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历史成语故事与人物
成语故事及其相关人物
![成语故事及其相关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7366de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4.png)
成语故事及其相关人物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词汇,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每个成语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相关人物。
通过了解成语的故事和背后的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
本文将介绍几个著名的成语故事及其相关人物。
一、杯弓蛇影成语“杯弓蛇影”意为过分敏感地疑神疑鬼,因为背后的故事中涉及到李广和蛇的形象。
李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将军,他因为善于射箭而闻名。
据说有一次,李广在山林中行走时,看到树上的蛇投射下的倒影,以为是敌人的弓箭,于是做好战斗的准备。
然而,当他仔细观察后,才发现自己被自己的想象所欺骗了。
这个故事形象地比喻了人们过分敏感,对虚无缥缈的事物过度恐惧和猜疑的行为。
二、画蛇添足成语“画蛇添足”是指做了多余的事情,使原本完整的事物变得不完美。
其中的故事与僧人和青蛇有关。
相传有一位僧人看到一条青蛇,觉得它非常美丽而画下。
然而,他认为画中的青蛇还不够完美,于是加上了一对脚。
这样一来,本来没有脚的青蛇就变成了怪异的生物。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过分修饰已经完美的事物。
三、亡羊补牢成语“亡羊补牢”是指在事情发生后才采取补救措施,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故事中出现了一个叫王爷的人物。
相传,有一个王爷有一群羊,羊被偷了几只。
一开始,王爷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果羊又被偷了,这次丢失的更多。
于是,王爷才想起应该修围墙来保护羊。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不要等到出现危机才采取行动,应该及时补救和预防。
四、狗尾续貂成语“狗尾续貂”是指把一只狗的尾巴接在貂的身上,以欺骗别人。
这个成语的故事与宰相曹操有关。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蜀汉的宰相。
有一次,曹操见到一只美丽的貂,觉得非常喜欢。
他命令手下将一只狗的尾巴和貂的身体缝在一起,以假乱真地欺骗别人。
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以次充好、欺骗他人的行为。
五、守株待兔成语“守株待兔”是指僵守于既定思维和固定的方法中,等待不切实际的成功。
这个成语的故事与农民和兔子有关。
相传,有一位农民在砍树的时候,发现一只兔子被自己砍死了。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0987bca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a.png)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如果汉语是浩瀚的大海,成语就是其中美丽的贝壳,成语故事就是贝壳里的珍珠。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
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
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
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
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__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__在作战时相遇。
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__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
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
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形容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二)约法三章(刘邦)[释义]约:商议确定;法:法律。
订立法律三条。
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语出]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正音]约;不能读作“yāo”。
[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
[例句]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校长与全校师生~;作业当天完成;不上第七节课;节假日不补课。
历史人物成语故事
![历史人物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12a09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c.png)
历史人物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一,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他的武艺高强,勇猛无匹。
有一次,关羽要去救援刘备,但路上有五关六将阻挡他的去路。
关羽奋勇直前,一路杀出重围,最终成功救出了刘备。
后人因此形成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勇猛果敢,无往不胜。
成语故事二,曹操骑虎。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北方英雄,他智勇双全,善于用兵。
有一次,他率领大军追击刘备,却遭遇到了兵败的局面。
曹操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就像骑在了一头猛虎上,难以下来。
后人因此形成了“曹操骑虎”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成语故事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是中国神话《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他武艺高强,智慧过人。
有一次,孙悟空遇到了妖怪白骨精,经过三番激斗,最终将白骨精打败。
后人因此形成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经过多次努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成语故事四,岳飞粉墨登场。
岳飞是宋朝的抗金名将,他英勇无畏,忠义仁勇。
有一次,岳飞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用粉墨标记自己的兵马,以示决心。
后人因此形成了“岳飞粉墨登场”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意志坚定,决心果断,勇往直前。
成语故事五,李白醉酒登楼。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酷爱酒,喜欢登高远眺。
有一次,他醉酒登上高楼,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后人因此形成了“李白醉酒登楼”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豪情万丈,志在高远。
以上就是几个历史人物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不仅反映了历史人物的风采和智慧,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让我们在学习成语的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愿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让成语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闪耀光芒。
小升初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
![小升初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71a98187cd184254b353521.png)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
(王松兴)1.一鼓作气【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
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
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
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
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
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2.一字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
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
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
他们把见解和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
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
3.一字之师【释义】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
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
历史人物故事成语四年级
![历史人物故事成语四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d4b3e1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0.png)
历史人物故事成语四年级
以下是一些包含历史人物故事的四年级成语:
1. 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周幽王为了逗褒姒笑,在没有敌情的情况下点
燃烽火,导致失信于诸侯,最终丧命的故事。
2. 约法三章——描述的是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即“与父老约,法
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赢得了民心。
3. 破釜沉舟——讲述的是项羽为了激励士兵决战,破釜沉舟,表示没有退路。
4. 闻鸡起舞——描绘的是祖逖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准备报国的故事。
5. 画龙点睛——这个故事出自张僧繇画龙,点上眼睛后龙突然飞天的传说。
这些故事都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以在教学时结合历史事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成语的深层含义。
2022升初语文必考成语故事
![2022升初语文必考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bc7481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c.png)
2022升初语文必考成语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2022升初语文必考成语故事学习就是个不断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过程。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https://img.taocdn.com/s3/m/b6e7bc1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0.png)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相互争战,形成多雄争霸的局面。
在这个战国时期,不仅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成语,还有一些重要的人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让读者更加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
一、历史故事成语
1、杞人忧天
杞国是战国时期一个小国,有一位杞人整天忧心忡忡,形容人无端端地自找烦恼。
2、掩耳盗铃
战国时期,齐国一个官员想偷走钟乳石,但怕被发现。
他用手掩住耳朵,认为自己藏起来就不会有人发现。
这个故事比喻自欺欺人的行为。
3、指鹿为马
赵国的一个官员想要欺骗国王,他故意说一只明明是鹿的动物是一匹马,引诱国王相信他。
这个成语形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4、背水一战
楚国的大将项羽在与秦军作战时,被困在了蓝田一带。
他决定背水一战,用迎头痛击的方式,战胜了秦军。
这个成语形容在绝境中奋起反击。
5、囊中羞涩
吴国的一个富商,夜里突然听到一阵打雷声,他吓得把手中的金银财宝装在一个口袋里,不敢露出来。
形容人即使有财物也过分警惕。
二、主要人物
1、孙子
孙子是吴国人,他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被尊称为\。
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
![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2f0e2c7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5.png)
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写出相关参考内容1. 鸡犬不宁:故事中的人物是刘备和曹操。
两人曾经是朋友,但由于政治利益的冲突,刘备与曹操成为了敌人。
曹操一方面派出大军追捕刘备,另一方面还派人到刘备的家乡寻找刘备的家人。
在曹操的追捕下,刘备的家人没有躲过,被曹操的手下杀害。
刘备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愤怒,决定与曹操抗争到底。
由于这段故事,出现了“鸡犬不宁”这个成语,形容局势紧张,人心惶惶的样子。
2. 画蛇添足:故事中的人物是唐僧和孙悟空。
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许多艰险的旅程后,终于来到了西天取经的路上。
途中,他们经过一条河,水中有一条蛇,蛇的身体非常细长。
孙悟空觉得蛇的身体太细长了,不伦不类,便拿出笔在蛇身上画了几条脚。
蛇见状非常生气,因为自己原本没有脚,画蛇添足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拙劣。
由此故事出现了“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指做了多余或者不必要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3. 杯弓蛇影:故事中的人物是一个古代的将军。
有一次,这位将军参加了一次打猎的活动,他用弓箭射中一只蛇,并且将蛇放入了酒杯中。
将军喝酒的时候,突然看到酒杯中的倒影中有一条蛇,以为蛇没有死透,便拔出剑要杀蛇。
此时他的侍从告诉他,你射死并且放在杯子里的蛇早已经死了。
由此故事出现了“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形容人因为过于紧张而产生的错觉,多疑而自讨苦吃。
4. 掩耳盗铃:故事中的人物是智者孔子。
有一次,孔子的门徒曾子问他,什么是诚实和坦率。
孔子告诉曾子,在一个村庄里,有个人闯入了别人的家中,偷走了铃铛。
盗贼走后,主人听到响铃的声音,于是跑出来追赶,但是只看到了一个身影,并没有追到盗贼。
曾子反问孔子,这跟诚实和坦率有关系吗?孔子回答道,盗贼在偷铃铛的时候,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虽然与事实不符,但他确实就这样做了。
由此故事出现了“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指自欺欺人,掩盖事实真相。
5. 秋后的蚂蚱:故事中的人物是一只蚂蚱。
秋天来了,其他昆虫或者鸟类纷纷为了过冬而做准备,蚂蚱却依然在欢唱跳舞,并且嘲笑其他的动物“胆小”。
四字成语的历史人物故事
![四字成语的历史人物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fd3cf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0.png)
四字成语的历史人物故事四字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成语都与历史人物和故事有关。
我将从不同角度为你举例说明一些四字成语及其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看“亡羊补牢”这个成语。
它源自《战国策·齐策一》中的故事。
相传,齐国有个农夫,他的一只羊逃跑了。
他没有立即去追赶,而是先修补了羊圈,结果其他羊都安全了,只有那只逃跑的羊没有回来。
后来,齐国遇到了外敌入侵,国君请教智士,智士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意思是失去的羊可以通过修补羊圈来弥补,这个成语后来就用来比喻事情出了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还可以挽回局面。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杯弓蛇影”这个成语。
它源自《庄子·外物》的寓言故事。
相传,有个人在山林中行走,看到远处有一条蛇,于是拿起弓箭射击。
当他走近时发现原来只是一根枯枝。
他在情急之下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枯枝是蛇,这就是“杯弓蛇影”的由来。
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因多虑而产生的错觉。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画蛇添足”这个成语。
它源自《战国策·齐策一》的故事。
相传,齐国的画师被人请来画一幅蛇的画。
画师画好了一条蛇,但他觉得画得不够完美,于是又在蛇的脚边画了几只脚。
后来,人们看到这幅画都觉得多余,因为蛇本来就没有脚,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做多余的事情。
以上这些成语都是通过历史人物和故事而来的,它们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智慧。
这些成语至今仍然在汉语中广泛使用,成为人们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四字成语与历史人物故事之间的关系。
小升初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小升初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b31e241accbff121dd3683f2.png)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成语与人物(1)四面楚歌:项羽 (2)破釜沉舟:项羽 (3)约法三章:刘邦(4)项庄舞剑:刘邦 (5)一饭千金:韩信 (6)胯下之辱:韩信(7)运筹帷幄:张良 (8)借箸代寿:张良 (9)才高八斗:曹植(10)煮豆燃萁:曹植 (11)洛阳纸贵:左思 (12)断虀画粥:范仲淹(13)韦编三绝:孔子 (14)一字千金:吕不韦(15)东床坦腹:王羲之(16)学富五车:惠施 (17)一毛不拔:杨朱 (18)一箭双雕:长孙晟(19)小时了了:孔融 (20)不求甚解:陶潜 (21)如鱼得水:诸葛亮(22)江郎才尽:江淹 (23)投笔从戎:班超 (24)刮目相看:吕蒙(25)卧薪尝胆:勾践 (26)家徒壁立:司马相如(27)杀彘教子:曾参(28)割席绝交:管宁 (29)图穷匕见:荆轲 (30)呕心沥血:李贺(31)扑朔迷离:花木兰(32)举案齐眉:梁鸿 (33)咏絮之才:谢道韫(34)引锥刺股:苏秦 (35)凿壁借光:匡衡 (36)目不窥园:董仲舒成语之最:最大的满足——天遂人意最大的家——四海为家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最大的差距——天壤之别最大的手——一手遮天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最大的树叶——一叶障目最繁忙的季节——多事之秋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最高明的医术——药到病除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最高明的指挥——一呼百应最好的记忆——过目成诵最好的司机——驾轻就熟最好的药方——灵丹妙药最好的箭术——一箭双雕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最华丽的建筑——琼楼玉宇最后的结论——盖棺定论最坏的名声——遗臭万年最精彩的表演——有声有色最精明的投资——一本万利最艰难的争辩——理屈词穷最紧张的阶段——一触即发最急的事——杀鸡取卵最坚韧的头发——一发千钧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最快的流水——一泻千里最快的阅读——一目十行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最厉害得贼——偷梁换柱最离奇的想法——异想天开最牢固的城墙——铜墙铁壁最秘密的行动——神出鬼没最怪的声音——南腔北调最美丽的情话——甜言蜜语最美妙的梦——一枕黄粱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最难治的病——不治之症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最难行的礼——五体投地最能击中的要害——一针见血最贫的土地——寸草不生最漂亮的帽子——冠冕堂皇最怕事的人——胆小如鼠最奇怪的动物——虎头蛇尾最强壮的身体——钢筋铁骨最亲密的伙伴——一丘之貉最守秘密的人——守口如瓶最突然的变化——一反常态最危险的游戏——玩火自焚最惜时的人——争分夺秒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最香的饭菜——回味无穷最险恶的地方——龙潭虎穴最狭隘的见解——一孔之见最勇敢的人——万死不辞最有学问的人——博古通今最有毅力的人——锲而不舍最有预见的人——未卜先知最有“营养”的话——食言而肥最有权威的决策——一锤定音最有价值的笑——一笑千金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远的邻居——天涯比邻最怪的人――虎背熊腰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最长的腿―― 一步登天最大的嘴最深的呼吸――气吞山河最大的手―― 一手遮天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最宽阔的胸怀――胸怀若谷最长的寿命―― 万寿无疆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最宽的嘴巴――口若悬河最贵的话――一语千金最难的话――一言难尽最快的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最重的话――一言九鼎最准的话――一言为定最有价值的话―― 一诺千金最忠诚的语言――金玉良言最大的誓言――海枯石烂最广的话――一言千里最有学问的人―― 无所不知最重的头发――千钧一发最大的家――四海为家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最成功的战斗―― 一网打尽最惨的结局――一败涂地最彻底的劳动――斩草除根最大的满足――天遂人愿最多的颜色――万紫千红最费时的工程―― 百年树人最繁忙的季节――多事之秋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最高明的医术――药到病除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最高明的指挥――一呼百应最好的记忆――过目成诵最大的眼――放眼世界二、用法简表附注:①句号的形式为“。
历史人物成语故事简短版
![历史人物成语故事简短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79504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d.png)
历史人物成语故事简短版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通常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这些成语往往与历史人物有关,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智慧和胆识。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几个历史人物成语的故事。
第一个成语是“刻舟求剑”。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在划船过河时,不小心将剑掉入了水中。
他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然后跳入水中去找剑。
当他找到剑时,却发现剑已经被水冲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过于固执于旧有的方法,而忽视了环境的变化。
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第二个成语是“杞人忧天”。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人住在杞国,他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
他为此忧心忡忡,无法安心生活。
有人劝他不要过于担心,但他却不听。
最终,他的忧虑成为了一个笑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不要过于杞人忧天,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无谓的烦恼。
第三个成语是“望洋兴叹”。
相传,明朝时期,郑和率领船队远航到了非洲。
当他们看到广阔的大海时,感到非常惊叹和自豪。
然而,他们也感到了无助和无奈,因为他们无法穿越大洋,到达更远的地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努力,而是要继续前行,寻找新的机会和出路。
第四个成语是“画蛇添足”。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人画了一幅非常逼真的蛇的画。
然而,他却觉得画中的蛇还不够完美,于是他在蛇的身上再画了几条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会破坏原有的美好。
我们应该懂得适可而止,不要画蛇添足。
以上是几个历史人物成语的故事,它们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启示。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历史人物的智慧和经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成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
小学必知的60个成语故事及其主人公整理
![小学必知的60个成语故事及其主人公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4c7a6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e.png)
小学必知的60个成语故事及其主人公整理1.围魏救赵(孙膑)是指战国时孙膑提出“齐军用围攻魏国,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的办法。
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2.完璧归赵(蔺相如)蔺相如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量,将完美无瑕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
该成语后用来比喻把原物毫无损伤完好的送还主人。
3.退避三舍(重耳)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楚国发生矛盾,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4.毛遂自荐(毛遂)战国时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之门下食客毛遂自荐跟随前往楚国游说。
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但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
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
5.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让廉颇很不服气,但蔺相如尽量容忍、避让,让廉颇知道了“国家利益优先”的道理,随后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二人和好,称为“将相和”。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6.纸上谈兵(赵括)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长平之战中,赵括代替老将廉颇上场指挥,不懂灵活变通只按兵书上的指挥,造成赵军四十万全部被俘。
指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
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
7.一鼓作气(曹刿)鲁庄公十年齐鲁之战中,鲁国的曹刿提出:“打仗,主要靠军队的士气。
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第二遍鼓时,士兵的勇气就已经减退了;第三遍敲鼓,勇气已经耗尽。
这时我军趁机擂鼓而上,士气旺盛之军攻打松懈疲乏之军哪有不胜的道理?”果然鲁国军队大胜。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3052c0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b.png)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在中国文明五千年和汉语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成语故事璀璨夺目,蔚为壮观,它是文明的积淀,汉语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故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
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释义: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周围环境,而导致自己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在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为表现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喽。
2.破釜沉舟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释义:一般用来比喻决心战斗到底,勇往直前,拼死一战。
表示下了极大的决心,舍出一切,必欲达到目的的作法。
故事: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
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包围。
被项梁、项羽叔侄等各路义军拥立的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让他们带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国。
但是,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就不再前进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
项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与赵军里应外合,一举打败秦军。
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0c8ad10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3.png)
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第一篇: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一、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1、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抱头鼠窜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鼠目寸光盲人摸象画蛇添足2、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心猿意马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兔死狐悲鸡犬不宁狼吞虎咽3、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轻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4、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5、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改朝换代道听途说6、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前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东逃西散由此及彼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同甘共苦半信半疑大材小用先人后己有口无心以少胜多天经地义弄假成真举足轻重南腔北调声东击西转危为安东倒西歪反败为胜7、多字格成语九牛二虎之力手无缚鸡之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不可貌相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天时地利人和习惯成自然一年之计在于春久旱逢干雨一言以蔽之安乐窝解铃还须系铃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急来抱佛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宁为鸡首,无为牛后三人行必有我师化干戈为玉帛8、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千钧一发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十万火急火烧眉毛燃眉之急9、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惊慌失措漫不经心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愁眉苦脸大惊失色炯炯有神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愁眉紧锁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嬉皮笑脸10、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仰不愧天镇定自若化险为夷11、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春光明媚万紫千红春雨如油生机勃勃春色满圆春意盎然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第二篇:历史成语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成语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成语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南柯一梦(淳于棼)东施效颦(东施)江郎才尽(江淹)赴汤蹈火(韩嵩)投笔从戎(班超)鹤立鸡群(嵇绍)负荆请罪(廉颇)杀妻求将(赵起)完璧归赵(蔺相如)凿壁借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狄)入木三分(王羲之)鞠躬尽瘁(诸葛亮)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见(荆柯)三顾茅庐(刘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多行不义必毙(郑武公之子叔段)历史成语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南柯一梦(淳于棼)东施效颦(东施)江郎才尽(江淹)赴汤蹈火(韩嵩)投笔从戎(班超)鹤立鸡群(嵇绍)负荆请罪(廉颇)杀妻求将(赵起)完璧归赵(蔺相如)凿壁借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狄)入木三分(王羲之)鞠躬尽瘁(诸葛亮)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见(荆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多行不义必毙(郑武公之子叔段)三顾茅庐(刘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第三篇: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范文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1、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抱头鼠窜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鼠目寸光盲人摸象画蛇添足2、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 . 鸡鸣狗盗 . 鹬蚌相争 .蚕食鲸吞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心猿意马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兔死狐悲鸡犬不宁狼吞虎咽3、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轻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4、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5、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改朝换代道听途说6、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前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东逃西散由此及彼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同甘共苦半信半疑大材小用先人后己有口无心以少胜多天经地义弄假成真举足轻重南腔北调声东击西转危为安东倒西歪反败为胜7、多字格成语九牛二虎之力手无缚鸡之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不可貌相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天时地利人和习惯成自然一年之计在于春久旱逢干雨一言以蔽之安乐窝解铃还须系铃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急来抱佛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宁为鸡首,无为牛后三人行必有我师化干戈为玉帛8、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千钧一发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十万火急火烧眉毛燃眉之急9、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惊慌失措漫不经心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愁眉苦脸大惊失色炯炯有神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愁眉紧锁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嬉皮笑脸10、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仰不愧天镇定自若化险为夷11、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春光明媚万紫千红春雨如油生机勃勃春色满圆春意盎然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第四篇: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关于常见的成语练习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成语就是这精神里璀璨夺目的明珠,一、关于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应从这几方面入手:1.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成语故事及人物
![成语故事及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a9e7b2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7.png)
成语故事及人物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短小精悍,意味深远,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而成语故事,则是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还能够了解古代历史人物的风采和智慧。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及其背后的人物。
1. 画龙点睛。
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位叫顾恺之的画家,他画了一幅非常精美的龙,但是觉得画龙的眼睛缺少点睛之笔,于是向朋友求教。
朋友建议他在龙眼中点上明亮的光斑,于是顾恺之按照朋友的建议,画上了龙眼中的光斑,龙立刻栩栩如生,生动活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点睛之笔是指在作品中加上关键的一笔,使其更加完美。
2. 杞人忧天。
古时候,杞国有一位杞人,他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于是忧心忡忡。
有人劝他不要担心,因为天不会塌下来。
杞人却说,“我担心的不是天会不会塌下来,我担心的是如果天塌下来,我会被压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杞人忧天是指人们担心一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一种杞人忧天的心理状态。
3. 青蛙效应。
相传古希腊有一只青蛙,它住在一口井里,井水非常清澈,青蛙非常满意。
有一天,它听说了外面的大海,便想要跳出井去看看大海。
它一跳一跳地跳着,终于跳出了井口,但当它看到了大海的浩瀚时,才发现自己原来只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井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蛙效应是指人们由于局限的经验和视野,往往难以看清事物的真相。
4. 望洋兴叹。
相传宋代有一位名叫郑和的航海家,他率领船队七下西洋,赴非洲、南亚、波斯湾等地,开拓了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他在航海途中,曾经登上一座高山,远眺大海,感慨万千,由衷地望洋兴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望洋兴叹是指面对辽阔的大海或者高山,感慨万千,心生向往。
5. 守株待兔。
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位叫薛公的农夫,他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结果种出了一棵非常大的胡萝卜。
他非常得意,于是决定守株待兔,等待兔子撞死在胡萝卜上。
结果,他等了很久,兔子也没撞死在胡萝卜上。
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
![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0f118f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3.png)
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摘要:1.成语故事及人物的重要性2.经典成语故事:孟母三迁、精卫填海、愚公移山3.经典成语人物:孔子、孟子、诸葛亮4.成语故事及人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一、成语故事及人物的重要性成语故事及人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更寄托了先人们的智慧和哲理。
通过这些故事和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二、经典成语故事:孟母三迁、精卫填海、愚公移山1.孟母三迁:孟母为了让儿子孟子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成长,三次搬家,寻找更好的居住环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成长。
2.精卫填海:传说中的鸟精卫为了报答父母恩情,不顾艰难,用嘴叼木头和石头往大海里填。
虽然力量微小,但精卫填海的精神却让人感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孝心,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3.愚公移山:愚公为了消除阻碍通行的两座大山,带领家人坚持不懈地挖山。
虽然力量有限,但他们的决心和毅力感动了天帝,最终愚公的愿望得以实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毅力,要敢于面对困难。
三、经典成语人物:孔子、孟子、诸葛亮1.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
他的许多成语故事,如“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都富含哲理,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
2.孟子:孟子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性善论”、“仁政”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成语故事如“孟母三迁”、“五十步笑百步”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3.诸葛亮: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聪明才智、忠诚正直深受人们的敬仰。
他的成语故事如“空城计”、“草船借箭”等,都是智慧的象征。
四、成语故事及人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成语故事及人物对我们现代社会仍有很大的启示。
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和人物中学习到勤奋、坚韧、智慧、忠诚等品质,这些品质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易考成语历史典故 注音 故事 相关人物和时代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易考成语历史典故 注音 故事 相关人物和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a7416dda4028915f804dc291.png)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一字千金( 吕不韦* 战国)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
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
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
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
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
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
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
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
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
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一字之师( 郑谷* 唐代)唐朝有个和尚,法号叫作齐己。
齐己和尚很喜欢写诗,写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谓诗僧。
他有个好友郑谷,也是当时的诗人。
因为他们都写诗,自然能谈得来。
有一次,齐己写了一首诗,叫《早梅》,其中有这么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过了几天,郑谷来串门。
齐己和尚对他说:"我写了一首诗,你给我看看怎么样?"郑谷看了半天,说:"写得好,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
成语典故和人物对应
![成语典故和人物对应](https://img.taocdn.com/s3/m/ea02eb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6.png)
成语典故和人物对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典故和人物对应的例子:
1.纸上谈兵——赵括: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赵奢的儿子,他饱读诗
书,却不懂得实战经验,在秦国的进攻中一败涂地。
2.卧薪尝胆——勾践:越国的国王,在被吴国打败后,他卧薪尝胆,
励精图治,最终打败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胸有成竹——文同:北宋时期的画家,他画竹子非常有名,每次
画竹之前,都会在心中构想出完整的竹子形象。
4.闻鸡起舞——祖逖:晋朝时期的名将,他听到鸡叫就会起床练剑,
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5.孟母三迁——孟子: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三次搬家,最终定居在学校附近,让孟子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这些成语典故和人物对应都是比较著名的,也有一些不太为人知的例子,比如“韦编三绝——孔子”、“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张飞”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历史成语故事与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wěi)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
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单刀赴会(关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望梅止渴(曹操)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tì)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yáo)
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
东窗事发(秦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若仅为了分数死背成语则非学习之道。
如果有时间,详细了解故事,方为上道——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亦可以史为鉴,增长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