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光电转化效率完整数据
一文看懂光电转化效率计算方法
一文看懂光电转化效率计算方法光电转化效率简介光电转化效率,即入射单色光子-电子转化效率(monochromaticincidentphoton-to-electronconversionefficiency,用缩写IPCE表示),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外电路中产生的电子数Ne与单位时间内的入射单色光子数Np之比。
光电转化效率的公式从电流产生的过程考虑,IPCE与光捕获效率(lightharvestingefficiency)LHE(l)、电子注入量子效率finj及注入电子在纳米晶膜与导电玻璃的后接触面(backcontact)上的收集效率fc三部分相关。
见公式:IPCE(l)=LHE(l)′finj′fc=LHE(l)′f(l)其中finj′fc可以看作量子效率f(l)。
由于0£LHE(l)£1,所以对于同一体系,IPCE (l)£f(l)。
两者相比,IPCE(l)能更好地表示电池对太阳光的利用程度,因为f(l)只考虑了被吸收光的光电转化,而IPCE(l)既考虑了被吸收光的光电转化又考虑了光的吸收程度。
譬如,若某电极的光捕获效率为1%,而实验测得量子效率f(l)为90%,但其IPCE(l)只有0.9%。
作为太阳能电池,必须考虑所有入射光的利用,所以用IPCE(l)表示其光电转化效率更合理;作为LB膜或自组装膜敏化平板电极的研究主要用来筛选染料而不太注重光捕获效率,所以常用f(l)表示光电转化效果。
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IPCE(l)与入射光波长之间的关系曲线为光电流工作谱。
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效率计算公式光照强度—以AM1.5为标准,即1000W/m2暗电流比例—Irev》6电池片所占比例低效片比例—P156Eff《14.5%电池片所占比例太阳能电池片功率计算公式电池片制造商在产品规格表中会给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太阳电池性能参数:一般包括有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 oc;最大功率点电压Vap;最大功率点电流Iap;最大功率Pmpp;转换效率Eff等。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1. 引言1.1 概述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性,因此在能源领域备受关注。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太阳能电池技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技术的转化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整体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讨论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包括其原理介绍、关键因素对效率的影响以及提高效率方法等内容。
第三部分则探讨了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同样包括原理介绍、关键因素影响和提高效率方法等方面。
第四部分是对单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转化效率、成本以及应用领域适应性等角度进行评估。
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单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优劣势以及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和比较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并探索如何提高它们的性能。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这两种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和启示。
2.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2.1 原理介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基于硅材料制造的太阳能电池。
它由单个晶体硅片构成,具有高纯度和完整的晶格结构,因此被认为是目前太阳能电池中效率最高的类型之一。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照射下光生激发、载流子分离和集电等过程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2.2 关键因素影响转化效率: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中,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会影响其转化效率:首先,光吸收效率:单晶硅具有较高的吸收系数,可以有效地吸收光能量。
其表面通常经过抗反射涂层处理以提高吸收效率。
其次,载流子损失:在光生激发和载流子分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损失现象。
降低载流子损失可以提高转化效率。
另外,填充因子:填充因子反映了电池内部损耗和阻碍因素对功率输出的影响。
光伏板结构组成
光伏板结构组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光伏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光伏板的结构组成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决定了光伏板的性能和效率。
一个典型的光伏板主要由玻璃罩板、电池片、背板、支架等组件构成。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光伏板的结构组成。
玻璃罩板是光伏板的外部保护罩,通常由钢化玻璃或浮法玻璃制成。
玻璃罩板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电池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雨、灰尘等,同时还可以起到收集太阳光的作用,提高光伏板的光吸收率和电能转化效率。
电池片是光伏板的核心部件,主要是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目前常见的电池片类型有单晶硅、多晶硅、PERC电池等。
电池片的工作原理是当阳光照射到电池表面时,光子被电池片吸收,激发电子跃迁出现电场,进而产生电流。
电池片的制造工艺越先进,效率越高,所产生的电能也就越多。
背板是支撑光伏板电池片的基座,通常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背板的主要功能是支撑电池片,确保光伏板的结构稳固,同时还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防止光伏板过热损坏。
背板的设计和材料选用也对光伏板的寿命和性能有很大影响。
支架则是将光伏板固定在地面或屋顶的架子,通常由镀锌钢材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支架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牢固可靠,能够承受光伏板自身重量和外界风雨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日照角度和方向,以保证光伏板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阳光,提高发电效率。
除了上述主要组件之外,光伏板还包括连接线、接线盒、逆变器等配套设备。
连接线用于将光伏板之间或者光伏板与逆变器之间连接起来,传输太阳能转化的电能。
接线盒则起到连接和保护连接线的作用,确保光伏板的输出电能安全可靠。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将光伏板产生的直流电输出为交流电方便供电使用。
光伏板的结构组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合理搭配和设计才能确保光伏板的性能和效率。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光伏板的结构组成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以适应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单晶硅片的晶体缺陷与光吸收特性关联研究
单晶硅片的晶体缺陷与光吸收特性关联研究单晶硅片是一种具有晶格完整性和高晶体质量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器件等领域。
然而,单晶硅片在制备过程中难免存在着晶体缺陷,这些缺陷会对其光吸收特性产生影响。
因此,对单晶硅片的晶体缺陷与光吸收特性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研究单晶硅片的晶体缺陷与光吸收特性的关系前,我们需要了解单晶硅片的结构特点和制备方法。
单晶硅片是由纯净度高的硅材料通过Czochralski法或浮区法等制备而成。
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非常高的晶格完整性和纯度。
晶体缺陷是指晶格中存在的结构缺失、原子错位或其他非理想状态。
常见的晶体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单晶硅片中常见的晶体缺陷有位错和杂质等。
位错是晶体中晶面的错配现象,可分为线性位错和面内位错两种。
线性位错是晶格的一种结构缺陷,是由于晶格中某一部分的原子排列方式与理想晶体不匹配而引起的。
线性位错会在晶格中引入额外的能量状态,降低晶体的电子迁移率和光学传导性能,从而影响光吸收特性的表现。
面内位错是晶体表面的错配现象,常引起性能上的变化和损坏,影响光吸收特性。
杂质是指晶格中的异质原子或离子,其引入会导致晶体中局部的位移和电荷不平衡。
杂质通常是掺杂元素,如硼、磷等,或者其他杂质原子,如氧、碳等。
这些杂质会改变晶格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迁移行为,从而影响光的吸收和发射特性。
研究表明,晶体缺陷对单晶硅片的光吸收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首先,位错的存在会导致晶格的微扰,使得硅片的光电子迁移路径受阻,影响电子的输运性能。
其次,杂质的引入会改变硅片的能带结构和光电转化效率。
掺杂杂质可以在能带中形成本征能级或能带宽度发生变化,从而调整硅片的光吸收谱。
此外,在光照下,杂质还可与光生载流子发生相互作用,加速载流子复合速率,从而改变光电转化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单晶硅片的光转换效率,需要对晶体缺陷进行控制和优化。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表面修饰,例如采用光致化学腐蚀、氢原子处理等技术,以减少晶体缺陷和提高光吸收效率。
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计算公式
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计算公式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是衡量光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也就是光伏电池片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的电能与入射光能之比。
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取值范围在0%到100%之间。
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转换效率 = (输出功率 / 输入光功率)× 100%其中,输出功率是指光伏电池片从阳光中获得的电能输出功率,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输入光功率是指光照射到光伏电池片上的太阳光的功率,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
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的计算公式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光电效应原理建立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光伏电池片所吸收的光能必须等于输出的电能。
根据光电效应原理,光能在光伏电池片中被光伏效应转化为电能。
因此,转换效率可以通过输出功率与输入光功率之比来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
不同材料的光伏电池片具有不同的能带结构和光吸收特性,因此其转换效率也会有所差异。
硅晶体是目前最常用的光伏材料,其转换效率可以达到20%左右。
第二个因素是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越高,光伏电池片所吸收的光能就越多,转换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第三个因素是温度。
光伏电池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温度过高,会降低转换效率。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光伏电池片的散热问题,以维持其转换效率。
提高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是光伏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科研人员通过改进材料结构、优化电池工艺和设计新型光伏电池结构等手段来提高转换效率。
例如,通过在光伏电池片表面增加纳米结构或光散射层,可以提高光的吸收效率;通过采用多结构光伏电池片,可以扩宽吸收光谱范围,提高转换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电池工艺,减少电子损失,提高光伏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还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光伏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单晶硅效率
单晶硅效率
单晶硅是一种高纯度硅材料,通常作为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原材料。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取决于单晶硅的质量和制造工艺。
在制造单晶硅时,矽石通过高温熔化,然后通过特殊的方式来制成单晶状,然后切割成
相应大小,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所有太阳能电池类型中最高的。
根据
不同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在18%到24%之间。
这意味着,从每个光子中,有18%到24%的能量被转换成电能。
相比之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通常在15%到18%之间,而非晶硅太阳能
电池的效率只有10%到12%左右。
单晶硅的高效率主要归功于它优异的电学性质和较低的复合损失。
由于单晶硅是一种高纯度的材料,它的杂质含量非常低,因此可以提
供更好的电学性能。
此外,单晶硅的电阻率较低,可以减少电气损失。
这意味着太阳能电池可以更有效地转换光能为电能,从而提高效率。
总的来说,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发电中最高效的一种。
尽
管它的制造成本较高,但在太阳能电池市场上,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依
然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制造成本的降低,未来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还将不断提高。
硅片电池工艺tfc意思
硅片电池工艺tfc意思硅片电池工艺(TFC)是一种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工艺。
TFC全称为“Textured Front Surface, 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中文意为“纹理前表面、钝化的发射极和后电池”。
它是一种常见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旨在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在硅片电池工艺中,硅片是最基本的材料,它被用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介质。
硅片电池工艺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将硅片转化为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太阳能电池。
硅片经过清洗和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不纯物质。
然后,在硅片的前表面施加纹理,以增加表面积和光吸收能力。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化学腐蚀或机械加工等方法实现。
接下来,对硅片进行发射极的钝化处理。
发射极是太阳能电池的正极,钝化处理可以增加电池的光吸收能力和电子传输效率。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氧化物或氮化物进行表面涂覆,形成一层薄膜保护层。
在钝化处理完成后,需要在硅片的背面形成电池的反极。
反极是电池的负极,负责收集电流。
为了增加反极的效率,可以使用金属或合金材料进行背面涂覆。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电镀等方法实现。
将硅片与电极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太阳能电池。
电极可以是金属网格或薄膜,用于收集电流并将其引导到外部电路中。
这一步骤需要精确的对位和焊接技术,以确保电池的正常工作。
硅片电池工艺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纹理前表面可以增加光吸收能力,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钝化的发射极可以提高电子传输效率,减少能量损失;背面电池的反极可以增加电流收集效率,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
通过这些优化,硅片电池的性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总结起来,硅片电池工艺(TFC)是一种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工艺,通过纹理前表面、钝化的发射极和后电池等步骤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这一工艺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
太阳能电池硅板的区别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达到24%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2%左右,最高的达到14.8%非晶硅太阳电池是指薄膜式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为10%左右
非晶硅(a-Si)
熔融硅在过冷条件下凝固时,硅原子以无规网络形态排列成许多晶核,这些晶粒结合起来,就结晶成非晶硅。
多晶硅(p-Si)
熔融硅在过冷条件下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形态排列成许多晶核,如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则这些晶粒结合起来,就结晶成多晶硅。
单晶硅(c-Si)
以高纯度多晶硅为原料在单晶炉中被熔化为液态在单晶种(籽晶)上结晶而成由于其晶体的原子和分子以同一方向(晶向)周期性地整齐排列所以称为单晶硅。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设备,其光电转换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指的是它可以把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比例,即输出电能与输入太阳光能量之比。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强度、电池表面材料和结构、温度等。
对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通常在14%至22%之间。
而对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等,其光电转换效率要稍微低一些。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科学家们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探索。
目前,一些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等,已经能够实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了25%,甚至有的达到了30%以上。
在未来,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发新的材料、结构和技术,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
- 1 -。
g12 m10 硅片 发电功率
g12 m10 硅片发电功率硅片是一种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硅片的发电功率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因此,研究和提高硅片的发电功率对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硅片的发电原理。
硅片主要是通过光伏效应来实现太阳能转化的。
当阳光照射到硅片表面时,光子会激发硅原子中的电子,使其跃迁到导带中,形成电荷对。
这些电荷对然后在硅片中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因此,硅片的发电功率主要取决于其光伏效率,即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要提高硅片的发电功率,首先需要提高其光伏效率。
目前,研究人员通过不断的材料改进和工艺优化,使硅片的光伏效率不断提高。
例如,使用多晶硅或单晶硅代替传统的非晶硅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硅片的光伏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表面镀膜、纳米结构设计等手段来提高硅片对太阳能的吸收和转化效率。
除了光伏效率外,硅片的发电功率还与其表面质量、电极设计等因素有关。
优化硅片的表面质量,减少表面损伤和缺陷,可以提高硅片的光电转化效率。
同时,合理设计硅片的电极结构,降低接触电阻和电流损失,也可以提高硅片的发电功率。
另外,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硅片的发电功率。
硅片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发电功率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硅片类型和布局方式,以获得最佳的发电效果。
在太阳能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提高硅片的发电功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相信硅片的发电功率会越来越高,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也会不断提升。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光伏硅片深度分析报告
光伏硅片深度分析报告硅材料根据晶胞的排列方式不同,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
多晶硅生产是直接把硅料倒入坩埚中融化后,再铸锭冷却而成。
单晶硅生产一般是直拉单晶的方法或区熔外延的方法形成制成晶棒。
多晶硅锭和单晶硅棒经过切割、清洗后形成硅片。
硅片按照用途又分为半导体硅片和光伏硅片。
光伏硅片可以是单晶硅也可以是多晶硅,半导体硅片只能是单晶硅。
二者最大的区别是硅的含量纯度不同。
单晶硅转换效率一般在18.5%~25%左右,多晶硅片转换效率在17.3%左右,对应的单晶电池比多晶电池具备更高的光转换效率。
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单晶硅片所占总硅片市场的份额呈现逐年增加态势。
2019年,我国单晶硅片出货量正式超过多晶硅片(图三),单晶硅片(不含铸锭)市占率:多晶硅市占率=65:32.5。
单晶硅片产能高度集中在几家龙头企业中,19年隆基股份产能市占率为36.2%,中环股份市占率为28.4%,两家合计约65%的市占率。
预计2020年隆基市占率为42%,中环市占率为25%,合计市占率67%。
采用大尺寸硅片可以给下游组件、电站装机带来明显的降本增效作用。
硅片面积变大,有效地摊薄硅片、电池、组件等生产环节的非硅成本,也减少组件和系统端的配件耗材使用量,如减少玻璃、背板、接线盒、电缆、汇流箱等辅材的耗量。
采用边长156.75mm(M2)硅片封装的M2组件,其制造成本为124.6分/W,对应的电站装机成本为81.1分/W。
采用边长166mm(M6)硅片封装的M6组件,其制造成本为118.9分/W,电站装机成本为75.3分/W。
采用大硅片封装的M6组件相比于M2组件的成本下降了5.7分/W,电站装机成本下降了5.8分/W。
在光伏平价并网的压力下,各厂商都在积极采用大尺寸硅片产品来降本增效,硅片大尺寸化演进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未来市场到底采用哪种规格的大硅片最合适,最终关键是产品能否体现在光伏系统端的单瓦度电成本下降上。
降本:引用河北能源工程设计公司的光伏系统实验数据为例。
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第45卷第11期2017年11月硅酸盐学报Vol. 45,No. 11November,2017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DOI:10.14062/j.issn.0454-5648.2017.11.03 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王聪,代蓓蓓,于佳玉,王蕾,孙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太阳能物理实验室,北京 100191)摘要:重点探讨了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技术领域的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主要包括光伏电池半导体材料和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光学材料膜系。
太阳电池材料的关键问题还是成本与光电转换效率,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成为光伏电池新的研究热点。
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的核心材料技术之一。
近年来,太阳能的中高温热利用,尤其是聚焦热发电技术,作为与光伏发电平行的另一种主流太阳能发电方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另外,还阐述了中高温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聚焦热发电;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中图分类号:TK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54–5648(2017)11–1555–14网络出版时间:2017–10–09 13:56:00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2310.TQ.20171009.1356.014.html Recent Development and Advance of Solar Photovoltaic Materials and PhotothermalConversion MaterialsWANG Cong, DAI Beibei, YU Jiayu, WANG Lei, SUN Ying(Center for Condensed Matter and Material Physics,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Abstract: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advance of solar photovoltaic materials and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materials, which mean semiconductor solar cell materials and solar spectral selective absorbing coatings, were reviewed. The main problems of solar cell materials are cost and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 The investigation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 becomes a new research hotspot. On the other hand, solar selective absorbing coating is one of the key material technologies of solar thermal uti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medium-high temperature heat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 especially the technology for concentrated solar power (CSP) as another mainstream of solar energy generation, is becoming a focusing in parallel with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Thus this paper also talks about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recent develop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solar selective absorbing coatings as an important content.Keywords: solar energy; photovoltaic cell; concentrated solar power; solar selective absorbing coating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成为人类开发的重要绿色能源之一。
NTC442多线切割设备的设计改造
NTC442多线切割设备的设计改造谢燕琴【摘要】硅片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制造硅片主要设备是NTC442多线切割设备.NTC442多线切割设备采用了游离的切削模式,这种切削模式切削速度慢,切削质量差.针对这种情况,将对NTC442多线切割设备的游离切削模式改造成金刚石线的切削模式,改造了切割室,设计了主轴、匹配了轴承.改造后的设备,保证了硅片的质量、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期刊名称】《机械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8(031)005【总页数】2页(P111-112)【关键词】太阳能硅片;游离磨料;多线切割;切削模式【作者】谢燕琴【作者单位】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萍乡 3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0 引言绿色制造和绿色加工是现在世界各个国家重点突破的难题。
为了平衡环境和能源问题,太阳能的开发是越来越被各个国家重视。
硅片是制造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其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电池片的制造工艺、制造成本及光电转化效率[1]。
未来太阳能电池,尤其时高效太阳能电池对硅片的表面完整性要求越来越高,更高的尺寸精度和更好的表面质量将是未来太阳能硅片的发展趋势[2]。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一直对硅片的制造方法和工艺不断研究和改进,硅片的品质不断提升,但成本高。
本文将对已有的设备NTC442多线切割设备进行改造,改变切削了模式,改造了切割室,设计了主轴、匹配了轴承。
1 游离砂浆切割模式与金刚线切割模式NTC442多线切割设备是加工太阳能硅片的主流设备,NTC442多线切割设备的工作模式是采用了游离砂浆切割技术。
游离砂浆切割属于“三体(即磨粒、硅棒、工件)”加工。
在切割过程中,切割线施加在磨粒上的力带动磨粒沿切削表面做滚动,同时切割线压挤磨粒嵌入到切削表面,形成表面裂纹,从而达到切割的作用[3],如图1。
图1 游离砂浆切削游离砂浆切割的平均切削速度是0.39 mm/min,损伤层达到11~15 μm,切口损耗120~150 μm,硅片最小厚度160 μm,切出的表面粗糙,没有硅片的切割方向锯痕,SiC摩擦硅片距离较短,易产生随机的凹凸坑。
光伏组件生产工序参数
光伏组件生产工序参数1.前言光伏组件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产生的能源,它利用太阳光照到太阳能电池上产生的光电效应,并将能量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对电力的供应。
光伏组件的生产涉及到多个工序,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参数,以确保组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2.硅片加工工序参数硅片是光伏组件的主要材料,硅片加工工序是光伏组件制造的第一步。
硅片加工工序主要包括切割、抛光、清洗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需要严格控制以下参数:2.1 切割参数切割参数主要包括锯片的类型、锯片的数量、锯片的转速和运行时间等。
通常情况下,锯片使用碳化硅锯片,锯片数量和转速需要根据硅片的厚度和硅片的裂纹密度进行调整。
切割后的硅片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切割时产生的毛刺和刮痕等。
2.2 抛光参数抛光参数主要包括抛光液的类型、抛光液的浓度、抛光液的温度、抛光头的类型、抛光头的数量和速度等。
抛光液需要根据硅片的性质进行选择,常用的抛光液包括硝酸、氢氟酸和乙酸等。
抛光液的浓度和温度需要根据硅片的厚度和抛光的时间进行调整,以避免硅片表面产生过多的微裂纹和毛刺。
抛光头的数量和速度也需要根据硅片的性质进行调整,以确保硅片表面光滑度的要求。
2.3 清洗参数清洗参数主要包括清洗液的选择、清洗液的浓度、清洗液的温度、清洗液的时间和清洗方式等。
清洗液通常为酒精、去离子水等,清洗液的浓度和温度需要根据硅片的表面污染程度进行调整,以确保效果。
清洗液的时间需要根据清洗液的稳定性和硅片表面的特殊要求进行调整,清洗方式也需要考虑环保和节能要求。
3.电池片制作工序参数电池片制作工序是光伏组件制造的第二步,它是将硅片转化成太阳能电池的过程。
电池片制作工序主要包括弯曲、补漆、浸胶、回焙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需要严格控制以下参数:3.1 弯曲参数弯曲参数主要是针对硅片薄化后的工艺环节,目的是为了提高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
弯曲参数的控制包括弯曲工件的角度、弯曲工艺的速度和气氛环境等。
不同角度和速度的弯曲过程,需要不同的气氛环境,以确保产生的电池片不会出现因长期弯曲而引起的破裂和断裂。
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分析
中国光伏行业分析目录中国光伏行业分析 (1)一、多晶硅概述 (2)1.1多晶硅制备方法 (3)1.2多晶硅的产能 (4)1.3多晶硅企业介绍 (5)1.4多晶硅进出口 (6)1.5多晶硅总结 (7)2.硅片 (7)2.1硅片基材的制备 (8)2.2硅片的种类以及优点 (9)2.3中国硅片产能以及产量 (9)2.4硅片发展方向 (10)3.电池片—组件 (10)3.1电池片-组件生产步骤 (10)3.2电池片-组件的市场 (11)3.3光伏组件能量转化效率 (11)3.4光伏组件进出口数据 (11)4.光伏装机 (12)5.总结 (13)资料来源: (14)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的光伏行业经历了起步、发展、衰退、回暖四个阶段后,现在进入稳步增长期,目前多项指标已居世界第一,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进步。
光伏产业是半导体技术与新能源需求相结合而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充分利用自身技术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且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
目前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硅料(多晶硅)、硅片加工、电池片、光伏组件的完整产业链如图1。
经历了近几年的政策扶持和企业的自主创新,我国光伏产业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
为了更好理解多晶硅相关产业链,本文将从硅料(多晶硅)、硅片加工、电池片、光伏组件进行详细讲解。
图1光伏产业链一、多晶硅概述多晶硅(polycrystallinesilicon)有灰色金属光泽,密度2.32~2.34g/cm3。
熔点1410℃。
沸点2355℃。
溶于氢氟酸和硝酸的混酸中,不溶于水、硝酸和盐酸。
硬度介于锗和石英之间,室温下质脆,切割时易碎裂。
加热至800℃以上即有延性,1300℃时显出明显变形。
常温下不活泼,高温下与氧、氮、硫等反应。
高温熔融状态下,具有较大的化学活泼性,几乎能与任何材料作用。
具有半导体性质,是极为重要的优良半导体材料,但微量的杂质即可大大影响其导电性。
PER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钝化工艺研究
2020年12月第33卷第6期山西能源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EnergyDec.,2020Vol.33No.6•自然科学研究•PER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钝化工艺研究梁玲1郭丽1张波1孟秀峰2(1.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长治046000;2.山西能源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区别于太阳能电池采用SiOx或AlOx与SiNx的叠层结构的背面钝化工艺,本文采用一种PER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钝化工艺的新方法来叠层表面具有较高的固定正电荷。
通过研究发现,优化后的新工艺制得的PERC 高效电池具有更好的光电转换效率,较常规工艺电池片效率提高了0.4%。
并对PERC高效电池的下一步优化和设计以及对工业应用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硅片;背面钝化;转化效率;工艺研究【中图分类号】TM914.41【文章编号】2096-4102(2020)06-0094-02随着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的不断推进,优质的表面钝化已成为高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表面钝化通过饱和半导体表面处的悬挂键,可降低界面态密度;同时钝化膜的存在避免了杂质在表面层的引入,而形成复合中心,降低了表面活性,以此来降低少数载流子的表面复合速率,提高少子寿命。
同时钝化膜中的固定电荷能使半导体表面反型或堆积,形成表面结,阻止少子载流子流向表面,减小了表面复合的损失,从而提高了表面光生载流子的收集率。
但常规PECVD法制备的SiON与SiNx的叠层膜中,缺陷主要以K0、K+和N-三种形式存在,由于薄膜中的K中心的数量远远多于N中心,从而使薄膜与晶体硅的界面表现为正电性。
在P型硅背面出现正电荷层,会形成反转层造成漏电,增加表面复合速率。
通用的太阳能电池采用SiOx或AlOx与SiNx 的叠层结构的背面钝化工艺,会使叠层表面具有较高的固定正电荷。
鉴于此,如何合理、有效地降低叠层表面固定正电荷,是优化电池PECVD镀减反射膜钝化工艺重点。
光伏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光伏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光伏产业是基于新能源需求而兴起的朝阳产业,是未来全球先进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也是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光伏产业加快提质增量、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
一、光伏产业发展特点一是产业规模实现持续增长。
根据测算,2022年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超过55%o二是技术创新水平加快提升。
2022年国内主流企业P型PERC 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2%;N型TOPCOn电池初具量产规模,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5%;HJT电池量产速度加快,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创造26.81%的世界新纪录,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研发及中试取得新突破。
三是智能光伏示范引领初见成效。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加快融合创新,智能光优试点示范名单适时扩围,工业、建筑、交通、农业、能源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调度、光储融合等水平有效提升。
四是市场应用持续拓展扩大。
2022年,国内光伏大基地建设及分布式光伏应用稳步提升,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超过87GW;全年光伏产品出口超过512亿美元,光伏组件出口超过153G肌有效支撑国内外光伏市场增长和全球新能源需求。
二、光伏产业链光伏产业链上游包括硅料、硅片等原料及加工,中游主要为构建光伏电站所需的电池片、组件和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组件封装等环节。
下游为光伏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光伏电站的搭建、系统集成与运营。
光伏硅料:光伏硅料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原材料。
光伏硅料,即太阳能级多晶硅(SoG-Si),是光伏产业链中最上游的原材料,为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具有熔点高(141CTC)、硬度大、有脆性、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等特性,且具有半导体性质,是极为重要的优良半导体材料,被称为光伏产业链中的“黑金”。
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人们对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和性能常常存在一定的疑惑,特别是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两种太阳能电池进行全面评估,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能。
二、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基本介绍1. 多晶硅电池组件多晶硅电池组件采用的是由多晶硅晶粒组成的硅片,因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受到广泛应用。
然而,其结晶度较低,表面存在较多晶界和缺陷,影响了光电转换效率。
2. 单晶硅电池组件单晶硅电池组件采用的是由单晶硅晶粒组成的硅片,因其结晶度高、晶界和缺陷少,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然而,其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应用。
三、光电转换效率的评估1. 光电转换效率的定义光电转换效率是衡量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它指的是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2. 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比较据统计数据显示,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一般在20%以上,而多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一般在15%左右。
可以看出单晶硅电池组件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多晶硅电池组件。
四、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因素1. 晶体结构多晶硅电池组件由多晶硅晶粒组成,晶界和缺陷较多,影响了光电转换效率。
而单晶硅电池组件由单晶硅晶粒组成,具有较高的结晶度,故光电转换效率较高。
2. 生产工艺多晶硅电池组件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由于晶界和缺陷较多,光电转换效率较低。
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但其光电转换效率较高。
3. 温度和光照强度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光电转换效率越低;光照强度越大,光电转换效率越高。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晶体结构和生产工艺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storical Projected
Module Price ($/W) ($2002)
32%/pa
1
We know how to do this We don’t know how to do this
Current US Generation Capacity
0.1 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Cumulative Production (MW)
A subsidiary of Cypress Semiconductor
13
Bottom Line The Future of Solar Cells
Year PV Market System Cost Energy Status Dominant Technology
Ingot Gr owt h, 21% Inst allat ion, 31%
Waf er ing, 14%
Module Assembly, 21%
Cell Pr ocessing, 14%
A subsidiary of Cypress Semiconductor
2
Historical Silicon PV Efficiency
10
Module Manuf. Cost Roadmap
3.00 2.50
Module Cost ($/W)
2.00
2012 $1.00/W
1.50
1.00
Mc-Si CZ-Si
0.50
0.00 2002 2004 2006 Year 2008 2010 2012
11
Factors Driving Future Cost Reduction • • • • • • Increasing efficiency: 16% →25% Reduced thickness: 220 µm → 120 µm Increased cell size: 125 mm → 200 mm Improvements in crystal growth technology Improvements in slicing technology Increased manufacturing scale: 200 MW → 500 MW • More automation
High-Efficiency Silicon Solar Cells
Richard M. Swanson SunPower Corporation
A subsidiary of Cypress Semiconductor
1
PV System Cost Components
Higher efficiency leverages cost savings throughout the value chain
29.0% -4.4% 24.6%
I2R Loss 0.1%
8
History of Best Laboratory Silicon Cells
How High Can We Go? Stanford UNSW
9
Convergence of thermodynamic And device models
Wafered Silicon
2005
1 GW
$6.00/W
Negligible Contribution “The Tipping Point” Cost Effective Building Integrated Applications Emergence of Large Distributed Plants. PV Becomes a Major Source of Energy.
A300
Back Side
A subsidiary of Cypress Semiconductor
Front Side
7
High-Efficiency Back-Contact Loss Mechanisms
0.5% 0.8%
1.0% 0.2% 0.3% 0.2%
0.2% 1.0%
Limit Cell Efficiency Total Losses Enabled Cell Efficiency
NANO?
14
A subsidiary of Cypress Semiconductor
rface
240 µ
on wa stalline silic ry thick monoc
fer
N
P
–
+
By locating all of the electrical contacts on the back surface, SunPower is able to A achieve of Cypress Semiconductor subsidiary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up to 50%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solar cells. 6
A subsidiary of Cypress Semiconductor 12
Extending Projection to 2023 Predicts Cost-effective Bulk Power
100 1978 $30.14/W 1980 $21.83/W 1986 $10.48 10 2000 $3.89/W 2013 $1.44/W 2023 $0.65 Distributed Generation Value Bulk Generation Value
1.54%
3.8%
1.4% Back Light Absorption
Limit Cell Efficiency Total Losses Generic Cell Efficiency
29.0% -14.3% 14.7%
5
The All-Back-Contact Solar Cell
Textured front suGW
$3.00/W
Building Integrated Incentive Investments End
Wafered Silicon
2020 to 2025
100 GW
$1.50/W
• Wafered Silicon? • Thin Films? • Concentrators? •
Manufacturers Concentrated on Cost Reduction During this Period
A subsidiary of Cypress Semiconductor
3
Solar Cell Operation (cont.)
1. Photon of sunlight knocks electron loose N-type silicon Attracts electrons Top metal contact
P-type silicon attracts holes
2. Free electron goes to top metal contact
Bottom metal contact
3. Hole (broken bond) left behind goes to bottom metal contact
A subsidiary of Cypress Semiconductor
4
Conventional Solar Cell Loss Mechanisms
Reflection Loss 1.8% 0.4%
I2R Loss
0.4% 0.3% Recombination Losses 2.0%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