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以及症状

合集下载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VS
线虫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它们通常在 土壤中生活,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植 物体内,引起植物的很多病害,比如 花生根腐病、水稻烂秧病等。
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
症状: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的症状通常包括生长不良、叶片黄化、枝条枯萎和死亡。这些症状可以在植物的地上部分观察到 。
寄生性种子植物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们通过寄生于其他植物上获取营养,引起寄主的很多病害,比如菟丝子病等。
04
常见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 治
稻瘟病
症状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 叶片、茎秆和穗部。叶片上呈现暗绿色、水 浸状的病斑,病斑边缘褐色,叶片枯黄;茎 秆受害后折断,穗部受害后形成大量瘪粒, 甚至白穗。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清除田间病残体 ,选择抗病品种,药剂防治可使用三环唑、 稻瘟灵等。
病毒病害
症状:病毒病害的症状通常包括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这些症状可以在植物的叶片、茎秆和花朵 中观察到。
病毒是比细菌更小的微生物,它们通常通过昆虫或其他媒介传播,侵入植物体内,引起植物的很多病 害,比如烟草花叶病、番茄斑萎病等。
线虫病害
症状:线虫病害的症状通常包括植株 矮小、黄化、根部肿大和根腐。这些 症状可以在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 分观察到。
腐烂
湿腐
植物的根、茎或果实被湿霉菌 侵蚀,出现软腐现象。
干腐
植物的根、茎或果实局部干枯坏死 ,被真菌侵蚀。
流胶
植物的茎部或果实流出胶状物,通 常是因为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
萎蔫
生理萎蔫
植物因缺水、缺养分或温度不适导致叶片或茎部萎蔫。
畸形
生长畸形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植物病害概念

植物病害概念
(5)枯萎病、疫病、癌肿病等。
(3)种传病害
(4)虫传病害
茎秆病害 叶部病害 果实病害 蔬菜病害 果树病害 观赏植物病害 药用植物病害等
根部病害 花器病害
5、根据植物的发病部位分
大田作物病害 经济作物病害
6、根据被害植物的类别分
01
根据病原物生活史分:
添加标题
02
单年流行病
添加标题
03
单循环病害
有适宜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 人的经济、社会、商业、文化交流等活动,携带传播病害的事例屡见不鲜,如: 甘薯黑斑病,日本侵华传来;
1933 林克(Link)提出病害三角学说(Disease Triangle): 感病的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构成病害三角形的三个边,三角形的高度或面积代表病害严重度,各边的长度影响三角形的面积。
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或过量、温度失调、水分失调、盐碱和有毒物质或有害气体、光照过强或过弱等;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感病寄主
③环境条件
不同植物种类、品种、品系或个体间对病害的表现不一,其发病程度、轻重也就不一。只有那些感病寄主植物在大面积种植下,病害才会大流行
④人对病害流行的干预作用(病四角关系)
萎蔫(wilt):
郁金香枯萎病田间萎蔫症状
菊花青枯病
萎蔫(wilt):
萎蔫(wilt): 番茄青枯病叶病状
番茄青枯病维管束病状
萎蔫(wilt):
黄瓜枯萎病
萎蔫(wilt):
5.畸形(malformation):
畸形是植物被侵染后,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如细胞数目增多或减少、体积增大或变小,导致局部或全株呈畸形。矮化(stunt)、矮缩(dwarf)、蕨叶(fernleaf)、瘤肿、丛枝或发根,此外还有卷叶、皱叶、扁枝、叶片肥厚、扭曲等。畸形的病状在病毒病中较为常见。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精)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精)

非侵染性病害
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无 传染性,无病征
(一)按照病原类别划分
植物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 类。侵染性病害又根据病原物类别细分为真菌病 害、原核生物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 性种子植物病害等。真菌病害又可再进一步细分 为霜霉病、疫病、白粉病、菌核病、锈病、炭疽 病等。
(一)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原被称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病原物也被 称为寄生物,它们所依附的植物简称寄主。病原物主 要有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毒、 植物病原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二)非生物性病原
非生物性病原指引起植物病害的各种不良环境条件。 如温度、光照不适;水分、营养失调;土壤、空气中 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等都会使植物表现出病态。
第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概念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其 他生物的侵染或不利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其生 长发育受到阻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 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二、植物病害的类型
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害
由生物性病原引起,有 传染性,有病征
植物病害可以划分为叶部病害、果实病害、根部病害等。 此外,还可以按照植物的生育期、病害的传播流行速 度和病害的重要性等进行划分。如苗期病害、主要病害、 次要病害等。
三、植物病害的病原
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依据性 质不同可以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 原两大类。
植物病害 病原
生物性病原 非生物性病原
(二)按照寄主作物类别划分
植物病害可以分为大田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 花卉病害以及林木病害等。蔬菜病害又可细分为葫芦科蔬 菜病害、茄科蔬菜病害、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豆科蔬菜病 害等。

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1.什么叫植物病害?植物病害:是指当植物受到病原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干扰时,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组织和形态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体生长发育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

2.什么叫病状和病征?各举几个病例说明。

病状是指在植物病部可看到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等。

马铃薯干腐病和甘薯软腐病。

类型定义分类1.变色植物患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或发生颜色变化具体又可分为褪绿、黄化、花叶、红叶、脉明等类型。

2.坏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受到破坏而死亡。

坏死最常见的就是病斑,其它有叶枯、茎枯、穿孔、疮痂、溃疡等类型。

3.腐烂植物细胞和组织发生较大面积的消解和破坏,幼嫩和多肉的组织易发生。

腐烂可分为干腐、湿腐和软腐。

猝倒及立枯也是腐烂的类型。

4.萎蔫植物由于失水导致枝叶萎垂的现象。

有生理性和病理性萎蔫。

生理性萎蔫―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时过强的蒸腾作用而使植物暂时缺水,若及时供水,则植物可恢复正常。

病理性萎蔫―植物根或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供水不足所出现的凋萎现象,如黄萎、枯萎和青枯等。

这种凋萎大多不能恢复,导致植株死亡。

5.畸形因病组织或细胞生长受阻或过度增生而造成的形态异常。

如矮缩、矮化、叶片皱缩、卷叶、蕨叶、瘤肿、丛枝或发根、徒长及变叶等。

病征是指寄主在发病部位出现的病原物的子实体。

由于病原物不同,植物病害病征常表现出不同的形状、颜色和特征。

其中常见的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脓状物等。

如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霜霉病,病部可见大量霜霉状物。

多种植物的白粉病和黑粉病等。

病征类型定义1.霉状物在植物病部形成的各种毛绒状霉层。

2.粉状物植物病部形成的白色或黑色粉层。

3.锈状物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疱状突起,破裂后散出白色或铁锈色的粉状物。

4.粒状物植物病部产生的颗粒状物。

5.脓状物植物病部在湿度较大时产生胶粘状、似露珠的白色或黄色脓状物,即菌脓,干燥后形成薄膜或胶粒。

植物病理学:第二章 植物病害与植物病害症状

植物病理学:第二章 植物病害与植物病害症状
得水份的部位表现出缺水、枯死。
青枯
青枯 花生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
茄黄萎
香蕉枯萎病
5. 畸形(malformation)
由于组织细胞生长受阻或过度增生而造成形态异常称为畸 形,如徒长、矮缩、丛生、瘤肿、丛枝、发根、卷叶、蕨叶、 花变叶等。
➢ 增大:局部细胞体积增大,数量不增加;如线虫引起的虫瘿。 ➢ 增生: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 迅速增多,使局部
烟草花叶病
柑橘黄龙病
黄化(yellowing)
叶片部分或全部 均匀褪绿、变黄, 或呈其它颜色。
玉米条斑病
条纹
嫩茎、果实和叶片 上表现出褪绿,间 杂其他颜色或枯死 的条斑。
白化
2. 坏死(necrosis)
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但细胞或组织的轮廓还在。
➢ 叶斑:轮斑、环斑、角斑、圆斑、条斑等
❖ 病原物在病部形成的病征主要有7种类型。
病征类型-锈状物
白锈
芥菜白锈病

梨锈病
病征类型-粉状物
小麦白白粉粉病
小麦黑黑粉穗病
病征类型-霉状物
葡萄霜霉病
绵霉
病征类型-霉状物
青霉
柑橘青霉病绿霉
番茄灰霉病
病征类型-点状物
病征类型-粒状物
菌核
病征类型-索状物
菌索
病征类型-菌脓
缢出含菌体的液滴
三、植物病害症状表现的复杂性
➢ 不同阶段或不同抗性品种上出现不同类型症状。
TMV:侵染多种植物表现花叶症状 心叶烟、苋色藜表现枯斑
➢ 不同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
稻瘟病:潮湿白点型、适宜急性型、 干旱慢性型。
➢ 综合症(syndrome):在一种植物上同时或先 后表现两种不同类型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类型植物病害是指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病毒、细菌、真菌、线虫、昆虫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或环境因素引起的病害。

病害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本文将围绕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展开讨论。

一、植物病害的症状1.叶片病害:在植物的叶片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斑或斑点,病斑的颜色和形状各异,有的为深色环绕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斑点,有的则呈现出黄、褐色或白色的斑点。

病斑扩大后,会导致叶片变黄、枯黄、枯死、掉落等症状。

2.根部病害:引起植株根部发生变异、湿软、腐烂、水肿等症状,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产量减少、果实生长异常、根系腐烂等情况。

3.茎部病害:植物茎部上出现坏死、裂口、蚀痕、瘤状增生物等症状,导致植株凋萎、生长孱弱、叶片干枯、枯死等情况。

4.花部病害:引起植物花萼、花瓣、花心、花柱、雄蕊等部位出现腐烂、枯黄、变形等异常症状,并影响花药释放花粉和授粉结果等过程。

5.果实病害:植物果实感染病害后会出现畸形、黑斑、糜烂、腐烂、褐变、硬化等症状,导致果实变质、减产或不良品质等情况。

二、植物病害的类型1.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往往比其他病害更为严重。

细菌病害可以感染植物的不同部位,如叶片、茎、根、果实等。

例如,普通黑枯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等。

2.立枯病害:立枯病害是由立枯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经济作物,会导致植株叶片干枯、穗部蓄积不良,导致大量减产。

3.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指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最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稻瘟病、葡萄根腐病、黄曲叶枯病等。

4.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指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那些感染植物的病毒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和花果质量等方面。

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黄瓜花叶病毒、香蕉花叶病毒等。

5.昆虫病害:昆虫病害一般是由各种危害植物的昆虫引起的,比如蚜虫、螟蛉、蚜虫等。

昆虫病害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同时也会导致传染植物病毒等病害。

植物病理学:第二章 植物病害与植物病害症状

植物病理学:第二章 植物病害与植物病害症状

碎色郁金香
两个基本要素
植物 ( Plant)
一对矛盾
致病因素(病原, pathogen )
宏观:植物、病原、时空环境、人
微观:植物细胞环境(细胞生态)、非生物病因病或原生物与
环境生物细胞环境(细胞生态)、分子环境(分子生态)、人
两类植物病害
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 非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
部位、形状、称病害名称。
➢ 叶枯:大面积枯死。 ➢ 疮痂:木栓化、粗糙、浅。 ➢ 溃疡:坏死或腐烂、木栓化、面积大、深。 ➢ 立枯和猝倒:幼苗基死。 ➢ 穿孔、落叶和落果:形成离层。
叶斑(lesion)
叶枯(leaf blight)
水稻白叶枯病
疮痂(scab)
柑橘疮痂病
溃疡(canker)
柑橘溃疡病
能否从一个植物传染给另一个植物
生物因素
1. 菌物(真菌、卵菌和原生生物) 2. 原核生物(细菌) 3. 病毒和类病毒 4. 线虫 5. 寄生性植物
病原物
非生物因素
化学和物理因素
植物营养元素失调、农化品药害、环境污染 等 植物生产的物理条件:温、光、水、气等不适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symptom)
得水份的部位表现出缺水、枯死。
青枯
青枯 花生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
茄黄萎
香蕉枯萎病
5. 畸形(malformation)
由于组织细胞生长受阻或过度增生而造成形态异常称为畸 形,如徒长、矮缩、丛生、瘤肿、丛枝、发根、卷叶、蕨叶、 花变叶等。
➢ 增大:局部细胞体积增大,数量不增加;如线虫引起的虫瘿。 ➢ 增生: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 迅速增多,使局部
第二章 植物病害与植物病害症状

植物保护概论重点内容

植物保护概论重点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植物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病三角:环境,病原物,植物体病害四面体:环境,病原物,植物体(人)病害的影响:生理机能出现变化,以这种为基础,今儿出现细胞或组织结构上的不正常改变,最后在形态上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减少植物,影响产量;降低产品品质;有些病害侵害的农产品食用后还引起人蓄中毒;在运输和储藏时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国民经济;影响进出口。

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症:植物受病原物侵害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表皮或者外表显示处来的异常状态呈症状;病状的类型:变色:褪绿,白化,叶子等叶色发生变化等;坏死:病斑,溃疡,疮痂,叶烧等;腐烂:干腐,湿腐,软腐,猝倒,立枯等;萎蔫:失水导致枝叶萎垂的现象,黄萎,枯萎,青枯;畸形:皱缩,卷叶,蕨叶,如枣疯病;病状是指植物自身外部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并不表面形成的各种结构;病症的类型: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这类病害可以在植物体间互相传染,也成传染性病害;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因素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非寝染性病害:由飞生物因素(既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传染,不能再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第二节:植物病原物营养体:真菌生长阶段的结构称为营养体。

菌丝: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

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称为无隔菌丝;而高等真菌的菌丝有许多隔膜,称为有隔菌丝。

此外,少数真菌的营养体不死丝状体,而是无细胞壁且形状可变的原质团或细胞壁卵圆形的单细胞。

菌丝组织体主要有菌核(坚硬的营养结构,储藏养分,能萌发产生新的营养菌丝或繁殖体),子座(一个垫状结构,主要功能是形成包子机构,但也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和菌索(菌丝体平行组成的绳索结构,可抵抗不良环境也有助于菌体在基质上蔓延)等。

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
24.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根据记住植物的抗病子性与病原体小种的致病,水平抗性:无特殊性相互关系,垂直抗性:特殊性相互关系。
25.病原体的寄生性:指病原物从活的寄生体内获得营养的能力。
26.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对寄主的波坏和引起病害的能力。
简答题:
1.观赏植物病害特点及防治重要性,
(1)观赏植物病害的特点:病害发生规律难以把握,治理难度较大》
20.植物病害综合治理:定义: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观点出发,应用各项措施预防和控制病毒的发生,发展,使病害造成的损失抵于经济允许水平,并力求防治费用小,经济效益大,作物生产复合高产,优质,高效的要求:同时把防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目的:在于保证作物的健康和发育,从而保证作物获得高产,高效,优质。
21.柯赫式发则:通常是用来确定一种不熟悉的成新的侵染性病害原物的操作程序。
22.真菌无性繁殖:不经过性细胞结合而直接有营养体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
23.鞭毛菌主要特征:营养体为较原始团到发达的元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有1-2根鞭毛,有性繁殖产卵孢子。
(5)滑刃线虫主要侵害组织坏死腐烂或植株的芽和叶片,引起枯斑和凋萎:也能侵染花,引起花朵干枯和畸形,个别种为害植物的茎和根,是植株外形萎缩。如菊花 ,翠菊,大丽花叶枯线虫病,姜花花线虫病。
5.非侵染病害诊断要点?
(1)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和病害
(2)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
(3)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发生,多为生长不宜或有系统性的症状的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所致
(2)防治重要性
A.重大病害: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印度孟加拉邦水稻胡麻叶斑病,法国波尔多地区发生葡萄霜霍病,中国小麦条锈病。

植物病害的症状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的症状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的症状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因素或者病原体的侵入而引发的异
常现象。

植物病害的症状可以分为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两大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植物病害的症状名词解释:
1.叶绿素缺乏:植物叶片出现黄化或叶片间脉绿化,叶片颜色不均匀,
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能力。

2.叶片褐变:植物叶片边缘或整个叶片出现褐色坏死现象,可能由于
真菌感染或营养不良引起。

3.畸形生长:植物的茎、叶、花等部位出现不正常的生长,可能是由
于激素失调或病原体感染导致。

4.坏疽:植物组织出现干枯或软化的现象,通常是由于真菌或细菌侵
染引起的。

5.萎蔫:植物整体或部分出现叶片萎缩、茎部软弱的现象,可能是由
于水分不足、营养不良或病原体侵染而引起。

6.灰霉病:植物表面或内部组织上形成灰色或灰白色霉状物,是由灰
霉菌类病原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7.锈病:植物叶片或茎部表面出现红色、橙色、黄色等锈痕,是由锈
菌类病原体引起的病害。

8.霉病:植物叶片、花朵或果实表面出现白色或黑色霉质物,是由霉
菌类病原体引起的病害。

综上所述,植物病害的症状多种多样,正确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采取防治和治
疗措施,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植物病害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十一讲 植物病害诊断技术

第十一讲 植物病害诊断技术

公司年会开场白台词范文(精选5篇)公司年会台词范文篇1女:女士们,先生们;合:大家晚上好。

男:瑞雪开颜,笑辞丁亥旧岁;万物复苏,喜迎戊子新春。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此举办**集团20xx年大型迎春招待会,欢庆新春的到来,并向所有动力人送去新年的美好祝愿!女:参加今天晚宴的有公司各级党政领导,先进模范,员工代表,以及今年新进公司的大学生毕业生代表。

*公司的外方专家也应邀参加了今天的晚宴。

对各位嘉宾的光临,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男:在过去的一年里,**集团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经营成果。

同时,我们以奋发昂扬的姿态迎接X年的到来!可搭配选择句子:甲: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满怀着喜悦的心情,20xx年元旦如约而至乙:新年拉近了我们成长的距离甲:新年染红了我们快乐的生活乙:新年让我们截取下了四季的片段甲:新年给了我们人生的禅想乙:在这一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甲: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享受缘分带给我们的欢乐,享受这段美好时光乙: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用心来感受真情,用爱来融化冰雪甲: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乙: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这里将成为欢乐的海洋,让快乐响彻云霄甲: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乙:今天,我们激情满怀、心潮澎湃甲:今天,我们送去我们的祝福乙:带着祝愿、带着嘱托甲:埋藏已久的期盼,化做今日相逢的喜悦乙:看,阳光灿烂,那是新年绚丽的色彩甲:听,金钟朗朗,这是新年动人的旋律合:在诗与画流动的佳节里我欲邀同来一起庆贺快乐的节日.*20xx 年年会现在开始结束语甲:虽然我们无法阻拦时间的流逝,但是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情乙:妍丽的鲜花祝你节日愉快;闪动的烛光祝你平安如意甲:怀念万千祝福在这充满喜悦的佳节里,祝福串成一首诗、组成一曲旋律、开启一片温馨的心灵乙:温馨的气息、恬静的氛围、舒心的休憩编织成您快活的生活甲:愿你以微笑迎接青春的岁月和火一般的年华乙:愿人世间梦幻般的鲜花与绿叶永远陪伴你温馨的回忆甲:愿我的祝福如朵朵小花开放在温馨的季节里为你点缀欢乐四溢的佳节乙:今天的联欢会更加体现出我们是一个充满活力,面向未来的集体甲:在这里,有默默耕耘的辛勤园丁,有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乙:在这里,散发着油墨的清香,跳动着青春的脉搏甲:在这里,有我们对生活的激情,更有我们对未来的渴望合: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乙:今天的联欢会到此结束,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开场白:甲: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类型是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依据,需要深入探讨各种病害类 型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为科学防治提供更加准确的 指导。
拓展研究领域
植物病害防治和管理的研究领域需要不断拓展,针对不同植物、不同 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病害防治和管理开展深入研究,提高防 治效果和管理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避免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同时注意使用方法 和剂量,减少对环境和植物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植物病害的分类及其类型
01
加强分类研究
植物病害分类是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完
善分类体系,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精度。
02 03
深入探讨病害类型
3
真菌性病害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气流传播、雨水 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细菌性病害
01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通常包括坏死、腐烂、溃疡等。
02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溃疡病、青枯病、软腐病等。
细菌性病害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气流传播、雨水传播和昆虫传播
03
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植物的伤口进行侵染。
病毒性病害
1
病毒性病害的症状通常包括花叶、黄化、畸形 等。
03
播等。
04
植物病害症状与类型的关联
真菌性病害的症状与类型
症状
病状表现为坏死、腐烂和萎蔫等;病征表现为霉状物、粉状物和锈状物等。
类型
根据病症特点,可分为腐霉病、疫病、菌核病、锈病和白粉病等。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与类型
症状
病状表现为坏死、腐烂和萎蔫等;病征表现为脓状物和菌脓 等。
类型
根据病症特点,可分为青枯病、软腐病、溃疡病和角斑病等 。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控制温度
通过调节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植物造成病害。
控制湿度
通过控制湿度,降低植物病害的湿度条件。
化学防治
使用农药
使用化学农药,杀灭病原菌,减轻植物病害的发生。
预防性用药
针对可能发生的植物病害,提前使用农药进行预防。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制剂,防治植物病 害。
抗病品种选育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contents
目录
•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 植物病害的影响 •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01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植物病害的定义
• 植物病害定义:植物在生理、生化或解剖上发生功能性、结 构性或形态上的非正常变化,导致植物生长不良、产量降低 、品质变劣,甚至引起植物死亡的现象。
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提高植物对病害的 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生物农药
开发和应用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之间 的相互竞争关系,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 目的。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轮作、间 作、修剪等,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和传 播。
05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加强病害发生机制的研究
01
深入研究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机制
病原物如何侵染植物、定殖和扩展,以及植物如何抵抗病原物的侵袭
等。
02
探讨环境因素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如气候、土壤、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等,以及这些因素如何与病原物和
植物相互作用,促进病害的发生。
03
解析植物病害的分子机制
研究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功能和进化,以及病原物无毒基因的发现
和作用机制。
创新防治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油率和含糖量下降,品质低,降低商品价值。 • 引起人畜中毒:赤霉病-赤霉烯酮,头昏、恶心、呕吐、
抽风,严重者死亡;甘薯黑疤病-黑斑酮甘薯引起牲畜中 毒; • 限制作物种植:东北、华北因红麻炭疽病停种;北美因板 栗疫病毁灭; • 增加生产投入:因防治病害投入人力、物力和各种设备增 加开支、降低经济效益; • 环境污染:大量使用农药。
•。
2、非生物病原
• 是指引起植物保护的非生物因子,包括各 种化学的和物理的环境因素。这一类因素 所致的病害不能从一个植物传染给另一个 植物,所以又称非传染(侵染)病害 (noninfectious disease)或生理病害 (physiological disease)或非寄生性病 害(nonparastic disease)。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溃疡:植物皮层坏死、腐烂,使木质部外露。 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
立枯和猝倒:幼苗阶段,茎基部受破坏,植株 表现萎蔫以致死亡。立而不倒称立枯;迅速倒 伏称猝倒。
枯焦:芽、叶、花、穗等器官,局部或全部 地变色枯死。为斑点、条斑等的发展或联合 造成地整体枯死。表现迅速枯焦病状的病害 称为疫病或瘟病。
• 3腐烂(rot):植物幼嫩多汁组织大面积坏死,组 织或细胞破坏消解。
• 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时失去。 • 湿腐: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时散失 • 软腐:中胶层破坏,细胞离析。
• 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 等。
• 干腐 :组织腐烂时解体较慢,腐烂组织中的水分能 及 时蒸发而消失,病部表皮干缩或干瘪。
第二章 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以及症状
•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 (一)什么是植物病害
植物活体在生长或贮藏过程中由于所 处的环境条件的恶劣、或受到有害生物的 侵扰,致使植物活体受到损害,包括正常 的新陈代谢受到干扰,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遗传功能发生改变,最后导致植物产品的 品质降低或数量的减少等。

斑点:发生在叶、茎、果等部位,患病组织局 部坏死,有明显的边缘,形状、大小、颜色 各异。
大斑
小斑
紫斑 轮斑
角斑
炭疽:
斑中有 轮状排 列的小 黑点, 黑点为 病原菌 的分生 孢子盘。
疮痂: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层,表面粗糙,或病斑 枯死后,因生长不平衡,发生龟裂。
柑橘疮痂病
梨黑星病
番茄斑枯病
植物病害分类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symptom): 植物患病后显示的能被人类感官所觉察
的异常变化状态,就是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可以区别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特征—
—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患病植物本身在受到某种致病因 素的作用后,由内及外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斑点、炭疽、疮痂、溃疡、腐烂、腐朽、萎蔫、立枯、猝倒、 枯焦、花叶、条纹、畸形、瘿瘤、丛生等。
病征:是生长在植物生病部位表面的病 原体。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征表 现。真菌、细菌。
粉、霉、黑点பைடு நூலகம்菌核、溢脓等。
• 生理性病害和病毒病不表现病症
植物病害的症状
•病状
•病害症状
•变色 •坏死 •腐烂 •萎蔫 •畸形
•病症
•霉状物 •粉状物 •粒状物 •脓状物
(一)病状
•均匀变色
•变色
•不均匀变色
• 、植物病害的特点 • 1 植物病害是根据植物外观的异常与正常相对而 • 2 植物病害与机械创伤不同。其区别在于植物病
间发生的。 • 3 植物病害必须具有经济损失观点。茭白实际上
害范畴。
植物病害的危害
• 作物减产:平均10-15%,严重时绝产; • 品质下降:纤维、油料和糖料作物,除了减产,纤维低劣、
• 1950年:中 国小麦条锈 病大流行, 小麦减产60 亿斤。
(二)植物病害的病因
河南省1985年大发生损失小麦8.5亿公斤
(二)植物病害的病原
• 病原: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直接原因。 • 1、生物病原:是指引起植物得病的生物,
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和寄生性藻类 。各种病原物侵染植物后,可以繁殖后代, 互相传染,所以这类病害称侵染性病害,在田间发生时, 都有一个由少到多、由点片到普遍、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



绿




明‘





• 坏死(necrosis):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细胞已死亡。 • 叶斑(spot):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形状大小不同, 但轮廓清
楚,类似岛屿。
• 叶枯:叶片较大面积坏死,边缘不清。 • 叶烧(leafscad):叶尖或叶缘枯死。 • 猝倒(damping off)、立枯: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前者倒伏(腐霉), 后者
死而不倒(丝核菌)。
• 溃疡(canker):树干木质部坏死。 • 叶斑:叶片上的局部坏死斑。 • 形状:圆形、椭圆形、棱形、多角形等 • 颜色:紫、红、黄、灰、褐、黑、白斑等 • 大小:大斑、小斑 • 轮斑:叶斑上带有同心轮纹 • 穿孔:由叶斑的坏死组织脱落形成。 • 蚀纹:叶片表皮组织出现坏死纹。 • 叶枯:叶片上较大面积的枯死,轮廓不明显 • 叶烧:叶尖、叶缘的枯死 • 疮痂:主要发生在果实和枝条上。斑点表面粗糙,木栓化隆起。 • 溃疡:树木的枝干上木质部的坏死,病部稍凹陷,周围的寄主细胞木栓化。 • 苗期坏死:幼苗近土面茎组织的坏死。枝梢坏死 • 顶尖坏死:草本植物的顶部坏死。 梢枯:木本植物幼苗的枝条从顶端向下枯
• 软腐:植物组织细胞中胶层受到破坏,腐烂组织的 细胞离析,以后再发生细胞的消解。有时病组织表 皮不破裂,用手触摸有柔软感或有弹性。
• 湿腐:组织的解体很快,腐烂组织不能及时失水则 形成湿腐。
腐烂:患病组织崩解、变质,细胞死亡。
软腐
干腐
白腐
白菜软腐病
番茄脐腐病
4.萎蔫(wilt):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 破坏而发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 层组织完好。
• 1943年:印度 孟加拉邦水稻 胡麻斑大流行, 饿死200万人, 数百万人逃荒。
葡萄霜霉病
1880:法国波尔 多地区爆发葡萄霜 霉病, 酿酒业濒 临破产。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 1945-1946:爱尔兰大饥荒
饿死25万人,150万逃荒到
• 1970年:美国 玉米小斑病流 行,直接损失 10亿美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