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章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教学案 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
治理) 最新考纲
探究线索 核心素养
区域存在的环境
与发展问题及其
产生的危害、以
及有关的治理保
护措施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地图,定位区域地理位
置,分析区域环境特征。
2.综合思维:抓住区域环境特征,分析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析生态问题的成因及危害。
3.人地协调观:科学合
理指导人类活动,促进
区域生态治理及可持续发展。
[教材内案例]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的含义
(1)概念: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成因⎩⎪⎨⎪⎧自然原因: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 土地退化人为原因:人类滥垦滥牧导致水土流失和 生态环境破坏
(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土地表层风化强烈,碎屑物质积累大面积地表裸露
②人为因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特别提醒]
(1)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2)荒漠化与荒漠是不同的概念。荒漠化是多种原因引起土地退化的过程,而荒漠是指植被稀疏的地表景观。
(1)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造成表土裸露,提供沙尘暴形成的沙源。
(3)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破坏,使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引发饥荒,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荒漠化的防治
(1)国际行动: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①防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
②面临问题:“边治理,边破坏”现象导致荒漠化面积继续扩大。
③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④具体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特别提醒]
实现荒漠化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教材外案例]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1.黄土高原概况
(1)范围:A.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B.秦岭以北。
(2)概况:黄土高原范围广大,地表大部被厚层黄土覆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地貌景观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植被覆盖率低;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育,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等。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工程措施: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等。
(2)生物措施: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3)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等。
[知识拓展]
1.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次生盐碱化问题
次生盐碱化
的成因
自然
原因
①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
②气候: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③土壤:表层土层疏松
人为
原因
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渗漏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次生盐碱化
的危害
①土地生产力下降,耕地减少;②土壤板结,含盐量高,土地肥力下降;③农
业生态环境恶化
治理
措施
①引淡淋盐;②井灌井排;③合理灌溉,禁止大水漫灌;④农田覆盖,减少土
壤水分蒸发;⑤开挖排碱水沟
石漠化的
成因
自然
原因
①地形:地形崎岖,坡度陡峻,喀斯特地貌发育;
②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对山体冲刷严重;
③土层:山坡土层浅薄,抗侵蚀能力弱;
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
原因
①破坏植被;②陡坡开荒
石漠化的
危害
①丧失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②涵养水源能力下降;③水土流失加剧;④生态
环境恶化
治理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②保护自然植被;③植树造林;④建立自然保护区;⑤实施生
态移民等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
1.只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才是荒漠化。(×)
2.青藏高原地区人们大规模采挖虫草会导致荒漠化。(√)
3.山地地区的梯田耕作活动会加剧水土流失。(×)
4.在西北地区大范围植树造林是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
二、区域认知——准确连线
将下列地区与其易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连线。
三、人地协调观——趣味思考
近年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林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这与人们的何种努力密切相关?
[提示]近年来,为了恢复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人们在塔里木河流域实施了生态调水,其下游地区的断流现象消失,使生态得到了保护。
荒漠化的治理
[例1](经典高考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 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❶。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❷。
(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思维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