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章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教学案 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荒漠化的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
理
汇报人:XX 20XX-01-29
目录
• 荒漠化概念、成因及危害 • 水土流失概念、成因及危害 • 荒漠化防治策略与措施 • 水土流失治理策略与措施 •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建议
01
荒漠化概念、成因及危害
荒漠化定义与分类
定义
水资源。
农业结构调整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节水 农业,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
。
农艺节水措施
采取覆盖保墒、深松蓄水等农 艺节水措施,提高土壤蓄水能
力。
水资源合理配置
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生态用 水和农业用水的平衡。
04
水土流失治理策略与措施
水土流失治理基本原则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的基本单元,通过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可以实现水土流失的全面控制。
沟道蓄水工程
在沟道内修建蓄水工程, 如塘坝、涝池等,拦蓄洪 水,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
生物措施
通过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减缓水流冲刷,提高土壤抗蚀能力。
工程措施
通过修建梯田、地埂、蓄水工程等工程措施,改变地形地貌,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澳大利亚荒漠化防治
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出适合当地条件的荒漠化防治技术 和方法。
国外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借鉴
欧洲山地国家
注重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通过植被恢复和土地改良等措 施治理水土流失。
日本水土保持经验
强调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理念,注重法律法规 的制定和执行。
东南亚热带雨林国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章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课件 湘教版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措施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
陆地区 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思维流程] ❶图示区域海拔高,冬春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数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
信息 ❷青藏铁路图示路段风沙灾害严重多为就地起沙,风沙流集中 提取 在近地面
荒漠化成因与防治的分析思路 1.抓气候特征,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2.抓人类活动,分析荒漠化形成不合理,大大加剧了荒漠化
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为因素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 林地、草场遭破坏
过度放牧
高频考点 互动探究
荒漠化的治理
[例1] (经典高考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 500 m 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 风(≥8 级)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❶。青藏铁路在 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 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30 cm 高度范围内❷。
3.荒漠化的防治 (1)国际行动:1994 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 约》。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①防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 。 ②面临问题:“边治理,边破坏”现象导致荒漠化面积继续扩大。 ③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④具体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湘教版):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课时64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一、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含义1.生态脆弱区(1)含义: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接过渡区域,目前泛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低、系统稳定性差的地区。
(2)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荒漠化地区。
2.荒漠化(1)含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
特别提醒关于荒漠化的概念辨析(1)荒漠≠荒漠化:荒漠是在干旱环境下发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荒漠化则是土地退化的一种现象。
(2)荒漠化≠沙漠化:土地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荒漠化还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如水土流失、盐碱化、寒漠化等。
(2)类型①风蚀、水蚀和冻融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
②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等。
(3)土地退化: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特别提醒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1)风蚀荒漠化: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
(2)水蚀荒漠化: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如我国东南丘陵红色荒漠化、喀斯特地貌区石质荒漠化。
(3)盐渍(碱)化:分布于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不合理灌溉地区,如黄淮海平原。
(4)冻融荒漠化:分布于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
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1.经济损失(1)经济方面: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经济损失巨大。
(2)生产方面:导致了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
2.生态恶化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特别提醒我国的沙尘暴我国北方内陆入春后地表温度迅速升高,气压差较大,因此形成较大的风;北方的春季多浮尘,是因为北方多沙质土,此时温度回升迅速,且又少雨,土地解冻后,水分被蒸发,土地墒情较差,大片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呈干松状态,遇风形成浮尘、扬沙,甚至沙尘暴天气。
同样,南方之所以遇大风不会出现类似天气的原因,一是南方以黏质土为主,二是南方多雨,三是南方植被覆盖率较高。
2020版高考地理第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教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 最新考纲探究线索 核心素养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地图,定位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区域环境特征。
2.综合思维:抓住区域环境特征,分析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析生态问题的成因及危害。
3.人地协调观:科学合理指导人类活动,促进区域生态治理及可持续发展。
[教材内案例]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的含义(1)概念: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成因⎩⎪⎨⎪⎧自然原因: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人为原因:人类滥垦滥牧导致水土流失和 生态环境破坏(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土地表层风化强烈,碎屑物质积累大面积地表裸露②人为因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特别提醒](1)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2)荒漠化与荒漠是不同的概念。
荒漠化是多种原因引起土地退化的过程,而荒漠是指植被稀疏的地表景观。
(1)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造成表土裸露,提供沙尘暴形成的沙源。
(3)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破坏,使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引发饥荒,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荒漠化的防治(1)国际行动: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①防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
②面临问题:“边治理,边破坏”现象导致荒漠化面积继续扩大。
③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④具体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特别提醒]实现荒漠化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教材外案例]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1.黄土高原概况(1)范围:A.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B.秦岭以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总结-word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总结
荒漠化的防止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以下是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请考生认真学习。
一、水土流失的治理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中华考试网
(1)脆弱的环境
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很大。
人口增加解决吃饭问题开垦陡坡、林地、草地等,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2.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暴雨的冲刷
人为因素是形成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使原来的林草植物被破坏殆尽,地法恢复;开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降低,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河道滩地开矿使大量泥党小组直接进入河道,增加河流泥砂
3.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挖掘水资源潜力,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
土地生产率,建成高产农田,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扩大林、草地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改善天然草场和植被: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加强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保持水土
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查字典地理网预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御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课件湘教版PPT文档共54页
理)课件湘教版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件
4.荒地的土壤盐分呈现图示变化规律的主要影响
因素是( B)
考点二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1.荒漠化的危害 (1)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 __风__沙___的威胁。 (2)造成表土裸露,为_沙__尘__暴___的形成提供了充足 的沙源。
(3)导致了__植__被___和_地__表__形__态__的破坏,使生物的 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
例 2 (2017·江苏)中央气象台 2017 年 5 月 5 日 6 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下图为运用 3S 技术生成的 “5 月 5 日 8 时至 6 日 8 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AC ) A.甲 B.乙 C.丙 D.丁 (2)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BD )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B.增加 PM10 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水资源利用不 内陆河流和山 生态用水紧张,植被
当
麓冲积扇地区 退化,次生盐碱化
工矿交通建设 邻近城镇或者 建设用地周围草场
中不注意环保 工矿开发区 退化、沙化
2.不同地区的荒漠化原因与防治
存在的
生态问
问题形成原因
防治措施
题
黄
自然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 ①引淡淋盐;②井灌井
淮 土壤次 蒸发强;②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 排;③生物措施,农田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 最新考纲探究线索 核心素养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地图,定位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区域环境特征。
2.综合思维:抓住区域环境特征,分析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析生态问题的成因及危害。
3.人地协调观:科学合理指导人类活动,促进区域生态治理及可持续发展。
[教材内案例]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的含义(1)概念: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成因⎩⎪⎨⎪⎧自然原因: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 土地退化人为原因:人类滥垦滥牧导致水土流失和 生态环境破坏(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土地表层风化强烈,碎屑物质积累大面积地表裸露②人为因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特别提醒](1)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2)荒漠化与荒漠是不同的概念。
荒漠化是多种原因引起土地退化的过程,而荒漠是指植被稀疏的地表景观。
(1)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造成表土裸露,提供沙尘暴形成的沙源。
(3)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破坏,使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引发饥荒,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荒漠化的防治(1)国际行动: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①防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
②面临问题:“边治理,边破坏”现象导致荒漠化面积继续扩大。
③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④具体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特别提醒]实现荒漠化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教材外案例]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1.黄土高原概况(1)范围:A.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B.秦岭以北。
(2)概况:黄土高原范围广大,地表大部被厚层黄土覆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地貌景观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植被覆盖率低;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育,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等。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工程措施: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等。
(2)生物措施: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3)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等。
[知识拓展]1.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次生盐碱化问题次生盐碱化的成因自然原因①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②气候: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③土壤:表层土层疏松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渗漏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次生盐碱化的危害①土地生产力下降,耕地减少;②土壤板结,含盐量高,土地肥力下降;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灌井排;③合理灌溉,禁止大水漫灌;④农田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⑤开挖排碱水沟石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①地形:地形崎岖,坡度陡峻,喀斯特地貌发育;②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对山体冲刷严重;③土层:山坡土层浅薄,抗侵蚀能力弱;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②陡坡开荒石漠化的危害①丧失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②涵养水源能力下降;③水土流失加剧;④生态环境恶化治理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②保护自然植被;③植树造林;④建立自然保护区;⑤实施生态移民等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只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才是荒漠化。
(×)2.青藏高原地区人们大规模采挖虫草会导致荒漠化。
(√)3.山地地区的梯田耕作活动会加剧水土流失。
(×)4.在西北地区大范围植树造林是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
(×)二、区域认知——准确连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易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连线。
三、人地协调观——趣味思考近年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林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这与人们的何种努力密切相关?[提示]近年来,为了恢复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人们在塔里木河流域实施了生态调水,其下游地区的断流现象消失,使生态得到了保护。
荒漠化的治理[例1](经典高考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 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❶。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❷。
(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思维流程]信息提取❶图示区域海拔高,冬春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数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❷青藏铁路图示路段风沙灾害严重多为就地起沙,风沙流集中在近地面❸图中显示该段青藏铁路位于错那湖的东侧,铁路东侧有东西向河谷教材寻因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寒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春季则降水较少;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风天气往往会为荒漠化的发生发展提供动力条件综合判断(1)由信息❶、❸可知,图示青藏铁路路段,冬春季盛行西风,且多大风天气,此时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又位于湖泊东侧,西风经过无地形阻挡,会进一步使风力加大,且湖滨地区因河流注入泥沙丰富(2)由信息❷可知,该路段为就地起沙,风沙流集中在近地面20~30_cm高度范围内,因此铁路路基可促使风沙堆积产生危害(3)由信息❶、❷、❸可知,防治措施应主要从“阻沙”“固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荒漠化成因与防治的分析思路1.抓气候特征,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2.抓人类活动,分析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人类的生产活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方式不合理,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林地、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措施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命题视角一结合相关统计图表,分析荒漠化的成因与危害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1~3题。
1.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1.C 2.B 3.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深度越深,土壤含水量越高,故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图中显示6~8月土壤含水量低。
第2题,该沙丘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但夏季气温高,蒸发蒸腾量大,导致表层水分被蒸发,故6~8月土壤含水量低。
第3题,材料显示沙丘所在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故为维护生态安全,应该保护自然演化的过程,减少人为扰动。
]4.(2019·湖南衡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被联合国授予“生态治沙”的典范。
库布齐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黄河南岸,总面积约145万公顷,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之一。
每年春季,此地成了北京风沙的主要沙源地。
材料二如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图。
(1)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难度相对较小,分析其原因。
(2)为什么在每年春季,该地容易产生沙尘暴?[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注记,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沿岸,几字形拐弯处,距海相对较近,降水量比塔克拉玛干沙漠多。
库布齐沙漠靠近黄河,地下水位较高,植树种草易成活。
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所以治理难度相对较小。
第(2)题,春季气温回升快,水分蒸发多。
春季雨带还未到达北方,降水量少,地表干燥,沙源物质充足。
春季北方多大风,容易形成沙尘暴。
春季地面植被稀少,易起沙。
[答案](1)库布齐沙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量比塔克拉玛干沙漠多;库布齐沙漠靠近黄河,地下水位较高,植树种草易成活;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2)春季气温回升快,水分蒸发多;降水量少,地表干燥;春季北方多大风,容易形成沙尘暴;春季地面植被稀少,易起沙。
命题视角二结合图示,考查区域荒漠化问题的防治措施(2019·郑州检测)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
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
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
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
读图,完成5~7题。
5.草方格沙障可以( )A.黏合沙粒B.吸取地下水C.拦截水分D.减少下渗6.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技术难度小B.成土时间短C.环境污染小D.资金投入少7.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A.土层厚B.温差大C.降水多D.风力大5.C 6.B 7.B[第5题,由图可知,草方格可以阻挡近地面的风,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拦截水分,C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