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结构动力学_第4章
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低速翼型的气动特性(8学时)“*”
含翼型的几何参数、低速翼型流动特点及起动涡、库塔-儒可夫斯基后缘条件和环量确定、薄翼型理论、任意翼型位流解法、低速翼型的一般气动特性等部分,作业,课堂讨论。
第二章机翼低速气动特性(8学时+3学时实验)“*”
含机翼的几何参数、涡定理及下洗、升力线理论、升力面理论及涡格法、低速机翼一般气动特性等内容,3学时综合实验,作业,课堂讨论。
考核重点为:
第一章低速翼型的气动特性
翼型的几何参数、低速翼型流动特点、库塔-儒可夫斯基后缘条件、薄翼型理论、任意翼型位流解法。
第二章机翼低速气动特性
机翼的几何参数、升力线理论、低速机翼一般气动特性。
第三章亚音速翼型和机翼的气动特性
速度位方程、小扰动线化理论、亚音速流中薄翼型的气动特性、亚音速薄机翼的气动特性、临界马赫数及阻力发散马赫数。基本概念及典型流动特征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飞行器飞行的整个速度范围的空气动力特性方法有全面和系统的理解,并掌握空气动力学特性求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飞行器气动力设计所需知识,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开展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前修课程、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
明确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能力和知识结构。
学生需先修高等数学,数理方程,复变函数等课程,掌握基本的数学推导能力、方程组求解能力,具备基本的矢量代数、高等数学、数理方程及复变函数等的知识结构。
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200110
开课学院
航空宇航
开课系
0121
课程名称
中文
飞行器空气动力学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英文
Aerodynamics of Aircraft
西工大飞行器结构力学电子教案
西工大飞行器结构力学电子教案第一章:飞行器结构力学概述1.1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定义介绍飞行器结构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解释飞行器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飞行器结构的特点与分类讨论飞行器结构的特点,包括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
介绍飞行器结构的分类,包括飞行器壳体、梁、板、框等。
1.3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基本假设阐述飞行器结构力学分析的基本假设,如材料均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二章:飞行器结构受力分析2.1 飞行器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介绍飞行器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2.2 飞行器结构受力分析的实例通过具体实例,讲解飞行器结构受力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2.3 飞行器结构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介绍飞行器结构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
第三章: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3.1 飞行器结构强度理论介绍飞行器结构强度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最大应力理论和能量原理。
3.2 飞行器结构强度计算方法讲解飞行器结构强度计算的方法,包括静态强度计算和疲劳强度计算。
3.3 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的实例通过具体实例,展示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章:飞行器结构稳定分析4.1 飞行器结构稳定理论介绍飞行器结构稳定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弹性稳定理论和塑性稳定理论。
4.2 飞行器结构稳定计算方法讲解飞行器结构稳定计算的方法,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
4.3 飞行器结构稳定分析的实例通过具体实例,讲解飞行器结构稳定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第五章: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5.1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基本原理介绍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振动理论和冲击理论。
5.2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计算方法讲解飞行器结构动力学计算的方法,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
5.3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实例通过具体实例,展示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第六章:飞行器结构疲劳与断裂分析6.1 飞行器结构疲劳基本理论介绍飞行器结构疲劳现象的基本原理,包括疲劳循环加载、疲劳裂纹扩展等。
飞行器结构力学电子教案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飞行器结构力学概述 • 飞行器结构力学基础知识 • 飞行器结构静力学分析 •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 • 飞行器结构疲劳与损伤容限分析 • 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
01
飞行器结构力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飞行器结构力学是研究飞行器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学科, 主要关注飞行器在各种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和行为。
迭代算法
通过不断迭代更新解,逐步逼近最优解,常用的 算法包括梯度下降法、牛顿法等。
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尺寸优化
通过改变结构件的尺寸,以达到最优化的结构性 能。
拓扑优化
在给定的设计区域内,寻找最优的材料分布和连 接方式。
形状优化
通过改变结构的形状,以实现最优的结构性能。
多学科优化
综合考虑多种学科因素,如气动、热、强度等, 进行多学科协同优化。
技术发展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发展推动了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 ,为新型飞行器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随着航空工 业的快速发展,结构力学逐渐成为飞行器设计的重要学科。
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飞行 器结构力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随 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新能源的应用,飞行器结构力学将面临 新的挑战和机遇。
损伤容限
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到损伤后仍能保持一定承载能力的程度,是评估结构剩余寿命的重要 指标。
疲劳与损伤容限分析的必要性
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受到各种复杂载荷的作用,结构疲劳与损伤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 此进行疲劳与损伤容限分析是确保飞行器安全的重要手段。
4.4飞控系统及其他设备
75Hz
1公里 6.44--11.27公里
(2)微波着陆系统
• 以很窄的薄片形波束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扫描, 飞机通过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计算出源自 己的方位和仰角。航向扫描
俯仰扫描
第 4 章 飞行环境及飞行原理
4.4 其他机载设备
4.4.1 雷达设备
• 雷达:无线电检测与定位的简称。 • 基本原理:通过天线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
4.4.3 防护和救生系统
1)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 座舱通风,温度、气压、氧气含量等控制
2)飞行员个体防护系统
• 个体防护包括:飞行服、抗过载服、氧气面 罩头盔等设备。
3)弹射救生系统
零高度、零速度弹射能力
4)航天救生设备
航天服
发射段:弹射座椅
或逃逸塔
轨道段:营救
返回:多降落伞系
统、弹射座椅
4)航天救生设备
第 4 章 飞行环境及飞行原理
4.3 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
• 人工操纵和自动控制两种
4.3.1 飞行器飞行操纵系统 1)机械和助力操纵系统
机械:早期,列入结构部分,不属于机载系统 助力:液压、气动、电动等,解决气动载荷大问题
地平仪
人工给定 基准
眼睛 大脑 手 驾驶员
飞机姿态
驾驶杆 升降舵
传动系统 或助力操纵系统
2) 着陆控制系统
30M
进近
下滑
平飞 拉平
飘落 滑跑
(1) 仪表着陆系统
下滑信标 组成下滑面
跑道 航向信标组成航向面
航向信标:与跑道中心线成一定航向角 下滑信标:与跑道成 一定仰角 航向信标与下滑信标构成无线电下滑航道
航向台 90Hz
跑道
西工大飞行器结构力学电子教案
西工大飞行器结构力学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1.2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3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应用领域1.4 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第二章:飞行器结构的基本受力分析2.1 概述2.2 飞行器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2.3 飞行器结构的受力类型及特点2.4 飞行器结构的基本受力分析实例第三章:飞行器结构的弹性稳定性分析3.1 概述3.2 弹性稳定性的判别准则3.3 飞行器结构弹性稳定性分析方法3.4 飞行器结构弹性稳定性分析实例第四章:飞行器结构的强度分析4.1 概述4.2 飞行器结构强度计算方法4.3 飞行器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4.4 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实例第五章:飞行器结构的刚度分析5.1 概述5.2 飞行器结构刚度计算方法5.3 飞行器结构刚度分析实例5.4 飞行器结构刚度优化设计第六章:飞行器结构的疲劳分析6.1 概述6.2 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6.3 疲劳裂纹扩展规律6.4 飞行器结构疲劳分析实例第七章:飞行器结构的断裂力学分析7.1 概述7.2 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7.3 断裂判据和裂纹扩展规律7.4 飞行器结构断裂力学分析实例第八章:飞行器结构的动力学分析8.1 概述8.2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的基本方程8.3 飞行器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8.4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实例第九章:飞行器结构复合材料分析9.1 概述9.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9.3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方法9.4 飞行器结构复合材料分析实例第十章:飞行器结构力学工程应用案例分析10.1 概述10.2 飞行器结构力学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10.3 飞行器结构力学在航天器设计中的应用10.4 飞行器结构力学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飞行器结构的基本受力分析补充和说明:飞行器结构的基本受力分析是理解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基础,需要掌握各种受力类型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重点环节二:飞行器结构的弹性稳定性分析补充和说明:弹性稳定性是飞行器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需要理解判别准则,掌握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了解实际应用。
结构动力学-飞行器
五、关于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1.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笔试); 2.期末考试命题原则及内容分配比例:
单自由度系统(40分),多自由度系统(40分),基本
概念(20分); 3.成绩评定及组成要素:平时成绩(含平时作业:15
分,试验5分):20分;
4. 期末考试:笔试80分。
第一章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1.1 结构动力分析中的自由度
一. 自由度的定义
确定体系中所有质量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称作体系的动力自由度数。
二. 自由度的简化
实际结构都是无限自由度体系,这不仅导致分析困难,而且从工程 角度也没必要。常用简化方法有:
m
1) 集中质量法 将实际结构的质量看成(按一定规则)
阻尼情况。
用哈密顿原理时和上两方法不同,不再考虑惯性力、阻
尼例和弹性恢复力等,它们通过能量变分来得到。
由哈密顿原理推得Lagrange方程
d dt
L qk
L qk
0(k
1,2
n)
L T V
4). 动力学三大定理
§1.3 建立运动方程的基本步骤
本课程 用达朗泊尔原理通过列平衡方程得到运动方程
的“直接平衡法列”。平以衡下方讨程论中称一刚律度认为法系统的阻尼是等
效粘滞阻尼。 直接平衡法列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1) 确定体系的自由度——质量独立位移数; 2) 建立坐标系,确定未知位移(坐标正向为正); 3) 根据阻尼理论确定质量所受的阻尼力; 4) 根据达朗泊尔原理在质量上假想作用有惯性力(注意:
惯性力是实际的,但它不作用在质量上); 5) 取质量为隔离体并作受力图; 6) 根据达朗泊尔原理列每一质量的瞬时动力平衡方程,
西工大飞行器结构力学课后答案
西工大飞行器结构力学课后答案第一题根据飞机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飞机的结构力学可以被分解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部分。
静力学是研究在静止或恒定速度下的力学行为,包括计算飞机各个部件的受力和应变情况。
而动力学则是研究在变化速度和加速度下的力学行为,包括计算飞机受到的各种动力荷载和振动情况。
第二题飞机的结构力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值计算的方法,可以建立飞机结构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进行力学分析。
静力学分析是通过平衡方程来计算飞机结构的受力和应变情况,包括应力分析和变形分析。
动力学分析是通过力学方程来计算飞机在动态载荷下的振动响应和疲劳寿命。
第三题飞机的结构力学分析对于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阶段,结构力学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分析飞机的受力和应变情况,可以优化设计,并确保飞机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在制造阶段,结构力学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以确保飞机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分析飞机的受力和应变情况,可以预测飞机在使用寿命内的疲劳寿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
此外,结构力学分析还可以应用于飞机维修和事故调查过程中。
通过分析事故飞机的受力和应变情况,可以确定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维修和改进建议,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对飞机结构的影响。
第四题对于飞行器结构力学的研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
首先是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平衡方程、应力和应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其次是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运动方程、振动的模型和计算方法。
此外,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如强度和刚度。
在进行结构力学分析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有限元法、解析法和试验法。
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数值计算的方法,可以建立飞机结构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进行力学分析。
解析法则是通过解析计算的方法进行力学分析,主要针对简单和规则的结构。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_第1章_2014版 [兼容模式]
– 第四章:连续系统
• 杆的振动 轴的振动 • 梁的振动 薄板振动
– 第五章:结构动力学建模
•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6章) • 结构模态分析(第7章)
第1章 概 论
第1章 概 论
现代有限元分析——结果
第1章 概 论
实验手段
地面静力实验
第1章 概 论
地面振动实验(Ground Vibration Test,GVT)
• 确保边界条件 • 激励方式
第1章 概 论
• 传感器布置 • 信号处理
F-16 GVT悬吊
第1章 概 论
风洞实验——颤振
第1章 概 论
NASA兰利
第1章 概 论
结构动力学建模(2)
• 原则 – 保持原有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或近似) – 必须和观察到的实际模型尽可能相似
• 初步设计阶段可采用一定简化,详细设计阶段 尽可能细化
• 方法 – 1.集中参数描述的离散系统 – 2.分布参数描述 – 3.两种方法的混合
• 例子: – 导弹在空中飞行;飞机在空中飞行
• 量子场理论(quantum field theory,QFT):具有很多自由度的量子一级
的问题 第1章 概 论
背景知识(续)
牛顿
• 牛顿三定律
– 奠定了经典力学基础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对第2、3定律给出了合理的科学和数学描述 – 阐述了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原理 • 万有引力定律 – 最先给出引力的科学、准确的表达式 • 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 对经典力学进行了最完整和最准确的描述 – 适用于日常物体和天体 • 发明了微积分 – 莱布尼茨发明了现在常用的求导和积分符号
第4章 飞行器运动方程组汇总
• 对轴对称导弹,有
。
• 当攻角上升到一定程度,升力系数达到最 大值,称为临界攻角;攻角继续增大,升 力系数急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失速”。
4.2.1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5
• 轴对称导弹,侧向力和升向力的产生机理 相同,所不同的是个别地方有符号差别:
• 导弹受到的总阻力通常分为两部分进行研 究,零升阻力和诱导阻力,前者与升力无 关,后者取决于升力的大小。
• 零升阻力又可分为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两 部分,在低速流动中,都由空气粘性产生。
4.2.1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6
• 诱导阻力随着攻角的增大,其值迅速上升, 在总阻力中的比重也随之增大,逐渐成为 主要部分。
• 另外,阻力还受到飞行 马赫数以及飞行高度等 因素的影响,右图是马 赫数对阻力系数的影响。
4.2.1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7
4.2.2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矩-13
• 本图为侧滑时,左、右翼的实际后掠角; • 左、右翼前缘的垂直速度分量; • 左、右翼的有效展弦比; • 前、后缘。 • 因此有后掠翼,可
增加横向静稳定性。
4.2.2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矩-14
侧滑时,上反角导致的有效攻角的变化
矢量在水平面的投 影与地面系Ox轴之 间的夹角;
弹道倾角θ:导弹
速度矢量与水平面 之间的夹角。
4.1 坐标系-11
• 地面系与弹道系之间的方向余弦矩阵:
4.1 坐标系-12
• 速度系与弹体系:
侧滑角β:速度矢量与
弹体纵向对称平面之间 的夹角;
攻角α:速度矢量在弹
体纵向对称平面Ox1y1内 的投影与Ox1之间夹角。
翼和尾翼时,由于左、右翼的绕流条件不 同,压力分布也就不同,左、右翼升力不 对称则产生绕导弹纵轴的滚动力矩。 • 偏导数 表征导弹的横向静稳定性,对于 BTT型导弹具有重要意义。
飞行器 结构动力学.
(1-7)
上述三式表明,复振动的速度v(t)比位移x(t)在相位上 超前 2 ;加速度a(t)又比速度v(t) 超前 2 .
第 1章 概 论
第1章
概
论
1.6 振动的频谱
第 1章 概 论
1.6 振动的频谱
在数学上,周期函数可展为傅里叶三角级数,设 x(t)=x(t+kT), k为整数,并令 1 2 / T , 则有
x(t ) a0 (an cos n1t bn sin n1t )
n 1
(1-8)
其中
1 T a0 2T xdt T 2
2 T an 2T x cos n1tdt T 2
第 1章 概 论
1.6 振动的频谱
第 1章 概 论
第1章
概
论
1.3 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型
第 1章 概 论
1.3 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型
最基本的分析模型有两大类:
连续系统模型
离散系统模型
第 1章 概 论
第1章
概
论
1.4 振动的类型
第 1章 概 论
1.4
振动的类型
振动过程是指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和应变 等机械量随时间的变化历程。对振动过程,按不同的标 准有多种分类方法。 a.
飞行器 结 构 动 力 学
第1章 概 论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飞行器设计工程系
第 1章 概 论
文 立 华
主 讲 教 师
飞行器结 构 动 力 学
第1章 概 论
西北工业大学
第1章
概
论
1.1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的目的与任务 1.2 动力问题的基本特性 1.3 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型 1.4 振动的类型 1.5 振动的表示方法 1.6 振动的频谱
扑翼机飞行器传动机构动力学分析
扑翼机飞行器传动机构动力学分析摘要自古以来在天空中翱翔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经历了几千年的研究,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飞行器有固定翼飞行器、旋翼飞行器、扑翼飞行器。
然而,扑翼飞行器多采用仿自然生物飞行特征研究得到,它具有良好的激动灵活性,很高的升阻比,而且尺寸相对较小,耗能较少,因此相比较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应用更加广泛,目前在民用、国防、军事领域中都有着很好的应用。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显示,目前扑翼机都处于研究阶段,远没有达到推广和大范围应用阶段,存在的问题也相对较多。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主要对扑翼机飞行器机构的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对常见扑翼机飞行器传动机构的研究、分析和比较,发现其中的不足,本文在传统的曲柄摇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验证曲柄中存在夹角的曲柄摇杆机构在提高两侧摇杆同步性方面的优势,并且证实了不对称摇杆机构中曲柄存在夹角的情况,相比曲柄中不存在夹角的机构在减少左右摇杆相位差角方面更有优势,能提高不对称机构的同步性。
通过对鸟类、昆虫两类生物飞行机理的研究,本文从仿昆虫、仿鸟类、仿蜂鸟三种生物对扑翼几飞行器尺度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扑翼飞行器与真实鸟类的尺度律之间还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
通过对扑翼机飞行器传统机构数学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和推导,得出最佳模型,并从常定力、惯性力以及阻尼力三个方面对飞行器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定常力情况时,弹簧的存在使输入功率的峰值降低了86%,惯性力情况时,弹簧的存在使功率峰值降低了20%,阻尼力情况时,弹簧的存在使功率峰值升高了56%。
从整个系统角度来说,弹簧通过对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两个过程减缓了输入功率的峰值。
为了进一步验证安装弹簧在减少功率峰值上的优势,对该进型的不对称传动机构机型了分析研究表明,安装弹簧之后功率峰值可以有效减少40.3%。
针对扑翼飞行器续航时间短的问题,对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制作扑翼飞行器翅翼的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制作扑翼飞行器翅翼具有可行性,在电池板转化效率较高时,收集的太阳能可以提供扑翼飞行器飞行所需的全部能量。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
第1章 概 论
第1章 概 论
1.6 振动的频谱
第1章 概 论
1.6 振动的频谱
在数学上,周期函数可展为傅里叶三角级数,设
x(t)=x(t+kT), k为整数,并令 1 2 / T , 则有
x(t) a0 (an cos n1t bn sin n1t) (1-8) n1
z Ae j(ωt) Ae jt
第1章 概 论
(1-4)
1.5 振动的表示方法
用复振动表示简谐过程,使许多振动问题的分析或运 算得到简化,如用复振动表示的简谐振动的位移 、速
度 v(t)及加速度 a(t)之间的关系为
x(t) X e jωt
(1-5)
v(t)
dx dt
jωXe jωt
第1章 概 论
1.1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的目的与任务
其他问题 飞行器结构与其他系 统的动力学耦合问题( 如飞行器结构与推进系 统耦合产生的 POGO 问题);保证飞行器乘 员舒适性的问题;液体 燃料火箭的燃油晃动问 题等。
第1章 概 论
1.1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的目的与任务
分为以下四方面的基本课题:
第1章 概 论
第1章 概 论
1.4 振动的类型
第1章 概 论
1.4 振动的类型
振动过程是指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和应变等 机械量随时间的变化历程。对振动过程,按不同的标准 有多种分类方法。
a.
第1章 概 论
1.4 振动的类型
b.
第1章 概 论
1.4 振动的类型
c.
第1章 概 论
第1章 概 论
1.1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的目的与任务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飞行器是人类创造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们可以在空中自由地飞行,探索未知的领域,为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创新。
然而,飞行器的设计和制造并非易事,其中的关键是结构动力学分析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挑战。
在飞行器的设计过程中,结构动力学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飞行器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其在外界环境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从而为后续的设计和制造工作提供依据。
结构动力学分析是一门复杂而繁琐的学科,需要通过计算和模拟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自然振动频率、受力分布以及动态响应等。
同时,飞行器的结构动力学分析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材料的力学性能、温度变化和施加在结构上的外力等。
只有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确保飞行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和安全。
在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是提高飞行器性能和效率的关键。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减轻飞行器的重量、提高其动力性能以及减少能源消耗。
然而,飞行器的优化设计并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
例如,在减轻飞行器重量的同时,还需要确保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不受影响,这就需要在材料选择、结构布局和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权衡和取舍。
此外,优化设计还需要考虑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性能变化,如俯仰、滚转和偏航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更为优化的飞行器结构。
为了实现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需要依赖于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首先是计算力学方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运用求解算法,可以计算出结构的受力分布和动态响应。
其次是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将结构划分为有限数量的单元,可以更精确地模拟结构的运动和变形。
此外,还需要运用各种模拟和仿真软件,如ANSYS、ABAQUS等,来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
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方便工程师对结构进行模拟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然而,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第4章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一 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F =G m 1m 2r2,其中G =6.67×10-11 N·m 2/kg 2,叫引力常量.3.适用条件两个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1)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用本定律来计算,其中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2)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 为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1)只有天体之间才存在万有引力.(×)(2)只要已知两个物体的质量和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由F =G Mm R2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3)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知识二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及三种宇宙速度1.万有引力定律基本应用(1)基本方法: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2)基本公式:G Mmr 2=mg r=ma =⎩⎪⎨⎪⎧m v 2rmr ω2mr2πT 2mv ω其中g r 为距天体中心r 处的重力加速度.(1)两种周期——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的不同.(2)两种速度——环绕速度与发射速度的不同,最大环绕速度等于最小发射速度. (3)两个半径——天体半径R 和卫星轨道半径r 的不同.当一枚火箭受到的重力只有它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一半时,它飞到了多大高度? [提示] 地面上:mg 0=GMmR 2地. 飞行处:12mg 0=GMmR 地+h2解得飞行高度h =(2-1)R 地知识三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1.经典时空观(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的.(2)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相同的.2.相对论时空观(1)在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是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的,用公式表示为m =m 01-v 2c2.(2)在狭义相对论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不同的.3.经典力学有它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1)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2)牛顿运动定律可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问题.(×) (3)经典力学可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问题.(×)1.关于万有引力公式F =Gm 1m 2r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式只适用于星球之间的引力计算,不适用于质量较小的物体 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 .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D .公式中引力常量G 的值是牛顿规定的 【解析】 万有引力公式F =Gm 1m 2r,虽然是牛顿由天体的运动规律得出的,但牛顿又将它推广到了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适用于计算任何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两个物体就不能视为质点了,万有引力公式不再适用.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公式中引力常量G 的值是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用实验测定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 C2.(多选)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满足平方反比定律,因此引力场和电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可以将它们进行类比,例如电场中反映各点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其定义式为E =F q,在引力场中可以用一个类似的物理量来反映各点引力场的强弱.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如果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位于距离地心2R 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映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 )A .GM R2B .Gm R2C .GMm R 2D.g4【解析】 由万有引力定律知F =G Mm R2,引力场的强弱F m =GM R2,A 对;在地球表面附近有G Mm R 2=mg ,所以F m =g4,D 对.【答案】 AD3.(多选)在讨论地球潮汐成因时,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与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已知太阳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 2.7×107倍,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的400倍.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引力远大于月球引力B .太阳引力与月球引力相差不大C .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相等D .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有差异【解析】 设太阳质量为M ,月球质量为m ,海水质量为m ′,太阳到地球距离为r 1,月球到地球距离为r 2,由题意Mm=2.7×107,r 1r 2=400,由万有引力公式,太阳对海水的引力F 1=GMm ′r 21,月球对海水的引力F 2=Gmm ′r 22,则F 1F 2=Mr 22mr 21=2.7×1072=2 70016,故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月球到地球上不同区域的海水距离不同,所以引力大小有差异,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答案】 AD4.(2013·江苏高考)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解析】 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时,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选项A 错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不同,周期不同,运行速度大小也不同,选项B 错误;火星与木星运行的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选项C 正确;火星与太阳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木星与太阳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但这两个面积不相等,选项D 错误.【答案】 C5.(2013·福建高考)设太阳质量为M ,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 ,轨道可视作半径为r 的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描述该行星运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 )A .GM =4π2r 3T 2B .GM =4π2r2T2C .GM =4π2r 2T3D .GM =4πr3T2【解析】 本题根据行星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列方程求解.对行星有:GMm r 2=m 4π2T 2r ,故GM =4π2r3T2,选项A 正确.【答案】 A考点一 [32]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一、重力加速度法: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1.由G Mm R 2=mg 得天体质量M =gR 2G.2.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3=3g4πGR.二、卫星环绕法测出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周期T .1.由G Mm r 2=m 4π2r T 2得天体的质量M =4π2r3GT2.2.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 ,则天体的密度ρ=M V =M 43πR3=3πr3GT 2R 3.若卫星绕中心天体表面运行时,轨道半径r =R ,则有ρ=3πGT2.——————[1个示范例]——————(2013·全国大纲卷)“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11N·m 2/kg 2,月球半径约为1.74×103km.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A .8.1×1010 kgB .7.4×1013kgC .5.4×1019 kgD .7.4×1022kg 【解析】 天体做圆周运动时都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GMm r 2=4π2mr T 2,得M =4π2r3GT 2,其中r =R +h ,代入数据解得M=7.4×1022kg ,选项D 正确.【答案】 D——————[1个预测例]——————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mv 2GNB.mv 4GNC.Nv 2GmD.Nv 4Gm【审题指导】(1)明确行星表面附近的绕行卫星的轨道半径与行星半径的大小关系.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体的重力与其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关系.【解析】 设卫星的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 2=m ′v 2R①m ′v 2R=m ′g ②由已知条件:m 的重力为N 得 N =mg ③由③得g =N m ,代入②得:R =mv 2N代入①得M =mv4GN,故B 项正确.【答案】 B 考点二 [33]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与运算一、卫星的动力学规律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r 2=ma 向=m v 2r =m ω2r =m 4π2r T2.二、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1.G Mm r 2=m v 2r →v =GM r→v ∝1r.2.G Mmr2=m ω2r →ω=GM r 3→ω∝1r 3. 3.G Mm r 2=m 4π2T 2r →T =4π2r 3GM→T ∝r 3. 4.G Mm r 2=ma →a =GM r 2→a ∝1r 2.5.mg =GMm R 2地(近地时)→GM =gR 2地.三、极地卫星和近地卫星1.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2.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 km/s.——————[1个示范例]——————(2013·四川高考)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l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 ℃到40 ℃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B .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223倍C .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 13365倍 D .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解析】 行星、地球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决问题.由题意知,行星、地球的质量之比m 1m 2=6,半径之比R 1R 2=1.5,公转周期之比T 1T 2=13365,中心天体质量之比M 1M 2=0.31.根据G mm ′R 2=m ′v 2R ,得第一宇宙速度之比v 1v 2=Gm 1R 1·R 2Gm 2=m 1m 2·R 2R 1=2,选项A 错误;根据m ′g =G mm ′R 2,得到人的体重之比m ′g 1m ′g 2=m 1R 21·R 22m 2=m 1m 2·⎝ ⎛⎭⎪⎫R 2R 12=83,选项B 正确;根据G Mm r 2=m ⎝ ⎛⎭⎪⎫2πT 2r ,得与中心天体的距离之比r 1r 2=3M 1M 2·⎝ ⎛⎭⎪⎫T 1T 22=30.31×⎝ ⎛⎭⎪⎫133652,选项C 错误;米尺在该行星上长度不一定会变短,选项D 错误.【答案】 B——————[1个预测例]——————(多选)(2011·天津高考)质量为m 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 ,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A .线速度v = GM RB .角速度ω= gRC .运行周期T =2π R gD .向心加速度a =Gm R2【解析】 对航天器:G Mm R 2=m v 2R ,v = GM R ,故A 正确.由mg =m ω2R 得ω= g R,故B 错误.由mg =m ⎝ ⎛⎭⎪⎫2πT 2R 得T =2πR g ,故C 正确.由G Mm R 2=ma 得a =GM R 2,故D 错误.【答案】 AC考点三 [34] 赤道上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区别一、区别1.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的周期都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而不等于近地卫星的周期.2.近地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的运动半径都等于地球半径,而不等于同步卫星运动半径.3.三者的线速度各不相同. 二、求解此类题的关键1.在求解“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的比例关系时应依据二者角速度相同的特点,运用公式a =ω2r 而不能运用公式a =GM r2.2.在求解“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的线速度比例关系时,仍要依据二者角速度相同的特点,运用公式v =ωr 而不能运用公式v =GM /r .3.在求解“同步卫星”运行速度与第一宇宙速度的比例关系时,因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向心力,故要运用公式v =GM /r ,而不能运用公式v =ωr 或v =gr .——————[1个示范例]——————(2012·四川高考)今年4月3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中圆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为2.8×107 m .它与另一颗同质量的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半径为4.2×107m)相比( )A .向心力较小B .动能较大C .发射速度都是第一宇宙速度D .角速度较小【解析】 由题意知,中圆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r 1小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r 2,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根据F 向=G Mm r2知,两卫星的向心力F 1>F 2,选项A 错误;根据G Mm r 2=mv 2r=m ω2r ,得环绕速度v 1>v 2,角速度ω1>ω2,两卫星质量相等,则动能E k1>E k2,故选项B 正确,选项D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卫星发射得越高,发射速度越大,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因此两卫星的发射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且v 01<v 02,选项C 错误.【答案】 B同步卫星的六个“一定”——————[1个预测例]——————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在地球赤道上未发射,b 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4-4-1,则有( )图4-4-1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6C .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 h【解析】 对于卫星a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m r 2-N =ma 向,而GMm r 2=mg ,故a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 ,A 项错;由c 是同步卫星可知卫星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3,B 项错;由GMm r 2=m v 2r 得,v =GMr,故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故卫星b 的线速度大于卫星c 的线速度,卫星c 的线速度大于卫星d 的线速度,而卫星a 与同步卫星c 的周期相同,故卫星c 的线速度大于卫星a 的线速度,C 项对;由G Mm r 2=m (2πT)2r ,得,T =2πr 3GM,轨道半径r 越大,周期越长,故卫星d 的周期大于同步卫星c 的周期,D 项错.【答案】 C考点四 [35] 卫星的发射与变轨一、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v 1=7.9 km/s ,既是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环绕速度.2.第一宇宙速度的求法:(1)GMm R 2=m v 21R ,所以v 1=GM R.(2)mg =mv 21R,所以v 1=gR .(3)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也都是指发射速度. 二、卫星的变轨分析卫星的变轨问题可分为两类:大气层外的发动机变轨(跃迁式)和稀薄空气作用下的摩擦(连续)变轨.1.大气层外的发动机变轨又存在从较低轨道变轨到较高轨道和从较高轨道变轨到较低轨道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互为逆过程.较低圆轨道近地点向后喷气近地点向前喷气椭圆轨道远地点向后喷气远地点向前喷气较高圆轨道2.空气阻力使速度减少,G Mm r 2>m v 2r→向心运动→引力做正功→卫星动能增大→低轨道运行v ′=GMr ′.——————[1个示范例]——————(多选)(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 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 .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 .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解析】 本题虽为天体运动问题,但题中特别指出存在稀薄大气,所以应从变轨角度入手.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为发射速度,天体运动的速度为环绕速度,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 错误;天体运动过程中由于大气阻力,速度减小,导致需要的向心力F n =mv 2r减小,做向心运动,向心运动过程中,轨道高度降低,且万有引力做正功,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选项B 、C 正确;航天员在太空中受地球引力,地球引力全部提供航天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选项D 错误.【答案】 BC——————[1个预测例]——————图4-4-2(多选)“神舟十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北京时间6月13日13时18分,实施了与“天宫一号”的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5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交会对接前“神舟十号”飞船先在较低的圆轨道1上运动,在适当位置经变轨与在圆轨道2上运动的“天宫一号”对接.如图4-4-2所示,M 、Q 两点在轨道1上,P 点在轨道2上,三点连线过地球球心,把飞船的加速过程简化为只做一次短时加速.下列关于“神舟十号”变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神舟十号”必须在Q 点加速,才能在P 点与“天宫一号”相遇B .“神舟十号”在M 点经一次加速,即可变轨到轨道2C .“神舟十号”变轨后在M 点的速度大于变轨前的速度D .“神舟十号”变轨后的运行周期总大于变轨前的运行周期 【解析】 飞船经一次加速后由圆轨道1变轨到与加速点相切的椭圆轨道,加速点为近地点,椭圆轨道的远地点与轨道2相切,近地点与远地点分别在地球两侧,因此飞船必须在M 点加速,才能在P 点与“天宫一号”相遇,A 错;飞船在M 点经一次加速后由圆轨道1变轨到椭圆轨道,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再经一次加速变轨到轨道2,B 错;飞船在M 点加速后由圆轨道1变轨到椭圆轨道,则变轨后在M 点的速度大于变轨前的速度,C 对;由T =2πr 3GM可知轨道半径增大,周期增大,D 项正确.【答案】 CD“双星”模型一、双星系统 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称为双星.二、双星系统的条件1.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2.两颗星靠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3.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三、双星系统的特点1.两星的角速度、周期相等. 2.两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3.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之间的距离,即r 1+r 2=L .轨道半径与行星的质量成反比.——————[1个示范例]——————图4-4-32012年7月,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4-4-3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A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B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大C .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也变大D .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解析】 对双星M 1、M 2,设距离为L ,圆周运动半径分别为r 1、r 2,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为F =GM 1M 2L 2,距离L 不变,M 1与M 2之和不变,其乘积大小变化,则它们的万有引力发生变化,A 错;依题意双星系统绕两者连线上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和角速度相同,由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G M 1M 2L 2=M 1ω2r 1,G M 1M 2L2=M 2ω2r 2,r 1+r 2=L ,可解得:M 1+M 2=ω2L3G,M 1r 1=M 2r 2,由此可知ω不变,质量比等于圆周运动半径的反比,故体积较大的星体因质量减小,其轨道半径将增大,线速度也增大,B 、D 错,C 对.【答案】 C , (2013·山东高考)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A.n 3k 2T B.n 3k T C.n 2kT D.n kT 【解析】 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原来双星间的距离为L ,质量分别为M 、m ,圆周运动的圆心距质量为m 的恒星距离为r .对质量为m 的恒星:G Mm L 2=m (2πT )2·r 对质量为M 的恒星:G Mm L 2=M (2πT)2(L -r )得G M +m L 2=4π2T 2·L ,即T 2=4π2L 3G M+m则当总质量为k (M +m ),间距为L ′=nL 时,T ′=n 3kT ,选项B 正确.【答案】 B⊙卫星运行比较1.(2013·广东高考)如图4-4-4,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 和2M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4-4A .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B .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C .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D .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 【解析】 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行星对卫星的引力提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根据GMm r 2=ma 得a =GMr2,故甲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选项A 正确;根据G Mm r 2=m (2πT )2r ,得T =2πr 3GM ,故甲的运行周期大,选项B 错误;根据G Mmr2=m ω2r ,得ω=GM r 3,故甲运行的角速度小,选项C 错误;根据G Mm r 2=mv 2r ,得v =GM r,故甲运行的线速度小,选项D 错误.【答案】 A⊙天体质量的估算2.2013年12月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实施落月探测计划,进一步获取月球的相关数据.如果该卫星在月球上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 ,卫星行程为s ,卫星与月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是1弧度,万有引力常量为G ,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是( )A.t 2Gs 3 B.s 3Gt 2 C.Gt 2s3 D.Gs 3t2 【解析】 由几何知识得圆心角θ=s r,其中s 为卫星转动的弧长,即卫星的行程,r 为轨迹半径,代入数据得轨迹半径r =s ,卫星转动的角速度ω=θt =1t,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 r 2=m ω2r ,得月球的质量M =ω2r 3G =s 3Gt2,选项B 正确.【答案】 B⊙考查万有引力与重力加速度3.(2012·新课标全国卷)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d RB .1+d RC.⎝⎛⎭⎪⎫R -d R 2D.⎝⎛⎭⎪⎫R R -d 2【解析】 设地球的密度为ρ,地球的质量为M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GM R 2.地球质量可表示为M =43πR 3ρ,因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球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所以矿井下以(R -d )为半径的地球的质量为M ′=43π(R -d )3ρ,解得M ′=⎝ ⎛⎭⎪⎫R -d R 3M ,则矿井底部处的重力加速度g ′=GM ′R -d 2, 则矿井底部处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g ′g =1-dR,选项A 正确;选项B 、C 、D 错误.【答案】 A ⊙变轨问题4.(2013·安徽高考)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 =-GMmr,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 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 .GMm (1R 2-1R 1)B .GMm (1R 1-1R 2)C.GMm 2(1R 2-1R 1) D.GMm 2(1R 1-1R 2) 【解析】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 =m v 2r①而动能E k =12mv 2②由①②式得E k =GMm 2r③ 由题意知,引力势能E p =-GMm r④ 由③④式得卫星的机械能E =E k +E p =-GMm 2r由功能关系知,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ΔE 减=E 1-E 2=GMm 2(1R 2-1R 1),故选项C 正确. 【答案】 C ⊙同步卫星问题5.(多选)(2013·浙江高考)图4-4-5如图4-4-5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GMm r -R2B .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GMm r 2 C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G m 23r2D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3GMmr2【解析】 应用万有引力公式及力的合成规律分析.地球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应为地心与卫星之间的距离,选项A 错误,B 正确;两颗相邻卫星与地球球心的连线互成120°角,间距为3r ,代入数据得,两颗卫星之间引力大小为Gm 23r2,选项C 正确;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为零,选项D 错误.【答案】 BC。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的分析与优化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的分析与优化第一章:引言飞行器的结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是航空航天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结构动力学研究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外部激励力的作用,以及飞行器结构的响应和振动特性。
优化设计则旨在通过调整结构和材料的参数,使飞行器在保证安全性和性能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结构动力学性能。
第二章: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主要包括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等。
静力学分析是计算飞行器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以及各个结构部件的内力和变形情况。
模态分析则是研究飞行器的固有振动模态及其频率和振型形态,以评估飞行器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频率响应分析则是考察飞行器在受到外部激励力作用下的响应情况,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
第三章: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优化方法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优化方法主要包括参数化建模、敏感性分析、约束条件设置和优化算法应用等。
参数化建模是将飞行器的结构和材料参数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以便于对其进行优化。
敏感性分析则是分析目标函数对参数的敏感程度,为进一步优化提供指导。
约束条件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优化结果满足飞行器的安全性、强度和性能等要求。
优化算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优化效果和计算效率,常见的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拟牛顿法等。
第四章: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优化实例以某型号飞行器的机翼设计为例,介绍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优化的实际应用。
首先进行参数化建模,将机翼的结构和材料参数进行描述。
然后进行静力学分析,计算机翼在升力和迎角变化情况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接着进行模态分析,研究机翼的固有振动频率和振型。
最后进行频率响应分析,考察机翼在受到外部激励力作用下的响应情况。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进行敏感性分析,了解目标函数对于结构参数的敏感度。
然后根据约束条件设置,确定优化的目标函数和可行域。
最后选择适当的优化算法,对机翼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结构动力学性能。
第五章:结论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的分析与优化是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关键内容,可以提高飞行器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优化飞行器的性能指标。
北航飞行器结构动力学概览
若一个系统的运动只需要一个独立的未知数 就可以确定,则称这种系统为单自由度系统.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SDOF)
θ
l
单摆 mg
l
x
k
mo
x
弹簧质量系统
2
§2.1自由振动:
一、无阻尼自由振动 例1、无阻尼质量弹簧系统
l k
F = ma
x mo
β>>1,D→0
B、β→1,振幅急剧增大;
β ≈ 1 时,振幅响应几乎达到最大值,系统发生共振。随着阻尼比逐渐降
低,振幅趋于无穷大。
32
2、相频响应特性曲线
A 、ξ=0时, φ =0(β<1 ) φ =π(β>1)
B、β=1处间断;ξ≠0时,是连续变化的光滑曲线;
为滞后相位角 扰力的角度。
,即位移响应滞后于干
X = F0 cosφ
m
2ξωnω X
=
F0 m
sin φ
⇒ X = F0
( ) m ωn2 − ω2 2 + (2ξωnω)2
F0
( ) k − mω2 2 + (cω)2
=φ
a= rctan ω2nξ2 ω−nωω2
cω k − mω2
23
定义:频率比
β
=
ω ωn
⇒ X = F0
F0 k
( ) ( ) k − mω2 2 + (cω)2
F
x
x
x
3
1. 牛顿运动定律法建立微分方程
−kx =mx
令
ωn =
k m
x+ k x = 0 m
飞行器结构力学基础电子教学教案
飞行器结构力学基础电子教学教案第一章:飞行器结构力学概述1.1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定义1.2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研究内容1.3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重要性1.4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飞行器结构的基本类型2.1 飞行器结构的基本组成2.2 飞行器结构的主要类型2.3 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与应用2.4 飞行器结构的选择原则第三章:飞行器结构力学分析方法3.1 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分析方法概述3.2 弹性力学的分析方法3.3 塑性力学的分析方法3.4 动力学分析方法第四章:飞行器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4.1 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4.2 飞行器结构稳定性分析4.3 强度与稳定性的关系4.4 强度与稳定性分析的工程应用第五章: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5.1 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5.2 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5.3 结构优化设计的原则与步骤5.4 结构优化设计的工程应用实例第六章:飞行器结构动力学6.1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6.2 飞行器结构的自振特性6.3 飞行器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6.4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在设计中的应用第七章:飞行器结构疲劳与断裂力学7.1 疲劳现象的基本概念7.2 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7.3 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7.4 飞行器结构疲劳与断裂的检测与控制第八章:飞行器结构的环境适应性8.1 飞行器结构环境适应性的概念8.2 飞行器结构在各种环境力作用下的响应8.3 环境适应性设计原则与方法8.4 提高飞行器结构环境适应性的措施第九章:飞行器结构材料力学性能9.1 飞行器结构常用材料9.2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9.3 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9.4 材料力学性能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第十章:飞行器结构力学数值分析方法10.1 数值分析方法概述10.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10.3 有限元法的应用实例10.4 其他结构力学数值分析方法简介第十一章:飞行器结构力学实验与测试技术11.1 结构力学实验概述11.2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11.3 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实验11.4 结构动力学实验与测试技术第十二章:飞行器结构力学计算软件与应用12.1 结构力学计算软件概述12.2 常见结构力学计算软件介绍12.3 结构力学计算软件的应用流程12.4 结构力学计算软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第十三章:飞行器结构力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13.1 航空航天领域结构力学问题概述13.2 飞行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13.3 飞行器结构分析与优化13.4 航空航天领域结构力学发展趋势第十四章:飞行器结构力学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14.1 结构力学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4.2 结构力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14.3 结构力学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14.4 结构力学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第十五章:飞行器结构力学发展趋势与展望15.1 飞行器结构力学发展历程回顾15.2 当前飞行器结构力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5.3 飞行器结构力学未来发展趋势15.4 飞行器结构力学发展展望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飞行器结构力学的定义、研究内容、重要性、发展历程,以及飞行器结构的基本类型、力学分析方法、强度与稳定性分析、优化设计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约束→
fkd rk 0
k
→
F kd rk 0
k
虚功方程
( I)
充分条件:(I)成立→系统平衡
设(I)成立,而系统不平衡→原先静止的系统进入运动→很短时间内的 位移沿合力方向,取这些位移为虚位移→合力在该虚位移上作正功→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4.2 虚位移原理
2 2 2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4.1自由度和广义坐标
例: 两质点铰接成的双摆,刚杆长l1,l2,确定其运动自由度。
解:质点位置: A(xA,yA),B(xB,yB), 2 2 yA 不独立: l12 xA
或:q1, q2 • 约束:对系统运动在几何位置上的限制。使系统自由度减少。
l x y
1. 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系统的力。如:铰链约束力。除摩擦力 外,都不作功。 2. 主动力:在系统运动或平衡中处于主导地位。如重力、气动力。
• 理想约束:约束反力在虚位移上不作功的约束。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4.2 虚位移原理
• 虚位移原理/虚功原理:理想约束下,质点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所有主动 力在虚位移上的微元功之和为零。把静力平衡条件通过功的原理来表达。 证明:必要条件:系统平衡,则主动力在虚位移上的微元功=0 质点系处于平衡→任一质点上的合力
4.4 拉格朗日方程
• 拉格朗日方程的推导
动力学普遍方程
k
Hale Waihona Puke Fk mk rk d rk 0
( b)
主动力虚功
惯性力虚功
n rk Fk d rk Fk qi k i 1 k mk rk d rk ?
dW Rk d rk ( Fkd rk f kd rk ) Fkd rk f kd rk 0
k k
理想约束→
fkd rk 0
k
→
F kd rk 0
k
k
k
与假设矛盾
→ 充分条件成立
• 虚功方程用广义坐标和广义力表示 若系统有n个自由度→任一点坐标矢量 广义坐标 n r 与时间无关 d rk k d qi i 1 qi n n n r rk k d W Fkd rk Fk d qi Fk d qi Qid qi qi qi k k i 1 i 1 k i 1 qi=可以任意选择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4.4 拉格朗日方程
• 达朗贝尔(D‘Alembert)原理
质量为mk的质点,在合力 Rk 作用下,和惯性力 mk rk 构成平衡
Rk mk rk 0
( a)
• 用平衡方程来表示质点k的动力学方程。 • 虚位移原理建立在静平衡基础上,达朗贝尔原理将其推广到动
1 T [ K ] 正定 U q [ K ]q 正定二次型 2 • 平衡位置U取极值,U正定,偏离平衡位置U>0→平衡位置U有 极小值。势能具有极小值的平衡位置叫做稳定平衡位置。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4.3 动能与势能
注意 • 如果系统中的qi包含刚体位移时,U除了在qi全为零的情况等 于零外,还存在某些不为零的qi,使得U=0→U为半正定二次
0
2U kij q q i j
刚度系数
kij k ji
• kij是U对广义坐标的二阶偏导数在平衡位置的值,为常数。 • 引入广义刚度阵
k11 k12 k22 [K ] 对称 ... k1n ... k2 n knn
4.3 动能与势能
• 广义力表示的平衡条件 Qi 0 • 如果仅有势力作主动力
Qi U 0 qi
• 系统处于平衡位置时,势能取极值。 • 假设微振动,将U在平衡位置(qi)附近泰勒展开
U 1 n n 2U U U0 qi 2 i1 j 1 i 1 qi 0 qi q j
2 2 2 B 2 B
2DOF
• 约束方程:表示约束的方程。 • 定常约束:约束方程只含坐标及常数项,与时间无关的约束。
• 非定常约束:约束方程显含时间的约束。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4.2虚位移原理
• 虚位移:约束许可的坐标的微小改变量。它不一定是实际运动 的真实位移,所以与时间t 的变化无关。 • 虚位移是假想坐标的瞬时改变量,只要求符合约束,用d 表示, 与区分dt 时间内物体真实位移增量d区分。假设d 无限小。 • 虚功:力在虚位移上作的功。 • 分析力学中,力的分类:
第4章
4.1 4.2
分析动力学基础
自由度和广义坐标 虚位移原理
4.3 动能和势能
4.4
4.5
拉格朗日方程
汉密尔顿原理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牛顿法
• 按照各质点/刚体的运动来建立方程。
• 复杂系统,力/力矩与速度/加速度间的矢量关系复杂, 且引入了不必知道的未知的约束反力。
分析动力学方法
• 从能量的观点来建立方程。 • 建立系统动能T、势能U、功W之间的标量关系。 • 是研究静、动力学问题的普遍的、简单而统一的方法。
( b)
T 是广义速度的零次、一次、二次函数 rk rk (q1 , q2 ,....., qn )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4.3 动能与势能
rk rk i q j r rk q i 1 j 1 qi q j n n n n rk rk rk rk 1 1 T mk qi q j mk 2 k 2 i1 j 1 k qi q j i 1 j 1 qi q j rk rk mij m ji m m 广义质量系数 •令 ij k qi q j k
n n rk dqi rk rk rk drk r q k i dt q dt t q t i 1 i 1 i i
速度矢量 全导数 广义速度
( a)
• 系统总动能T • (a)代入(b) • 定常约束
1 r T mk r k k 2 k
力学问题。 • 将(a)左边看成新合力,计算所有质点虚功
k
Rk mk rk d rk Fk f k mk rk d rk 0
k
• 理想约束,约束反力虚功为零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4.4 拉格朗日方程
• 动力学普遍方程
dW
Qi 0, (i=1,2,...)
对应广义坐标qi 的广义力
rk rk (q1, q2 ,..., qn , t )
• 虚位移原理:理想约束下,n自由度系统平衡的充要条件是n个广义力Qi=0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4.2 虚位移原理
例:双摆在A、B处悬P1、P2,B处作用水平力F,求平衡时q1、q2和P1、P2、 F的关系。 解:取 q1 、 q2 为广义坐标,给 q1 虚位移 dq1 ,而 q2 不 动。各力虚功:
第4章 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分析动力学基础
4.1自由度和广义坐标
• 自由度:完全确定系统运动所需的独立坐标数目。 • 广义坐标:若用某一组独立的坐标(参数)就能完全确定系 统的运动,则这组坐标称为广义坐标。 • 通常,广义坐标数=自由度数。 例:考虑悬线弹性变形,描述质点m的运动 • 悬线弹性→不约束m的位置 直角坐标:x(t),y(t),z(t) 广义坐标 3DOF 球坐标:r(t),y(t),f(t) • 悬线刚性→约束m的位置(球摆) 直角坐标:x(t),y(t),z(t) x y z 常数 2DOF 球坐标:r(t)=c,y(t),f(t)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正定二次型
[M ]
正定
4.3 动能与势能
• 系统势能U • 系统在空间受到力的作用仅由系统所在的位置唯一地决定,
这种力叫势力,这种力场叫势力场(或保守力场)。
• 在选定的参考(基准)位置,经任意路径到达另一位置时,势 力所作的功即为该位置所具有的势能。 • 势能是位置的单值函数。
k
Fk mk rk d rk 0
( b)
d W Fk d rk 0
k
虚功方程
• 只比虚功方程增加了惯性力的虚功。 • (b)可以用到动力学问题。 • (b)表明:作用在理想约束的系统上所有的主动力和惯性力 在任意瞬时,在虚位移上的虚功之和为零。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n
(c)
i 为小量 • 微振动→ q
一阶量
高阶量
• 动能表达式中只保留二阶小量项→(c)中只取 mij 0 (常数) • 引入广义质量阵
m11 m12 m22 [M ] 对称 ... ... m1n m2 n mnn
1 T T q [ M ]q 2
n n
i q j q
对称
1 n n i q j 是广义速度的二次齐次函数 T mij q 2 i 1 j 1
• 微振动,广义坐标原点均在平衡位置→qi是偏离平衡位置的小量
第4章 分析动力学基础
4.3 动能与势能
• 将mij在平衡位置附近泰勒展开
mij mij mij qs ...... 0 s 1 qs 0
主动力 约束反力 Rk Fk f k 0
R d rk 0 → 合力在k点虚位移上的功→ k dW Rk d rk ( Fkd rk f kd rk ) Fkd rk f kd rk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