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整理--名词资料
美刺说:①出自《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
②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③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①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④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赋诗言志时,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观志观风说:出自《左传》、《国语》。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实际是与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三不朽:出自《左传》。
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
”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即立边功和武功;立言之“言”指有关政教的言辞,后世泛指文化学术类。
④其中“立言”又在“立德”、“立功”之下。
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诗教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诗教”是古代文学理论术语。
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温和委婉,即所谓的“温柔敦厚”。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其实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诗歌宣达心志;其二是诗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
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④引申到文学作品,要求内容与形式兼备。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指研究中国古代至近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历史的一门现代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呈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特色。
它以中国化的宇宙观、人生观与美学观为理论基石,是对古代文艺创作、欣赏与评论的各种阐述。
中国文学批评整体上既有着显在的范畴、命题,也有着潜在的审美文化蕴涵,尤其是后者,是产生中国文学批评显在理论形态的灵魂。
从先秦的孔孟、老庄开始,就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这一理论倾向,呈现出与重视知识与逻辑范式的西方文论不同的民族文论特征。
作为一门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一般是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也就是从时间上这门课只会讲到中国现代以前,最晚近也就讲到王国维、鲁迅这些人。
一般按照时间顺序从头到尾的讲述历代对于文学的看法。
比如说文学的功能,《诗大序》中文以载道的看法。
比如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体裁有很多:文、赋、诗、说、书、传、耒等等,《文心雕龙》大概分了三十多种文体,这些在古代的一些书籍中都有详细的分类。
比如关于文学观念的一些理论学说,古代品评文学作品有滋味说,载道说,意境说等等,王国维就提出意境说,诗的好坏要看诗的意境。
李贽的童心说,要求文学作品要表达真性情。
总之,中国古代批评史讲的是中国古代的人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论性看法。
如果通俗的说,中国文学批评史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由于中国文学批评史从学科上来说,是建立在现代文化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因此理所当然地要将重点放在理论的阐释上面,这是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而且对于文献的梳理与归纳也离不开理论观点的指导。
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有扎实的文献功底,而且要注重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与思想文化的学习,同时对于西方哲学等理论要有所掌握,自觉地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深化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认识及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史植根于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之上。
中国文化在最高境界上是审美与文艺的境界,是生命精神的结晶,这种精神意蕴与人格境界,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不仅关注的是理论范式,更追求的是形而上的人格精神与超验境界。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
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
温柔敦厚作为儒家的传统诗教,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运用这一诗教来调整本阶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
但另一方面,由于它规定怨刺必须“温柔敦厚”强调“止乎礼义”和“主文而谲谏”只允许“怨而不怒”地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地揭露批判因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又常常起着消极的作用。
2、“诗无达诂”: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诗无达诂”即是说“《诗》无定形,读《诗》者亦无定解”,这原是针对春秋战国策士谋臣在政治外交场合往往断章取义,截《诗》以托己意的现象而发的,但又因鉴赏主体的不同,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审美理解,因而逐渐成为中国审美鉴赏中的理论术语之一,这与西方接受美学中伊塞尔所谓作品“空白点”,“召唤结构”有相似之处。
3、刘勰——风骨说:语出刘勰《文心雕龙》。
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
刘勰风骨说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
其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
风骨说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的“风骨”论:是吸收了六朝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的,因而也就体现了唐代“风骨”论的特点,它直接启发了殷璠关于盛唐诗“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
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
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
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
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第一篇: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批评史名词解释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
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
“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1、“诗言志”《尚书&S226;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S226;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
“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4、“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做的评价。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原因是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5、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S226;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德茂 名词解释
1. 兴观群怨由孔子提出的,是对文学的社会作用的阐述。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可以理解为诗歌用比兴的方法创造生动感人并包含着某种普遍性道理的艺术形象,从而感染读者的情绪,激发读者的意志,使之兴奋激动并从诗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观,即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社会风俗习尚的盛衰,考察社会政治的得失。
群,意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广大的接受者沟通感情,和谐交往,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孔子“群”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和谐关系, 体现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怨,即批评、指责为政者在社会政治方面的过失。
2. 大音希声老子在《老子》中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有三种代表性说法。
第一,韩非子认为“大音”就是宏大的声音,未免局于具象。
王弼认为大音是最完整的声音,是各种声音的根本,它不可演奏,也无从与闻。
这种说法未免太形而上了.钱钟书以具体的诗句来分析,不免把这个含义丰富内涵深广的美学命题具体化了。
综上所述,‘大音希声’的含义大致为:自然完美、蕴蓄宏深、变化多端之音,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混沌要妙,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既不能听清,也不声听。
3. 三表法墨子提出的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
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所谓“本之”,即”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判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
“本之”是间接经验,“原之”是直接经验,都是属于归纳法的范围。
所谓“用之”,即“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判断真假和决定取舍。
4.解衣盘礴宋元君要画图,所有的画师都来了,在外面等待进殿的还有一半人。
有一个画师后到,他外貌安闲,不急着挤进殿去,他受命跪拜作揖后立即返回了住所。
宋元君派人去看,他正解去衣服,露着身体,箕踞而坐,神闲意定,不拘形迹。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中国文学批评史一、名词解释P18 1、“三不朽”:语出《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表明先秦时代统治阶级对于言辞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言词很重要,可以使人不朽,但其地位在德行和功业之下。
这种认识,常为后世文学批评用来作为讨论文学的地位。
P44 2、物感说:出自荀子《乐记》,物:即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在内,它是一切思想意识和精神艺术赖以产生的基础和根源。
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P23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P34 4、“以意逆志”: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上》中提出的批评方法。
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
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
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
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是指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和讨论的活动。
它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
古代中国的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文人的创作和评论活动上。
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3世纪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兴起,提出了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他们强调文学作品应该遵循道德标准,并通过文学批评来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
在随后的汉代,文学批评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如儒家的“八股”文体理论和《文心雕龙》的审美理论。
另一方面,的传入对中国文学批评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强调内心的净化和智慧的追求,这对于文学批评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式。
唐代的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思想与文学批评相结合,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影响了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
到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中国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
宋代文学批评家数不胜数,如苏东坡的文学理论和陆游的批评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的杨慎也在《讲演群书记》中提出了批评家应该具备的七种素质,成为后世文学批评师范的重要参考。
明清时期,李贽以及清代的曹雪芹和红楼梦批评学派,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现代的中国文学批评则在20世纪初开始兴起。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等学者提出了启蒙性的文学观点,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20世纪后期,文学批评逐渐多元化,涌现出各种新的学派和理论,如“独立文学批评”和“后现代文学批评”,丰富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研究领域。
总结来说,中国文学批评历经漫长的发展,从古代儒家的道德标准到现代多元化的理论体系,不断推动着中国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今天,中国文学批评仍然在不断进步和变革中,为中国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学术支持。
参考文献:- 陈杨. 中国文学批评概述[J]. 创作研究, 2016(5): 66-67.- 王颖. 中国文学批评文化[J]. 文学评论, 2019(3): 41-42.。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怪史》名词讲解《中国文学责怪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责怪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怪标准就是倡议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够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宛转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讲解为:兴,指诗歌生动详尽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愉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响的社会政治与道德民俗情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责怪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议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以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怪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落落大方,此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阐述,此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圆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怪史的发展中向来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怪方法论,是孟子对伤痕累累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责怪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应了较客观实在的责怪原则,后辈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概是在此原则下张开文学讨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责怪原则的阐述。
孟子以为必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德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此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格修养下手,拥有崇拜的道德质量,此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备史》名词解说《中国文学责备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对于文学责备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备标准就是倡导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可以过于强烈,应尽量做到委宛波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说为:兴,指诗歌生动详细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喜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取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应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俗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偏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涉现实、责备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如人意”说:这是孔子在评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由是由于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备的要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论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备方法论,是孟子对遍体鳞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认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类文学责备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给了较客观实在的责备原则,后代大批的诗话、词话,大略是在此原则下睁开文学谈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对于文学责备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一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行之美,养成浩然之气,而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类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品涵养下手,拥有崇高的道德质量,而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文学观念: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文艺观念: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第二章“兴、观、群、怨”:“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
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
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
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
“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
“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
“温柔敦厚”:儒家的诗教。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也称中国文论史,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观照和研究中国文
学的一种历史分析学科。
以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变迁为研究对象,检验、比较、忆起
不同时期的文学评论,以分析文学发展为主要内容。
它从古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已有几
千年的历史。
中国先秦文学批评史,始于先秦时代,以颜渊、叔齐、苏秦为代表。
他们宣扬道德教诲,体现古代文化的精神,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国家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他们指出文学
及文人应具备仁义、智慧等道德素养,不仅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讲求必须正直,还重视文艺
本身的品位美学。
中国秦汉文学批评史,魏晋文学批评史,以及隋唐五代的文学批评史,进入了系统评
论的发展阶段。
它们把艺术理论表达的更加系统,普遍的观念及艺术理论也得到了深入的
研究。
其中,晁错的《错语》,殷鉴的《礼赞》,王勃的《乐府集註》,嵇康的《兰若词赋》,杨婉清的《歌行联珠》等著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经过历史上洪泛的新的文学学派的兴起,丰富了中国文
学批评史的内涵,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如批判现实主义、新月会和唐人等新文学运动,对中国文学评论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此,形成了有社会意义的文学观念,把文学创作
从文艺本质的审美感受视野拓展到文化社会现象范畴,从而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发展提供了
重要支撑。
(除参考资料外,未经校对。
)
参考资料:
[1] 王金业,张又禹编《中国文学评论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4] 李思光《中国文学批评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评史名词解释1.《论语》得“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得话说,兴,就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得作用,可以引起人得联想;观,就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得作用,能瞧到世风得盛衰得失;群,就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与谐,起到团结人得作用;怨,就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得社会与不良得政治。
孔子得“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得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得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一种艺术与美得最高境界。
它揭示出,最完美得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得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得本真境界。
“象”得本原意义就是什么?就是“道"或“道理”。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应解释为“最大得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得形象反而瞧不见行迹”3、《论语》得“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就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就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与,这就是孔子文艺思想得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得另一句话很重要,就就是《论语·为政》篇得“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瞧,就就是提倡一种“中与”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与就是一种中正平与得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得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就是我国伟大得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得著名观点.心无邪意;心归纯正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就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得态度与创作动机.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
”也就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得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4诗经得比兴联想方式几四言体式得关系【解释】: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
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得四种能力。
后泛指诗得社会功能。
【出自】:《论语·阳5“虚静”与“物化"说道家把虚静作为一种修身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ﻫ养性得范式来对待,在它那里,虚静就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必备得心理状态,物化则就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应该达到得境界。
这一境界得形成虽然有虚静参与,但就是,已经迥异于虚静得创造内涵,它与虚静一样,也成为审美创造得独立范畴.6”三表法"墨子提出了判断事物就是非得三项标准,称为“三表法”:一表就是古代圣王得作为,二表就是百姓民众利害,三表就是“百姓耳目之实”,即根据百姓耳闻自睹得事例来判断就是非。
7“发愤著书”在《史记》得《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提出了她得“发愤著书”说.司马迁作为伟大得历史学家与文学家,在文学理论方面得重要建树就是对屈原及其作品得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感同身受,归纳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对屈原等人得作品得具体分析,结合自己因李陵案受到统治阶级残酷迫害得体验,把它归结为“怨”。
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得事迹与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文要想要立德立功得机会很少,便转求立言,人常常就是在横逆固穷得环境下,受激励而发愤完成伟大得事业,创作出伟大得著作。
8《毛诗序》[1孟子得“以意逆志”说孟子得“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都就是比较科学得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就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所谓“以意逆志",就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得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得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得主旨。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得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得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得批评原则.后世大量得诗话词话大抵就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与记录读后感想得。
ﻫ[2.孟子得“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说就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得:“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就是以论其世也。
就是尚友也。
”其意思就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得生平经历与作品写作得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得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得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得写作意图与正确理解作品得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说都就是比较科学得文学批评方法论。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经》中得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它们作为文学作品得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得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得诗[3.孟子得“养气”说ﻫ孟话词话大抵就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与记录读后感想得。
ﻫ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提出了“养气”说。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得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得言辞。
这里得“养气"当就是指培养自己得高尚思想情操与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得道德品格。
“知言养气”得“气"抓住了人得内在最本质得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得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就是积极得. ﻫ[4、庄子》得“得意忘言”说“得意忘言"就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得瞧法。
《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
在庄子瞧来,言就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得,即言不尽意。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得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得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得认识实践得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得局限性。
不过庄子得以言不尽意为根据得“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
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得“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得奥秘。
这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得传统,并且为意境说得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ﻫ[5、诗言志:“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诗就是用来抒发得人得志向怀抱得。
写景、咏物、缅怀、抒情,都就是为了“言志”.朱自清认为它就是古代诗论得“开山纲领",对后来得文学理论产生了长远得影响。
ﻫ[6、.“诗六义”说:《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化,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在解释风雅得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得概括性与典型性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
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就是说诗歌创作说具体得个别来表现一般得特点。
[7、情志统一说:《毛诗大序》强调诗歌就是“吟咏情性”得,虽然在情志关系上。
《毛诗大序》就是更重在志得,而且对志得内涵得理解也与先秦“诗言志”得志接近,但它正确也阐明了抒情言志得特点,说明对文字本质得认识已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得提出对后来文学批评得发展影响很大。
[8、四始:指"风"、"小雅"、"大雅”、”颂”。
《〈诗>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就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9,文气说。
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得“文以气为主”得著名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ﻫ论断,气就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得特点所构成得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得体现。
所谓“文气”既就是描写作家得气质、个性,又就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得具体体现。
创作主体即作家得气质、个性不同,决定了文学作品风格各异,“文气"说强调创作主体心理结构得先天性、稳定性与个性差异,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家论"得美学涵义,开启了以“气"论作家作品得理论传统。
ﻫ10,诗缘情而绮靡.注释】缘:因;体:描写。
抒11、发感情,描写事物。
【出处】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ﻫ六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就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就就是说文学鉴赏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一观位体,也就就是瞧作者对文学(文章)体裁得选用,体裁就是作品内容得外在表现形式,与情有密切得关系。
二观置辞,即分析作品语言得含义与特点。
能否通过把握语言符号来还原为感性得形象,并在头脑中重现出来。
三观通变,即运用比较得方法,瞧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对前人得继承与革新,就是否能做到推陈继新. 四观奇正,瞧作品得结构与风格就是否多样统一.要求平中见奇,奇归于平。
五观事义,即瞧作品题材得选择,瞧作品中描绘得人、事、景、物,就是否生动、典型,就是否符合作品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传达思想感情等得需要。
六观宫商,即瞧语言得音乐性,即语言得节奏旋律就是否与所表现得思想感情相符合。
12、应感[1、谓交相感应。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 晋陆机《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 明高攀龙《文学景耀唐公墓志铭》:“惟忠孝之气直上清虚,如矢中得,於就是始知古忠臣孝子与造化呼吸应13。
《情采》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刘勰就是南北朝时感者,殆以就是也。
"[2特指天人ﻫ期著名得文学评论家,她得《文心雕龙》就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部有着重要地位得杰出著作,其中有《情采》一篇专门论述文章得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