,而碱的硬度: F- >> NCS -
∴水溶液中,稳定性 FeF63->>Fe(NCS)63- 例: Cd2+是软酸,而碱的硬度:H2O>NH3 > CN- ∴ 稳定性:Cd(CN)42— >Cd(NH3)42— > Cd(H2O)42— 例:解释稳定性: Co(NH3)63+ >Co(NH3)62+ Co3+价电子3d6,d2sp3杂化,内轨型,dε6dγ0,低自旋
在EDTA中既有-COO-硬碱,又有-N交界碱, 因此EDTA具有广泛的配位性能与众多的金属 离子生成稳定化合物。
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生成无色螯合物,与 有色金属离子一般生成颜色更深的螯合物。
7.2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7.2.1 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
形成
若:Ag+ + 2NH3
离解
Co2+价电子3d7,sp3d2杂化,外轨型,dε5dγ2,高自旋
Co3+是硬酸 ,Co2+是交界酸, NH3硬碱 Co(NH3)63+稳定性更高。
7.1.4 EDTA及其螯合物
1. EDTA的存在形式: 氨羟配位剂(螯合剂)NO型螯合剂。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是 乙 二 胺 四 乙 酸 ( EDTA 或
β 2 =10 4.61 β3 =10 7. 01 β 4 =10 9. 06
NH4 +的K a=10 –9. 26
解1:
c c NH 3,初
NH 3,总 0
1 K1'
4
[Cu(NH3 )42 ] [Cu2 ][NH3 ]4
K1K 2 K 3K 4
K稳
对M M L … MLi… MLn
n
K1K2...Ki...Kn
[MLn ] [M][L]n
K稳
K 不稳
1 K稳
K’1K’2......K’n
i
K1K 2...Ki
代碱强,则取代反应能进行完全,形成的酸碱 配合物很稳定。
Co(H2O)62+(浅红)→CoCl42-(深蓝) →Co(NH3)62+(土黄) 在配体取代反应中常有溶液颜色的变化,
通常可作为离子的鉴定依据。
Fe(H2O)63+(浅紫红)→Fe(NCS)63-(血红)
7.1.3. 硬软酸碱原则 电子理论在定量计算方面还无能为力,
酸 碱 酸 碱 酸碱 酸碱
1
1
2
2
1
2
2
1
例如:NaOH + HCl →NaCl + H2O
酸1 碱1
酸2 碱2 酸1 碱2 酸2 碱1
BaCl2 + Na2SO4 →BaSO4 + 2NaCl
酸碱
11
酸碱
2
2
酸碱
1
2
酸碱
2
1
电子论认为:酸碱强弱的顺序就是取代的顺序. 以上述的碱取反应为例,若取代碱比被取
2
4 NH3
2. 酸取代反应(较少)
通式:A←B + C C←B + A
取代酸
被取代酸
例如:H— OH + CO2 = H CO3 - + H+
取代酸
被取代酸
Al(OH)3 +3H + = 3H2O + Al 3 +
取代酸
被取代酸
(3)双取代反应
通式:A-B + C-D = A-D + C-B
取代碱
被取代碱
例如 中和反应:
H3O+ + OH- = H2O + H2O
取代碱
被取代碱
NH4+水解反应 :
NH4+ + HOH = H3O+ + NH3
取代碱
被取代碱
配合物的配体取代:
[Ag(NH 3)2 ] I AgI 2 NH3
[Cu(NH
3 )4 ]2
2OH
Cu(OH)
[M]
[M]
因 i
[MLi ] [M][L]i
[MLi ] [M]
i [L]i代入上式
0
1
1[L]
1
2 [L]2
...
n [L]n
同理可得:
1
ML
[ML] c
1
1[L]
1[L] 2[L]2
...
n [L]n
n
MLn
△ 路易斯碱和质子碱基本是一致的。 因凡是能与H+结合者必然是电子对给予体。 仅有极少数Lewis碱如CO不能接受质子。 △ 路易斯酸比质子酸的范围更广,又叫广义 酸碱。 如Al3+不能给出质子,但有空轨道能接受电子 对是路易斯酸。
酸碱反应的实质: 电离理论: H+ + OH - → H2O 质子理论: H+的转移。 (多用于水溶液、非水溶液体系) 电子理论:碱给出电子对与酸形成配位键, 共享电子对。 (多用于配位反应和有机反应中)
[MLn ] c
n [L]n 1 1[L] 2[L]2 ... n[L]n
相邻两级型体的分布曲线交点横坐标为pKi
图7-3 铜氨配合物的分布图 Cu(NH3) 42+的K稳=?
pK1 =-4.1, pK1 =-3.5 , pK1 =-2.9 , pK1 =-2.1
Cu(NH3) 42+的K稳=1012.6
Ag(NH3)2+ 1.6×107 < Ag(CN) 2 - 1.0×1021
[FeF6 ] 3 +
1.0×1016 < Fe(CN)6 3 - 1.0×1042
2.不同类型:不可用β (K稳)比较。应以配合物相同 初始浓度下离解出的中心离子浓度为标准比较。
例:比较CuY 2- K稳= 6.3×1018 Cuen2 2+ β2= 4.0×1019 稳 定性。
y 8.610-8 mol/L
x <y
CuY 2比Cuen2 2+稳定
7.2.5 配合物体系的分布系数和分布图
对于:M ML ML2 … M L n
0
M
[M] c
[M]
[M]+[ML]+[ML2 ]+.....+[MLn ]
1
=
1+ [ML] +....+ [MLn ]
+NH3
Cu(NH3)
2+ 3
K3
[Cu(NH3 )32 ] [Cu(NH3 )22 ][NH3 ]
1
K
' 2
3
[Cu(NH3)32 ] [Cu2 ][NH3 ]3
K1K 2 K 3
Cu(NH3)
2+ 3
+NH3
Cu(NH3)
2+ 4
K4
[Cu(NH3)42 ] [Cu(NH3 )32 ][NH3 ]
7.2.2 逐级稳定常数和累积稳定常数 简单配合物的生成一般是分步进行的,在溶
液中存在一系列配位平衡,对应这些平衡有一 系列的稳定(不稳定)常数K(K’),称为逐 级常数。在有关配位平衡的计算中又常用到累 积稳定常数β。
Cu2++NH3 Cu(NH3)2+
K1
[Cu(NH3 )2 ] [Cu2 ][ NH3 ]
第七章 配位反应
7.1 路易斯电子理论与配位反应 7.1.1 路易斯酸碱定义
1923年,路易斯 Lewis 提出电子理论: 酸——电子对的接受体 具有空轨道:SiCl4、BF3 、 Ag+、H + 、NH4+ 碱——电子对的给予体 具有孤对电子:NH3、H2O、OH - 、 CN – 具有π电子:CH2=CH2 、 CH≡CH
EDTA酸) EDTA的结构:
EDTA简写成H 4Y。
Y4-无质子型体与中心离子配位, Y4-结构: Y4-为六齿配体
在溶液中EDTA发生H+的自身转移:
在溶液酸度较大时再接 受两质子成为六元酸:
H 4 Y 2H H 6 Y 2
H6Y2+的溶液中存在六级电解平衡:
H6Y2+ H+ + H5Y+
EDTA为六齿配体,与金属配位时形成1:1的配合 物,不存在逐级配位:
M+Y MY
则:
K稳
KMY =
[MY] [M][Y]
1 K不稳
7.2.4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比较
同类型的配合物直接用K稳进行比较,不同类 型的配合物不能直接用K稳进行比较。
1.同类型:中心离子同,配体数同。
β (K稳)越大越稳定。
7.1.2 路易斯酸碱反应
1. 加合反应:(广义配位) 通式:酸(A)+(∶B)碱 → 酸碱配合物(A← B )
例如: HCl +∶NH3 → NH4Cl BF3 + ∶NH3 → F3B∶NH3 H+ + ∶OH → H∶OH
2. 取代反应
(1)碱取代反应(普遍)
通式: A←B + ∶D = A←D + ∶B
...
n [L]n
.
.
...
...
.
.
n
MLn
[MLn ] c
n [L]n 1 1[L] 2[L]2 ... n[L]n
[L]:配位体的平衡浓度。
β :累积稳定常数。
配合物体系的分布图: δ ~ log[L]的关系曲线 (见P179)
n
MLn
Ag(NH 3
)
2
则:
K稳
[Ag(NH
3
)
2
]
[Ag ][NH3 ]2
K稳 为配离子
A g(NH
3
)
2
的稳定常数。
K , 稳
Ag(NH3
)
2
=1.7×107
1 K 不稳
K稳
K稳体现配合物的形成倾向,其值越大表明 配合物越稳定;
K不稳体现配合物的离解倾向 ,其值越小表 明配合物越稳定。
pH>10.3 为Y4 -的优势区域。 pH≥12 几乎全部以Y4-形式存在。
H4Y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常用二钠盐 ( Na2H2Y·2H2O ) , Na2H2Y·2H2O 亦 称 EDTA。
Y4-既是质子多元碱,又是较强的螯合剂。
2. EDTA的螯合反应:
M2+ + H2Y2-=MY(2-4) + 2H+ 简写成: M + Y = MY 形成五个五元环,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见P175图7-2
1
K
' 4
1
[Cu(NH3)2 ] [Cu2 ][NH3 ]
K1
Cu(NH3)
2++NH3
Cu(NH3)
2+ 2
K2
[Cu(
NH3
)
2 2
]
[Cu(NH3 )2 ][NH3 ]
1
K
' 3
2
[Cu(NH3 )22 ] [Cu2 ][NH3 ]2
K1K 2
Cu(NH3)
2+ 2
[MLn ] c
n [L]n 1 1[L] 2[L]2 ... n[L]n
对于:M ML ML2 … M L n
0
M
1
1[L]
1
2 [L]2
...
n [L]n
1
ML
[ML] c
1
1[L]
1[L] 2[L]2
[MLi ] [M][L]i
则任一形体的平衡浓度为:
[MLi ] i[M][L]i
7.2.3 螯合物的稳定常数
en为二齿配体,与金属配位是逐级配位,
如:[Zn(en)3]2+ lgK1=5.71; lgK2=4.66;lgK3=1.71 lgβ1=5.71; lgβ2=10.37;lgβ3=12.08
pKa1=0.9
H5Y+ H+ + H4Y
pKa2=1.6
H4Y H+ + H3Y- pKa3=2.0
H3Y- H+ + H2Y2- pKa4=2.67
H2Y2- H+ + H1Y3- pKa5=6.16
HY3- H+ + Y4-
Leabharlann Baidu
pKa6=10.26
溶液中存在七种型体:P175 图7-1
图7-4 汞(Ⅱ)氯配合物的分布图
例:在Zn 2+的总浓度为0.02mol/L的溶液中加入pH为 10 ,总浓度为1.0mol/L 的氨缓冲溶液,计算达到平衡 后体系中此时游离Zn 2+ 、 Zn(NH3) 4 2+浓度。(不 计体积效应) 已知Zn(NH3) 4 2+的β1 =10 2.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