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成语故事》知识大赛(答案)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6045b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9.png)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中,多余的行为是指什么?A. 画蛇B. 添足C. 喝酒D. 比赛答案:B2. 成语“守株待兔”的寓意是什么?A. 等待机会B. 守旧不变C. 坐享其成D. 勤奋努力答案:C3. 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人为什么没有找回剑?A. 船在移动B. 剑已经沉入水底C. 船上没有剑D. 楚人忘记了剑答案:A二、填空题1. 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中,南郭先生假装会吹______。
答案:竽2. 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中,客人误将墙上的______看成了蛇。
答案:弓影3. 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中,小偷认为只要自己听不见铃声,别人也听不见,这体现了“掩耳盗铃”的寓意是______。
答案:自欺欺人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成语“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答案: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不忘国耻,他每天睡在柴草上,尝一口苦胆,以此激励自己,最终成功复仇。
2. 成语“破釜沉舟”的故事中,项羽是如何表现其决心的?答案: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之战前,命令士兵砸破锅,沉掉船,以此表明他们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最终大获全胜。
四、论述题1. 请论述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答案:成语“狐假虎威”源自《战国策》中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其寓意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显示自己的威风。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依靠他人权势来炫耀自己的人。
例如,在职场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与高层领导关系密切而显得格外有影响力,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相应的能力,这就是“狐假虎威”的现代体现。
2. 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中,塞翁的态度是怎样的?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答案: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中,塞翁面对失马的不幸,没有过度悲伤,而是保持了平和的心态,认为事情可能还有转机。
后来,失马带回了一匹好马,塞翁的儿子却因骑马摔断了腿,塞翁依然没有过度悲伤,认为这也可能是好事。
二年级《成语故事》知识大赛(答案)
![二年级《成语故事》知识大赛(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3f3aa00b4c2e3f572763b3.png)
二年级《成语故事》知识大赛(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选项填在括号里.30%1.下列哪个成语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参立.(B )A.同心协力B.分庭抗礼C.拾人牙慧D.同仇敌忾2.“车载斗量”的出处是( C )A.《左传》B.《汉书》C.《三国志》D.《世说新语》3.“安土重迁”的反义词是( D )A.故土难离B.安居乐业C.恋恋不舍D.背井离乡4.孔子的政治思想是“礼”和( A )A.仁B.贤C.爱D.信5.“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有不可阻挡的形势.“瓴”指的是( B )A..水B.水瓶C.倒D.泼水6.“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说话中流露出的( C )A、聪明才智B、漂亮牙齿C、漂亮言辞D、文章格式7.“暗度陈仓”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D )A.伯乐B.刘备C张飞 D.刘邦8.《咏柳》的作者是()A.李白B.张志和C、贺知章D.白居易9.“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一句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风景旧曾谙C.能不忆江南?10.“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这句诗的作者是()A.贺知章B.杨万里C.苏轼D.王安石二、画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24%)安部当车(步)大气晚成(器)令人花指(发)一依带水(衣)望羊兴叹(洋)木猴而冠(沐)竭泽而鱼(渔)黄梁一梦(粱)各得奇所(其)被水一战(背)攻败垂成(功)娇枉过正(矫)三、根据意思填成语.(18%)1.形容人民生活安乐幸福. (安居乐业)2.比喻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事物;以求改进. (抱残守缺)3.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也指每个人或事物得到适当的安置. (各得其所)4.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衔环结草)5.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喜爱和传播. (脍炙人口)6.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量体裁衣)四、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0%1.“门庭若市”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 (√)2.“入木三分”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浑然一体;没有破绽. (×)3.“所向披靡”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中. (×)4. “反求诸己”的近义词是“苛求于人”. (×)5. “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渔歌子》.()五、填空.18%1.碧玉妆成一树高;().2.();早有蜻蜓立上头.3.儿童急走追黄蝶;().4.();轻舟已过万重山.5.只有天在上;().举头红日近;().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此景象真可谓是“();()7.邻居家男生经常说话不算数;我想对他说:“().”。
小学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小学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07f3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7.png)
小学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成语故事中缺失的成语。
- ()的狐狸:形容人不怀好意,心怀叵测。
- 画蛇():比喻做事做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 亡羊补():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补救,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守株待():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 刻舟求():比喻拘泥而不知变通,或固执己见,不知实际情况已变化。
二、选择题2. 下列成语故事中,哪一个成语表示“做事要适可而止”?A. 画蛇添足B. 亡羊补牢C. 守株待兔D. 刻舟求剑3.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要勤奋努力B. 要善于观察C. 要耐心等待D. 要抓住机遇三、简答题4. 请简述“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5.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判断题6.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恰到好处,不要画蛇添足。
A. 正确B. 错误7.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就一定能等到意外的收获。
A. 正确B. 错误答案:一、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成语故事中缺失的成语。
- 狡猾的狐狸:形容人不怀好意,心怀叵测。
-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做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补救,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而不知变通,或固执己见,不知实际情况已变化。
二、选择题2. A3. A三、简答题4.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牧羊人发现羊圈的栅栏坏了,导致羊丢失。
他的朋友建议他及时修补栅栏,以防止更多的羊丢失。
牧羊人听从了建议,及时修补了栅栏,从此羊再也没有丢失过。
5.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
四、判断题6. A7. B。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dde0c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1.png)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表示“力量很小,无法改变事物的发展”的是()A. 微不足道B. 螳臂当车C. 杯水车薪D. 九牛二虎答案:C2. 下列成语中,表示“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是()A. 锲而不舍B. 半途而废C. 急功近利D. 坐享其成答案:A3. 下列成语中,表示“形容说话、做事非常得体”的是()A. 八面玲珑B. 直言不讳C. 拐弯抹角D. 口是心非答案:A4. 下列成语中,表示“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的是()A. 刚愎自用B. 虚怀若谷C. 知错就改D. 博采众长答案:A5. 下列成语中,表示“非常害怕”的是()A.心惊肉跳B. 泰然处之C. 镇定自若D. 慌不择路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足为奇:表示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答案:微不足道2. ()当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民不聊生。
答案:生灵涂炭3. ()一时:形容某种事物或现象在一个时期内非常盛行。
答案:风靡一时4. ()不可: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答案:积重难返5. ()引绳:比喻纠正错误。
答案:绳正木直三、解释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语“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答案:杯水车薪的意思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柴火,比喻力量太小,无法改变事物的现状。
2. 成语“锲而不舍”是什么意思?答案:锲而不舍的意思是锲刻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 成语“八面玲珑”是什么意思?答案:八面玲珑的意思是形容说话、做事非常得体,面面俱到。
4. 成语“刚愎自用”是什么意思?答案:刚愎自用的意思是形容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5. 成语“心惊肉跳”是什么意思?答案:心惊肉跳的意思是形容非常害怕。
四、成语接龙(每题10分,共20分)1. 以“心”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答案: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得过且过、过河拆桥、桥梁重要2. 以“海”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答案:海阔天空、空穴来风、风驰电掣、掣肘、肘腋之患五、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用“积重难返”造句。
成语故事竞赛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成语故事竞赛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2)](https://img.taocdn.com/s3/m/af1675354b35eefdc8d333dd.png)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复习一、成语春秋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破釜沉舟典故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
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
项羽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
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
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
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
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
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背水一战韩信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在攻打赵王歇的时候,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专题及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专题及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d596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1.png)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专题及练习(含答案)成语故事简介本文为小学生提供成语故事的专题,并提供相应的练和答案,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的含义。
成语故事列表1. 卧虎藏龙:讲述一个老人的徒弟在一个古庙中发现了许多隐藏的武器和机关,展现了卧虎藏龙的意思,即“隐藏实力”。
卧虎藏龙:讲述一个老人的徒弟在一个古庙中发现了许多隐藏的武器和机关,展现了卧虎藏龙的意思,即“隐藏实力”。
2. 画龙点睛:讲述了一个画家在画龙时,加上龙的眼睛点睛,使画龙栩栩如生。
画龙点睛:讲述了一个画家在画龙时,加上龙的眼睛点睛,使画龙栩栩如生。
3. 班门弄斧:讲述了一个工匠拿出自己做的斧子,却受到了大师傅的嘲笑和指责,大师傅毫不掩饰地展现出班门弄斧的意思,即“在专业领域内表现不好反而引来嘲笑”。
班门弄斧:讲述了一个工匠拿出自己做的斧子,却受到了大师傅的嘲笑和指责,大师傅毫不掩饰地展现出班门弄斧的意思,即“在专业领域内表现不好反而引来嘲笑”。
4. 杀鸡儆猴:讲述了一个猴子因为调皮捣蛋而被打死,来警示其他猴子不要学他这样做。
杀鸡儆猴:讲述了一个猴子因为调皮捣蛋而被打死,来警示其他猴子不要学他这样做。
5.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园丁守在瓜地里,等待着狡猾的兔子再次来偷吃他的菜,后来发现兔子在一棵树下睡觉,于是成功捕获了兔子。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园丁守在瓜地里,等待着狡猾的兔子再次来偷吃他的菜,后来发现兔子在一棵树下睡觉,于是成功捕获了兔子。
练及答案1. 请问“卧虎藏龙”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卧虎藏龙”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隐藏实力。
2. 请问“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在关键处加上一点,使整个事物变得惟妙惟肖。
3. 请问“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在专业领域内表现不好反而引来嘲笑。
4. 请问“杀鸡儆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杀鸡儆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以惩戒一个人来警示其他人不要效仿他。
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
![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9257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e.png)
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
1.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其含义是什么?
A. 多此一举
B. 画蛇时必须添上脚
C. 画蛇时不能添上脚
D. 画蛇时可以随意添上脚
答案:A
2. 成语“守株待兔”的典故中,农夫在田边等待的是什么?
A. 兔子
B. 老虎
C. 鹿
D. 狐狸
答案:A
3. 成语“杯弓蛇影”形容的是什么心理状态?
A. 疑神疑鬼
B. 心不在焉
C. 心如止水
D. 心旷神怡
答案:A
4. 成语“滥竽充数”中,滥竽是指什么?
A. 乐器
B. 人名
D. 一种植物
答案:A
5. 成语“掩耳盗铃”的典故中,盗铃者掩耳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A. 为了听不见铃声
B. 为了不让别人听见铃声
C. 为了不让自己听见铃声
D. 为了让别人听见铃声
答案:B
6. 成语“刻舟求剑”中,刻舟的人最终能否找回剑?
A. 能
B. 不能
C. 可能
D. 取决于剑的大小
答案:B
7. 成语“对牛弹琴”用来形容什么?
A. 对牛弹琴
B. 对人弹琴
C. 对琴弹琴
D. 对人说话
答案:D
8. 成语“狐假虎威”中,狐狸借助的是什么动物的威势?
A. 狼
C. 狗
D. 狮子
答案:B
9. 成语“井底之蛙”比喻的是什么?
A. 视野狭窄的人
B. 井底的青蛙
C. 喜欢井水的人
D. 住在井底的人
答案:A
10. 成语“破釜沉舟”表示的是什么决心?
A. 放弃一切
B. 背水一战
C. 重新开始
D. 放弃战斗
答案:B。
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
![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42938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7.png)
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1. 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是?A. 画蛇时多画了脚B. 多此一举,做了不必要的事情C. 画蛇时少画了脚D. 画蛇时画得非常逼真答案:B2. 成语“杯水车薪”用来形容什么情况?A.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燃烧的柴火B. 形容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C. 形容非常节约用水D. 形容非常浪费资源答案:B3. 成语“对牛弹琴”的寓意是什么?A. 对牛弹琴,牛会欣赏音乐B. 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C. 形容音乐家技艺高超D. 形容牛听音乐会变得很温顺答案:B4. 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哪个历史事件?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答案:B5. 成语“卧薪尝胆”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A. 项羽B. 刘邦C. 勾践D. 秦始皇答案:C6. 成语“纸上谈兵”的意思是?A. 在纸上画兵B. 比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C. 形容读书很多,但不会应用D. 形容书法写得非常好答案:B7. 成语“指鹿为马”的出处是?A. 《史记》B. 《汉书》C. 《左传》D. 《战国策》答案:A8. 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是?A. 偷铃铛时捂住自己的耳朵B. 比喻自欺欺人,做无用功C. 形容非常小心谨慎D. 形容非常大胆,不怕被发现答案:B9. 成语“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A. 在船上刻记号来寻找丢失的剑B. 比喻拘泥于形式,不知变通C. 形容非常珍惜物品D. 形容非常不珍惜物品答案:B10.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哪个典故?A. 出自《庄子》B. 出自《列子》C. 出自《韩非子》D. 出自《吕氏春秋》答案:B。
二年级成语故事理解题
![二年级成语故事理解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d9b82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3.png)
二年级成语故事理解题小明家的猫咪突然失踪了,小明四处寻找,终于在邻居家的花园里找到了它。
小明高兴地把猫抱回家,既然找到了就更加珍惜。
问题1: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哪个成语?请写出成语及其意思。
答案:成语是“关门捉贼”。
意思是关上门,捉住了窃贼。
比喻采取方法,迅速地制止坏事。
问题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
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物品,如果物品丢失了要尽快找到并好好保管。
同时也要学会从小事做起,及时解决问题。
小红的妈妈买了一只金鱼送给她,小红把金鱼放在水缸里照看,可是第二天金鱼不见了。
小红很着急,就四处找寻,结果在花园的池塘里找到了那只金鱼。
问题3:请问小红应该学到了哪个成语呢?写出成语和意思。
答案:成语是“一箭双雕”,意思是用一箭射中两只鸟。
比喻一举两得,一种举动同时达到两个目的。
问题4:小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请用你的话简单描述一下。
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待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善于发挥想象力,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明和小红发现学校操场上的篮球正在被小偷偷走,于是他们躲在角落里,等待小偷的出现。
果然不久,小偷出现了,他们迅速冲出去,成功地阻止了小偷的行动,还将篮球送回了操场。
问题5:这个故事中,小明和小红通过什么行动成功阻止了小偷?请简要描述一下。
答案:小明和小红通过等待和观察,发现小偷的行动,并及时出击,将篮球夺回,阻止了小偷的行为。
这些成语故事不仅帮助我们掌握了成语的意义,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从生活中的小事中领悟道理,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成语,学会思考,勇敢面对各种挑战。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24fe9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4.png)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是:A. 比喻自欺欺人B. 比喻偷盗技术高超C. 比喻掩人耳目D. 比喻做事不计后果答案:A2. “画蛇添足”用来形容:A. 多此一举B. 精益求精C. 画龙点睛D. 适得其反答案:A3. “杯弓蛇影”通常用来比喻:A. 疑神疑鬼B. 酒后乱性C. 草木皆兵D. 无中生有答案:A4. “对牛弹琴”用以形容:A. 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B. 对牛进行音乐教育C. 音乐家在牛棚里弹琴D. 牛对音乐有特别的喜好答案:A5. “狐假虎威”中的“假”字意思是:A. 假装B. 借助C. 假日D. 假扮答案:B6. “破釜沉舟”表示:A. 决心很大B. 破坏公物C. 沉船事故D. 破旧的船只答案:A7. “井底之蛙”用来形容视野:A. 非常开阔B. 非常狭窄C. 非常深远D. 非常模糊答案:B8. “刻舟求剑”比喻:A. 做事死板不知变通B. 丢失了剑C. 船上雕刻技艺高超D. 寻找丢失的物品答案:A9. “守株待兔”用来比喻:A. 等待机会B. 不劳而获C. 守法经营D. 守旧不知变通答案:D10. “画龙点睛”意味着:A. 画得很好B. 关键性的点缀或评论C. 画了一条龙D. 点了很多眼睛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具有非凡的才华或气质。
答案:卓尔不群12. “________”意味着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祸害,结果使祸害反而扩大。
答案:抱薪救火13. “________”形容事物繁多,目不暇接。
答案:琳琅满目14. “________”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扰。
答案:疑邻盗斧15. “________”指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答案:声东击西16. “________”形容文章或言论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
答案:味同嚼蜡17. “________”形容事物非常稀少或极为罕见。
成语知识竞赛100题(附答案)
![成语知识竞赛100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2ecb4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8.png)
成语知识竞赛100题姓名_______得分____注意:全卷100题,每题1分,总分100分;时刻45分钟一、请判定以下句子中加线的成语利用是不是正确。
对的打“√〞,错的打“×〞。
〔〕1、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硕,文字精当,可谓不刊之论。
〔〕2、汉奸李某在抗日战争开场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奔,公布作了日寇的走狗。
〔〕3、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为期不远。
〔〕4、在我辞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套高级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5、近几年,黄河、岷江的局部河段多次显现断流现象,面对这一落千丈的情形,人们开场平复地试探环保问题。
〔〕6、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提出成立社会科学标准化以来,“标准化〞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
〔〕7、语文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多数思维敏捷,博闻强志,而且综合能力较强。
〔〕8、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钱乃至低于本钱,这对消费者来讲倒正好能够火中取栗。
〔〕9、斯诺的其它高作都不可和?西行漫记?相提并论。
即便是超卓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以后,往往成为明日黄花。
〔〕10、这位老教师总结出的经历,在教学实践中,屡试不爽,大伙儿都很佩服。
〔〕11、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浪费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12、咱们都习以为常了那种“违者罚款〞的通告牌。
〔〕13、期中考试,刘军同窗数学取得总分值,真可谓是登堂入室了。
〔〕14、若是把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作自受。
〔〕15、你游桂林的山水,见到那些构造奇异的山洞,必然会说是巧夺天工,天造地设。
〔〕16、他是个运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咱们这些初学运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17、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咱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18、有些人对经济成立上的浪费损失已经习以为常,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成语大赛的试题及答案解析
![成语大赛的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263e4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f.png)
成语大赛的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填入适当的成语完成句子: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依然_________。
2. 请填入适当的成语完成句子:面对困难,我们不能_________,而应该迎难而上。
3. 请填入适当的成语完成句子:他做事总是_________,从不马虎。
4. 请填入适当的成语完成句子:她_________,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5. 请填入适当的成语完成句子:他_________,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表示“形容人非常高兴”?A. 喜出望外B. 喜气洋洋C. 喜形于色D. 喜怒无常2.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表示“形容人非常聪明”?A. 聪明伶俐B. 聪明绝顶C. 聪明过人D. 聪明反被聪明误3.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表示“形容事情非常顺利”?A. 一帆风顺B. 顺风顺水C. 顺水推舟D. 顺理成章4.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表示“形容人非常勤奋”?A. 勤能补拙B. 勤勤恳恳C. 勤学苦练D. 勤快如飞5.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表示“形容人非常吝啬”?A. 一毛不拔B. 一钱不值C. 一掷千金D. 一文不值三、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 解释成语“画龙点睛”的含义。
2. 解释成语“杯弓蛇影”的含义。
3. 解释成语“对牛弹琴”的含义。
4. 解释成语“掩耳盗铃”的含义。
5. 解释成语“破釜沉舟”的含义。
6. 解释成语“亡羊补牢”的含义。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用“画龙点睛”造句,并解释其在句子中的含义。
2. 请用“亡羊补牢”造句,并解释其在句子中的含义。
五、创作题(共20分)1. 请根据成语“破釜沉舟”,创作一个短故事,展示其含义。
答案解析一、填空题答案:1. 老当益壮2. 畏首畏尾3. 一丝不苟4. 德高望重5. 锲而不舍二、选择题答案:1. A. 喜出望外2. B. 聪明绝顶3. A. 一帆风顺4. B. 勤勤恳恳5. A. 一毛不拔三、解释题答案:1.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两句精彩的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成语故事考试题及答案
![成语故事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a7f42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6.png)
成语故事考试题及答案1. 成语“画蛇添足”的出处是哪里?A. 《左传》B. 《史记》C. 《战国策》D. 《论语》答案:C2.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哪位历史人物的决心?A. 项羽B. 刘邦C. 曹操D. 刘备答案:A3. 成语“卧薪尝胆”中,“卧薪”和“尝胆”分别指的是什么?A. 睡在柴草上,尝试胆的苦味B. 躺在薪火上,品尝苦胆C. 睡在薪火上,尝试胆的苦味D. 躺在柴草上,品尝苦胆答案:A4.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的典故中,赵高是指鹿为马给谁看的?A. 秦始皇B. 秦二世C. 秦桧D. 赵构答案:B5. 成语“杯弓蛇影”的原意是什么?A. 形容酒杯中的弓影像蛇一样B. 形容弓影在酒杯中像蛇一样C. 形容酒杯中的弓影和蛇影混在一起D. 形容弓影在酒杯中像蛇一样,使人产生错觉答案:D6.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中,“滥竽”指的是什么?A. 滥竽是一种乐器B. 滥竽是指不会吹竽的人C. 滥竽是指吹竽吹得很好的人D. 滥竽是指吹竽吹得不好的人答案:B7. 成语“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A. 比喻自欺欺人的行为B. 比喻偷铃铛的人C. 比喻偷东西的人D. 比喻偷铃铛的行为答案:A8.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做事要认真B. 做事要谨慎C. 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变通D. 做事要有耐心答案:C9. 成语“守株待兔”中,“守株”是什么意思?A. 守着树B. 守着树桩C. 守着树干D. 守着树枝答案:B10.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什么?A. 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B. 狐狸模仿老虎的威势C. 狐狸假装老虎的威势D. 狐狸和老虎的合作答案:A。
小学生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abdb0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b.png)
小学生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17小学生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历史成语1.“三十六计”第一计是( )。
A.金蝉脱壳[qiào]B.声东击西C.瞒[mán] 天过海D.借刀杀人2.“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三国时期D.唐宋时期3.与“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韩信B. 项羽C.赵高D.刘邦4.“四面楚歌”讲的是( )的故事。
A.项羽B.刘备C.刘邦5.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 )A.楚庄王B.晋文公C.吴王阖闾[hélǘ]D.越王勾践6.“成也萧[xiāo] 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7.历史上的“约法三章”是由谁先提出的?( )A.刘备B.诸葛亮C.刘邦D.朱元璋8.我国历史上“一鸣惊人”的典故,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 ) A.A.楚庄王B.晋文公C.吴王夫差D.越王勾践9.中国“焚[fén] 书坑儒”的是谁?( )A.汉献帝B.李斯C.秦始皇D.商纣王10.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 )A.隔岸观火B.暗渡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fǔ] 沉舟【1.C 2. A 3.C 4.A 5.D 6.C 7.C 8.A 9.C 10.D】11.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抗金英雄名将岳飞的奸臣是( )。
A.高力士B.秦桧[huì]C.严嵩[sōng]D.李林甫12.岳飞是被秦桧以( )名义杀害的。
A.莫须有B.三心二意C.精忠报国1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 )A.《三国演义》B.《水浒[hǔ] 传》C.《红楼梦》D.《西游记》14.哪一个成语故事发生在北宋?( )A.洛阳纸贵B.程门立雪C.邯[hán] 郸[dān] 学步D.黄粱一梦15.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联?( )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16.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C.圆规曲尺17.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 )A.来俊臣B.周兴C.狄仁杰18.“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 )A.左思的《三都赋》B.司马相如的《长门赋》C.班固的《两都赋》D.张衡的《二京赋》19.除了“毛遂自荐”,与毛遂这个人有关的成语还有( )。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56e54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e.png)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一、将以下成语补充完整9%〔南〕征〔北〕战〔里〕应〔外〕合〔左〕顾〔右〕盼空〔前〕绝〔后〕声〔东〕击〔西〕〔上〕行〔下〕效〔姗〕〔姗〕来迟〔跃〕〔跃〕欲试〔娓〕〔娓〕动听二、按要求写出以下成语12%1、表示知识渊博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闻强记、博古通今足智多谋、文韬武略、满腹经纶、博学多才2、形容团结协作的: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同心合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三、写出以下成语的近义词:12%休戚相关〔息息相关、唇齿相依〕抑强扶弱〔锄强扶弱〕幡然悔悟〔幡然醒悟〕蚁穴溃堤〔蚁穴坏堤〕一览成诵〔过目不忘、过目成诵〕鳞次栉比〔密密麻麻〕和衷共济〔同舟共济〕一决雌雄〔决一死战〕四、选择6%1.下面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亭台搂阁志同道合赴汤蹈火鳞次节比B.重峦叠嶂卓尔不群刻服困难湖光山色C.和哀共济刻苦学习金碧辉皇舍己为人D.安装机器欣赏音乐流连山水奋不顾身2.下面几组词语中,带点字意思没有错误的一组是〔B〕A.深〔深奥〕入浅出感情深〔距离大〕厚深〔非常〕信不疑B.顾名〔名称〕思义举世闻名〔名声〕莫名〔说出〕其妙C.一胜〔胜利〕一负风景名胜〔优美的景物〕事实胜〔比另一个优越〕于雄辩五、成语接龙8%1、握手言欢→〔欢天喜地〕→〔地久天长〕→〔长生不老〕→〔老当益壮〕2、坚韧不拔→〔拔地而起〕→〔起死回生〕→〔生离死别〕→〔别出心裁〕六、按要求填空28.5%1、有许多成语来源于脍炙人口的诗句中,请在空格中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
4.5% 〔万紫千红〕总是春〔柳暗花明〕又一村〔粉身碎骨〕浑不怕2、下面有一群淘气的动物跑出笼子,你能分别把它们送进成语笼中吗?8%熊兔狐狗鸡马鱼羊象牛鹰鹿蛇狼雀龙万〔象〕更新对〔牛〕弹琴指〔鹿〕为马画〔蛇〕添足〔狐〕假虎威老〔马〕识途守株待〔兔〕虎背〔熊〕腰闻〔鸡〕起舞亡〔羊〕补牢〔龙〕腾虎跃鸡飞〔狗〕跳如〔鱼〕得水〔狼〕奔豕突鸦〔雀〕无声雏〔鹰〕展翅3、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宜的数词,将成语补充完整。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827d5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b.png)
成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表示“骄傲自满”的是()A. 洋洋得意B. 沾沾自喜C. 得意忘形D. 自高自大答案:D2. 下列成语中,表示“专心致志”的是()A. 废寝忘食B. 聚精会神C. 三心二意D. 心不在焉答案:B3. 下列成语中,表示“团结一致”的是()A. 同心协力B. 众志成城C. 齐心协力D. 同心同德答案:B4. 下列成语中,表示“虚心请教”的是()A. 勤学好问B. 谦虚谨慎C. 求知若渴D. 不耻下问答案:D5. 下列成语中,表示“调查研究”的是()A. 走马观花B. 浮光掠影C. 深入浅出D. 走南闯北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表示“形容非常高兴的样子”。
答案:喜笑颜开2. ()表示“形容做事情非常认真、仔细”。
答案:一丝不苟3. ()表示“形容事业心强,工作努力”。
答案:孜孜不倦4. ()表示“形容对人或事的态度发生变化”。
答案:转弯抹角5. ()表示“形容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答案:雷厉风行三、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1. 解释成语“画龙点睛”的意思。
答案:画龙点睛,原指画龙时点上眼睛使画龙栩栩如生。
后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使事物更加生动完美。
2. 解释成语“杯水车薪”的意思。
答案: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是以一杯水而欲救车薪之火。
”3. 解释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答案: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4. 解释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
答案: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
5. 解释成语“草木皆兵”的意思。
答案: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四、成语接龙(每题10分,共30分)1. 以“一心一意”开始,接一个含有“一”的成语。
成语故事测试题带答案
![成语故事测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fe603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a.png)
成语故事测试题带答案《成语故事》测试题⼀、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
1、下列哪个成语原⽐喻希图不经过努⼒⽽得到成功的侥幸⼼理。
现也⽐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B)A掩⽿盗铃B守株待兔 C 滥竽充数D叶公好龙2、举⼀反三这个成语与下列哪位历史⼈物有关?(B )A 曹植B孔⼦C 张良D司马睿3、下列哪个成语表⽰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掩盖,⽐喻⾃⼰欺骗⾃⼰,通常是⽐喻⾃欺欺⼈的意思。
( B )A请君⼊瓮B掩⽿盗铃C胸有成⽵D杏林春满4、“胸有成⽵”这个成语是关于宋朝画家( A )的,⽐喻做事前已有全⾯考虑。
A⽂与可B南郭先⽣C董奉D张僧繇5、下列哪个成语⽐喻⼈的学识、技能很⾼(A )A升堂⼊室B⽣吞活剥C黔驴技穷D寻章摘句6、下列哪个词语⽐喻在关键地⽅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动传神。
也⽐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 D )A 妙笔⽣花B呆若⽊鸡C胸有成⽵D画龙点睛7、下列哪个词语⽐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作威作福。
(D )A请君⼊瓮B掩⽿盗铃C胸有成⽵D狐假虎威8、下列哪个词语⽐喻表⾯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A )A叶公好龙B呆若⽊鸡C胸有成⽵D妙笔⽣花9、⽐喻笔法⾼超的⼈写出动⼈的⽂章。
也讽刺写作时夸⼤其辞,胡编乱造。
(D )A叶公好龙B呆若⽊鸡C胸有成⽵D妙笔⽣花10、抗⽇⼩英雄王⼆⼩、刘胡兰机智勇敢地与⽇本⿁⼦周旋,他们不是(A )的⼈。
A.贪⽣怕死B.不学⽆术C.卧薪尝胆 A. 废寝忘⾷⼆、填空题1.“运筹帷幄”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之外,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张良。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指的是⼼⽢情愿地上了别⼈的圈套。
3.负荆请罪是指的战国时期赵王的⼤将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留下了“将相和”的佳话。
4.“⾼屋建瓴”⽐喻居⾼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其中的“瓴”指的是⽔瓶。
三、阅读题滥竽充数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起吹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成语故事》的答案
![《成语故事》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980d3928ea81c759f5780c.png)
《成语故事》的答案
《成语故事》的答案是什么
一、楚国、矛盾、神韵、墙壁、锐利、逼真
二、大雨滂沱、大雪纷飞、大雾弥漫、狂风大作、阳光明媚
三、1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狐假虎威、杯弓蛇影
2、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闹天宫
3、三顾茅庐、卧薪尝胆、完璧归赵、望梅止渴、负荆请罪
画饼充饥、画地为牢、画龙点睛、画蛇添足、大材小用、大器晚成、大逆不道、大公无私、大相径庭
1)大合唱的时候,小明明明不会唱,也站在队伍里张着嘴巴滥竽充数。
2)那个水果贩真黑心,把别的苹果掺杂在红富士里滥竽充数。
四、1、张僧繇给龙点上眼睛,龙飞走了,大家惊叹不已。
2、感到惊讶,不停地赞叹。
点上眼睛的龙真的飞走了。
张僧繇绘画技术的.高超。
五、1、就算(如果)、也、不管、(都)也
2杞人忧天
3、面色不好,没有精神;乖僻,不能理解。
4、每一个人都应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不要去想一些不该自己想的,没有用的东西。
也不应该自己吓唬自己。
题目: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练习题(含答案)
![题目: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b965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b.png)
题目: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练习题(含答案)第一题从下方选项中选择与括号中成语相对应的故事。
()A. 画龙点睛、B. 囫囵吞枣、C. 杞人忧天、D. 守株待兔答案: C. 杞人忧天第二题请按照括号中的成语填空。
1. 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的人,但是我觉得他是正直的。
(温文尔雅)2. 自从得了第一名,他一副得意洋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样。
(欣喜若狂)答案:1. 温文尔雅2. 欣喜若狂第三题找出句子中的成语,并写出解释。
"小明看了这本语文书后,觉得豁然开朗,明白了书中的每个(蕃薯)。
"答案:蕃薯 - 比喻不懂事的小孩子不顾实际,充满幻想。
第四题将下列选择翻译成成语。
1. A. 纸上谈兵2. B. 爱屋及乌3. C. 金蝉脱壳4. D. 画蛇添足答案:1. 纸上谈兵 - 形容只在纸面上空谈理论,不联系实际。
2. 爱屋及乌 - 比喻喜欢一个人就连跟这个人一起生活的东西也一起喜欢。
3. 金蝉脱壳 - 比喻在危难关头逃脱出来。
4. 画蛇添足 - 比喻毫无需要却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第五题请按照括号中的成语写出对应的故事。
1. 请你编一则与(沧海一粟)相关的故事。
2. 请你编一则与(天花乱坠)相关的故事。
答案:1. 沧海一粟 - 形容极少而微不足道的事物。
故事:从前有一个国家,国王喜欢挑灯夜战。
一次,他带领数万人民去攻打邻国。
在国王出发的时候,他的一名臣子提醒他说:“国王,我们的士兵虽然很勇敢,但是和对方相比,我们只能说是沧海一粟啊。
”国王没有听取臣子的建议,结果在战斗中惨败,损失惨重。
2. 天花乱坠 - 形容辞藻华丽,夸张而不实际。
故事:从前,有一个商人,他卖的货物并不好,但是他总是天花乱坠地夸大他的商品的优点,吹嘘得神乎其神。
结果,人们不久就发现了他的花言巧语,不再相信他的话,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第六题请根据成语,写出一个与其相关的故事。
成语:黄粱一梦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叫小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小学二年级阅读考级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选项填在括号里。
30%
1.下列哪个成语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参立。
(B )
A.同心协力
B.分庭抗礼
C.拾人牙慧
D.同仇敌忾
2.“车载斗量”的出处是( C )
A.《左传》
B.《汉书》
C.《三国志》
D.《世说新语》
3.“安土重迁”的反义词是( D )
A.故土难离
B.安居乐业
C.恋恋不舍
D.背井离乡
4.孔子的政治思想是“礼”和( A )
A.仁
B.贤
C.爱
D.信
5.“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有不可阻挡的形势。
“瓴”指的是( B )
A..水
B.水瓶
C.倒
D.泼水
6.“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说话中流露出的(C )
A、聪明才智
B、漂亮牙齿
C、漂亮言辞
D、文章格式
7.“暗度陈仓”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D )
A.伯乐
B.刘备C张飞 D.刘邦
8.《咏柳》的作者是()
A.李白
B.张志和C、贺知章D.白居易
9.“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一句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风景旧曾谙
C.能不忆江南
10.“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这句诗的作者是()
A.贺知章
B.杨万里
C.苏轼
D.王安石
二、画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24%)
安部当车(步)大气晚成(器)令人花指(发)一依带水(衣)
望羊兴叹(洋)木猴而冠(沐)竭泽而鱼(渔)黄梁一梦(粱)各得奇所(其)被水一战(背)攻败垂成(功)娇枉过正(矫)
三、根据意思填成语。
(18%)
1.形容人民生活安乐幸福。
(安居乐业)
2.比喻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事物,以求改进。
(抱残守缺)3.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
也指每个人或事物得到适当的安置。
(各得其所)4.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衔环结草)5.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喜爱和传播。
(脍炙人口)6.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量体裁衣)
四、判断题。
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0%
1.“门庭若市”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
(√)
2.“入木三分”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浑然一体,没有破绽。
(×)
3.“所向披靡”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中。
(×)
4. “反求诸己”的近义词是“苛求于人”。
(×)
5. “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渔歌子》。
()
五、填空。
18%
1.碧玉妆成一树高,()。
2.(),早有蜻蜓立上头。
3.儿童急走追黄蝶,()。
4.(),轻舟已过万重山。
5.只有天在上,()。
举头红日近,()。
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
宝石,此景象真可谓是“(),()7.邻居家男生经常说话不算数,我想对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