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6和PCT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IL-6、WBC、hs-CRP、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IL-6、WBC、hs-CRP、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IL-6、WBC、hs-CRP、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王赛红【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88例),另选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5);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WBC、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WBC、hs-CRP、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均P<0.05),两组血清IL-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呈正相关性(r=0.932、0.897、0.926、0.918,均P<0.05).结论 IL-6、WBC、hs-CRP、PCT检测有利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早期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8(030)004【总页数】3页(P431-432,438)【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作者】王赛红【作者单位】316131 浙江省舟山,舟山市普陀区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R725.6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儿科疾病,病原体多以细菌、病毒、支原体为主,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等特点[1]。

抗菌药物对病毒性感染效果较差,为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正确诊断病原体至关重要。

本研究选择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作为检测指标,对1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和50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2024白细胞介素6 (IL-6)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4白细胞介素6 (IL-6)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4白细胞介素6 (IL-6)检测的临床意义细胞因子是一类多肽细胞调节物质,它包括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主要由外周免疫细胞合成(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λ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具有较多生物功能,比如调节生长、分化、炎症反应、免疫应答、肿瘤消长等,在人体中形成了非常复杂的调节网络,对人体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细胞因子的多效性和作用的复杂网络,没有任何疾病可以将细胞因子作为疾病特异性标志。

细胞因子的体内检测不适合以鉴定诊断为目的,只适合于对一些过程活动程度的检测,比如一些不应出现的免疫反应如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与感染相关的发病机制。

白细胞介素-6(IL-6)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几乎可由所有的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

IL-6水平的检测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但其缺乏疾病特异性,通过对IL-6水平的检测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疗效。

检测方法IL-6的检测方法有流式荧光法、化学发光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等。

参考区间正常人血清中IL-6浓度相对较低(1~5pg∕ml),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如用文献或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区间,使用前应加以验证。

临床意义1、IL-6与感染IL-6为来源广泛的正向调节因子,主要发挥促炎作用,正常机体血清IL-6 水平处于低应答状态,其表达既受机体稳态控制,又可在炎症刺激后发生上调。

IL-6是炎症反应最早升高的标志物,是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

感染后1 h开始升高,2h达峰值,升高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IL-6可以介导肝脏的急性期反应,诱导CRP和PCT分别在感染后2h和6h升高,填补PCT和CRP未升高前的空窗期口是体循环中半衰期最长的前炎症介质。

图片IL6鉴别感染与非感染的敏感性比PCT和CRP高动态观察可用于感染严重程度、抗生素疗效及预后判断。

IL-6和PCT联合检测是感染早期诊断的'黄金搭档〃。

常用炎症指标临床意义

常用炎症指标临床意义
•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重要的儿童杀手,包括IL-6在内的细胞因子的 过量表达可能与病程的严重性有关。PCT作为脓毒症和感染诊断的生物标 志物,临床应用广泛,对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的抗菌药物管理具有指导意 义。然而一些局灶性细菌感染,如细菌性肺炎中血清PCT不一定都升高, 约50%的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0.05 ng/mL,因此血清PCT正常或轻 度升高不能排除社区获得性肺炎;无法给社区获得性肺炎提供早期诊断。
• 对于移植排异,SAA 检测是一个相当灵敏的指标。在对一项肾移植受者的研究中, 97% 的发生排异的检查是依据 SAA 的升高。有文献报道,在不可逆转的移植排异 检测中,其平均浓度达 690 ± 29 mg/L,而可逆排异发作病例的相关水平为 271 ± 31 mg/L。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临床意义:
• 5、动态观察感染状况和治疗效果及预后
• IL-6可用于评价感染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当 IL-6 > 1 000 μg/L 时提示预后不良;动 态观察IL-6水平也有助于了解感染性疾病的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
白介素-6(IL-6)的临床意义
• 6、避免PCT漏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等局灶性细菌感染,减少漏诊
C-反应蛋白(CRP)
• C-反应蛋白(CRP),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受 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含量极微量,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通 常情况下, CRP 的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 (其实超敏 CRP 就是 CRP, 只是常规 CRP 检测下限较高,当 CRP 低于 10 mg/L 时,仪器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值,直接出一个 < 10 mg/L。这样就会出 现一些让人烦恼的问题,因为当结果 < 10 mg/L,我们可能会以为就是正常 的,而实际上却不然。< 10 mg/L 其实很多是异常的,只是我们需要更灵敏 的检测手段而已,那就是超敏 CRP。)

降钙素原联合白细胞介素—6在检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白细胞介素—6在检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白细胞介素—6在检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目的研究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检测在早期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45例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40例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新生儿均进行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检测,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感染观察组的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水平分别为(7.98±3.51)ng/ml、(195.10±21.8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联合应用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高于单独应用。

结论降钙素原与白介素-6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判断新生儿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rocalcitonin and interleukin-6 detection in early neonatal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45 neonates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other 38 neonates without infection were taken as control group. Procalcitonin and interleukin-6 were detected and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fection group had procalcitonin and interleukin-6 levels as (7.98±3.51)ng/ml and (25.73±4.68)mg/L,which were all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at PCT and IL-6 used together could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Procalcitonin and interleukin-6 detection is of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judgment of neonatal infection.Key words:Procalcitonin;Interleukin-6;Neonatal infection新生儿感染即微生物入侵引起的新生儿炎症,是新生儿科的多发病,常见新生儿感染疾病包括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化脓性脑膜炎等,具有进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

解读降钙素原(PCT)联合白介素(IL-6)检测的医学价值

解读降钙素原(PCT)联合白介素(IL-6)检测的医学价值

解读降钙素原(PCT)联合白介素(IL-6)检测的医学价值近年来,随着对生物标志物降钙素原PCT 与白介素6 IL-6 研究的不断深入,医学界发现两种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诊断及抗生素治疗方面较大的临床价值的同时,对两个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医学价值也有了不断深入的认识。

本文重点介绍PCT 联合IL-6 联合检测对于儿童早发型脓毒血症的价值及意义。

降钙素原PCT 可预测儿童脓毒症,其准确性优于传统标志物,并且能反应感染的严重程度;同时PCT 评估监测抗生素应用,能够减少抗生素用量,且不影响预后。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医学界发现,PCT 联合IL-6 诊断脓毒症的准确性优于其它生物标志物组合。

医学研究表明,单次内毒素刺激后,IL-6 是最早升高的标志物,对细菌感染可起到预警作用。

PCT 在感染后3-4 小时即升高, 6-12 小时达峰值,是全身感染/ 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针对儿童脓毒血症,医学研究发现,PCT 预测儿童脓毒症准确性优于传统标志物,并且PCT 水平可反应感染的程度。

尤其重要的是,PCT 和IL-6 联合检测预测新生儿早发型脓毒症优于其它标志物组合。

PCT 和IL-6 联合预测早发型新生儿脓毒症(n=123),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88%(PCT 界值25ng/ ml,IL-6 界值250pg/ml),PCT 联合IL-6 检测性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指标与其它生物标志物组合的对比如下:同时,有研究证实,PCT 联合IL-6 检测可优势互补,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因为IL-6 可准确评估预后,预测死亡率,且是“预警” 标志物,炎症发生后迅速升高;而PCT 是诊断标志物,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

PCT 联合IL-6 可全程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并且有研究显示,PCT 联合IL-6,可取长补短,提高诊断正确率。

一项研究纳入细菌感染患者45 例和非感染性SIRS 患者40 例,观察两组患者血清IL-6、IL-8 及PCT 水平差异并比较IL-6、IL-8 和PCT 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的价值。

血清PCTCRP与IL-6对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的诊断意义

血清PCTCRP与IL-6对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的诊断意义

血清PCTCRP与IL-6对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的诊断意义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手术后切口感染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治疗效果。

及时有效地检测和诊断手术后切口感染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PCT、CRP和IL-6是炎症和感染指标中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它们在炎症和感染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血清PCT、CRP和IL-6在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中的诊断意义,对于指导临床乳腺癌患者术后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前白蛋白(PCT)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的前体蛋白,通常在健康人血液中含量很低。

在感染或严重炎症状态下,机体会大量产生PCT,因此PCT可以作为感染和炎症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表明,血清PCT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炎症状态呈正相关,因此可以作为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诊断指标。

在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诊断中,血清PCT水平的增高可以作为感染的早期指标,及时发现感染,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研究还发现,血清PCT水平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可以作为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

血清PCT在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在感染和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血清IL-6水平与感染和炎症状态呈正相关,因此可以作为感染和炎症的生物标志物。

血清PCT、CRP和IL-6在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中都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可以作为感染、炎症的早期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诊断感染,并且还可以用来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清PCT、CRP和IL-6水平,及时有效地诊断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的指导。

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验证血清PCT、CRP和IL-6在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诊断意义,为临床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管理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白细胞介素-6的在儿科应用的临床意义课件

白细胞介素-6的在儿科应用的临床意义课件
白细胞介素-6的在儿科应用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
由感染或高度疑似感染引起的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 合征)
• 脓毒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28天死亡率高达80% • 脓毒症的死亡率与及时诊断正确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
• 目前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缺少一定的特异性 • 血培细菌养至少需要48-72小时,超过40%的假阴性
临床指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相似:
体温升高 心率加快 呼吸频率加速 白细胞数升高
金标准
与非
SIRS


一 致
指 标
内皮功能紊乱 灌注功能紊乱 凝血功能紊乱
组织缺氧 急性器官衰竭
血培养
检测阳性率不高 微生物培养时间长
培养
鉴定及药敏
报告
白细胞介素-6的在儿科应用的临床意义
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
Florence C. Riché, Bernard P. Cholley, Marie白-Jo细sè胞ph介e, 素et -a6l.的In在fla儿mm科a应tor用y 的cyt临ok床ine意s,义C reactive protein, and procalcitonin as early predictors of necrosis infection in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Surgery,133(3): 257-262.
白细胞介素-6的在儿科应用的临床意义
炎症发生时,IL-6率先升高
✓ IL-6是一种炎症因子,是炎症介
质网络的关键成分;
✓ 炎症反应发生后,IL-6率先生成,
产生后诱导产生CRP和降钙素原
(PCT)生成;
✓ 研究显示,细菌感染后IL-6迅速

一文掌握,白介素6(IL-6)的临床意义

一文掌握,白介素6(IL-6)的临床意义

一文掌握,白介素6(IL-6)的临床意义来源:检验星空01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滥用或过度使用会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5年4月 13日发布的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中的文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和《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明确规定,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检测指标应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02监控术后感染、更敏感的早期识别指标外科手术后,患者面临多项感染风险,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急剧上升。

因此监测患者状态,及时诊断术后感染对于术后监护至关重要。

03早期预警脓毒症,危重患者早期识别脓毒症是由菌血症或其他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已经超过心肌梗死,成为ICU病房内非心脏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于ICU发热患者早期评估脓毒症风险可以有效预测脓毒症。

04辅助诊断新生儿脓毒症新生儿脓毒症早期症状多不典型,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家长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早期确诊及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对降低患儿病死率及改善患儿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5动态观察感染/脓毒症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IL-6水平可辅助判断脓毒症的严重程度,且与患者的预后和器官功能障碍有关。

06避免PCT漏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等局灶性细菌感染IL-6是诊断儿童CAP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无论严重程度如何分级,重度肺炎患儿的IL-6水平明显高于非重度肺炎患儿。

07鉴别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快速鉴定细菌的革兰氏阴阳性分类,对于合理选择抗生素至关重要。

和血常规、CRP等指标相比,IL-6鉴别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能力最强。

若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中CRP、PCT和IL-6均明显升高,则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可能性大,若CRP和PCT升高,而IL-6升高不明显,则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可能性大。

白细胞介素-6和PCT的临床意义知识讲解

白细胞介素-6和PCT的临床意义知识讲解

白细胞介素-6和P C T 的临床意义降钙素原英文全称:procalcitonin英文缩写:PCTPCT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约为13KD的蛋白质,为降钙素(calcitonin)的前体。

在正常情况下,PCT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为25~30小时。

当严重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时,PCT水平明显升高,这时大部分由甲状腺以外的组织产生。

许多学者已经报道过PCT是早期诊断新生儿脓毒败血症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高达100%。

PCT在较轻感染不受影响,但在系统性细菌感染和败血症后开始升高。

目前PCT被作为一个有早期诊断价值的,可反映全身感染程度,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

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

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

细菌内毒素在诱导过程中担任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

影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应的状况。

另外,PCT只是在少数患者的大型外科术后1~4d可以测到。

PCT水平的升高出现在严重休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MODS),即使没有细菌感染或细菌性病灶。

但是,在这些病例中PCT水平通常低于那些有细菌性病灶的患者。

从肠道释放细胞因子或细菌移位可能引起诱导。

PCT升高 PCT降低或稍微升高:细菌性感染伴随系统性炎症反应,例如:腹膜炎、软组织感染病毒感染,例如:乙肝,HIV,CMV脓毒症,MODS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全身性真菌感染过敏反应(类型I~IV)寄生虫感染(痢疾)局部局限性细菌感染、溃疡、浅表微生物移植发展细菌引起的ARDS 中毒引起的ARDS胆管引起的胰腺炎中毒性胰腺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白细胞介素-6(IL-6)IL-6 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由 212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糖蛋白。

白细胞介素-6的在儿科应用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介素-6的在儿科应用的临床意义

IL-6与炎症
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体循环中半衰期最长的前炎症介质,激活时间快速,半衰期约1小时;IL-6是一种炎症因子,是炎症介质网络的关键成分,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IL-6的产生要早于CRP和PCT;IL-6诱导产生CRP和PCT;IL-6与炎症和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炎症发生时,IL-6率先升高
评估炎症反应及感染患者的预后,IL-6优于PCT和CRP
脓毒症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IL-6含量的变化
存活者组IL-6浓度快速下降,而死亡者组IL-6浓度延迟下降;并且IL-6的下降的动力学用来评估患者的预后要优于PCT和CRP;与PCT和CRP相比,IL-6能更好的评估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能更快的反映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白介素6(IL-6)
在炎症、脓毒症预警及新生儿败血症等妇幼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
IL-6分子结构
IL-6小分子多肽,有四个- 螺旋构成, 184个氨基酸构成,相对分子量26 KD。
IL-6: 多来源 – 多作用
IL-6
PC12 细胞
CRPFibrinogenSAA
etc.
骨髓瘤细胞
系膜细胞肝细胞Fra bibliotek神经细胞分化
二、败血症及脓毒症的诊断
当特异性保持约95%时,各标志物预测早发性新生儿脓毒症的cut-off值
IL-6诊断脓毒症cut-off值设为250pg/ml时,其特异性高达94%
L. Bender, J. Thaarup, K. Varming, H. Krarup,S. Ellermann-Eriksen & F. Ebbesen. Early and late markers for the detection of 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 Dan Med Bull 2008;55:219-23

白介素-6、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对于胸部肿瘤放射性肺炎的预警作用

白介素-6、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对于胸部肿瘤放射性肺炎的预警作用

白介素-6、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对于胸部肿瘤放射性肺炎的预警作用放射性肺炎是放射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为了预防和及时处理放射性肺炎,对放疗过程中出现的肺部症状进行监测和预警非常重要。

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指标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联合检测这三个指标对于放射性肺炎的预警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白介素-6(IL-6)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它在发炎、感染、肿瘤等疾病中产生并参与调节免疫反应。

在放疗过程中,肺部组织会受到辐射损伤,导致炎症反应产生并释放IL-6等免疫因子,其水平可以反映出肺部组织受损的程度。

一些研究表明,IL-6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在放疗早期,IL-6的水平会显著升高,随着放疗进展逐渐下降;而在放疗后,IL-6水平又会逐渐升高。

因此,测定IL-6水平可以在放疗早期及时发现肺部炎症反应,预警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其次,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来源于甲状腺C细胞的内分泌物质,正常情况下被分泌较少。

在炎症反应发生时,PCT的分泌量会显著上升。

放疗过程中,肺部组织受到辐射损伤,会产生炎症反应,导致PCT的分泌量上升。

一些研究表明,测定PCT水平可以预测和监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在放疗早期,PCT水平会显著升高,随着放疗进展逐渐下降;而在放疗后,PCT水平又会逐渐升高。

因此,测定PCT水平可以在放疗早期及时发现肺部炎症反应,预警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最后,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在炎症反应发生时会显著上升。

CRP的水平可以反映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

在放疗过程中,肺部组织受到辐射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CRP水平升高。

一些研究表明,测定CRP水平可以预测和监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在放疗早期,CRP水平会显著升高,随着放疗进展逐渐下降;而在放疗后,CRP水平又会逐渐升高。

因此,测定CRP水平可以在放疗早期及时发现肺部炎症反应,预警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IL-6、PCT、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IL-6、PCT、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28·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IL-6、PCT、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朱英男 聊城市人民医院 252000摘 要: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9月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

同期选择在院体检健康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IL-6、PCT、CRP水平变化,并分析不同分级的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IL-6、PCT、CRP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T、CRP、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级细菌性肺炎患者的PCT、CRP、IL-6表达水平分别低于II级、III级和IV级和V级,而II级、III级的PCT、CRP、IL-6表达水平低于IV级、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清IL-6、CRP、PCT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密切监测上述指标变化可准确判断细菌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与多种病原体有关,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本次研究选择在我院就诊的6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其IL-6、CRP、PC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9月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

同期选择在院体检健康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1~68岁,平均(59.12±2.85)岁;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0~68岁,平均(58.98±2.94)岁;其中I级24例,II级、III级20例,IV级、V级16例。

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

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

‎‎‎‎比较血清降‎钙素原 (‎P CT)、‎白介素6 ‎(IL朱‎敏锋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诊断意‎义。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自‎2017年‎1月-20‎17年6月‎以来收治的‎4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4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正‎常健康体检‎者的PCT‎、IL-6‎给予检测,‎比较三者的‎检测水平,‎P CT与I‎L-6的敏‎感性、特异‎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 CT(0‎.85±0‎.63)‎n g/mL‎、IL-6‎(12.2‎5±2.3‎6)p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12±0.‎25 ng‎/mL、‎ 1.3‎6±3.1‎5 pg/‎m 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6敏感性‎(95.2‎4%)高于‎P CT(8‎0.95%‎),但PC‎T特异性(‎97.62‎%)高于I‎L-6(7‎1.‎4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PCT、‎I L-6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指标,‎两者水平能‎够反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变程度‎及病情变化‎等。

教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P CT;I‎L-6;诊‎断价值 R‎4 A ‎1674‎-0742‎(2014‎)09(b‎)-010‎0-02 ‎朱敏锋(1‎980.1‎0-),男‎,江苏张家‎港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内科‎。

HBP、PCT、IL-6、CRP、SAA五大感染标志物

HBP、PCT、IL-6、CRP、SAA五大感染标志物

HBP、PCT、IL-6、CRP、SAA五大感染标志物感染标志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感染判断有益的临床检测指标,能够帮助急诊医生快速判断感染的存在以及推断可能感染病原体的类型。

目前常用的感染标志物包括血清 C 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以及肝素结合蛋白(HBP)。

HBPHBP是机体激活中性粒细胞嗜酸颗粒释放的一种蛋白分子。

有研究显示,脓毒症患者HBP在IL-6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时即明显升高,且其诊断脓毒症的准确率大于其他细胞因子,特别是在严重细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HB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评估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在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更为重要。

PCT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PCT水平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当PCT为0.10~0.25ng/mL时,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不大,PCT为0.25~0.50ng/mL时,可能存在需要治疗的细菌感染,而PCT>0.5ng/mL时,很可能存在需要治疗的细菌感染。

多数专家建议将PCT为0.5ng/mL作为脓毒症的诊断界值。

PCT在感染2~4h 后迅速上升,12~48h达到峰值。

PCT的特异度高,受到国内外众多指南共识推荐。

在“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多数患者的PCT是正常的,这说明PCT在病毒感染中一般不升高,可以作为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标志物。

IL-6IL-6 是由IL-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产生的多效细胞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其由212 个氨基酸组成,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核心调节功能,是关键的炎症反应因子递质。

IL-6的检测值在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且与HBP、SAA等水平呈正相关,可作为感染评估和检测的常用指标,且其浓度与患者疾病的损伤程度一致。

此外,IL-6 对于脓毒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非脓毒症患者,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 IL-6 水平显著高于非脓毒性休克患者。

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

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6,简称白介素6 (IL-6),是一种,属于的一种。

IL-1、TNF-a PDGF、病毒感染、双链RNA及c AMP等,均可诱导正常细胞产生IL-6。

IL-6能够刺激参与的细胞增殖、分化
并提高其功能。

IL-6是急性炎症的早期标志物,比CRP、PCT反应都要早,能诱导肝脏CRP
的产生和释放,还可诱导PCT的产生。

IL-6的主要临床意义:(1)创伤、应激、感染、脑死亡和肿瘤导致的急性炎症时,IL-6迅速升高。

(2)在血液培养报告之前即可判断发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

(3)可以预测多发创伤
患者是否仍有未被发现的创伤或发生手术并发症。

ESR、CRP、IL-6及PCT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ESR、CRP、IL-6及PCT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 IL-6与急性感染呈正相关,因此其对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TKA后感染患者血清IL-6水平持续增高(>10pg/ml),且较其他血清学指标有更高的预测值。IL6水平在术后不久(48 h内)即恢复正常,而无菌性松动患者IL-6水平不会升高。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
目前现状: 至今无普遍接受诊断试验或方法对决定假体周围感染绝对精确或可靠,手术中的标本培养分离出细
[1]李明清等,髋膝关节置换术前后CRP、ESR的变化情况比较急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26(21):3295-3298.
白细胞介素-6/IL-6
➢ 白细胞介素-6是趋化因子家族的一种细胞因子。在急性炎症刺激后,由巨噬细胞立即产生,其可 进一步作刺激肝脏合成CRP,参与炎症反应。
骨科术后炎症的的三个主要标记物的临界值: ESR>30mm/h IL-6>12pg/ml CRP>20mg/L
其对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诊断效力,不是诊断关节感染的明确指标。
降钙素原
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 平升高。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
CRP及ESR对于假体周围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见下表。
敏感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CRP
95
76
75
95
ESR
90
66
67
90
注: 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 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 阳性检测的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 阴性检测的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

白细胞介素-6和PCT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介素-6和PCT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介素-6和PCT的临床意义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3KD,为降钙素(calcitonin)的前体。

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C细胞产生PCT,其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为25~30小时。

但当严重感染并有全身症状时,PCT水平会明显升高,此时大部分PCT由甲状腺以外的组织产生。

许多学者已经报道,PCT是早期诊断新生儿脓毒败血症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高达100%。

PCT在较轻感染时不受影响,但在系统性细菌感染和败血症后开始升高。

目前PCT被作为一个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指标,可反映全身感染程度,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

PCT是一种蛋白质,在严重的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其在血浆中的水平会升高。

但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

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

细菌内毒素在诱导过程中担任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

影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应的状况。

另外,PCT只是在少数患者的大型外科手术后1~4天可以测到。

PCT水平的升高出现在严重休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MODS),即使没有细菌感染或细菌性病灶。

但是,在这些病例中PCT水平通常低于那些有细菌性病灶的患者。

从肠道释放细胞因子或细菌移位可能引起诱导。

PCT升高的情况包括:细菌性感染伴随系统性炎症反应,例如腹膜炎和软组织感染;病毒感染,例如乙肝、HIV和CMV;脓毒症、MODS、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全身性真菌感染;过敏反应(类型I~IV)和寄生虫感染(痢疾)。

而局部局限性细菌感染、溃疡、浅表微生物移植发展、细菌引起的ARDS、中毒引起的ARDS、胆管引起的胰腺炎、中毒性胰腺炎、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等情况则不一定导致PCT升高。

白介素 6 (IL-6)的临床意义

白介素 6 (IL-6)的临床意义
• 3、白介素 6 ( IL-6)是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
度的良好指标。无论严重程度如何分级,重度肺炎患儿的IL-6水 平明显高于非重度肺炎患儿。
• 4、白介素 6 ( IL-6)用于术后感染的监控、鉴别是否有手术并发
症的产生。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白介素 6 (IL-6)的临床应用
白介素 6 (IL-6)的 临床意义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概述
• 白介素 6 ( IL-6)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在急性炎症反
应中处于中心地位,可介导肝脏的急性期反应,刺激 C-反应蛋白 和纤维蛋白原的生成。
• 当感染和炎症发生后,IL-6 率先生成且水平迅速升高,可在 2h
白介素 6 (IL-6)的临床应用
• 7、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白介素 6 ( IL-6)水平可作为癌症易
感性的预后工具。
• 8、肾脏中受损的系膜细胞也会过度产生白介素 6 ( IL-6),导致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9、银屑病患者的角化过度是由白介素 6 ( IL-6)促进的,它有助
于炎症斑块/病变的形成。
白介素 6 (IL-6)的临床应用
• 2、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抗生素滥用。 • 白介素 6 ( IL-6)降钙素原(PCT)联合使用可更高效的鉴别
细菌及病毒感染,因此可用于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抗 生素滥用情况。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白介素 6 (IL-6)的临床应用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白介素 6 ( IL-6)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血清PCTCRP与IL-6对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的诊断意义

血清PCTCRP与IL-6对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的诊断意义

血清PCTCRP与IL-6对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的诊断意义【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PCTCRP和IL-6在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中的诊断意义。

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对患者恢复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准确快速的检测至关重要。

血清PCTCRP和IL-6被证实在切口感染中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意义,其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准确性和诊断效果。

未来,血清PCTCRP和IL-6有望成为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诊断标志物,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辅助诊断工具。

本研究为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血清PCTCRP、IL-6、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诊断、联合检测、准确性、临床应用、辅助诊断、标志物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切口感染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血清PCT(降钙素原)和CRP(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而IL-6(白细胞介素-6)作为炎症介质,在炎症反应和感染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探讨血清PCT、CRP和IL-6在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中的诊断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血清中PCT、CRP和IL-6水平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性炎症反应,提高切口感染的早期诊断率,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PCT、CRP和IL-6在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中的诊断意义,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方便的切口感染诊断方法。

1.2 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PCTCRP与IL-6在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检测中的诊断意义,分析其对提高准确性和诊断效果的作用。

通过对大量临床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探讨PCTCRP与IL-6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5分钟读懂炎症指标排头兵——白介素6

5分钟读懂炎症指标排头兵——白介素6

5分钟读懂炎症指标排头兵——白介素6什么是白介素6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

白介素6(Interleukin 6, 简写IL-6)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在临床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如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免疫应答等,参与多种临床疾病的病理过程,包括细菌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呼吸系统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炎、心血管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急性和慢性炎症疾病[1]。

图 1 IL-6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重要成员[1](点击查看大图)如果人体受到炎症刺激,即由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分泌IL-6,继而介导肝脏的急性期反应,促进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急性时相蛋白的生成。

因此IL-6是炎症发生时最早升高的标志物[2]。

图 2 内毒素刺激后体内各种炎症标志物的动力学变化[2]因此如果检测出体内IL-6浓度>7 pg/mL,表明可能存在炎症或其他感染,若>250 pg/mL,则很有可能是非常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脓毒症)[3]。

图 3 IL-6诊断炎症及感染性疾病的临界值[3]白介素6的临床意义1.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滥用或过度使用会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抗生素滥用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致细菌耐药问题恶化。

图 4 摘自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网站[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5年4月13日发布的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中的文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和《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明确规定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检测指标应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2. 监控术后感染、更敏感的早期识别指标外科手术后,患者面临多项感染风险,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急剧上升。

因此监测患者状态,及时诊断术后感染对于术后监护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钙素原
英文全称:procalcitonin
英文缩写:PCT
PCT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约为13KD的蛋白质,为降钙素(calcitonin)的前体。

在正常情况下,PCT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为25~30小时。

当严重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时,PCT水平明显升高,这时大部分由甲状腺以外的组织产生。

许多学者已经报道过PCT是早期诊断新生儿脓毒败血症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高达100%。

PCT在较轻感染不受影响,但在系统性细菌感染和败血症后开始升高。

目前PCT被作为一个有早期诊断价值的,可反映全身感染程度,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

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
不会升高。

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

细菌内毒素在诱导过程中担任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

影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应的状况。

另外,PCT只是在少数患者的大型外科术后1~4d可以测到。

PCT水平的升高出现在严重休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MODS),即使没有细菌感染或细菌性病灶。

但是,在这些病例中PCT水平通常低于那些有细菌性病灶的患者。

从肠道释放细胞因子或细菌移位可能引起诱导。

PCT升高 PCT降低或稍微升高:
细菌性感染伴随系统性炎症反应,例如:腹膜炎、软组织感染病毒感染,例如:乙肝,HIV,CMV
脓毒症,MODS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
全身性真菌感染过敏反应(类型I~IV)
寄生虫感染(痢疾)局部局限性细菌感染、溃疡、浅表微生物移植发展
细菌引起的ARDS 中毒引起的ARDS
胆管引起的胰腺炎中毒性胰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IL-6)
IL-6 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由212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糖蛋白。

在感染和炎症时,上皮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IL-6 和IL-8,是局部和系统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体内的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刺激机体的T、B 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的IL-6。

大量的IL-6 作用于肝脏,合成超敏CRP。

IL-6 通过促进巨噬细胞表达细胞黏附分子、组织因子,诱导肝细胞合成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使超敏CRP浓度提高。

但国外资料表明,除细菌因素外,其它非感染因素也会引起IL- 6的非特异性升高,从而限制了IL- 6对诊断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

而PCT与hs- CRP则正好可以弥补IL- 6这一缺点。

CRP是一种经典急性时相蛋白,已被广泛应用临床。

目前认为CRP是感染急性期的反应物,在感染刺激下炎性细胞侵润,WBC释放的内源性递质刺激肝细胞加速合成CRP。

hs- CRP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是其显著特点。

研究表明,由细菌,支原体引起的感染在急性期hs- CRP显著升高,而病毒感染hs- CRP升高不明显。

因此,hs- CRP检测在早期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类型上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临床用药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对新生儿感染进行早期诊断。

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增高:冠心病CHD,尤以心肌梗死患者为明显;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原发性高血压;重症感染;糖尿病肾病(DN);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前后;肝硬化;结节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肺感染。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IL-6与急性胰腺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故IL-6水平能很好地评估急性胰腺炎的程度。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6和尿液IL-6含量明显升高,血IL-6含量GN与尿液量白蛋白呈高度正相关:尿液IL-6呈显著正相关。

肝硬化患者病程中IL-6处于高活性状态,IL-6与体液免疫反应亢进所致的免疫病理损伤有关,IL-6参与肾脏的免疫损伤、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和转归指标。

在肺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异反应时其血清IL一6增高,经治疗后IL一6明显下降,并认为IL一6的变化反应了排异反应的轻重程度,另外在术后并发细菌性肺炎和肺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其产生和表达也增加,。

因此IL一6水平增高提示了肺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吸烟者分泌IL一6水平明显低于非吸烟者。

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腔积液患者其血清和胸腔积液中IL一6的水平,发现渗出液IL一6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液,结核性胸腔积液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且积液中IL一6水平与LDH有明显相关性。

与健康者比较,血清前降钙素(PCT),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 和白介素- 6(IL- 6)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

三者相比,PCT和hs- CRP的特异性高于IL- 6,IL- 6的敏感性高于PCT和hs- CRP。

PCT,hs- CRP,IL- 6三者联合测定能够更早、准确、灵敏地诊断新生儿早期感染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