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重要性;(2)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3)了解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4)学会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利用资料分析法,研究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自然生态的关爱之情;(2)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生态系统功能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生态系统的相关图片、资料、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生态;(2)提问: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基本组成成分;(2)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2)阐述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3)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功能的实现。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案例分析(1)出示生态系统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关系;(2)学生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关系。
五、课后作业1. 绘制生态系统的结构图,标注各组成成分及关系;六、教学拓展1. 引入生态系统的相关拓展知识,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例,如湿地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等方面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结构的能力,提高其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定义与重要性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3.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4.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5.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学生思考。
4.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其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PPT,包含图片、动画等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素材:收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结构产生影响的具体案例。
3. 教学道具:生态瓶、食物链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讲解生态系统的定义,阐述其对地球生物圈的重要性。
3. 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分别介绍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4. 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
5. 讲解生态系统的功能:详细讲解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7.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保护措施。
8. 总结课程: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9.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调查周边生态环境状况,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电子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3. 让学生了解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3. 生物成分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营养结构及其重要性。
2.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
4.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生态系统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重点讲解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展示: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和环保意识。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营养结构的掌握程度,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态系统的图片、图表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2. 案例材料:提供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应用和环保意义。
3. 作业纸:用于布置课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3)了解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2)运用图表、资料等,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2)阐述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2)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 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2)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3)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2)生态系统功能的实现及调节机制。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对生态系统有更直观的认识;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PPT、案例资料、图表等;2. 教学器材:白板、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3.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与演示:运用PPT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结合实例展示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1、作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源被直接运用;
2、补充地下水,在多雨或者河流涨水的季节,成为蓄水 库,起到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的作用;干旱季节又可补 充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缓和旱情;
3、是许多水禽的栖息地,以及鱼类的繁殖和肥育场合。
都市生态系统
1、概念:都市居民和周边生物以及非生物环
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含有一定功效的网络 构造。
➢2、是以重人要为中特心点的:系所改造,住房、工业、 公司、交通都是“人造”的;
➢ 能量重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 在物质和能量上是一种高度开放的系统,对其它生态系 统现有高度的依赖性又有强烈的干扰性。
陆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物重要受阳光、温度和盐度等非生物 因素的影响;
3、生物的特性:
浮游生物多,浅海中有大型的藻类,如海带、 裙带菜等。在200米以内的水层中有丰富的海 洋生物。
湿地生态系统
1、分布: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
林,沿海滩涂(海涂),水深不超出6 米的浅海区;尚有许多人工湿地如水 库、池塘、水稻田等
)。B
4. 下列哪一组名词,可能用于同一生物体上( A.生产者、异养生物 B.异养生物、草食动物 C.自养生物、寄生生物 D.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B
思考:
为什么食物链上普通不超出五 个营养级?
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因此,人的作用非常 突出;
3、生物的特性:
动植物种类稀少,群落构造单一,人们种植的农 作物是重要组员。但人们如果不加强控制和管理, 勤于播种、施肥、浇灌、除草、治虫,农田生态 系统将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很快会被 杂草和其它植物所取代。
海洋生态系统
1、分布:地球上的全部海洋; 2、重要特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课件
能量的传递效率
能量的传递效率
能量的传递效率大约在10%-20%之间,即在一个营养级上,只有10%-20%的能量被 下一营养级所利用。
影响能量传递效率的因素
影响能量传递效率的因素包括捕食者的捕食能力、被捕食者的数量和活动能力、环境条 件等。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的途径与过程
物质循环的途径
物质循环主要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行,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 课课件
目录
• 生态系统概述
•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关系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平衡
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定义: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
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02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组织层次,它代表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
意义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 展的基础,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 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要点一
自然因素
要点二
人为因素
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物种消亡等自然因素可能对生态系 统稳定性造成影响。
过度开发、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人为因素也可能破坏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
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措施与建议
能量的转化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通过生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最终以呼吸 作用释放的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常由生产者、一级和二级消费者构成。
食物网
食物网是由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结构。通过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得以流动和 循环。
《生态系统的结构》 讲义
《生态系统的结构》讲义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和环境。
从广阔的森林到无垠的海洋,从炎热的沙漠到寒冷的极地,每一个角落都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系统呢?简单来说,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它包括了生物群落和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
比如一片森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动物、微生物,还有土壤、水分、空气等非生物成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森林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一)生物部分1、生产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除了绿色植物,一些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如蓝藻,也属于生产者。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它们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
2、消费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
消费者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初级消费者是以植物为食的草食性动物,比如兔子、羊等。
次级消费者是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性动物,比如狐狸、狼等。
三级消费者则是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大型肉食性动物,比如狮子、老虎等。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作用。
3、分解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将动植物遗体、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它们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将无法循环,生态系统也将无法维持平衡。
(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阳光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它驱动着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大自然常见的生命现象非常感兴趣。
强调: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只有绿色植物吗?不!还有某些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等生物,当然它们也应该属于生产者。
Ⅱ.生产者
归类:自养型生物
作用:为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源泉
举例: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
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
强调:依据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次序,将消费者又分为若干级别。即: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叫初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次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动物叫三级消费者。
c:池塘中异养型的动物有水蚤、水生昆虫、各种鱼类等。
作用:为生物成分提供物质和能量
举例:物质:水、空气、无机盐
能量:阳光、热能
归纳: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供其他生物体利用。
归纳:它们均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需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生产者)等现成的有机物。
归纳:池塘中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生态功臣,它们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的尸体、粪便、残枝败叶(有机物)逐渐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大自然(无机环境),被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重新利用。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这些不起眼的小生灵,动物的遗体、粪便、残枝、败叶等必将堆积如山,这一协调统一的美好家园,将会面临崩溃。
Ⅲ.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精选4篇)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精选4篇)《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篇1课程名称:生态系统的结构授课章节:第5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 让同学理解生么是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的种类。
2. 让同学学会知道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有哪些成分。
3. 通过对养分级能量流淌的理解,让同学明白越是最高养分级的生物导致能量铺张越严峻。
4. 让同学充分理解本节内容,在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对食物链食物网的熟悉,联系实际,把学到的学问运用到实践中来,让同学熟悉到爱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简单性是如此重要。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种类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食物链与食物网。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食物链食物网及养分级。
板书设计: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概念:一、生态系统的分类1. 自然生态系统i海洋生态系统 ii森林生态系统 iii湿地生态系统……2. 人工生态系统i城市生态系统 ii农田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 组成成分i外界环境 ii生产者 iii消费者 iv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2. 食物链和食物网i食物链:养分级概念ii食物网概念习题、作业:1. 下列生物哪个不是消费者。
()a 蛇 c 蚯蚓b 猫d 蛔虫2.一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产者不肯定是绿色植物。
b 错综简单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c 食物网是物质循环,能量流淌的渠道。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只猫的食物为40%米饭,60%鱼。
(该鱼吃草长大的)试求这只猫长了1kg至少需要多少绿色植物?教学后记:(教学总结)本章内容比较零碎,要把握的学问点也比较多。
需要同学在课前预习,充分做好预备。
这一节内容理解性比较强,课本只补过短短五页书,但联系方面特别广,既有生态系统的类型,又有系统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光考记忆是肯定不行的。
首先应当指出本节的重点很难点;其次,举例说明,利用身边的环境很生物结合课本内容,让同学生动地理解记住;最终,让同学做些例题,在做题中关心同学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3)了解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图表和模型,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心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3. 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3)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2)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PPT课件;(2)生态系统的图片和图表;(3)实例材料。
2.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2)组织学生分组,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生态系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2)提问:“你们知道生态系统是什么吗?”让学生分享预习成果。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自主学习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的内容。
3. 课堂讲解(2)详细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3)讲解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4. 实例分析(1)展示实例材料,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例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
5.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课堂讨论;(2)让学生结合实例,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3)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3. 让学生了解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环境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重要性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3. 生物成分的分类: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 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及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态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出生态系统的话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及关系,重点阐述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态环境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图。
2. 观察周围的生态环境,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堂讨论的活跃度来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课件: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图片、图表和动画。
2. 视频资料:生态环境的视频,展示生态系统的实际运作。
3. 实物模型:生态系统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4. 参考书籍:关于生态学的基础教材和参考书。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八、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出生态系统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思考与讨论:
1、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哪些生物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哪些成分是必不可少的?
非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前进
图 中 生 物 之 间 具 有 什 么 关 系 ?
食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 链 1.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 和 成的一种联系。 食 物 2.营养级: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 网
(D )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3、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
课 的是
( C)
堂 练
A.蓝藻
B.草履虫
习 C.蘑菇
D.蝗虫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
化细菌和蚯蚓属于 ( A )
课 堂 A.生产者和分解者 练 B.生产者和消费者 习
C.消费者和分解者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细菌是分解 者?
①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
②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 细菌
③消费者: 营寄生生活的细菌
思考:动物是否就是消费者?
不一定是,动物绝大多数是消费者,有少 部分是分解者,如屎克螂、蚯蚓。
分解者——能将将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和残落 物中所含有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再次利 用。包括细菌和真菌等腐生生物。
也包括小型动物如屎壳郎 、蚯蚓,甚至大 型动物如秃鹫等。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1、生产者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制造的 有机物中,为消费者提供食物以及栖息场所。
2、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并对植物的传粉受 精和种子传播有重要作用。
例如 : 渡渡鸟和卡伐利亚树
3、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无机物,也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 的成分。
D.分解者和消费者
5、下列哪组生物可和无机环境组成
课 一个生态系统( C ) 堂 A.水藻、鸟 练 B.小鱼、大鱼 习 C.小草、昆虫、细菌
D.水藻、虾
6、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
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课
C
)
堂 A.有四个营养级,两个次级消费者
练 B.有三个营养级,一个生产者
习 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鹰 蛇
兔
鹰
植物
狐
鼠
蛇
共有5条食物链
食 物 链 和 食 物 网
食 物 链 和 食
物 植物
网 第一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食
物
链
第三营养级
和
食
物
网
第二营养级
植物
第一营养级
第五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注意事项: 食
物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 链 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和
食
2.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
物
网
3.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
不变的。
3、食物网
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
食
4321
物
哪第最食
链
些三长物 动营的网
和
物养食中 占级物共
食
有的链有 两动是多
物
个物哪少 以有一条
网
上哪条食
营些?物
养? 链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级 ?
?
在自然界,一种生物不可能只吃一 样食物,同样,一种生物不会只被另一 种生物所捕食,这样,各条食物链彼此 交错,形成网状,我们称其为食物网 。
生
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
物
三级消费者: 以小型肉食性
成
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性动物
分
分解者 分解动、植物的尸体、粪便、枯
枝落叶,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吗?
菟丝子
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因此包括:
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 ②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 化细菌、硫细菌和铁细菌等; ③光合细菌等也是生产者。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海岛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梯田生态系统
生 态 系 统 图 片
生 态 森林生态系统 系 统 图 草原生态系统 片
农田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生 物 圈
知识点2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
态 思考:
系 1、生态系统包括几种成分?每种成分
统
的
有何作用?
成 2、各种成分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
分
生 态 系 统 的 成 分
生
态生 系态 统系 的统 成
分
非 阳光、温度、空气、水份、土壤 生
物
生产者 自养型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Nhomakorabea成
分
初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
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以植食性动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 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生产者 浮游植物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虾
小鱼
大鱼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营养级:
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 它是指处于 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以下生物之间可以连成 几条食物链?
兔
植物 狐
鼠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彼此 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
1、此食物网中的
食物链有 9 条。
2、属于第二营 养级的生物 是 兔、鼠和食草昆虫。
3、猫头鹰占有 4
个营养级。 4、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5、如果狐由于捕杀而大量减少,那么鼠的数量
短期内可能会 增加 。
总
结
生态系统的结构
D.有三个营养级,三个消费者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知识点1
1、生态系统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
同种
不同
生物
种群
个体
生物 +无机环境 群落
生态 最大 系统
生物圈
自然:水域——海洋、淡水等;
类型
陆地——森林、草原、荒漠、冻原等
人工:农田、人工林、果园、梯田、城市等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的成分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捕食关系 食物链(网)
(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能量流动就是顺着 这种渠道进行的。
课堂练习:
1、肉食动物不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中的第几
课 营养级
( B)
堂 A.第五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练
习 2、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
描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