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相与阴阳
心肺有病,鼻为之不利
![心肺有病,鼻为之不利](https://img.taocdn.com/s3/m/da42c5f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a.png)
心肺有病,鼻为之不利《内经》中有多个篇章涉及到五脏与面部官窍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脉度》、《灵枢·五阅五使》、《灵枢·师传》等,主要认为五脏与面部官窍一一对应,是五脏与面部官窍关系的主要内容。
《灵枢·五阅五使》云:“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灵枢·脉度》亦云:“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
”说明五脏与七窍的生理关系密切,五脏的精气由经脉输送至颜面五官七窍,使七窍与五脏通应相连,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肺主呼吸,鼻为气道,故“肺气通于鼻”。
鼻的功能是通行呼吸,辨别香臭。
心主血脉,心血可以通过经别上荣舌本,故“心气通于舌”,舌具有分辨五味,调节发音的功能。
肝藏血,开窍于目,故“肝气通于目”。
目能视物形态,分辨五色。
脾主运化,水谷赖口摄入,故“脾气通于口”。
脾的功能正常,则食欲旺盛,口味调和。
肾藏精,充养于耳,故“肾气通于耳”。
耳具有主持听觉,分辨五音的功能。
五脏与七窍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肺气失宣,则鼻塞不通;心火上炎,则舌赤红肿;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脾虚不运,则饮食口淡无味;肾精亏虚,则听力下降,不能分辨五音。
故曰:“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内经》中论及心与诸窍关系时,出现了两种观点,除心开窍于舌说之外,还有心开窍于耳说。
首先,心开窍于舌,是五脏主五窍说的通行观点,有其一定的实际意义。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心主舌……在窍为舌。
”《灵枢·五阅五使》云:“舌者,心之官也。
”《灵枢·脉度》亦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转 颜面望诊与阴阳五行
![转 颜面望诊与阴阳五行](https://img.taocdn.com/s3/m/8be5fb42312b3169a451a454.png)
转颜面望诊与阴阳五行颜面望诊与阴阳五行颜面望诊颜面望诊是几千年来中医理论精华的一部分,是中医"望、闻、问、切"之一,健康的人脸上应该是干干净净,色泽红润有光泽。
刚出生的婴儿脸上通常都是干干净净的;随着岁月的增长以及空气、水、食物添加剂、环境污染、基因变化、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体健康受到伤害,面部就会逐步产生症状。
怎样看呢?由脸部观察,凡是有痣或斑、疙瘩、红肿、发青、发紫、发黑、发暗、色素沉淀等所在位置的器官功能较差。
如果有痣,则表示这个位置器官功能先天就弱,并不代表现在就有病;如果有疙瘩或红肿、发青、发紫、发黑、发暗,则表示所在位置的器官功能正在有疾病发生;如果有斑或色素沉淀,表示所在位置器官功能有病已久。
中医理论认为"外有斑内有瘀"。
一般而言,通过面部查看五色:黄色:脾胃,消化系统;白色:肺,呼吸系统;红色:心脑血管系统;青色:肝胆,免疫系统;黑色:肾脏、膀胱系统。
颜面望诊主要分为八大部分,即"心、肺、肝、肾、脾、小、大、生"。
首先是额头靠近发迹三分之一处,如果有症状,代表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
如果有痣,则表示心血管机能先天不良。
如果是疙瘩或红肿、发青、发紫、发黑、发暗,则表示现在或已有一段时间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
如果是斑或色素沉淀,则表示心血管机能长期不良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两眉间及两眉二分之一处,靠中间画圈部分,代表呼吸系统肺、咽、喉。
两眉二分之一处靠外画圈部分包括太阳穴,代表肝脏。
两眼下方,颧骨上方代表胆。
两眼之间的鼻根处,代表心脑血管。
两眼与鼻根两侧间,男代表胸腔、女代表乳腺,男女都是交叉着看的。
肝脏的另外一个位置是在鼻梁中断,胆的位置在鼻梁中断两侧,所谓肝胆相连,肝胆相照。
鼻头代表脾,鼻翼代表胃。
颧骨下方至鼻头下端大U字平行处,偏外侧代表大肠。
偏内侧小U字处代表小肠。
颧骨至耳之间包括耳朵、脸颊区域,代表肾功能。
五官、五脏、五情、五色、五味、五行
![五官、五脏、五情、五色、五味、五行](https://img.taocdn.com/s3/m/bfd1ec34de80d4d8d15a4fb2.png)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并非高深莫测,而是与我们日常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吸烟多之人,鼻炎患者晚上睡觉前可生吃白萝卜;肝火旺盛两口子时常吵架的,可晚餐多生吃麻酱蔬菜;像本ID一样咽炎严重的可中午生吃苦瓜;肾气不足,没有精神的,可吃喝黑豆浆;想提高生育质量的,早上可多喝豆浆;头发脱落、易分叉的,可用姜水敷头;用眼过度,轻度近视眼的,可多喝绿豆汤,等等。
中医讲究平衡,五彩缤纷的环境和五味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若调配得当,可健体益身,过之则不利健康。
居室大红,则易焦虑、疲劳;太多黄色易情绪激动;多食苦味易腹泻、消化不良;常食甜食,可血糖上升,胆固醇增高,动脉硬化,易心血管疾病;过量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易高血压。
在前篇文章本ID说过:病,本质上其实根本不需要治疗,因也是不可治疗的。
病是众缘和合的,只要把其中的最重要的环境给改变过来了,这病自然就没了。
以后本ID开设《中医养生》系列,哪天有时间又有心情,就写一篇。
今天第一篇:五官、五脏、五情、五色、五味、五行。
五官五脏五情五色五味五行目肝怒青酸木舌心喜赤苦火口脾思黄甘土鼻肺忧白辛金耳肾恐黑咸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律,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德,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增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阴精的生成,来源于饮食五味,而贮藏阴精的五脏、常常会被不正常的饮食五味所伤。
过于酸了,会使肝的功能抗竟,因为木克脾土而导致脾气的衰竭;过量食用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满闷,气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于平衡;过食苦味,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胃气呆滞;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
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样,骨气就精强有力。
中医阴阳五行中古代哲学“气论”的运用论文(共2篇)
![中医阴阳五行中古代哲学“气论”的运用论文(共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953ae9a0116c175f0e48b6.png)
中医阴阳五行中古代哲学“气论”的运用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析中医阴阳五行的核心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对其源流演变,众多前辈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考证。
目前比较公认阴阳五行观念萌生于伏狡、尧舜2时代,但一直到了殷周时期才有了“阴阳”一词,后经春秋到战国中、后期,阴阳的概念H由具体到抽象然后又再具体化。
可查的最早提出阴阳概念的可查资料是《国语·周语》。
“阴阳”学说经过不断的演化“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其实质内容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这种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维持这种关系,事物才能正常、稳定的发展,机体才能保持协调平衡状态。
《黄帝内经》中以“水”“火”作为阴阳的象征“水”和“火”代表的特征反映了“阴”和“阳”的基本属”性“阴”和“阳”可广泛地推演到很多事物和现象。
一般来讲,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世间万物都属于阳的范畴;相对静止的、向下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用来解释事物间以及事物内部更为复杂关系时遇到一定的困难。
于是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出了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着重以“五”为基数来揭示事物间的复杂关系,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仍然是基本的阴阳关系。
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征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解释宇宙万物、人体等复杂事物之间及事物复杂内部之间的关系。
五行学说不是静止、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本质仍然是各矛盾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五行的相生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积极作用,五行相克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专业分享】脏腑有五行,肌肉分阴阳。
![【专业分享】脏腑有五行,肌肉分阴阳。](https://img.taocdn.com/s3/m/03f683cc76a20029bd642d90.png)
【专业分享】脏腑有五行,肌肉分阴阳。
肌肉分阴阳,有弱就有强。
阴阳之道阴阳,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区区两个字竟然可以“包罗万象”,在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占卜等方面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几乎凡所你想,都可以用“阴阳”来表达。
《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一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
二者虽无定象,随道而变,上皆可为道,下亦可为器。
道用无穷,处处有之,因用而论。
用即出,阴阳即定,二者虽定,亦随时而变迁。
在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里,“阴阳”的概念和含义更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人体的生长化收藏,病因病机的演变和发展,“阴阳”既可辩证,又可调治,毫不夸张的说,中医学,其实也是一本关于“阴阳”的哲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从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探究之路医学界其实从未放弃对“阴阳”的探究,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甚至也还有西医说——“阴阳,很可能就是人体内的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这两部分支配和调节机体各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和分泌,既拮抗又协调的调节器官的生理活动。
确实像极了中医的“阴阳”概念。
交感神经系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蛇来了”,会激发所有使人兴奋的表现——阳。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蛇走了”,会抑制所有使人兴奋的表现——阴。
新的感想燃鹅,最近小编又有了新的感想——肌肉也能分阴阳。
我们的肌肉系统其实不仅是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双重影响;还同时受到神经发射和生物力学需求的双重影响。
肌肉失衡而导致的姿态不良也为运动感知觉功能提供了线索。
这也就从理论上提示了,肌肉失衡的表现,和神经系统也许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https://img.taocdn.com/s3/m/9151937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5.png)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感医疗之乱局,叹中医之没落,惜人命之枉丧!本公众号将长期致力于中医经典及传统中医理念的传播与普及工作,唯愿通过您的关注和分享,以达抛砖引玉、正本清源之目的。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文作辅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阅读上,也许读一遍两遍不懂,读十遍乃至百遍定能了然于心。
切记!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篇名与要点五色,即面部的五种颜色与脏腑疾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望诊篇的精华。
此篇和前篇一样,也是雷公与黄帝的对话,而非岐黄对话。
显然,通过不断的学习,黄帝技艺大增,可以带学生了。
本篇主要论述了脏腑肢节反应于面部的色泽及其分布位置,因而从面部色泽变化可测知全身脏腑组织的疾病。
通篇主要论述面部五色内应五脏各主不同的病变,并从色泽之浮沉、枯润、散聚及上下辨病之久新、深浅及预后顺逆。
这些都是望诊的主要内容,也是色诊之大纲,故篇名《五色》。
马莳《灵枢注证发微》:'篇内有五色,言病之义,故名篇。
'原文与译文(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
(译文)雷公向黄帝问道,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化,仅仅以明堂为标准吗?我不知道其意。
(原文)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
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译文)黄帝回答说,明堂就是鼻,阙就是两眉之间的部位,庭就是前额部,蕃就是两颊的外侧,蔽是耳前方的部位。
以上所谈到的明堂、阙、庭、蕃、蔽这些部位的正常现象应该是端正、宽大、丰满,远离十步以后还能看得清楚。
如果观察到某个人有以上的特征,他的寿命一定会达到一百岁。
(原文)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译文)雷公问,怎样辨别面部五官的表象呢?(原文)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译文)黄帝回答说,鼻的正常表现应是鼻骨高起,端正而平直。
妙善-《悟道:宇宙八大规律》
![妙善-《悟道:宇宙八大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9b5f33c87c24028915fc333.png)
既然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互根的,那么,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对与错、顺与逆等等,肯定是同一事物中的两面。它们同时存在于同一事物之中,而不是某个事物中只有好、善、对、是、顺,也不是某一事物中只有坏、恶、错、非、逆。所以《道德经》中讲"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是讲福祸相随,阴阳互根之理。
其实,阴阳本来就是"一",本性中根本不存在"好坏、是非、对错、善恶"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心里分别出来的。因此,万事万物虽分阴阳,但阴阳没有好坏、是非、对错、善恶。
但是,世间人正因为不明此理,矛盾的双方谁也不肯退让,谁也不肯首先消除其中一方的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因此双方才会这样一直执着地争斗下去,最后落得个两败俱伤。
有人会说:"矛盾不是我造成的,是对方主动在伤害我,在有意找我麻烦,我是被迫的"。其实,这还是偏知偏见,并没有悟透和把握阴阳平衡规律。即使是对方先产生了作用力,你这边如果能把握自己,时刻保持平常心,保持一个平和不反感的心理,等于没有产生反作用力,那么,对方的作用力不起任何作用,就会自然化解掉。因为阴阳双方的无论哪一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你只要把握自己不产生反作用力,对方的作用力就无力可施,必自然化解。表象上你似乎是被动的,你似乎软弱可欺,但化解矛盾的主动权始终在你手里,只是你没有认识和把握规律而已。
五行平衡理论及颜面望诊
![五行平衡理论及颜面望诊](https://img.taocdn.com/s3/m/8412102231126edb6f1a102f.png)
五行平衡理论及颜面望诊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在地球的生物圈内,呈现多种生物体生存竞争的严酷环境。
而生于斯食于斯的人类时刻置身于污染的环境里,同时也置身在各种疾病的魔影之下,只是人们还没意识到它的危害性而已,直到有了病才去医院看病,可是西医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同时药物给人体带来的伤害又很大。
我们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呢?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中医的“五行平衡理论及颜面望诊”方面的知识。
我们都知道,数千年来在西医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都是由中医来诊病治病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五行平衡理论”,五行学说是古代先贤早在2600年前就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叫五行。
自然界这五种物质已经不是它们本身所代表的意思了,而是五种属性、五种符号。
它们之前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也就是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外圈相生,是互相滋养与助长的关系。
再看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内圈相克,也就是相互克制、抑制、限制发展。
比如说:“原始人用钻木取火,用火来取暖”,就是相互滋养与助长,也叫相生。
再比如说:人是离不开水的,水少了不行,可是水过多呢,也不行,像洪水海啸,能淹死人也是非常可怕的,这时候就用土来抑制它,说水来土掩就是这个道理。
自然界中这五种物质之间有着维持平衡的关系,任何一种物质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
中医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宇宙,我们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我们的五大脏器与自然界中这五种物质有着相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肝属木络胆;心属火络小肠;脾属土络胃胰;肺属金络大肠;肾属水络膀胱。
那什么叫络呢?其实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也是相对应的,它们之间透过经络联系互为表里。
就是我刚才所说的“络”。
那么透过这个五行图我们就知道,人的五脏六腑之间也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关系,比如说:一个人肝功能好滋养心,心功能好滋养脾,脾功能好滋养肺,肺功能好滋养肾,肾功能好滋养肝,肝功能更好。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人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人](https://img.taocdn.com/s3/m/d7738bb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5.png)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通天第七⼗⼆[通天:天,指⾃然界。
通天,即⼈与⾃然界相通应之意。
本篇从“天⼈相应”的观点出发,根据体质禀赋之阴阳盛衰,把⼈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等五种形态类型。
认为⼈的性格、品质、形态、体质等都与这五种类型有关。
还根据五态⼈的⽣理病理特点,提出针刺治法原则。
由于本篇取⼈与⾃然相通之意,故名“通天”。
]黄帝问于少师⽈:余尝闻⼈有阴阳,何谓阴⼈?何谓阳⼈?少师⽈: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亦应之,⾮徒⼀阴⼀阳⽽已也,⽽略⾔⽿,⼝弗能遍明也。
黄帝⽈:愿略闻其意,有贤⼈圣⼈,⼼[必]能备⽽⾏[衡]之乎?少师⽈:盖有太阴之⼈,少阴之⼈,太阳之⼈,少阳之⼈,阴阳和平之⼈。
凡五⼈者,其态不同,其筋⾻⽓⾎各不等。
黄帝⽈: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太阴之⼈,贪⽽不仁,下齐湛湛,好内⽽恶出,⼼和[抑]⽽不发,不务于时,动⽽后之,此太阴之⼈也。
少阴之⼈,⼩贪⽽贼⼼,见⼈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有荣,乃反愠怒,⼼疾⽽⽆恩,此少阴之⼈也。
太阳之⼈,居处于于,好⾔⼤事,⽆能⽽虚说,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为事如常⾃⽤,事虽败,⽽常⽆悔,此太阳之⼈也。
少阳之⼈,諟谛好⾃责,有⼩⼩官,则⾼⾃宜,好为外交,⽽不内附,此少阳之⼈也。
阴阳和平之⼈,居处安静,⽆为惧惧,⽆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谈]⽽不治,是谓⾄治。
古之善⽤针艾者,视⼈五态,乃治之。
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黄帝⽈:治⼈之五态奈何?少师⽈:太阴之⼈,多阴⽽⽆阳,其阴⾎浊,其卫⽓涩,阴阳不和,缓筋⽽厚⽪,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多阴少阳,⼩胃⽽⼤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太阳脉⼤,必审调之,其⾎易脱,其⽓易败也。
太阳之⼈,多阳⽽少[⽆]阴,必谨调之,⽆脱其阴,⽽泻其阳。
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也。
少阳之⼈,多阳少阴,经⼩⽽络⼤,⾎在中⽽⽓外,实阴⽽虚阳。
独泻其络脉则强,⽓脱⽽疾,中⽓不⾜,病不起也。
黄帝内经—灵枢经
![黄帝内经—灵枢经](https://img.taocdn.com/s3/m/3b1d090f0740be1e650e9a2c.png)
!!!!!!!!!!!!!!!!!!!!!!!!!!!!!!!!!!!!!!!!!!!!!!!!!!!!!!!!!!"
目 录 ・ 1 ・
目录
黄帝灵枢经叙…………………………………………………001 卷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002 本输第二………………………………………………………005 小针解第三……………………………………………………008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010 卷二 根结第五………………………………………………………015 寿天刚柔第六…………………………………………………017 官针第七………………………………………………………019 本神第八………………………………………………………021 终始第九………………………………………………………022 经脉第十………………………………………………………026 经别第十一……………………………………………………033 经水第十二……………………………………………………034 卷三 经筋第十三……………………………………………………037 骨度第十四……………………………………………………040 五十营第十五…………………………………………………041 营气第十六……………………………………………………042
中国古典文化大成・古典著作卷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
出* 版: 学苑音像出版社 印* 刷: 北京密云红光印刷厂 开* 本: ’(# ((),,-’ ((* , $ ,印* 张: ,### 字* 数: "# , ### 千字 版* 次: "##, 年 ) 月第 , 版 印* 数: , & (, ### 书* 号: "%&’ % & ’’#(# & $"$ & ) 定* 价: "#’#! ## 元 ( 全 ,#) 册)
五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
![五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908a55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4.png)
五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五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脏外华、五液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肾在体为骨,主鼓声随,脾在体和肌肉主四肢,肺在体和皮,肝在体和筋,心在体和脉。
2.五脏与五官九窍: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
3.五脏与五志:肾在志为恐经,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
4.五脏与五液: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心在液为汗。
5.五脏与外华:肾华在发,脾华在唇,肺华在毛,肝、华在爪,心华在面。
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五体和五官九窍,以及五脏外华等内容。
脏象学说认为,形体官窍虽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或器官,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都从属于五脏,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
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
脏象学说采用以表知里的方法,着重通过活动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运动规律,从而确定“象”与“脏”的关系。
形体官窍的状态,准确地反映着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健康情况,犹枝叶之与根本。
所以,从形体官窍外部表征的异常变化,可以把握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盛衰,从而测知病变之所在而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
二、官窍官窍,泛指器官和孔窍。
本节所述的官窍是五官和九窍的统称。
官指舌、鼻、口、目、耳等五个器官,简称五官。
五官分属于五脏,为五脏之外候。
“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五官者,五脏之阅也”(《灵枢·五阅五使》)。
除五官之外,咽喉也属于官之范畴。
“人之九窍,阳七,阴二,皆五脏主之”(《古今医彻》)。
阳窍有七,一般称七窍,是头面部(眼二、耳二、鼻孔二和口)七个窍的合称。
灵枢·通天...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通天...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28817be561252d381eb6e30.png)
灵枢·通天【原文】灵枢·通天【内容】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
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
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
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别本作抑)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
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
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
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别本作宣),好为外交而不内附。
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
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
必审(而)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
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少阳之人,多阳(而)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实阴而虚阳。
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宜)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其)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毋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知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
中医健康知识:五脏对应五官辨症
![中医健康知识:五脏对应五官辨症](https://img.taocdn.com/s3/m/6d356e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6.png)
中医健康知识:五脏对应五官辨症在中医理论中,人体内的五脏与五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而五官则是眼、耳、鼻、口、舌。
中医认为,五脏与五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五脏的功能失调或疾病会直接影响到相应的五官,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在中医诊断中,医师往往会通过观察五官的变化来辨别病症,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对五脏与五官之间关系的重视。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五脏对应五官的基本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心主血,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呼吸,肾主藏精。
而眼睛对应心,耳朵对应肾,鼻子对应肺,口对应脾,舌对应心肺脾肝肾五脏之间。
当五脏出现问题时,相应的五官也会出现症状,具体如下:1. 心与眼睛心被称为主宰人体的君主,而眼睛被称为心的窗户。
在中医中,心主血,主神明,因此心的功能失调会直接影响到眼睛的健康。
心火亢盛会导致眼睛红肿、干涩,心血不足则会导致眼睑无力、视物不清等症状。
2. 肝与眼睛肝主疏泄,主情志,中医认为情志不舒畅会影响到肝的功能,进而影响到眼睛的健康。
肝火旺盛会引起眼睛发红、干涩,肝血不足则会导致视物不清、眼睑痉挛等症状。
3. 脾与口脾主运化,主运化水谷精微,口是人体的进食器官,因此脾的功能失调会直接影响到口的健康。
脾虚会导致口干、淡黄苔,脾湿则会导致口舌生疮、口腔异味等症状。
4. 肺与鼻子肺主呼吸,主气,中医认为肺失调会直接影响到鼻子。
肺热会导致鼻塞、鼻衄,肺气不足则会导致鼻息不通、流清涕等症状。
5. 肾与耳朵肾主藏精,主生长,中医认为肾的功能失调会直接影响到耳朵。
肾虚会导致耳鸣、听力减弱,肾阳虚则会导致耳聋等症状。
以上就是五脏对应五官的基本关系,通过了解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辨病的方法和原理。
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可以从五官的状况来推断身体五脏的状况,进而及时调理,保持身体的健康。
个人观点:中医的五脏对应五官的理论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五官的状况,中医医师可以洞察到患者身体内部的状况,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五脏六腑相表里和开窍归经(一)
![五脏六腑相表里和开窍归经(一)](https://img.taocdn.com/s3/m/dfa543ba783e0912a3162a6e.png)
五脏六腑相表里和开窍归经
(一)
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
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这就是五官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五官分别是耳朵、眼睛、鼻子、嘴唇、舌头。
五脏分别为心、肝、脾、肺、肾。
六腑分别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而五脏六腑是相表里的,心与小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
五官中的耳朵对应五脏中的肾、六腑中的膀胱,眼睛对应五脏中的肝、六腑中的胆,鼻子对应五脏中的肺、六腑中的大肠、嘴唇对应五脏中的脾、六腑中的胃,舌头对应五脏中的心、六腑中的小肠。
而六腑中仅剩的三焦则是最大的一个腑,应对于人的肌肉与皮肤。
心主血,与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
功能:
主血脉和神肝主筋与胆相表里,开窍于舌。
功能:
主输泻和藏血。
脾主肌肉,四肢与胃相表里,开窍于口;功能:
运化和统血。
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功能:
主气,司呼吸朝百脉。
肾主骨,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
功能:
藏精、造血和纳气。
1/ 1。
古代经典面相著作:许负论男女五官
![古代经典面相著作:许负论男女五官](https://img.taocdn.com/s3/m/7719aef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9.png)
古代经典面相著作:许负论男女五官古代经典面相著作:许负论男女五官夫人身手欲得厚,大小相覆,滑净光泽,必应豪贵,颜色光润,财禄日进。
夫人颜色恶者,绝无官。
《分坟经》云:头小为一极,不得上天力。
额小为二极,不得父母力。
目小为三极,无有广知识。
鼻小为四极,农作无休息。
口小为五极,无有盛衣食。
耳小为六极,方命难量测。
头虽大,额无角。
目虽大,无廓落无相也。
鼻虽大,梁柱弱。
口虽大,语略绰。
耳虽大,无轮廓。
腹虽大,近上著。
非奴即作客是无相,头虽小,方且平。
目虽小,精且明。
鼻虽小,梁柱成。
口虽小,语媚生。
如:此之人法主聪明,兼不少衣食。
夫女人共语未了,即面看地,如此之人,必有病也。
夫女人当共人语,手拈衣带者,便低头答者,必有奸淫之事也。
五岳额为衡山、颏为恒山、鼻为嵩山、左颧为泰山、右颧为华山。
中岳要得高隆,东岳须耸,而朝应不隆不峻,则无势,为小人,亦无高寿。
中岳薄而无势,则四岳无主,纵别有好处,不至大贵,无威严重权,寿不甚远。
中岳不及且长者,止中寿。
如尖薄,晚年见破,到头少称意。
南岳以倾侧,则主见破,不宜长家。
北岳尖陷,末主无成,终亦不贵。
东西倾侧无势,则心恶毒无慈爱。
五岳须要相朝。
四渎耳为江渎、目为河渎、口为淮渎、鼻为济渎。
四渎要深远成就,而涯岸不走,则财谷有成,财物不耗多蓄积。
耳为江渎,窍要阔而深,有重城之副,紧则聪明,家业不破。
目为河渎,深为寿,小长则贵,光则聪吼浅则短命,昏浊多滞;圆则多夭,不大不小,贵。
口为淮渎,要方阔,而唇吻相覆载,上薄则不覆。
下薄则不载,不覆不载则无寿,无晚幅。
不覆则家必覆。
鼻为济渎,要丰隆光圆,不破不露,则家必富。
五星六耀说五星:金、木、水、火、土也。
六耀者:太阳、太阴、月孛、罗?、计都、紫气。
火星须得方,方者有金章。
(额也)紫气须得圆,圆者有高官。
(印堂)土星须要厚,厚者得长寿。
(鼻也)木星须要朝,五福并相饶。
(右耳)金星须要白,官位终须获。
(左耳)罗睺须要长,长者食天仓。
(左眉)计都须要齐,齐者有妻儿。
五官经络
![五官经络](https://img.taocdn.com/s3/m/060d29721711cc7931b71623.png)
“五官”经络小结五官在现代生活中多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目、耳、口、鼻、身。
如“五官端正”一词中的“五官”即是。
另一层含义是指人体头面的五种器官,但具体位置有所差异。
如中医学谓“五官”是指“五脏五官”,即:目、鼻、唇、舌、耳。
通常所指的五官科是指眼、耳、口腔、鼻、咽喉,现今医学院校所学的五官科学也多指的是此。
由于经脉循行的特点笔者将喉咙、咽、口齿分裂开来进行总结如下。
耳:足少阳胆经:下耳后,从耳后入耳中(听会)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手少阳三焦经: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从耳后入耳中(耳门),出走耳前过客主人(上关)。
手太阳小肠经:入耳中(听宫),经筋:入耳中出走耳上循耳前。
手阳明大肠经络脉(偏历):入耳合与宗筋。
足阳明胃经:上耳前过客主人(上关);经筋:从颊结与耳前。
足太阳膀胱经:从巅至耳上角。
手厥阴心包经经别:出耳后。
鼻:手阳明大肠经:上夹鼻孔(迎香)。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安页中;经筋: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
足太阳膀胱经经筋:上头下颊结于鼻。
手太阳小肠经:抵鼻。
喉咙:手太阴肺经:从肺系;经别: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
手阳明大肠经经别: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中。
足阳明胃经: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络脉:上络头颈,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手少阳三焦经经别:上走喉咙,出于面。
足少阴肾经:循喉咙。
手厥阴心包经经别:上循喉咙。
咽:足阳明胃经经别: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安页出页。
足太阴脾经:夹咽;经别:上结于咽。
足少阳胆经经别:上夹咽,出颐颔中散于面。
手少阴心经:上夹咽。
手太阳小肠经:循咽。
足厥阴肝经:循喉咙后,上入颃颡(相当于鼻咽部)。
口齿:手阳明大肠经: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颊口交人中,络脉:上曲颊偏齿。
足阳明胃经:入上齿,还出颊口,还唇,下交承浆。
经筋:上挟口。
足厥阴肝经:从目系下颊中环唇内。
手太阳小肠经经筋:上曲牙。
手少阳三焦经经筋:其支上曲牙,循耳前。
舌: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五官相与阴阳
骨相>心相(佛家相法)>气色>五官相>情态相(声音, 体态)
心性-----佛家相法(麻衣神相, 达摩相法, 宏业出版社重新打字), 从眼睛看精气神与善恶改运 ---- 心相气色五官相(眉毛, 耳陲)
宏业出版社的相书都可以买
阴阳着重五官像
骨相心相为阴
面相为阳手相为阴
1.阴阳不协调的就会矛盾
2.女命毛多为阳性特质(眉毛, 体毛)
3.鼻子高自我意识强,
4.女命额头高对婚姻不利, 新生的小孩额头高
5.团体相
6.西方人的自我意识强
7.面相好的领导人国家国运就会好, 若不好就会惨
8.耳朵张开为较积极, 贴耳的大部份都有祖产继承(对面不见耳, 问是谁家儿,
对面不见孔, 问是谁家夫--- 鼻为消费能力)
9.张开为招风耳为阳五行上属火(燥烈)
10.木型人(走路直, 手掌不大(若大为无贵气破格), 仙风道骨, 搭配招风耳
木型破格 --- 读书无法读上去
11.针叶树较值钱
五行
1.有两个大小相差粉大的就可以断出粉多事
2.ex : 鼻大嘴小土克水 -- 男的伤到子息女命伤到先生 (为死别的状况)
有歪嘴的则没有子息中国人以男丁为子
3.嘴歪的话孩子要分离到远方口也代表诚信度当今内阁几乎都有问题
4.朱高正情态相
5.纹眉三年以上的可以断离婚
6.火型上下尖鼻孔上杨耳朵外张似老鼠耳最不适合当电视明星通常早年
的运势不好早年母走讲话快走路快水型慢
7.纯五行的人粉难纯金少 k 金多
8.土型状硕肩榜厚硬技安
9.水型状硕胖到肥滋滋像海绵小叮当果:失神因:没信心
10.金型连战许效舜不能破格一步一步走脖子不能细长要粗在家里面粉
少讲话适公务人员守口如瓶
11.耳朵两边不一样为金克木则会有肝与骨头的毛病
12.耳朵男左女右男生1-7左 7-14右女生 1-7右 7-14 左
13.会造成隐藏性的性格
14.耳朵代表内在的个性与小时候
15.耳朵不好与额头不好就可以断出生有问题 (父母离异, 小时没看过爸爸妈
妈)
16.配观(官) 要搭配其它的部份论整体的论断
17.脸型为金与土型混合
18.金型的脸红为火克金
19.早夭为五行局相克或者是骨相
20.邓丽君面相没有问题应该为骨相有问题
21.20吋以下腰束的人无子息与无臀部的人无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