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总论10.21

合集下载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02
CATALOGUE
推拿基础理论
经络与穴位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经络与穴位是推 拿学的基础,通过刺激穴位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分类
穴位可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等,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了解 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是进行推拿治疗的条件。
推拿学特点
推拿学具有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的 特点,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气血来到 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与发展
推拿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 中医理论,经过长期实践 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全 的学科体系。
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历 代名医都对推拿学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奉献。
01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定义
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推拿手法和穴位来到达保健效
果的方法。
02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缓解儿童常见病、提高青少年身体素养、缓解中老年常
见病等。
03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如儿童常用
捏脊、揉腹等手法,中老年常用推拿腰背、拍打四肢等手法。
现代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推 拿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 善。
推拿学的应用范围
内科疾病
推拿学对于一些内科疾病如感冒 、咳嗽、哮喘等有一定的治疗效
果。
骨伤科疾病
对于一些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等,推拿学通过手法治 疗和康复训练来缓解症状。
其他疾病
推拿学还可用于治疗一些神经系统 疾病、妇科疾病等,对于一些慢性 病和亚健康状态也有一定的调理作 用。

推拿学总论

推拿学总论

推拿学的教育与培训
推拿学的教育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育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实践操作、临床实习等环节 课程设置: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推拿学基础、推拿手法、推拿治疗等课程 实践操作:包括推拿手法练习、临床见习、实习等环节 临床实习:包括在医疗机构进行推拿治疗实践,提高临床技能和经验。
推拿学的培训标准与要求
推拿学的创新 与发展:在传 统推拿学的基 础上,结合现 代医学和科技 手段,不断创 新和发展推拿 学理论和技术。
推拿学的跨学科研究与应用
推拿学与中医学的关系: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推拿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推拿学在现代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 推拿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推拿学在心理学领域也有应用,如心理治疗、心理康复等。 推拿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推拿学与其他学科也有广泛的联系,如物理学、生物力学等。
培训目标:培养具备推拿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培训内容:包括推拿学基础理论、手法操作、临床实践等
培训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培训要求:学员需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和医学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和团队协作精神。
推拿学的职业发展与前景展望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视,推拿学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脏腑学说:推拿学认为 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 中心,通过推拿手法, 可以调整脏腑功能,达 到治疗目的。
阴阳学说:推拿学认为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 基础,通过推拿手法, 可以调整阴阳平衡,达 到治疗目的。
推拿技术
推拿技术的基本手法
按法:用手指或手掌按压穴 位或肌肉,以缓解疼痛和疲 劳
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 或肌肉上做圆周运动,以促 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针灸推拿治疗学总论PPT课件

针灸推拿治疗学总论PPT课件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定义、技术原理及在 医学领域的应用
效果评估:提高学员 操作技能、增强学习 兴趣及降低教学成本
推拿培训中虚拟现实 技术的具体应用:模 拟操作、场景还原及 互动教学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针灸推拿领域的应用前景
1 2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概述
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及在医学中的价值
在针灸推拿领域的应用
刺激类手法
按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做较重而缓 慢的按压,具有止痛、镇静的功 效,常用于治疗头痛、胃痛等病
症。
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等指腹相对用力挤 压皮肤,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 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肌肉疲劳、
颈椎病等病症。
拿法
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 皮肤和肌肉,具有祛风散寒、通 经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
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医师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不同医师 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难以量化评估
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往往难以用客观 的指标进行量化评估,更多依赖于患 者的主观感受。
部分疾病限制
对于某些严重疾病或急性病症,针灸 推拿治疗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 果,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手段。
个体差异
推拿治疗
运用滚、按、揉、拿等手法,在肩部及上肢进行 推拿操作,以缓解肩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注意事项
避免肩部受凉、保持正确姿势、加强肩部肌肉锻 炼等。
其他常见病症
头痛
针灸治疗可选百会、风池等穴 位进行针刺;推拿治疗可运用 按揉太阳穴等方法缓解症状。
失眠
针灸治疗可选神门、内关等穴 位进行针刺;推拿治疗可运用 头部按摩等方法促进睡眠。
针灸推拿治疗学总论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针灸推拿治疗学概述 •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 推拿手法分类及应用范围 • 常见病症的针灸推拿治疗方案设

中医推拿学-总论部分

中医推拿学-总论部分

•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 普遍认识到现代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应用 所带来的副作用和危害性,世界医学领域 又开始对属于自然疗法和古老的物理性质 疗法作出重新认识和评价。推拿这门消耗 社会资源少、环境污染小、无药物毒副作 用、经济实用、疗效确切的中医学科将会 越来越受到重视。
推拿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 ,已有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经过漫长历史的 锤炼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说它年轻 ,推拿尚有许多奥秘和原理有待揭示。有许 多特色和优势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其内 涵和外延有待进一步提炼和拓展。随着人们 对非药物、无创伤的自然疗法的偏爱,全球 推拿热的兴起,无疑将会有力推动推拿事业 的发展。
• 从《内经》及以后的历代医学专著中不难 看出,推拿是中医学应用物理疗法最早的 学科之一。推拿手法,如牵引、正骨、热 敷以及借助器具治疗等等,无不是物理学 原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其手法作用本 身就是物理学原理的体现。《素问.举痛论 》有关推拿止痛的记载,显示了推拿在脊 柱医学领域的应用,阐明了中医关于脏腑 疾患与脊柱相关理论,表明推拿、按压具 有止痛的作用,为通过推拿整复脊柱来调 节和治疗相关脏腑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 推拿治疗病种范围涉及内、外、妇、儿、 伤、五官科等多个学科领域,推拿手法已 发展到不下300种。在推拿得到发展的同时 ,推拿流派也逐渐形成,各流派之间的学 术交流,对促进推拿学术的繁荣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
• 推拿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以中医理 论为指导,保持非药物疗法这一浓厚的中 医特色,凭借医生的手法,或借助一定的 医疗器具,在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特殊部位 进行有规范、有节律性的做功,来达到治 疗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推拿古称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它随着中华文明的出 现而诞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祛除疾病和养 生保健的方法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 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推拿学总论_【PPT课件】

推拿学总论_【PPT课件】

推拿学发展源流
2、清代——形成相对独立的正骨推拿体系。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提出“摸、接、端、 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
3、清代——与其他外治法和药物疗法相互结 合。
--《理瀹骈文 》将推拿、针灸、刮痧、药物疗法等 数十种外治法结合。
推拿学发展源流
• 民国时期-----发展缓慢,只在民间传承
推拿治疗伤筋的原理
•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 一压一放,促进循环,祛瘀生新 • 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被动牵拉拔伸,松解粘连 –损伤部位循环增加,促进修复,滑利关节 –通过力调和气调实现
推拿治疗脏腑气血病症的原理
• 主要是通过对气血阴阳的调整来 实现的. • 有时需要与“力调”结合. –如:胃下垂的托胃,部分胆绞痛 患者需要整复T8,9的错缝
标本同治,缓急兼顾
-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本”与“标”; -“治病必求本”。
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推拿治疗的补泻
–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之不足,或增强人 体组织某一功能的治疗方法,谓之“补 ”。 –凡是能直接祛除病邪作用,或抑制组 织器官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则谓之“ 泻”。 –补”与“泻”虽是两种作用相反的治 疗方法,但它们共同的目的均为调整阴 阳,增强人体的正气,以达扶正祛邪。
推拿学发展源流
• 1、清代----小儿推拿大发展 –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 1675年 ·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收入不少内服方剂 –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 1785年 • 简单实用 • 复式操作贡献 –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 1888年 • 按照手法穴位治疗的顺序编排,影响了后世 的小儿推拿教学、著作的编写
推拿治疗脏腑气血病症的原理
• 调理脏腑气血 –健脾和胃 –疏通经脉 –疏泄肝胆 –…

推拿治疗学-总论 ppt课件

推拿治疗学-总论 ppt课件

第一节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
四、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调理经筋 放松肌肉: I加强血液循环;II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 III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恢复功能。 消除病因: I加强损伤组织的循环,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 II促进血肿、水肿的吸收; III松解软组织粘连者。
第一节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
四、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归合整复
⑴肌肉、肌腱、韧带部分断裂者可适当运用按揉推擦等理筋手法, 将断裂的组织抚顺理直,适当加以固定,可减轻疼痛,利于断端 的生长吻合。 ⑵肌腱滑脱者,可在疼痛部位触摸到条索样隆起,关节活动严重 障碍,若治疗不当可转化为肌腱炎、产生粘连,因此,必要时可 使用弹拨活推搬手法使其复位。 ⑶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可运用牵引拔伸、一指禅推法、按法、扳 法等消除无菌性炎症,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从而解 除或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已达到治疗目的。 ⑷脊柱关节紊乱者,可运用扳法、斜扳、脊柱旋转复位等整复其 紊乱。
推拿治疗的追溯
明清时期
按摩学科可能是由于封建礼教的进一步束缚,也有当时 推拿医生自身原因,而使得按摩学科被官方取缔。
张介宾就曾予以严厉批评道:“今见按摩之流不知利害,专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开 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甚,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多见强者 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适以增害,若此辈用者,不可不知为慎”。
成人推拿在这个时期发展虽有停滞,但是也是在这个时 期,小儿推拿蓬勃发展。 出现了《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秘诀》等等一系列 小儿推拿著作。对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及复式操作法有了 独立的体系。提出了小儿推拿特定穴点、线、面。 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八法:
“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1.1推拿学导读>数千年来,推拿医学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天在重新认识天然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的优越性时,推拿这一传统的不药而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推拿,又称按摩,古称按跷、案抚。

推拿一名最早见于明代著名儿科专家万全所著《幼科发挥》(1549年成书)中,其文曰:“一小儿得其搐,予曰不治。

彼家请一推拿法者指之,其儿护痛,目瞪口动,一家尽喜。

”其后问世的小儿推拿专著则纷纷采用。

这一名称的演变,反映了手法的发展和变化,使推拿疗法更接近科学合理,是推拿发展史上一个巨大飞跃。

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推拿医生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

推拿学是研究用推拿疗法治疗疾病的一门系统科学。

主要研究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方法、适用范围等。

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成书的两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和《黄帝歧伯按摩》(已佚)反映当时推掌独特的治疗体系已经形成。

在这两部医著中,推拿所占比重之大,可以看出推拿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5※<1.2推拿学源流>推拿,在我国古代称为“按摩”、“按跷”、“乔摩”等。

如《素问·血气形志篇》记载:“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

”《灵枢·病传》记载:“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芮、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

将尽行之乎?歧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推拿之名,始见于明代张景岳《类经》和龚云林《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明·钱汝明在《秘传推拿妙决·序》中指出:“推拿一道,古曰按摩,上世活婴赤以指代针之法也”。

推拿学总论PPT课件

推拿学总论PPT课件
22
第 二 章 推 拿 作 用 原 理
2019/8/22
推拿虽无直接补、泻物质进入 体内,但从本质上看依靠手法 在体表一定的部位刺激,可起 到促进机体功能或抑制其亢进 的作用。 当然手法的轻重,因 各人的体质、接受手法的部位, 接受刺激的阈值而异,在临床 上则从患者的酸胀感来衡量, 产生较强烈的酸胀感的为重手 法,轻微的痉胀感的为轻手法。
18
第 二 章 推 拿 作 用 原 理
2019/8/22
推拿作用原理
推拿推拿作用原理可以归纳为: 调整阴阳 补虚泻实 活血化瘀 疏筋通络 理筋整复
19
第 二 章 推 拿 作 用 原 理
2019/8/22
第一节调整阴阳
阴阳的失调是疾病的内在根本, 贯穿于一切疾病发生, 发展的 始终。 推拿要根据证候的属性 来调节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使 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 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 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30
第 二 章 推 拿 作 用 原 理
2019/8/22
第四节 疏筋通络 疼痛是推拿临床的常见症状,
尤其是软组织损伤,推拿可以 通过疏筋通络,消除疼痛。
31
第 二 章 推 拿 作 用 原 理
2019/8/22
推拿能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加 速损伤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32
第 二 章 推 拿 作 用 原 理

的某些疾病如乳房疾患

髋部疾患 腹骨沟及大

腿内侧疾患等,应有护

士陪伴,以免引起不必
要的医疗纠纷。
2019/8/22
45
第 三 章 按摩 的适 应症 与禁 忌症
2019/8/22
关于疗程,对治疗操作时 手法刺激量较大的,一般 采取隔日治疗,以便于病 变处自我恢复;而操作手 法轻柔,刺激量较小者, 多采用每日治疗。

推拿学总论 ppt课件

推拿学总论 ppt课件

五、宋、金、元时期
宋代太医院虽然取消了推拿专科,但推拿 仍作为一个独立学科,仍有很大的发展。
六、明代
明初时按摩被列为太医院十三科之一。 到了隆庆五年(1571年),由于封建礼教的
原因,按摩科被朝廷取消。 但此时南方小儿推拿十分红火,影响很大,
尽管朝廷取消了按摩科,取而代之以“推拿” 著称。
的一种自然疗法。全美约有六、七万名脊椎矫正医师,平
均每四千多人口有一位,遍布全美国的各大、中、小城镇。
矫正医师-般以私人诊所的形式存在。在美国军方的医疗机
构中,在体育界,均有相当数量的矫正医师。在1996年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美国队就配有专职的脊椎矫正医师。
遍及美国各地的专科学院,每年为美国培养数以千计的矫
“一掌击、一脚踢”,“借病人之力、用 病人之实”,罗有明老人善于在不经意之间, 用简单的手法治好病人的骨伤,徐悲鸿、齐白 石都曾经是她的患者。
冯天有
新医正骨疗法 1975年首次提出脊柱内外平衡失调是损伤
退变性疾病的理论基础,单多(个)椎体位移是发 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创立了以“棘突四条线” 触诊法为主的脊柱物理诊断系统,治疗上开创 了“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及手下的触觉来体察病人的反映 5.手法要协调连贯,避免断续停顿,或
所曾于
号。
2012年在北京世纪村门诊部建立董安立脊椎 矫正专家团队
港式按摩 泰式按摩 美式按摩
第一节 推拿的作用机理
1 筋的概念
第一节 推拿的作用机理
舒筋活络,解除痉挛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温度 提高痛阈 牵拉
第一节 推拿的作用机理
还记载有大量的膏摩方法和膏摩方,其适 应证涉及内、外、妇、五官科等病证。
四、隋、唐时期

针灸推拿学课件1总论

针灸推拿学课件1总论
1、皮肤破损处及皮肤病,如疱疹、脓肿、烧烫伤等 局部一般不宜做推拿;
2、各种肿瘤患者,肿瘤部位一般不宜做按摩; 3、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如骨髓炎、化脓性关
节炎、结核、急性肝炎等也不宜; 4、开放性损伤,如骨折、关节脱位、肌腱、韧带断
裂及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当时禁止做按摩. 5、内外科危重病人,如严重心脏病、肝病、肺病患
▪ 1.过饥、过饱、酒醉、劳累过度、过于虚弱、精神过度紧张 时,应少针或缓针。
▪ 2.孕妇三个月以内者,少腹部、腰骶部以及一些强针感的穴 位,应禁止针刺。妇女行经时,若非为调经,也不应针。
▪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小儿一般不留针. ▪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 ▪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 6.注意避开血管针刺,以免出血。针刺胸腹背部腧穴,要防
➢ 按摩的方向:多沿着静脉和淋巴液回流方向进行, 淋巴结部位不宜按摩。
➢ 施治时间:治疗时间的长短以用力的大小、病程长 短、气候冷热而定。
➢ 推拿强度:由轻--重--轻.推拿面积:由大--小--大。 ➢ 可用介质如擦剂:滑石粉,姜汁,冷水,鸡蛋清,白酒等。
二、针 灸
▪ 概念: 包括针刺和艾灸。属于中医外治范畴,
疡,其治易砭石。”
九针:镵针(皮肤针)、圆针、鍉针、锋针(三 棱针)、铍针(剑头针)、圆利针、毫针、长针 (环跳针)、大针。
2.灸法的起源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 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芮,故 灸芮者,从北方来。”
止刺伤重要脏器。 ▪ 7.人体有部分禁针或禁深针的腧穴,应斜刺或浅刺,以免发

推拿学总论ppt课件

推拿学总论ppt课件

一 中 国 推 拿 简 史
7、宋、金、元时期,政府 的医疗机构中虽未设按摩 科,单仍设按摩博士职位 。由于此期的按摩疗法主 要用于骨伤科和小儿病证 的治疗,这就孕育了后世 推拿学中正骨推拿与小儿 推拿的分科分化。
一 中 国 推 拿 简 史
8、明代是中国推拿史上的 第 二个 盛世 。在 按摩 治 疗 小 儿疾 病方 面 , 初步积累 了 丰富 的临 床经 验和 理 论 知 识 。 至 1601 年 , 中 国 第 一 部 小 儿 推 拿 专 著 ——《 小 儿按 摩经 》问 世。 此 外 , 我们 今天 采用 的 “ 按 摩 ” 这一 学科 名称 ,正 是 这 一时期首先提出来的。
概 说

一 中 推拿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国 推拿起源于劳动。 推 人类本能地以手按以止血,摩以消肿止痛 拿 。经过漫长的日积月累,终于总结出一些 简 原始的推拿方法,而使之成为人们治疗疾 史 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一 中 国 推 拿 简 史
1 、 中国推拿源远流长。早在新 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 2700 年 ),中华祖先就总结了原始推拿 经验,使推拿这一起源于人类自
第 二 章 推 拿 作 用 原 理
推拿手法作用于局部,在局部
通经络、行气血,濡筋骨,并
通过气血、经络影响到脏器及
其它部位
第 二 章 推 拿 作 用 原 理
第二节 补虚泻实
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某一
部位,使人体气血津液,脏腑
经络起到相应的变化,补虚泻
实,达到治疗的目的。
弱刺激-活跃、兴奋其生理功
第一章 推拿总论
第 1、推拿学导读 推拿,又称按摩,古称按跷、案跷、折技 一 。 章 推拿一名最早见于明代著名儿科专家万全 概 所著《幼科发挥》(1549年成书)中。这 说 一名称的演变,反映了手法的发展和变化 ,使推拿疗法更接近科学合理,是推拿发 展史上一个巨大飞跃。

AA按摩推拿总论 PPT课件

AA按摩推拿总论 PPT课件

手法的性质
三点在治疗中是相互关 联的,只有三点全施
手法的刺激量
用正确,才能有疗效,
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治疗部位的特异性 才能最快地达到疗效
禁忌症
在有以下情况时应慎用或禁用按摩推拿治疗: • 有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和各种骨病的患者。 • 在软组织损伤早期肿胀较重的部位。 • 有出血倾向的。 • 孕妇、经期妇女的腰骶部和小腹部。 • 醉酒、精神失常等与医生不合作者。 • 有严重心肺等疾患者。 • 皮肤破损处。 • 传染病患者。
按摩推拿学总论
商代有关文字记载
在殷墟甲骨文中多 次出现左侧这个字
充分说明了按摩推 拿至迟起源于商代 ( 公 元 前 17 ~ 11 世纪)后期,即 3000多年以前。
清代
在清代太医院中虽不再设立按摩科,但在民间 按摩推拿有了很大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有20余本按摩推拿 专著问世,总结和发展了按摩推拿的理论和临 床。
舒筋通络
使机体放松的间接原因是 ①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营养得到改善, 进而使损伤组织得以康复; ② 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的肿胀, 进而使损伤组织得以康复; ③ 通过手法,分解粘连,进而使损伤组织得 以康复
理筋整复
理筋整复的含义是调理筋骨、整复错位, 也就是纠正紊乱的解剖关系
活血祛瘀、滑利关节
活血祛瘀、滑利关节的含义是通过手法使瘀血 消散、肿胀消除,从而达到促进肢体运动、促 进气血流动的作用
按摩推拿治疗伤筋作用原理
肌肉痉挛
损伤
疼痛
解剖紊乱
功能受限
舒筋通络
理筋整复
活血化瘀 滑利关节



不痛

影响按摩推拿疗效的因素

推拿治疗学课件-小儿推拿总论

推拿治疗学课件-小儿推拿总论

望神色
• 包括觀察小兒的精神狀態和麵部氣色。神
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靈樞》“失 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凡精神振作、二 目有神、表情活潑、面部紅潤、呼吸均勻 等,均為氣血調和,精力充沛健康的表現; 反之,精神萎靡不振、兩目無神、面色晦 暗、表情呆滯、疲乏嗜睡、呼吸不勻,都 為有病之象。
望神色
辨證論治
• 八綱辨證:陰陽、寒熱、表裏、虛實 • 臟腑辨證:心與小腸、肺與大腸、脾與胃、
肝與膽、腎與膀胱
未病先防和防病傳變兩方面。
小兒推拿特點
• 1 簡單易學,方便易行 • 2 見效快,療效高 • 3 安全穩當,不易反彈 • 4 沒有毒副作用,利於疾病康復,符合當今醫學
界推崇的“無創傷醫學”和“自然療法”。
• 5 治病去根,不易復發 • 6 小兒不受痛苦,易於接受 • 7 預防保健,適於家庭 • 總之一句話:安全、有效、經濟、方便
小兒病因特點
• 外感因素:
風:風性善行數變。發病急,傳變快。易夾寒夾熱 寒:寒為陰邪,最易傷陽。 暑: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具有明顯的季節 性。 濕:濕性黏膩,一般纏綿難愈 燥:易傷津液 火:火為陽邪,容易生風動血
小兒病因特點
• 內傷因素:小兒脾胃疾病比較多見,其病
因主要是內傷飲食與飲食失宜有關。 《幼科發揮》:“太飽傷胃,太饑傷脾” 饑飽失常、飲食不潔、飲食偏嗜導致脾胃功
清《小兒推拿廣義》、《幼科推拿秘書》、《小 兒推拿直錄》、《保赤推拿法》、《推拿三字經》 等
小兒推拿發展史
• 解放前:由於國民黨的政策,沒有大的發

• 解放後:黨的中醫政策貫徹下,得到了很
大的發展
小兒生理特點
• 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臟腑指五臟六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临床研究方面推拿治疗范围不断拓展
20世纪50年代《中医推拿学》所列病症70余种 50年代末60年代初,应用推拿治疗食道癌、胆道
蛔虫病、小儿腹泻、乳腺炎等病 70年代初,根据推拿止痛的作用,开展了推拿麻 醉(甲状腺手术、剖腹产、胃大部切除等10余种 手术)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推拿治疗内儿科疾病有了
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倡“膏摩”
疗法。并积极主张采用导引、吐纳、膏摩的方法 进行养生保健。在《金匮要略》中,有关于应用 体外心脏按摩抢救“救自缢死”记载。 华佗不仅发明了“五禽戏”,同时积极倡导推拿。 并发明膏摩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康复,如华佗 虎骨膏。
5、魏、晋、南北朝时期,推拿术已普遍应用于急 救,推拿养生保健、膏摩疗法十分盛行。 晋代名医葛洪著有《肘后救卒方》,开创了推拿 急救的先河。该书中介绍用推拿方法治疗“卒心 痛”,“爪人中治疗卒死”、“抓脐上三 寸”“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治疗卒腹痛 等。 陶弘景是自我按摩、养生保健的积极倡导者,其 著有《养生延命录· 导引按摩》介绍自我按摩方法 有琢齿、熨眼、按目四眦、引发、引耳、摩面、 干浴、梳头、搓头顶、伸臂股等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付国兵


推拿又称按摩,古代有按跷、跷摩、乔摩、案 扤等诸多名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 于中医外治法范畴。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出现 而诞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祛除疾病和养生保 健的方法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作出 了重要贡献。
推拿的名称
推拿是用“手”作为治疗工具的,其名称的由来 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汉代以前有关推拿的名称众多,如按跷、跷摩、 乔摩、案扤等等 汉以后至明初,这一时期基本统一称为按摩 明代由于南方小儿推拿的兴起,按摩的名称逐渐 被推拿所代替 目前,北方较多称按摩,南方较多称推拿。
在按摩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初步积累了丰富的临
床经验和理论知识。1601年,中国第一部小儿推 拿专著——《小儿按摩经》问世。 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介绍“刮痧法”、“手 法助产”、“手法定穴”以及按捺耳窍治疗耳鸣、 耳聋等方法。
9、清代,沿袭明代的医学体制。在这一时期推拿 出现两大特点: 一是推拿与正骨融合形成“正骨八法”,其代表 著作为《医宗金鉴》; 二是小儿推拿盛行,由当时的南方向全国各地推 广。
推拿临床工作人员的功法锻炼有动功和静功之分。 而训练病人的功能训练,则是参照推拿专业人员 功法锻炼的方法结合不同疾病的病理和症状,指 导病人进行锻炼的。
2、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紧密结合是推拿学的理 论内涵 中医推拿是中医外治法之一,虽不同于药物,但 其基本理论也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如阴阳 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但由于推拿学的临床治疗特点表现为手法在人体 体表上操作以及运动人体肢体的治疗方式,在基 础理论应用方面,尤以经络腧穴为重。经络学为 推拿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特别与经络学中的“皮 部”和“经筋”密切相关。
如在推拿手法动力学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 原山东中医学院和山东工业学院合作,研制成功 推拿手法测定仪。为推拿手法操作技术提供了较 为成熟的训练方法和评判标准。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运用电-机械测量法及三维平 行光测量技术对腰椎标本斜扳时的三维运动进行 研究,证实腰椎斜扳手法可使侧卧侧对侧的神经 管扩大,从而改善受压神经根的内环境。
清代小儿推拿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
批著名的小儿推拿医师和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小儿 推拿专著,如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 清代推拿医师在运用推拿治疗伤科疾病方面,取 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如《医宗金鉴》一书,将 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 伤科推拿这一推拿分支,此期已基本形成。 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推拿图解》,其内容易学、 易懂、易掌握,对推拿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自从人类认识和应用推拿以来,人们一直在为推 拿的发展作着不懈的努力。在不断创立新的推拿 手法、拓展推拿医疗范围和适宜病种、探索推拿 作用原理、进行推拿规模化教学、促进与国际的 交流等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成绩。 推拿治疗病种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伤、五 官科等多个学科领域,推拿手法已发展到不下300 种。在推拿得到发展的同时,推拿流派也逐渐形 成,各流派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促进推拿学术的 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推拿广泛地被应用于防病养生。 自我推拿,又称
之谓导引,得到充分的发展。《千金方》中详细 介绍“老子按摩法”是自我推拿、锻炼的方法。 膏摩盛行。《千金方》、《外台秘要》收集大量 膏摩方,膏剂种类很多,有莽草膏、丹参膏、乌 头膏、野葛膏、苍梧道士陈元膏、木防己膏等, 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应用。
隋唐时期,我国对外交流比较活跃。 医史界一般认为,我国推拿在唐代开始传到日本, 同时,国外的推拿方法也流入我国。如《千金要 方》中所介绍的“婆罗门按摩法”,“婆罗门” 即是古印度,说明与我国同样具有古代文明的印 度,很早就与我国有推拿学术交流活动。
2、殷商时期,原始巫医盛行。在出土的殷商甲骨 文卜辞中,就有女巫婢为人按摩治病的记录。
3、春秋战国时期,昔日的巫医流入民间,逐 渐变成操有实际医疗技术的医者。这一社会变 革促进了包括推拿术在内的古代医学的发展。 《周礼疏案》一书中说:“扁鹊治虢太子暴疾 尸厥之病,使子明饮汤,子仪脉神,子术按 摩” ,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运用 推拿等方法成功地抢救了尸厥病人一事。
4、秦、汉、三国时期:我国的医学著作较完整 地记载了推拿防治疾病的方法。 诞生了我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部按摩专著— —《黄帝歧伯按摩》十卷,可惜此书已佚。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且比较全面、系 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巨著。该书中 有不少有关推拿的记载,概括了推拿具有的行气、 活血、舒筋、通络、镇静、止痛、退热等作用。
《圣济总录》中介绍用中指熨目法和掌心熨目法
治疗目昏暗和目暗,开眼科推拿之先河。 金代创立“攻邪论”的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一 书中,认为按摩也具有汗、吐、下三法的作用, 对推拿的治疗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
8、明代是中国推拿史上的第二个盛世。太医院设 十三医科进行医学教育。推拿成为医术十三科之 一。推拿在当时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 二是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
6、隋唐时期,推拿已发展为一门专业的治疗方法。 如隋代所设置的全国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 署,有按摩博士的职务;唐代的太医署所设置的 四个医学部门中就有按摩科,其按摩博士在按摩 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授按摩生“导引之法以 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
隋唐时期推拿学术发展特点 推拿已成为骨伤病的普遍治疗方法,不仅适用于 软组织损伤,而且对骨折、脱位也应用推拿手法 整复。唐·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我国 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第一次系统地将手法运 用到骨伤科治疗之中,提出治疗闭合性骨折的四 大手法“揣摸、拔伸、撙捺、捺正”,对骨伤科 推拿手法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推拿疗法渗透到内、外、儿诸科。按摩治疗小儿 “腹胀满”、“不能哺乳”、“夜啼”等病。
第二章 推拿学的特点
推拿学特点
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是推拿学的基本特征 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紧密结合是推拿学的理
论内涵 适应范围的宽泛和严格的禁忌证是推拿学的临床 特点
1 、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是推拿学的基本特征 以操作者的手,或者借用一定的器皿以达到手的 功能的延伸,或者适当运用操作者肢体的其他部 分,在受治者的肢体体表上作规范性的动作,来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这些作用于受治者肢体体表上的规范性动作,称 为手法。其具体的操作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用手 指、手掌、腕部、肘部以及肢体其他部分如头顶、 脚踩等,甚至运用桑枝棒,直接在患者体表进行 操作,通过功力作用于特定部位或经络腧穴而产 生作用。
7、宋、金、元时期,政府的医疗机构中虽未设按摩 科,单仍设按摩博士职位。由于此期的按摩疗法 较多用于骨伤科和小儿病证的治疗,这就孕育了 后世推拿学中正骨推拿与小儿推拿的分科分化。 这一时期推拿还用于妇科催产,宋代杨子建著有 《十产论》,介绍用手法矫正异常胎位引起的难 产,宋医庞安时用按摩催产“十愈八九”,创手 法助产之先河。
11、新中国成立后,推拿的临床、教学、科研、推 拿著作的出版和推拿队伍的建设,都出现了空前 的繁荣景象。 1956年,中国上海开办了第一届推拿训练班; 1958年又成立了上海推拿门诊部;同年,又开设 了推拿专科学校。 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首先成立针灸推拿骨伤系, 后又专设推拿系;嗣后,北京、安徽、南京、福 建、浙江、山东等地的中医学院相继设立了推拿 专业。 1987年,全国推拿学会成立。 进入90年代,全国多数中医院校的推拿专业发展 到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较大的进展(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等) 从80年代到90年代,推拿治疗范围继续拓展,颈 椎间盘突出症、颈性眩晕、腰椎滑脱、糖尿病、 早泄等疑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推拿在Fra bibliotek验研究领域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开展了推拿的生理作用及 治疗机理的初步研究。 80年代以来,推拿学科在与各基础学科相互交叉、 相互渗透的情况下,取得比较快的发展。具体表 现为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已经从人体实验扩展 到动物实验,从临床疗效观察,发展到手法、功 法的作用机理研究;研究的层次逐渐深入,从临 床指标观察,深入到神经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领 域的研究。
这里还包括多个相关联的概念的内涵要素: 手法操作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以防病治病为目 的 手法是操作在受治者的肢体体表上,是一种无创 伤性的自然疗法
功法训练对推拿专业人员来说,有两重意义。
一是推拿专业人员本人必须进行功法训练,以助
于掌握手法的技巧性;也有利于增加体质与长时 间的手法操作和实行具有一定力量的手法动作。 二是指导病人功能锻炼,以巩固和延伸临床治疗 效果。
10、民国时期,推拿学科的发展特点是存在于民间 、发展于民间。 由于当时的卫生政策不重视中医,尤不重视操作 型的医疗技术,所以,推拿只能以分散的形式在 民间存在和发展。 这种发展的方式,其缺陷是受一地之限,缺少交 流;但其优势是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植根于民间 ,易按照该地域流行病的特点和民间要求,发展 为各具特色的推拿学数流派,如鲁东湘西的儿科 推拿、北方的正骨推拿、江浙的一指禅推拿、山 东的武功推拿、川蓉的经穴推拿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