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习题-溶解度及变化曲线专项训练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六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测试)(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六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363772cc17552706220845.png)
专题06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测试)1、【2019四川泸州】下列物质不溶于水的是()A.酒精B.硝酸C.蔗糖D.铁锈【答案】D【解析】A、酒精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B、硝酸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C、蔗糖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018四川绵阳】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霾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A. 硝酸铵B.小苏打C.生石灰D. 食盐【答案】A【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符合题意;B、小苏打即碳酸氢钠,溶于水放热不明显,不符合题意;C、生石灰玉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D、食盐溶于水时,温度变化不明显,不符合题意。
3、【2019山东潍坊】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生理盐水B.白醋C.医用酒精D.冰水混合物【答案】D【解析】A、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白醋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医用酒精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4、【2019江苏扬州】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集气瓶B.烧杯C.玻璃棒D.量筒【答案】A【解析】A、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无需使用集气瓶,故选项正确。
B、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
C、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错误。
D、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2018湖南长沙】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答案】A【解析】A、温度越低,分子的运动速度越慢,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慢,用冰水溶解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快,用热水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C、白糖碾成粉末增加蔗糖与水的接触面积,能加快蔗糖的溶解速度,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D、用筷子不断搅拌,能加快分子运动速度,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溶解时用筷子搅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aeb6b343323968011c92df.png)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2020中考化学 溶液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培优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 溶液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培优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2074740242a8956bece49e.png)
2020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培优专题练习(含答案)专题训练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 碘B. 汽油C. 白糖D. 碳酸钙2.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C. 豆浆、牛奶都是溶液D. 溶液都是无色的3.化学实验常需要配制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B. 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C.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D. 将10 g 氯化钠溶于100 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第4题图4.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t3℃时,7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 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5.高氯酸钾(KClO()温度/℃20406080溶解度/g 1.68 3.737.313.4A.B. 20 ℃时,将2 g高氯酸钾溶于98 g水可配制2%的溶液C. 60 ℃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D. 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 ℃有结晶现象6.如图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6题图A. 约在64 ℃时KCl和Na2SO4的溶解度相等B. 在室温至100 ℃区间,随温度升高Na2SO4的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醋酸钙则相反C. 分离含少量KCl的Na2SO4溶液,采用先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的方法D. 在40 ℃时40 g KCl固体溶于60 g水得到40%KCl溶液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1分)7.(2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db00f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8.png)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经典题型专题练习之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经典题型专题练习之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0b5a5608af45b307e871975e.png)
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题一: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其中氯化钠、碳酸钠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为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碳酸钠俗称小苏打B. 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 gC. 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D. 将Na2CO3和NaCl均达到饱和的混合溶液,从40℃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物质主要是NaCl 题二: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 g a的饱和溶液B. 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C. 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D. 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题三:在a、b、c、d四支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然后分别加入5 mL水或汽油(如图所示),振荡,观察现象。
(1)a试管中的现象是,c试管中的现象是。
(2)对比(填字母)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对比a、c试管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3)【提出问题】物质的溶解性除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作出猜想】。
【设计方案】。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题四:小明陪妈妈到医院输液,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其中的棉球落在了小明的白色衬衣上,白色衬衣上立即出现了一大片紫黑色痕迹。
为找到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的最好方法,几位同学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实验:①用水洗;②用无水酒精洗;③用汽油洗;④用四氯化碳洗;⑤用肥皂水洗;⑥用淀粉溶液洗。
(1)你认为留在白色衬衣上的紫黑色物质是什么?(2)如果用白色布条进行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要控制哪些实验条件?(3)一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结果是⑤、⑥几乎完全褪色;②略带颜色;③、④略微变浅;①几乎不变。
2020级初三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
![2020级初三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d985e74f61fb7360b4c65e5.png)
2020级初三化学-溶解度及其曲线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2016年重庆中考b卷16题)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20gC.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甲溶液析出5g固体D.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答案:D2、(2017年重庆中考a卷16题)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答案:D3、(2018年重庆中考b卷16题)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但不知它们分别对应哪条曲线。
根据以下信息:(ⅰ)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ⅱ)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ⅲ)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Y代表丙B.曲线X代表乙C.t2℃时,分别将X、Y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X析出的晶体一定比Y多D.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答案:D4、(2019年重庆中考a卷16题)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C.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別降温到t1℃,析出晶体甲的质量大D. t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5、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20gC. 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甲溶液析出5g固体D. 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答案:D6、将5g固体M分别投入到盛有不同温度下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均有固体剩余,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三个烧杯中的溶液均为饱和状态B. 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Ⅰ>Ⅱ>ⅢC. 20℃时,M的溶解度为20gD. 将I、Ⅱ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升温至40℃,此过程中,析出的固体质量相等答案:D7、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T1℃时,等质量的 B、C 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T2℃时,等质量的 A、C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将 T3℃等质量的 A、B 溶液分别降温至 T1℃,A 溶液析出的晶体质量更大D.将 T2℃等质量的 A、C 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后,A 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小答案:B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某温度下,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则该温度下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B.B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lg晶体,则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C.某温度下,向100g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lgC,该溶液质量仍为100gD.将D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答案:D9、如图是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3℃时,65g的A物质饱和溶液一定含溶质质量为25gB. 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3℃,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C. t2℃时,等质量的A. B溶液降温,析出固体质量是A>BD. t3℃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是A>B>C答案:B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ab5929e518964bcf847ca8.png)
度A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g(的。
溶t溶解度专项训练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溶解/gM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B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N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C2.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0t1℃t2℃t3℃温度/℃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B.t2℃时,在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C.t2℃时,将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甲解度乙质量分数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405.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t2温度/℃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7.右图是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a 物质的溶解度B .t2℃时,100 克 b 物质的溶液中含有 80 克 b 物质C .t1℃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 .将 t2℃时接近饱和的 a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 t 1℃时,用甲,乙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分别将 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到 t1℃,一定有晶体析出D.t 2℃时将 30g 甲物质放入 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0%9.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溶解度》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溶解度》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d24b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8.png)
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溶解度》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为甲、乙两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B.T1℃时的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60g甲放入100g水中,可以得到160g甲溶液D.降低温度可以使不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2.小明在家中用蔗糖和其他常见物品进行了以下家庭小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温度/℃01020406080100蔗糖的溶解度/g181191204238287362497A.甲中得到的是蔗糖饱和溶液B.0℃时,可配得70%的蔗糖溶液C.蔗糖在水中无法解离出离子D.丙中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3.将5g固体M分别投入到盛有不同温度下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均有固体剩余,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20℃时,M的溶解度为20gC.烧杯I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将I、℃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升温至40℃,此过程中,析出的固体质量相等4.提纯含少量NaC1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不变B.℃→℃,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C.℃→℃,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不变D.℃→℃,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5.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粉末,如图是溶液中溶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溶液始终处于饱和状态B.生石灰溶解导致bc段溶质增加C.c点时未溶解固体为加入的生石灰D.d点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点溶质质量分数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甲溶液B.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D.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为乙>甲=丙KNO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如图,是3A.饱和硝酸钾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B.60C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C升温到60C时,仍是饱和溶液60gKNO,得到不饱和溶液D.60C时,向50g水中加入38.室温下将一铜块悬挂在盛有含少量硝酸钾固体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另一端与弹簧秤相连(铜块不参与反应),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恢复室温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弹簧秤的示数减小B.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C.烧杯内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不变D.烧杯内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9.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乙C.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解度曲线图表题(解析版)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解度曲线图表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4c622d83d049649a665800.png)
溶解度曲线图表题1.(2020湘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g。
(3)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如图2,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填字母序号)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
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硝酸铵【答案】丙60乙>甲>丙C【解析】(1)根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丙。
(2)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3)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t2℃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t1℃时,溶解度关系为:丙>乙>甲,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析出晶体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此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故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4)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而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均不符合题意;故填:C。
2.(2020长沙)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请你根据图表分析:表: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KNO3对应的是图中的_____物质。
(2)25℃时,向100g水中加入45.8g KNO3,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应采用_____结晶法提纯甲。
【答案】甲饱和降温【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KNO3对应的是图中的甲物质。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815fd1804d2b160a4ec03d.png)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T1℃时, 100g 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 30 克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 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故 A 错误;
B、 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则溶剂最少,甲、乙物质 的溶剂质量相等,所以升温到 T2℃,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丙<甲 =乙,故 B 正确;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 法提纯甲,故 C 正确;
N 的饱和溶液由 t1℃升温到 t2℃
时, N 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此选项错误;
C、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高于 度, M 的溶解度才大于 N 的溶解度,此选项错误;
t 1℃时的某一温
D、由 N 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 N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确;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t1℃ 时, Y 的溶解度大于 Z 的溶解度, B 正确;观察溶解度 曲线,可以看出 t3℃ 时, X 的溶解度是 100g,所以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100%=50%,故 C 错误;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t 2℃ 时, X 的溶解度和 Y 的溶解
度相交于一点,说明二者的溶解度在此温度下相等,
36g
体,说法错误; D、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36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36g 100g
× 10%0 =26.5%,所以将 26%的甲溶液从 t 2℃降温到 t1℃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正确 选: D。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溶解度(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溶解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6187f2af1ffc4ffe47acf6.png)
2020 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溶解度一、选择题1.(2019•安徽)压强为101k P 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0℃时,K N 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60℃的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D.NH3 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答案】C【解答】解: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氨气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 A 错误;B、20℃时,K N O3的溶解度是31.6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故 B 错误;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 60℃的 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 30℃,有晶体析出,故C 正确;D、NH3 是气体,NH3 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C。
2.(2019•铜仁市)下表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请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B.随着温度变化,甲的溶解度变化最小C.0℃时,100g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3gD.分别将 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必须在同一温度下,故 A 错误;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随着温度变化,丙的溶解度变化最小,故 B 错误;C、在30℃时丙的溶解度是36.3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30℃时,100g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6.6g,故C错误;D、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 T℃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分别将 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 正确。
故选:D。
3.(2019•株洲)如图为K N O3和N a C 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时,K N O3的溶解度为31.6gB.a点处K N O3和N a C 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40℃时,100g水中可溶解K N O3固体63.9gD.0℃时,N a C 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7%【答案】D【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 N O3的溶解度为31.6g,故A 正确;B、a点处K N O3和N a C 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 正确;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100g水中可溶解K N O3固体63.9g,故C 正确;D、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7g,所以N a C 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5.7%,故D错误。
中考化学考点专训: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考点专训: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c8e363ea1711cc7930b7168d.png)
1. X 、Y 、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X>Y>ZB.Y>Z>XC.Z>Y>XD.X=Y>Z【答案】B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常将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和生石灰在水中混合,用上层清液漂白丝帛。
清液的主要成分及溶解度如图所示。
(1)t1℃时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20 ℃时,向4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并充分溶解。
4组实验数据如下: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②20℃时,将C继续恒温蒸发25 g水,过滤,得到质量为 g的固体。
【答案】(1)Ca(OH)2 KOH K2CO3 (2) ①AB ② 283.下表是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措施有(填序号)。
①蒸发水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加入氢氧化钙实验序号 A B C D加入氢氧化钾的质量/g7 14 56 70溶液质量/g 57 64 106 106(3)现有60 ℃时含有Ca(OH)2 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4)现有20 ℃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恢复20 ℃,得到乙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填“>”、“<”或“=”)。
2020中考化学复习专题03 溶解度曲线
![2020中考化学复习专题03 溶解度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e0b9cd72ba0d4a7302763ade.png)
专题03 溶解度曲线题1. 以饱和NaCl溶液和饱和NH4HCO3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的原理为:NaCl+NH4HCO3═NaHCO3↓+NH4Cl.(已知NH4HCO3在40℃受热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的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35℃时,比较A、B溶解度的大小;A B.(填“<”或“>”).②图中表示NaHC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如图右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1)a点对应的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者“不饱和”))(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只列计算式)(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质量分数.(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3.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甲图中,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2)将B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写1种方法).(3)在t1℃时,将30gA物质完全溶解于蒸馏水中可得到A的饱和溶液g.(4)t2℃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5)如图乙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若要生成氢气0.1g,则至少需要镁条的质量为g.4.请根据你学习的有关溶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填字母).A.氢氧化镁B.氯化镁C.金属镁D.植物油(2)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采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3)20℃时,将25g 硝酸钾充分溶解在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保留到0.1%)(4)40℃时,硝酸钾、氯化钠、A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为:.5.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填“甲”或“乙”).(2)20℃时,将40gNH4Cl加入100g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只列计算式,不需计算结果).(3)如图,t1℃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恒温蒸发5g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填“甲”或“乙”).(4)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所需要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的体积,需要用到的数据是.A.3%的NaCl溶液的密度B.水的密度 C.6%的NaCl溶液的密度.6.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图中P点表示的意义.(2)t3℃时,A点表示溶液为乙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t3℃时,完全溶解6g甲物质至少需要g水,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4)将t3℃时质量相等的甲的饱和溶液与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丙(填“<”、“>”或“=”).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1)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则所得的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g;(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下同);(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中考化学总复习小专题(一)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习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小专题(一)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b9d637cf84b9d529ea7a18.png)
小专题(一)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固体溶解度定义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类型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关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气压增大,溶解度增大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和压强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①表示固体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P点表示t1℃时A的溶解度为a1g。
②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该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如图,Q点表示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曲线:①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A、B的曲线表示A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曲线表示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②曲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如图A,倾斜程度大,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B物质的倾斜程度小,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3)溶解度曲线的上面和下面:①溶解度曲线上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
②溶解度曲线下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考点一溶解度【例1】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 )A.未指明在100 g水中B.未指明达到饱和C.未指明温度D.未指明36 g为最大克数【解析】溶解度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 g溶剂;③达到饱和;④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是指100 g水中溶解某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随温度而变,即主要的错误是没有指明温度,故选C。
【答案】C【例2】(2015石家庄中考模拟)一木块漂浮于50 ℃时的KNO3饱和溶液中(见图A),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溶解度的综合题附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溶解度的综合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b2c739a417866fb84a8ee9.png)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溶解度的综合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都为20%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80g溶液C.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D.t2℃,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答案】C【解析】【详解】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都为:20g×100%≈16.7%,20%错误,故选项错误;120gB、t1℃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溶液的质量=10g+50g=60g,80g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C、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正确,因为降温后甲的质量分数变小,乙的不变,但还是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质量分数,故选项正确;D、t2℃,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甲有晶体析出,质量减少,乙的质量不变,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乙>甲,甲>乙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t1℃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C.t3℃时,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t2℃时,X的溶解度和Y的溶解度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正确;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1℃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B正确;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3℃时,X的溶解度是100g,所以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50%,故C错误;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2℃时,X的溶解度和Y的溶解度相交于一点,说明二者的溶解度在此温度下相等, D正确。
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类训练——溶解度
![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类训练——溶解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84de5487c24028915fc36a.png)
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类训练——溶解度知识点一:溶解度1.增加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行的操作是( )A.升温B.加压C.增加水量D.不断通入二氧化碳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 )A.夏天,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B.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C.打开饮料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D.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3.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体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减少B.溶解度减小C.浓度减小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4.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100 g水里最多溶解36 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B.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C.20℃时,在100 g水中加入35 g氯化钠完全溶解,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 gD.20℃时,100 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有27 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7 g5.将2.5 g硼酸在20℃时溶于50 g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划分为(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6. 25℃时,50 g水中最多可溶10 g A,30℃时,50 g水中最多可溶15 g B,则A、B溶解度比较为( )A.无法比较B.A大于BC.A小于BD.A等于B7.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将40 g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A.40 gB.140 gC.136 gD.100 g8.下列加速物质溶解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A.加热B.搅拌C.振荡D.把固体研细9.某温度时,将10 g饱和氯化钾溶液蒸干,得氯化钾晶体2 g,则氯化钾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A.10 gB.2 gC.20 gD.25 g10.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在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溶质的种类;②溶剂的种类;③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④溶剂的质量;⑤温度。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16b120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7.png)
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1(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A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B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C___;(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上升,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AC____;随着温度上升,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B______;(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_____15g___,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__2g______。
2、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纳增加溶质、蒸发溶剂、上升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C )A.X溶液B.Y溶液C.Z溶液 D.X、Y溶液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C )A.a点 B.b点C.c点 D.无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上升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接着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B )5、图5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依据图示答复下列问题:(1)在____t1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2t℃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大____(填“大”或“小”);(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纳__降温 __、__蒸发溶剂___、__加溶质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依据溶解度曲线答复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ab____.(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bc_____.(3)t2℃时,100 g水中参加20 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参加a物质____60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t1______℃.7、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1)当温度是t2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依次是(2)t3a>b>c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化学溶解度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化学溶解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1994799e314332396893fd.png)
10g
10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100%≈ 16.7,%故错误;
60g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 结晶的方法,正确;
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剂或 降温的方法,正确; 故选 B。
11. 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
A>B>C
D. t 2℃时,将 50gA 放入 50g 水中,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答案】 C
1:2
【解析】
【详解】
A、 C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故选项错误;
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B、等质量的 A, B 溶液降温后,因没有确定是否为饱和,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 故选项错误;
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
D 正确。
故选 B。
【点睛】
硝酸铵溶液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影响其他物质的溶解度。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或乙溶液变为饱和
D. 10℃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A、没有温度限制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
A 错;
B、由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曲线较陡,所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小,故
B 错;
C、降温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变小,所以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故
C 正确;
D、不知道溶液的质量,没法比较含溶质质量的大小.故 故选 C.
2020南京化学中考题型----溶解度专题
![2020南京化学中考题型----溶解度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744a5aaf45b307e8719792.png)
2020南京中考题型-----溶解度曲线专题知识储备:1.固体溶解度[S]:⑴定义: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没指明溶剂时,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指在水中的溶解度。
简而言之,溶解度就是一个“数”,这个“数”就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100g 水”里所能溶解的“最大值”。
⑵溶解度含义及简单计算: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g,含意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
20℃时,5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钠18g,此时欲溶解36g氯化钠至少需水100g,欲溶解108g氯化钠至少需水300g。
(饱和溶液中,质:剂==S:100)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注意:颗粒大小和搅拌只能影响溶解的速率。
2.溶解度曲线应用:(注:A、B、C代表物质依次为——硝酸钾、氯化钠、熟石灰或气体)⑴会比较S大小:0℃时溶解度大小顺序为B、C、A ,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⑵会查S并进行简单推算、判断:①t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25g。
②t2℃一瓶饱和A溶液的浓度为33.3%。
③t2℃把25gA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125g,浓度为20%,所得溶液是否饱和:不是;降温至t1℃,所得溶液质量为115g,此时溶液是否饱和:是。
⑶会判断饱和溶液浓度随温度变化情况:①t2℃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溶液浓度将变小,B溶液浓度将变小,C溶液浓度将不变。
②t1℃三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溶液浓度将不变,B溶液浓度将不变,C溶液浓度将变小。
③t1℃三物质的饱和溶液(杯内有剩余晶体),升温至t2℃,A溶液浓度将变大,B溶液浓度将变大,C溶液浓度将变小。
A溶液中能看到的现象是晶体减少,C溶液中能看到的现象是晶体增多。
④t1℃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时浓度变小的是C,降温时浓度变小的是A、B。
⑤t2℃时三个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顺序为A、B、C,降温至t1℃时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B、A、C(可画水平线判断:A溶解度虽下降但并没有低于C在t2℃的“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及变化曲线专项训练
(建议时间:45分钟)
类型1 曲线类
1. (2019随州)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2)若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b(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B.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C. 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2. (2019兰州)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MgSO4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KCl的溶
解度。
(2)将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___。
(3)t2℃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MgCl2的质量为________g。
(4)欲使MgCl2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任填一种)。
类型2 表格类
3.下表是氯化钠、氯化铵、硝酸钾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表,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40 ℃时,分别将50 g上述三种固体溶于水中,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3)40 ℃时,在一杯100 g的水中加入36 g X(X为上述三种物质中的一种),固体全部溶解。
降温至20 ℃,烧杯中有晶体析出,则X是
____________。
4. (2019重庆B卷改编)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
下表为侯氏制碱法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1)由上表可知,在10 ℃~40 ℃之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2)40 ℃时,将等质量的三种表中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为纯碱,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制碱原理为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和CO2生成NaHCO3晶体和NH4Cl,NaHCO3加热分解即制得纯碱。
结合上表分析,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 溶剂质量减少
B. 同温下NaHCO3溶解度小于NaCl
C. 生成的NaHCO3质量大于消耗的NaCl质量
类型3 实验示意图类
5.(2019高新一中二模)某物质R在20 ℃时的溶解度是34 g,50 ℃时R的溶解度是52 g。
现有20 ℃时盛有150 g水的烧杯,通过如图所示的操作,分别得到相应的溶液A~E。
已知:C溶液为饱和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A中的溶液属于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烧杯B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
(3)若使烧杯C溶液恰好饱和,步骤③中m的值为______。
(4)上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6. (2019爱知中学三模)在一定温度下,向100 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X固体,充分溶解,又加入一定质量的Y固体,加入固体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X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上述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烧杯内有固体不
溶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3)上述五种溶液中X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填字母)。
(4)通过上图,能否判断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7. (2019陕西逆袭卷)如图是对20 ℃时一定质量的甲物质的溶液进行一系列操作的实验过程,请回答问题。
(1)烧杯①中溶液为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
(3)若烧杯⑤中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n的值为________。
类型4 图表综合类
8. (2019本溪)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及溶液的相关知识。
(1)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2)净水时,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
请回答。
温度/℃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
0 36.
3
36.
6
37.
37.3
KNO
320.9
31.
6
45.
8
63.
9
85.
5
110
①根据上表数据分析NaCl与KNO3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________(填字母)之间。
A. 10 ℃~20 ℃
B. 20 ℃~30 ℃
C. 30 ℃~40 ℃
②若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提纯NaCl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取NaCl、KNO3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该同学所取的固体物质为______,W的值为____g。
9. (2019聊城)根据所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 ℃
10
℃20
℃
30
℃
40
℃
氯化钠溶解度/g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溶解度/g 6 10 18 36.5 50
(1)t1℃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t2℃时,将40 g Na2CO3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Na2CO3
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若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Na2CO3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1. (1)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蒸发结晶(3)BC
2. (1)> (2)MgSO4(或硫酸镁) (3)50 (4)升温(或加溶剂)
3. (1)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氯化钠(或NaCl)
(3)硝酸钾(或KNO3)
4. (1)氯化钠(2)NaCl、Na2CO3、NaHCO3
(3)Na2CO3(4)AB
5. (1)不饱和 (2)1∶3 (3)28 (4)CD
6. (1)50 (2)BC DE (3)D (4)不能
7. (1)不饱和(2)50 g (3)33.3% 16
8. (1)肥皂水(2)吸附(3)①B ②蒸发结晶
③KNO350
9. (1)36.5 (2)2∶5 (3)降温结晶。