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章节题库(论述题)【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论述题
1.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有什么意义?
答: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一些转变,出现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的思想。
(1)观念的变化
①“以祖配天”转变为“以德配天”,从血缘性的祖先崇拜变成政治与道德性的祖先崇拜;
②将外在性的天神崇拜逐步内在化、道德化,认为惟德是辅;
③继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观念,同样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观与商人的有分别;
④将商人的上帝和宗祖神结合的一神论分离为三神论;
⑤由天不可信的思想转化为对天的怨恨。
(2)以德配天
小邦周取代大殷商以后,周代初期呈现出一种人文觉醒,这源于他们以小邦而承受大命,却又面临内忧外患。他们总结了夏、殷两代“天命”得而复失的教训,得出“天命靡常”的观点,因而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忧患意识。在《尚书·康诰》中,周公告诫康叔“惟命不于常”,命运转变的关键在于主政者“明德”“敬德”。夏、殷正是由于“不敬厥德”,违背天道,才丧失了天命。周公等人将夏、殷两代的王权神授论加以改造,创造了天子说,假天神权威论证了王权的合理性;还创造了天命转移论,假天神权威来限制和约束君主的权力。
(3)敬德保民
周公提出了一系列人道主义思想,特别是“敬德保民”“敬德安民”意义深刻,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周初的统治者认识到人民的生命、生活和意志、意向的重要性,于是将其提升到与天命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求统治者通过人民去了解天命,即“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殷周之际的变革,使传统的天命论得以新生,增添了敬德保民、努力人事、谨慎尽责的内容,把民意抬高到天命的高度,从而给中国早期人文精神打上了道德自主性和内在性的烙印。
2.试论孔子“仁”学思想的要旨。
答:“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点,还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1)孔子之“仁”的多层涵义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仁”,可以通过孔子与当时人的谈话来体会“仁”的多重涵义。
①“爱人”为“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颜渊》)孔子主张仁智双彰,以爱人为仁,知人为智,“仁”的主旨是爱人、同情人、关切人。孔子的“仁爱”是以“亲亲”为起点,从孝敬父母等亲情扩大开来,推己及人,这与早期儒家“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有区别的。
②“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克己”是指约束、克制自己,“复礼”是指合乎礼。“礼”是指一定的社会标准、规范、秩序和制度,可用以约束人的行为,调解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孔子非常注重礼,认为合乎礼、施行礼的过程便是人性化的过程,是“仁”的外在表现。
③“忠恕”近“仁”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忠恕”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仁道原则,“仁”包含物我之间、人人之间的情感相通的意义。《中庸》曰:“忠恕违道不远。”忠恕未足以尽仁,是为仁之方,所以说违道不远。
(2)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
①第一层次
最高层次的“仁”,作为人的最高标准、最高道德原则、最高精神境界和价值理想,它是可统摄作为社会普遍道德规范的、与义、礼、智、信并列的“仁”。“仁”有时也指“仁人”“仁者”“仁者”的最高境界是至善的“圣”,但在现实中很难有达到这种完美的仁人。
②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的仁人叫“成人”,又称“全人”,即通过实践可以达到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也称“贤人”,具有现实性。
③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的仁人叫“君子”,是指超越自然人的道德人,即区别于小人儒的君子儒。
3.谈谈孙子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答:《孙子兵法》归纳出一系列深刻的军事理论原则,同时这些原则还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孙子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主要包含的内容有:
(1)战争矛盾运动的辩证规律
从古代战争的实际出发,孙子总结出一系列反映战争矛盾运动的范畴,如攻守、强弱、
奇正、形名、虚实等,达到了较高的辩证思维水平。他认为战争中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比如:
①关于奇正,他指出:“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②关于治乱、勇怯、强弱等矛盾,他提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③关于存亡、生死问题,孙子主张:“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④关于有形与无形,孙子认为:“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孙子关于战争的观点体现了他的矛盾转化思想。孙子强调战争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他明确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意指战争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2)能动地争取战争中的主动权的思想
孙子提倡战争指导者应该根据战争的客观情况,推动战争矛盾向利已而不利敌的方向转化,从而掌握“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权。他提出一系列利用矛盾转化、能动争取战争主动权的方法与原则。如在虚实问题上,孙子认为两军交战的结果呈现出一种实胜虚败的规律,“兵之所加,如以破投卵者,虚实是也。”因此战争指导者应该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变虚为实,变实为虚,有目的地在虚实之间进行转化,以形成己实敌虚的有利态势。他认为,只要掌握了虚实转化的条件,善于使己由虚向实转化,使敌由实向虚转化,敌人虽在总体上超过己方却仍面临失败。此类论述,体现了孙子极为重视能动地指导战争。
(3)辩证地认识战争情况的思想
孙子认为,取得战争的胜利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战争情况。他提出了一些正确认识战争情况的方法与原则,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强调全面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是战争的胜利前提。又如“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指要善于根据战场敌情的变化,实事求是地运用合适的战法,一切都要以敌情的变化为转移。“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