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点的布设和预处理
大气环境监测第七章
五)氟化物
降水中氟化物的主要来自工业污染、燃料及空气 颗粒物中可溶性氟化物。监测降水中氟化物的浓度可 反映局部地区氟污染的状况。 测定降水中氟化物的方法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
六)铵盐
氨是某些工业的排放物,也是含氮有机物生物分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空气被含硫化合物污染的状况。
硫酸盐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离子色谱法、硫酸钡浊 度法、铬酸钡-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等。 二)硝酸盐 NOx一部分来自人为污染源排放,也有相当部分
来自空气放电。空气中的NOx (NO、NO2)经过一系列
复杂的自由基反应,最终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
导致降水pH值降低的因素之一。降水中硝酸根浓度一
二、电导率的测定
大气降水中常含有各种阴阳离子(如Ca2+、Na+、 K+、NH4+、NO3-、Cl-、SO42-等)。当它们的浓度较 低时,降水电导率随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通过测
定雨水的电导率能够快速地推测雨水中溶解离子总量。
雨水电导率一般用电导率仪测定。
三、水溶性离子的测定
一)硫酸盐
降水中的硫酸盐主要来源于燃煤排放的颗粒物和大 气中SO2转化产物,其污染对降水酸化起着重要作用。
(1)采样点不应设在受局地气象条件影响大的地
方,例如山顶、山谷、海岸线等位置。 (2)受地热影响的火山地区和温泉地区、石子路、
易受风蚀影响的耕地、受到与畜牧业和农业活动影响
的牧场和草原等,都不适于选做采样点。
(3)采样点应尽可能避免局部污染源的影响,如废
物处置地、焚烧炉、停车场、农产品的室外储存场、室 内供热系统等,距这些污染源的距离应大于100m。 (4)采样点四周(25m×25m)无遮挡雨、雪的高大 树木和建筑物,较大障碍物与采样器之间的水平距离应
《环境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设计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土壤质量现状监测监测土壤质量标准要求测定的项目,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水平,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2、土壤污染事故监测调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来源、范围、程度(一般指突发和大量污染为主)。
3、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在进行污水、污泥土地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理过程中,对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定点长期动态监测,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可防止土壤污染4、土壤背景值调查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
二、资料收集1、自然环境土壤类型、植被、区域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地利用、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水系、地下水、地质、地形地貌、气象等。
2、社会环境工农业生产布局、工业污染源种类及分布、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途径和排放量、农药和化肥使用状况、污水灌溉及污泥施用状况、人口分布、地方病等。
3、历史情况三、监测项目:根据监测目的与相关标准背景值:测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污染事故监测: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项目;土壤质量监测:影响自然生态、植物正常生长、人体健康项目《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定必测(11项)、选择必测、选择项目----考试时必须写出是根据《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四、采样点的布设:不均匀性,多点布设布设原则1、合理划分采样单元,监测面积较大,需要划分若干个采样单元,在不污染影响的地方选2、择对照采样单元,同单元的差别尽量缩小。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坚持哪里有污染在哪里布点,优先布设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地方。
3、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堆肥周边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覆盖不同土壤类型:1、大气污染型:布点以污染源为中心,考虑当地风向、风速及污染强度等因素2、污灌型:水流的路径和距离、时间3、化肥、农药引起:特点是分布比较均匀广泛对于污染较重—布点较密土壤污染发生原因,对于非污染区、同类土壤中布设一或几个对照采样单元采样点的布设:全面,依污染情况和监测目的而定(采样点的数量可以不写)采样点布设方法1、对角线布点法:适用范围:面积小、地势平坦、污水灌溉。
便民采样点工作制度汇编
便民采样点工作制度汇编一、总则1.1 为了规范便民采样点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便民采样点。
1.3 便民采样点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捷的原则,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采样点设置和管理2.1 采样点设置(1)采样点应设置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区域,便于群众就近采样。
(2)采样点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环境整洁,避免交叉感染。
(3)采样点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和器材,包括采样台、采样椅、口罩、手套、消毒液等。
2.2 采样点管理(1)采样点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
(2)采样点应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和卫生清理,确保采样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3)采样点应做好采样器材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器材的性能和质量。
三、采样人员培训和管理3.1 采样人员培训(1)采样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采样工作。
(2)采样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水平。
3.2 采样人员管理(1)采样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服从工作安排,坚守岗位。
(2)采样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按照规范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3)采样人员应尊重群众,礼貌服务,不得推诿、敷衍群众。
四、采样工作流程和规范4.1 采样工作流程(1)群众到达采样点后,由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发放采样表格。
(2)群众按照表格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采样。
(3)采样结束后,工作人员对采样器材进行消毒处理,并对采样样本进行妥善保存和转运。
4.2 采样工作规范(1)采样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采样人员应使用无菌器材,避免污染样本。
(3)采样人员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采样结果处理和反馈5.1 采样结果处理(1)采样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处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采样结果应按照规定进行报告和归档,便于查询和管理。
(完整版)淡水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一浮游生物调查1采样1.1采样点布设1.1.1原则根据水体面积、形态、浮游植物的生态分布特点和调查的目的等决定采样点数量。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能反映整个水体浮游生物的基本情况。
采样点设置数量见表1。
表1采样点设置数量1.1.2湖泊、水库湖泊应兼顾在近岸和中部设点,可根据湖泊形状在湖心区、大的湖湾中心区、进水口和出水口附近、沿岸浅水区(有水草区和无水草区)分散选设;水库应在库心区(河道型水库应分别在上游、中游、下游的中心区)及大的库湾中心区、主要进水口、出水口附近、主要排污口、入库江河汇合处设点。
1.1.3江河在干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支流汇合口上游、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主要排污口附近、河口区等河段设置采样断面。
根据江河宽设置断面采样点,一般小于50m的只在中心区设点;50m~100m的可在两岸有明显水流处设点;超过100m的应在左、中、右分别设置采样点。
1.2采样层次1.2.1浮游植物采样水深小于3m时,只在中层采样;水深3m~6m时,在表层、底层采样,其中表层水在离水面0.5m处,底层水在离泥面0.5m处;水深6m~10m时,在表层、中层、底层采样;水深大于10m时,在表层、5m、10m水深层采样,10m 以下处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采样。
1.2.2浮游动物采样由水体的深度决定,每隔0.5m、1m或2m取一个水样加以混合,然后取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
1.3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采集次数依研究目的而定,采样次数可逐月或按季节进行,一般按季节进行。
样品瓶必须贴上标签,标明采集时间、地点。
采样时间尽量保持一致,一般在上午8:00~10:00进行。
1.4采样方法1.4.1浮游植物采样定量样品在定性采样之前用采水器采集,每个采样点取水样1L,贫营养型水体应酌情增加采水量。
泥沙多时需先在容器内沉淀后再取样。
分层采样时,取各层水样等量混匀后取水样1L。
大型浮游植物定性样品用25号浮游生物网在表层缓慢拖曳采集,注意网口与水面垂直,网口上端不要露出水面。
核酸室采集工作制度
核酸室采集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采样点设置及人员资质准入1. 采样点设置(1)采样点应设置在通风良好、易于消毒的环境中,避免交叉感染。
(2)采样点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和器材,包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试管架、密封袋、专用安全密封箱、手电筒、无菌棉签、检验单及条形码、手消毒液、含氯消毒液、医疗垃圾桶等。
2. 人员资质准入(1)标本采集人员原则上应为取得医师、护士、检验初级以上技术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2)标本采集人员应经过省、市卫生健康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和院感防控培训,掌握相应的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个人防护知识,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三、采样工作规程1. 采样前准备(1)采样人员穿戴好生物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等。
(2)检查采样器材是否齐全、合格,确保各种器材数量充足。
(3)核对采样信息,包括被采样人的姓名、身份证号、采样时间等。
2. 采样操作流程(1)被采样人应保持站立姿势,头后仰,嘴张开,暴露出咽部。
(2)采样人员用无菌长棉签深入被采样人的咽部,轻轻旋转,采集咽部黏膜样本。
(3)将采集到的样本放入病毒采集试剂盒中,密封好,放回专用安全密封箱。
3. 采样后处理(1)采样人员脱去生物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手消毒。
(2)对采样点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3)将采样后的医疗废物分类处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四、采样质量控制1. 采样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确保采样质量。
2. 采样人员应做好采样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防护,防止样本污染。
3. 采样人员应做好采样后的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工作,防止环境污染。
五、采样室安全管理1. 采样室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
2. 采样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水、电、门窗的安全。
采样点的设置课件
确定采样范围
根据采样目的和区域特点 ,确定采样范围和区域。
选择采样点位
在确定的采样范围内,选 择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 采样。
采样点设置的基本流程
制定采样计划
制定详细的采样计划,包 括采样时间、采样频率、 采样方法等。
准备采样工具
根据采样计划,准备所需 的采样工具和设备。
实施采样
按照采样计划进行实地采 样,并记录相关数据。
采样点设置的基本流程
数据整理与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 结论。
报告编写
编写采样报告,将结果以书面形式呈 现。
采样点数量的确定
根据采样目的和区域特点,确定合适的采样点数量。
如果采样目的是了解整体情况,需要设置多个采样点; 如果是特定场所或设施,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考虑采样的精度和代表性,适当增加或减少采样点的数 量。
Chapter
采样点设置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采样点设置将更加 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和选择最佳的采样点,提高采样效 率和准确性。
精细化
随着传感器和测量技术的发展,采样点设置将更加精细化 ,能够获取更高质量和更详细的数据,为各领域的应用提 供更准确的依据。
集成化
未来采样点设置将更加集成化,各种传感器和设备能够更 加方便地组合在一起,实现多参数、多维度的采样,提高 采样效率和数据质量。
在采供血机构设置采样点,以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检测。
尿液检测
在医疗机构或家庭设置采样点,以采集尿液样本进行检测。
生殖道分泌物检测
在医疗机构或家庭设置采样点,以采集生殖道分泌物样本进行检 测。
04
采样点设置的案例分析
Chapter
环境监测校园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一、监测背景二、监测目的及意义三、现场调查及考研四、采样点的布设五、监测项目及其频率六、室内环境污染物的限值七、采样方法(主要是甲醛、氨、细菌总数和氡的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八、质量保证和措施九、华东交通大学室内空气综合评价十、环境监测课设所得到的收获和体会十一、参考文献一、监测背景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经、文、法、理、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
学校占地面积2800余亩,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大学。
二、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2)对校园的室内空气环境连续监测,评价校园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3)评价华东交通大学食堂,宿舍,教学楼和实验室的室内空气质量,为研究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提供依据。
(4)培养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意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污染源很广泛,影响因素也很复杂。
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
近年来,更多感到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其主要原因有一下三点:(1)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
(2)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日趋增多。
(3)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对污染物接触的水平。
至今,室内空气已经成为人们和有关政府部门和组织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是环境和卫生监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监测工作,了解室内污染物来源、种类以及污染水平和浓度变化规律,为评价、管理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所以,本课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监测校园室内空气质量,为环境质量不好的地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打造一个环境质量优异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采样、样品制备和预处理
复检样品:在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作
复检用 保留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通常一个
月),以备有争议时再作验证,但易变质 食品不作保留。
4.采样的一般方法
随机抽样
代表性取样
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 初料中抽取部分样品。
所有初料的各个部分都 有被抽到的机会
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根据 样品随空间(位置)、时间变 化的规律,采集能代表其相应 部分的组成和质量的样品。 (如分层取样、随生产过程流 动定时取样、按组批取样、定 期抽取货架商品等 )
10)感官不合格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 不合格产品。
二、样品制备
(一)样品制备
按采样规程采取的样品往往数量过多,颗粒太大, 组成不均匀。
必须对样品进行粉碎、混匀、缩分——样品制备
1.样品制备的总原则
要防止易挥发性成分的逸散 、避免样品组成和 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
做微生物检验的样品,要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制 备
(8)超声波辅助萃取(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UAE)
超声波发生器能发出高频振荡讯号,通过换 能器可以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 中,超声波在介质中疏密相间地向前辐射, 使介质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由 空化效应而形成超过1000个大气压的瞬间 高压,从而加速了溶剂萃取过程。
亚临界水与常温常压下的水在性质上有 较大差别,它类似于有机溶剂
水在250℃时介电常数为27,介于常温 常压下乙醇(ε=24)和甲醇(ε=33)之间
对中等极性和非极性有机物具有一定的 溶解能力
适用:处理各种固体和半固体样品中的 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
静态SBWE主要是通过控制加热的温度, 压力和时间等因素来到达最优萃取条件。
环境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技术
环境样品的 采集及预处理技术
环境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技术
样品采集 样品预处理、保存 消解、分离、富集
测试待测组分含量
第一节 采样前应考虑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 采样区域和采样点的确定 • 样品的种类 • 样品的大致浓度范围 • 基体的种类及其均匀程度 • 所用分析方法的特殊要求 • 采样时应根据不同样品选择采样器皿
• 对于使用管道或水渠排放的水样的采集,首先必须考 虑通过实验确定微量元素或污染物分布的均匀性,应 该避免从边缘、表面或地面等地方采样。
• 在确知一些排放源排放时间时,采样时间可随排放时 间而变化。
• 在有多种排放源存在的情况下,不同横断面或不同深 度的样品组成和浓度变化较大,可沿横断面和水流深 度设置采样点。
1.2 样品的种类
• 采样之前要根据分析检测要求和目标分 析物来确定样品的种类。
• 例如要测定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需要采集气 体样品;要研究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及富集规律,不仅要采集所研究的水体样品, 还要采集相应水体中的藻类、贝类、鱼虾等 动植物样品。
1.3 样品的大致浓度范围
• 有毒化学污染物在各种样品中的分布差 别是很大的。采样前,应大致了解所测 样品的浓度范围,以便做到有的放矢, 采集合适的样品体积与数量。Fra bibliotek思考题
• 为了获得真实、准确、全面的环境污染 状况信息,采集环境样品之前应考虑或 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第二节 水样的采集及预处理技术
2.1 水样采集方法与采样器 2.2 预处理及保存技术
2.1.1 水样采集方法
• 环境水样可分为自然水(雨雪水、河流水、湖 泊水、海水等)、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
• 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复杂的多种成分,包括无机 固体、有机胶体、细菌和藻类,还有含量很低 的微量元素或有机污染物。
大核酸采集点工作制度
核酸采集点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我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加强新冠病毒的防控能力,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对核酸采集点的工作进行详细规定。
二、采样点设置与管理1. 核酸采集点应设置在交通便利、便于消毒和隔离的地方。
采集点内部应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样本处理区、医疗废物处置区等区域。
2. 核酸采集点应配备足够的防护物资、采集试剂、采样器材等,确保采集工作的正常进行。
3. 核酸采集点应配备专业的采集人员、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负责采集、送检、信息录入等工作。
4. 核酸采集点应建立健全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确保采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采样人员资质与培训1. 采样人员原则上应为取得医师、护士、检验初级以上技术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2. 采样人员应经过省、市卫生健康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和院感防控培训,掌握相应的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个人防护知识,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3. 采样人员应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采样工作。
四、采样工作规程1. 采样前准备:采样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准备采集试剂、采样器材等。
2. 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确保采集到足够的样本。
3. 采样后处理:采样人员应将样本放入专用安全密封箱,填写标本信息登记表,并及时送检。
4. 采样结束后:采样人员应进行现场消毒,处置医疗废物,确保采集点的清洁和安全。
五、生物安全与个人防护1. 采样人员应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样本污染和交叉感染。
2. 采样人员应定期进行个人防护培训,掌握个人防护知识和技能。
3. 采样点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消毒用品,确保采样人员的安全。
六、质量控制与监督1. 采样点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对采样、送检、结果报告等环节进行严格监控。
2. 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强对核酸采集点的监督检查,确保采集工作的质量。
第1讲样品的采样点的布设、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3
(四)土壤采样点的布设
• 土壤的不均一性是造成采样误差的最主要原因。 • 土壤是固、气、液三相组成的分散体系,各种外
来物进入土壤后流动、迁移、混合较难,所以采 集的样品往往具有局限性。一般情况下,采样误 差要比分析误差高得多。为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必须采取以下两个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调查面源。对城市环境规划和管理有重要意义。 (3)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多个污染源组成的污染
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对调查点源较合适 。 (4)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 风向明显的地区。上风向应设对照点。
28
图3.1 网格布点法
29
图3.2 同心圆布点法
30
图3.3 扇形布点法
图4.3 废渣堆中采样点的分布示意图
42
(六)植物样品采样点的布设
在划分好的采样小区内,常采用梅花形布点 法或交叉间隔布点法确定代表性的植株。
图6.16 采样点布设方法
43
(七) 噪声采样点布设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1)网格测量法
将要普查测量的城市分成等距 离网格(例如500m×500m),测 量点设在每个网格中心,若中心点 的位置不宜测量(如房顶、污沟、 禁区等),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 位置。网格数不应少于100个。
(3)控制断面: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 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污 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
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
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
★与环境介质的流动性有关 ★与污染物的性质有关
水样的采集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是水质分析的重要环节。
要想获得准确、全面的水质分析资料,首先必须使用正确的采样方法和水样保存方法并及时送样分析化验。
如果这个环节没有做好,那么,即使分析化验操作严格细致、准确无误,其结果也是毫无意义的。
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耽误了工作。
水样采集和保存的主要原则是:(1)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2)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水样的代表性是指样品中各种组分的含量都应符合被测水体的真实情况。
为了得到具有真实代表性的水样就必须选择恰当的采样位置,合理的采样时间和先进的采样技术。
一、采样布点在采集水样之前,必须做好有关的调查和了解。
例如对于水体的采样,应事先了解流域范围内城市和工业的布局及废水排放情况,农业区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及污水灌溉情况以及河流的流量、河床宽度和深度等水文情况。
对于工业废水的采样,则应事先了解工厂性质、产品和原材料、工艺流程、物料衡算、下水管道的市局、排水规律以及废水中污染物的时、空量的变化等。
由于被分析的水体性质和分析目的、分析项目的不同,采样布点的要求和原则也不尽相同。
1.水体采样布点采样布点通常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意:(1)在水体系统中选择合适的采样地段(断面)和(2)在所选地段上的具体采样位置,即采样点。
布点的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采样断面的布设对于一般的江河水系,至少应在污染源(有时也可将一座城市或工业区看作是二个大污染源)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布设三个采样断面:①上游断面作为对照断面(或称清洁断面),用以了解河流在基本上未受到污染时的水质情况;②中游断面作为检测断面(或称污染断面),应设在污染源排放目的紧接下游但与河水混合较均匀的地段。
将此断面的水质与清洁断面相对照,便可用以了解水质污染的情况与程度;③下游断面作为结果断面,通常应设污染源的更下游处,用来表明河流流经该城市或工业区范围后污染的最终结果,也反映给下游河段造成污染的情况。
采样布点方法
图5-1 土壤采样点示意图(1)对角线布点法(见图5-1( a)):该法适用于面积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受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布点方法是由田块进水口向对角线引一斜线,将此对角线三等分,在每等分的中间设一采样点,即每一田块设三个采样点。
根据调查目的、田块面积和地形等条件可做变动,多划分几个等分段,适当增加采样点。
图中记号作为采样点。
(2)梅花形布点法(见图5-1 (b)):该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中心点设在两对角线相交处,一般设 5 —10个米样点。
(3)棋盘式布点法(见图5-1 ( c)):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但土壤较不均匀的田块,一般设10个以上采样点。
此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因为固体废物分布不均匀,应设20个以上采样点。
(4)蛇形布点法(见图5-1 (d)):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
布设采样点数目较多。
1、河流岸边溪水中表层沉积物与河岸带(关系)排污口、村庄、企业、两岸沿线重要闸坝、排污口上下游、支流汇入(采样点位置与周边环境表格)1-17北岸,18-28南岸,沉积物-采样点近岸沿平行河流方向10m长度范围内,随机取5个0-10m深度混合为一个样品。
采28个样土壤-采样点沿距河边10m范围内的河岸带,按S型布点,采0-20,20-40,40-60 三个土层深度土样,共采集84个。
处理:剔除植物残体和石块,装入聚乙烯封口袋密封,编号。
自然风干后,压碎碾磨,过100 目筛,待用。
《城郊流域河岸带土壤与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及分布特征- 王志英》2、采样器:抓斗式采样器(彼得森法)0-10cm深度(均取表层沉积物),各样点平行采样3次,车载冰箱4 度保存,样品冷冻干燥,研磨过100目筛,密封保存。
3、沉积物经冷冻干燥机干燥后,研磨,去除植物残体和石块等杂质,四分法取1/4 作为实验样品,过200目筛子,装入聚乙烯瓶待用。
采样点的设置课件
案例三:交通流量监测的采样点设置
总结词
依据道路类型、车流量和人流量
详细描述
在交通流量监测的采样点设置时,应充分考虑道路类型、车流量和人流量等因素。在主 干道和高速公路等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设置采样点,同时考虑路口和交叉路段的 车流状况,以准确反映交通流量状况。此外,应关注行人安全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合理
详细描述
流动采样点通常用于对特定路线或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例如对城市道 路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这些采样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移动,以便收集不同地 点和环境下的数据。
随机采样点
总结词
随机采样点是指在特定区域内随机选择的采样点。
详细描述
随机采样点通常用于了解一个区域内环境质量的平均水平或分布情况。这些采样 点的选择通常是随机的,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公正性。
选择采样点位置
根据监测目标、地理条件、环境因素等选择合适 的采样点位置。
建立采样点网络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采样点网络,包括采样点的布局 、编号、标识等。
实施采样
按照监测计划和规范进行采样,并记录相关数据 。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处理,得出结论,为环 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CHAPTER 02
采样点设置的实际应用
环境监测采样点设置
01
02
03
空气质量监测
在城市、工业区、郊区等 不同区域设置监测点,以 评估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 物分布。
水质监测
在河流、湖泊、水库、地 下水等不同水源地设置监 测点,以确保水质安全和 满足饮用水标准。
土壤监测
在农田、森林、城市绿地 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设 置监测点,以评估土壤质 量状况和污染物分布。
采样点设置要求
采样点设置要求选择独立空间或空旷广场、具备通风条件和设置搭建的场地作为大规模人群采样点。
根据原有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临时隔离区和后勤保障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避免因场地狭窄、人员密集导致现场秩序混乱。
采样点完成任务后由辖区卫生院安排专人进行彻底消毒。
采样点设置为单向通道,被采样人由等候区进入样本采集区后不准返回直接离开。
1.等候区。
应当独立设置,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明确采样步骤和注意事项,设置1米线“间隔要求”,增加体温测量等防控设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避免人流、物流交叉。
为提高采样效率,防止人员聚集,可设置多个采样通道。
2.采集区。
根据天气情况,配备帐篷、电暖气、适量桌椅、信息收集工具、医用垃圾回收容器及暂存区域;配备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采样管,并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
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
严格规范采样标本管理和医疗废物处置,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
3.后勤保障区。
空间应当相对密闭,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消杀设备以及临时休息。
4.临时隔离区。
空间应当相对独立,在临时隔离区,采样点负责人安排专人对异常人员再次进行体温测量(如使用水银体温计,时间间隔至少 10 分钟)和简单流调,包括近 14 天健康状况、旅居史、接触史等。
异常人员离开临时留观点后,采样点负责人安排专人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对临时隔离点进行消毒处置。
5.服务设施。
采样现场要为受检人员提供人性化服务,配备常规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设备;设置垃圾回收等设施;周边无公共厕所的,要设置临时公厕;根据天气条件配备必要的避风、挡雪、遮阳、遮雨等设施。
烟道采样点布设
(一)某些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化合物的测 定
1. 样品预处理方法 2. 测定方法简介
(二)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1. 多环芳烃的提取
2. 多环示意图
图3.37 纸层析示意图
3. 苯并(a)芘的测定
图3.38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流程示意图
第七节 污染源监测
一、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
(一)监测目的和要求
• 监测目的:检查排放的废气中有害物质含量是否符 合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评价净 化装置及污染防治设施的性能和运行情况,为空气 质量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
• 进行监测时,要求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 对因生产过程而引起排放情况变化的污染源,应根 据其变化特点和周期进行系统监测。
在采样装置的流量计前装有冷凝器和干燥器 的情况下,干烟气的采样体积按下式计算:
Vnd 0.27Q'
pa pr t M sd (273 tr )
式中:Vnd——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体积,L; Q’ ——采样流量,L/min; Msd——干烟气气体相对分子质量,㎏/kmol; tr ——转子流量计前气体温度,℃; t——采样时间,min。
式中: ——烟气中烟尘平均浓度,mg/m3; v1, v2、,…, vn——各采样点烟气流速,m/s; ρ1, ρ2, …,ρn——各采样点烟气中烟尘浓度,mg/m3; S1 , S2 , …, Sn——各采样点所代表的截面积,m2。
(六)烟尘(或气态污染物)排放速率的计算
排放速率(㎏/h)= Qsn 10 6
vs Kp
2 pv
式中:vs——烟气流速,m/s; Kp——皮托管校正系数; pv——烟气动压,Pa; ρ——烟气密度,kg/m3。
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设置规范(参考)
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设置规范(参考) 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设置规范(参考):让我们一起“摸清”健康状况!1. 开篇点题亲爱的朋友们,最近疫情又有所反弹,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安全,我们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
那么,如何设置好核酸检测采样点呢?别着急,小编这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摸清”健康状况的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设置规范。
2. 第一部分:采样点的选择我们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采样点要尽量靠近居民区、工作区和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方便大家就近进行检测。
采样点的环境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避免交叉感染。
3. 第二部分:采样点的标识为了让大家更快地找到采样点,我们要在采样点附近设置明显的标识。
标识要醒目、易懂,可以用红色的横幅、标语或者指示牌来表示。
比如:“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在这里”,或者“请大家配合进行核酸检测”。
4. 第三部分:采样点的布局采样点的布局要合理,方便大家排队等候。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用“单行进、双列分流”的方式。
即大家从一端进入,先进行体温检测,然后按照指引前往指定的采样窗口。
排队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拥挤。
5. 第四部分:采样点的设备与人员采样点的设备要齐全,包括体温计、口罩、手套、消毒液等。
要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采样工作,确保采样过程顺利进行。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配备一些简单的休息区域,让大家在等待的过程中能够舒适一些。
6. 第五部分:采样点的宣传与引导在采样点附近,我们还要设置一些宣传栏或者播放一些宣传片,让大家了解核酸检测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要引导大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7. 第六部分:采样点的服务与关怀在采样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大家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
比如,对于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照和照顾。
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大家都完成检测,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人。
8. 结尾总结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的设置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要保证检测的效果,又要让大家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样点的布设
MICRO-STEREO COLORFUL WORK REPORT
生物样品的采集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样品的点位布设 植物样品:
农作物样品的点位布设
动物样品: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样品
森林植物每年从土壤中取走大量的营养元素,而又以 凋落、分泌、死亡等方式将大量物质归返于土壤中,这 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森林植物各个 器官中的营养元素有较大差异,不仅在不同的生长时期 差异较大,而且在一日之内也有变化,另外在植株的各 部位及新叶和老叶间营养元素也比较明显。如果要分析 森林植物较稳定的灰分元素含量,采集时间应在森林植 物生长停止前。
酸溶浸法
HCl—HNO3溶浸法 取适量的风干土样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入适量的盐酸和硝酸。盖上表
面皿于电热板上加热,待蒸发至约剩5mL,冷却,用水冲洗烧杯和表面皿,用中速滤 纸过滤并定容,用原子吸收法或ICP发测定。 硝酸—硫酸—高氯酸溶浸法
取适量的风干土壤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入体积比为5:1:20的硝 酸—硫酸—高氯酸混合酸,置于电热板上加热,当开始冒白烟后缓缓加热,并经常 摇动烧杯,蒸发至近干。冷却,加入体积比为1:2的硝酸和水,加热溶解可溶性盐 类,用中速滤纸过滤,定容待测。 硝酸溶浸法
蔬菜样品:菜地采样可按对角线或蛇形法布点,采样点不应少于10个。
动物样品
动物的尿液、血液、唾液、胃液、乳液、粪便、毛发、 指甲、骨骼和组织等都可作为代表性样品。但通常是尿 液、血液、毛发和指甲。样品从监测区域内产品产地或 最初集中地采集,所采品种要尽可能齐全,以较为客观 的反映污染程度。
噪声点位布设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浸提过程是在经碳酸盐结合态处理方法后的残余物中,
加入20mL 0.3mol/L Na2S2O3-0.175mol/L柠檬酸钠-0.025mol/L柠檬酸混合液,或 者用0.04mol/L NH2OH﹒HCl(盐酸羟胺)在20%(V/V)乙酸中浸提。浸提温度 为96℃±3℃,时间可自行估计,到完全浸提为止,一般在4h以内。
为了分析森林植物样品,应该选择森林生物群种的优 势木,选择合适的布点方法使植物样品具有代表性、典 型性和适时性。
为采集的植物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要对一定范围污染情况的 植物进行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类型、植物特征、地形地貌等因素要进行综合考虑, 选择合适的地段作为采样区,在采样区内划分若干采样小区,采用适宜的布点方法, 确定代表性的植物。
土壤样品分解方法
酸分解法也称消解法,是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常选用的方法。分 解土壤样品常用的混合酸消解体系有: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 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硝酸—硫酸—高氯酸、硝酸—硫酸— 磷酸等,为了加速土壤中欲测组分的分解,还可以加入其他氧化剂 或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五氧化二钒、亚硝酸钠等。以盐酸—硝 酸—氢氟酸—高氯酸为例。
2)分解土样量一般不能超过1.0g,使测定含量极低的元素时的称量收到限制 3)分解含有有机质较多的土样时,特别是使用高氯酸的场合下,有发生爆炸 的危险,可先在80~90度将有机物充分分解。
微波炉加热分解法
将土壤样品和混合酸放入聚四氟乙烯 容器中,置于微波炉内加热使土样分解的 办法。由于微波炉加热不是利用热传导方 式使土样从外部受热分解,而是以土样与 酸的混合液作为发热体,从内部加热使土 样分解,热量几乎不向外部传导损失,所 以热效率非常高,并且利用微波能激烈搅 拌和充分混合土样,使其加速分解。如果 用微波炉加热分解一般土壤样品,经几分 钟便可达到良好的分解效果。
土壤中有效硼常用沸水浸提,操作步骤:准确称取10.00g风干过20目
筛的土样于250mL或300mL石英锥形瓶中,加入20.0mL无硼水。连接回流冷却器后
煮沸5min,立即停止加热并用冷却水冷却。冷却后加入4滴0.5mol/L CaCl2溶液,移
入离心管中,离心分离出清液备测。 关于有效态金属元素的浸提方法较多,例如:
若车间内各处声级波动大于3dB,则应按声级大 小,将车间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必须包括所有 工人为观察或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工作、活动的地 点和范围。
4、车外噪声测量场地
(1) 声级计用“A”计权网络, “快档”进行测量,读取车辆驶过 时的声级计表示的最大读数。 (2)同样的测量往返进行二次, 车辆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应 大于2dB。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检测 (1)网格测量法
将要普查测量的城市分成等距离网格(例如 500m*500m),测量点设在每个网格中心,若中心 点的位置不宜测量(如房顶、污沟、禁区等),可 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网格数不应少于100个 (2)定点测量法
在标准规定的城市建成区中,优先选取一个或多 个代表测点,进行24h连续监测。
布点方法
根据前期调查资料和图件资料划分采样区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或者交叉 间隔布点法确定代表性的植株,最好结合土壤采样进行采取蛇形布点采 样的方法
农作物样品
粮食作物:由于粮食作物生长的不均一性,一般采用多点取样,避开田边2米,
按梅花形或蛇形布点法采样。在采样区采取10个样点的样品组成一个混合样。
间。温度过高,消解样品时间短及样品溶液蒸干,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碱熔分解法
碱熔分解法是将土壤样品与碱性混合,在高温下熔融,使样品分解的方法。所用仪器 铝坩埚、瓷坩埚、镍坩埚和铂金坩埚等,常用的熔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偏 硼酸锂。
操作要点:称取适量土样于坩埚中,加入适量溶剂(用碳酸钠熔融时应先在坩埚底垫 上少量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充分混匀,移入马弗炉中高温熔融。熔融温度和时间视溶剂 所定,如用碳酸钠在900~920度熔融30min,用氢氧化钠在650~700度熔融20~30min等。 等熔融后的土样冷却至60~80度后移入烧杯中,在电热板上加水和盐酸加热浸取和中和、 酸化熔融物,待大量盐类溶解后,滤去不溶物,滤液定容,供分析测定。 优点:具有分解样品完全、操作简便、快速,且不产生大量酸蒸汽的特点。 缺点:由于使用试剂量大,引入了大量可溶性盐,也易引进污染物质。另外,重金 属如镉、铬等在高温下易挥发损失。
残留态
经上述四部分提取之后,残余物中将包括原生及次生的矿物,它们除了主要组成元 素之外,也会在其晶格内夹杂、包藏一些痕量元素,在天然条件下,这些元素不会在 短期内溶出。残余态主要用HF-HClO4分解,主要处理过程参见土壤全分解方法之普 通酸分解法。 上述各形态的浸提都在50L聚乙烯离心试管中进行,以减少固态物质的 损失。在互相衔接的操作之间,用10000转/min(12000g重力加速度)离心处理 30min,用注射器吸出清液,分析痕量元素。残留物用8mL去离子水洗涤,再离心 30min,弃去洗涤液,洗涤水要尽量少用,以防止损失可溶性物质,特别是有机物的 损失。离心效果对分离影响较大,要切实注意。
取适量的风干土壤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入适量的硝酸。盖上表面皿, 置于电热板或砂浴上加热,若发生迸溅,可采用每加热20min关闭电源20min的间歇 加热法。待蒸发至约剩5mL,冷却,用水冲洗烧杯壁和表面皿,用中速滤纸过滤,定 容待测。
Cd、Cu等的0.1mol/L HCl溶浸法
准确称取10.0000g风干土样于100mL广口瓶中,加入0.1mol/L HCl 50mL,在水 平振荡器上振荡。震荡条件是温度30度、振幅5~10cm、振荡频次100~200次/min,振荡 1h.静置后,用倾斜法分离出上层清液,用干滤纸过滤,滤液经过适当稀释后用原子吸 收法测定。
0.1mol/L HCl浸提 称取10.mL1mol/L HCl 浸提液,用水平振荡器振荡1.5h,干滤纸过滤,滤液用于分
析。酸性土壤适合用0.1mol/L HCl浸提。用1mol/L NH4Ac浸提土壤中有效钙、镁、
钾、钠等
水浸提
取适量风干土样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水润湿,加入适量的浓盐酸,于电热板上 低温加热,蒸发至约剩5mL时加入适量浓硝酸,继续加热至粘稠状,再加入适量氢氟酸并 继续加热,为了达到良好的除硅效果应不断摇动坩埚,最后加入少量高氯酸并加热至白烟 冒尽。对于含有有机质较多的土样,自加入高氯酸后加盖消解。分解好的样品应呈白色或 淡黄色(含铁较高的土壤),倾斜坩埚时呈不流动的粘稠状。用水冲洗坩埚内壁及盖,温 热溶解残渣,冷却后定容至要求体积(根据欲测组分含量确定) 注意:这种消解体系能够彻底破坏土壤矿物质晶格,但在消解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时
水果样品:平坦果园采样,可采用对角线布点采样,由采样区的一角向另一角引
一对角线,在此线上等距离布设采样点,采样点数量根据采样区域面积、地形及检 测目的确定。山地果园应按不同海拔高度均匀布点,采样点一般不应少于10个。对 于树型较大的果树,采样时应在果树的上、中、下、内、外部及果实着生方位均匀 采摘。
有机结合态 在经上述处理后的残余物中,加入3mL 0.02mol/L HNO3、5mL
30%H2O2,然后用HNO3调节pH至pH=2,将混合物加热至85℃±2℃,保温2h, 并在加热中间振荡几次。再加入3mL 30%H2O2,用HNO3调至pH=2,再将混合物 在85℃±2℃加热3h,并间断地振荡。冷却后,加入5mL 3.2mol/L乙酸铵 20%(V/V) HNO3溶液,稀释至20mL,振荡30min。
目前0.1mol/L HCl溶浸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酸溶浸法,该方法还可溶浸As、Ni、 Zn、Fe、Mn、Co等
提取法—无机污染物的提取
有效态的浸提法
DTPA浸提 DTPA(二乙三胺五乙酸)浸提液可测定有效态Cu、Zn、Fe等。浸提液的配
制:其成分为0.005mol/L DTPA-0.01mol/L CaCl2-0.1mol/L TEA(三乙醇胺)。称 取1.967gDTPA溶于14.92gTEA和少量水中;再将1.47gCaCl2•2H2O溶于水,一 并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950mL,用6mol/L HCl调节pH至7.30(每升 浸提液约需加6mol/L HCl 8.5mL),最后用水定容。贮存于塑料瓶中,几个月内 不会变质。浸提方法:称取25.00g风干过20目筛的土样放入150mL硬质玻璃三 角瓶中,加入50.0ml DTPA浸提剂,在25℃用水平振荡机振荡提取2h,干滤纸 过滤,滤液用于分析。DTPA浸提剂适用于石灰性土壤和中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