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项目教学提纲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f50e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f.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引言肝功能检查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测来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过程。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负责合成、分解和排泄许多物质,同时也参与免疫调节和解毒等功能。
因此,肝功能的评估对于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本教案旨在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常见方法和流程,使学员了解肝功能检查的意义、常见的检查项目以及结果的解读,以提高对肝脏健康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肝功能检查的意义和目的- 介绍肝脏的重要功能和其在人体代谢中的作用;- 解释为什么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 强调肝功能检查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2.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 介绍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肝酶、胆红素、蛋白质、凝血功能等;- 详细解释每个项目的检测原理、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 强调不同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异常结果可能的疾病诊断。
3. 肝功能检查的流程和操作方法- 介绍肝功能检查的流程,包括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和结果解读;- 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强调标本采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4. 肝功能检查结果的解读- 介绍正常肝功能检查结果的范围和意义;- 解释不同项目异常结果可能的疾病诊断;- 强调结果解读时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肝功能检查的意义、常见项目、流程和结果解读等内容,使学员了解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病例,让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肝功能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应的疾病诊断。
3. 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实验室操作,让学员亲自参与肝功能检查的流程,掌握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资源1. 讲义:编写详细的讲义,包括肝功能检查的理论知识、操作流程和结果解读等内容。
2. 案例:准备一些真实病例,供学员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实验室设备:准备实验室所需的肝功能检查设备和材料,供学员进行实践操作。
六、教学评估1. 学员测试:编写肝功能检查的相关测试题目,测试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a2cd2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d.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引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代谢、排泄、合成和解毒等。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基本原理、常用指标和操作方法,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肝功能检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肝功能检查的基本原理1.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指标的测定,常用的指标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B)等。
2. 检查原理肝功能检查通过测定肝脏代谢产物、酶活性和蛋白质合成情况,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
ALT和AST是肝脏内常见的转氨酶,其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伤有关;TBil和DBil是血液中的胆红素,其升高可能与胆汁排泄障碍有关;TP、ALB和GLOB是血液中的蛋白质,其变化可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改变。
三、常用的肝功能检查指标1. 丙氨酸转氨酶(ALT)ALT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的酶,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
正常情况下,ALT的参考范围为10-40 U/L。
ALT升高可能与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有关。
2.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ST也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的酶,当肝细胞受损时,AST会释放到血液中。
正常情况下,AST的参考范围为10-35 U/L。
AST升高可能与肝炎、肝细胞坏死、肝肿瘤等有关。
3. 总胆红素(TBil)TBil是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包括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
正常情况下,TBil的参考范围为3.4-17.1 μmol/L。
TBil升高可能与肝胆系统疾病、胆道梗阻等有关。
4. 直接胆红素(DBil)DBil是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主要由肝脏排泄。
正常情况下,DBil的参考范围为0.1-0.4 μmol/L。
DBil升高可能与肝胆系统疾病、胆道梗阻等有关。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94e4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6.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
标题:肝功能检查教案
引言概述:
肝功能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清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肝脏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诊断肝脏疾病。
本文将介绍肝功能检查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进行肝功能检查。
一、概述肝功能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1.1 了解肝功能检查的目的
1.2 掌握肝功能检查的意义
1.3 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常见项目
二、肝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1 肝功能检查的适应症有哪些
2.2 肝功能检查的禁忌症有哪些
2.3 如何正确判断适应症和禁忌症
三、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和检查方法
3.1 肝酶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3.2 肝脏代谢功能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3.3 肝功能全面检查的意义和方法
四、肝功能异常的诊断和治疗
4.1 如何判断肝功能异常
4.2 肝功能异常的常见症状和并发症
4.3 肝功能异常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五、肝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5.1 进行肝功能检查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5.2 如何正确解读肝功能检查结果
5.3 如何保持肝脏健康,预防肝功能异常的发生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了解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性和方法,正确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肝脏疾病,保持肝脏健康。
同时,也希望读者能够重视肝脏健康,通过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整,预防肝功能异常的发生。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肝脏健康!。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2a08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d.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引言肝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本教案旨在介绍肝功能检查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进行肝功能检查。
二、背景知识1. 肝功能的评估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肝脏病变指标、肝细胞损伤指标等。
2.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等。
3. 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
三、教学内容1. 肝功能检查的准备工作a. 询问病史和症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症状,包括肝病史、药物使用史等。
b. 检查前禁食禁饮:患者需在检查前8小时内禁食禁饮,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c. 准备所需材料:包括采血器、试管、标本袋等。
d. 保持环境整洁:确保检查环境干净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肝功能检查的操作步骤a. 采集血液样本: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用无菌技术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样本。
b. 标本处理: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转移到试管中,避免氧化和污染。
c. 检测方法选择:根据具体检查项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d. 仪器操作:根据所选的检测方法,使用相应的仪器进行样本分析。
e. 结果解读:根据仪器显示的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结果解读。
3. 常见肝功能指标的解读a.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ALT<40 U/L,AST<35 U/L,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肝细胞损伤。
b. 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范围为TBil<1.2 mg/dL,DBil<0.3 mg/dL,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胆道梗阻或肝功能异常。
c. 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正常范围为TP 6.0-8.3 g/dL,ALB 3.5-5.2 g/dL,GLB 2.3-3.5 g/dL,异常结果可能表示肝功能不全或炎症反应。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e5b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5.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背景介绍肝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代谢、排泄、合成和解毒等。
肝功能检查可以匡助医生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诊断肝脏疾病。
二、肝功能检查的常见项目1. 肝酶检查:包括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用于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
2. 胆红素检查:用于评估胆红素代谢和排泄功能。
3. 白蛋白检查:用于评估肝脏合成功能。
4.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用于评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
5. 胆碱酯酶检查:用于评估肝胆系统的功能。
三、肝功能检查的准备工作1. 患者需提前8小时禁食,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 患者需提前住手使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具体停药时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有关过敏史、疾病史和用药史等重要信息。
四、肝功能检查的操作步骤1. 患者到达检查科室后,医生会详细问询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
2. 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会选择适当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并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3. 医生会为患者采集血液样本,常用的采血方法包括静脉采血和指尖采血。
4. 采集的血液样本会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检测结果会在一定时间内出具。
5. 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并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检查结果的意义和可能的疾病风险。
6. 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或者建议,并对患者进行随访。
五、肝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1. 患者在检查前需告知医生有关过敏史和疾病史等重要信息,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评估检查结果。
2. 患者需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禁食和停药,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放松和配合,遵守医生的操作指导。
4. 患者在接受检查后,应及时向医生反馈不适症状或者异常情况。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377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2.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背景介绍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合成、分解和排泄物质等。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肝脏疾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二、目的本教案旨在介绍肝功能检查的相关知识,包括检查项目、常见的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肝功能检查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 肝功能检查的常见项目a. 肝酶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
b. 肝蛋白指标: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等。
c. 肝胆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
d. 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2. 肝功能检查的常见方法a. 血液检查: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使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器进行检测。
b.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和结构。
c. 病理学检查:通过肝穿刺或手术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查。
3. 肝功能检查结果的解读a. 肝酶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肝细胞损伤,常见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等。
b. 肝蛋白指标:异常可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异常或炎症反应。
c. 肝胆指标:异常可能与胆道梗阻、肝细胞损伤等有关。
d. 凝血功能指标:异常可能与凝血因子合成异常或肝脏功能受损有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PPT,介绍肝功能检查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结合真实病例,分析不同肝功能检查结果的意义和诊断价值。
3. 讨论互动法: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五、教学流程1.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肝脏的功能和重要性。
2. 肝功能检查项目的讲解:详细介绍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3. 肝功能检查方法的讲解:介绍不同的检查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4. 肝功能检查结果的解读:解读常见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帮助学员理解其临床意义。
5.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病例,分析不同肝功能检查结果的诊断意义。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eec7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0.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背景介绍肝功能检查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查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和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合成蛋白质、代谢毒素、储存能量等。
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二、肝功能检查的常用指标1. 肝酶检查肝酶是肝细胞内的酶类物质,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
常见的肝酶指标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情况下,这些酶的水平较低,但当肝脏受损时,它们的水平会升高。
2. 肝功能代谢指标肝脏具有代谢和排泄毒素的功能,因此肝功能检查还包括血清胆红素、尿胆原和血清胆碱酯酶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代谢和排毒功能是否正常。
3. 凝血功能检查肝脏还参与凝血过程,因此凝血功能检查也是肝功能检查的一部分。
常见的凝血功能指标有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肝脏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这些指标的水平会发生改变。
4. 血清蛋白检查肝脏合成多种蛋白质,如白蛋白和球蛋白。
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而球蛋白水平可以反映炎症和免疫反应。
因此,肝功能检查还包括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测定。
三、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和功能,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肝功能检查的一些临床意义:1. 诊断肝炎肝炎是肝脏炎症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肝功能检查可以通过检测肝酶和血清蛋白水平来评估肝炎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2. 监测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脏慢性损伤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和结构改变的疾病。
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肝硬化的进展,并评估肝脏的代谢和合成功能。
3. 评估肝癌风险肝癌是肝脏恶性肿瘤,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
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肝癌的风险,如血清肝酶水平升高和血清蛋白异常等。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c6dde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2.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引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代谢、排泄、合成和解毒等。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和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本教案旨在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基本原理、常用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以及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技巧。
二、肝功能检查的基本原理肝功能检查主要通过血液样本分析,评估肝脏的代谢、合成和排泄功能。
常用的检查项目包括肝酶、胆红素、蛋白质和凝血功能等。
1. 肝酶肝脏细胞内存在多种酶,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等。
肝酶的升高通常与肝细胞损伤有关,可用于评估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2. 胆红素胆红素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肝细胞损伤或胆道梗阻,间接胆红素升高则可能与溶血或肝细胞功能不全有关。
3. 蛋白质肝脏是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中心,肝功能不全时,蛋白质合成和代谢功能受到影响。
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测定可用于评估肝脏合成功能的变化。
4. 凝血功能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和调节凝血酶原的功能,肝功能不全时,凝血功能受到影响。
常用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等。
三、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1. ALT和ASTALT和AS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常用于评估肝炎、脂肪肝和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的程度和进展。
2. ALPALP升高常见于胆道梗阻、胆管炎和骨肿瘤等疾病,可用于评估胆道疾病和骨代谢异常的情况。
3. 胆红素胆红素升高提示胆道梗阻、肝细胞损伤或溶血等情况,可用于评估黄疸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4. 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主要蛋白质,球蛋白是免疫功能相关的蛋白质。
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脏合成功能不全,球蛋白升高则可能与慢性炎症或免疫反应有关。
5. 凝血功能凝血功能异常常见于肝功能不全,可用于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出血倾向。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a8ac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8.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背景介绍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肝脏疾病。
本教案旨在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肝功能检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肝功能检查的意义和目的。
2. 掌握肝功能检查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3. 熟悉常见肝功能指标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解读。
4. 能够根据肝功能检查结果,初步判断肝脏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三、教学内容1. 肝功能检查的意义和目的a. 了解肝脏的生理功能和重要性。
b. 介绍肝功能检查的意义和目的,如早期发现肝脏疾病、评估肝脏功能、指导治疗等。
2. 肝功能检查的常用方法和技术a. 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常见方法,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活检等。
b. 详细介绍血液检查中的肝功能指标,如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
3. 常见肝功能指标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解读a. 列举常见肝功能指标的正常范围,如ALT正常范围为10-40 U/L。
b. 解释常见肝功能指标异常的原因和临床意义,如ALT升高可能与肝炎、肝损伤等相关。
4. 根据肝功能检查结果判断肝脏疾病的类型和程度a. 根据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程度,初步判断肝脏疾病的类型,如ALT升高可能为急性肝炎。
b. 介绍其他与肝功能检查相关的指标和方法,如血清总蛋白、凝血功能等。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或者白板演示,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实例分析:通过临床案例,引导学员分析肝功能检查结果,判断肝脏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3. 互动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五、教学评估1. 选择题测试:根据教学内容出题,测试学员对肝功能检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病例,要求学员分析肝功能检查结果,给出初步诊断和处理建议。
六、教学资源1. PPT或者白板2. 临床案例3. 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七、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将教学时间安排为2-3个学时。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6924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0.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引言肝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和疾病的程度。
通过检查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可以匡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存在肝疾病。
本教案旨在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基本原理、常用指标及其意义,以及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肝功能检查的基本原理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合成、分解、转化和排泄物质等。
肝功能检查通过测定一系列指标,反映了肝脏的代谢、分泌和排泄功能。
三、常用的肝功能指标及其意义1.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ALT和AST是肝细胞内的酶,当肝细胞受损时,它们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其水平的升高可提示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2. 白蛋白(ALB):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主要蛋白质,其水平的降低可能提示肝功能不全或者营养不良。
3.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是由肝脏分解血红蛋白产生的,其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受损或者胆道梗阻。
4. 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和骨骼等组织中,其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肝胆系统疾病或者骨病。
5. 尿胆原(URO):尿胆原是由肝脏合成的,其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肝脏疾病或者胆道梗阻。
四、肝功能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抽取静脉血进行化验。
在进行血液检查前,需要患者空腹8小时,避免摄入任何食物或者饮料。
2. 检查结果的解读:根据不同的指标水平,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判断肝功能的状态和疾病的程度。
3. 注意事项:- 患者在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是否有任何药物的使用,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肝功能指标的水平。
- 患者在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是否有任何过敏史或者其他疾病,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解读检查结果。
- 患者在检查前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放松的状态,以避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五、结论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功能和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测定一系列指标,可以匡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存在肝疾病。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03b1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f.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背景介绍肝功能检查是指通过一系列检验项目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和疾病情况。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具有合成、转化、分解、排泄等多种功能。
肝功能检查对于评估肝脏健康状况、诊断肝病、指导治疗和监测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本教案旨在培训医务人员对肝功能检查的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进行系统学习,以提高对肝脏健康的评估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教学内容1. 肝脏解剖和生理功能- 肝脏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肝脏的生理功能:代谢、合成、解毒、储备等2. 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 肝酶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肝功能指标检查: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红素、胆汁酸等-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 肝功能检查的常见方法和操作要点- 血液学检查:采血部位、采血时间、采血量、标本处理等- 尿液检查:尿常规、尿胆原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4. 肝功能检查结果的解读- 正常参考范围- 异常结果的可能病因分析- 结果的临床意义和进一步检查建议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 通过PPT、课件等形式进行肝脏解剖和生理功能的讲解,引导学员理解肝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分析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的意义和临床应用,提供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和解读。
2. 案例分析- 结合真实病例,讲解肝功能检查结果的解读方法和临床意义。
- 引导学员分析病例的病因和诊断,并提出治疗建议。
3. 操作演示- 通过模拟操作或实际操作,演示肝功能检查的操作要点和技巧。
- 强调操作规范、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注意事项。
4. 讨论与互动- 鼓励学员提问,解答疑惑,促进互动交流。
- 针对学员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问题解答和辅导。
五、教学评估1. 理论考核- 设计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的考核题目,考察学员对肝功能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技能评估- 观察学员实际操作的规范程度和操作技巧,评估其对肝功能检查的操作能力。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14c7e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3.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引言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包括合成、分解和代谢物质、排泄毒素、调节血液凝固等。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肝脏疾病。
本教案旨在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检查方法,以提高学员对肝功能检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肝功能检查的基本知识1.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肝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肝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合成、代谢和排泄功能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治疗肝脏疾病。
2.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指标(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主要用于评估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如肝炎等。
(2)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用于评估肝细胞损伤和肝细胞功能的指标。
(3)总胆红素(TBIL):用于评估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功能。
(4)白蛋白(ALB):用于评估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5)凝血酶原时间(PT):用于评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
3. 肝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1)患者需空腹进行检查,通常要求至少8小时不进食。
(2)避免饮酒和高脂饮食,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遵医嘱停止使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镇痛药等。
(4)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用药史和过敏史,以便医生综合评估检查结果。
三、常见的肝功能检查方法1. 血清肝功能检查血清肝功能检查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分离血清后进行检测。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ALT、AST、TBIL、ALB等。
该方法简单、快捷,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肝功能指标。
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多普勒效应来观察肝脏的血流情况。
该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血液供应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肿瘤、肝硬化等疾病。
3. CT扫描和MRI检查CT扫描和MRI检查是通过使用X射线和磁共振技术来观察肝脏的形态和结构。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1901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9.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引言肝功能检查是指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测方法,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和疾病程度的一种手段。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合成、代谢、解毒和排泄等。
肝功能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常用方法、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二、肝功能检查的常用方法1. 血清生化学检查血清生化学检查是最常用的肝功能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进行一系列生化指标的检测,包括肝脏合成功能指标(如白蛋白、总胆红素)、肝脏代谢功能指标(如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以及肝脏排泄功能指标(如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和疾病程度。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通过使用X射线、超声波、CT、MRI等技术,观察和评估肝脏的形态和结构,以及检测肝脏肿瘤、炎症、肝硬化等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其中,超声波检查是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等优点。
3.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通过活检或切除肝组织,经过特殊处理后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以确定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和疾病类型。
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创伤性较大,一般仅适用于疑难病例或需要明确诊断的情况。
三、常用的肝功能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 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之一,其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好坏。
肝脏疾病导致合成功能减弱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会下降。
因此,血清白蛋白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肝脏的合成功能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2. 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是肝脏代谢胆红素的产物,其水平可以反映肝脏的排泄功能和胆红素代谢的异常情况。
肝脏疾病导致排泄功能减弱或胆红素代谢障碍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会升高。
因此,血清总胆红素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肝脏的排泄功能和疾病的类型。
3.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血清谷草转氨酶是肝脏代谢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可以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55de3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2.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背景介绍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合成蛋白质、代谢毒物、储存能量等。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发现肝脏疾病或功能异常,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肝脏的生理功能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3. 熟悉肝功能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能够正确解读肝功能检查结果,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三、教学内容1. 肝脏的生理功能和重要性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位于腹腔右上方。
它具有合成蛋白质、代谢毒物、储存能量、产生胆汁等重要生理功能。
肝脏还参与血液净化和免疫调节等过程,对维持人体内稳定的内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及其意义(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这两个指标是常用的检查肝功能的指标,其升高可能意味着肝脏损伤或炎症。
(2)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这两个指标用于评估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肝功能异常或胆道梗阻。
(3)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这两个指标用于评估肝胆道系统的功能,异常升高可能与肝胆道疾病相关。
(4)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这两个指标用于评估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异常降低可能与肝功能减退或蛋白质代谢异常有关。
3. 肝功能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准备工作: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并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2)采集样本:通常采用静脉血标本进行肝功能检查,要求患者空腹或饭后2小时采集血样。
(3)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血样送至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注意保存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结果解读: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5)结果报告和建议:将检查结果及时告知患者,并根据结果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074ee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d.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引言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合成、代谢和排泄。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肝脏疾病、监测治疗效果以及评估肝脏损伤程度。
本教案将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基本原理、常用检查项目以及结果的解读。
二、肝功能检查的基本原理肝功能检查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关生化指标来评估肝脏功能的健康状况。
常用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肝酶、胆红素、蛋白质和凝血功能等。
1. 肝酶肝酶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
ALT和AST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其升高可能表示肝细胞损伤;ALP主要参与胆汁酸代谢,其升高可能与胆道梗阻有关。
2. 胆红素胆红素是由肝脏分解血红蛋白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的升高可能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或溶血等有关。
3. 蛋白质肝脏合成多种蛋白质,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等。
白蛋白是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其降低可能与肝脏合成功能减退有关。
4. 凝血功能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对凝血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
肝功能异常时,凝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延长。
三、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根据肝功能检查的原理和目的,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肝酶、胆红素、蛋白质和凝血功能等。
1. 肝酶常用的肝酶指标包括ALT、AST和ALP。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血液检查获得,一般以国际单位(IU/L)表示。
正常参考范围为ALT: 10-40 IU/L、AST: 10-34IU/L和ALP: 40-150 IU/L。
2. 胆红素常用的胆红素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血液检查获得,一般以毫摩尔/升(μmol/L)表示。
正常参考范围为总胆红素: 3.4-17.1 μmol/L、直接胆红素: 0-6.8 μmol/L和间接胆红素: 3.4-10.3 μmol/L。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0d17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b.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背景介绍肝功能检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合成、代谢、解毒等。
肝功能检查可以匡助医生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诊断肝脏疾病,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
二、肝功能检查的常用项目1. 肝功能酶类-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范围为10-40 U/L,升高可提示肝细胞损伤。
-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10-35 U/L,升高可提示肝细胞损伤。
- 碱性磷酸酶(ALP):正常范围为30-120 U/L,升高可提示胆道阻塞或者肝细胞损伤。
- γ-谷氨酰转肽酶(GGT):正常范围为0-55 U/L,升高可提示肝胆疾病。
2. 肝脏合成功能- 白蛋白(ALB):正常范围为35-55 g/L,降低可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减退。
- 总胆红素(TBIL):正常范围为5-21 μmol/L,升高可提示肝脏疾病或者溶血。
3.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范围为10-14 秒,延长可提示凝血功能异常。
- 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范围为25-40 秒,延长可提示凝血功能异常。
4. 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可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阳性可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免疫。
-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可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性高。
- 乙型肝炎e抗体(anti-HBe):阳性可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性低。
-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nti-HBc):阳性可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三、肝功能检查的操作步骤1. 检查前准备-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和操作步骤。
- 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史。
- 确认患者是否服用了任何药物,特殊是对肝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 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
2. 血液样本采集- 消毒采血部位,通常选择患者的前臂内侧腕静脉。
- 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cffa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6.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背景介绍肝功能检查是通过一系列检查项目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之一,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代谢、排毒、合成蛋白质等。
肝功能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因此,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病非常重要。
二、目的本教案旨在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常见项目、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肝功能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三、教学内容1. 肝功能检查的常见项目a. 肝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
b. 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c. 肝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等。
d. 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2. 肝功能检查的检查方法a. 血液检查:通过采集静脉血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b.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
c. 肝活检:通过取出一小块肝组织进行显微镜下的检查。
3. 肝功能检查结果的解读a. 肝酶升高:可能表示肝细胞损伤或肝炎等疾病。
b. 胆红素升高:可能表示胆道阻塞或肝细胞功能障碍。
c. 肝蛋白异常:可能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相关。
d.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与肝疾病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常见项目、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
可辅以图表和案例进行说明,以提高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
3. 操作演示:展示如何进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引导学习者了解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4. 互动讨论:组织学习者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解答,加深对肝功能检查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回顾: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知识整合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6. 练习评估:布置练习题或案例分析,评估学习者对肝功能检查的掌握程度,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04a1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8.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引言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对于了解肝脏功能异常、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肝功能检查的基本原理、常用检查项目及其临床应用,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肝功能检查结果。
二、肝脏功能简介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代谢、排泄、合成、解毒等。
肝功能检查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肝功能指标来评估肝脏的正常功能状态。
三、常用肝功能检查项目1. 肝酶检查肝酶是肝脏细胞内的酶类物质,主要参与肝脏代谢功能。
常见的肝酶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
肝酶的升高提示肝脏细胞损伤,常见原因包括炎症、药物损害、肝病等。
2. 胆红素检查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一种黄色色素,其代谢异常可导致黄疸等症状。
常见的胆红素检查项目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升高可提示肝功能异常、胆汁淤积等情况。
3. 肝脏合成功能检查肝脏具有合成多种物质的功能,如蛋白质、凝血因子、胆汁酸等。
常见的肝脏合成功能检查项目有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提示肝脏合成功能障碍。
4. 肝脏排泄功能检查肝脏排泄功能主要通过胆汁排泄来实现,常见的检查项目有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
这些指标的升高可能与胆汁淤积、胆道梗阻等相关。
5. 肝脏解毒功能检查肝脏具有解毒功能,能够清除体内的毒物和代谢产物。
肝功能异常时,解毒功能可能受损。
常见的检查项目有尿胆原、血氨等,其异常可提示肝脏解毒功能障碍。
四、肝功能检查结果解读1. 正常范围不同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肝功能检查项目的正常范围如下:- ALT:男性≤40 U/L,女性≤32 U/L- AST:男性≤37 U/L,女性≤31 U/L- 总胆红素:0.2-1.2 mg/dL- 白蛋白:3.5-5.0 g/dL- PT:10-14 秒- ALP:30-120 U/L- GGT:男性≤50 U/L,女性≤32 U/L- 尿胆原:阳性- 血氨:11-32 μmol/L2. 异常结果的可能原因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肝炎病毒感染- 药物或毒物损伤- 脂肪肝- 肝硬化- 胆道梗阻- 肝癌等3. 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根据肝功能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可以对肝脏疾病进行初步判断和评估。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1bcc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4.png)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引言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代谢、排泄、合成和解毒等。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肝脏疾病。
本教案将介绍肝功能检查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以提高学员对该检查的理解和技能。
二、肝功能检查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评估肝脏功能是否正常,检测肝脏疾病的存在和程度。
2. 意义:及早发现和诊断肝脏疾病,进行有效治疗,预防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肝功能检查的常用指标和方法1. 常用指标:a. 肝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等。
b. 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等。
c. 肝功能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等。
2. 常用方法:a. 血液检查:通过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样本进行化验,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学法、免疫学法和生化学法等。
b.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CT扫描和核磁共振等,可用于观察肝脏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c. 活检检查:通过穿刺肝脏组织,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确定肝脏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四、肝功能检查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认患者身份和病历资料,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获得患者的同意。
b. 检查前禁食禁饮,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c. 准备所需的检查器械和试剂,确保其完整和洁净。
2. 血液检查:a. 为患者选择适当的静脉采血部位,消毒皮肤并戴上手套。
b. 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抽取适量的静脉血样本。
c. 将血样倒入相应的试管或容器中,注意标记和保存。
d. 将血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化验,等待结果。
3. 影像学检查:a.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b. 将患者安置在检查床上,保持舒适姿势。
c. 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探头在腹部扫描等。
d. 观察和记录检查结果,及时向医生汇报。
4. 活检检查:a. 为患者选择适当的活检部位,消毒皮肤并戴上手套。
肝功能检查教案
![肝功能检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f02697bceb19e8b8f6ba32.png)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1、血清总蛋白、A/G比值测定参考值:T: 60- 80g/LA: 40- 55g/LG: 20- 30g/L A/G: 1.5-2.5:1
临床意义:⑴、血浆胶渗压的75%由白蛋白维持。⑵、检测血清蛋白可反应出慢性肝损害,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①、当TP<60g/L时,称为低蛋白血症;A<25g/L时易产生腹水。②、当肝细胞严重受损时,A下降。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③、肝外疾病亦可导致A下降,如肾炎(肾综)、营养不良(TP、A均下降)。④、球蛋白上升:慢性肝炎、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梗阻性黄疸的鉴别
(五)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⑴、反应肝实质损害的酶:GOT GPT LDH
⑵、反应胆汁淤滞的酶:ALP GGT
⑶、反应肝实质纤维化的酶:MAO
⑷、反应肝合成功能的酶:胆碱酯酶
⑸、协助诊断肝癌的酶:AFP GGT
1、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使用教具
Powerpoint多媒体教学系统
相关学科知识
生化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
教学法
理论讲授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一、肝脏的功能
1、代谢作用
2、生物转化功能
3、分泌排泄作用
二、肝功能检测的各项指标
1、蛋白质代谢检查2、血脂测定3、胆红素代谢检查4、胆汁酸代谢检查5、各种酶学检查6、AFP测定
3、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参考值:STB 3.4-17.1umol/L SDB 0-6.8umol/L
临床意义:⑴、判断有无黄疸及其程度17.1-34.2umol/L隐性黄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肝功能检查项目-谷丙转氨酶(符号是ALT) 正常值指标:正常指标为0〜40U/L,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
因此,ALT被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ALT 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
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ALT 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 并不升高。
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是什么?2:肝功能检查项目-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指标: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40卩/L当ALT明显升高,AST/ALT比值>1时,就表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AST 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 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3、肝功能检查项目-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指标:正常参与值为30-90u/L 。
临床意义:ALP 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ALP 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
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
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ALP 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4、肝功能检查项目-谷氨酰转移酶(GGT) 正常值指标: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
GGT 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 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 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 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 1 000U/L),ALT 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
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 可随之下降。
其他如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5、肝功能检查项目-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正常值指标:总蛋白(TP)正常值为60-80克/L,白蛋白(A)为40-55克/L,球蛋白(G)为20-30克/L,白蛋白(A)/ 球蛋白(G)为1.5-2.5 : 1。
临床意义: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 比例倒置。
白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制造,一般白蛋白量越多,人体越健康。
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球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球蛋白值偏高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偏低说明免疫力不足。
6、肝功能检查项目-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正常值指标: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 1.71 —17.1 mol/L(1— 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 1.71 —7 i mol/L(1 —4mg/L)。
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 1.7-13.71 mol/L。
临床意义: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
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黄疸。
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
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
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
特别说明:一般来说小于341 mol/L的黄疸,视诊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疸;34〜170 口mol/L 为轻度黄疸;170〜3401 mol/L为中度黄疸;>340mol/L为高度黄疸。
完全阻塞性黄疸340〜510 i mol/L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 i mol/L肝细胞性黄疸为17〜200卩mol/L溶血性黄疸<851 mol/L。
7、肝功能检查项目-总胆固醇(Ch) 正常值指标: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正常值是:成人胆固醇2.86〜5.98毫摩/升(110〜230毫克/分升)儿童胆固醇 3.12-5.20 mmol/L(120 〜200mg/dl)。
肝脏是合成和贮存胆固醇的主要器官。
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 D 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
国内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为<5.2mmol/L 。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高血压(部分),以及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D、口服避孕药等药物。
减少: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肺结核和晚期癌症,以及摄入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肝素、维生素 C 等药物。
8、肝功能检查项目-甲胎蛋白(AFP)正常值指标: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
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 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
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卩mg/L>临床意义: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AFP 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
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 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
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 增高。
AFP 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
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 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在成人,AFP 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 阳性率为50%。
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9、肝功能检查项目- 血氨正常值指标:正常人体内游离血氨含量极低(血氨正常值20〜60卩mol/L)。
临床意义:血氨值偏高可能影响肝病患者肝昏迷的发生。
其根据主要是:①本病发作时患者血氨及脑脊液中氨浓度明显升高;②给某些肝硬变或慢性肝病患者大量高蛋白饮食或含铵药物,可诱发本病;限制蛋白质摄入和采取降血氨治疗后,病情有好转,可使患者从昏迷中清醒。
③给动物喂食大剂量铵盐可使门静脉血氨浓度升高,当超过肝脏处理氨的能力时,体循环血氨升高,动物出现神经症状及昏迷。
10、肝功能检查项目-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和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值75%〜100%。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为12-14秒。
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临床意义:凝血因子大部分均在肝细胞内合成。
在肝脏功能正常时,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动度在正常范围。
当肝脏实质受到损伤,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动度可呈不同程度的减低,机体可表现有出血倾向。
急性肝炎患者的PTA 降低并不明显,与正常值相比无明显差异。
而PTA 下降最为明显的则是病情急剧、肝脏实质细胞严重广泛坏死的重症肝炎患者,其次为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
国内外学者已公认,PTA 小于40%为肝细胞坏死的肯定界限。
PTA 降低显著是重症肝炎发展至晚期的标志和预后不良的征兆。
因此,临床应重视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动态变化,用以作为判断肝炎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的一十分敏感的指标。
11 、肝功能检查项目-甘胆酸(CG) 正常值指标:正常人血清甘胆酸含量:1.3 ±.8mg/L,范围0.4~2.98mg/L,肝炎诊断低限值为<3.18mg/L。
临床意义:(1) 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迁肝患者血CG 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呈递性增高。
(2) 胆石症伴黄疸患者胆管、胆囊排泄功能障碍引起血清CG 显著升高。
(3) 肝硬化、梗阻性肝病、肠—肝循环障碍血清CG 水平高于正常人。
1 2、肝功能检查项目-铁蛋白(SF) 正常值指标: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不同的检测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约80-130ug/L(80-130ng/ml) 女性约35-55ug/L(35-55ng/ml)临床意义: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
1 3、肝功能检查项目-前白蛋白(PA) 正常值指标:正常值:25-38ug/dl由肝细胞合成,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仅约12小时。
因此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病越重,值越低。
临床意义: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前白蛋白(PA)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1) .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有人认为有30%白蛋白正常的肝病患者的前白蛋白减少,坏死后肝硬化几乎是零。
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2) .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故前白蛋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
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3) .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意义,如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14、做肝功能检查要抽多少血?做肝功能检查一般需要2ml-3ml 的血液就可以。
请问注意在去医院检查前应空腹,也不要喝水。
否则会影响一些肝功能指标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